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情况汇报(精选7篇)
处理工程情况汇报
卢氏县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县城西北方向3公里的东明镇河西村段家窑,占地90亩,日处理生活垃圾120吨,填埋库容47万立方米,调节池1500立方米,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工艺,使用限用年限11年。该项目06年被省发改委批复立项。
2007年6月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主要工程量为18万立方土方开挖和4万立方米垃圾回填,办公室,调节池及磅房土方开挖与筹建
4.4万立方米的防渗铺设;2009年4月经三门峡大项目办质量中心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共处理城市生活垃圾80102吨,运行良好。
二期渗滤液处理工程,于2010年7月开工建设,该工程由天津环境卫生设计院设计,武汉天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由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卢氏县分公司监理。
该工程设计日处理污水40吨,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膜深度处理工艺和LTIR—40垃圾渗滤液处理集成装置,集成装置包括混凝沉淀单元、内置式MBR单元、纳滤膜系统和反渗滤系统。收集池内的渗滤液先进入混凝沉淀池去除悬浮物等,以减少对后续生化系统的抑制,同时对后续的NF/RO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混凝沉淀池出水自流入硝化反硝化区,生化去除可生化有机物、氨氮及总氮,经生化处理出水自流进入中间沉淀区,去除由生化处理-1-
产生的悬浮污泥,陌生化反应池(MBR)内放置浸没式膜组件,利用膜的截留作用将悬浮物等污染物截去,MBR出水进入膜生化处理段,首先通过纳滤去除大部分化学耗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废水氨氮含量指标、总氮、重金属等,出水进入反渗透系统,进一步去除化学耗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废水氨氮含量指标等污染物。经过MBR—NF—RO工艺处理后,排放水部分用于场区绿化,其他用于农田灌溉。
二期渗滤液处理主体工程完工后,遵循绿化与美化并举的原则,投资21万元种植了杨树、银杏树、竹子、女贞、黄杨等树木,垃圾坝斜坡也种上了草坪,并重点对办公楼、道路两侧、库区隔离带进行了绿化。按照要求我们在处理场西南侧距离填埋区大约200米设置本底井1个,下游设置监控井2个,分别位于填埋区南100米和东南130米,并定期进行检测。
2011年4月三门峡市环保局下发了同意卢氏县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试生产通知书,5月份我们委托三门峡市环境监测站对废水处理设施出口14项监测因子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于11月4日正式通过环保验收,截止现在已处理垃圾渗沥液1688立方。渗滤液处理设施日常维护、维修由专人负责,实行定岗定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目前渗滤液处理设施运行安全、稳定。
该项工程总投资1300万元,已到位资金400万元。
本文通过问卷方式, 调查了西藏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情况, 并调查不同乡镇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了解程度, 为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1调查范围、调查时间及调查方法
1.1调查范围、调查时间
本文在2014年7月对日喀则市的环保局、商业区、菜市场、学校等文化区、商业区与居民混合区、居民区及清扫区等区域进行调查, 每个地区选取代表县、乡镇。
1.2调查方法
居民答卷前由调查员讲解调查的目的及答题要求, 问卷当场收回。所有调查员均由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资环学院专业教师担任, 分析方法采用现况研究。
2结果
2.1发放问卷情况
分别对日喀则市发放问卷100份, 日喀则地区回收有效问卷84份, 回收率为84%。调查问卷按照功能区进行划分, 分别为环保局、商业区、菜市场、学校等文化区、商业区与居民混合区、居民区及清扫区等。本次问卷调查覆盖面比较全面, 能够真实反映当地居民的意见。
2.2垃圾收费情况
通过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西藏日喀则市不同地区垃圾收费情况不同, 其中日喀则江孜县对环保投入较大, 日喀则江孜县江热乡村集体投入也较好, 其他几个地方不收费或者只是经营户收费, 但都没有当地政府或者村集体的资金投入。从下面的收费情况可以反映出当地经济水平和政府部分对环境保护投入资金的力度。
2.3垃圾收费居民认知度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西藏日喀则江孜县、日喀则江孜县江热乡、日喀则白朗县、日喀则市县城、日喀则拉孜县、日喀则拉孜县柳乡垃圾收费居民认知度分别为97.1%、96.5%、94.5%、95.5%、94.8%、94.6%;日喀则市不同乡镇居民的垃圾收费居民认知度相差不大, 日喀则江孜县居民认知度最高, 这与居民对生活垃圾收费的认知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个人文化程度等有关, 人均月收入和文化程度越高, 对垃圾收费认知度就越高, 而家庭成员的职业也影响垃圾收费的认知度。
3建议
西藏日喀则市向周围居民宣传系数法, 提高当地的垃圾收费收缴率;加大对废旧品的分类收集,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还要继续深化环卫体制改革, 实现投资及垃圾收费制度。县城也可以学习其他地方一些水消费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运营格局。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方式, 调查了西藏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情况, 并调查不同乡镇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了解程度, 为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西藏,垃圾,处理,调查
参考文献
[1]苟剑锋, 曾正中, 张明泉, 赵转军.兰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居民认知度调查分析[J].甘肃科技, 2004 (12) .
