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选10篇)

小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1

1、(花草):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

(日月):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

(山峦):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

2、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3、表达朋友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5、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坚持不懈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竭尽全力锲而不舍脚踏实地

小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2

统计学认为,某次统计活动中,如果要对数据所蕴含的规律作更精确的描述和更进一步的推论,仅借助统计图表是不够的,需要计算一些有代表性的量数,对整体数据所蕴含的规律作出更简洁明了的数量化描述。平均数就是这样的一个量数。它的基本思想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总个数,以体现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对数据总体起着“中心”代表的作用。显然,在学生已经初步树立统计观念、掌握了一定的统计图表知识基础上学习平均数的知识,有益于提高学生利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鉴于此,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三年级(下册)在“统计”中安排学生学习平均数的有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平均数的意义、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等。教材在编写中为了强化“发展学生统计观念”的课程功能,特别注意:

1.把认识平均数和学习其他统计知识结合在一起。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整理数据的结果,为了更好地描述数据的特点,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平均数。教材在编写中,就通过统计图表呈现原始数据,而后计算平均数,比较贴切地将求平均数嵌入了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利于学生自己体会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绘制统计图表与求平均数间的关系。当然,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让学生看图自己收集求平均数所需的数据,还利于学生用统计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来揭示平均数的意义,为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提供了感性支撑。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动物为话题,重点是描述动物的体貌特征,通过设计的教学任务来训练Look at the… Its … It has…句型的使用。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与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认识小动物有紧密的联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动物的词汇。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描述小动物的体态特征比较熟悉且感兴趣,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可以在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故事课,通过听说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与动物有关的目标词汇及介绍动物的常用句型。

Part C部分是故事课教学,是在学习完AB部分关于描述小动物体态特征的形容词thin, fat, tall, short…以及语句Look at the… Its … It has…的语言基础上而进行的文本阅读。本故事通过两个主要人物Zoom和Zip比赛认识动物,重现了已学的部分动物单词和形容词,并拓展了新的动物单词lion, fox, wolf, zebra, gorilla and horse.以及句型: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目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较为有意义的语篇,增加学生们语言的输入,使得学生逐步适应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的分析主要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背景三方面着手。

(一)文化背景

文本中出现的动物都是学生们熟知的小动物,比如:monkey, horse等,他们也可以在动物园中见到:gorilla, wolf, zebra等。所有同学都知道panda是我们中国的特有的动物,也有小部分同学或许在电视上看到过koala, kangaroo, eagle, beaver等动物,但是很少有同学知道这些动物所属的国家。虽然这是第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一个文化背景,但在开学初我对教材做了整合,将其调整在第三单元故事教学中完成。

(二)知识背景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会了部分的动物类单词,并在本单元A,B部分学会了如何描述动物的体貌特征。

(三)生活背景

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大部分学生家中都饲养小动物,所以他们对于动物的体貌特征更为的熟悉,也更为亲和,十分喜爱动物。有的学生能将小动物视为自己的家庭成员,从内心中愿意保护它们。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学生的情况:自然情况及学生的已知起点。

(一)自然情况

本班学生总数40人,年龄在9-10岁左右。约75%的学生当堂能接受新授课的内容,15%的学生需要课下向同伴请教才能理解新知识,还有10%的学生需要老师亲自指导才能理解新知识。英语学习习惯较好,能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可以达到约60%。根据以上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A,B两层,A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课堂积极参与,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B层水平的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已知起点

四、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

经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认真分析,按照《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的本单元的教学总体目标为:

(一)语言技能目标

全体学生能够用本单元所学目标词汇及句型熟练并正确地用英语描述小动物的体貌特征。B级的学生能够介绍动物的名称。A级学生能够通过动物的体貌特征用英语进行描述与交流。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认真思考,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主动认知与动物相关的语言知识和合作学习,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更加珍惜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们的内省智能和逻辑表达能力。

在以上的总体教学目标指导下,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语言知识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动物类单词lion, tiger, fox, wolf, zebra, horse, gorilla, monkey.

