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培训实习报告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护士培训实习报告(精选8篇)

护士培训实习报告 篇1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我进卫校时,本来想解放一下自己的,但是很快我就明白了,卫校的学习是更需要努力认真的.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开始了卫校的学习旅程,觉得自己落后了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由于中专的授课已不再像初中时填鸭式那样,而是一节课讲述很多知识,只靠课堂上听讲是完全不够的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26ldquo;方法%26rdquo;,做事情的方法在学习时,以%26ldquo;独立思考%26rdquo;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

光阴似箭,一晃眼,从学校走上社会,走进医院,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已经好几年了自中专卫生学校毕业以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辛酸真正接触到临床后,才发现,临床护理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是存在着差距,自己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熟练的临床操作,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必须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爱心等等然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也使我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觉悟才能在这个高科技突飞猛进的社会主义社会拥有一席之地

在卫校的第三年是我们到医院实习的时间,基本上一年都是呆在医院里学习再这里我熟练我的护理操作技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用我全副的耐心和爱心护理病人,使病人得到良好的照顾,早日康复到医院

护士培训实习报告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2011年在内镜中心实习的护生200名, 其中男10人, 女190人, 专科50人, 中专150人, 年龄18~20岁。将实习的护生随机分成两组。

1.2 方法

1.2.1 老师的选拔

由护士长和总带教老师研究确定, 选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业务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担任。确定人选后进行讲课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集体培训, 经考核合格者方可担任教学老师。将教学老师随机分成两组。

1.2.2 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实习护士培训的课程设计及课件的制作

依据实习护士实习计划进行课程设计, 并确定授课时数;根据以往学生普遍反映的难点与疑点, 以及老师普遍认同的具有内镜特点的护理重点, 结合专科的新进展, 补充教学内容, 设计课程。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核心制度, 安全知识及法制观念;护士的素质要求, 礼仪规范;内镜中心的环境布局, 内镜洗清消毒;胃肠镜检查配合及内镜手术的配合, 无菌技术操作, 职业安全及防护知识, 将上述课程内容采用不同方法制作课件。 (1) 应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 在Powerpiont软件中进行设计, 制作成图片, 以幻灯形式演示。 (2) 使用录像机把各项护理操作、常规工作过程拍摄录制下来, 配以解说、音乐, 制作成教学VCD。将需要强化的内容包括内镜洗清消毒;胃肠镜检查配合及内镜手术的配合, 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强化进行全程的示范操作训练。 (3) 对一些不易用文字描述的仪器、器械的结构、原理及用法, 采用Flash动画技术制作课件。 (4) 通过检索Internet的医学、护理学相关网站, 获得科专业及相关专科的新进展信息。将其融入相应课程, 制成Powerpiont课件。传统的培训方法的课程设计及课件的制作只是简单书面材料。

1.2.3 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是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跟随专科教学老师临床学习两种方式。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实习护士培训教学是改变以往填鸭式授课方式, 以计算机Windows2009为操作平台, 将课件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进行演示授课。授课过程中根据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进行分节停顿讲解, 反复多次演示播放, 强化记忆。老师对播放中的情节随时提出问题, 通过现场反馈或讨论直至理解。教学课件根据自己的需要可拷贝, 完成课堂教学后, 跟随教学老师临床学习, 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1.2.4 教学培训

1.2.4.1 规章制度教育

以多媒体Powerpiont形式全面系统地进行规章制度教学。如安全教育, 法制教育, 思想教育, 护理核心制度教育。以答卷的形势进行考核。

1.2.4.2 工作指引流程教育

把院前急救的接诊流程, 利用录像或VCD课件进行连续、真实的全程示范性操作演示, 如应急处理、工作程序等;以配有音乐和解说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各项常规操场作, 提出对实习护士的要求及希望;结束后, 分配实习护士跟随相对固定的教学老师开始临床学习。临床实习期, 将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临床学习相结合, 采取集体讲课、教学老师小讲课和实际操作的方式, 使其熟悉掌握各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通过多媒体课件示范各种仪器设置的使用方法。在播放课件或放映录像过程中, 结合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需要分解演示动作, 难点部分加以讲解反复播放。在临床工作中, 教学老师对重点内容示范强调每个动作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通过实物加深对仪器设备用途的了解。出科前抽考常见的内镜配合技术, 如内镜清洗技术。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PEMS 3.1医学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 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采用客观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 按统一标准对实习护士进行培训后的理论与操作综合考试, 成绩分为优 (>90分) 、良 (80~90分) 、合格 (60~80分) 、不合格 (<60分) 。2009-2011年实施多媒体教学后实习护士的考试成绩比传统教学方法的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优良率显著高于以往。及格、不及格率明显降低。考试成绩数据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培训后综合考试成绩见表1。

2.2 教学效果反馈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反馈调查表进行课后当场不记名调查, 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内容包括:对教师及教学的满意度, 授课是否易理解、易接受, 上课注意力集中情况, 知识现时记忆、课堂吸收效果, 能否调动学习主动性, 授课是否具有启发思考性等。调查结果显示, 实施多媒体教学后学生对科室教学的满意度由以往的78%提高到95% (P<0.05) ;学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由以往的82%提高到93% (P<0.05) 。

