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江南教学设计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部编本江南教学设计

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教学体会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办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求也在不断细化和提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活动和学科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教材作為基础,促进学科教学模式优化。本研究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为例,立足教材特点展开教学策略分析,希望教育观点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基于语文教育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全面立足课改要求和教材特点,构建符合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有效课堂,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实践活动质量。

1.立足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内容的教材特点分析

1.1体现儿童视角,保护儿童天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课本中从单元主体和内容上来看,诗歌、小说明文、神话故事等课文选择都立足小学生视角,在趣味性和教育性上比较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特点,像是单元小结中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立足小学生的语用能力养成和拓展学习需求,以儿童视角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应用,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和语文素养提升。

1.2教材内容难度循序渐进

“部编教材”以书面语零基础为设计起点,平缓起步,稳步推进。步入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年级的教材内容设置和低年级有明显区别,但是难度跨度并不是非常大,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比如四年级教材在说明文内容选择上难度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可以理解学习,为后续的说明文学习奠定了基础[1]。

1.3增强了互动性,防止课外阅读边缘化

在“部编教材”教材的互动性上做出了考量,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养成,同时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如四年级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模块的设计,要求学生结合单元学习进行总结和知识迁移,在课外阅读上也融入了亲子阅读、全民阅读和自主阅读的思想,改变了传统教材设置上课外阅读边缘化的弊端。

2.教学建议

2.1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质量有显著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中年级语文教学要求[2]。例如,在《秦兵马俑》的课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前给学生步骤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优势,结合网络资源预习新课,课上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包括生字词把握、课文历史背景链接等,然后学生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课上提出,师生探讨,如笔者执教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秦朝统治残给人民带来很多苦难,但为什么课文说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与英雄气概’?”这样的提问是非常令我惊喜的,我要求学生首先组间探讨,之后提出小组观点,我再结合小组观点进行引导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层次水平。

2.2立足儿童视角提升教学活动趣味性

儿童文学的主要创作对象儿童,其特点就是以儿童视角为主,我国小学语文教育逐渐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纳入教材。儿童文学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要立足学生的兴趣特点,综合实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教育价值[3]。笔者在指导教学实践的时候,在教学问题中融入趣味性元素,旨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积极性,如,阅读教学《爬山虎的脚》,我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提问:“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作用呢?;你在生活中见过真的爬山虎吗?如果见过请你模仿一下。”学生的讨论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有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经历,有的学生真的模仿起来,也有学生到教材中寻找答案。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

2.3完善口语训练,提升表达能力

立足教材设置特点,我们发现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语文本身就做为语言学科,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是基本的学科教学需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践指导中,要抓住文本教学和单元训练契机,强化语言交际能力养成。如《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课时教学后,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会,

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话题,如“这封信对你来说有什么样的启示和帮助呢?你有过产生嫉妒心的时候吗?别人嫉妒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开展激烈讨论,同时作出价值观引导。

2.4利用微课资源构建高效课堂

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使教学资源获得了极大丰富,合理安排和利用微视频能够使小学语文课堂突破传统教学教学模式局限,在拓展教学上有了更大空间[4]。如《观潮》的教学过程中,我就结合微课形式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了解观潮文化的同时,拓展学习课外知识,比如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地理原因,包括引力、地形以及季风影响等,这些微课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课外拓展学习意识。我制作微课之后在班级学习平台上分享,学生结合视频内容链接课外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学科教学的综合效益的到了提升,符合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总 结:

综上,四年级学生处于中年级学习阶段,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兴趣特点,此外还要立足教材设置特点和内涵的教学要求,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依托,构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科教学活动的完善发展和进一步的质量提升。基于现阶段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学现状,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的了解不完全,造成学科教学活动质量不足,这是我们当前需要积极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笔者在上文中做出了一些措施分析,希望观点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赫娱.小学生语文在教学实践中回归图景激活言语实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02):185-186,188-190.

[2]何忠孝,杨慧兰.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4,22(06):102-103,105-106.

[3]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4,20(10):105-106,108-109.

[4]尹红荣.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46-147,150-151.