(2) 学生能在图片、动作、老师的帮助下读懂故事的大意。

(3) 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

(3) 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

2.语言技能目标

听:能听懂故事大意。

说:能利用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与同伴进行交流,介绍小动物。能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肯定他

人的回答。

读:能读懂故事,并从故事中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演:能为故事配音。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4.文化意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象征性动物。

四、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关动物的词汇;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以及使用Yes! Right! Good!肯定他人的回答。

2.难点: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交际教学法

旨在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其特点是将语言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教学。本节课中,全程为英语授课,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结构的知识,同时又通过任务实施引导学生将语言结构知识应用到功能话题的表达当中,学生在交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教学设计中的不同任务也是通过学生的口头英语输出为途径实现的,这体现了交际教学法。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点读笔的使用,能更方便学生跟读、模仿,能及时强化学生的语音、语调,也可以改变传统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人机交流”的操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技术教学手段,能够演示图片,PPT课件,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适合多样化教学和创造性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这两种主要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我在上课过程中将教学法细化为四个方面:

1.创境法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让学生在待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本节课设计的两个活动任务(猜谜和游戏)都是给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率。

2.TPR全身反应法

注重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教师尽量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使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学生更直观的在游戏中学习,使英语生活化。本节课设计的“认读单词”比赛和“给动画配音” ,充分调动了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激发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3.类比法

利用某类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之处,启发学生从甲物联想到乙物,并学会运用甲物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乙物。在话题方面,学生已经学过部分动物单词,以及描述小动物体貌特征的语句。本单元新知识为认识新动物,运用新句型进行交流。启发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类比,学会知识迁移,用描述已知动物的方法来描述新动物。

六、教学资源的分析

自制PPT课件,动物图片,让学生准备动物的玩具,并充分利用点读笔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描述、介绍动物的情境,使学生能有尽量多的机会耳听、口说,以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听说、认读的能力。

七、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为本单元的第六课时Part C Story time,本课的任务是能运用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与同伴进行交流。在任务教学法的指导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图:

整个教学设计如下: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学生们通过说唱三年级上册以动物为主题的歌谣,复习部分动物的名称以及本单元学习的形容词fat, big和语句Look at…,歌谣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易懂,上口快,节奏感强,轻松有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的听、说、读的训练,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将已学知识进行复习。

接着进行谜语式故事的导入,通过猜谜活动引出核心词“animal”,猜谜中出现了arm, leg, milk, ice, apple, nine六个相互本不关联的词汇,但通过我设计的“懒羊羊寻找食物”的故事,使这些单词能具备故事间的相互联系。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们猜谜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将其六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新单词”animal.核心词的引出,可使我和学生之间拥有交际的话题: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Step 2. Revision and presentation

通过运用本课核心句型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所认知的动物名称,和学生共同建构本课的文本信息,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直接呈现新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在必要时予以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预设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如:cat, dog, duck, monkey等,不能说出本课的目标词汇,如:gorilla, lion, zebra等。学生可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使学生逐步适应文本阅读,在语篇中学习新词汇。第二种情况是,B类学生能够说出已学的动物类单词,A类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说出故事中部分动物名称,此时要抓住学生自己所构建的文本信息,对新单词先行输入。此后,在学生们回答完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小动物的名称之后,老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为学生们表演其它动物来补充学生们的答案。根据师生的“合作”,数一数所知的所有小动物的种类,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语言;I know all the animals. 接着,通过创设的情境:The animals live in a zoo.并用神奇的魔法,将其动物园的大门打开,出现了小动物panda, elephant和bear.并要求学生们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Look at the… Its … It has…对动物们进行描述。在此,我巧妙的利用最后一只bear的出现,将“动物”转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Zoom”,开始了我“故事中”的教学。而此时,词汇输入还未完成,还有待于学生自己在文本中发现。接下来与故事文本进行链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观看故事的动画,使学生们从视、听、想等多角度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第三个问题的呈现: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animals?使词汇的输入基本完成。

Step3. Practice

1.认读单词比赛

运用TPR全身反应法,设计了“认读单词”比赛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尽快掌握英语单词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跟读、模仿

接着,我将故事文本进行了听说、模仿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听力输入,和语言的输出,并巧妙的发挥了点读笔的作用,方便了学生的跟读、模仿,并及时强化了学生的语音、语调。使我的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人机交流”的操练,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3.复述故事

通过让学生对故事文本的三次听说、模仿,实现让学生对照板书进行语言的输出,复述故事的内容。在看文字进行语言的输出后, 对学生们的能力进行了强化性的训练,看图片复述故事,和看无声的动画复述故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使学生在听说训练后,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交际活动中。