[2]丁纯.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财经论丛, 2007, 7 (4) .
关键词:生活垃圾;清洁生产;减量化;资源化
1前言
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报告(2004)》,我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量以每年7~9%的速度递增,已经从1979年的2508万吨猛增到2004年的1.55亿吨。垃圾包围城市的势态已经无法回避,其威胁逐渐由大、中城市向农村乡镇蔓延,而且垃圾的产生量远远的超过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量。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上,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污染的战略控制,从八十年代出现了重大变革。其核心是:以污染过程处理的防止战略取代以污染末端处理的防治战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活动中心称之为“清洁生产”战略。从其概念出发,清洁生产是一种预防性方法。它要求在产品或工艺的整个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都必须考虑预防污染,或将产品或工艺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短期和长期风险降至最小。清洁生产打破了传统的“管端”管理模式,而注重从源头寻找使污染最小化的途径。清洁生产的实施能够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降低产品成本和废物处理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战略的概念自提出之日起,主要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当中。笔者认为,在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的问题时,也可以把“城市生活垃圾”作为一种产品,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四个阶段:垃圾源头控制~确定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垃圾处理入手,以“清洁生产”的角度来研究,来实现垃圾的产生量与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量的动态平衡,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对人类的危害。
2.1生活垃圾源头控制
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推广清洁生产,实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最小量化。从生命周期评价角度来看,减少垃圾产生就意味着减少从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使用消费到最终处置销毁各环节资源的消耗;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看,减少垃圾产生就意味着可以节省相当一部分收集和处理费用,节约包括土地在内的多种资源。
2.1.1“清洁生活”
既然产业垃圾可以通过“清洁生产”加以控制,生活垃圾则可通过“清洁生活”来加以控制。“清洁生活”可理解为:人们通过使自己的行为特征、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不断科学化、合理化,从而将城市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降至最低限度,减轻社会对垃圾处理的负担以及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清洁生产观念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 面。⑴、衣着:人们的衣着应向轻化、简化、美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对增强人体体质、减少生活垃圾中废衣物和废布料、减轻对环境的压力等均有益处。⑵、饮食:厨房垃圾的产生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直接的关系。中国人的饮食、宴请习俗应向西方人学习,向实惠型、分食少食型转变,使餐桌、宴席上的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⑶、居住:城市住宅的规划与设计要尽可能体现生态功能的要求。例如太阳能、风能的转化利用系统,以及增加垃圾分类收集和简易生物处理系统。⑷、出行:城市交通应增加对公共交通的投入,限制私家车的发展,这样有利于车辆垃圾的减 少。⑸、用品:城镇居民如果对下列行为形成群体共识,可有效地减少这部分的垃圾产生量:日常购物时使用自带的用具,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拒买过分包装的商品、适当消费;及时处理不要的大件废旧物品;按要求分类处理垃圾等。⑹、行为:不乱丢乱倒垃圾,不乱堆乱放杂物;不大吃大喝,不铺张浪费,减少不必要的物质消耗量和垃圾产生量。⑺、意识:综上所述,“清洁生活”的实施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不仅要求大家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要具备应有的社会公德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2.1.2政府行为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产业化,而且国家明确提出鼓励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与资源化、产业化的政策。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正在或考虑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在生活垃圾源头控制阶段,政府应起到宏观控制的作用:⑴应着眼与人类社会生产和消费环节上控制,颁布政策,鼓励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⑵应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部门的作用,引导人们的社会生产和消费环节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并且加强教育,造成应有的家庭社会文明环境。⑶应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加大精、净菜进城力度,减少垃圾中厨房垃圾的比重。⑷应推行少用包装物,包装容器可循环利用。⑸应改变居民的燃料结构,普及民用燃气电气化。
2.2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为了达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每个城市或区域在确定垃圾分类收集方式之前,都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来规划和确定本区域在当前或近期一段时期内的垃圾处理方式。
