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世界遗产真实性保护在可持续旅游发展中的应用 ——以大足石刻为例

摘要: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作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要求,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真实性条件一直被视为确保遗产文物文化背景原始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证据,又看作为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同时,在旅游研究中,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角度,许多研究家采用“真实性概念”来定义了旅游者对体验其真正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的寻求,将真实性概念视为基本的旅游动机。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世界文化遗产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遗产文物的真实性条件,尤其是其保存现状,对旅游者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并成为了遗产旅游发展的可持续价值。本文选取大足石刻文化世界遗产地为研究地点,以宝顶山石窟的千手观音和释迦牟尼涅槃图造像为案例,在世界遗产地与旅游真实性概念的基础上,针对这个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对大足石刻的真实性条件及其保存现状与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进行了分析。首先,考虑到真实性概念难以定义的性质,对真实性概念在遗产保护和旅游研究中的概念化过程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为案例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主要参考《威尼斯宪章》、《奈良真实性文件》、《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及相关的研究,展示了真实性概念在申报《世界遗产名录》过程中的作用,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在Boorstin、MacCannel、Cohen、Wang等代表研究家主要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真实性概念在旅游研究中的发展历程,表明了该概念在不同维度下的内容。此外,将真实性概念看作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价值,展示了这种概念对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发挥的作用。其次,调查了中国世界遗产地的申报历程,对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真实性条件在有形和设计、位置和环境、材料和实质以及传统、技术和管理体系方面上进行了全面分析。此外,对大足石刻遗产文物面临的自然病害进行了分析,对大足石刻保护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评价,表明了真实性概念在大足石刻保护项目中的基本作用。其次,通过在宝顶山石窟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千手观音和释迦牟尼涅槃图造像真实性条件的保存现状,尤其在外形和设计、传统和技术这两个方面上,对这两尊造像有形和非物质特征的真实性条件进行了分析。此外,调查了因自然因素而产生的多种病害对这两尊造像真实性条件的影响,显示了大足石刻保护修复项目在真实性条件的保护和维护方面上的有效性实施。在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从千手观音和释迦牟尼涅槃图造像真实性条件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成果入手,对这两尊造像在“合理利用”、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展示和解说设备等方面上的作用进行了客观性分析。最后,在上述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以下结论:1)真实性条件是文化遗产必须保护的重要价值观,又是确保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对建立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发挥着积极贡献。2)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在有形和设计、位置和环境、材料和实质以及传统、技术和管理体系方面上,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真实性要求。千手观音和释迦牟尼涅槃图这两尊造像完美保存其真实性条件,大足石刻保护和修复项目严格遵循真实性原则,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避免改变造像原状的修复工作,确保悠久保持这两尊造像的真实性条件。3)作为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代表文物,千手观音和释迦牟尼涅槃图造像真实性条件对旅游者产生巨大吸引力,对该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世界遗产地;真实性概念;大足石刻;可持续旅游发展

学科专业:旅游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的概念

1.2.1 世界文化遗产

1.2.2 真实性概念

1.2.3 遗产旅游

1.2.4 可持续性旅游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价值

1.3.3 案例地示范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预期达到的目标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遗产真实性和可持续旅游概念相关综述

2.1 遗产真实性综述

2.1.1 真实性概念在申报《世界遗产名录》过程中的作用

2.1.2 真实性概念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发展历程

2.1.3 有形和非物质特征在真实性概念内涵上产生的冲突

2.1.4 《奈良真实性文件》的理念创新

2.1.5 “奈良文件”以后真实性概念的发展

2.2 旅游真实性综述

2.2.1 真实性概念在旅游研究中的概念化过程

2.2.2 不同维度真实性概念的主要内涵

2.3. 可持续旅游综述

2.3.1 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旅游发展

2.3.2 真实性作为遗产旅游的可持续价值

第3章 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和真实性现状分析

3.1 中国世界遗产地申报历程

3.2 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的现状背景

3.2.1 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真实性条件的全面分析

3.3 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的保护对策

3.3.1 大足石刻造像遭受的病害类型

3.3.2 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理论和实践

3.3.3 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历程

第4章 室内文物——千手观音像真实性条件维护案例研究

4.1 千手观音像的真实性条件

4.1.1 外形和设计

4.1.2 传统和技术

4.2 千手观音像真实性条件面临的病害分析

4.3 千手观音像的修复工作

4.3.1 千手观音像的修复工作对其真实性条件的影响

第5章 室外文物——释迦牟尼涅槃图真实性条件维护案例研究

5.1 释迦牟尼涅槃图的真实性条件

5.1.1 外形和设计

5.1.3 传统和技术

5.2 释迦牟尼涅槃图真实性条件面临的病害分析

5.3 释迦牟尼涅槃图日常保养维护项目

5.4 真实性原则在释迦牟尼涅槃图日常保养维护项目中的意义

第6章 真实性条件维护助推大足石刻可持续旅游发展

6.1 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的旅游资源属性分析

6.2 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

6.3 千手观音像和释迦牟尼涅槃图真实性条件在可持续性旅游背景下的客观性评价

6.3.1 两文物对旅游者产生的吸引力

6.3.2 两文物真实性条件展示和解说设备现状的分析

6.4 旅游压力对千手观音像和释迦牟尼涅槃图真实性条件产生的挑战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科学成果

上一篇:内部管理防治财务舞弊论文提纲下一篇:GPS测绘技术铁路工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