Step4. Production

通过学生对故事文本内容进行的几次输入与输出之后,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目标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我设计了Group work的小组活动环节。活动中,主要以六人一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给提供的动物玩具,和所提示的本单元和故事中的主要目标语言进行组内交流,活动时间大约为4—5分钟。活动中,采用轮流扮演B同学的角色,与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介绍并描述小动物。希望通过此环节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们充分发挥语言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们与同伴进行合作的能力,体现出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Step 5. Extension

学生们已经了解并简单运用了所学的目标词汇和句型,接着通过我对教材的整合,将第一单元所要介绍的一个文化背景,kangaroo, eagle, beaver, panda等动物所属的国家放置Good to know部分,使其在动物教学单元更能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培养学生们爱护并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最后,通过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们用英语表演小故事和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分析

(一)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整个教学设计以完成不同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设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在真实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节课活动设计层次清晰,语言讲解重难点突出。

(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根据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所检验到的学生学习效果是:通过练习,95%的学生能够在图片、实物或动作的帮助下,听说、认读故事中的动物类单词;80%的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与同伴之间运用语句How many animals do you know? I know all the animals. A tiger and a lion.进行交流。100%的学生能会使用功能性语言:Yes! Right! Good! 肯定他人的回答。75%的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或动画复述故事,给故事配音。

九、板书设计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本节课授课内容,教师将板书设计如下:

十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授课结束之后,我对本节课的情况做了如下反思:

一方面,教学中有一些精彩之处。

1.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本堂课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他们热爱动物的品质。在英语教学中适当运用猜谜和游戏教学可使学生在玩中学,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本节课通过“谜语式懒羊羊觅食的故事”和“看图片猜动物单词的游戏”,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语言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率。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成功引导学生实施任务。在学生掌握动物的词汇和介绍小动物的句型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让学生积极投入,身临其境的进行知识的探究,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发现知识并获取知识。新课程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和观念。本节课虽然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活动的设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但却把“表演”的机会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角”,让学生时刻处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使他们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得到整体发展。

3.教学设计的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非常的紧凑,单词animal, zoo,bear的出现,都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本节课我创设了多个问题情境、启发学习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语言交流。上课时,我尽量用英语贯穿课堂教学,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师课堂用语,以便于学生模仿。堂上的教学手段也应灵活机动,以学生为主,创设英语交流平台。这样的形式能够比较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共同提高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笔者的授课过程也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堂的调控能力不强,该收的地方没有及时收,导致占用的时间过长。在讲到有关动物的拓展词汇时,拓展得有些过多,导致这部分占用了较多的课堂时间。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我应该加强“重点意识”,教学不离重点,拓展不离不偏,紧抓课标内容。

2.Group work小组活动组织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几个学困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不够积极。本节课的小组是学生自愿组队的,而不是按照学生英语水平划分,这样导致有的小组活动特别成功,而有个别小组由于包括几个学困生导致活动实施不够顺畅。在以后的授课中,应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小组,合理组织小组活动,使小组活动的意义真正得以实现。

3.教师指导性语言过多:讲课的过程中,因为总怕学生听不懂或是出错,所以自己的课堂指导性语言可能啰嗦了一些。应该更大胆的去放开学生,让学生去说出自己的思考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

4.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再丰富一些,尤其对于表现特别出众的学生应给予特别的,不同于他人的评价语言。

5.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再设计本节课时,如果能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一项全班性介绍动物的交流活动会更好,更有助于学生在课后消化和巩固课堂内容。

结束语

有效的教学是每位教师永恒的职业追求。英语课堂的高实效性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要求和衡量标准,提高英语课堂的实效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我们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不断探索。

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活动时要以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指导方法,在对教情和学情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考虑到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种因素。

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紧密结合。教学活动是服务于学生的,旨在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不同活动中,既考查了掌握的情况又巩固了新知识。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要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经过听、说、读、写等环节了解教学内容和重点。

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借助多媒体辅助学。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设计要以交际教学法为理论依托,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英语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积极应用“创境法”,提供学生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篇4

第1单元测量

一、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毫米大约是1枚硬币的厚度;1毫米大约是1张银行卡的厚度。

1厘米大约是大拇指的宽度。

1分米大约是一柞。一支圆珠笔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1米大约是双臂张开的宽度。

1千米:巴蜀小学的操场1圈大约是200米,5圈就是1千米,大约要走15——20分钟。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1克大约是5粒黄豆那么重,1克大约是1枚两分硬币的重量。