2.2.1生活垃圾基本处理方式
当今中外垃圾主要基本处理方式有以下三种:生物处理法、焚烧处理法、卫生填埋法。
生物处理法:在一定的温度下,对垃圾进行发酵、生物分解等生物处理,使垃圾达到无害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投资少,并且可以做到垃圾资源化,所以比较受欢迎。主要包括堆肥处理法、厌氧消化法、混合处理法,比较适宜垃圾成分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区。由于垃圾生物处理后产出的有机肥料肥效不高,堆肥产品市场不佳等原因,垃圾生物处理曾一度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垃圾填埋场的标准和焚烧处理的排放标准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焚烧处理和填埋处理成本也随之增加;而垃圾分类收集的普遍推行也为垃圾再生利用和生物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因此垃圾生物处理又得到重新肯定。
焚烧处理法:是一种垃圾的高温处理工艺,在一定温度的焚烧炉炉膛内,垃圾通过燃烧,其中的化学活性成分被充分氧化,留下的无机组成成为熔渣被排出,在此过程中垃圾的体积得到缩减,其易腐的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改变。垃圾焚烧具有使垃圾高度减量、无害化和可以供热、发电等优点,但是垃圾焚烧需要的一次性投资比较高,同时焚烧尾气的二次污染处理工艺复杂,操作和控制的技术要求高。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经济较发达,垃圾热值较高,土地较少的地区。我国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垃圾焚烧技术时,应明确方向,应更有针对开发真正适合国情的垃圾焚烧技术。进炉垃圾的低位热值要满足工艺的要求,可以在焚烧前对垃圾进行简易的堆肥处理,来提高垃圾的可燃性及热值。
卫生填埋法:是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卫生填埋是垃圾的最终处置方法,由于无论采用何种垃圾处理方法,最终都会产生一些残渣需要加以处理,所以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垃圾处理方案中必不可少的。卫生填埋在目前仍然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的方式,也是焚烧和生物处理的残渣的最终消纳场所。由于填埋处理垃圾消纳量大,单位投资相对较低,比较适应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
下面将三种基本处理方法做一比较,见表1:
2.2.2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确定
尽管国家在政策上鼓励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但是实际上真正很少有地方实施垃圾分类收集。长期起来,我国垃圾基本上都是混合收集、混合处置。传统上采用的垃圾混合收集、混合处理处置已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资源的巨大浪费、垃圾处理的资金相对投入较大,实质上是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背离的。单一的垃圾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已经刻不容缓。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艺路线选择应从本地区的经济状况、自然地理情况以及生活垃圾的组成、热值和有机质含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比较典型的垃圾处理工艺路线有四种:
2.3垃圾分类收集方式
垃圾分类收集是从垃圾产生的源头,按照不同的处置方式要求,将垃圾加以科学的分类收集、储运及运输的垃圾收运方式。它是治理城市垃圾的重要步骤与措施,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2.3.1垃圾分类收集方式
城市生活垃圾可分为三类:(1)可回收垃圾:即废弃的纸张、塑料、金属等;(2)有毒有害垃圾:即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3)其他垃圾:即零食垃圾、厨房垃圾和零星肮脏的纸片、塑料袋等。而对于居民而言,生活垃圾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厨房垃圾”,主要收集食物残羹等;另一类称为“客厅垃圾”,主要收集以客厅为代表的除厨房之外客厅、卫生间、卧室等其他房间的干垃圾。
垃圾分类收集应考虑便民性。如果垃圾分类详细,虽然便于垃圾综合处理,但是使市民的可操作性差则不利于分类的推行。要实行垃圾分袋,政府有关部门还应为居民提供一些便利条件,例如提供质地结实、价格低廉、方便处理的垃圾袋。
以下是笔者为了便于市民的可操作性,并且按照垃圾的处置方式所列的分类收集方式:
垃圾分类堆放:环卫部门在垃圾收集点按上述分类收集方式设置三个不同颜色的收集容器,单位和居民将垃圾分别装袋后投放到相应颜色的收集容器内。如果垃圾处理使用了生物处理法,则居民可以将“厨房垃圾”放入“厨房/菜场/餐饮垃圾”容器中,“客厅垃圾”简单分类后分别放入“有害/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容器中。
垃圾分类收集:(1)对单位和居民投售的可回收垃圾,由废品回收公司按市场价收购;(2)对投放到垃圾收集容器内的可回收垃圾,由在同一区域内从事收购工作的废品回收公司负责收集并清运至分拣中心;(3)对非回收垃圾,仍由环卫部门收集、清运;(4)对有毒有害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清运,环保部门负责监督。
垃圾分类处置:对收购来的和分选中心或垃圾处理厂分选出来的可回收垃圾,转售给相关厂家作再生利用;对非回收垃圾,由环卫部门作卫生填埋或焚烧处理;对厨房/菜场/餐饮垃圾,由环卫部门作生物处理;有毒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处理;。
综上所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理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2.4垃圾处理
在进行垃圾处理时,需要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来确保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
2.4.1生物处理法
事实上,通过堆肥工艺生产出来的垃圾堆肥也只能作为对化肥的补充,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肥料。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国内垃圾制肥的发展就将提高垃圾堆肥的品质和肥效作为主要方向,一方面通过分选,将易腐有机物分离出来进行堆肥发酵,以提高产品的有机质含量,另一方面与畜禽粪便或污水污泥混合堆肥,或与化肥复合生产复合肥的形式增加产品肥效。
堆肥技术的发展动向是:
