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情况自查报告

2023-0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垃圾处理情况自查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垃圾处理情况自查报告

生活垃圾处理场运行情况分析

一、生活垃圾场概况

巩义市大黄冶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巩义市紫荆办大黄冶村东黄土丘陵中,其主体工程包括:进场道路、管理区、维修区、地磅房、填埋库区、调节池渗滤液处理站等,由于生活垃圾处理场填埋库区边坡稳定,施工时亦在其侧壁和底部均进行了防渗处理,防渗材料采用HDPE防渗膜,其渗透系数为10~13cm/g的要求,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8)中渗透系数10~7cm/g的要求,且本场土壤大部分为粘土,渗透系数小,地下水埋層较深,通过防渗处理后填埋库区对地下水基本无污染。大黄冶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占地230.3亩,总库容257万m3,设计生活垃圾日处理量350吨,日处理渗滤液130吨,设计使用年限15年。

(一)垃圾成分组成情况

根据巩义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分析资料,现状垃圾成分如下表:

(二)垃圾填埋情况

生活垃圾填埋采用分层平铺作业法。垃圾填埋刚开始运行,为保护边坡及库底防渗层,进行土袋防护,较轻压实。垃圾倾倒经废物回收后,严格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GJJl7~2004)进行操作,经推平、摊铺均匀,每填0.3~0.4m垃圾进行覆土碾压,垃圾容重达到0.7~0.8t/m3。垃圾经黄土覆盖压实后,避免垃圾裸露,每年4~11月份每日对场区蚊蝇消杀,定时定期投放鼠药毒饵,除四害使垃圾处理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保证卫生覆盖的要求又减少所占库容,有效降低蚊蝇滋生。具体填埋工艺流程:收集→运输→称重→卸车→回收→摊平→压实→消杀→每日覆土→中间覆土→封场→绿化

(三)垃圾场环境治理措施

1.为最大限度减轻污染和危害,填埋作业采取日清运、日填埋、日覆盖,在填埋库区每隔50m修建一垂直导气石笼井,在封闭的调节池和填埋区内均设置导气管,进行有组织收集气体,统一治理,有效地缓解了恶臭气体污染和安全问题。

2.为控制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工程采用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粘土复合衬里系统做为填埋库区及调节池防渗层,填埋库区周围设置雨水排水沟,垃圾拦挡坝前设置了渗滤液收集系统,将垃圾所产生渗滤液汇集流入调节池,经厌氧降解有机物浓度降低,然后泵入渗滤液站,经物理、化学、生化、膜反应处理后COD去除率达63.7%,BOD去除率达67.3%,氨氮去除率达76.7%,悬浮物去除率达73.8%,总出水口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8),渗滤液处理系统良好,未对环境造成负影响。

3.水处理工艺流程:(1)渗滤液→调节池→混凝沉淀→硝化→反硝化→MBR→精密过滤→纳滤→反渗透→达标一级排放;(2)雨水→截洪沟→排入下游冲沟。

二、环境监测概况

为了掌握控制大黄冶生活垃圾处理场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委托巩义市环境监测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8)等法律法规要求,从2009年8月25日开始对垃圾场附近大气、地下水进行本底监测,同时又在渗滤液站进水口、出水口处设置监测点,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场内化验员每天一次常规监测,每月进行一次全分析,有效地控制因垃圾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根据一年来的监测结果,各项数据指标均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8)。

三、建议

1.由于填埋场产生填埋气体主要成分甲烷为易燃易爆气体,从安全角度出发建议初期将其引至燃烧架燃烧,长期应考虑沼气综合利用,减排节能,同时搞好场区污染物浓度监控工作,确保填埋气体的安全处理。

2.建议日常运行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8),防止因操作、管理不当而对周围的环境构成较大污染。

3.由于垃圾场渗滤液的水质变化与气温、降水密切相关,监测次数建议在夏季适当加大密度,春、冬季节气温较低,可适当减少测次。监测井测次应在丰、枯水期每季度一次。污水排放口监测项目为14项,地下水监测项目为26项,同时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4.建议加强场区、场界绿化,种植防蚊蝇植物,有效抑制恶臭气体、噪音、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作者:赵朝霞