作者:陈立国

第2篇: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阐释了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整体分布情况、插图类型、基本特征,提出在教学中应运用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创设情境、进行解释、展开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思维、创造等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效益。

关键词: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小学语文课本插图对孩子的学习非常有吸引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作用,教师应该不断研究运用好课本中的插图,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整体分布情况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偏小,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尤其是入学时间较短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他们对于课文的认知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因此,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编写者要更多的考虑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合理的配置和布局插图,让插图与课文相呼应,以此帮助学生利用插图加深理解课文表达的含义。在小学语文课本的文本、页码和课后练习中合理分布插图,可以更好地发挥插图的辅助作用。通过对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插图的数量远远高于二、三年级。平均而言,每个文本中至少出现1-2个插图,一些插图占据两页、文字浮在插图上方。插图比例最高的一年级上册课本,拼音部分的插图数量达到每页2幅以上,而二年级至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插图数量则有了一定的降低[1]。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贴合学生形象思维,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在编写以及设计排版等方面耗费了非常大的精力。

二、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类型

(一)根据插图的抽象水平分类

根据插图的抽象水平,将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分为三类:实物图、描绘图和漫画图。实物图是指插图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代表是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与实物图不同的是,描绘图虽然也来源于现身生活中的情景,但是其对情景进行了概括,例如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文具的店》,其中母女之间的对话图就是采用了描绘图的形式。漫画图是一种与实物图、描绘图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其通常会通过将各种非人物品或者动植物拟人化,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青蛙和蝌蚪的形象都采用了漫画的形式,从而让刚刚入学不久的小学生对语文课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中,描绘图在插图中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漫画图[2]。通过这样的插图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利用描绘图和漫画图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幽默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此基础上应用实物图来迅速的开拓学生眼界,最大程度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

(二)根据插图的组织形式分类

根据插图不同的组织形式,可以将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分为独立图、发散图、多层图以及序列图等形式。独立图是指课本中较为完整的单一图片,可以独立的表达完整的含义,不受其他插图的影响。与独立图相对,发散图指的是由多张插图共同表示同一中心内容或者主题的插图。多层图更复杂,这意味着插图本身有两层或者多层意义,其通常由独立图展开,并逐渐向更深的含义发展。序列图主要是将事情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组成序列图的每一张独立图都是整个事情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表达其中的含义。在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中,主要应用的插图为独立图、发散图以及序列图,多层图在低年级课本的出现频率是非常低的。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有限,主要集中在具体形象思维层面,这使得在课本中独立图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在低年级课本中过多的应用多层图,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不足,很容易出现无法理解多层图深度含义的情况。

(三)根据插图的内容分类

根据插图的主体进行分类,如人物插图、动植物插图、故事插图以及文化插图。在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更多是以人物插图和动植物插图为主,同时存在一定量的故事插图,文化插图的数量相对较少。这主要是由于人物插图和动植物插图都可以有效的对课文中的主角形象进行塑造和展示,以此来帮助学生对其建立直观的认识,而文化插图的底蕴较深,会导致学生理解困难[3]。在课堂教学中,教師在对课文中角色进行介绍的过程中结合插图,以此来让学生快速地了解课文内容。除此之外,通过较多的应用人物插图和动植物插图,还可以引导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角形象进行想象,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发散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基本特征

(一)内容丰富,渗透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课本插图数量非常丰富,插图形式也十分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插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人物插图、故事插图等形式,可以吸引小学生对于课本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小学生进入课本中所描绘的世界。例如在《我是中国人》以及《荷叶圆圆》这两节课的插图设计中,分别应用人物插图和动植物插图的形式,来对各族小朋友和美丽的大自然进行描绘,通过这样的形式,小学生可以从插图中直观地感受到各民族团结友善的氛围以及爱国精神,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好,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实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画风古朴,弘扬传统文化

在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中,很多插图都是采用我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进行绘制的,不但通过其生动形象的插图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同时也与课文形成良好的呼应。通过将插图与课文相结合的方式,更好的对课文进行理解,并感悟文、画之中的意境。相比我国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部编本插图中的中国元素明显较多,这使得整个课本的中华传统特征更加明显,尤其是在一些古诗词章节中,通过添加传统水墨画形式的插图,可以让诗词与插图相互辉映,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绪和场景[4]。除此之外,插图古朴的画风也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进行不断的培养,以此传播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图文贴切,体现儿童乐趣