(1)有机复合肥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将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堆肥厂中生产有机复合肥和颗粒肥的比例将逐步提高。
(2)采用机械化动态发酵工艺和利用有效菌种快速分解的新型堆肥技术逐步推广应用。
(3)由于具有良好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生活垃圾堆肥技术将重新得到重视,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比例也将逐步增加,但进一步开拓堆肥产品市场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2.4.2焚烧处理法
我国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垃圾焚烧技术时,应明确方向,应更有针对性地开发真正适合国情的垃圾焚烧技术。
垃圾预处理的必要性:垃圾的含水量、热值、块体大小对于垃圾焚烧发电的运行稳定性、发电量、电力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应该采用技术手段对进厂原生垃圾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方式可有以下几种:(1)源头分类收集。(2)厂内分选。(3)简易堆肥后焚烧。
主体设备专业化生产:国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的设计制造规模已经逐步由小型规模向大型规模、由单一功能(焚烧处理垃圾)向多功能(资源化回收和循环利用)、由机械型向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经过较长期的市场选择,出现了一批技术水平高、产量大、国际性的专业生产供应商。
资源化利用: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不仅能够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和垃圾最大限度的减容,而且随着焚烧技术的发展,焚烧产生的热源和能源利用已相当广泛,比如许多城市的垃圾焚烧厂与供热网络和电网系统联网,成为城市能源供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产生了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二次污染防治: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污染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废气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技术、焚烧残渣处理技术、噪音、臭气防治技术等,其中废气处理技术难点最多,工艺最为复杂,处理成本最大,危害也最大。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垃圾焚烧废气的危害,尤其是二恶英等有毒元素的危害,近年间,虽然发达国家在解决垃圾焚烧废气上下了很大功夫,在垃圾焚烧设施上配备了的焚烧废气污染防治设备,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由于废气处理设备的投资一般占焚烧设施投资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以上,也造成在建设大型垃圾焚烧设施时配备废气净化处理设备的阻力。
综合性处理:鉴于城市垃圾组分的变化较大,通过综合性处理有利于保持垃圾组分的相对稳定,延长焚烧炉的使用寿命,降低废气、残渣的处理难度,也有利于保证产出物的质量。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致力于改进原有的各种焚烧装置及开发新型焚烧炉,使之朝着高效、节能、造价低、二次污染少的方向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2.4.3卫生填埋法
由于填埋的卫生、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填埋场的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也不断提高,因而新垃圾填埋场有向大型化发展趋势。在进行垃圾处理时,需要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来确保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
增加填埋场使用年限:合理进行总平面布置、库区整理设计,增加库区面积,最大限度堆高垃圾,增加库容;在填埋作业时,对垃圾用压实机压实,压实密度不小于1.0t/m3;覆盖材料少使用粘土,使用薄、轻、可重复使用的材料等。
遵循“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不同时段的填埋物料量和物料性质,库区分期建设、物料分库填埋,污水处理和沼气发电设备,完整设计、分步投运或控制运行;工程建设资金亦整体规划、总体计划,分步执行、控制投入。
填埋气体资源化:在大、中填埋场中,填埋气体的收集系统宜采用主动收集方式,预设垂直石笼填埋气体收集井,并设置垂直和水平相结合的导排收集管网系统。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按照生活垃圾的填埋规模,充分利用沼气发电机组发电。
雨污分流:组织雨污分流,控制并减少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量,同时设置完善的截洪排涝沟渠,防止暴雨形成的洪涝对场区的影响。场区有组织排水,在填埋场使用过程中和封场后,降落在填埋场汇水面积范围以内的大气降水将安全排出场外,实现填埋区的清污分流,避免雨水被垃圾污染,减少渗沥液的处理量。
渗沥液处理:雨污分流,减少渗沥液的产量;优先排入市政管网,减少运行成本和风险。
封场工程设计:封场设计应考虑地表水径流、排水防渗、填埋气体的收集、植被类型、填埋场的稳定性及土地利用等因素,以便使日后的维护工作减至最低并有效地保护公众健康和周围环境。
3结束语
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应以“清洁生产”为指导思想,将之应用于垃圾处理的实践中去。在城市生活垃圾源头~确定垃圾处理方式~确定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垃圾处理中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从而为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钱学德,郭志平等.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2]何品晶,邵立明.我国城市垃圾组成与焚烧利用的前景[A].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和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27~30,[4]
[3]张益,赵由才.生活垃圾焚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4]张益.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环境卫生工程, 2000, 8(2):81 ~ 84.
