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共12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 篇1

3、人们通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地球仪);地球仪上链接南北两极的是(经线);顺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一周的是(纬线);人们用西经20度,东经160度将地球分成(东半球)和(西半球);最长的纬线叫(赤道)它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4、地球上七大洲指(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是指(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5、(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珠穆朗玛峰高(8844.43)米,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覆盖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6、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世界上的人按外表分为(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居住在(非洲)、白种人主要居住在(欧洲)、黄种人主要居住在(亚洲)人种不同,但都是(平等).人种最初的演变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 篇2

一、理读文路, 走入文本

所谓理读, 就是寻找式地读, 清理式地读, 整理式地读;就是梳理文本的思路或特点, 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 把它们罗列出来, 以确定学习过程的“对话”思路。《桥》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 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 极富韵味。但课文所蕴涵情味, 思想内涵却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因此, 我采用理读文中语言, 引导学生走入文本:1.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为了使学生读有方向、读有收获,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多读几遍课文, 并借助字典自学生字词, 注意读准“咆哮、狞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生字新词, 并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为读通课文扫清障碍。2.读熟词语, 感知大意。在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中, 先让学生圈画出描写洪水 (咆哮狞笑放肆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人们 (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 和老汉 (拥戴清瘦揪出沙哑 豹子) 等词语, 再分组朗读, 引导学生理清文路, 并选用这三组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读懂句式, 认识人物。这篇课文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增强了表现力。教学时,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桥、洪水、人们、老汉的比喻句、拟人句并分类重组, 再细加指导朗读。如“山洪咆哮着,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水渐渐窜上来,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让学生边读边想, 把洪水形象化, 在脑子中形成表象, 感受洪水的凶猛;在读到“村庄惊醒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时, 我让学生用成语形容当时村民逃难的情形和心情, 体会人们的惊惶失措;之后, 通过对比朗读文中描写老汉的句子, 初步认识老汉镇定如山的形象。

一篇课文, 经过这样的理读, 无形之中增加了知识的含量, 增加了知识的厚度与深度, 现出了知识的斑斓色彩, 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提炼课文的精髓, 同时也为品读课文找准了切入点和对准点。

二、品读文意, 深入文本

所谓品读, 就是在阅读中对课文着意揣摩、体味, 抓住文章的精髓, 读出深度, 读出韵味。语文课堂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 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 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桥》这课时,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 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 领悟文本的思想蕴味, 体会文本的行文技巧, 并在言语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文本言语, 掌握一定的言语规律, 我以“老汉”为切入点, 以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句段为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文意:1.自主朗读, 感知重点。让学生抓住描写老支书的句子自主朗读、自主思考、自主解决。学生通过读、思、找、画、议等一系列阅读活动, 大都能明白课文主要是写老汉的无私无畏、临危不惧、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风貌。2.赏析朗读, 理解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重点, 我着力引导学生朗读、咀嚼、品味关键字词句段上, 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引导学生从“他像一座山”进行个性化朗读, 读出不同的理解。有时, 即使是同一个字, 在不同的环境中也在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如课文的两个“吼”, 学生有的读出生气, 有的读出批评, 有的读出命令, 有的读出威严, 有的读出不容争辩……通过个性化的理解, 学生读出重点词语的意思, 读出字里行间的感情色彩。3.配画朗读, 内化重点。即在抓好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 我渐次播放与以上重点语段相关的课件, 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 指导学生通过读、听、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理解、快速内化。通过这样的设计, 不仅激活了语言文字, 还积蓄了学生内心的情感, 使语文课达到了“享受语文”的目标。

三、悟读文境, 融入文本

所谓悟读, 就是解读文本时, 要潜心会文, 去抓住作者的思路, 体会作者的心境。具体表现在对文本一拍即合的呼应, 一种心心相印的认同, 一种怦然心动的体验, 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悟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个目标, 我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指导:首先, 创设情境, 为情感体验奠基———我让学生观看山洪暴发、人们惊慌失措的录相, 营造紧张氛围, 借此为学生潜心会文、表情达意奠定基础。其次, 重点引读, 为情感触发助力———第一次引读:“当人们惊慌失措时, 木桥前, 没腿深的水里, 站着……”学生动情接读:“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引导学生描述:这是一位 () 老汉。然后我通过说的训练, 引导学生走出文本, 走近老汉, 从而使老汉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第二次引读:“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 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老汉突然冲上前……”学生深情地接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读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一位 () 的老汉。第三次引读:“最后, 只剩下了他和那个小伙子。小伙子……”学生接读:“推了老汉一把,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猛然间, 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读后学生由衷地称赞:这是一位 () 的老汉。教师的导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功效, 学生在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通过以上读的训练, 学生情感激奋, 心融文本, 言出心声, 读出了真情, 读出了意境:那位老汉为了村民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就如同一座生命之桥, 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最后, 反复诵读, 为情感升华添翼———课文结尾三句话, 完全可以合并为一个自然段, 作者写了三个自然段, 是为了让读者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让读者为老太太难过, 从而更加敬仰老汉。这样的特点, 教师要点给学生,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感染,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高贵品质, 领悟作者表达方法的精妙, 领悟作者为什么以“桥”为题, 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 篇3

