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古典舞肢体语言发展的浅谈——以芭蕾的发展为例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中国古典舞, 对于其的肢体语汇动作的分析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纵观现今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发现这种优美的肢体语汇动作是经过老一辈的艺术工作者在其戏剧中所提取出来的, 又或者是根据历史文献资料等等多种途径加以编创的结晶。对于中国古典舞肢体语汇动作的定型, 在业界具有很强的程式化这是不容置疑的, 肢体的一招一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与此同时, 我们再反过头来看芭蕾舞, 其芭蕾舞也同样具有这一程式化很强的风格特征, 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现代舞之母”之称的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曾对此现象批判过, 随后芭蕾的肢体语汇发展逐渐多样化。在此, 通过两者相比较, 我们中国古典舞又应该以怎样的发展眼光去看待中国古典舞肢体语言的发展, 是值得深思熟虑的。

一、纵观

当我们回顾历史, 历史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反思。曾经遭受过批判的芭蕾舞至今已经经历了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当代芭蕾这些诸多的发展阶段, 且各时期风格明显。而中国古典舞至今在何发展阶段, 又该何去何从是我们古典舞建设者思考与探讨的问题。以芭蕾编导大师伊日—基里安所代表的当代芭蕾这一时期为例, 伊日--基里安对于芭蕾动作的语言构成, 是一种通过各种互动的方式去提炼的崭新动作语汇, 他没有被芭蕾的程式化所禁锢, 而是同样以芭蕾舞者身体的美感, 线条等去表达, 打开了芭蕾肢体语汇的多样性。我们的中国古典舞, 在以拧, 倾, 圆, 曲的体态特征中, 去创造更多崭新的动作语汇, 在此基础之上, 我们是否应该像芭蕾舞的发展那样, 逐渐打开我们的肢体语汇, 创造更多的肢体语言可能。中国古典舞肢体动作语汇的发展从建立到现今一直走在艰难的道路上, 中国古典舞的形成在于老一辈艺术家辛勤的整理和加工, 我们也在不断创新丰富我们的古典舞课堂教材, 着力于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舞者。艺术的产生是人创造出来的, 而中国古典舞的创建也会具有很强的个人审美在里面, 在吸取戏剧舞蹈的同时也会加入老一辈创造者自己的审美。中国古典舞从产生到发展, 对于老一辈艺术工作者的结晶我们应该报以怎样的观点去看, 是我们思考的开始。在古典舞发展的道路上, 对于古典舞的根源意义一直有着不同争议, 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复原”呈现也是我们一直不断努力目标。所以我们不断脱离戏曲、芭蕾, 逐渐完善中国古典舞的教材, 多元化展现中国古典舞的美。书籍能改变读者的思想与想法, 我想本身就作为精神产物的舞蹈艺术也即是如此吧。艺术的发展是具有时代性的, 时代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同样也会改变时代人的思想。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 我们在许多的古典舞剧目中, 看见了较为相似的肢体动作语汇在里面, 整体的舞蹈风格也是如此。在中国古典舞中, 我们从它的音乐、服装、舞蹈肢体动作语汇来看, 会发现这些舞蹈动作语言堆砌在那里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观众觉得中国古典舞舞剧千篇一律的原因。

二、横观

我们再将中国古典舞放在现今的舞蹈中。会发现在许多的舞种中, 古典舞的发展是较缓慢的, 主要体现在舞蹈剧目的呈现上, 剧目的呈现需要舞蹈肢体的展现。而我们再将我们同一个时代的中国古典舞剧目查阅出来作对比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中国古典舞肢体语汇的雷同是众多的, 因为在同一教材的学习下, 身体的记忆让我们如此的相似。当我们刚开始接触中国古典舞的肢体语汇时, 我们也会被其的肢体所折服, 而当久而久之, 我们在任何地方的舞台上, 都是呈现的这一套的时候, 我们就会被麻木, 当欣赏者去欣赏的时候就已经剥夺了所感知的心理。现今的芭蕾舞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伟大的改革者, 使其在现今的舞台上呈现出来风格多彩的各门派芭蕾艺术, 我们不去以个人的派别看待, 而是在时代的风雨中, 形成了现今同一舞种中诸多派别的百花齐放。而我们的中国古典舞中, 也有诸多的派别, 当这些派别的中国古典舞走进大众, 如何普及教育, 又应怎样看待, 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这些不是时代产物的派别, 代表不了一个时代环境下产生的中国古典舞艺术。芭蕾舞的发展经历了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当代芭蕾这些诸多的发展阶段, 不一样的时代造就了不一样的时代芭蕾舞蹈风格。这些风格产生的时代寓意也许很短, 但在这芭蕾的历史发展中是异样的多彩。而我们的中国古典舞在寻找现今发展方向的同时, 是否能跟随时代的脚步走, 而非强加意义的划分。在时代的感召下, 我们从事中国古典舞的人应大胆地往前走, 不能因牵挂古典二字而退缩不前。在保护中国古典舞肢体语汇根的同时能否再去加以创造, 形成新时代的舞蹈肢体语汇。中国古典舞的肢体语汇表达本身从建立到现今的发展都是在建立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下, 老一辈中国古典舞艺术家的个人审美提炼。老一辈的中国古典舞艺术家在辛勤的劳动下保护了我们的中国古典舞的根, 他们的整理与创造是属于哪一个时代的, 而非现今的时代。当然, 时代的产物应加以传播与保存, 我想更多的应是在中国古典舞肢体语汇根的基础之上去发掘我们时代中国古典舞, 在根的基础之上去创造区别与上一个时代的古典舞。

三、现今

中国古典舞肢体语汇的发展从最初的戏曲舞蹈到现今的逐渐完善, 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舞蹈辛勤者的努力。然而真正古典一词的文化解读与新时代的创造是不同时代环境的创造。中国古典舞中的肢体语汇在日新月异的现今, 时代环境下的中国古典舞明天也会是多姿多彩的, 我们在把握历史环境下中国古典舞肢体语汇的根时, 在其根的基础之上焕发出新时代的舞蹈语汇创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发展。

摘要: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给予情感反馈的表演艺术, 而中国古典舞是舞蹈众多种类中较特殊的时代产物, 对于肢体语汇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古典舞肢体语汇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 同样时代与产生物之间的关系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各异的。本文主要以芭蕾舞在时代环境下产生的时代派别, 去浅谈中国古典舞肢体语汇应该怎样在时代变迁下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肢体,时代风格

上一篇:刘丽坤教授治疗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经验介绍下一篇:焊接机械臂结构设计及关键部件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