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效果的探讨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产后出血指的是在胎儿娩出之后的24 h内孕妇出血量超过500 mL,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大量出血会导致孕妇的死亡, 威胁孕妇的生命安全[1]。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加强产后出血的防范意识, 提高妇产科治疗的安全性, 为孕妇的生命安全提供保证。为探讨临床上在对产后出血时采用的护理措施及其重要性, 该研究分析该院2011—2012年妇产科的临床案例, 总结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 早期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 归纳出有效地护理措施以及观测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分娩的孕妇50例, 年龄段20~35岁。其产后均产生出血, 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 胎儿在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 所有孕妇均经产道自然分娩[2]。

1.2 方法

妇产科护理方法:

1.2.1 产后观察护理

由于大部分的产后出血症状发生在产后2 h内, 因此, 产后观察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应当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 做好记录。如产妇的心率、血压、脉搏、引导出血量、颜色和子宫收缩情况等, 并做好病房的通风和卫生工作, 防止室内空气污浊而产生并发症。在监测期间, 一旦发生体征异常的状况, 护理人员应当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一般让产妇采取头低足高的平卧姿势, 缓解初学症状, 并详细询问产妇的自身感觉, 充分做好抢救工作准备, 如手术和药品的准备等。产后观察需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过硬的专业知识, 及时做好抢救准备。

1.2.2 产后出血恢复护理

产后出血使得产妇的身体较正常生产的产妇虚弱, 因此其出血后恢复护理更应该加倍注意。首先, 应当帮助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对于留置了导尿管的产妇, 应当定时观察产妇的尿量和颜色等信息, 做好记录。同时, 应当注意患者饮食, 饮食应当注意清淡, 同时营养丰富, 能够为患者提供一定的热量, 帮助患者恢复。最后, 应当注意保持生产过程中切口的清洁, 勤换被褥, 及时换药, 防止发生感染。

1.2.3 产后出血心理护理工作

产后出血不但使得产妇身体较为虚弱, 同时, 多数产妇还会产生恐惧心理, 过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产妇的心理健康。因此, 产后出血的心理护理工作也应当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给予产妇人性化的关怀。首先, 护理人员应当多于患者进行交流, 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 合理制定护理计划, 主动询问患者的病情和感受, 尽量让患者产生孤单情绪, 做好力所能及的护理工作, 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同时, 护理人员应当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其护理方式, 消除患者疑惑, 积极配合治疗。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50例患者出血原因分析

5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中, 有30例是由于宫缩乏力, 子宫收缩不到位;13例分娩过程中出现软产道的损伤;6例由于胎盘因素;还有2例由于凝血功能障碍而致出血。见表1。

2.2 临床效果观察治愈情况

针对不同个体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此过程中一位孕妇因宫缩乏力, 出血大量, 救治无效, 死亡。其他均止血有效, 预后良好, 临床总体效果佳。见表2。

2.3 产后出血并发症治愈情况

产后出血往往会引发产后并发症, 常见的产后并发症有:产后贫血、低血容量性休克、席汗综合症。我们对出血产妇的并发症治愈率进行了调查。见表3。

2.4 护理满意度调查

调查患者对产后出血护理的满意程度, 并将满意程度分为:不满意, 一般满意, 很满意。见表4。

3 讨论

产后出血严重威胁着孕妇的生命, 也是引起孕妇生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当孕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现象时应提高警惕, 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刻不容缓。医护人员在孕妇临产之前应针对孕妇不同的体质以及情况充分考虑到分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提前准备好拯救器材和药品, 降低风险[3]。护理人员在产前预防是非常重要的。由该研究临床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孕妇的死亡率。首先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出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 四者可以同时存在, 也可以互为因果, 相互影响[4]。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 需要这样的原则:找出病因, 止血, 增加血容量、防止休克及预防感染, 提高出血孕妇的生存率。孕妇在产后24 h期间最易发生出血, 所以这段期间护士应要密切关注患者的阴道流血情况, 定时测量血压以及脉搏情况, 产妇的生命体征的变化———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降低, 这些症状常常提示产后出血的发生, 应提高警惕, 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在病因明确的情况下还应该有的护理措施: (1) 补充血容量, 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静脉输液输血, 防止因血容量过低而致血容量性性休克。 (2) 迅速止血。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上文已介绍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药物的选择上, 如宫缩乏力者可静脉输入催产素, 或者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 适当按摩子宫。 (3) 给患者以舒适的室温环境、供氧、时刻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记录输液量以及出血量。 (4) 对于产前或者产后心理紧张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给予正确的心理安慰及指导, 让患者放松。 (5) 患者饮食时应选择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 保证机体营养的供给, 促进机体的恢复。为了减少产后出血这一现象, 需提高产前的预防意识:坚持计划生育, 避免过多的意外妊娠。对怀孕期间的妇女进行健康宣教, 搭配合理膳食, 健康生活, 这样可减少分娩出巨大儿的风险。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要了解孕妇的详细资料:既往史、生育史、既往史等, 结合彩超检查, 若孕妇羊水过多, 或怀有多子, 或是怀有巨大儿, 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 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在孕妇分娩过程中注意密切观察分娩进程, 对紧张或是有心理障碍的孕妇要适时进行心理疏导, 避免过度紧张, 指导孕妇合理用力, 避免体力过度消耗。胎儿娩出时操作者用力要合理, 避免过度牵拉, 造成破坏, 检查胎盘的完整性。这一过程中就严格要求护理工作者的操作要规范, 专业技能要娴熟, 所以医护人员平时应多加练习。产后注意观察孕妇的宫缩情况, 每2 h观察一下子宫的位置、高度、软硬度。嘱孕妇多排尿, 避免因膀胱充盈而影响到子宫的收缩。观察孕妇的阴道流血情况, 记录血液的颜色, 量以及性质。教育产妇产褥期避免性生活;准确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 比较分析出其变化情况, 对于出血的产妇, 要注意休克的前兆。

综上, 产后出血对孕妇来说是极大的生命威胁因素, 所以医护工作者不可马虎大意, 做好预防工作。详尽了解孕妇的详细情况, 避免忽视细小危险因素的存在, 细节甚至包括家庭情况。对于产妇分娩时间过长者, 进行腹部按摩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因收缩不及时引起大出血[5]。所以, 护理措施, 包括产前的预见性护理措施, 在孕妇产后出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在对产后出血时采用的护理措施及其重要性。方法 观察该院产后出血患者50例, 分析出血原因, 总结护理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实施的护理措施, 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5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有30例是由于宫缩乏力, 13例由于软产道裂伤, 6例是胎盘因素, 另外凝血功能障碍者有2例。采取的护理措施原则是找出病因, 止血, 增加血容量、防止休克及预防感染。结论 产后出血会对孕妇的生命造成威胁, 产前预防、产中产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出血以及并发症发症的发生。加强产前预防意识, 护理工作者也应提高操作基本技能, 改善护理效果, 保证孕妇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荷云.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86.

[2] 刘新菊, 赵惠娟.运用护理程序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3) :94-95.

[3] 何泽真.产后出血原因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4) .

[4] 周爱平.85例产妇产后出血病人的治疗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5) :44-45.

[5] 俞勤.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186.

上一篇: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下一篇:糖尿病患者全麻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