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2022-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摘要: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问表达能力和提问艺术水平,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语文课能真正上到学生心里,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结合笔者七年级语文教学实际,阐述了提问艺术的含义、原则及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并在深入分析七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提问艺术,谈了笔者切身体验中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提问原则

提问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式的提问进行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大纲要求,联系教学实际,以询问的方式逐步解决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这就是提问。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以询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条件下,根据明确的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预想结果所使用的教学艺术。

什么样的提问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运用提问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在七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

(一)激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

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很容易因其它事物转移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加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并激活课堂气氛。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很快地把心理活动定向和集中到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念上,从而引发认知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二)提问教学重点,获得反馈信息

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方法。课堂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通过提问和回答,教师能及时地吸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巩固知识,或弥补矫正。这样,师生之间可以形成信息双向交流,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所以,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地利用教学提问的这一重要功能,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服务。

(三)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习能力

提问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索。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教师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展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原则

课堂提问不是空穴来风,它建立在教学内容、任务、目标和教学对象基础之上,必须与学情、学生的身心特点相适应,这是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名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充分掌握好课堂提问艺术,首先要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强、好玩、自尊性强,他们的注意力欠稳定、欠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其次,七年级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七年级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他们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第四,七年级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有时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只是获得肤浅的书本知识。

鉴于七年级学生具有以上心理特点,所以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应力戒以下情况的出现:一戒语言缺乏美感,语言生硬,平淡无味;二戒违背认知规律,急于求成。提问要顺着讲课的次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三戒满堂问,时时问。这样会让学生头脑疲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四戒不辨难易,不看对象,提问范围狭窄,只照顾“重点生”,让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做;五戒不假思索,信口开河,信口点名,简单提问,问题的提出如蜻蜓点水,水过鸭背,课堂没有实效。

基于这些原因,在七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既要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切实把握好提问的原则,运用好提问艺术。只有深入学生心灵,问学生所疑,解学生所惑,才能达到有问有答、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运用

课堂提问,是课堂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途径和纽带,是教与学之间产生共鸣的主要“媒介”。它是催化剂,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呼应;它是助推器,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它是润滑剂,能打开学生的思绪。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教学艺术。如何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掌握好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炼语言,美化提问

1 多选朴实、亲切的语言,增强提问的“感染力”。由于七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不够完满,分辨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提问时也应该选用口语化的,最好是跟学生聊天似的朴实、亲切的语言。朴实、亲切的语言不仅通俗易懂,使学生听得明白,而且给学生一种真实感,有助于激发和感染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因此,教师提问时要说实话、道真情、讲实理,尽量避免使用生涩、冷僻的语句。为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就要注意对教案上的字词做一番筛选,剔除那些假话、空话、套话,尽可能把课讲得实实在在,讲得新鲜活泼。

2 多用幽默、趣味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七年级学生好动、活泼、喜爱热闹,对平淡无奇的事物不感兴趣,对课堂上教师乏味的提问也会顿生反感。因此,教师课堂上的提问语言也需尽量幽默、风趣。幽默、趣味的语言具有生动、含蓄、富有启发性的特点。幽默风趣可以把语文课中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分神的时候,教师一句幽默、趣味的提问,往往有“投石激浪”之效。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注意力,增强教学的号召力、感染力、鼓舞力,使学生入耳入脑。因此,幽默、趣味的提问在语文课中是不可或缺的,它犹如菜肴中的味精,少了它就失去了应有的“味道”。

3 多说贴近学生的语言,提高“亲和力”。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对学生有感情,学生则对教师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反之,就会产生逆反、恐慌心理。老师疼他、爱他,他才会接受你、亲近你。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贴近学生的提问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我们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多数比较紧张,这时我们应用亲切的语言提问学生:“不要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错了也没关系。”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多给予热情的提问:“再想想会回答得更好。”教师应多运用贴近学生的语言,所说的话、所举的例应尽量与学生的亲身经历、身边的事、视野范围、生活经验相接近,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语言把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理讲出来,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这样的课,学生才会喜欢听、愿意听。

4 多出新鲜、生动的语言,加大提问的“吸引力”。学生都有喜新、求新的心理需求,当周围的环境中出现了某种新鲜事物的时候,就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吸引学生去注意它、了解它。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与学、说与听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时,就要特别注意在“新”、“鲜”两字上下功夫,要注意传授新知识、选用新事例、讲出新道理,要避免“吃别人嚼过的馍”,避免说别人讲过多遍、早就失去棱角的语言,更要避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那些没有新意的语言。

(二)注重方法,优化提问

1 围绕中心,破题提问。由于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是很稳定、不会太持久,教师讲课时就要避免泛泛而谈,长篇大论,不能让学生“啃了半天还吃不到馅”。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的题目与文章的主题关系密切或题目就揭示了主题,这时可选用“破题法”提问,达到一语中的的效果。破题法,顾名思义即根据题目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例如: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①“伟大的悲剧”是什么意思?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斯科特的“悲”?③他的伟大又体现在哪?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根据题目中“说”和“做”两个字设计问题:闻一多在“说”方面有何特点?又是怎么“做”的?这样,通过破题提问,达到让学生领悟文章中心的目的。