除了插图数量较多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插图的选材十分合理,同时插图色彩较为鲜明。学生可以通过插图来更好的对课文文字所表达的思想进行理解和记忆,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由于在进行插图绘制和设计的过程中,更多考虑了学生该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发展需求,因此不但保证了插图的严谨性,同时还大幅度提升了插图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怎么都快乐》,充分结合课文中小朋友自己玩、与朋友一起玩时不同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将课文的插图分别设计成小男孩自己玩积木、小男孩和小女孩下象棋、许多小朋友一起玩各种游戏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将课文中的场景与自身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儿童世界的快乐。

(四)编排科学,凸显时代特色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本插图的布局也会极大地影响插图的效果。在这方面,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相较其他版本而言同样具备一定的优势[5]。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很多时候采用的是图文交融的形式,这样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本中背景图的丰富度,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升整个画面的立体感和整体性。课本插图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材编写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正在不断更新。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中人物的更新符合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形象、服装还是环境,都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十分亲切,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教学运用策略

(一)运用插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运用插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感知能力也处于发展状态。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也是非常不利的[6]。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合理地运用插图,学生不但可以提高对于文本的理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更生动的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观察插图,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见解,以此来不断强化自身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除此之外,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应用插图中较为鲜明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日常生活之中,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课本中的插图数量较多,插图的设计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非常吻合,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插图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法和逻辑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插图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情境,并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由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以此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口语交际或者口语练习活动,通过将课本中的插图场景进行延伸,让学生自由的进行发挥和创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在快乐的互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

3.运用插图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通常将所有的学生视为一个整体,并采用通用的教学模式,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非常不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将每一个学生都作为独立的个体对待,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引导他们更好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发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纯文字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发展不利。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处于未完全发展的状态,这使得学生在单纯的阅读过程中不但难以理解文字表达的真实含义,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灵活运用插图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插图包含的内容进行发散性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运用插图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由于年龄较小,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同时其思维也没有成型,这使得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经常会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幻想。除此之外,由于思维并没有定型,这使得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并没有明显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终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将插图与课文进行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来对插图后的留白进行创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运用插图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故事进行改变或者概述,以此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运用插图理解文本内容

1.运用插图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年齡较小,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课本插图往往比课文本身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在面临一些较为抽象的文字时,无法对其进行理解。而通过课本插图,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例如在拼音韵母教学中,学生对于复韵母的认识和理解通常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插图—小朋友围在桌子边,一边用杯子喝水一边听围着围巾的老婆婆讲故事这一画面,来让学生通过“挨、杯、围”来对复韵母形成良好的记忆。教师运用课本插图来让学生更好领会作者在文字之中寄托的感情和意境,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2.运用插图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由于小学生对抽象文字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诗词古文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通过朗读及讲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古文,学生很难对诗词古文产生非常鲜明的理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记忆。这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效运用课本插图。如古诗《江南》教学中,由于年代相差较大,学生在阅读时是很难理解到诗中包含的意义。而通过运用课本插图,教师引导学生先对插图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结合古诗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古诗中的感情进行更加准确的把握。除此之外,在小学课本中还会存在一些学生较难记忆的生字和课文,小学生可以通过课本插图进行学习,以此来对难点进行较为深刻的记忆,这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

3.运用插图开展教学,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一直是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课本插图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要下雨了》,结合各种小动物的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插图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插图设计合理,插图与文字的契合度较高,再加上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其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为此,教师应重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插图教学,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教材插图的德育价值简析——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8(7).

[2]董文兵.小学语文教材插图资源有效运用的实践与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3]李碧.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特点与运用策略——以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32).

[4]韩光明,汪惠娇.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插图系统的梳理与解析[J].文教资料,2017(23).

[5]闫玉霞.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

[6]李雪,夏茂林.教材插图在美育中的运用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6(5).

