三年级品社总结

2023-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三年级品社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三年级品社总结

三年级品社 教学总结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岭子镇第一小学 孔霞

紧张的一学期已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本班教学成绩,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本学期圆满完成了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如下: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了生活,适应社会。

2、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学会了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广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再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5、加强学生成绩管理,使用好成绩册。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问效果、课前活动、等等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登记,并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存在的不足:

1、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导致一部分同学应该记忆的东西没有记住。

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3、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发言积极,导致课堂纪律比较乱。

4、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品德与生活不是主要科目,学习积极性较差,虽然所学内容浅湿易懂,却不能很好地掌握。

5、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四、改进的具体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方法。

2、多读,多说,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知识。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帮一”的方法,促进全班均衡发展。

4、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有实践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总之,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7年1月

第2篇:三年级品社教学总结

不用头疼,小编已为教友们准备好三年级品社教学总结啦。

三年级品社教学总结

紧张的一学期已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成绩,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三年级学生大部分都比较勤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仍有少数学生学习、纪律都较松散,学习能力较弱。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道德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课件,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关注学生参与的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仍不够自觉,缺乏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使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3篇:三年级上册品社工作总结

三年级品社上册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现就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意识,奠定必备的思想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二、教学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在行为养成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对社会规则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笔试发现优秀率只有26.7%,很不理想。

三、不足之处

通过笔试,也发现有一些不足:如对一些感念模糊不清等。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探索有效地教学法法,我要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多加赞扬,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第4篇:三年级品社教案

1.两年来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学习使用简单测量工具,会填写成长记录卡。

3、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大,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懂得感激,教学建议

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学习使用简单测量工具,会填写成长记录卡。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幼时的出生证、出生纪念卡、纪念册等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幼儿用品等。

2、布置学生向家长调查自己的童年趣事。

3、了解学生准备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长大”

1、播放儿时的音乐,请两位同学穿上幼时的服装走一走。

2、尝试体验。全班同学尝试。

3、交流感受。

4、揭示话题。

师:“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纪的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 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板书:我长大了)

二、小组合作——探究“长大”

1、那我们和刚上一年级相比,我们有那些变化,先看书上这两个同学再干什么?

2、师:“每位同学都和课本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 天’和‘今天’。”

1)小组测量。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评一评。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3)填写书上的成长记录卡。

三、交流故事——分享“长大”的快乐

1)小组展示照片,感悟长大是一个过程。 2)小组交流 3)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选择一 件自己幼年时期的用品。

四、活动:比比谁的本领大。

师:同学们通过两年的学校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会了很多本领, 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本领大。

游戏一:系鞋带 游戏

二、记忆单词。

五、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了每一位同学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地懂得了‘长大‘的含义。希望同学们经常想到这一点,像个‘长大’的孩子。”也希望大家在以后有更大的进步。

教学建议

2、我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目标

1、认知:知道人各有所长,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2、能力:观察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3、态度: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有意识地发扬优点和克教学建议

服不足。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引出课题

1、《从骆驼和羊》这则儿童比较熟悉的动画出发,启发学生从骆驼和羊身上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引入课题。

2、为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鼓励学生敢于和同学交流彼此之间的优点和不足,我又以小学生作文《我的优点和不足》展开讨论,让学生更加认识到人人身上都有缺点和不足。

(二)谈话说自己

1、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实话实说自己,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回忆,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寻找薄弱点,使每位同学的优点大家都能共同分享,不足都能引以为戒。

2、说出优点的同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为了同学之间分享优点,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我又设计了优点展示这一环节,使每位同学都能发现身上的优点,病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三)结合教材突破难点

1、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为了让同学们明白这个道理,结合教材第六页上小男孩的疑问设计了小小辩论会这一环节,以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解决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思维、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得出结论: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从而突破本课难点,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是相对的,进而为进一步明白要主动汲取别人身上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会使自己更加优秀。

(四)总结

此时,学生已经明白怎样对待自己的优点,知道怎样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进一步鼓励学生,说一说面对优点和不足,你准备怎么做?旨在让学生将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克服不足,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第5篇:三年级品社教案

画画我自己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外貌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有自信心。

2、通过主动地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了解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

3、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认识自我开始,感受自身的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经过了两年的小学学习,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又想成为什么样的孩子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玩几个游戏吧!

二、活动一:说说我自己

1、教师将学生课前准备好的自画像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看看、猜猜他们是谁?