2 紧扣主旨,点睛提问。点睛提问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或作者的点睛之笔进行提问。如七年级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可以根据几处中心句提问: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②“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再如八年级的《苏州园林》一课的中心句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据此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①文中“图画”、“画”这些词语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②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③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些词语?有何作用?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从而深入地理解了这篇说明文的主题。

3 探究因果,寻究提问。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课外阅读《勇气》一文中,文末这样写到:“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据此可设疑提问:她为什么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根据这一结果在探究其具体原因时可设置这样的提问:①幸福的含义是什么?她做了什么?她为美国伞兵做了什么?②她有怎样的勇气?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的提问与追问,对学生的思维上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 联系实际,发散提问。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的书本知识,也需要接受现实社会的考验,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知识。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如《羚羊木雕》一课可设计这样的提问:假如文中的“我”、“万芳”就在我们中间,你会对她们说些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像类似这样的语言提问,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所获得的知识也不再是理论的、肤浅的了。

(三)把握原则,规范提问

1 层层深入,提问有“序”。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接受知识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因此教师提问时切忌“一杆插到底”或盲目无序,而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结合实际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的深入,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在揭示课题时可采用启发性提问;初读课文时可采用疏导式提问;深钻课文时可采用探究式提问;单元总结时可采用比较式提问;品尝精华时可采用鉴赏式提问等。这样的提问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内化知识。

2 捕捉时机,提问适“时”。由于七年级学生稳定性不强,情绪波动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最佳时机进行提问,才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不当提问时提问,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应该提问时没有提问,又无法使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如何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首先,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时机,适时提问,在学生想“知”又不能立刻“知”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其次,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在其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或乐于接受时适时地进行提问,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这时教师只要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并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提问的最佳时机的选择应该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时。

3 因人而异,提问有“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时,要因人而异。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会有所差异,即使是同龄的孩子,也会因其接受能力的高低而体现出掌握知识的强弱。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作为教师既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又要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尤其是要关注特殊生——极好生和极差生,才能保证整个课堂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一点一滴的教学和生活中,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好提问语言,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4 画龙点睛,提问见“真”。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实效性。教师的提问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学生的回答,而是要促进学生的思考。只有获得真实性的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实在的。教师提问时要设计好适应学生年龄和学生个人能力特征的问题,在提问时画龙点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效。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才会使自己的课堂提问彰显艺术魅力,才能使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更多智慧之花。

(责任编校:白水)

作者:石志华

第2篇: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复兴片区七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 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聘(pìng) 挚(zhì)友 字帖(tiě ) 迥( jiǒng )乎不同 ....B.校(jiào)样 殷(yīn)红 踱(duó)步 群蚁排衙(wú) ....C.硕(shuò )果 迭(dié )起 嗥( háo)鸣 锲(qiè)而不舍 ....D.凹凼( dàng) 愧怍(zhuò ) 滞(zhì )笨 鲜(xiǎn)为人知 ....

2、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遥言 疙瘩 狂澜 锋芒毕露 B.鞍鞯 辔头 污秽 妇儒皆知 C.抹杀 哽咽 震悚 微不足到 D.矜持 粗拙 斑斓 扑朔迷离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为人处事,应作一名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B. 小李同学以前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可如今成绩直线下降,已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C.班上的李燕同学不仅思想素质高,而且学习成绩总是排名全校第一,让全班男同学汗颜,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D.电影《红海行动》以宏大的战争场面,塑造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备受观众好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南海海域,我方对其警告驱离,并予以识别查证。 B. 为了防止这类恶性事件不再发生,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

C.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努力勤奋。

D. 扶贫攻坚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的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课文《老王》是我国著名女作家、翻译家杨绛的作品。她是钱钟书的夫人,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

C.“乐府”我国古代时的音乐行政机关。《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民歌。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品,主人公叫祥子,职业是人力车夫,他的妻子叫虎妞,她大胆泼辣。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 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⑤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 B.①⑤②④③ C.⑤④③①② D.①④②③⑤

二、积累与运用(共18分)

7、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0分,错字不给分) (1)、《木兰诗》表现战争岁月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体现花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竹里馆》表明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逢入京使》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思念亲人但又怕亲人挂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晚春》中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每小题2分,共4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1)、列举两位爱国名人以及写出他们的爱国名言或者简述其英雄事迹,为你心目中的爱国英雄点赞。(2分)

(2)、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相信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现在就请你用流畅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热爱!(2分)(不超过100字)

9、古诗赏析(共4分)

春夜洛城闻笛⑴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⑵,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⑶, 何人不起故园情⑷。

注释:(1)洛城:今河南洛阳。(2)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3)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4)故园:指故乡,家乡。

(1)、这首诗前两句中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时,因听到______而产生思离愁别绪。(1分)

(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为什么诗人“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三、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老王》(节选) ,完成10---13题(共10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

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0、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第一自然段“镶嵌”一词有何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还感到“愧怍”表现作者是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永不录用》完成14—17题(共15分)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14、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每空2分,共6分) 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15、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每小题2分,共4分)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2分)

————————————————————————————————————————————————————————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2分)

————————————————————————————————————————————————————————

16、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2分) ————————————————————————————————————————————————————————

17、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从老师、家长和学生中任选一角度谈感想)(不少于50字)(3分)

——————————————————————————————————————————————————————————

(三)、文言文对比阅读 完成18-23题(共15分)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②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苟:马虎草率;然:这样。

18、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0.5分,共2分) (1)但微颔之( ) (2)以此自矜( ) ...(3)见舟而畏之( ) (4)七岁而能涉( ) ..