第2篇:医疗垃圾处理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完善我院医疗垃圾规范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将医疗垃圾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对我院医疗垃圾收集、转运、贮存和处理等环节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在检查中没有发现医疗垃圾流失、泄漏和扩散等情况。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医疗垃圾管理小组,完善医疗垃圾处理制度 2012年经院领导研究,对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垃圾管理领导小组作出调整,成立了医疗垃圾管理领导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X为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领导组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任务,组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各科室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贮存并于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同时与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签订合同,对我院医疗垃圾回收处理。

二、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1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

2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每天直接到医疗废物产生地

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楼层由高至低的顺序回收并乘坐指定医疗垃圾运输电梯,运送至院内临时处置室;运送过程中应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3 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每天对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进行过称、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经办人等。

4放置于临时处置室的医疗废物,由广东无害化处理中心安排专门人员进行一天一次回收处置,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并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5医疗废物转交出去以后,专职人员应当对临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并做好记录。

三、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医疗垃圾意外事故,制定《关于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对转运途中发生医疗废物泄露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应急处理措施,严防发生二次感染、确保安全。

四、妥善管理资料及记录。

医疗垃圾集中处置协议书、相关政府文件、日常医疗垃圾登记本以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资料统一由总务科办公室分类保管,保存时间不少于5年。

五.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对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自查,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主要问题有:

1. 缺乏对医护人员有关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学习;

2.个别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

3.部分科室医疗垃圾暂存点接近活动区;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

明确各部门职责,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提高医疗废物分类的熟悉度,对下一步整改提出了具体措施。规范各科室医疗废物处置操作流程。对不适宜摆放医疗垃圾的暂存点进行迁移,并保证在暂存点当眼位置有明确警告标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通过不断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

第3篇:关于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处理场自查情况汇报

关于沂源县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处理场

自查情况的汇报

省建设厅:

根据省建设厅鲁建城函(2008)9号文件“关于做好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处理场整改和自查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评价,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沂源县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处理场基本情况 沂源县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处理场位于沂源县城东侧6公里处,坐落在自然落差较大的涝洼地中。工程采用卫生填埋技术工艺,规划设计总占地200亩,总容量125万立方,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服务年限15年,总投资概算3100余万元,整个工程计划分三期完成。主要包括:垃圾场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和生产、生活管理区等,其中主体工程包括:场区道路,场地平整,水土保持,坝体工程,封场工程,渗沥液导排、收集和处理,气体导出,绿化隔离带,防飞、消杀设施,土方挖运等;配套工程主要包括:进场道路,机械设备,供配电设施和供水设施等;生产生活管理设施主要包括:办公、宿舍、食堂等。垃圾场封场后,将及时对场区进行覆盖,覆土复耕处理后的场地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实现土地资源的再利用。总体规划设计项目的

1 建成,将在15年内较好地解决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问题。

二、垃圾场建设和管理自查情况

整个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5年以上,工程选址符合选址要求。填埋场防渗系统采用了厚度3毫米的复合土工膜作为主防渗层,并按有关标准和工程需要铺设了地下水导流层,膜上30公分天然粘土,粘土上面再铺设30公分渗沥液导流层,完全达到了防渗的标准要求。场底铺设有连续的渗沥液导流层,渗沥液经过密闭的地下输水管线全部收集到集水池,经过初步处理后,再通过动力输送到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具备完善的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工程设计具有雨污分流设施和功能,并且按此功能进行了管理。按规范要求设置了气体导排设施,但由于填埋气体量小,无法集中燃烧或利用。按规定布设5点检测井,上游1眼,两旁各一眼,下游2眼。机械设备按要求配备齐全,配有50装载机1台、链条式摊铺碾压设备1台,能够完全具备垃圾处理机械化作业能力和水平。