14、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5、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16、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17、正方形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即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18、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相邻体积单位的进率是100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即:1 m3=1000 dm3,1dm3 =1000 cm3

20、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21、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22、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23、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l)、和毫升(ml )。

1升=1 dm3,1毫升=1 cm3

相邻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即:1 升=1000 毫升,或1l =1000 ml

24、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量长、宽、高。

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表面积:物体表面所有面积的总和。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

用字母表示:s=(ab+bh+a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6a2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用公式表示:v=abh=sh

正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

未来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题问答 篇4

第一部分:问答题

1.为什么把北京比喻为祖国的心脏? 答:因为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因此人们把北京比喻为祖国的心脏。

2.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答:因为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环境得天独厚,因此物产极其丰富,被称为祖国的“宝岛”。

3.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为“母亲河”? 答:水是生命之源,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在中国这块辽阔的土地上,众多的江河千百年来奔流不息,哺育着江河两岸的各族人民。其中,长江和黄河是我国两条主要的河流,被誉为“母亲河”。

4.东北黑土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东北平原在开发之前,到处生长着茂密的野草。千百年来,野草不断生长、枯死、腐烂,变成天然肥料,使这里的泥土变成了非常肥沃的黑土。

5、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 答:根据科学家的分析研究,这些黄土是大风从西北沙漠吹来的。几百万年以来,不断地沉淀,于是形成厚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黄土层。

6.为什么我们要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如果“台独”势力一定要搞台独,我们该这么办? 答: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和平统一对谁都有好处。如果“台独”势力一定要搞台独,我们是绝不会答应的,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彻底粉碎“台独”图谋。

7.治理黄河泛滥的措施有哪些? 答:在黄河中上游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防止洪水泛滥。

8.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答: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9.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呢? 答:人类不应该为了开垦农田而毁掉森林和草原,应该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应该进一步探究自然规律,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报;人类也可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人类只有进一步了解自然,认识和探究自然规律,与它和谐相处,才能避免或减轻它带来的危害。

10.我们小学生可以采取什么形式开展捐助活动呢? 答:我们可以把家里多余的衣物捐出来;组织少先队员捐出自己的零用钱;给灾区小朋友写慰问信。

11.你对生命是怎样认识的? 答:我认为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让身边的人感到幸福和喜悦,还要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这样才更有意义。

12.拒绝不良习惯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拒绝不良习惯,应该从正确认识不良习惯的危害开始,坚决杜绝不良习惯,让不良习惯没有机会腐蚀我们的生活;积极宣传,让更多的人远离不良习惯。

13.吸毒的危害有哪些?答:吸毒不仅引发大脑病变,心脏病变,传染疾病,还可以使人瘦弱不堪,丧失劳动能力,最终导致死亡。同时,吸毒和犯罪又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贩毒、贪污、诈骗、盗窃、抢劫等多种犯罪活动。

14.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人们远离毒品呢? 答:我们不仅自己要抵制诱惑,还要提醒家人和亲友远离毒品;积极参与到拒绝毒品的宣传活动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毒品的严重危害。

15、避免人为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答: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探究自然规律,进行准确预设、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16、如果你是藏族同胞,你会怎样招待远方的客人呢? 答:我会向远方的客人 献上洁白的哈达以表示敬意,然后端上香浓的酥油茶、美味的糌粑和牛羊肉,再带他们到美丽的布达拉宫去游览一番。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篇5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例如:341100,34表示江西省,341表示赣州邮区,3411表示赣县邮局,00表示梅林镇支局。

35、身份证码: 18位 1 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 篇6

一、抓课题, 理解“丰碑”基本含义

师:刚才录像播放的是红军过雪山时的情景。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讲一支红军队伍在过雪山时发生的感人故事, 一齐读课题——— (生读:丰碑)

师:什么是“丰碑”?

