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推进税务稽查信息化的探讨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大数据与税务稽查信息化的概述

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大数据是以海量多维数据为资产,价值挖掘为导向,集合信息技术、数据科学、数据思维、数据能力、数据应用的数据工程体系。拥有了大量的数据再进行深度分析,便可获取到更多潜在的信息。大数据的应用十分广泛,电商行业可以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的喜好,通过历史搜索或浏览记录进行相应的商品推荐;导航可以利用大数据获取司机日常开车偏好,为其选择优先路线;医院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出哪个医院、哪些门诊、哪些药品需求量最大等。

税务稽查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现代税收管理中产生的一个新兴名词。即税务稽查机关借助互联网,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对各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大量涉税数据进行处理。在选案过程中不断提高选案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在检查过程中提高检查办案效率,减轻稽查人员负担。

二、我国税务稽查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一)税务稽查的相关法规相对滞后

传统的税务稽查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来进行选案、检查、取证等工作。但随着计算机普及,企业的财务记账已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普遍应用。传统的主要依靠人工开展税务稽查的方式费时费力,显然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税务稽查工作要求。大数据时代的税务稽查工作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来保障税务稽查信息化的顺利实现,就需要法律的支撑和保障。在现阶段,税务机关开展稽查工作的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虽然明确了税务稽查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了税务稽查的职责、基本任务、工作流程等,但是由于立法层次较低、时间较早,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大数据时代下的税务稽查工作,亟须制定法律对此进行明确。

(二)税务稽查信息系统专业化程度不高

(1)稽查管理系统落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开始呈现出跨行业、跨地域、多层次股权结构等新特点,税源呈现出流动性、隐蔽性、国际化等特征,这使得税务稽查工作也越来越困难,目前的稽查管理系统更多的聚焦于各自所管理区域的实体经济,对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很难掌握。(2)稽查系统数据读取性弱。由于各企业所使用的财务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企业管理系统不一致,同时涉税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管理部门。税务稽查在调取数据的时候也需要获取不同部门的数据,而目前的稽查软件数据读取性和通用性较弱,只能取得企业的财务数据,对第三方数据无法读取,缺乏对企业整体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极大地影响了稽查信息化的应用。

(三)税务稽查选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税务稽查计算机选案的准确性、科学性有待提高。选案是税务稽查的第一个环节,是税务稽查的基础和起点,稽查选案的准确性决定了稽查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在税务信息化之前,稽查人员主要依靠人工选案和举报方式来进行选案,缺乏了准确性和科学性,使得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可以躲过税务机关的检查。但是随着信息化在税务系统的不断推进,全国实现了共用一个税收系统即“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打破了各地区的数据孤岛。现阶段依托“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可以设定税收异常指标,利用计算机“双随机”选案,选案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科学性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下一步随着税务稽查信息化的不断建设借助部门间的综合治税大数据平台,对社会中所有有关于企业的信息都进行归集,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整理,经过计算机人工智能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稽查选案质量将会有极大的提高,税务稽查的震慑性会更强。

(四)税务稽查缺乏复合型稽查人才

2018年国地税合并后,税务机构的内部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决定撤销县、区级税务稽查局,设立跨区稽查局,在保证了稽查局独立性的同时,也给稽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税收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稽查人员要适应改革后新的工作模式,既要熟练掌握更全面的税收政策和会计、金融等知识,又要加强各类信息化系统的学习,提高自己掌握运用各类软件运用的能力。但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各地税稽查机构人员组成主要是依靠工作经验查账的同志,年龄结构整体普遍较大,对信息化的接受和应用能力相对较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务稽查信息化的推进速度。

三、大数据背景下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税务稽查法律法规

税收工作要做到依法治税,必须立法先行,建立健全税收法律体系十分重要。首先要提高立法层次,尽快完成《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订,赋予税务稽查更高的法律地为,以利于稽查工作的开展。其次,进一步规范新形势下各类涉税数据的采集、获取途径,数据应用等,确保税务机关能取得需要的各类涉税数据,以便于依托大数据开展税务稽查工作,不断提高税务稽查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发挥税务稽查作用。最后,税务稽查法律法规的完善可以多借鉴英、法、美等发达国家的税务稽查信息化法律建设,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税务稽查法律法规体系。

(二)进一步提高税务稽查信息化水平

(1)开发完善税务稽查应用软件。税务机关目前使用的征管系统为“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该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税收征管、税务机关内部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和决策支持多方面活动。但对系统数据的采集和应用还存在问题,例如数据采集不够完整、数据难以归集、分析指标单一、数据应用水平较低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要专门开发适合税务稽查部门数据采集和查账软件,并根据税务稽查人员的实践反馈和业务需求,不断优化稽查软件,将其打磨成税务稽查的一把利剑,使其更适用税务稽查工作。

(2)建立全国税务稽查数据库。税务稽查的案件类型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建立一体化税务稽查数据库,对全国范围内同种类型案件、同行业常见案件进行归集整理,形成税务稽查案例库,为其他地区和以后的税务稽查工作提供参考,有利于节约稽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3)建设涉税信息共享平台。首先,在税务机关内部,要打通纳税服务、税收征管、发票管理、风险管理、税务稽查等部门的数据界线,通过数据的“一户式”归集,实现部门间数据互通,加强数据综合分析利用,不断提升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水平和税收管理质量。其次,要建立全社会的涉税信息共性平台,将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零散涉税进行共享,税务部门也要讲纳税人的税收违法等数据进行共享,形成政府主导的综合治税大格局,并加强纳税人数据的共享共用,营造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三)打造复合型的稽查队伍

(1)加大对稽查人员的培训力度。稽查人员的执法素质和专业技能在稽查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对信息化条件下稽查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大对计算机、大数据分析应用等相关知识的培训,确保税务稽查人员可以掌握信息化稽查方法,将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计算机、大数据相结合,提升稽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1+1>2”的稽查效果。同时,要加强对稽查人员的日常考核,对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稽查工作的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提高稽查人员的流动性,打造专业化、高素质的稽查队伍。

(2)建立跨层级、跨部门的专家团队。现阶段各级稽查局属独立机构,大多数情况下只负责所管辖区域的相关案件,但随着纳税人股权机构的多层次化和经营范围的跨区域、跨行业,区域化的稽查模式很难实现对纳税人的有效稽查。因此,组建跨层级、跨部门的稽查专家团队,实现税务稽查的跨区域、跨行业穿透式稽查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四、结语

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信息数据以爆炸式呈现的时代,税务稽查信息化也是大势所趋、必然之选。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税务稽查法律法规,税务部门要不断推进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税务稽查人员要积极转变观念、学习新技术、新的方法,征纳双方要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税务稽查信息化的建设会越来越完善,税务稽查才能更好发挥其应有职能。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同时产生了巨量的信息数据,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是各个行业都在研究的课题,税务部门作为社会经济管理的重要机构,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和纳税服务水平,也是税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税务稽查作为维护税收秩序,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面对海量的涉税数据,如何进一步提高税务稽查的科学性、准确性,不断地提高稽查效率,是税务稽查部门面临的重要难题。因此,探索和推进稽查信息化,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税务稽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税务稽查信息化,大数据,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 秦立梅.“大数据”背景下税务稽查信息化的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7.

[2] 梁淑芳.“大数据”背景下推进税务稽查信息化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2018(18).

[3] 曾望峰.大数据时代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7.

上一篇:对甲苯磺酸-2-噻吩乙酯的新合成方法下一篇: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