由于从垃圾收集、清运源头上杜绝了医疗垃圾的混入,所以能够有效地控制有害垃圾进场,并做到了不定期抽检计量,以此作为平均值,健全了统计资料。垃圾填埋实行分单元作业,未填埋区和作业单元雨水进行单独导排,还杜绝了填埋区以外的客水进入,做到了雨污分流。垃圾进场后,先用装载机分层摊铺,再用专用设备按照规范要求分层压实,

2 同时做到了每日覆盖。垃圾堆体边坡不大于1:3,终场边坡能够及时覆盖。落实消杀措施,保证场内蚊蝇密度达标,消杀效果良好。落实飘扬物污染控制措施,加强管理,做到了周围无飘扬物。建立健全了垃圾场运行作业、设备维护、消杀、防飞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场内各种标识做到了规范齐全,垃圾渗沥液集中收集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我们还定期委托环保部门对大气、渗沥液、地下水、地表水等项目的主要指标进行检测,场内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建设和管理资料规范齐全。加强垃圾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设施,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总体上看,无害化处理场运行规范、效果良好,达到了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和要求。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

通过自查情况看,虽然按照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资金缺口很大,垃圾计量、垃圾检验、环境检测等设施设备不够齐全;进场道路还没有硬化;垃圾处理设备落后不足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全面完善,全面提高我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为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〇八年四月三十日

第4篇: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生活垃圾的产生及处理

调查目的:提高环保意识,促进垃圾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调查对象:五年( )班全体学生

调查方法:笔者提问,记录答案,并做具体分析

一.答卷分析

本次调查全班学生共计45人,有效答卷40份。问卷主要是对垃圾产生的原因、种类、数量进行了了解,并对垃圾的处理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生活垃圾基本可分类:剩饭菜类、纸张类、塑料袋、饮料瓶、废水等。在日常生活中,垃圾的数量是很惊人的,从调查看,平均每个学生产生垃圾的重量在一斤左右。这个数量对于一个学生似乎是没有什么,但对整个社会来讲却是一个负担

(2)大家对白色污染认识清楚,但处理中仍没有多数人考虑到这一点,乱扔乱放,随手丢弃,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改变现状。在调查中,我们得知,有90%的人知道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说明学生了解其危害性,但他们处理时却没有考虑这一点,随意性很强。

(3)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学生没有垃圾回收意识,像饮料瓶、废纸,这本不是垃圾的垃圾,到处乱扔。

三.反思及建议

反思:学生对垃圾回收意识不高,行为不够,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和老师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做的不够。

建议:一是学校老师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指导学生将垃圾分类回收,然后统一卖给废品收购站,并把所得款项用作班费。二是大力做好环保宣传,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和有限自然资源的教育。

第5篇:关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科学处理农村垃圾污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从4月份开始我校组成专题调研组,利用两个月的时间,采取实地察看、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重点走访了王坟镇的20个村,与112位村民进行了座谈,就我市的农村垃圾、污水的处理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镇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将这项工作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特别是结合我镇实施的生态文明镇建设,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在我市尚未形成。

(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

(三)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在我市还是空白。

(四)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还处于试点阶段。

(五)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项目,需要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由于乡镇财政困难,加上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用于垃圾、污水处理的建设资金难以落实,垃圾、污

水的处理问题成了纸上谈兵。如按照现行的“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置”要求测算,一般沿海地区农村垃圾收集成本约为30─40元/吨,转运费用约为35元/吨。垃圾的处置成本也颇为昂贵,一般焚烧1吨垃圾需花费100元左右,填埋1吨垃圾也需要70元左右。以仙溪镇为例,一年用于垃圾收集、运送和处置的各级资金投入就需130万元。

(六)管理机制尚需理顺。一是执法主体有待明确。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造成农村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重发展,轻环境。一些领导干部在搞经济建设、抓工业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没有把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问题摆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重城镇,轻农村。长期以来环境整治的重心放在了城镇,很少虑及农村、山区。

环卫设施建设得不到重视,农村环境整治不够重视,垃圾、污水没有得到有效的收集与处理。

(三)重应急,轻长远。

(四)农村自身的不足。一方面,众多农民环保意识差,不懂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对农村“脏、乱、差”现象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如我们到一个乡镇调查,看见沿溪堆放了好多垃圾,在