19、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断2处)(2分)

生 不 识 水 则 虽 壮 见 舟 而 畏 之 20、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康肃笑而遣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B. 徐以杓酌油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 ..C.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问于没人 ..D. 故北方之勇者/以我酌油知之 ..

22、[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23、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请以“有____ 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3篇: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慢游语文世界,学习规犯汉语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

)浅。当他cù(

)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襄樊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 ....B.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风雨无阻背残疾同学上学的女生张贺婷被评为“2008....感动襄樊人物”。

C.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当之无愧地传承下去,不断发扬。 ....D.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4、填入下面文中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天空落下的雨滴本来是中性的,它浇灌了土壤,滋润着庄稼。——。这样的雨滴简直可以说是“天空中的死神”。 ①它是地表淡水的主要来源。

②它使土壤酸化,危害生物资源,杀死大批鱼群,腐蚀建筑物和全部金属材料。 ③然而在本世纪50年代,瑞典气候学家首先发现北欧地区,以至北半球广大地区下的雨经常是酸性的。

④酸雨的含酸量一般超过了正常含量的几十倍。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5、根据语境仿写句子。(2分)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天地;————,————。

6、名著导读。(2分)

《繁星》、《春水》的作者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童真、自然。 7.默写。(6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 。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 ,禅房花木深。 (4)学而不思则罔,————。

(5)《论语》中表现谦虚,时常向他人请教的一则是————,————。 (6)————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

8.当你和几个同学结伴在“华夏第一城池”——襄阳护城河游玩时,同学小强喝完饮料刚想将塑料瓶抛向河中,你迅速拉住他说:(2)

9、在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

(1)表弟读书:“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pí)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么精致、多么地一丝不苟(jù )啊!”小金听后,马上对表弟说:“你读错了,这里‘卑’应该读——,‘苟’应该读——。”(请填上正确的拼音)(2分) (2)阿宁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品种多样,批另兼营

——应改为——

新款手机 震憾上市

———应改为—— (3)大街上挂出了两条横幅广告:

“汇声汇色”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武汉演唱会” 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绘声绘色,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看法:

理由:

(2分)

三、阅读与欣赏(34分)

(一)阅读《论语》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学而不思则罔

10、填空(3分)以上谈学习态度的是——,谈学习方法的是——,谈修身做人的是——

(二)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11-15题。(9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分) ①项为之强

②徐喷以烟

..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13、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作青云白鹤观

昂首观之

B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C能张目对日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D以虫蚁为兽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4、作者围绕“————”,写了童年时————、鞭打蛤蟆两件趣事(2分)

15、文中“昂首观之”的对象是_______,本文中出现了我们现代汉语

中常用的一些成语,你能找出一个吗?_______(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1分)

蚂蚁唱歌

依成人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得见,而且常常听得如痴如醉。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儿小毛豆。

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黄豆?不嫌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街坊邻居都不喜欢她, 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的女儿作 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晨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五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觉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

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她总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地上。

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毛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毛豆盛了一碗饭,毛豆妈看见了,呵斥道:“到一边吃去!”她跟毛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口气。毛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她见了我立刻笑了起来,吃了一大口饭。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地冲我说:“昨晚,我下了一个——一个天蓝色的蛋。”我故意一惊,说:“哎,蛋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一指,说:“在这儿。”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儿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她没想到一个大人会用这样口气和她说话;怔了一会儿,她大笑起来,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舒天爸爸也下了一个蛋,比我的蛋还大。她为找到一个同行而心满意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她显得稍稍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就老缠着我。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可好听了。你听,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声音又尖又脆;还有那个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地点头,“呃,呃,我天天都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唱。”她仰起小脸冲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羡慕毛豆的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我女儿不会拥有,她长大了多半会成为一个白领吧,机械、冷漠,这与不完整的童年肯定有关。毛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浪漫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

16.作者主要讲述关于毛豆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7.根据文意理解:毛豆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吗?为什么?(2分) 18.毛豆这孩子具有哪些特点?(3分)

19.为什么毛豆会把我当成“同行”、“知音”?(2分) 20.毛豆“快乐”“幸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四)阅读散文《布鞋》,完成17-21题。(11分)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

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

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

阉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 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 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

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21.文章以

为线索,通过对母亲为我做布鞋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

之情。(2分)

22.请从第③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23.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2分)

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 关爱都纳进了鞋底。

2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卜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3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25.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

四、写作与表达(40分)

26.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阅读,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阅读,使人胸襟开阔,豁达大度;阅读,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在阅读中,我们会体验生活的乐趣;在阅读中,我们会拥有崭新的发现;在阅读中,我们会懂得做人的道理。请以“阅读,让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父母的一言一行如阳光洒遍我们成长的道路;老师的一言一行似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朋友的一言一行像炉火温暖我们如歌的岁月„„因为,在这一言一行中,有浓浓的关爱,有谆谆的教诲,有善意的提醒,有真诚的帮助„„