作者:俞妍冰

第3篇:基于部编本语文教材古诗教学研究

摘 要:基于我国正在大力弘扬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前提下,部编本语文教材里面的古诗词文章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进而使学生们传统文化的训练和语文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难度也相应提高,尤其对小学语文老师而言将会面临着更多的教学任务以及新的教学挑战。

关键词:部编版;语文教材;古诗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它在我国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本人把人教版和最新部编版在古诗词选编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部编版里面的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诗意

小学语文老师在平时教授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绝佳的记忆力,以及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还处于懵懂状态,小学语文老师如果有效利用这一阶段寻找出有效的教学方式,彻底把小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那么将会为他们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舍弃传统教学里面的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而是把古诗放置在作者当时创作时候的情景里面去,把作者创作时候的画面有效构建出来。只有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之后,才能夠更加深刻地读懂诗文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并且还可以充分理解到作者创作诗篇时候的心理活动和复杂情感。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语文老师在讲授古诗词的时候还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加直观地为学生构建古诗词的画面。比如在讲授杜甫所写的《绝句》这首诗词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找出相关的资料制作成视频为学生播放,让学生通过视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作者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快的心情,让能学能够充分领会到长江下游“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优美景象。

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兴趣的使然下,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古诗词的学习中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都非常喜欢动画内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打造出具有趣味的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在教授《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先问学生想不想看庐山的美景,然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庐山瀑布的画面,用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让学生通过古诗的学习,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手绘出庐山的画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改变枯燥乏味的古诗课程,进而提高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一定要顺应学生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所以在学生刚接触古诗词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先让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写出生字,认准每一个字,把诗句读通顺,更能够读出停顿节奏,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诗词的意境,以及感受里面所蕴含的韵律美。在渡过这个阶段以后,老师再去让学生把诗词中的故事情节描述出来,领悟古诗词的情趣。阅读时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具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在《村居》这首古诗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幅有关放风筝的图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同学们都会统一说“放风筝”,进一步引导:“如果我们就是放学归来放着风筝的孩子,同学们你们又有什么感受呢?”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感受诗人的心情阅读古诗。老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拨,旨在意境,让学生受到古诗的感染。同时还可以播放《春天来了》的音乐来渲染,一边吟诵古诗,一边伴随音乐进入作者创作古诗时的情境中,这样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加鲜明,丰满,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

四、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联想

在教学的时候老师还可以通过有关图片、角色扮演等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改造的。古诗词中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美的体现,更不能把审美观呈现出来。古诗词教学一定要留给学生个人想象空间,在想象的古诗词中意境中和作者产生共鸣,最终达到联想的目的,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现古诗词中的形象。比如《咏柳》中可以抓住诗中裁、似等重点字词,向学生提问诗人为什么会这样描写?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我们能够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然后对古诗进行解读,在学生对诗句初步理解的基础上为古诗配图,让学生联想柳树的美以及它顽强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柳树的赞美以及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总之,古诗词是我们优秀的文化,更是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小学生古诗词鉴赏与学习的关注力度,更是把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词直接编写进了小学语文教材里面,很多学校里面的语文老师也加大了对于小学生古诗词的基本功训练工作,为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一定要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素.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21):127.

[2]刘小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1).

编辑 冯志强

作者:雍韦伟

第4篇: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学设计

3、江南

课文说明:

这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全诗前两行描写了江南水乡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使采莲人不禁发出热烈的赞叹。“可”有适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田田”,形容荷叶挺立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此处说荷叶非常茂密,那荷花应该也是很繁盛的,不仅景色秀丽,而且莲子必然丰收,所以采莲人的心情自然非常愉悦。后五行采用反复咏唱的方式,勾勒了一幅鱼儿围绕荷叶四面游动的动人画面。“戏”字写出了鱼在水中灵动迅捷、欢乐可爱的活泼形象。这里写“鱼”,却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采莲人和戏水的鱼儿一样,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采莲人划船之娴熟,船行之轻快,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就不难想象了。这是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 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来表达人们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连用了5 个叠句,手法独特,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重复,还使得全诗节奏变得轻快愉悦,更能表现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

本课以传统水墨画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寥寥几笔的三两片荷叶,疏密结合、高低错落的构图,把莲叶茂密的样子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中国画笔墨以少胜多的代表。最后,那几条简笔画成的鱼儿,形象稚拙中不失灵动,使整个画面灵气十足。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诵读儿歌、古诗时,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表演和观察读物中的图画等方式阅读。本课内容浅显,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读起来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儿童的审美情操。

