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2023-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计算机科学的普及使得信息在人们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作为信息的基本载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当今社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大数据是计算机发展的趋势,也是其必然产物。知名公司麦肯锡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第一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指出:信息的大量涌入使得数据成为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生产力,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今已经有更多的人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挖掘数据,这说明在不久的将来大数据可能引领时代的潮流。现阶段大数据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例如生物科学领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等等,但是在互联网领域仍然没有得到重视。数据正在迅速膨胀并变大,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数据对政府、对社会、对企业的重要性。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大数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数据的更新也使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为顺利,两者相辅相成。计算机技术在21世纪迎来了大爆发,大数据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渗透到不同的行业中,以期对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等做出卓越贡献。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的工业经济已经趋于成熟,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所以加快并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在政务信息资源中的应用,优化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方式,挖掘这些信息资源的潜在功能,将大数据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有利于推动政务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载体,以大数据资源为基础,通过应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优化并改变我国经济结构、生产模式以及在国际中的竞争优势,对推动我国大数据发展,经济转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难的问题由来已久。由于政府部门间信息系统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等现象,导致政务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共用,也造成政务服务供给的不足和低效。政务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在经济社会资源结构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一个新重点。我国政府机构很早就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发展中政务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促进了公共服务的改善、社会管理的加强、综合监管的强化、宏观调控的完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信息封闭,大多部门或单位不对外公开相关数据信息,彼此间不能很好的共享数据,造成了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同时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的信息相互割裂、数据之间无法有效共享,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发挥信息化建设应有的作用。

目前,政府部门已经成为最大的信息数据生产、收集、使用和发布单位。政务外网已建成为我国最大的统一政务网络平台,覆盖范围不断延伸,业务承载能力稳步提高。但是,数据层面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跨部门方式和共享渠道存在很多缺陷、所制定政策过时等因素导致“不主动共享”“不积极共享”“不优先共享”等问题非常严重,形成一个一个新的“信息孤岛”,影响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的整体效能。同时,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相互不通,造成了以下问题:

问题一:是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规定不完善,考虑到共享的风险较大,政府部门顾虑太多而不去共享。政府各部门不敢共享。各部门所拥有的政务信息资源的使用方式、使用范围、管理方式、使用权限、主要负责人等等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可依,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协调难度大,完成周期长,造成“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奇葩证明”等政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日渐突出,大大影响政务效力。

问题二:未能充分认识到资源共享的优势以及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而不愿将所拥有的政务信息资源主动分享。因而很多政府信息部门闭门造车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政府部门都有“数据虽不为我所有,但希望为我所用”的强烈意愿。供需对接不对等,都想使用其他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却不愿共享本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严重违背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原则。久而久之形成政务信息资源部门化、部门信息资源利益化现象的存在,各部门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供需信息不对称。

问题三:统筹不全面,信息系统重复建设。政府信息部门对所拥有的相关信息资源采取垄断方式,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主管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以及处理应急事物的能力。然而在现阶段的大背景下,很大政务信息部门出于政绩方面的约束而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库、数据管理模式和信息应用模式,从而导致信息系统复杂多样,标准不一、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制约了政务信息共享模式的发展。

问题四:标准不统一,形成“数据割据”下的信息孤岛。我国尚且没有达成统一、相同的行业标准和体系要求,对大数据信息资源的数据形式、质控标准、数据可搜索性、数据可操作性都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规定,技术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系统也都五花八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互通造成障碍,形成了一个个新的信息孤岛。

三、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议

政务信息资源在国家信息资源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方式、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包括大数据在内的不同行业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因此主动适应国家相关政策,认识到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症下药,全面开放政务信息资源的优化、推广服务,加快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程序的进行,推动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政策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政府部门的社会服务水平。结合现阶段政府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实际,建立合理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式和制度,将目标、责任和实施机构明确化,加大统筹力度,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统一标准,清理整合现有政务信息系统,严控重复采购建设。围绕机构改革后部门职能配置和政务信息资源的变化实际,精心组织,详细摸查,重新梳理,按照统一的标准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组织编制信息共享工作评价办法,通过对政府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情况进行评估。

结合当前较为普遍的信息资源共享方式,加强政府信息部门对现有信息的搜集、归纳、整理、应用、共享,建议建立统一标准、执行方式的平台,构建有计划、有规模、有应用前景的发展格局,增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4]。一是依托各地区电子政务云平台,对政府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在平台上集中,切实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情况,建设统一的“大平台”。二是通过各地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为不同政务信息部门之间的交流构建一个统一的桥梁,促进各政府信息部门各各种资源的集中、交流、分享、交换,消除部门之间的隔阂,初步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共享交换,努力融通“大数据”。三是各政务信息部门所使用的工作系统进行流程的优化和简化,把不同系统、不同功能之间独立的信息系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沟通和联系,真正实现符合各部门要求的可以增加部门之间协同能力的系统。

同时可以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政务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整合各个部门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提高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上级部门对共性服务的需求。此外可以将部门内部的不同机构进行分解,为拥有共享功能的政务信息系统提供更好地方式。

四、结语

大数据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国家治理社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基础。应用大数据平台,加强政务信息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简化人们的办事流程,将政府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提高政府部门相关决策的科学化、准确化。

针对目前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分享的缺陷,我国政务信息部门要以数据的搜集和共享为基础,推动部门的技术融合,业务能力,构建全国性的资源共享体系,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摘要:大数据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政府部门作为大数据资源的主要拥有者和使用者,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我国政府部门在信息资源共享中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1]等现象的存在,导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为此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条文,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严格的监管系统,保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实施,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务信息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孟昱煜.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2017(21):29-30.

[2] 赵宇.以大数据思维为背景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J].经贸实践,2017(19):44-45.

[3] 周德铭.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政策解读[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7):12-15.

[4] 邹明磊.浅谈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J].中国新通信,2017,19(14):74.

上一篇: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基于北京联合大学课程宣传与学习平台应用案例分析下一篇:论现代园林工程中绿化苗木的反季节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