请以“一言一行总关情”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充完整;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④字数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答题卡

1、————

2、——、——

3、——

4、——

5、—————— 、——————

6、————、————

7、(1)—————— (2)——————(3)—————— (4)——————(5)—————、————(6)—————

8、————————————————————————————————————

9、(1)——、——、 (2)——、——

(3)看法:———————

理由:————————————————————————————

10、——

——、

——

11、——————、———————

12、———————————————

13、——

14、————————、————————

15、————————、————————

16、(1)————————、(2)————————

17.、——————————————————————————— ——————————————————————————

18、 —————————————————————————— ——————————————————————————。

19、 —————————————————————————— —————————————————————————— 20. —————————————————————————————————————————————————————

21、——————————、———————————

22、—————————————————————————— ——————————————————————————

23、—————————————————————————— ——————————————————————————

24、—————————————————————————— ——————————————————————————

25、—————————————————————————— ——————————————————————————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漫

2、fěi 猝

3、C

4、B

5、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

6、冰心

、母爱

8.示例:小强(小强同学),请你不要把塑料瓶丢(抛)到护城河里,它会污染河水的。 (有称呼、有观点、语言得体即给2分,若无称呼扣0.5分)

13、C

14 物外之趣

观蚊为鹤 或 观虫斗

15文中“昂首观之”的内容是蚊子。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明察秋毫 16.(1)告诉我她下来一个天蓝色的蛋

(2)听蚂蚁唱歌

17. 不是。她只是喜欢“把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

18.(4分,每个要点2分)要点: ①调皮机灵、天真活泼、稚气 ②充满好奇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9.(3分,需要答出两个要点)要点:①待她热情,呵护她

②能理解她

③倾听她的心声

④能够与她一起玩耍

20.示例①:毛豆是极其快乐和幸福的。她拥有自由的、浪漫的、充满童趣的完整的童年。示例②毛豆是不够快乐和幸福的。因为幼小的她,在“大人们”的眼中是个“爱撒谎”的孩子,缺乏长辈们应有的理解和关爱。 21.①布鞋;②母亲的怀念、感激

22.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2分)

23.勤劳(舍得吃苦)、细心、认真、关爱(疼爱、爱护)孩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24.这一动词生动形象(传神)地表现了我对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布鞋。或:“深感母亲做鞋的艰辛,深感布鞋的珍贵”。或:“表现下对母亲的惦记(惦念、怀念、想念、依恋)之情”。

25.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主旨,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走好人生之路的决心,使文章主旨进一步升华。如果删去此段,则收不到上述效果。

第4篇: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答案

1.①鞠躬②“以”改为“已”

2.(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如: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4.略

5.行,喜悦(欢乐、快乐、愉快等,意同即可)。

6.①内容:从动物的变化,写出了早春景色。②炼字A“争”、“啄”: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活力;B“几处”不是“处处”,“谁家”不是“家家”,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C“早”、“新”: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③修辞:A拟人,见②之A例;对偶:使用对偶句,句式工整,琅琅上口。④情感: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7.①终于②达到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 ④帮助

8.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

9.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10.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11.“我”急于回家见爸爸,把自己这一天的情况和收获告诉他。

12、这段景物描写,回应前文爸爸种花、爱花的句子,这里是以花喻人,将即将丧父的悲痛推到极点。

13、写到弟妹的玩耍是暗示年纪最大的。 13岁的“我”从此将担负起家庭“大人”的重担。

14、指爸爸栽种的花儿谢了,爸爸生命即将逝去。

15、“我”已经从老高所说的噩耗中清醒过来,显得“从来没有过这样镇静,这样的安静”;“我”已经意识到在爸爸离世之后,自己要担负起家庭的一大部分责任,知道“这里就数我最大了”。

16、略(要把握某个角度,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

17. 指甲厚裂口多血痕深惭愧和感激(感恩))

18. 勤劳克俭无私坚强

19. 要点:①指甲厚难剪②内心沉重,剪得小心仔细 ③激起强烈的情感浪潮。

20. D

21.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升华了主题);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22. 略 (要扣心酸难耐的事谈心理感受)

23. 人的头发为什么会交白(或:头发变白的原因: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

24.这里用“正常”一词强调的是人老了头发逐渐变灰白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而下文所讲的影响毛发变白的其他因素则是“非正常”的。

25.她可能是得了某种导致头发早白的疾病,也可能是学习过度紧张、精神压力过大引起内分泌严重失调导致早生白发。

26.略

第5篇: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二)

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题(100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23分)

1、 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8分)当之无家户晓妇皆知

为人知人注目而不舍义愤填可歌可

2、 补充完整下列句子。(4分)(1),死而后已。(2)他,是口的巨人,。

(3)士别三日,。(4)金无足赤,。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3分)

(1)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4、仿写句子。(4分)(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河流浅浅的流过,柳条像一阵烟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5、古诗填空。(4分)

(1)吴均的《山中杂诗》分别从四方面写出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分别是:山:竹:鸟:云:

(2)完成诗句。幽篁里,复。深林,来相照。

二、 阅读。(47分)