与村民的座谈中问到什么是处置垃圾最好的处置方法时,得到的回答居然是发洪水,洪水一来,溪边的垃圾就被冲干净了。另一方面,目前我市许多行政村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内公共事业资金缺乏,对配备保洁员,建垃圾池、填埋坑及进行村庄整治力不从心.四、几点建议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昭示了加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作的必然性,群众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催生了加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作的紧迫性,农村生态环保要求凸显了加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建议:

(一)尽快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理场所

(二)加快污水无害化处理进程

(三)尽快形成“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和以市为主、乡村为

辅的污水处理机制

(四)搭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多元融资平台

(五)建立完善环境卫生保洁的有效机制

第6篇: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彭山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缘,地处岷江中游,府、南二河从北入境,交汇于古镇——江口镇,汇入岷江南流出境。彭山县是眉山市的北大门、近邻成都,东邻仁寿,西与浦江、邛崃接壤,南接东坡区,北与新津、双流交界,幅员面积465.32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89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全县总人口34万,其中县城区总人口近10万。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和垃圾的处理问题日益严峻。

一、全县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的排放情况

我县城区人口约10万人,建成区面积9.2平方公里,年排放污水量475万m³/a,现有中心城区建有污水处理厂一座,实际每年收集污水256万m³/a,污水收集率53%。目前各乡镇均无污水处理设施,对岷江流域水况造成激发影响,目前城区管网和乡镇污水设施建设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污水处理,大大影响岷江流域水质。城区能源以燃气、电力为主,城市垃圾的主要成分是厨余、灰渣、废棉、废塑料等。我县城区及各乡镇产生的垃圾,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理场地及设施,垃圾的处理主要采用露天堆放的简易处理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城 1 市建设规模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如何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加快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近年来,全县有关职能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做了大量工作,设施建设进展较快。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把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程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各级地方政府是建设的责任主体。我县政府把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明确了目标措施,作出了计划安排。特别是今年以来,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了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

2.制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实行有利于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的措施。一是给予配套政策扶持。如对新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在用地、用电等方面政策优惠;对各地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免征增值税。二是鼓励多元化投资。如对投资新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政府采取行政划拨方式提供项目用地等优惠政策措施。三是开征污水与垃圾处理费。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关于“谁污染谁治理”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 2 收取污水处理费用,以保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的规定,县城城区普遍开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费。

3.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为解决建设资金缺口大的问题,不少地方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积极引入国内外资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全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采用BOT方式解决投资问题,减轻了地方财政的压力,创新了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的新模式。

4.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工程建设。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用于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运行。我县关于污水垃圾处理工程的“十二五”规划:一是污水处理工程。新建及扩建城区污水配套管网40公里,规划总投资9000万元。青龙镇、观音镇、谢家镇、牧马镇新建4个污水处理厂及共计51公里的配套管网,总投资1亿元。二是垃圾处理工程。新建规模日处理能力400吨,年垃圾量14.6万吨,处理率达到100%的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至少6464万元。其中,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5535万元,垃圾转运设施建设,总投资929万元。

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全省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阶段,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增强,饮水安全总体得到保障,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所缓解。

二、当前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历史欠账多,污染物排放增长快,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全县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所造成的岷江流域污染仍然比较严重,由此,面临的任务仍然艰巨。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

(一)城乡进展不平衡,城区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调研中了解到,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虽已立项,但有的迟迟没有动工;有的虽开工建设但进展缓慢;有的虽建了厂但管网不配套而无法运行。乡镇基本上未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基本上为简易填埋,未作无害化处理。

(二)管网建设不配套,已建污水处理厂多数运行不正常。全县已建成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普遍滞后,收集污水能力不足,导致实际处理污水量大多达不到设计能力,存在时开时停、“等米下锅”的问题。老城区管网改造任务重,普遍不到位;城市管网建设中,大多没有实行雨污分流,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特别在雨季污水处理厂的压力更大。