2.3 教学老师和医生、

满意度问卷抽查以问卷形式随机抽查教学老师、医生及患者对实习护士的满意度。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操作的水平等。实施多媒体教学后, 教学老师和医生、患者对实习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90%。

2.4

应用多媒体教学后, 应用课件完成相应教学任务所需时间, 比以往传统教学方法明显缩短。教学老师的教学水平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应用多媒体教学, 锻炼了教学老师获取信息、应用计算机制作课件的能力, 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担任教学的老师全部通过了全国计算机模块考试, 达标率为100%。

3 讨论

在实践过程中, 多媒体教学显示了其多方面的优势, 在内镜中心进一步实施应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可行性。

3.1 适合内镜中心的工作特点

内镜配合涉及的知识涵盖了多专科的新技术开展, 内镜中心工作量大, 工作期间高度紧张, 任务繁重, 随机性强, 而且仪器设备多。这些特点使实习护士的教学计划难以按部就班地落实[1]。以往的跟班临床带教也多是根据带教老师的自身经验指导学生, 使教学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授课时数所限, 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而多媒体教学可将相关图像、声音、情景与授课内容进行链接, 并加以声音解说, 动态地呈现操作的全过程也避免了多位老师多次带教、重复示范、标准不一的情况, 使内容丰富而翔实, 这是传统授课方法无法比拟的。

3.2 提高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过程是老师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讲解或操作示范, 表现为一种较枯燥、被动的讲、看听、做的过程, 学习者常感到单调、不生动、无趣味、注意力不集中, 费时费力。多媒体教学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它集声、光、色和动画于一体, 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轻松和趣味中掌握知识[2]。

3.3 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培训, 促进带教老师自身水平的提高

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培训, 给内镜中心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习计算机知识,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不断扩展相关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否则, 自己将不能适应教学老师的角色及教学手段的改变, 从而激发了教学老师不断学习的热情, 使她们产生了更深层次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促使他们在“教”中学习, 在教学中成长, 教学相长。急诊科教学老师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着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贺玉芳.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7, 12 (7) :623.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 篇3

当前,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正日益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标准、新要求,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师培训机制和培训模式。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既跟不上发展要求又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探索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培切模式,成为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关键。

钦州学院与地方教育部门联合,派出优秀师范生到中学顶岗实习支教,对置换出来的农村中学教师进行以基础理论学习、研修基地研修、外出考察等为内容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培训,受到了参加培训教师的一致欢迎和肯定。这种“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做法,既是现阶段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一种好模式,又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现实与发展的选择。探究其出现的背景及如何更好地实现,对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置换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背景

(一)教师不足,教学负担重。

由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很大的差别。目前,钦州市农村小学的生师比远高于21:1的国家标准,如钦州市钦北区农村小学生师比为28:1。该区小学教师平均每周20个课时左右,教学任务繁重。不仅教师不足,而且代课教师比例大,如2007年秋季学期,浦北县的月光小学和秋香小学代课教师比例超过50%。随着代课教师逐步清退,而公办教师又暂时难以补充,少数农村边远小学面临无教师上课的严峻问题。广西普通初中和高中的生师比虽然连续四年下降,但2007年初中的生师比还比全国平均水平16.52:1高出2.32个百分点,高中生师比比全国平均水平17.48:1高出1.45个百分点。另据国家教育督导抽样调查,小学、初中教师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2.4个小时,班主任周平均工作时间达52.1个小时。90%的教师反映周六周日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和家访等,20.6%的山区农村教师承担了跨年级、跨课程的教学任务。如果在日常工作日参加培训,培训前的调课和培训后的补课让教师烦不胜烦;如果在节假日参加培训,休息的时间完全被占用,教师身心疲惫。因此,以往受训的教师普遍缺乏参加培训的动力。“顶岗实习,置换培训”解决了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而要调课、补课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来得安心,学得踏实,因而成为一条“农村教师进城培训”的有效途径。

(二)经费短缺,工学矛盾难解决。

据国家教育督导组织的抽样调查显示,59.3%的校长反映目前没有稳定的教师培训经费来源。这种状况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需求。教师培切I经费短缺,农村中小学本身师资力量又不足,学校拿不出钱请代课教师,就安排不了任课教师离职进修培训。有些农村或者偏远地区的学校,出于时间、经费、人员等方面的考虑,对参加培训的教师实行严格的名额限制,只有少数工作5年甚至10年以上的骨干教师才有资格参加培训。而高校师范生到中小学顶岗实习支教,置换出任课教师,能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可以为疲于应付繁重教学任务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让他们得以利用被顶岗的时间进修培训,补充业务知识和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三)条件有限,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近些年来,校本培训成为在职教师培训提高的途径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校本培训需要以有一定的教师数量和相应的师资水平及教育资源为前提。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较低且每所学校的教师数量有限,教育资源除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几本资料外,其它资源寥寥无几,上网条件也有限。而且农村地区经济等条件又相对落后,中小学校难以筑巢引凤,引来和留住高水平的教师。诸多因素制约了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同时,校本培训往往还因引领不力或学校继续教育环境不好而难见成效。因此,“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不失为在职教师培训提高的一个好模式、好措施。