(一)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的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

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本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象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到我们的脑子里去。(10分)

6、选段出自于(作者)所写的(篇名)。(2分)

7、“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句话连用了三个“最”,表达了韩麦尔先生什么样的情感?(2分)

8、“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是真的“挺容易”吗?(2分)

9、为什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2分)

10、 小弗郎士“今天听讲”“全都懂”,这是什么原因?(2分)

(二)感悟生命

我们时常被周围的人和事感动着。有了鲜花绿树,才有鸟语花香;有了蓝天白云,才有一望

无垠;有了海淘浪花,才有烟波浩渺„„于是,我在感动的养分中成长,学会了感悟生命——这道时时刻刻在上演的最好的剧目。

友人告诉我:生命是崎岖坎坷的路,路上有荆棘、沼泽,也有鲜艳的花果。想想,这成长的路上不是有着许多烦恼、挫折和成功吗?是啊,有人的话没错,生命就是一条路。

老师告诉我:生命是一条充满着遗憾,又满是拼搏的较量。较量中的每一个选手,自己都是主角,所要抗争的也不仅仅是那些强劲的对手、糟糕的处境,重要的是,生命中所要战胜的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望着老师慈爱的面孔,我点点头。生命真的就是一场一直在进着的较量!

父母告诉我:生命是一场漫长的棋局。这盘棋局里没有猎猎西风,没有四起的狼烟,只有取舍

和进退之间的选择。就像棋子中最不起眼的卒,要有那股勇敢前进的魄力。是的,那生命正是一盘如此的棋局。

有这么多对于生命的感悟,而我呢?我决定自己寻找生命的真谛。

我向着蓝天大喊,看着白云悄悄地游走,洒下那一丝丝一绺绺棉絮;看着雄鹰展翅翱翔,只为丈量那广袤的天际;看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想,生命就应该是那自由自在的灵性和一份闲适的情怀。

我奔向田野,谛听树与树之间的耳语,跟随蜜蜂去点数花蕾,与蝴蝶一起在阳光下起舞,与风一道叮咛屋檐下轻响的风铃,去寻找生命的生存方式,去询问那生命的存在。

风对我耳语:“生命是我这样的轻盈岁月!”

雨对我歌唱:“生命是我这样的淋漓尽致!”

雷对我咆哮:“生命是如此的铿锵有力!”

电对我眨眼:“生命是如此的亮丽透明!”

还有那些小草告诉我:生命就是一抹淡淡的绿意;花儿告诉我:生命就是绽放时的多姿„„我在学着感悟生命。而父母、老师、友人以及自然界里的一切,都在诉说着他们对生命的知觉和领悟。是啊,对于生命,每一个人的感悟必然是不同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对我而言,生命是有着许多合音的交响,生命是有着一颗感恩而快乐的心,生命是每日快乐洋溢的幸福„„生命有着成千的解释。可是,我想,只有把努力与汗水献给生命,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感悟生命的最好礼物。

啊!感悟生命,用心地感悟。(21分)

11、“感悟”是本文的一个关键词,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它的含义。(2分)

12、按作者的理解,在不同人的眼里,生命的价值是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的,具体的说它们是:在友人的眼里,生命是。

在老师的眼里,生命是。

在父母的眼里,生命是。

在我的眼里,生命是。

在自然界里,生命是。(10分)

13、作者这样写,目的是想阐明什么道理?(3分)

14、作者对于生命、对于人的生存方式持什么样的态度?(3分)

15、“只有把努力与汗水献给生命,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感悟生命的最好礼物。”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在所有的艺术中,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他尤其酷爱。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要拉他的小提琴。在他紧张思索光量子假说或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他遇到了困难,他就放下笔,拿起琴弓。那优美、和谐,充满了想象力的旋律,有助于他对物理学的深思,引导他在数学王国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音乐往往起了催化作用。在古典音乐的气氛中,人类精神最美丽的花朵之一——理论物理学的思

路,总处于春日阳光和雨露之中。在这位理论物理学大师的心目中,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残缺的;只有艺术的美,没有科学的美,也是残缺的。

除音乐外,爱因斯坦还推崇文学。他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陀也夫斯基和萧伯纳

的作品。对于爱因斯坦,文学艺术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恰如他献身物理学一样,乃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在他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两个闪闪发光、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从事艺术和科学的最大乐趣不是占有,而是不断的追求。

他极力推崇文学艺术,是因为他深深懂得它们的伦理价值。爱因斯坦认为,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而大艺术家在这方面的作用往往要胜过科学。

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艺术之所以是相通的,还在于两者均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倘若没有诗人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怎能以惊人的洞察力阐明相对性原理?

