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诗意——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对现代居住文化的启示

2022-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发展到今天, 现代居住环境随着物质的丰富更加舒适, 但新建成的居住区却更加千篇一律, 很难寻到人们曾经所拥有的人与自然的亲和相融, 中国园林作为生动的传统居住文化信息载体, 似乎踪迹难觅, “家”与“园”已经作了近乎彻底的决裂。

“……构亭北崎, 号沧浪焉。前竹后水, 水之阳又竹, 无穷极, 澄川翠干, 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 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 幅巾以往, 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 踞而仰啸, 野老不至, 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 则神不烦, ……”此为北宋名园沦浪亭的创建者苏舜钦所著, 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天籁与人性的共鸣, 描写了带有自然节奏及韵味的宅园生活的诗意。中国古典园林在其飞动的亭台楼阁, 婆娑的树花, 雄秀的水石间传递古老文化的魅力和整体空间构筑的诗意境界, 表现、概括自然和建筑的同时, 还荟萃积淀文化的园居生活环境。

1 我国古代居住思想探源

中国古典园林以鲜明生动的物质形态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了民族精神气质和时代文化心理特征, 充分表达了生活居住空间的营建观念。古代自然观认为应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理想的居住环境格局既须在人口稠密而又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之中聚结山川, 形成内敛向心的外部空间, 具备优美自然景观的特征, 更要有维持生命存在并促成其发展的“生气”充盈其间, 具有宜人小气候的良好环境空间。即是要巧妙运用造园手法, 将亭台楼阁, 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 模拟自然风光, 创造出城市山林, 构筑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居住空间, 融建筑美、人工美、自然美为一体的独一无二的居住典范。由此使得“宅”能处在“山水相交, 阴阳融凝, 情之所钟处也”, 也即是人与自然两情相洽的最佳关系之中。因此, 它既是日常生活的场所, 同时也是怡情悦性, 标榜风雅, 消遗精神, 超世独立的心理活动空间。

2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之探索

中国古典园林独特魅力就在于它不只构筑客观物质景观, 提供消遣娱乐的场所, 更是传情表意的时空综合艺术。它通过园林形象传达深远微妙, 耐人寻味的情调氛围, 使游者睹物会意, 触景生情, 感受有限空间中无限丰富的意趣, 散发出具有深蕴情致的生活精神, 也是中国人寓艺术于自然生活的体现。中国古典园林营造者正是在化“诗”为“园”的过程中创造出余韵不绝的诗境。当我们推开任何一座园门时, 莫不是诗意扑面, 令人触景生情。

中国古典园林, 尤其是文人园林的创造者在庄玄思想的影响之下, 非常注重园林的精神内涵和功能, 因此园林的形态向写意化方向发展, 以心灵内在淡泊宁静, 自由自在去感应物态、时景, 花、草、木、石都具有万般诗情画意, 牵动遐想神游, 体悟永恒、安宁。于片石勺水所构成的林泉之境突破有限物质空间成为具有无限意境的精神空间, 塑造诗化的意境。本文主要从选址、布局、园林基本要素等方面解析其塑造独特居住空间环境和文化意境的手法。

2.1 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与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的选址极为注重环境的选择。如计成所著《园治》之中以极大篇幅论述如何“相地”:“凡山林江湖, 村庄郊野, 城市宅旁, 宅后皆可为园, 不拘方向, 不论地势高低, 以偏静为胜。”以明代影园为例, 面积只有五亩, 却选址极佳。小园环境清旷而富于水乡野趣, 虽南湖水面不宽且背倚城墙, 但园址“前后夹水, 隔水蜀岗蜿蜓起伏, 尽作山势。环四面柳万屯, 荷千余顷, 蕉苇生之。水清而多鱼, 渔棹往来不绝。”地段幽静, “取道少行, 游人不恒过, 得无泮”。又有北、西、南极好借景条件, “升高处望之, 迷楼、平山皆在项臂, 江南诸山, 历历青来。地盖在柳影, 水影, 山影之间”, 故被命名影园。因此, 合宜的园址选择为精心布局, 创造园林整体空间意境具有重要作用, 园址中一些特殊的自然环境要素的巧妙利用可以调动人们心灵深处的微妙感觉, 生命情调, 使人虽身处市井而能感受幽情野致, 山林意趣, 于近尘嚣的城市体悟脱俗超尘的心灵境界。

2.2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与意境

体现城市生活居住文化的私家宅园, 实际的使用空间是有限的, 园林意境创造则需在有限中感受无限。因此, 必须对其整体空间进行精心布局, 以使空间层次丰富, 变幻不定, 妙趣横生, 增强其意境之美, 其手段之一即为空间的划分。将园中空间利用廊房, 墙垣或山林等划分组织成多样化景区, 丰富景观, 是造园的传统手法。相互对比, 变幻的景区, 极大地丰富视觉感观, 是创造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 而不同景区之间的配合, 协调则可以造成开阖有致的整体境界。

如无锡寄畅园划分为3个景区。东面入口是锦汇漪景区, 以“水”为主景, 西岸与山林平行, 当夕阳西下时, 山影、树影、云影、泉影尽汇水中, 因而得名。池南景区布置凌虚阁及书斋, 以建筑为主, 可作观景用途。西侧为山林景区, 山体蜿蜒如惠山余脉, 郁郁葱葱。三景区以园林要素相紧密结合, 自然过渡, 试图于“芥子之园纳须弥”, 因此园林景观层次划分丰富, 风格各异, 和谐布局, 交替变化, 使人游之不厌, 情趣丰富。从而于园林格局之中产生奥妙无穷的园林意境, 不禁让人联想起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 尘看云起时”。园景的流转变化正是在运用这些空间主与次, 无与有, 奥与旷, 丑与美布局手法中体现出无穷韵味。