生:丰碑就是高大的石碑。

师: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丰碑?

生:天安门广场上有这样的丰碑。

师:看到这样的丰碑, 你会想到谁?

生:我会想到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烈士们。

生:我会想起在抗震中牺牲的消防战士。

……

师:对, 这些人都为国家作出了伟大的功绩, 所以我们立碑纪念他们。让我们带着敬佩的语气再读题目。

(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教师在课前播放红军长征爬雪山的艰难情景, 把学生带回那艰难的岁月, 拉近了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 为学生走近人物内心作了一个情感铺垫。“看到丰碑你会想到谁”这一问题的抛出, 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 同样可以缩短学生与文本所呈现年代的距离。)

二、抓“二愣”, 体会“将军”情感变化

师:一开始这位将军知道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吗?

生:不知道。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 用横线画出描写将军的语句。 (生画)

师:老师已经把描写将军的语句打在大屏幕上了, 自己读一读, 并想一想将军知道“他就是军需处长”前后有什么变化?

生:将军的神态发生了变化。知道前“他红着眼睛, 像一头发怒的豹子, 样子十分可怕”, 知道后“他的眼睛湿润了”。

生:可见将军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知道前是生气的, 知道“他就是军需处长”后是感动了。

师:将军为什么生气?为什么感动?

……

师:以为军需处长失职而生气, 知道他尽忠职守而感动。

师:前后心情发生了变化, 但有一个神情却没变。看谁能发现?

生:“愣”。

出示:

将军愣了一下, 什么话也没说, 快步朝前走去。将军愣住了, 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师:自由读这两句话, 同样是“愣”, 有什么不同?

生:愣的时间不同, 一个是愣了一下, 一个是愣住了。

师: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读)

师:愣的时间有长短, 愣时的心理也不一样。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愣”, 请默读1、2自然段, 此时将军会想些什么?

生:环境如此恶劣,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师:战士们面临的严峻的考验是什么?

生: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 可能吃不上饭, 可能睡雪窝, 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 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师引读, 生接读课文第2自然段)

师:正担忧着, 就听说有人冻死了, 将军赶快前往, 看见这位冻僵的老战士, 竟然只穿着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 将军非常生气。

(学生齐读课文第8、9、10自然段)

师:当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时, 将军又愣住了, 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感到很意外, 因为没想到冻死的竟然是军需处长。

生:将军感到自责, 刚才不该没弄清事情真相就生气。

师: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队伍也停止前进的脚步, 大家都默默地注视着这位被冻僵的军需处长。

(出示课文第7自然段)

师:文中的将军是怎么说, 怎么做的呢?

生:将军什么话也没说, 而是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师: (出示第12自然段) 是啊, 此时将军的心头, 是百感交集, 但更多的是敬佩。他什么也没说, 而是把所有的感情都融入到这个庄严而又崇高的军礼中。

(生配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师:此时将军的心头, 是百感交集, 但更多的是充满信心。他什么话也没说, 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坚信——— (生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呢?)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 从整体出发, 再去注意语言的细节, 语言学习会变得容易。于是在找出所有描写将军的语句后, 让学生根据“这时候, 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这句话, 来比较将军知道前、后什么发生了变化, 抓住将军神态的描写, 整体感知将军的情感由生气变为感动。接着又在异中求同———两个“愣”;又在同中求异, 引导学生理解“愣了一下”和“愣住了”的区别;同时了解将军作出这一反应的背景, 感受到将军从担忧到自信, 从生气到内疚到崇敬的复杂心情变化。

抓住两个“愣”, 就是抓住了将军前后情感心理变化这一主线, 辐射全文, 让学生既体会了行军的艰难, 又体会了军需处长丰碑般的形象, 真可谓承前启后, 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抓“二火”, 感受“处长”高大形象

师:同学们, 如果你就是掌管军队棉衣棉袄的军需处长, 成百上千件棉衣从你的手里分发出去, 为什么你就不给自己留一件呢?

生:我已经老了, 他们还年轻, 革命需要他们。

师:为了多保存一份革命的力量。

生:天气这么冷, 我怎能看着年轻的战士挨冻呀?

师:心里装着全是战士, 唯独没有自己。

生:这是一支装备很差的军队, 即使把棉衣都发了, 也不是每个战士都能有一件棉衣的。

师:是啊, 如果我留下这件棉衣, 就意味着———

生:有一位战士拿不到这件棉衣。

师:我们都知道, 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 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云中山里, 有了这件棉衣和没有这件棉衣意味着什么?