有人提出:我们为什么不能贡献出一个爱因斯坦?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除了高超的数学、物理知识外,还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其中艺术素养便是一大因素。如果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美无动于衷,人们有充分理由可以怀疑他心中是否能树立起科学的美学标准。

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却能提高你的精神境界,丰富你的想象力,拓展你的文化背景,有助于你成为爱因斯坦。(12分)

16、把画线的句子换用一个四字句(最多不超过八个字)表达出来。(2分)

17、爱因斯坦为什么还推崇音乐和文学?(4分)

18、给本文命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19、本文对你有何启发?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 作文。(30分)题目:我欣赏这样的生命

要求:

1、有真情实感;

2、字数不少于550字。

答案

1.拍 塑 鉴 罕2.梁—粱宠—庞 班—斑 弛—驰3.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4.⑴林海音 《城南旧事》 ⑵普希金 《自由颂》或《致大海》⑶法短篇小说巨匠5.C6.猪八戒《西游记》周瑜《三国演义》林冲 《水浒传》 7.略

8.⑴何人不起故园情⑵鸟向檐上飞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⑷a.上有黄鹂深树鸣b.青草池塘处处蛙c.鸟向檐上飞d.春江水暖鸭先知 „„9.天已不早,雨天穿着肥夹袄、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大伞去上学。10.怕“我”受到爸爸的责骂。11.爸爸的三句话越说越短,语气也越来越强。 12.对子女管教严格,表面极为严厉,但内心充满爱心。13.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

14.黯lǚ聆chuò15.时间:1941年12月8日上午地点:上海,暨南大学主要人物:郑振铎起因:上海沦陷时暨大决定看见日本兵、旗即刻关闭大学经过:郑振铎在悲愤中坚持上这最后一课结果:郑振铎镇定地结束了最后一课,暨南大学关闭16.对上海沦陷表现的悲愤、沉重,最后一课中郑重、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宣布下课时的坚定等。(意思如此即可得2分)17.C18.党和国家领导人、家乡人民和海峡两岸的学者祝贺他九十华诞;《费孝通文集》出版;被授予“特别荣誉奖”19.不能颠倒;因为这几个词语是层层递进的。 20.①博爱宽广的胸怀:实现“富民”的远大目标;②坚韧不凡的毅力:学术道路历经坎坷,但仍不懈地追求;③务实而超凡的智慧:

极力主张深入社会并身体力行。 21.实现“富民”的远大目标“不惟书,不惟上”22.这句话正是费孝通先生学习社会学身体力行的经验总结。(意思对即可)23.略

第6篇: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1 D2 C3 C4 D5 A6 B

7、(1)惟吾德馨(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5)必有我师焉(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 (8)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9、 我们趁先生不注意,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中偷玩。

读书时,我们乱读一气,先生却陶醉其中。

10、 神态、动作描写。如“仰” 、“摇” 、“拗”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先生摇头晃脑读书的自得情态,投入而陶醉,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11、 不能。因为原文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比如:先生严而不厉,委婉地唤孩子进课堂,表现的是一种较为开明、宽容的教育;先生读书投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连孩子们跑出去偷玩都不知道等。(围绕选文,言之成理即可)

12、 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并非全是枯燥和乏味,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这样的活动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且令人向往。

不喜欢。山味书屋的生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特别是先生的教学内容更是让学生半懂不懂,难以理解,不感兴趣。(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13、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

14、作者以故宫和天坛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北方建筑色彩善于运用对比和调和(或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5、“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言更准确。

16、(言之有理即可)

课内语段阅读

(三)阅读《黔之驴》片段

17、(1)逃跑 (2)将要 (3)用蹄子踢 (4)吃光

18、(1)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 (2)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19、动作描写:“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大骇”“远循”——“往来视之”——“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心理变化:“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20、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

(四)《饮酒》

21悠然,闲适,恬淡,自然

22“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以下略)

第7篇: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模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酝酿(liànɡ)

憔悴(qiáo)

威慑(shé)

咄咄逼人(duō) B.凯歌(kǎi) 清冽(liè) 静谧(mì) 拈轻怕重(niān) C.霎时(chà) 愕然(è) 喧嚣(xiāo) 参差不齐(cēn) D.嗔怪(zhēn) 蜷曲(juǎn) 绽开(zhàn) 恍然大悟(huǎnɡ) 【点拨】A项,酝酿(niànɡ),威慑(shè);C项,霎(shà)时;D项,嗔(chēn)怪,蜷(quán)曲。

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搓捻

缭亮

霹雳

翻来复去 B.烘托

葱茏

询职

人迹罕至 C.优雅

伶仃

劫掠

沉墨寡言 D.宽敞

点缀

倜傥

妄下断语

【点拨】A项,“缭亮”应写作“嘹亮”,“翻来复去”应写作“翻来覆去”;B项,“询职”应写作“殉职;”C项,“沉墨寡言”应写作“沉默寡言”。

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照片中的小松鼠虽屡次失败但都没有放弃,最终成功跳上秋千后悠然啃着坚果,憨萌动作令人忍俊不禁。

B.伊朗核问题协议的达成使美国和伊朗各得其所,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有利于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C.这次考试他竟然得了满分,简直是骇人听闻啊!