[5]赵由才、朱青山.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技术与管理手册, 1999:66:~ 70.
[6]杜学成.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出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9:第16卷第3期.
[7]方创林.垃圾灾害及其治理对策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7.8:第13卷第3期
[8]蔡宝森.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洁生产.能源环境保护. 2003.第17卷第6期
[9]于苏俊.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多元化道路的思考.学术动态,2001,(2):25~27.
[10]王宴昆、凌双喜.清洁生产的概念及实施途径.黑龙江环境通报. 1997.第21卷第4期
[11]赵新燕、胡颉.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河南科技. 2002. 9上
[12]穆莹.我国城市垃圾综合治理现状及其发展方向.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2000. 3月第一期
[13]沈玉梅.清洁生产发展及应用前景.环境科学进展. 1998.第6卷第2期
[14]张文伟、喻晓、田宇.焚烧技术发展及在武汉市的应用研究.湖南环卫通讯. 2005
[15]宗凯、孙建业.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20(1):6~8,14 .
[16]蔡维瑾.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与处理现状及其对策探讨.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1,28(1):8~
[17]张久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分析及未来削减的建议.环境科学研究,1994,7(6):42~45.
[18]张学才、陈明功.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的生物气化.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0,20(2):34~37.
[19]胡秀仁.城市生活垃圾及处理方式的思考.环境保护,2001(3):41~43
[20]何品晶、邵立明.城市垃圾资源利用前景的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2):133~136.
自查情况的汇报
省建设厅:
根据省建设厅鲁建城函(2008)9号文件“关于做好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处理场整改和自查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评价,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沂源县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处理场基本情况 沂源县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处理场位于沂源县城东侧6公里处,坐落在自然落差较大的涝洼地中。工程采用卫生填埋技术工艺,规划设计总占地200亩,总容量125万立方,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服务年限15年,总投资概算3100余万元,整个工程计划分三期完成。主要包括:垃圾场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和生产、生活管理区等,其中主体工程包括:场区道路,场地平整,水土保持,坝体工程,封场工程,渗沥液导排、收集和处理,气体导出,绿化隔离带,防飞、消杀设施,土方挖运等;配套工程主要包括:进场道路,机械设备,供配电设施和供水设施等;生产生活管理设施主要包括:办公、宿舍、食堂等。垃圾场封场后,将及时对场区进行覆盖,覆土复耕处理后的场地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实现土地资源的再利用。总体规划设计项目的 建成,将在15年内较好地解决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问题。
二、垃圾场建设和管理自查情况
整个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5年以上,工程选址符合选址要求。填埋场防渗系统采用了厚度3毫米的复合土工膜作为主防渗层,并按有关标准和工程需要铺设了地下水导流层,膜上30公分天然粘土,粘土上面再铺设30公分渗沥液导流层,完全达到了防渗的标准要求。场底铺设有连续的渗沥液导流层,渗沥液经过密闭的地下输水管线全部收集到集水池,经过初步处理后,再通过动力输送到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具备完善的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工程设计具有雨污分流设施和功能,并且按此功能进行了管理。按规范要求设置了气体导排设施,但由于填埋气体量小,无法集中燃烧或利用。按规定布设5点检测井,上游1眼,两旁各一眼,下游2眼。机械设备按要求配备齐全,配有50装载机1台、链条式摊铺碾压设备1台,能够完全具备垃圾处理机械化作业能力和水平。
由于从垃圾收集、清运源头上杜绝了医疗垃圾的混入,所以能够有效地控制有害垃圾进场,并做到了不定期抽检计量,以此作为平均值,健全了统计资料。垃圾填埋实行分单元作业,未填埋区和作业单元雨水进行单独导排,还杜绝了填埋区以外的客水进入,做到了雨污分流。垃圾进场后,先用装载机分层摊铺,再用专用设备按照规范要求分层压实,同时做到了每日覆盖。垃圾堆体边坡不大于1:3,终场边坡能够及时覆盖。落实消杀措施,保证场内蚊蝇密度达标,消杀效果良好。落实飘扬物污染控制措施,加强管理,做到了周围无飘扬物。建立健全了垃圾场运行作业、设备维护、消杀、防飞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场内各种标识做到了规范齐全,垃圾渗沥液集中收集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我们还定期委托环保部门对大气、渗沥液、地下水、地表水等项目的主要指标进行检测,场内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建设和管理资料规范齐全。加强垃圾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设施,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总体上看,无害化处理场运行规范、效果良好,达到了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和要求。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