生:有棉衣就可能存活下去, 而没有棉衣就必死无疑。

师:是生与死的区别, 可军需处长怎么做?

生:他还是让出了棉衣。

生: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师:让出棉衣就意味着让出了生命。他自己只穿了件单薄破旧的衣服。谁来读一读这段的最后一句?

(第7自然段的教学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我们分“质疑, 走进内心”和“写话, 激发感动”这两个板块。当看到一个只穿着单薄破旧衣服的、神态却镇定安详的冻僵的军需处长时, 你一定有什么想问军需处长?学生会抓住描写神态和外貌的词质疑:“为什么军需处长不给自己留下件棉衣呢?为什么军需处长的神态会如此镇定安详呢?”通过对“单薄破旧”“贴”字的体会, 换位思考, 走进军需处长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生体会到军需处长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士, 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是一个尽忠职守、舍己为人的人。)

师:军需处长, 为什么你面临死神, 还如此镇定、安详呢?什么叫镇定安详?

生:很沉着, 安然。

师:文中怎样具体描写军需处长的镇定安详?

生: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 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 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师: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这句话, 军需处长坐下来抽烟时看见了什么, 会想些什么?

生:军需处长看着红军战士穿着棉衣, 大踏步地从他面前走过, 感到十分欣慰。

师:所以神态如此镇定安详。

师:让我们锁定军需处长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他面对恶劣的环境就没有一点求生的欲望吗?

生:他独自一人与死神作斗争。

师:你从哪个词读懂的?

生:旱烟的火已经被雪打灭, 可他还夹着, 还想向战友借火, 说明他想活下去。

师 (点红两个“火”字) :“火已被雪打灭”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又像在向战友借火”, 可见他还想借火取得温暖, 极力地与死亡作斗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除了想到战士, 还会想到谁?

生:他还会想到家里的老母亲。

生:他还会想到自己的妻子儿女。

师:是啊, 处长是平平凡凡的人, 他也有妻子儿女, 有白发苍苍的老母亲, 他们在家等着他回来。他也想活下来, 可是寒冷的云中山还是无情地吞没了他。

师:让我们把军需处长最后的一刻印在我们脑海里。 (生读神态这一句)

师:读出了一份坚强, 一份悲壮。一齐读。 (生齐读)

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战士。

(“整体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精彩!”这个片段的教学让我们体会到了军需处长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他高高在上, 让我们不得不举头仰望他。可他也是一位极其普通的人, 我们可以从两个“火”字体会到。他生命中最后一刻的描写让我们浮想联翩……可现实是残酷的, “火已被雪打灭”, 意味着死神正悄悄向他走来, 但他并没有向死神屈服, 他“左手微微向前伸着, 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借火, 借温暖, 希望生命能延续下去。这种求生的欲望是一个人的本能, 因为他也是一位平凡的人。抓住两个“火”这一细节, 让军需处长的人物形象变得高大丰满、触手可及、呼之欲出。)

师:同学们, 假如你就是军队中的一员, 也许你就是那位小战士, 军需处长硬是把最后一件棉衣塞给了你, 也许你就是刚才那位没有分清事情真相就大发雷霆的将军, 此时此刻, 望着眼前这位冻僵的老战士, 一定有千言万语在你的心头涌动。请拿起笔, 把你想对军需处长说的话写下来。

生:在这天寒地冻的雪山, 有棉衣和没有棉衣是生和死的区别, 当时我没有棉衣, 身子瑟瑟发抖。你看见了, 就硬是把棉衣塞给了我。我穿上棉衣暖暖的, 可你却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我真后悔当初接过你的棉衣, 我会永存你用生命换来的棉衣。

师:穿着军需处长用生命换来的棉衣, 你一定要活着走出雪山。

生:军需处长, 刚才我错怪你了, 我向你道歉。只要我活着一天, 就一定会把军队带出雪山, 不辜负你的期望, 在这里, 我向你致敬!你安息吧!

师:你读懂了将军的一份内疚, 一份自信。

生:军需处长, 你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你默默地一个人与死神做斗争。你不会白白牺牲的, 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红军, 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中华民族!

师:化悲痛为力量。

生:在这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的雪山中, 你给我们发棉衣。你知道这些棉衣根本不够我们几千号人穿。你也明明知道没有棉衣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可你还是把棉衣让给了战士。处长, 难道你就不想再见见你的儿子吗?难道你就不想你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吗?难道你不想见一见中国解放时欢庆的时刻吗?

