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政治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基于柳州市六所中职学校的实证调查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培塑青年成长成才的养料,更是一个国家的内在精神支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在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崇高使命。实现这个设想与期盼,既是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要求,更是学术研究者需要不断深究的场域热点。本研究发端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聚焦于新时代学界凝注的研究热点,生成于自身兴趣使然的擅长领域,将文化视角补充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深究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由此形成的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厚重的文化融合,为之后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访谈研究法,以连贯的逻辑链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步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的精华部分。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可以展开为时代维度、中国维度、中职维度及文化维度进行全面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共生、价值耦合、内容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是认清基本国情和放眼宏阔世界的“望远镜”,打牢思想道德和筑垒核心价值的“夯实机”,建设校园文化和崇仰精神文明的“助推器”,滋培文化自信和凝铸文化强国的“培养皿”。其次,运用实证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柳州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情况,选取柳州市六所中职学校的129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周密的调查方案设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基本认知和接受意愿、教师个人能力及教学表现、学校管理方式及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调研,同时选取柳州市六所中职学校的12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结合调研数据和信息的分析结果,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情况,继而剖释存在的问题有四个方面,第一,学校管理顶层设计缺位,融合缺乏体系保障;第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足,融合渠道单一;第三,思政课堂缺乏活力,融合程度粗浅;第四,学生文化鉴别能力弱,学习主动性不强。深究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可以发现中职学校深受社会转型的偏误和袭扰,对思政教育工作重视不足;学校、教师没有精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切入点和渠道;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单一,协同育人的合力未形成;网络的发展及中职学生自身特点使中职思政教育更需要新手段新方法。接着,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综合调查的结果,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良好融入的策略,试图构建一个宽向度的融合性践行体系,并对一些中职学校的典型做法和案例进行分析作为支撑。第一,加强学校的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从学校层面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明确融入的目标定位,提供促进融合的物质保障,制定促进融合的激励措施。第二,找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育的切入点。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部分、文化修养部分、工匠精神核心价值部分和中国精神部分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第三,优化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思政课教学主阵地。包括构建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思政教师队伍,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方法,设置科学多元的考评机制。第四,把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本教材,融入各科教学课堂,构建学科协同教育的课程思政。第五,以经典教育为抓手,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校外实践为平台,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参与式学习第二课堂。第六,营造助力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思政教育环境,包括装扮校园文化育人的温馨小环境和布置“三全育人”改革的立体大环境。最后,进一步论证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学科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1.研究现状

2.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1.研究意义

2.研究创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析

(一)概念界定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1.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

2.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能动性理论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共生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耦合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交融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生认清基本国情和放眼宏阔世界的“望远镜”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生打牢思想道德和筑垒核心价值的“夯实机”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校园文化和崇仰精神文明的“助推器”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生滋培文化自信和凝铸文化强国的“培养皿”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2.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访谈调查

1.访谈对象及实施

2.访谈提纲与访谈结果的处理

(三)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释析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学校的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2.明确融入的目标定位

3.提供促进融合的物质保障

4.制定促进融合的激励措施

(二)找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切入点

1.选取传统文化中理想信念部分丰满中职学生信念教育

2.选取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部分滋养中职学生文化修养

3.将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核心价值融入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4.以传统文化的中国精神提升中职学生爱国情怀

(三)优化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思政课教学主阵地

1.构建优秀的思政教师队伍

2.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3.设置科学多元的思政教育考评机制

4.案例分析:获奖课例——《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四)构建学科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

1.把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本教材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科教学课堂

3.案例分析:《零部件技术测绘与出图》课程思政示范课

(五)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参与式学习第二课堂

1.以经典教育为抓手,内化于心

2.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寓教于乐

3.以校外实践为平台,外化于行

4.案例分析:校园开放体验日——蜡染、扎染传统工艺走进思想政治教育

(六)营造助力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思政教育环境

1.装扮校园文化育人的温馨小环境

2.布置“三全育人”改革的立体大环境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访谈提纲

致谢

上一篇:高一地理论文提纲下一篇:思维教学概率统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