本着“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的原则,本教案设计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诗字正腔圆,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挥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各种感官,深入古诗情境,对古诗进行理解和再创造;而后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 认识“江、南”等9 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 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 个字和竖钩、竖弯2 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课前准备:

1.(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教师) 2.(1)预习生字、新词。(学生)(2)读熟课文。(学生)(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图片或诗句。(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预设:

生1:那儿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儿。 生2:那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特别漂亮。 生3: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美丽极了。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预设:

加一加:氵+工=江。 字谜:工人在水边——江。

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江”的读写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示,要求学生自学“南”,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导学: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 2.导学: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 预设:

生1:我知道莲花在夏天开放。

生2:我昨天上网查过,莲花有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生3:莲花可以结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

生4:我还知道《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写到了江南的荷花。 ……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江南并不了解,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知诗文的主要内容并展示收集的资料,增加了学生对江南及荷花的了解。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预设:

谜语:(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征,在识字环节教师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本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自主识字、创造性识字、小老师领读识字、赛读识字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学习的主人,提高识字的效率与识字的积极性。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强调练字应在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了书写指导。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 (3)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

(4)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内、班内汇报学习成果,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2)组织游戏。

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课件出示八个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 第二关: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 第三关:读诗句,说感受。(课件出示全诗) (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一开课就进入游戏闯关情境,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字词的热情,不仅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而且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和运用。教师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从感官上和心理上激发学生的读文热情,并为诗文的理解奠定必要的情感基础。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随着学生的交流,重点点拨以下诗句: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①导学:(课件出示莲叶图)你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班内交流自己看到荷叶后的感受。 预设:

生1:我看到很多莲叶,长得很美、很绿。 生2:我觉得莲叶像帽子、像伞。

③导读: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想象可真丰富!诗人是怎样描绘荷叶的?(莲叶何田田) ④导学:原来诗人是这样夸荷叶的。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夸一夸吗?(课件出示“莲叶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预设:

生1:莲叶真美呀! 生2:莲叶真绿呀!

生3:莲叶真多呀!一层连着一层!

⑤导读:诗人看到这层层叠叠、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心里也非常喜欢。他是这样来描绘的(课件出示诗的前两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老师看到这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也想来夸一夸。请听老师读这句。(教师范读) ⑥导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你能像老师这样来夸一夸这些莲叶吗?(指名读) ⑦引读:采莲人划着小船来了,她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她们也夸起了莲叶。(学生模仿采莲姑娘读) ⑧小结:好一个“何田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真——美。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①导学: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几句吗? ②学生自由畅谈喜欢的原因。

③启发想象:这么美的荷花、莲叶也吸引了好多小鱼。小鱼在水里干什么呢?

④学生大胆想象。 预设:

生1:小鱼在水里捉迷藏呢。

生2:小鱼把莲叶当成雨伞,在它下面躲雨呢!

⑤组织学生表演: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赶快游起来吧。要按照诗中的方向游啊!先向东,再向西,然后向南,最后向北。

⑥学生一边按方位表演,一边背诵诗句。

⑦再次引发学生想象,体会情感:小鱼们!你们游得开心吗?下面,我来采访几条小鱼。这条小鱼,你游到哪儿去了?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⑧学生大胆想象,再次体会小鱼的自由自在和荷花、莲叶的美丽。 ⑨导读:那就让我们做快乐的小鱼,读出小鱼的快乐吧。 ⑩学生先独自练读,再分组读、班内展示读,最后教师引读。

引读:这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鱼,到处游——鱼戏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鱼戏莲叶东,一会儿游到西——鱼戏莲叶西,一会儿游到南——鱼戏莲叶南,一会儿游到北——鱼戏莲叶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导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3)导读:下面,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设计意图:教师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进行了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通过师读生评、生读师评的方式,教师帮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与文中的景物对话,并背诵积累诗句,不仅使学生升华了情感,还内化了语言,使教学扎实有效。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积累的诗背给家长听,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试着在家长的帮助下有目的地搜集资料,锻炼了孩子的信息处理能力。