师:怎能不想他们呢?我也是一位平凡的人啊!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一齐读这段话。 (配乐读)

(在“质疑, 走进人物内心”这个环节, 通过换位思考, 军需处长高大的形象已矗立在学生的心头。这里通过想象写话, 让学生把心中对军需处长的感动、敬佩、悲伤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正因为军需处长的伟大是从平凡中走来, 所以学生的写话才不会唱高调、才不会空洞。学生的心语从内心有感而发, 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来, 从学生点点感悟中生发, 真情流露, 感人至深, 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四、抓二“问”, 瞻仰“丰碑”高大形象

师:刚才将军还在担忧———

生 (一齐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师:而此时他却坚信———

生 (一齐读)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

师:是谁使他有了180度的大转变?是什么使他把重重的担忧化作了满满的自信?

生:是军需处长改变了他。

生:是军需处长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改变了他。

师:是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红军战士给了他信心。

师:是啊, 刚才我们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描写, 走进了军需处长丰富的内心世界, 体会了将军复杂的心情变化。将军的生气因为谁?

生 (一齐说) :军需处长。

师:将军敬佩又是因为谁?

生 (一齐说) :军需处长。

师:使他由担忧化为自信的还是———

生 (一齐说) :军需处长。

师:所以文中对将军的描写使得军需处长的形象更加高大, 更加丰满。让我们再一次瞻仰这座晶莹的丰碑。 (音乐)

师读:将军愣住了, 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

(生读课文第7自然段)

师读:他深深吸了一口气, 缓缓地举起右手, 举到齐眉处, 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生读课文第13自然段)

师:这位军需处长就这样永远地长眠于雪山之中。他的战友能走出雪山、走向胜利吗?是军需处长的丰碑般的形象指引着他们———勇往直前, 让我们听听战士们那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

(生读课文第14自然段)

师:那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似乎在告诉人们—— (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

师:军需处长、将军、战士,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告诉人们——— (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

师: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 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鼓舞了战士, 激励了后人。文中的将军和千千万万的战士也何尝不是一座座丰碑呀?同学们, 在战争年代中, 有多少像军需处长这样的红军战士, 他们用自己的身躯、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灵魂铸就了一座座丰碑!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篇7

mào wū rǔ guī jǚ

外( ) ( ) ( )

fù jì diàn è hào

天(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

蹄( ) 梁( ) 禽( ) 谣( )

啼( ) 粱( ) 离( ) 摇( )

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勾。(2分)

1、猛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老汉。(mò méi)

2、炮弹在您的身边爆炸,您倒在血泊里……(pō bó)

3、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jiáo jué)

4、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zhòng chóng)

四、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5分)

杯( )车( ) 不( )代( ) 势( )可( )

1、写出两个“千”字开头的四字词:( )( )

五、给下面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3分)

楚王看见了 问他们 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 他是哪里人

六、请根据要求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3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改为反问句)

2、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七、我是小医生,一定能治好它们的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4分)

1、他们迈着轻快的步子担着沉重的货物在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

2、武松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

八、请把下列的诗句、名言、对联等补充完整。(4分)

1、地满红花红满地, 。

2、少年易老学难成, 。

3、归来饱饭黄昏后, 。

4、你的座右铭是: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 篇8

(二)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三)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4/5的分数单位是1/5。

(四)分数与除法 A÷B=

A/B(B≠0) 4÷5=4/5

(五)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

3、带分数:略

(六)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 如:

10/5=10÷5=2 21/5=21÷5=4又1/5

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 如: 2=8/4

( 2×4=8 (8作分子)

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如: 5又1/5=26/5(5×5+1=26)

4、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如: 1=2/2=3/3=4/4=5/5=„=100/100=„

(七)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八)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用12和16来举例

1、 求法一:(列举求同法)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2的因数有:1、12、2、6、3、4

16的因数有:1、16、2、8、4

最大公因数是4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2的倍数有:12、24、36、48、„

16的倍数有:16、32、48、„

最小公倍数是48

2、求法二:(分解质因数法) 12=2×2×3 16=2×2×2×2

最大公因数是:2×2=4

(相同乘) 最小公倍数是:2×2 × 3×2×2= 48

(相同乘× 不同乘)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所有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因数。