通过自查情况看,虽然按照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资金缺口很大,垃圾计量、垃圾检验、环境检测等设施设备不够齐全;进场道路还没有硬化;垃圾处理设备落后不足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全面完善,全面提高我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为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区政府:
罗庄区现有城区人口45.9万人,理论年产垃圾8.9万吨。2011年全区运至中环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活垃圾量为36711吨,累计车次为4077车,生活垃圾运输车有用于垃圾收集站的勾臂车、用于收集垃圾筒内垃圾的压缩车、大多是用于收集垃圾箱、垃圾池内垃圾的各种型号的卸车全区共计14辆。
一、罗庄区生活垃圾运输成本核算依据
1、生活垃圾单车平均运输量
全区2011年生活垃圾量/2011年的运输车次
36711吨/4077吨=9.004吨
2、生活垃圾的运输平均距离
罗庄区政府所在地距中环新能源有限公司运输距离约26公里,南部街道、镇如:黄山镇、册山街道、傅庄街道、褚墩镇运输距离将36-72公里。依据街道、镇2011年生活垃圾运输量折算垃圾运输平均距离在34公里。
3、生活垃圾的单车维护及人员工资
垃圾运输车单车全年维护费为0.67+2+3.84=
①保险费用:保险费2430元/年+车船税720元/年+年审200元/年=0.67。
②修理费用:轮胎每年更换2次,修校油顶及发动机大修共计2万元。
③人员工资
垃圾运输车需配驾驶员一名和垃圾清理装卸辅助工2名 年工资:驾驶员12月×1500元/月+12月×850元/月×2=1.8万元+2.04万元=3.84万元
二、生活垃圾的处理费用成本核算
1、每吨垃圾运输车量维护费(估算)
单车年维护及人员工资×14车/2011年垃圾运输量
6.51万元×14车/36711=24.82元/吨
2、每吨垃圾运输油耗费用
平均运输距离×2(双向)×单车油耗×油价×年运输车次 /年垃圾量
(34公里×2×39公里/百公里×7.2 元/公升×4077次)/36711吨=21.20元
3、中环新能源有限公司对每吨生活垃圾收费为:46元/吨。生活垃圾的处理费用成本核算:24.82+21.20+46=92.02元。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2010上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情况汇报
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建设和谐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上级关于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逐步建立完善了村街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系统。
一、街办概况
街办现有10个村(居委),30个自然村落,常住人口3.85万,流动人口0.65万;目前已设置农村垃圾箱(桶)2151只,配备村级拖拉机2辆,村二级中转库6只,板车47辆,保洁人员186人。
二、2010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办成立以主任为负责人的领导班子,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班子;由集镇管理办公室抓整个工作的推进。
(二)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保洁队伍。由各村(居)委负责,建立村组环境卫生保洁队伍,落实村组区域内生活垃圾收集和道路、通道、水域、绿化内的日常清扫保洁工作。
(三)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集运输队伍。由各村(居)委负责,按照“村组收集、街办运输”的模式,建立村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队伍,对农户的生活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运输。目前每天运送到城东压缩式中转站有15吨左右。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给街道的垃圾收运量。
(四)合理配备环卫设施设备。由各村(居)委负责,按照实际需求,建造固定式垃圾箱、放置垃圾桶,同时配备相应的收集垃圾板车47辆,拖拉机2辆。
(五)建立村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由各村(居)委负责,落实各村(居)自治管理职能,排查环境污染隐患,完善垃圾清运的管理、考核制度,开展日常化的管理。
三、2010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干群认识。村街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我们将利用有限的宣传工具与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认识,同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参与。
(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硬件建设更到位。我街办将在现有硬件设施配备的基础上,将利用有限的资金,增设村垃圾收集箱,力求合理布局,加大收集覆盖面。同时增加村保洁人员数量,按季考核以奖兑补。
(三)加大监管机制,确保长效管理。我们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抓好10个村(居)的生活垃圾收运、环境整治、日常保洁和监督检查工作,落实行政村农户房前屋后的环境保洁、监督检查工作,切实落实保洁员包干制度,禁止垃圾乱倒乱放,做到保洁员配备到位、垃圾收集到位、保洁经费安排到位、垃圾容器配备到位。全面落实长效管理考核机制。
街道集镇管理办公室
2010年7月14日
文章来源莲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
1.垃圾渗滤液的概况