(三)一些垃圾卫生填埋场没有做到卫生填埋,二次污染严重。全县垃圾卫生填埋场,大多未按无害化卫生填埋要求规范操作,没有 4 做到垃圾渗滤液达标排放,实际上仍然为简易填埋,一些垃圾处理场对周边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二次污染。

(四)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且有机物浓度高,而污水处理率低,导致岷江流域污染严重,水质下降,危及饮水安全 。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的排放量还在不断增加。对于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的增量所带来的污染危害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面对严峻形势,加快建设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切实提高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率,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政府法律责任和主体意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切实加强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

政府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保护城市水源和防治城市水污染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有计 5 划地建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强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的规定,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环境质量负责制,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切实把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研究、协调解决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统筹规划,科学选址,配套政策,落实责任,加快实施,确保“十二五”目标的实现。农村乡镇的污水与垃圾处理工作也应统筹规划,逐步实施。

(二)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制订完善有关经济政策措施 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是重要的公共设施,政府要加大公共投入,将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尤其是在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上要列出专项资金,加快建设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要制定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的收费管理、资金补助等配套政策,落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有关奖励政策。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提高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改进征收方式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收费改革,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充分考虑城市居民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以保证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依法加大监管力度,强化运行管理

政府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法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管工作,尽快实现在线监测,督促其正常运行、规 6 范操作。对未按规定要求运行的要公开通报,限期整改,依法处理。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COD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应当实行项目“区域限批”。 要依法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城市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投融资和经营管理的新机制。

(四)依法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第7篇:丰城市小城镇管理和垃圾处理情况调研报告

积极稳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更是实践“三个代表”、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建好农村小城镇为提升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扩大农业的土地经营规模,启动城乡市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节约农村用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富裕程度,刺激内需都有明显作用。因此,研究、探索我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制约因素、潜在动力和政策措施显得尤为必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市城市管理局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小城镇建设和管理课题调研小组,于11月2日至10日对我市的32个乡(镇、街办)的集镇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采取座谈、查阅资料和现场观摩等方式,重点对各乡(镇、街办)的环卫工作制度和落实以及集镇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镇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有32个建制乡(镇、街办),建镇规模方面,32个乡(镇、街办)建成区面积平均为 平方公里,到2020年规划面积平均为 平方公里,平均居住人口 万人,非城关镇规模最大的是上塘镇,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 万人,最小的是 ,建成区面积为 平方公里,居住人口 万人。各乡(镇、街办)道路通车率100%,集镇公路硬化率达到100%,年镇区道路维护建设平均投入 万元。非城关镇已接通自来水的乡镇有,集镇自来水普及率 %,受益人口 万人;有的乡镇正准备筹建,如:其余乡镇均为自建机井和小摇井。非城关镇各乡镇镇区均已修建下水道,统一排放污水,排放方式均为无处理就地排放。各乡镇除城区镇(街办)和上塘镇建有管道煤气,其余乡(镇、街办)镇区居民大部分使用液化石油气,使用率达70%以上。

二、小城镇管理工作情况

城镇管理是提升城镇形象的有效举措,是城镇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城镇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镇形象的直接表现。近两年,各乡(镇、街办)在城镇管理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一些层面上取得了突破,一些工作出现了亮点。一是日常管理质量有新的提高。各乡(镇、街办)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兴建和扩建集贸市场,从“堵”向“疏”转变,有效解决了占道经营易反复的难题,有效解决了市容与繁荣的矛盾,为广大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经营场所。二是部分乡镇强化了广告牌匾的制作、安装、文字规范使用审批管理。三是部分乡镇建立了城管执法队伍,对市容管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和违章建筑等现象进行了专项治理,城镇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四是部分乡镇加大环卫设备投入,自购垃圾清运车和洒水车,提高了城市环卫机械化水平。五是各乡(镇、街办)环卫工作都由居委会负责管理,在集镇区都建立推行了“保洁全天侯、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环卫管理责任制,落实“每天一小扫,集市一大扫”的环卫工作制度,有效缓解了小城镇脏、乱、差的现象。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城镇管理体制不顺畅,城镇管理中职责不清、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出现管理死角。第二,城镇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力量薄弱,这一点在环境卫生管理表现上尤为突出。第三,城镇管理一些基础性工作比较薄弱,市政设施家底不清,维护保养工作滞后。第四,环卫设施数量、质量还欠缺,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第五,城镇管理服务队伍结构不完善,专业队伍人员不足,特别是城镇道路清扫保洁队伍人员短缺,我盟每个清扫保洁人员所负担的面积平均 多平方米,有的地区达到1万多平方米,与国家所规定的每个保洁员3800平米的标准相差很大,严重影响了道路清洁的质量。第六,部分乡镇成立的城管执法队伍不具备执法资质,执法工作开展不畅,执法力度不大。第七,市政设施日常维护出现缺位现象,导致服务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二)今后的工作重点及措施