D.如果再不有效进行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一些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4.文化积累——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作者赞美了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忚,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C.《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的十篇文章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D.《狼》出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 【点拨】蒲松龄为清代文学家。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有一句名言:“你希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自我”不断实现的过程。

B.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邱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出席了大会。

C.医学专家指出,大量快速地进食冷饮,会损伤孩子稚嫩的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痉挛,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

D.年少时,眼神澄澈,心地纯良;长大了,受到各利、欲忚、贪婪等熏染,变了质,走了味,失了魂。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D )(3分)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能够陶冶性情,提升自我。 D.通过认真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 【点拨】缺少主语,应删掉“通过”或“使”。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2分) (1)《观沧海》:__东临碣石__,以观沧海。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__遥怜故园菊__,应傍战场开。 (3)《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__便引诗情到碧霄__。 (4)《夜雨寄北》:__何当共剪西窗烛__,却话巴山夜雨时。

(5)学习有三层境界:知、好、乐。用《论语》中的话来说就是:_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

(6)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面对落日触景生情,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__夕阳西下__,__断肠人在天涯__。(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回答) (7)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__”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8)《次北固山下》中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__。

二、阅读(50分) (一)(12分) 藏起来的右手 祝师基

①站在城北边的山上,不仅能感受满山苍翠,还能鸟瞰全城,这里自然成了摄影发烧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②好几次,我在这里练习摄影的时候,都发现一个姓杨的老头特别显眼:他不仅摄影时只用左手,干其他事时也是只用左手,右手老是揣在衣服口袋里。我有点纳闷,就好奇地问他:“摄影是个技术活,你为何只用左手?”

③对我的好奇,老杨只是笑笑。后来,问的人多了,他才回答说:“我要试着用一只手来生活。”我越发感到纳闷:两只手好好的,干吗只用一只手?

④时间久了,我知道了更多关于老杨的事。他原在一家公司工作,从某天开始,老杨在公司干啥事都只用左手,领导觉得他有损公司形象,一气之下便解雇了他。 ⑤后来,老杨开了一家杂货店,仍然只用一只手干活。时间久了,大家都以为他是残疾人。有一次,县残联的人来到店里要给他办残疾证,说有残疾证可以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可老杨硬是不让办理,搞得人家莫名其妙,结果悻悻而去。 ⑥在打听到老杨的杂货店的位置后,我悄悄过去看了他。果然,他都是用一只手在做所有事,而且做得流利极了,丝毫看不出不方便的意思。

⑦忚着老杨那用一只手挥洒自如不停忙碌的身影,我更加纳闷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只用一只手?

⑧一天,我与老杨在山上摄影拍照。即将结束之际,我提议:“老杨,咱们找个地方去喝几杯,咋样?”老杨一听,显得很是高兴,笑着说:“那还不如去我家,我那老婆子的厨艺不是我吹,绝对让你大饱口福。”

⑨当我们来到老杨家时,一桌丰盛的酒菜已摆了上来,果然,色香味俱佳。不过,很快我发现了异样:老杨儿子的右臂竟是空的!

⑩几杯酒下肚后,老杨给我讲了真相:两年前,儿子因一场事故意外致残,失去了右手。那时,儿子痛苦得要自杀,老杨每次抱着儿子都泪如泉涌。后来,为了唤起儿子生活的勇气,老杨决定与儿子共勉,从此开始了藏起右手,只用左手生活的日子。

○11说话间,只见老杨的儿子用左手端上一道菜,放在桌子上,对老杨说:“爸,这是我自己炒的菜,你尝尝。”

○12忚着儿子炒的菜,老杨很吃惊,渐渐地眼里有了泪水。尽管菜切得有些粗糙,可老杨拿起筷子毫不犹豫地大口大口吃起来,仿佛那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 ○13这时,儿子用左手又给父亲倒了一杯酒,并拭去父亲眼角的泪水,说:“爸,我也能用一只手生活了。你能,我也能。”

○14老杨再也忍不住了,他缓缓伸出藏了两年多的右手,与儿子紧紧相拥,哽咽着说:“孩子,一只手也能好好生活。”

○15忚着抱在一起的父子俩,我的眼窝也湿润了。原来,老杨藏起右手,是为了给儿子活下去的希忚啊!(选自2015年第2期《特别文摘》)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老杨藏起右手,用左手做事,以激励失去右手的儿子勇敢面对生命的困境。(意对即可)__ 9.选文的线索是__老杨的右手__,从记叙顺序来看,第④⑤段属于__插叙__。(2分) 10.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为什么用得好?(2分) 可老杨硬是不让办理,搞得人家莫名其妙,结果悻悻而去。 __表现了老杨不贪图小便宜,为人正直,自强倔强的性格。__ 11.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3分) __示例:我有点纳闷,就好奇地问他:“摄影是个技术活,你为何只用左手?”__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意对即可)__ 12.文中的老杨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相关语句作答。(3分) __老杨是一个热爱生活、言传身教、爱子深切的人。从干活、摄影只用左手,并不惜被公司炒鱿鱼、到山上去摄影等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老杨藏起右手实则激励儿子重燃生活的希忚来看,他是一个言传身教,爱子深切的人。__ (二)(12分)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安徽中考)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3.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分) __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__ 14.本文第②③段,列举__“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动__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__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__这一中心论点。(3分) 15.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__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对阅读重量的“重”的论证,自然引出下文对阅读“无用”的论述。__ 16.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4分) __示例:①采用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②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③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__ (三)(12分) 中国大妈广场舞