(四)市县专门教师培训机构资源缺乏,力不从心。

我国市、县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一般是教师进修学校(院)或“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一些条件较好、实力较强的教师进修学院,在前些年都已合并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随着对中小学教师学历和能力素质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市、县专门培训机构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师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也都无法满足教师培训的要求。同时,有些培训人员学历层次偏低,自身素质尚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有的甚至从未从事过教师工作,只能是“想当然”,靠模仿他人和凭自己的理解,简单地拿空泛的理论去解释和指导教学。此外,培训机构用于培训的图书、音像、网络资源不足。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各类硬件设施远远落后于当地示范性中学,甚至落后于条件较好的小学。而地方高校师资、宿舍、图书、网络、仪器设备、资源有着相对优势,有的其前身本来就是教师培训机构,升格或合并为综合性高校后还承担着教师教育的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小学教师培训都具有一定的能级,可以起到把大学的辐射作用转化为与地方合作实现共赢的作用。

(五)教师的专业发展,迫切需要“置换培训”。长期以来,在职教师培训的做法都是希望让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理论知识,因而侧重于对学科知识的传递和教育观念的灌输,在培训形式上则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的培训很难在情感上引起教师的认同和共鸣,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科学合理的“置换培训”,可以将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作为研修内容,在真实情境中组织培训活动,促使参与者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在培训过程中切磋教学技艺,并就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钦州学院组织置换出来的农村中学教师到研修基地学校——市区示范性中学进行以听课评课、上研究课、调研、上机实验和论文写作为内容的实践课程培训研修,使他们体验了从老师到学生再到老师的角色转换,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从而对教师专业、理论学习的认识和自我评价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置换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现

利用高校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置换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是个新鲜事物。要使之实现并得以长久运行,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制度。

(一)政策理论支撑与工作职责。

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的政策和理论支撑主要是:

1国家政策和工作要求。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要求,各地要将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探索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试验区,促进师生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践,在教师培

训、教育教学研究和咨询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而具有教师教育职能的高校,对顶岗实习置换出来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既是落实政策的要求,又是本身的工作责任。2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找到了高校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实习和高校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培训之间的契合点,有利于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促进高校与中小学建立起“合作、互利、双赢”的新型关系。3教师培训方式的多样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因此,教师培训除保留传统的方式外,还要不断开拓创新,形成培训方式的多样性。“置换培训”中小学教师,是在重新理解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在思想与实践上对教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探索,是实现教师教育专业化、终身化和一体化的新途径,是建立在大学与中小学平等合作基础上新的在职教师培训方式。4知行合一的哲学基础。目前,各地对顶岗置换出来的教师进行的培训是一种研修培训。培训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两大类,按“集中培训+个人研修+承担科研教改任务+导师制”的综合模式进行,围绕专题组织讲座、读书、研讨活动,以及专门技能讲解与培训、现场实践与研究、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等。这种培训继承和发扬了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体现了辩证的思想。

(二)制度与机制的建立。

要使“顶岗实习,置换培训”顺利进行,需要形成政府支持,大学与中小学合作联动的机制。

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项改革加以推进。要确立“以全体教师素质达标为基础,以培养名优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加强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科研、教改能力为抓手,倾斜于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制定措施,对“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相关问题作出制度安排。此外,省级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拟订地方财政对置换培训中小学教师的经费安排意见,并拨出一定的专项培训资金。2各地市县政府及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教师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要积极安排和接收高等院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实习支教,合理置换任课教师。要以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为核心,制订被顶岗教师培训的管理办法,完善教师培训与考核、使用相结合的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当今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师的培养培训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密切结合。地方高校应会同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地选择一批中小学作为合作伙伴,建设相对稳定的师范生实习基地,并将其发展为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地方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实验区,使“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得以更好地实施。4农村中小学既要为高校师范生提供必需的实习条件,也要为置换出来的教师到高校参加培训创造宽松的环境。要认真按照“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实施方案选派学员,积极配合高校做好被顶岗教师的培训研修工作。实施“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工程的高校,要制定《师范生顶岗实习与师资培训方案》和《被顶岗教师培训方案》、《被顶岗教师基地研修计划》等具有操作性的培训方案,健全工作机构,严格组织实施。如2008年,钦州学院与钦州市教育局和各县区教育局及相关学校密切合作,在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责任分工、政策措施、经费保障等方面,都作了具体安排和详细规定,使培训工作圆满地获得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置换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既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现实选择,又是一种具有开拓意义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护士实习报告 篇4

那一天穿上洁白的护士服医院的时候,心情是多么的激动,那一刻告诉——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是护士的职责,一名实习护士,应该在医院努力学习,使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为以后一名合格的护士垫下基础!