1千克:2瓶大的矿泉水大约是1千克。

1吨:1个小孩重25千克,4个小孩重100千克,40个小孩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一头牛500千克,2头牛就是1吨。

二、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

2、质量单位间的关系式有:(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单位换算。

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如:3米=()厘米。7千米=()米。

20分米=()米,200毫米=()厘米。

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如:2吨=()千克,40千克=()克。5000千克=()吨

三、选择合适的单位。

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很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例:书桌高8()。

重庆到广州的铁路长1559()

1只鸡重2()

1辆货车载重量是2()

四、计算。

1、计算。

如:1千克+90克=()克。1米—7厘米=()厘米。

需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2、比大小。

如:3000千克()3吨。8米5分米()80分米

需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五、量长度,作图。

注意规范,作图时用铅笔、尺子,标上端点和长度。

如:画一条3厘米7毫米的线段。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

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

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3单元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封闭的平面图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四边形的特性:不稳定性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宽=周长÷2-

第4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3、公式。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商-余数

商=被除数÷除数-余数

第5单元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

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

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

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

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

9、计算经过时间:

后时刻 — 前时刻 = 经过时间

例如:9时20分—8时45分=35分(20分减45分不够,向9时退1做60,加上20分再

减)

9时20分

—8时45分

35分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500

三位数一般看成整百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可求近似数,用估算(≈),也可不估算→(=)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8单元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事件。‘可能’表示不确定事件。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①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

②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③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

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第9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无论是物体搭配,还是数字搭配,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依次进行搭配。

【排列】和【组合】的一些基本方法:图解、连线、列表、计算 等

【掷一掷】:统计方法: ①画“正”字统计②画条形统计图统计

小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 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 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第三单元《统计》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及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完成的统计图上一定要标数据。

2.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题)。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解答。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4.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给出一组数据会求它们的平均数。(若干数相加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叫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求平均数分为两步,首先求出若干数的和,再用所求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如:3个女生身高:135厘米、140厘米、132厘米,求平均身高。熟记平均数的格式,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 …… +)÷ 并脱式计算p42。会检查平均数的对错,平均数一定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5.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6.给出平均数和几个数据,求另一个数据。如:小明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85分,其中外语83分,数学80分,求语文多少分。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部分

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周年。用2008-1949=59周年

(二)24时计时法部分

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3.1日(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4.求经过的时间。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小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乘法:

1.整

十、整百、整千相乘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0。

2.估算:想被乘数和乘数最接近或等于哪个整十的两位数,那么所要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二)笔算乘法:注意竖式的格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遇到进位乘法时,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第六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 = 面积÷宽 宽 = 面积 ÷长 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宽 = 周长÷2-长 长 = 周长÷2-宽

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注 意: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意义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来表示,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右面,用圆点隔开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数位

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1/10米,也是0.1米。3份就是3分米、3/10米、0.3米。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是1/100米,也是0.01米。7份就是7厘米、7/100米、0.07米。

注: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4/10写成小数就是0.4。

3.小数的基本性质: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10.05,在它的末尾添上0,就变成了10.050,10.05=10.050=10.0500=10.05000……大小没有发生变化。4.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最高位,再看次高位,以此类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5.小数的加减法:列竖式相加减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6.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八.解决问题

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九.数学广角

小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6

2、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形状完全相同),(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以分为三组,每组(4)条;有(8个)顶点。

3、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同);有(12)条棱,每条

棱(长度都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一个长方体,如果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另外四个面是(长方形,并且形状完全相

同)。

6、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7、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长=长方体的棱长和/4-宽-高宽=()高=()

8、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9、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0、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6

(注意:做题的时候看清题目,看到底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所以在做题时我们就

要想办法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再看它们单位相不相同,不同

就需要转换单位。)

1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 cm3)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dm3)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正方体与长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 注:在解决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应用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辨别所需解决的问题与什么有关。即是什么形体,与表面积有

关还是与体积有关;

(2)找准关系式,计算中记清相关公式;

(3)计算中,要对照公式所需条件一一确认。不能张冠李戴。

(4)取近似数要联系实际情况取舍。

(5)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单位是否一致;

小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7

一、感悟说明方法

本组教材安排了四篇说明文, 分别是《鲸》《松鼠》《新型玻璃》和《假如没有灰尘》。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种种说明方法, 还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说明方法的妙处。