(九)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质数的互质数:5和7

两个合数的互质数:8和9

一质一合的互质数:7和8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1、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2、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3、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4、2和所有奇数互质;

5、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十)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如: 24/30=4/5

(十一)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如:

2/ 5和1/4 可以化成8/20和5/20

(十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分数 数小数位数。一位小数,分母是10;两位小数,分母是100„„

如: 0.3=3/10 0.03=3/100

0.003=3/1000

2、分数化为小数:

方法一:把分数化为分母是10、100、1000„„

如: 3/10=0.3 3/ 5=6/10=0.6

1/4=25/100=0.2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 如:3/4=3÷4=0.75

3、带分数化为小数:

先把整数后的分数化为小数,再加上整数

如: 2又3/10=2+0.3=2.3

4、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5、分数化简包括两步:

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2=0.5 1/4=0.25 3/4=0.75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 篇9

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文章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作者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作者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故事一波三折,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时候,注重了细节描写。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另外,本文的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

选编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二是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充分预习,认识生字新词,理解生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深读描写刷子李“黑衣服”的语段,揣摩曹小三的心理变化,领悟间接描写的妙处。

3.精读第五段关于刷浆的描写,体会刷子李的高超技艺,领悟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读课题,初闻刷子李

1.出示课题“刷子李”,说说从课题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2.刷墙特别好的,姓李人叫“刷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你还知道类似的称呼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 篇10

⒈Look at the tiger. It’s running. ( look at 是固定搭配,意思是:看)

⒉询问别人看到什么:

---- What do you see? 你看见什么了? ---- I see … 我看见…

⒊询问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What is / are + animal + doing?

⑴动物个数是单数时:---- What is the elephant doing? 大象在做什么?

---- It is drinking water. 它在喝水。

⑵动物个数是复数时:---- What are the elephants doing? 大象们在做什么?

---- They are drinking water. 它们在喝水。

⒋描述某种动物在干什么:The… is / are …

The panda is sleeping. 熊猫在睡觉。 The tworabbits are jumping.两只兔子在跳。

⒌What about the baby elephant? 小象呢?

⒍It is hungry. 它饿了。

⒎That elephant is drinking water with its trunk. 那只大象在用象鼻喝水。

⒏What a big nature park! (感叹句)多么大的一个自然公园啊!

⒐Here come two tigers. 这里就有两只老虎。

⒑Can tigers really swim? Yes, they can. 老虎真的会游泳吗?会。

⒒They are good climbers. 它们是很棒的攀登者。

句型转换:

⒈肯定句→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is/are)∕can调到句首,其他保持不变:

The tiger is running. → Is the tiger running? (Yes, it’s. / No, it isn’t. )

The pandas are sleeping. → Are the pandas sleeping? (Yes, they are. / No,they aren’t. )

The tiger can swim. → Can the tiger swim? (Yes, it can. / No, they can’t. )

⒉肯定句→否定句:在be动词(am/is/are)、情态动词can后+ not

The tiger is running. → The tiger isn’trunning. (isn’t = is not)

The pandas are sleeping. → The pandasaren’t sleeping. (aren’t = are not)

The tiger can swim. → The tiger can’tswim. (can’t = can not)

⒊划线提问:

⑴ The tiger is running. →What is the tiger doing?

The tigers are running.→ What arethe tigers doing?

⑵ I see five birds. → What do you see?

⑶ I see five birds. →Howmany birds do you see?

知识延伸:

⒈在英语中,当表示妈妈时,无论是人类的妈妈还是动物的妈妈,都可以用she来指代。

如:----What is the mother elephant doing? 大象妈妈正在干什么?

----She is walking. 她正在走。

⒉be动词的用法:

我是am 你是(他们是∕她们是∕它们是)are it跟着他、她、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 篇11

这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在这繁忙而充实的一学期中,我感触较多,现将本期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得失作一个反思。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数学教师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学之中,我根据不同的课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用多种教学方法去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喜爱数学,愿意学习数学。我们做到: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课堂教学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搜集,我们进行的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

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三、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有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学生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教育教学情况。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听课8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也很大。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复习资料总结 篇12

2. buy you a new one 给你买一个新的 3. this black bag 这个黑包 4. two pockets 两个口袋 5. big and light 又大又轻

6. be easy for you 对你来说很容易 7. at the department store 在百货商店 8. a panda on it 有一个熊猫在上面 9. be too„for 对„来说太„ 10. take„to„ 把„带到„

上一篇:政府税收对价格的影响下一篇:初三学生励志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