实习伊始,几个小护士总是跟在带教老师的屁股后面,不放过老师的每操作细节,还做了小笔记,遇到不懂的都地向老师询问,老师总能给细细解答,老师,都能理解的,护士工作确实非常的繁杂,老师要本分的工作还要负起带教的责任。就刚开始做了几个礼拜的见习护士,渐渐的开始尝试操作,而老师只放手不放眼,让安心地去操作,给了的饿锻炼机会,也许只是尝试,而那一刻要拿出的勇气,战胜的心理。

护士实习是的生活,既要学会做事也要学会做人。做事,实习中要地充实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多的操作锻炼机会;做人,在医院要好和同学,带教老师,护士长,医生,病人和家属的关系,这给带来了的个的锻炼机会,而护患关系是最的,能给的护理工作会带来,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性操作,而是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的性活动,护士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要帮助和恢复健康的人健康。在实习中我体会到了沟通的性,深深地体会到了沟通的性,体会到了沟通带给我的快乐。沟通是一门艺术,它是架起人与人之间理解、信任的桥梁。会不会沟通每个人的生活,而且也的工作。

与病人相处时,我总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尽我所能地与交流、沟通。用我的心去感受的病痛,体味的需求,并力所能及的护理与帮助。的沟通,才能的护患关系,才能患者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患者才会表达的所思所想,护士才能病人,到位的护理。

短短几个月实习了,在医院的走廊里,能看到忙碌的身影,不停地穿梭在病房之间,很累,但应该值得高兴,终于能胜任老师交给的任务,可以去独立护理工作,这为的未来踏出了一大步,应该值得庆贺。在实习当中不忘充实的理论知识,按时参加科室和医院护理部的护理知识讲座和教学查房,才能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地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理论与实践相,实习就应该是的。

在实习当中我意识到要做一名护士很不容易,一名合格优秀,具备有素质的护士更不容易。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的需求也,护士的素质显得越来越,不但要的心理,专业技术,职业道德,身体的素质,还要有文化仪表的素质。

实习给了的饿锻炼机会,让在问题当中去解决问题,为护士之途铺上了一条的道路,学会了做一名护士,也学会如何做一名具备有素质的护士。护士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体,要最佳的护理服务,就自身修养,有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稳定的情绪,遇挫折不灰心,有成绩不骄傲;能临危不惧,在和的环境中能沉着应对;有宽阔的胸怀,在工作中能虚心学习同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能不同意见,取众之长,补己之短,工作中能互相交流经验。而在专业技术应该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地制定护理计划。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知识,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和护理科研;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优秀护士应具备的条件,除了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外,对现岗位的专科护理技术应精通,能稳、快、准、好地护理工作,高超的护理技术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的自信心,给人美的享受;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医生对急症或危重患者的抢救;的责任心,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的,操作规程,查对制度,时刻牢记医疗安全,杜绝医疗差错事故;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有的想象力,勇于技术创新。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与人交流的技巧,能患者的情况灵活运用语言心理护理。

护士实习报告 篇5

实习期间我一共经历了五个科室,分别是门诊、妇科、内科、外科、产科。实习生活丰富多彩,看到很多、学到很多,所以感触颇多。

一、实习目的

以前当的一直是学生,学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中国式的教育一向是填压式的:被动地接受那么多的知识,虽然考试考了那么多次,但现在我的知识在脑海中似乎没了踪迹,只好不断翻书。当在老师的提问下一次次哑口无言时,才认识到自己记的粗浅,没有时间经过的记忆犹如沙滩上的足迹,当时似乎深刻明显,却耐不住时光的清洗。

二、实习内容

人是有惰性的。特别现在独生子女多,这种惰性、依赖性表现比较强烈,实习阶段要注意克服。带教老师最喜欢勤奋的学生,只有勤奋才能被人赏识,被人接受,才有的机会去学习的实践知识。“四勤”首先要眼勤,就是要善于观察。

①认真观察和学习带教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安排的周密性和计划性。

②观察各项护理操作的操作流程和具体操作手法,临床上许多知识教科书上是没有的,有些知识和经验只有心悟而不可言传,只有在实践中多观察,多领悟其中的要领,才会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有质的进步和飞跃。

③要勤察病情,对病区内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病人要密切观察。如手术病人存手术前后的病情观察、心脑血管病人各项牛命体征的观察、各种特殊治疗和用药疗效或不良反应的观察等等,通过观察才能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手段处理突发事件,严密的观察病情,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提高治疗率和抢救成功率是至关重要的。再则就是要口勤,通过言语才能沟通,但语言要讲究艺术和职业规范,不能自以为是、杂乱无章的乱讲。包括尊敬师长语言甜蜜、求学知识勤钻好问、安抚病人话语温馨、主动询问、耐心解释、入院宣教、科普知识等等。护患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处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沟通,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学习起来也就顺心多了。

另外,最重要的还要手、脚勤,就是要乐于干活,主动做事。护理工作平凡而琐碎,各班工作职责只是比较粗略的分工,分工的基础上还需要合作。相当一部分工作是没办法明确分工和量化的,但又是必须要做的。所以只要人在病区,要是工作和病人需要,都要主动去做,绝对不能等待或推诿。做好治疗护理之余还要“没事”找事干,多下病房了解病人各方面的状况,协助做一些生活护理,以及病房环境的整理,办公室、治疗室的清洁整理等等。在这样的勤奋工作当中你将得到比别人加倍的学习机会,同时带教老师们也愿意把的知识和经验传授于你。