《鲸》一文是这组课文的统领, 作者运用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通俗、生动、准确的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进入本组课文的学习, 可将这篇课文的导读作为一个引子, 让学生在读一读、填一填、划一划、议一议、想一想等多种体验中, 清楚地认识到鲸是巨大的动物。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过渡到《假如没有灰尘》的教学, 教师则可设计自主阅读提示, 把从《鲸》一文中习得的说明方法灵活运用于本文的阅读实践。

本组课文阶段性学习结束后, 应让学生在渐进式阅读中学会自我建构。不妨让学生进行单元小结, 可以做卡片, 也可以列表格。

二、揣摩表达顺序

一般说来, 说明文表达顺序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而又以逻辑顺序最为常见, 它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顺序的。抓住文章的主线, 便可牵一“序”而动全文。

对于小学生而言, 设计列表填空的方式来理清文理, 既可提炼出课文知识内容的骨架, 又可显示出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假如没有灰尘》, 通过以下表格的填写, 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 而且有助于弄清课文各段落中总分、并列的关系。

本组另一篇课文《新型玻璃》则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 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 且富于变化。对这篇课文的教学, 教师可让学生体会在布局谋篇上的匠心独运, 从中领悟说明文章表达式样。

三、品味语言特点

我们在关注说明文不同说明方法的同时,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也应细细品味。怎样细致的观察事物, 怎样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畅晓明白, 又怎样把枯燥的事物写得生动有趣, 不同说明性文章又有着怎样的表达风格, 本组课文都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

1. 赏析语言

说明性文章并不因为有了“说明”这一特性的存在而导致文章语言干涩, 相反,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更为准确、精炼, 而且有的还很优美。

打开《松鼠》一文, 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 不得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以及准确精炼的说明。

教学《松鼠》可重点围绕“松鼠是那么可爱,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展开对话, 精读品悟。从松鼠“外形的美丽”“动作的机敏”“搭窝时的聪明”几个方面抓住关键词句, 从美读中感悟松鼠的漂亮可爱。还可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 从而体会到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 活化语言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 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的关注, 才能入境生情, 促进自悟。教学时可变理性认知为主为感性体验为主, 采用一些必须的中介手段凸显事物形象,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如《鲸》的教学, 演一演, 以手掌为鲸, 加之语言的描述, 演示鲸呼吸的全过程, 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形象。又如画一画, 动手画一画不同种类的鲸喷气形成的不同水柱, 再以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从中体验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⒊对比阅读

本组四篇课文用词准确, 语言精练, 但又略有不同, 为学生感受不同说明文章的不同表达风格提供了范例。

(1) 不同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鲸》一文在本组课文排序中位居首位, 紧随其后的是《松鼠》, 而两篇课文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完《松鼠》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鲸》与《松鼠》在表达上的异同, 从中感受到不同说明文不同的表达风格。

(2) 同题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松鼠》, 如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徜徉, 把同是《松鼠》的文艺性说明文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通过比较阅读, 产生新的发现。

四、创设交流情境

阅读是一种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语言能否得到发展, 取决于有多少机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因此, 教师应因文而异, 尽可能创设语言交流情境,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引起争辩, 在思辨中激活思维。在不断地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同时, 让学生获得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

如教学《新型玻璃》, 可采用“新产品推介会”的形式创设语言情境, 一部分同学扮演玻璃厂新闻发言人介绍新产品, 一部分同学扮演媒体记者, 对新产品进行采访。通过“新产品推介会”, 学生不仅回顾了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 而且还重组了课文语言, 明白了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 面对不同身份的人,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学生在产品推介时创造了介绍新知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鲜活的, 具有强大的再生力。

《鲸》一文中, “鲸不属于鱼类, 是哺乳动物”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根据这一特点, 课堂以“鲸试图参加鱼类比赛而遭到拒绝”设计现场模拟情景对话。这种对话形式对学生而言, 看似简单, 实则是一种挑战。学生要把课文、课外读物以及电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同类聚合, 正确归类, 还需要通过对语言的捕捉和敲打才能完成, 将阅读、想象、说话巧妙地融为一炉, 实现语言和知识在心理上的重构。既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知识点, 又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搭建读写平台

运用语言同样是说明文教学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学习了说明文后, 可运用迁移规律, 实现读写结合。