1.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垃圾渗滤液主要是在垃圾卫生填埋以后,由于降雨的淋溶作用,垃圾自身产生的水分等经过垃圾层和覆土层之后形成的高浓度有机污水。垃圾渗滤液来源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1)降水的渗入: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具有短时性、集中性和反复性,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2)外部地表水的流入: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3)地下潜水的反渗: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如果在设计施工中没有采取防渗措施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将会受地下水的影响。
(4)垃圾自身水分: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
(5)垃圾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其产生量与垃圾的组成、pH 值、温度和菌种有关。
1.2 垃圾渗滤液的特性
(1)滤液的成分复杂、可变且种类较多。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各种典型污染物组分,且其浓度也不断变化。
(2)有机物浓度高。渗滤液中的 BOD5和 COD浓度最高可达几万 mg/L,主要是在酸性发酵阶段产生,pH 值在 6.0 左右,BOD5与 COD 的比值在 0.5~0.6 之间。
(3)水质、水量变化大。渗滤液的成分和性质随填埋场时间的延长在不断变化,而可生化性越来越差。渗滤液水质随填埋时间变化如表 1 所示。
表1 渗滤液随填埋场“年龄”的变化
(4)NH3-N 含量高。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很高,且氨氮浓度在一定时期随时间的延长会有所升高,主要是因为有机氮转化为氨氮造成的。
(5)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对于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磷元素总是缺乏的,一般垃圾渗滤液中的 BOD/TP 都大于 300,此值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磷比(100∶1)相差甚远。
1.3 垃圾渗滤液的研究现状及处理难点
国内外对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土地法。目前,在各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中,国外以物理化学法的研究和运行为主,而国内渗滤液的处理一般以生物法处理为主。其中,生物法主要有好氧处理、厌氧处理以及两者的结合处理。由于渗滤液的成分复杂,BOD/COD 含量高,生物可降解性随填埋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等问题,仅依靠生物处理很难得到满意的效果,故在垃圾渗滤液进行生化处理前,先进行预处理,提高其可生化性,将渗滤液调节到一个适应生化处理的状态。所以,处理渗滤液需要预处理和生物处理的组合工艺,达到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2 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
2.1 降低 COD 的含量
对于 COD 的去除大多数是混凝沉淀等方法。当加入 Fe3O4时,无机混凝剂 AL2(SO4)3的沉降效果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当 Fe3O4加入量达 116 gPL 时,COD 的去除率可达 70%,同时胶粒沉降速率可提高 5~6 倍,但处理效果受 pH 值限制影响较大,最佳 pH 值为 3.10。
2.2 降低氨氮的含量
通过研究表明,使用化学沉淀法去除氨氮,在反应时间为 10min,反应 pH 值为9.0,Mg:N:P 摩尔比为 1:1:1 时去除效果最佳并使后续生化处理得以顺利进行。
2.3 降低金属离子的含量
在研究中发现,混凝剂 PAC 和吸附剂焦炭的投量分别为 400 mg/L 和 8~10 g/L 时,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均达 60%左右,其中 Cu 的去除率近 100%。
2.4 去除渗滤液的色度
采用化学混凝-电 Fenton 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能有效地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和无机物,随后再进入 SBR 池深度处理,色度去除率达到99%。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对渗滤液的降解机理,根据渗滤液水质的不同,考察了 Ti02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pH 值、光照强度、通气量等因素对渗滤液中去除色度最佳条件的研究。所取渗滤液原水和氧化沟出水,色度去除率为 83.3%。
2.5 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通过研究表明,用 CWO 法,在催化剂硝酸钴为 0.372g,金属离子浓度 300 mg/L,反应温度为 180℃,氧分压为 3.5 MPa,进水 pH 值为原
3 渗滤液的深度处理—生物处理
生物處理工艺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处理效率高、不会出现化学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及处理费用较低的优点。生物处理法的具体技术工艺形式大体上包括好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及二者相结合等方法。另外,厌氧工艺处理时在反应过程中无需能耗,可大大节约反应器的占地面积及动力消耗。
3.1 好氧处理法
好氧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即指好氧微生物在适宜的富氧条件下,以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组分为原料,所进行的旺盛的新陈代谢作用,使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质含量明星降低的一种生物处理法。好氧处理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塘、生物膜法等工艺。这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COD 以及 BOD 的含量,还可去除渗滤液中的铁、锰等金属,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消减渗滤液的色度和浊度等。
3.1.1 活性污泥法