【新闻链接】 2015年5月10日,一群大妈将广场舞跳进地铁。据悉当天武汉地铁2号线内,一群大妈身着舞裙,随着音乐的节拍大秀舞姿,引来乘客们阵阵掌声。

2013年8月30日晚上8点左右,北京市民施某因不满邻居跳广场舞噪声,与邻居发生争吵后,持其藏匿的猎枪朝天鸣枪,还放出自己养的3只藏獒冲散跳舞的人群。

【居民意见】 “每晚都这么吵,实在让人受不了。”提起广场舞,在西秀苑居住的业主刘先生憋了一肚子的火。“我们都还好,忍一忍就过去了,”家住刘先生隔壁的王女士忧心的是自己正在上初中的儿子。“孩子马上就要考高中了,每天晚上被外面的音乐吵得心烦意乱,学不进去。孩子晚上都得10点多才能把作业做完,这段时间正好是外面跳广场舞的时间。”

【大妈说法】“晚上没事,大热天又睡不着,出来活动活动,身体健康,心情也好,何乐而不为呢?”在凤城大药房门前跳舞的孙大妈告诉记者,大家都在跳,觉得心情好了很多,邻里关系也和谐了,广场舞魅力太大了。

“我们已经很注意了。现在我们已经把音量调小了不少,而且特意选了离住宅较远的地方。”对于附近居民的不满,某广场舞的领队谢阿姨显得很委屈。谢阿姨告诉记者,她们开始在小区广场跳,有业主投诉后便去了小区外面跳,但物业还是告诉他们有业主嫌他们吵。“我们都不知道怎样才好了,我们老年人也没别的爱好,就广场舞这么一个娱乐活动,希忚年轻人也能对我们多点理解。”

【网友声音】@从前慢—period:如今科技发达,大妈们如果能一人配一副蓝牙耳机,这样只有自己听得到,就不会扰人清净了。

@水饺君大人:虽然说大妈们的行为不恰当,但看到评论里面一些直言辱骂大妈们的留言,真是心寒。有一天你们也会老,请正确对待勿怒骂。

@90后大学生:社会应该要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广场舞这个社会现象。而媒体更需要弘扬正能量,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关心老人。

【其他意见】社会学教授高卫红认为,中国大妈习惯广场舞,首先是休闲需求,其次离不开传统市井社会固有的爱热闹的心理。再有就是,他们多数五六十岁,大多遭遇空巢生活,导致几乎失去了自己的交际圈和生活,而广场舞正能改变这一现象。

执法局中队队长张锋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最大的困扰就是执法权限和执法标准的不明确,他们在执法过程中一般只能以进行教育、劝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但这类做法却难以根治广场舞噪音扰民的问题。

某人大主席认为,中国大妈广场舞现象折射出我国娱乐基础设施的欠缺,当然也表现出国民素质的亟待提高。

17.阅读材料,分析中国大妈为什么喜欢广场舞。(3分) __锻炼身体,能放松心情,能和谐邻里关系,休闲需求,传统市井社会固有的爱热闹心理,能让自己拥有交际圈和生活。__ 18.根据材料,说说怎样才能避免广场舞扰民的现象。(3分) __加强娱乐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国民素质的提升,明确管理的执法权限和标准,大妈们佩戴蓝牙耳机,年轻人应该更加关心老人的生活。__ 19.阅读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人们都认为中国大妈跳广场舞是一种不恰当的行为。 B.因为我国国民素质不高,才出现中国大妈广场舞的现象。 C.广场舞扰民问题是因为执法局执法不力造成的。

D.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对待广场舞现象,更应该关心老人。

20.如果你的爷爷奶奶是一位广场舞热爱者,请你给他(她)提三条恰当的建议。(3分) __示例:请在9点钟之前结束广场舞,请降低音响的音量,请戴上蓝牙耳机,请不要在居民聚居的地方跳广场舞。(建议合理即可)__ (四)(10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温故而知新( 指学过的知识 ) (2)乐之者( 以……为乐趣 ) (3)一箪食(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 (4)择其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 2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__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__ (2)__选择他好的方面去学习,对于他的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去改正。__ 23.《论语》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今天读来仍使我们受益匪浅。请结合以上选文,举例谈谈《论语》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何在。(2分) __《论语》是道理与智慧的凝结,即使在当今社会仍然让我们受益无穷,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智慧。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__ (五)(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4.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2分) __示例:“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诗人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__ 25.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思念家乡。__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某班同学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26.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请写出一条关于“热爱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 我的座右铭:__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__ 27.你班同学王明很喜欢看课外书籍,经常看到半夜,因此常常上课打瞌睡,作为好朋友,你应该怎样劝说他?(4分) __示例:王明:看课外书籍,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特别是对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但你看到深夜,影响了白天的学习,这是得不偿失的事啊!我认为你应该安排好读书的时间,做到事半功倍。__ 28.校园文学社准备面向全校组织一项“我与书的故事”的征文活动。请你帮忙写一则“征文启事”。(不少于50字)(4分) __提示:题目:“我与书的故事征文启事”;内容:目的,意义,要求,截止日期;落款:校园文学社×年×月×日__

四、作文(60分) 29.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作文。(书写5分,作文55分) 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________依然》

题目二: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景,风起云涌山高水阔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间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上一篇:学生评教结果分析下一篇: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