三、角色转化问题

实习刚开始,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虽然以前也曾见习过,但真正的要实际操作了,我仍觉得底气不足。我会不会弄错了,万一弄错了怎么办。干事情总是缩手缩脚,加上跟我一块实习的同学表现都很好,我觉得老师都喜欢她们,事情似乎也轮不到我头上,每天盲目跟着做基础护理,跟着操作。本想说让我也试一下,但又不敢。因此,我觉得角色转化是个坎,我一定要努力克服这一点。方法主要是靠主动吧,我发现,只要主动提问,主动提出操作的要求,老师都是很乐意教的。不能再像在学校里那样等着老师要求干什么了。

四、胆魄的锻炼

面对病人,特别是外科的病人,见到血是经常的,看到病人痛苦地呻吟,特别在操作的时候,心总会提到嗓子眼,因此而小心翼翼,束手束脚,反而会给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因此,胆魄得锻炼得大一点,再大一点。胆大心细是我追求的目标,只有准确迅速才能早点解决病人的痛苦。

五、无菌观念和规范化操作

在各个科室实习期间,每个老师都强调无菌观念,因此,我深刻认识了无菌观念,操作中便不自觉地去遵守。而规范化操作也实在是个很保守和安全的做法!至于新办法,创新思维,那只有熟悉情况了再做打算。

六、微笑服务

在这里,我看到的是笑容可掬的脸孔,也都觉得特别地漂亮与可爱,让我有种感觉,如果我是一位病人,我会毫不犹豫选择住在这里。因此我也要求自己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每天保持阳光灿烂的笑容,让病人感到温暖。

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这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的重要性,但当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发现,临床护理和书本上还是存在着差距,自己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熟练的操作,还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观点等等。

护理的全部工作都是围绕病人入院到出院来展开的。人是一个生物体,时时刻刻有着他(她)各种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病人则在此基础上还有疾病治疗护理的需求。护理工作除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有着严格的操作规程外,其他大量工作都是根据病人需求去做的。因此,如何满足病人的各种正当需要,就囊括了我们所有的护理工作。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解病人之所难,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其中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耐心细致的入院宣教、温馨和蔼的语言沟通、体贴入微的生活护理、高度负责的人文关怀等等,都是护理工作的具体体现,护理质量的高低均会在这曰常的点点滴滴中反映出来。

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是从生理学角度如呼吸,循环、体温、饮食、排泄、清洁、环境、活动、休息、姿势与体位等方面出发,由护士运用护理技术来实施的。当病人由于疾患等原因而不能自行漱口、刷牙时,护士应对其进行口腔护理,这不仅可使病人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去除口臭感到舒适,还可预防口腔感染,防止发生并发症。排尿时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也是人的基本需要。对于排尿发生障碍的尿潴留病人,在查明非尿路阻塞所指的情况下,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改变病人的卧位,热敷和按摩病人的下腹部,利用条件反射来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等。

如上述措施无效,还可在无菌操作下施行导尿术,把尿液从膀胱内引出,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满足其排尿的基本需要。满足病人的治疗需要,采取的护理活动有观察生命体征、给药、肌内注射、静脉输液、输血等。对腹部手术后病人,协助其取半坐卧位,可促使感染局限化,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伤口缝合处张力,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对高血脂病人,常采用低脂饮食,限制病人动物性脂肪的摄入,以配合药物治疗等。

住院病人由于疾病对身体的影响,加上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应了解不同病人错综法杂的心理活动,对病人进行心理上的安慰、支持、疏导,尊重病人人格,调整病人情绪,以解除病人的各种压力,不利于治疗和康复的不安情绪。

在护理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病人解决问题,使病人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身心状态。总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病人满意了,说明我们的工作就做好了。

在护理的制度中,有“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执行医嘱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等。各项操作规程是我们的教科书上都明确规定了的。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约束,就会一盘散沙,工作无序,正常的工作无法准确的完成。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我们的前辈在上百年的护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凝结了她们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有些是血和泪甚至生命所换来的。违反了这些制度和规程,轻则延误诊查和治疗,重则可能给病人造成功能障碍甚至失去生命。所以我们只有严格遵守,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不犯错误,从而保证医疗质量,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护士的综合素质。在护理文书中,可以看到你对病人整体状况的了解程度;看到你对医嘱的诠释和理解程度;看到你根据病情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和方法;看到你在执行医嘱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规范性。同样护理文书也是病人住院过程的文字档案和法律依据。因此,护理文书一定要客观,实事求是,规范的书写,做到楣栏、内容填写完整,字迹工整清晰,文字语言流畅,使用医学术语,记录客观事实。

七、实习总结

在病室实习期间掌握了各种铺床法,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病人入院及出院护理,口腔护理,褥疮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晨晚间护理,血、尿、便、常规标本采集的意义以及方法。知道了医嘱处理,病室报告、重症记录、护理病例,体液出入量记录单的书写方法。熟悉了口服、雾化吸入、注射给药法。药物过敏试验及溶液配制法,皮试结果的判断,静脉采血、输液、输血的方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方法,体温单绘制法,氧气吸入法、吸痰法、鼻饲法、灌肠法,男、女病人导尿术。监护仪、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心电图的波形特征,各种引流管道的原理及护理要点。另外,在血液透析室还掌握了血液透析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及透析器和导管连接的方法。