如《鲸》一文, 在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 出示一些随文练笔的作业请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1) 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2) 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 (3) 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而《新型玻璃》一文, 则可由课文的结束段引发学生想象, 激活创新思维。可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 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也写一段话加以介绍, 插入到课文中, 使它与原文有机整合, 也可以《新型玻璃》的自述来写一篇短文。

小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8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的Section B 1a —1e. 本节课是一节听说课,从整体上看,是在sectionA部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拓展和延伸,1a-1e是一组完整的听力训练,围绕“my best friend”这一话题展开,1a-1b在听前让学生谈论好朋友应具备的特质,1c-1d让学生听一段关于好朋友的访谈,听后1e要求学生利用所听信息重新组织语言编新对话。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听、说训练,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新单词:talented, truly, care about. 并能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结构——比较级,展开对好友标准的讨论及朋友之间的对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听力部分多层次,对角度的挖掘,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捕捉重点信息,通过设置“interview”这一环节提升学生的对本课内容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树立正确的对待友谊的态度,培养朋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听力和对话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用法,将听力中使用的对比方法移为己用。

教学难点:通过熟练掌握本课语言结构,使学生能够对朋友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and warming up

Make the students get interested in this class and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Sing a song about friendship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friends.

Talk with the teacher.

Step 2 Vocabulary

Make the students grasp the new words through creating the situations.

Use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show the new items.

Answer the questions “ Is she a good friend?” to know the new items.

Step 3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Make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ideas about friends.

Show new items, ask the students to exchange the idea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then present.

Step 4 Listening practice

Make the students get familiar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s, complete the listening material.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recreated chart.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

Step 5 Presentation of conversations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to express the ideas about Molly’s and Mary’s best friends.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Molly、Mary and their best friends.

Talk in pairs.

Step 6 Interview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language in real situation.

Ask the students to 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Interview the classmates and write down the information, then give a report.

Step 7 Homework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in the life.

小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9

2、一個數(0除外)乘大於1の數,積比原來の數大; 一個數(0除外)乘小於1の數,積比原來の數小。

3、求積の近似數:先求出積,在根據需要求近似數。求近似數の方法一般有三種:

⑴四捨五入法(常用);

⑵進一法;

⑶去尾法。後兩種多用於解決實際問題求近似數中。

4、計算錢數,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分。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角。

5、小數四則運算順序跟整數四則運算順序是一樣の。(只有同級運算,從左到右依次計算;兩級都有,先乘除後加減;有括弧,先算括弧裡面。)

6、運算定律和性質:

方法

1、看(觀察算式)

2、想(思考能否簡便計算)

3、做(確定定律按運算律簡便計算。)整數乘法の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同樣適用於小數乘法。常見乘法計算(敏感數字):25×4=100

125×8=1000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和最後一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積不變.(a×b)×c=a×(b×c)乘法分配律:兩個數の和(或者差)同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或者被減數與減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減)。

(a+b)×c=a×c+b×c或(a-b)×c=a×c-b×c

減法性質:從一個數裡連續減去兩個數,我們可以減去兩個減數の和,或者交換兩個減數の位置。

a-b-c=a-(b+c)

a-b-c=a-c-b 除法性質:從一個數裡連續除數兩個數,我們可以除以兩個除數の積,或者交換兩個除數の位置。a÷b÷c=a÷(b×c)

a÷b÷c=a÷c÷b 去括弧:加減(乘除)混合時,括弧前是加號(乘號)の,去掉括弧後,括弧內の符號不變號;括弧前是減號(除法)の,去掉括弧後,括弧內の符號要變號。

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

乘法結合律: 0.75+9.8+0.25

48.5=0.4=0.6

2.5×5.6×0.4

99×12.5×0.8

加法交換律與結合律

加法交換律與結合律 6.5+0.28+3.5+0.72

2.5×1.25×0.4×0.8

乘法分配律(提取式)

1.35×12-1.35×2

95.5÷1.6-15.5÷1.6

乘法分配律(添項)

99×25.6+25.6

3.5×8+3.5×3-3.5

數位換加法

數位換減法

數位換乘法 4.5×102

99×2.6

5.6×125

51fpg

51fpg

減法1

減法2

減法3 52.8-6.5-3.5

5.28-0.89-1.28

7.63-(1.9+2.63)

連除1

連除2

連除3 3200÷2.5÷0.4

370÷2.5÷3.7

210÷(12.5×2.1)