2、被猜中的同学上台来做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外貌特点等。其他的同学应认真倾听,听后要给予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 。

3、听音乐传小镜子,请做了自我介绍的同学放音乐,其他同学传小镜子,音乐停,拿到小镜子的同学便要上来,拿着小镜子,向大家说说镜子中的自己长得什么样,并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特长。

三、活动二:我的小档案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得意的照片,扣在桌子上,颠倒顺序再逐一翻开,让大家猜猜照片中的人是谁。

2、去同学拿着自己的照片向大家说说自己有何优点和特长。

3、将照片贴在自己的小档案里,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与他一起交流自己的小档案。

四、活动三:听听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1、同桌交流,在爸爸妈妈眼里,“我”是什么样的。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一下,在老师、同学眼中,“我”是什么样的。

3、小组讨论:为什么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不一样呢?

五、活动四:画画“我”的新形象

让学生结合自己新学期的新计划和新目标,将自己想象中的新形象展示给同学们,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可以用文字或者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六、小结 教学反思: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比较表面,在集体面前发言不够大胆,声音比较小,参与活动很积极,但是课堂常规还要加强。

教学内容:你是好样的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不同方法发现和认识同学的长处

2、主动做到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欣赏他人的进步和成功,学会接受与分享他人成功的快乐

4、体验团结的力量,感受同学之间互相团结与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及共同合作,互相学习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填写“我的观察日记”

2、制作书签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寻找同学的长处

1、小组活动:学生围坐一起,互说长处。

2、介绍你了解和发现同学长处的方法

3、谈谈此时的心情,满足学生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

二、活动二:制作小书签

1、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见过的书签

2、请学生自由组合制作小组,分工合作

3、吧你赞美同学的话写在书签上

4、做游戏或“猜猜他是谁”,以大家乐意接受的方式送给同学

三、活动三:小队活动安排

各小队自主设计和选择为班集体做好事的形式与内容,并填好活动安排,要注意在活动中做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共同合作。

四、小结

教学内容:我的小伙伴

教学目标:

1、知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能主动、热心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做到友好相处,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谊。

3、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同情他人的不幸,并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帮助 教学重点:让学僧感受到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小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教学难点: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好伙伴,使自己和小伙伴真正成为生活和学习上的好朋友,共同进步。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的故事、卡片若干张,“小动物”的头饰,歌曲《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讨论交流“当我遇到困难时”

1、播放《爱的奉献》,使学生产生同情关爱的情感

2、请同学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当自己遇到困难时,谁帮助你,怎样帮的

3、写一写“得到小伙伴帮助的时候,我感到„„”,让学生体验受助时的感激之情

二、活动二:角色扮演“蜗牛搬家”

1、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自由选择扮演的角色。

2、采访扮演蜗牛的同学,了解他被人拒绝帮助时和得到帮助时的不同心情,让学生体会在帮助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三、活动三:爱心小计划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或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士,制定一个爱心

小计划并付诸行动。

四、活动四:测试游戏

你了解你的小伙伴吗?

1、请小朋友找到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2、教师请一对好伙伴,把准备好的写有问题的纸条拿出来,轮流让两个小伙伴抽,并要回答纸条上的问题,,看看两个好伙伴之间是不是真正了解,以此激发学生了解好伙伴的兴趣。

3、请学生课后去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小伙伴,并鼓励他们自己设计问题。

五、活动五:好伙伴形象设计

1分组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好伙伴事什么样的

2、教师将各组的意见集中,得出大家心目中的好伙伴是什么样的,并号召大家都来做同学的好伙伴。

六、活动六:当别人超过“我”时

1、请学生说出别人在哪些方面超过自己,并说说此时的心情,引导学生悦纳别人。

2、讨论同学比“我”强时,“我”该怎么办

3、学生动手写出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形成同学之间良性的竞争氛围。

七、活动七

制作“同在蓝天下”板报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搜集到的不同地区同龄人的生活资料,合作设计出一张板报,在课上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

八、小结

教学内容:家乡风景美如画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地形、地貌,知道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景观

2、感受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知道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气候特征及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能够用自己的形式赞美家乡,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特点和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用自己的形式赞美家乡,热爱家乡

教学准备:

1、搜集代表自己家乡的图片全国各地的名胜图片

2、搜集有关赞美家乡和祖国美丽的歌曲 教学过程:活动一

夸夸我的家乡

同学们将自己搜集到的家乡图片展示出来,并介绍自己的家乡具有代表性的风景。

活动二

看图片识名胜

老师将同学们搜集到的表现全国各地的名胜图片集中起来,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看哪个组的同学认识的最多最快。

活动三

小探究

为什么昆明四季如春而重庆夏季却有“火炉”之称?