总的来说,实习期间最庞大的收获,就是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认识水平上升,各项护理工作逐渐熟练,同时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习惯,通过思考,举一反三。

医院护士实习报告 篇6

尽管这次见习时间很短,但收获却很多。

由于对医院的基本情况、医疗管理流程等知之甚少,同时接触社会少,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护士等沟通的能力,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时显得手足无措。可是,现在见习后,可以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及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尤其是护士们的职责。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看着护士们忙碌的身影,有着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这应该算是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现在观察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算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进入病房,顾名思义,病房护士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如导尿术、插胃管、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灌肠法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目前这些操作很多都没有学,可是以后在临床我们必须得会!从这次的观察中,我知道了今后学习的重要性。每一个操作都要熟练做好。其实,护士的工作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学习去思考去操作去锻炼,才能拥有牢固的技能!会更加珍惜以后学习的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每个课堂学习的机会。

最深的体会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学无止境。其实我们也知道,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探索的过程。一年后的我们也要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然而社会看重的不仅是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更多的要看我们是否掌握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一旦踏入社会,我们就必须去适应,去融入。那么怎样去做,怎样才能学以致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有踏实的基本功,以知识为后盾,以不变应万变。而这些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主要目标。

护士培训实习报告 篇7

输液是护理技术操作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 包括配药、穿刺、换药、拔针等环节, 很多实习生只对穿刺感兴趣, 对其他环节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认为简单。可看似简单, 每一个环节都是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认真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相关知识培训, 是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在儿科, 配药, 药物换算, 小儿用药剂量, 禁忌, 穿刺时, 血管细, 小儿哭闹不合作, 换药时家属带着小儿到处走, 为保证输液安全, 我们通过对实习生有针对性的岗前操作培训, 使所有护生都明白, 做好每一个环节, 可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本研究针对实习护生进行输液操作的岗前培训的方法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培训方法

1.1 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

端正学习态度, 培养良好的医德修养, 严谨的工作作风, 高度的责任心。一方面引导学生热爱护理工作, 热爱患者, 视患者如亲人, 处处为患者着想, 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另一方面, 要培养实习护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 对工作高度负责[1]。要教育护生不良的精神状态是差错事故的导火索, 是护理服务的大忌。只要你穿上工作服, 走上工作岗位, 就要静下心来, 不要把恶劣情绪带给患者。护士是天使, 应该给患者带来健康和快乐, 必须认真去做每一项工作, 和蔼的面对每一位患者。

1.2 严格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对于刚入科的护生, 应告知不要急于动手, 要先听老师讲, 看老师示范, 不懂要问, 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无菌技术贯穿在护理操作中, 特别是在批量配药时, 要注意保持无菌的空间, 不要随意跨越无菌区, 建立基本的无菌观念。要明白, 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去做, 否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输液反应, 轻度出现寒战、发热, 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不但没有起到治疗作用, 反而给患儿危害, 延误病情, 违背了护理人员的天职。

1.3 认真辨别药品名称。

配药时, 学会辨别类似的针剂药物, 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仔细查看药物的名称, 很多药物的名称很近似, 比如10%的氯化钾、10%的氯化钠、0.9%的氯化钠、10%葡萄糖酸钙等, 都是10 m L无色液体玻璃安瓿, 外观一样, 药理作用却全然不同;各种药物用药途径不相同, 如若用错则可能在瞬间让患者失去生命, 根本没有抢救机会。儿科用药是护理学生难以把握的复杂环节, 常用药物的剂量、计量及混悬液配制均不同于成人, 因此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儿科与成人不同, 用药剂量很关键, 应牢记各种药物的千克体质量的常用量, 做到用药剂量准确无误。应告知学生, 在实习和将来的工作中仔细辨别各种药品, 如有疑问, 应询问老师或医师, 避免用错药物。在配药过程中, 认真做好三查七对, 在老师确认无误后才配药。

1.4 培养严格查对的习惯。

认真执行三查七对, 应清楚内容, 而且要认真运用到每一次操作中, 在以往的医疗事故中, 在多数原因是由于没有认真执行查对造成的。作为护理工作者, 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5熟练静脉穿刺术。

对小儿进行静脉穿刺时, 应学会如何固定不合作的患儿, 有利于穿刺。面对哭闹的患儿, 要多与家长沟通, 态度要和蔼, 言语要温柔, 多运用儿童的语言, 才能使患儿及家长消除恐惧心理, 以便进一步治疗。穿刺时, 要竖立自信心, 动作要轻柔。

1.6 掌握正确的更换液体的方法。

更换液体看似简单, 但学问不小, 要掌握好正确的更换液体方法, 我们的体会是: (1) 克服麻痹思想, 做好查对工作, 运用反问式方式查对姓名, 因家属多或有的家属年龄大、或室内小儿吵闹, 你问名字时, 她听不清楚也答应, 很容易造成接错液体。 (2) 换液后正确调节液面, 查看输液管内有无气泡, 以及如何处理, 不允许大量气泡进入体内, 以免造成空气栓塞, 对患儿生命构成威胁。 (3) 正确调节滴速, 应根据医师制定的输液计划和特殊药物滴入时间调整滴速。接液时查看上一瓶液体滴入时间是否达到输液要求。护士必须学会计算滴速, 按所计算出的滴速按时给患儿输液。