同級運算中,第一個數不動,後面の數可以帶著符號搬家。

2.56-0.58+0.44

5.88+1.62-0.88

2.5÷0.2×0.4

290×2.5÷0.29

第二單元位置

1、數對:一般由兩個數組成。作用:數對可以表示物體の位置,也可以確定物體の位置。

2、行和列の意義: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

3、數對表示位置の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弧把代表列和行の數位或字母括起來,再用逗號隔開。

例如:在方格圖(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用數對(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注:(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X軸上(橫軸)の座標表示列,y軸上(豎軸)の座標表示行。如:數對(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4、兩個數對,前一個數相同,說明它們所表示物體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兩個數對,後一個數相同,說明它們所表示物體位置在同一行上。

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圖形平移變化規律:

(1)圖形向左平移,行數不變,列數減去平移の格數;圖形向右平移,行數不變,列數加上平移の格數。

(2)圖形向上平移,列數不變,行數加上平移の格數;圖形向下平移,列數不變,行數減去平移の格數。

第三單元小數除法

1、小數除以整數の計算方法: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の方法去除,商の小數點要和被除數の小數點對齊。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如果有餘數,要添0再除。

2、除數是小數の除法の計算方法:先將除數和被除數擴大相同の倍數(把小數點向右移動相同の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除數是整數の小數除法”の法則進行計算。注意:向右移動小數點時,如果被除數の位數不夠,在被除數の末尾用0補足。

3、除法中の變化規律:①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商不變。②除數不變,被除數乘或除以幾,商隨著乘或除以幾。③被除數不變,除數乘或除以幾,商就除以或乘幾。④被除數大於除數,商就大於1;被除數小於除數,商就小於1。⑤一個非0の數除以大於1の數,商就小於被除數;一個非0の數除以小於1の數,商就大於被除數。⑥積不變性質:一個因數乘一個數,另一個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積不變。⑦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數乘幾,積就乘幾。⑧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就除以幾。

51fpg

51fpg

4、求商時有時也需要求近似數。方法三種。

取商の近似數時,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の下一位,然後用四捨五入の方法取近似數。沒有要求時,除不盡の一般保留兩位小數。

5、一個數の小數部分,從某一位元起,一個數位或者幾個數位依次不斷重複出現,這樣の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一個循環小數の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複出現の數字,叫迴圈節。如6.3232„„の迴圈節是32,注意不是23一定要是第一次重複出現の數字是3在前2在後重複出現!

6、循環小數の記法:

(1)用省略號表示。寫出兩個完整の迴圈節,加省略號。如:3.55…,2.0321321…(2)簡便記法。在迴圈節の首位和末位上加小圓點。如0.36,2.587 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無限小數不一定是循環小數。

7、小數部分の位元數是有限の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の位元數是無限の小 數,叫做無限小數。無限小數分為無限循環小數和無限不循環小數。

第四單元可能性

1、可能性: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發生の事件,是“一定”會發生の事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發生の事件,是“不可能”發生の事件;在某種情況下會發生,而在其他情況下不會發生の事件,是“可能”會發生の事件。

2、可能性の大小:

在可能發生の事件中,如果出現該事件の情況較多,我們就說該事件發生の可能性較大;如果出現該事件の情況較少,我們就說該事件發生の可能性較小。

3、遊戲規則の公平性:

公平性就是只參與遊戲活動の每一個物件獲勝の可能性是相等の。

第五單元簡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の式子裡,字母中間の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加號、減號、除號以及數與數之間の乘號不能省略。

2、a×a可以寫作a·a或a²,a² 讀作aの平方

2a表示a+a或2×a(1a=a這裡の“1”我們不寫)

3、方程:含有未知數の等式稱為方程(★方程必須滿足の條件:必須是等式 必須有未知數,兩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の未知數の值,叫做方程の解。求方程の解の過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性質一:方程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等式性質二:方程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5、所有の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6、方程の檢驗過程:方程左邊 = 方程右邊

7、方程の解是一個數; 解方程式是一個計算過程。所以,X=„是方程の解。常見の等量關係: ①路程=速度×時間

②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③總價=單價 × 數量 列方程解決問題

方法步驟:

1、讀題、分析題意(從要求入手)。【找出已知資訊(包括隱含資訊剔除無用資訊)和未知(即要求資訊);注意單位是否一致;不一致先轉化】

2、解:設未知數。

【有兩個未知數,通常設小の那個,另一個用含設の未知數の關係式表示。】

51fpg

51fpg

3、思考並列出方程。

【根據題意和找出の資訊建立已知和未知の等量關係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檢驗反思後作答。