1、在把握细节上取得突破。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方方面面与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城镇居民能够感受和体验到的,就是其中的细节。细节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城镇市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城镇管理每一项工作都应该认真对待,精细操作。城镇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老百姓关心的路边、楼边、身边等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入手,把贴近百姓生活、整治群众身边环境的“小项目”作为便民利民工程,如居民区街巷硬化等方面。城镇管理要在“兼顾”中求“和谐”要由单纯的管理型向综合服务管理型转变,有效缓解城镇中的矛盾,使“管”与“被管”逐渐成为和谐城镇的共同体。

2、在人性化执法上取得突破。在城镇管理中以精细化管理求效率,也必须以人性化执法保满意,在严格执法管理与群众满意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才能走出一条和谐城管的路子。目前,我市大部分乡(镇、街办)的城镇管理工作都由居委会负责,少部分乡(镇、街办)成立城关执法队伍。构建执法责任体系,细化岗位职责,明确责任目标,将执法岗位分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两大类,并进一步细化,将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奖惩措施落实到人。要注重制度配套,制定检查措施,实施量化考核奖惩制度。要转变执法理念,换位思考,树立优良的工作作风,推进执法手段的人性化,变管理式执法为服务式执法,做到被动执法向全能服务转变,市容与民生统筹兼顾,在工作中不仅做到有理、有力、还要做到有情有节。

3、在城镇环境卫生质量提升上取得突破。按照“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的原则,下功夫集中治理脏、乱、差,把城镇环境“做美、做靓、做优”,加强环卫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环卫机械化程度。管理工作重点是规范建筑工地围档,规范街道垃圾收运处理,规范街巷摊点摆设,规范街道车辆停放,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规范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建筑外立面装饰。加快城镇小街小巷治理改造,从街巷硬化、净化,垃圾收集、压缩和转运、污水收集池等方面入手。加快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通过管理与建设并重,高标准地改善镇容镇貌,高质量地提升环境卫生水平,把“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秩序化”水平提高一个档次,提升城镇形象、品位,彰显城镇发展的活力。

4、创新完善工作机制上取得突破。(1)是完善城市管理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体系,建立起干管分离、责任明确、考核严格、监督到位、工效挂钩、责权利统一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2)是实现对城市的长效精细管理。要坚持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3)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推行“综合”巡管模式,让巡管负责人责、权、利共担,联责联利、同奖同罚;要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城镇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城镇管理日常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三、小城镇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

1、小城镇的垃圾数量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集聚到新建的中心村和小城镇,这使昔日分散在广大乡村的垃圾、污水等也随人口集聚而日益集中化。据调研组不完全统计和县城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小城镇集镇日产垃圾量根据集镇大小和人口数量(不含工业垃圾)由2吨到30吨不等,平均达到6吨,其中上塘镇镇区居民10万多人,日产垃圾可达40吨。全市各乡(镇、街道)全年垃圾总量可达 余吨,近两年增幅在5%以上,并维持逐渐增长的趋势。

2、小城镇的垃圾种类

据调查发现:现在的农村生活生产垃圾已不是简单的草秸、草木灰等,“白色垃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土地和居住环境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典型调查,基本弄清楚了我市小城镇的垃圾构成情况:一是生活废弃物组成的有机物成分(如厨余、果皮、粪便、秸秆等)为主,约占85%以上;二是以玻璃、塑料、金属等工业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不大,占12%左右;三是医疗垃圾占总量的3%,并且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垃圾组成越来越接