1.7 掌握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 序贯输入的两种药物之间有无禁忌。

如在不清楚配伍禁忌的情况下换药, 一旦两组液体出现反应, 将会威胁患儿的安全。对陌生的药物, 在接液体时, 应观察滴入药物时有无沉淀、变色等反应, 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液, 更换药物及输液管, 封存并报告医师。

1.8 加强巡视, 认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 以及处理方法, 观察患儿全身情况, 能正确判断患儿的不适与输液有关还是病情变化, 熟练掌握处理液体不滴的几种方法。

在同一病室, 换液体时应观察同病室的患儿的一般情况, 液体的输入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1.9 结束输液。

输液结束, 如有静脉留置针, 应掌握封管方法, 并交待注意事项。拔针时, 应针对不同年龄、穿刺部位不同, 选择不同的方法, 胶布粘贴过紧或粘头发, 不可强行拔除, 应使用酒精湿润后, 慢慢顺着毛发的方向轻轻去除胶布。特别是新生儿, 更应小心, 如胶布去除不当, 可引起患儿皮肤损伤, 造成二次伤害。拔针后交待家属按压10 min左右, 或协助按压, 特别是在小儿哭闹时, 不应放手过快, 以免造成流血, 引起家属恐慌。按压时不可揉搓按压部位, 如遇穿刺部位肿胀, 不可过快热敷, 以免加重出血。

2 小结

通过对护生的针对性岗前培训, 使所有护生都能明白此项操作的流程, 强化护理操作的规范化, 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 对护理技术操作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去做, 并将“三查七对”、无菌操作技术、人文关怀、健康指导融入到操作中, 杜绝哑巴操作、机械操作, 要明确每一步操作的理论指导依据。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保证患儿的安全。同时, 通过针对性的岗前培训, 使每一个护生懂得, 护士的每一项看似简单的操作, 都有这么多相关内容要掌握。所以, 将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每一名护生都要下苦功学习每一项操作, 才能使实习计划得以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陈洁, 王羽, 胡志.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1-43.

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培训;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40-03

一、背景

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阶段,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结合新技术的教育管理创新及教学模式应用的探索上,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云平台等新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日益普及,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与教学支撑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

基于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系统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我们对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的现状做了一次调研。

1.调研目的

(1)了解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对国内电大系统、中高职院校及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等其他机构组织的与教育信息化培训相关的活动进行较大范围的调研,获得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开展情况的真实信息。

(2)挖掘培训的真实需求。期望通过对这次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培训对象结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合理之处,并从中挖掘出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真实需求。

2.调研对象

有全国43家电大院校系统提供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100家高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100家中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20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和企业开展的有关教育信息化培训活动。

3.调研方式

通过对调查对象公开网站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信息、招生简章、通告通知以及学员公开发表的培训心得等进行搜集和整理,统计出全国44家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以及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近三年来开展过各种级别和类型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培训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分析。

4.调研内容

调研信息内容涉及培训的主办单位、培训规模、培训对象、培训时长、培训方式以及全部能了解到的具体培训课程内容。

5.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涉及了43所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及部分师范院校,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调研了20多家教育服务类企业,获得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培训共153期,其中以师范院校和电大开办为主,高职院校有不定期的内部培训活动,而中职院校一般是外派型培训。

(1)在开办规模上,根据培训班类别的不同会有两种较大的差别,一种是对外的招生培训,影响力较大。一般由电大和部分师范院校举办,诸如面向全省或全市的集体培训,也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但规模都相对较大。另一种是对内的培训,影响面也较窄。主要是面向校内的教师或教学管理和辅助人员,培训规模基本在几十人以内。

(2)在培训方式上,除了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及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展过为数不多的在线学习及视频会议方式的培训之外,其他院校和机构进行的均是线下的课堂面授培训,并且一般是一至两天的短期培训。

(3)在培训对象上,主体可以分为学科教师、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三类。这里培训对象是按照培训机构开设课程针对的目标人群进行的分类,其中,管理人员针对的是各院校校长、教务处领导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包括教务教学系统管理人员、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图书管理员等,还有其他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社会上信息技术爱好者。在此次调研获得的153期培训中,针对学科教师的培训有88期,面向技术人员的有63期,而面向管理人员的只有7期。

(4)在培训课程内容上,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内容也会呈现明显的偏向性,但总体可以分为三类——理论理念类培训、技能类培训及应用类培训。就目前的开展情况来说,以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培训居多,面向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面向管理人员的统筹规划与实践应用类的培训还比较少。

(5)对于培训内容的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培训课程内容的三个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调整,并得到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关注热点的转移情况。

A.理论理念类培训

从2011年到2013年,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经历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和转变,从一开始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认知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理念和思考,仅仅一年后的2013年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行业便开始关注到信息化与课堂教学创新、信息化管理的反思与改进、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原则的研究、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探讨以及在线学习、终身教育等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知识领域。

B.技能类培训

技能类的培训也经历了从计算机基础、网络软硬件知识、多媒体制作技术、教育管理及教学信息化平台操作、网站设计与开发培训转向课程开发技术、互联网资源的高效获取与利用技能、课件制作与课程建设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智能交互教学方式、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等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培训内容。