请同学们搜集昆明与重庆不同的地形图片资料,了解周边不同的地形地貌。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并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教师根据同学们的报告给出评价

活动四

歌唱家乡及祖国歌咏会

请同学们搜集相关的赞美家乡和祖国的歌曲,举行一场小型的歌咏会。

活动五

为家乡的美景写一句广告词或写几句赞美的话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了解完成教材56页的活动。 教学内容: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掌握识别方位的基本方法。

2、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

3、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及方向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好,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一幅

2、同学们课前搜集相关的地图知识

3、准备设计图例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活动一

找家乡,说家乡

请同学们拿出中国地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完成后在小组内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家乡,夸夸自己的家乡。

活动二

玩转东西南北

请同学们说说辨别方位的办法,谁说的最多,最有道理,就成为胜利者

活动三

地图图例知多少

请同学们搜集相关的地图图例,并将其设计成相关的问题,课前交给老师。老师将同学们的问题分成几套,请同学们分小组回答,回答可分抢答和必答两类,回答正确者得分。得分最高的组获胜。

活动四

制作图例大比拼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图例的了解,自行设计图例,并说明自己设计的思路和理念,最后由同学们评选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创意奖。

活动五

全国地名大串联

请同学们搜集全国各地的地名趣事,了解城市的别称及其背后的故事。

活动六

小调查

家乡变化知多少

请同学们调查近年来家乡的变化,调查可从衣、食、住、行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方面去展开,根据调查结果,全班同学一起汇报交流。

教学内容:他们是家乡的骄傲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家乡的历史

2、知道近代及当代家乡著名的人物及重大事件

3、掌握集中简单搜集资料的方法和调查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为家乡做过贡献的人们 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养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萌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形式搜集有关家乡历史及名人的资料

2、让学生分组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家乡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3、让学生搜集家乡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 教学过程:活动一

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活动二

故事会

让同学们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名人的故事通过故事会的形式向大家讲述出来,以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奋发向上的激情。

活动三

老照片与新照片

让学生将搜集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新老照片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并说说其中的故事,由此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家乡所取得的成就。 活动四

我为家乡绘新图

要求同学们或为家乡做一件小事,或设计一句广告词,或画一幅宣传画,以此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将自己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说说自己的创意,选出学生中最具创意的作品,也可将学生的作品做成一个小型展览。

教学内容:我爱家乡的美食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特产,认识家乡的饮食文化特色,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感受我国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的差异,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饮食文化的特点,知道我国不同地区的特色饮食及富有传统节日特色的饮食中都蕴藏这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

1、课前分小组搜集有关我国八大菜系的相关资料

2、搜集家乡有文化意义的特色食品 教学过程:活动一

小小厨艺竞赛

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做好以后拿到班里,进行评选,但要强调自己亲手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活动该过程中可以播放有广东特色的音乐。

活动二

名点小吃知多少

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全国各地名点的资料向全班进行汇报,并说出这些名点的来历或掌故,看看谁知道的多。

活动三

探究活动

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

请同学们搜集我国传统节日中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如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让学生探究人们在节日里吃这些东西寄托了一种怎样的心愿和祝福,又有哪些历史故事蕴藏其中。

活动四

家乡的特色果品

了解家乡有哪些特色果品,完成教材第60页的表格。

教学内容:夸爸爸

赞妈妈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2、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3、掌握简单的访谈方法、小调查方法及小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教学难点: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同学们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看,了解父母工作的情况并填写好记录表。

2、课前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者用过的东西,玩过的玩具,向父母了解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3、课前由学生准备好为父母制作的小礼物。

4、设计“夸爸爸、赞妈妈”主题班会

教学过程:活动一:交流父母工作的情况

1、说出教科书中例举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爸爸妈妈从事的是哪种行业,他们是怎样默默工作的,

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

2、说说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到的情况和你的感想 活动二:说说小时候的故事

以小组的形式,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情,并展示自己小时候由纪念意义的用品,如:照片、衣服、玩具等,再相互交流中,体会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都为了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很多,有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三:“夸爸爸、赞妈妈”主题班会

1、由学生自己布置好班会的会场,并邀请父母参加

2、由学生自己主持班会,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进行

3、向父母送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以此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感激之情。