2.3 中国古典园林的要素与意境

◆掇石叠山、理水———孔子曰:“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自然山水因其与人的品格相似胜, 而受到古人的喜爱。因此, 山水在园林中不仅被塑造、欣赏, 亦正是追求如水中月, 镜中花般的空灵洒脱, 自然无迹可求, 在欣赏山水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相化而相忘成为寄情避世的山水自然。

《园冶》有说:“片山致, 寸石生情。”园林中不仅师法自然, 兼备自然山石的形神之外, 还具有传情的作用, 咫尺之间便有一番山林野趣, 是园林意境创造的重要方式。如白居易园中“一片瑟瑟石, 数竿青青竹”, 却让他感到“向我如有情, 依然看不足”。水因其变化自如, 成为创造园林意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山、水相映成趣, 创造出的自然空间形态, 给人以灵动的自然趣味和意境, 水的涧、潭、池、溪等多种形态以富于自然气息的姿态显示天然真趣;清澈空明, 不染不尘的清净境界, 将人引入到自然宁静, 无滞无碍的境界中。如白居易《官宫内新凿小池》诗云:“帘下开小池, 盈盈水方积:中底铺白砂, 皿隅瓷青石。勿言不深广, 但取幽人适。泛滟微雨朝, 泓澄明月夕。岂无大江水, 波浪连天白?未如床席前, 方丈深盈尺。清浅可狎弄, 昏烦聊濑涤。最爱晓螟时, 一片秋天碧。”可见一方小池也可以寄托安怡自适的情怀, 勺水寸波也同样能怡情悦性, 让人体悟自在无牵累的境界。

◆花木之妙造———以种植花木起源的中国古典园林, 景观的形成大多与花木相关联, 甚至直接以花木作为主题, 或是用于观赏, 或是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和情趣。春夏秋冬, 雨雪阴晴的变化, 改变着人们的感官, 从而改变着空间境界, 深深影响人的感受, 这正需以花木为媒体间接传达给观者, 造成园林空间的景观界限消融于时空交叉的无形变幻中, 给人以空灵, 无限之意境。通过花木的掩映分隔构筑空间的限定、渗透、虚实的变化, 景致的层次。如沦浪亭中“前竹后水, 水之阴又竹, 无穷极, 澄川翠干, 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翠竹摇曳与水的明净相配合映衬, 光阴变化, 空灵荡漾, 给人以“无穷极”的感受, 引发超然的精神境界和幽微的心理情趣。

◆扁额、楹联———扁额、楹联直接以诗词艺术的形式参与园林意境的构成, 以其点晴之笔概括出空间特色, 或景观特征, 含蓄蕴厚, 以其言简意赅的文字沟通观者的视觉、听觉、嗅觉等与园的联系, 从而在人心目中产生高于实景的深远境界, 在其片言只语中把人们对人生, 宇宙的种种感悟与周围景观融成一体, 使景中生情, 实处生虚, 因此是园林景观中调动主观想象力, 深化空间意境的重要因素。如拙政园中“待霜亭”, 与它周围的竹丛, 桔树一起令人联想到“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句, 观者品味字句之间又仿佛体验到“烟波浩淼, 水天一色的意境”。

3 寻找失落的居住文化之灵魂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们的先人建设家园以“一卷代山, 一勺代水”, 渴望寄情山水, 追求与自然相融的诗意生活境界的充分体现。当今社会我们的这种观念是否越来越淡漠了呢?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建设力, 在追求物生活空间扩展的过程中, 我们居住文化失去了精神的主题, 只是作为单纯的物质空间而存在。中国古典园林“本于自然, 高于自然”, 追求“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造园境界, 创造出不下堂筵, 使可坐享泉壑之乐的恬静淡雅, 迷漫着具有浪漫气质的诗意生活空间, 陶冶性情, 增长知识, 领悟人生哲理的园林意境只成为博物馆式的珍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沿续, 重新评价中国古典园林重要地位, 追求人类生活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中, 发扬园林生活文化的精神, 创造出更新的生活居住空间。

“袅袅过水桥, 微微入林路, 幽境深谁知, 老身闲独步。行行何所受, 遇物自成趣。平滑青盘石, 低密绿阴树。石上一素琴, 树下双草履。”让白居易当年所描述这种诗意的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再现。

摘要:现代居住生活空间日益趋同化, 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本文试图由中国古典园林创造出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生活意境, 而散发出的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魅力, 倡导创造具有中国园林文化特色的生活居住空间。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意境,居住文化,园林布局,园林要素

参考文献

[1] 刘管平.人、宅、文.建筑师.第54期.[1]刘管平.人、宅、文.建筑师.第54期.

[2] 孟丹, 刘管平.中国诗与中国园.中国园林.97年第5期.[2]孟丹, 刘管平.中国诗与中国园.中国园林.97年第5期.

[3] 陈从周苏州园林.同济大学建筑系印.1956年.1956年.[3]陈从周苏州园林.同济大学建筑系印.1956年.1956年.

[4]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

[5] 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5]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

上一篇:节旋藻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