C.应用类培训

应用类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的培训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从统计结果来看,平台的应用和管理培训较多,而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信息化能力提升上的培训还比较欠缺。

6.调研的不足之处

此次调研主要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展开,没有进行培训主体的直接探访。只对公开发表的信息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对于没有在网站或其他公共渠道上发布消息的培训并未作统计,因此所搜集到的信息也可能是不完全的。但这只作为我们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总体上的把握,而各院校培训开展的情况和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endprint

三、调研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呈现以下特点:

1.培训项目缺乏长期稳定性

由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短期的培训课程较多,定期的培训项目较少,缺少能够提供长期稳定培训的机构和组织。各级各类院校举办培训活动的随意性较大,外派培训对于参训人员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随机性,不能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需求。

2.培训覆盖面较窄

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对象主要有三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及教学管理人员,目前的培训活动主要是面向学科教师,针对管理人员和教学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目前还比较欠缺。

3.培训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

在调研得到的培训信息中发现,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课程集中在网络化信息化软硬件的操作使用等新技能的培训上,缺乏涉及学校信息化统筹规划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训。

4.缺乏科学的培训教材

纵观历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学院学习的教材大都来自培训讲师个人制作的PPT,没有经过专家多方论证的统一学习资料,在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全面性上难以得到保证。

5.培训方式没能与时俱进

虽然现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成人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但从调研中发现现阶段的培训绝大部分是短期的面授课程,很少有通过线上学习的形式进行培训课程的引申和延续。

四、对教育信息化培训的建议

不管是国家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与部署,还是时代科技进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能力要求,教师及教育管理和辅助人员对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都呈现出极大的需求,根据对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方式调研得知,受教育工作者欢迎的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学习方式依次是参加培训(59.61%)、团体协作(16.94%)、专家讲座(13.68%),这与实际方式自学(56.68%)形成很大反差。因此,形成长期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兼备的教育信息化培训渠道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切身需求。

1.形成长期稳定的培训体系

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现在,规模庞大,所需求的教育管理、教学指导与应用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教育工作者当时所接受教育的能力范畴。应急性、零散的随机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教育信息化能力的需求。因此,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这一长期性的需求,必须建造能够满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的规范性培训体系,不仅要有传统的面授课堂培训,还应有与面授课程相关联的在线学习资源做培训的引申和后续应用及反馈,教育信息化培训现阶段亟需专门性的培训渠道来提供长期稳定的培训服务。

2.开发针对具体岗位和人员的专门性培训教材

教育信息化能力需求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教育信息化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别,同时,不同工作岗位对于教育信息化能力的职责和要求也不尽相同。要保证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有效性,就需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不光要考虑地域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同时也要将职业教育信息化自身的特点纳入到培训内容之中。另外,在教材审核上,应将能否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作为衡量标准,同时,由于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培训内容也要跟上持续更新的节奏。

3.线上与线下结合

目前来说,市场上具有良好学习体验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训还没有较为典型的案例。教育信息化学习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门户网站上的招生通告和报名表,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培训内容是不是所需要的知识,能不能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个人的预修,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圈子方便共同讨论困惑的难题,以及培训结束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能不能依托线上的学习通道反馈给讲师和更多的学院,进行持续性的讨论研究,共同进步。因此,在筹备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之初,就将培训的延续性作为设计的最重要原则。

4.培训资源共享

培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是极其耗时耗力的事情,但大部分培训班在面授课程结束后便束之高阁,利用率与开发成本严重不相符,由于知识更新的加速,课程本身被再次利用的机会也比较小,也造成了培训费用昂贵的现状。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学历教育如网易公开课等已经开始引进各种优秀资源,充分发挥学习平台的作用为学习者服务,作为教育信息化本身内容的培训工作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线上的网络渠道将开发的课程通过免费或收费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播,同时也将培训课程本身曝露于公众的审核与评判之下,大浪淘沙,优质的内容能够得到更多的肯定与推广,更有可能被应用于工作实践当中,进而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陈涛,吴青青.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教育信息化上的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

[2]吕艳芬.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个案研究[J].科技资讯,2011(30).

[3]曹佩德,马林妹.创新教师发展之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

[4]杨渊云,周航.始终把教师培训贯穿于广西教育的全过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

[5]王海燕.教师培训的意义回归[J].教育科学研究,2011(12).

[6]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究[J].青海教育,2011(Z3).

[7]曹志国.教师培训,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专业成长”[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1).

[8]侯晓红.探析当前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的信息化[J].河南教育(下旬),2012(2) .

[9]丹林.循序渐进:有效教师培训的必然要求[J].中国教师,2011(11).

[10]瞿凡.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途径及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5).

[11]王晶.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教师职后培训的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5).

[12]王明高.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几个误区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

[13]张红.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知识结构[J].科技信息,2010(36).

[14]涂云海.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

[15]粟艳玲.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0).

[16]唐丽萍.基于知识结构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的建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1).

[17]邹娅玲,王艳,邹艳梅.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经济师,2010(11).

[18]马宪平.经受考验 防范危险 开创首都干部教师培训事业新局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5).

上一篇:新党员大会主持稿下一篇:特级教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