许多学者发现传统活性污泥能去除渗滤液中99% BOD5,80%以上的有机碳能被活性污泥去除,即使进水中有机碳高达 1000 mg/L,污泥生物相也能很快适应并起降解作用。采用 SBR 渐减曝气工艺处理模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新鲜渗滤液,研究结果表明:新鲜渗滤液经 24 h 曝气处理后,出水 COD 浓度约为 500 mg/L,BOD5/COD 降为0.114mg/L 左右;出水 COD 浓度与容积负荷无明显相关性;COD 去除率与容积负荷呈正比,并在容积负荷为 510 kg COD/m3·d 时达到最高,约 95%;去除的有机碳气相转化率与容积负荷呈正比,在容积负荷为 510 kg COD/m3·d 时,有机碳气相转化率接近100%;该系统最高容积负荷为 510 kg COD/m3·d,相应的污泥浓度(以混合液悬浮性挥发固体(MLVSS)计)为 7112 g/L。
3.1.2 曝气氧化塘法
曝气氧化塘处理垃圾渗滤液活性污泥法相比,曝气氧化塘体积大、有机负荷低、降解速度慢,但由于其 T 程简单,在土地价格不高的地方比较合适。国外一些小试和中试规模的研究表明,采用曝氣氧化塘能够获得较好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
3.1.3 好氧生物膜法
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法是好氧生物膜处理技术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之一。季民等[1]研究表明,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对高盐渗滤液中的氨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原水 COD 为 1 567~3 865mg/L、BOD5为 31.3~59.6 mg/L、氨氮为 117.4~655.7mg/L、全盐量为6 801~20 816mg/L、CL-为2 747.7~9 498 mg/L、MBBR 的水力停留时间为 10h的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率为 78%~100%。
3.1.4 好氧稳定塘
传统的氧化塘是天然的或加以人工修整的池塘,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较长,有机物通过水中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降解,溶解氧则由塘内生长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和水面复氧作用而提供,污水的净化过程同天然水的自净过程很相近。实际上,它是一种介于好氧塘和活性污泥之间的废水处理法。姚骏,章非娟对好氧稳定塘研究中发现[2]:
(1)在试验条件相同时,用连续进水推流式好氧塘和间歇进水好氧塘进行试验可以得到一致的结果。因此,这两种型式的好氧塘模型装置均可用作为好氧稳定塘的试验研究。
(2)室内外塘光照条件组成不同,是造成或室外塘出水 COD、BOD、SS 略高于室内塘、出水溶解性 COD 和 BOD,略低于室水温、光照强度的互相关系内塘的主要原因。
(3)室外塘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这对好氧塘处理结果有一定影响。在室内进行试验,应尽量选择光谱与口光接近的灯作为光源,以使藻类的生长繁殖与室外相同,光照时间和温度变化也应尽量能模拟室外条件。
3.2 厌氧处理法
厌氧处理法利用厌氧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的新陈代谢作用,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很好的降解功效。厌氧生物处理法与好氧技术相比,其能耗少、产泥量少、操作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低,适合于处理可生化性差、有机物浓度高的垃圾渗滤液,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领域中。厌氧工艺也分为悬浮态及固着态工艺,主要有常规厌氧消化、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UASB)、复合厌氧反应器(UBF)、厌氧生物滴滤及流化床反应器等。
3.3 厌氧-好氧结合法
单独用厌氧法或好氧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很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因此,需要进一步好氧处理,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也就是厌氧-好氧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效率高且经济适用。金永祥等[3]采用复合式 A/O 工艺处理处理晚期渗滤液,当 NH4+-N 容积负荷小于0.32 kg·m-3·d-1时,NH4+-N 去除率超过 99%,出水NH4+-N 的质量浓度小于 20 mg·L-1,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4 结束语
现在垃圾主要是以填埋处理为主,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由于其本身水分、雨雪渗透等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形成二次污染,无法达到根除垃圾的效果,因此应当进行合理、高效的处理。
(1)从源头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能力。利用物化技术进行预处理,再用低成本、易操作、处理效果较好的生物法进行深度处理。
(2)提高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使渗滤液的成分简单化,便于深度处理,提高处理的效率。此外,还可以添加防渗等措施,以保证水量的稳定性。
(3)利用多种技术联合处理,通常利用物化预处理等方法来提高渗滤液的可生物性,再结合生物法进行处理,使处理效果达到最好。
(4)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处理垃圾的地方,在垃圾填埋附近建立沼气收集,处理渗滤液中的填埋气,从而具有经济与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季民,王苗苗,等.AF—MBBR 技术处理高盐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21):93-98.
[2]姚骏,章非娟.好氧稳定塘研究的模拟试验方法[J].污染防治技术,1992,5(1):5-8.
【卢氏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情况汇报】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