活动四:填写“爸妈小档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填写这份小档案,然后由父母来加以评价,看看自己对父母真正了解多少。 活动五:保护生鸡蛋

学生从家里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看看一天的时间里,怎样可以使生鸡蛋不碎。学生可以自己相处个总不同的办法来,通过这一活动那个体验自己的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花费的心血和精力。

教学内容:奶奶过生日

教学目标:

1、知道孝敬老人事总化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古今中外孝敬老人的一些故事和格言。

2、懂得老人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应该孝敬老人。

3、能以实际行动主动为老人分担忧愁,给老人带来欢乐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懂得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知道老一辈人为了抚养我们,熬白了头发,费尽了心思,我们应该尊重和孝敬老人

教学准备:

1、向家人了解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老人所付出的辛劳

2、搜集有关孝敬老人的名人故事或名言

教学过程:活动一

连线游戏:请将下面的称谓与父母的关系连接起来

伯伯

爸爸的弟弟

阿姨

妈妈的兄弟

叔叔

爸爸的哥哥

舅舅

妈妈的姐妹

姑姑

爸爸的姐妹

堂兄弟或堂姐妹

爸爸兄弟的小孩

表兄弟或表姐妹

妈妈兄弟或姐妹的小孩

活动二

绘制“家庭树”

学生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绘制出自己的“家庭树”,可以画亲属,也可以将他们的照片贴上去

活动三

角色扮演:我给奶奶过生日

1、根据教材所展示的画面自编课本剧,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同学们可按照“通知亲戚——购置礼物——生日晚会”的顺序进行。

2、齐唱《生日歌》,分享奶奶生日的快乐 活动四

同妈妈一起逛商店

利用休息时间的妈妈一起到附近的商店逛逛,简单了解当地商品的价格,向妈妈请教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五

故事会

小组交流自己孝敬老人的故事或者搜集到的有关孝敬老人的故事,并请每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小结

教学内容:我事一个小帮手

教学目标:

1、了解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的艰辛,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学会基本的生活本领和简单的生活技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

2、知道自己是家庭的成员,应当为家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小帮手。

3、具有基本的自护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体贴父母,不给父母添麻烦,做父母的小帮手,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体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本领和简单的生活技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承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不给父母添麻烦。

教学准备:

1、观察日常生活中家务活都是由谁承担的,问问他们累不累

2、课前搜集生活中有关小发明的资料或者自己的小发明,

3、到自己的邻居家串串门或者观察一下自己生活圈

教学过程:活动一:角色扮演

家务活我分担

1、请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扮演课本剧体验父母做家务的辛劳

2、说说看,你能帮助家里做什么,今后怎样做得更好。 活动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说说生活中哪些是自己的事情,这些事情中你会做什么?

2、开展“露一手”比赛,把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表演出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强。

活动三:我是小小发明家

1、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生活中的小发明的资料或者展示自己的小发明

2、想想看,他们为什么发明。 活动四: 小辩论“她该不该开门?”

1、情景引入:由学生表演课本剧《她该不该开门?》

2、将全班分成两组,赞成开门的为一组,不赞成开门的为一组,各占一边进行辩论。

3、由教师将大家的意见加以梳理,给“她”支招

4、熟记几个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五:一周“小帮手”记录

让学生就自己一周来做小帮手的情况进行记录并请爸爸妈妈写出评语,反馈给老师,使小帮手活动能够真正能落到实处,提高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6篇:三年级品社试卷分析

2015--2016学第一学期三年级品社学科

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

本套试题内容丰富,侧重对生活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合理,试题比较简单,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

本份试题的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既全面又有侧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考查则渗透在整个试题中。本套试题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品德养成,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二、试题自身的特点:

(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学校生活为考查内容,对试题的考查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事件去反映所学知识。

(2)离开了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判断能力。

三、 答题情况:

试卷既考品德与社会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又有实践能力的考察,学生能在30分钟内答完并检查。这次考试中学生的基础题都完成得较好,如一题选择以及三题判断等,命题较为简单,失分率较低。 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体现在第四大题的实践题,对这样的题在平时教学时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时间让学生探究,不应怕浪费教学时间和完不成教学任务,而用教师的讲解、点拨,取代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知识的建构过程。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好处。

四、今后教学改进建议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 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5、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深刻领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着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执笔人:武桂秋 2016年1月14日

上一篇:做四维彩超的最佳时间下一篇:县行副行长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