近城市垃圾成分,无机含量,易堆腐垃圾和可回收废品含量将会持续增长。

3、小城镇的垃圾管理机构

目前全市各乡镇还没有专职的垃圾管理机构,大部分为居委会负责管理,大部分乡镇雇请5-7名保洁员。少数乡镇如蕉坑、石江等配备人员较少,有2人。总体看来,各乡镇的清扫面积较大,清扫人员少,任务偏重。国家行业指导标准为人均日清扫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而各乡镇的人均清扫面积远高于此标准。保洁员工资待遇低,大部分维持在400-600元/月,个别乡镇的保洁元工资只有250元/月,极大打击了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大部分乡镇每天只能做到一至两次小扫,集市时一次大扫,其他时间内不保洁,垃圾清理不及时更不彻底。

4、小城镇的垃圾管理机构经费情况

由于我市对小城镇的垃圾管理政策还不够完善,全市小城镇的垃圾管理机构经费还没有列上市乡镇财政切块,目前主要来源为一是收取临街门店每月卫生费,各乡镇收费标准从48元/年到150月/年不等,个别乡镇还没有收取店铺卫生费,如:石江;收取驻集镇单位每月卫生费,各乡镇收费标准从300元/年到1200元/年不等;居民卫生费基本上难以收取。二是乡镇从财政和各渠道中挤出一部份,也是经费来源的主要部份,大部分乡镇每年补贴5-8万元、个别乡镇如秀市镇因为保洁路面面积大和一些环卫机械的购置,今年镇财政补贴达到23万元。石江乡因只雇请保洁员2名,也必须挤出近1万元方能满足垃圾管理机构经费量,垃圾管理机构经费严重短缺。

5、当前小城镇的垃圾处理方式

全市非城关镇乡镇无一设置了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压缩站。日常垃圾还仅处于收集填埋阶段,主要依靠不规范的垃圾池和果壳箱。垃圾收集设施过于简单,且收集点设置不合理,数量较少。小城镇垃圾清扫和收集范围为大街道和集贸市场,镇郊和次干道垃圾基本不作任何处理,垃圾死角较多。乡镇垃圾运输主要雇佣板车,中四轮车,个别乡镇自购了垃圾运输专用车和洒水车,如白土镇、袁渡和上塘等。运输工具相对简单,效率低下,垃圾难以做到日产日清。总体来看,全市各乡镇对垃圾的处理非常简单,虽然个别乡镇正预筹建垃圾焚烧站,如白土镇和洛市镇等,但目前处理方式均为简易填埋,虽然每个乡镇都选定了垃圾填埋点,但填埋点的场址不科学,有的填埋点离周边村庄较近,有的地势过高,有的靠近公路。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乡镇的垃圾填埋点已到使用年限,在重新选择填埋点的问题上,由于当地百姓的强烈发对,大部分乡镇均遇到较大的压力,在偏远山区,如石江乡,由于地广人稀,山凹地形较多,容易选择垃圾填埋点,且可以连续使用多年;在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带,如拖船镇和小港镇等,垃圾填埋点难以选择,且使用年限有限垃圾处理不当,直接影响了小城镇的市容环境,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倾倒在池塘、河塘等地的垃圾对群众的饮水安全造成威胁。倾倒在房前屋后的垃圾,容易传播疾病。还有一些不可分解的垃圾如电池等有辐射作用的垃圾对群众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全市各乡镇的管理机构,小城镇环卫清扫保洁机制的建立还不完善外,具体存在以下深层次问题:

1、观念陈旧,缺乏环保意识。农村垃圾成分复杂,数量庞大,是一个很大的污染源同时也是潜在的资源库。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那它将是一个很大的污染源,严重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生态环境。如果能进行垃圾的处理和循环利用,节约资源,那它将是潜在的资源库。