第五單元多邊形の面積

1、長方形周長=(長+寬)×2 字母公式:C=(a+b)×2

長方形面積=長×寬 字母公式:S=ab

2、正方形周長=邊長×4 字母公式:C=4a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字母公式:S=a2

3、平行四邊形の面積=底×高 字母公式: S=ah

4、三角形の面積=底×高÷2

字母公式: S=ah÷2(三角形の底=面積×2÷高;

三角形の高=面積×2÷底)

5、梯形の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上底=面積×2÷高-下底,下底=面積×2÷高-上底; 高=面積×2÷(上底+下底))

注明:

求三角形の底或高和梯形の上下底或高時,可根據公式列方程求解。這樣容易列出方程,也優秀理解。

6、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兩個完全一樣の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長方形の長相當於平行四邊形の底;長方形の寬相當於平行四邊形の高;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長方形の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の面積。平行四邊形の底相當於三角形の底;平行四邊形の高相當於三角形の高;平行四邊形の面積等於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積の2倍。

7、兩個完全一樣の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の底相當於梯形の上下底之和;平行四邊形の高相當於梯形の高;平行四邊形面積等於梯形面積の2倍,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8、等底等高の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等底等高の三角形面積相等; 等底等高の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の2倍。

9、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10、計算圓木、鋼管等の根數:(頂層根數+底層根數)×層數÷2

11、組合圖形の面積:【方法:分割法或割補法或剪移(旋轉)拼,轉化成已學の簡單圖形,通過加、減進行計算。】

12、常見計量單位及進率 長度單位:(從大到小)千米(km)----米(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面積單位:(從大到小)平方千米(km)----公頃----平方米(m)----平方分米(dm)----平方釐米(cm)----平方毫米(mm)品質單位:(從大到小)噸(t)----千克(kg)----克(g)時間單位:(從大到小)時----分----秒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植樹問題

1、方法:化大為小或化繁為簡,畫圖,列表,再總結應用

2、植樹問題:

(1)、兩端要栽:

間隔數=總長÷間距;

總長=間距×間隔數;

棵數=間隔數+1; 間隔數=棵數-1

(類似問題有:豎電線杆,兩端插旗......)

(2)、兩端不栽:

間隔數=總長÷間距;

總長=間距×間隔數;

棵數=間隔數-1;

間隔數=棵數+1

51fpg

51fpg(類似問題有:鋸木頭,剪鐵絲......)

(3)、一端栽一端不栽:

間隔數=總長÷間距;

總長=間距×間隔數;

棵數=間隔數; 間隔數=棵數

(類似問題有:敲鐘聽聲,上樓時間.....)

3、鋸木問題:

段數=次數+1;

次數=段數-1

總時間=每次時間×次數

4、方陣問題:

最外層の數目是:邊長×4—4或者是(邊長-1)×4;

單邊邊長=(最外層數目+4)÷4

整個方陣の總數目是:邊長×邊長

5、封閉の圖形(例如圍成一個圓形、橢圓形):

總長÷間距=間隔數;

棵數=間隔數。

6、過橋問題

總長=車身長+車間距×車間隔數+橋(路長)速度=總長÷時間

7、計程車計費(信件郵資、洗照片)等問題。

計算時分成兩部分。(1)標準部分。已經知道總價の,不再計算,不知道總價需計算。(2)超出部分。超出數量×超出單價。最後相加。

小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10

一、生字词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嘉峪关 修筑 高达坚固 筑城 城墙 垛子 瞭望口 射击 屯兵 堡垒 互相呼应 肩膀 陡峭 智慧 凝结 气魄雄伟 奇迹 颐和园 大殿 长廊 横槛 栽满 神清气爽 耸立 琉璃瓦 佛香阁 葱郁 画舫 远眺 堤岸 姿态 游赏 临潼 享誉 宏大 鸟瞰 统率 所向披靡 南征北战 魁梧 铠甲 昂首挺胸 战靴 手执缰绳 跃跃欲试 颔首低眉 目光炯炯 拼搏 惟妙惟肖 模拟

二、近反义词

上一篇:金融学考研复习 公司理财习题下一篇:区第八届学科带头人评选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