2、政策制度滞后,缺乏有效监管。据查,目前江西省尚未形成系统的农村小城镇垃圾处理利用政策制度,现有的综合利用政策只有积极鼓励利用的手段,没有建立强制性措施,缺乏监督管理机制,执法人员执行难度大,导致政策落实难。此外,针对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的

农村垃圾处理缺乏相应的管理办法,更谈不上系统的监测、监管、预测、预警体系。

3、投入不足,技术设施落后。目前我市小城镇管理人员的经费来源虽然能收取到少量的临街门店和集镇单位每月卫生费,但各级财政不保障;投资渠道也相对单一,投资强度和农村经济发展脱节。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或资源化利用技术较少。农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数量、质量都难与满足小城镇的发展要求。

4、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长效。所有乡镇没有成立专职管理机制,没有建立专职环卫队伍,大部分依靠居委会管理。环卫力量薄弱。环卫人员太少,没有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管理措施,环卫管理没有实现长效化和制度化;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环境卫生成了被忽视的角落。

(二)、对于加强小城镇垃圾处理的建议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小垃圾、大文章。处理小城镇垃圾决不是一件小事情,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努力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形式上要通过专题会议,并采用广播、墙报、电视、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要从乡镇街道开始,教育居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遵守卫生管理、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形成“人人爱卫生、爱家园”的良好氛围,从而逐渐引向到广大农村农民中。同时鼓励农民对垃圾中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回收,积极使用农家肥。大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在宣传中及时推广一批好的典型,对工作不力的要进行曝光批评。

2、制定收费方法和政策,多方进行扶持。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在小城镇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规定出台前,可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按照集镇和农村垃圾收集运输等实际开支情况,酌情征收卫生费,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1、建制镇建成区可参照县城区生活垃圾有偿服务费征收标准执行。

2、村庄每人每月征收1-2元,企事业单位按人数每人每月征收1-2元,商店按每店每月征收10-30元,建筑垃圾按每平方米征收1元垃圾有偿服务费标准执行。各级财政要对小城镇垃圾的处理给予贴补,特别是经济比较困难的乡镇要给予重点扶持。

3、垃圾清扫及清运。(1)清扫:房前屋后由住户负责;村道、沟渠和绿化带的卫生与白色污染由保洁员负责;各住户的生活垃圾由保洁员每天定时收集,要求保洁员对垃圾适当分类,对泥土和树枝、树叶就地处理;(2)清运:以乡镇为单位: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建立清运队伍,给各乡镇配备1-2部清运车,当天垃圾当天清运、防止“滴、洒、漏”现象。

3、强化考评督查,确保整治实效。小城镇垃圾整治必须实行目标责任制,要层层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和督促、协调工作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制的落实,整治成效的考评要纳入年终统一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和奖励的依据。要求各乡镇每月定时或不定时自查,建立月报季度。市城管局建立抽查及定时检查办法,并建立动态管理制度。考评好的给予表扬和一定资金奖励,并予以表彰。对垃圾整治不力的村镇将予通报批评并不得参加“文明村镇”、“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镇”的评选,并对主要责任者进行效能警告。

4、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建立和健全管理机制,逐步加大环卫设施的投入。成立专职管理队伍,要根据小城镇规模组建一支专业环卫队伍,扩大清扫面,延长清扫保洁时间,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购买装运垃圾的专用运输车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建立定期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的机制,定期对垃圾死角进行清理。建议管理队伍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由市编委顶事业编制。在调研中发现,垃圾处理工作目前是各乡镇政府非常头疼的大事,由于垃圾填埋点大都临近使用年限,另选垃圾填埋点是迫在眉睫。为防止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简易填埋,污染环境。应在各乡镇建垃圾压缩站,根据地域远近、人口密度、垃圾日产数量多少等因素,选择每3-4个乡(镇、街办)集中规划建设一个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值得注意的是处理场的建设要统筹考虑,避免到处开花,减少污染面,垃圾处理场的选择要在有关部门

和专家的指导下建设,要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对垃圾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外,我市已经在杜市镇修建了一座标准较高的大型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杜市镇周遍乡镇可以就近将垃圾倾倒在该处理场集中处理。

上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阅读下一篇:计生知识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