板书设计:

3、江南 美

第5篇:部编本aoe教学设计

1、ɑ o e

课文解析:

本课有3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单韵母,有一幅乡村小河边的情境图。乡村的早晨,一个小女孩站在小河边练唱“啊,啊,啊”。女孩儿发出的声音“啊”提示ɑ的音,女孩儿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ɑ的形。河对岸,大公鸡在打鸣,打鸣时发出的声音“喔”提示o的音,公鸡嘴巴前方的小泡泡提示o的形。一只大白鹅正在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鹅”提示e的音,水中倒影提示e 的形。

第二部分是ɑ、o、e3个单韵母的四声,小汽车的行走路线提示声调符号。 第三部分是要求书写的字母ɑ、o、e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单韵母ɑ、o、e,读准音,认清形。

2.知道汉语拼音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正确认读ɑ、o、e的四声。 3.认识四线格,能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ɑ、o、e。 教学重点:ɑ、o、e的正确认读和四声练习。 教学难点:ɑ、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的读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ɑ、o、e,能读准字母音,认清字母形。 2.认识四线格,能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ɑ、o、e。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儿歌激趣

引入: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拼音王国中有很多拼音宝宝,认识它们,你就能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 出示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

二、看图说话,学习单韵母ɑ 1.读准音。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话:拼音宝宝最喜欢捉迷藏了,它们就藏在这幅图画中。谁能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都有谁?在干什么?

在学生的说话中引出单韵母ɑ,板书ɑ。 (2)示范发ɑ 的音,边读边讲清怎样发音。 (3)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4)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读准ɑ呢?

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啊”读准ɑ的音,并学编口诀:大声唱歌ɑ ɑ ɑ,张大嘴巴ɑ ɑ ɑ。

2.识记形。

(1)再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小女孩,借助女孩头部形状,记忆ɑ 的形。 (2)联系生活,角色体验:请两个学生来扮演医生给病人看喉咙。学生反复练习ɑ的音,记忆ɑ的形。

三、结合情境图,学习单韵母o和e 1.读准音。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小女孩动听的歌声,引来了哪些小动物?引出单韵母o 和e,并板书。

(2)示范发音,学生反复模仿,体会o 发音时嘴唇要圆润,e发音时嘴唇要扁,口形都不能动。

(3)板书后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o 和e呢? 2.识记形。

(1)学生观察图画,找出与o 和e 的形状相关联的地方。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想象:o像什么?e像什么? 3.学生练读字母。

四、指导ɑ、o、e的书写 1.记住形 找出图中与ɑ、o、e的字形相似的部分,念儿歌: 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 ɑ ɑ ɑ;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 o 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 2.教师范写 (1)认识四线格。

(2)教师讲清ɑ、o、e的笔画笔顺及占格位置。边讲笔顺边范写。(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3.巩固书写姿势,练习书写

(1)教师边讲边示范:写字时,首先要坐端正。凳子离开桌子一定距离,身子坐正,眼睛看前方,两手放在桌子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脚要放平。

(2)引导学生边说书写姿势儿歌,边调整书写姿势。 (3)学生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字母。教师巡视纠正指导。 4.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1 ɑ

o e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汉语拼音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 3.正确认读ɑ、o、e的四声。

教学重点:ɑ、o、e的正确认读和四声练习。 教学难点:ɑ、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的读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字母,导入新课

1.抽读卡片: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单韵母,谁还记得?(指名回答)多媒体课件出示。其他小朋友一定也记得,不信我们一起读读。(齐读)

2.抽读ɑ、o、e卡片。指名说是怎么记住它们的,说口诀。(圆圆脸蛋ɑɑɑ,一个圆圈ooo,白鹅倒影eee。)

3.看口形猜单韵母。

4.指名说发音口诀。(嘴巴张大ɑɑɑ,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 5.教师说单韵母,学生摆口形,然后发音并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字母。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唤醒孩子已有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结合儿歌,学习四声

1.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进入下一轮的“魔法”活动。 2.认识声调符号和四种声调名称。

(1)汉语拼音规定一个音节有4个音调。它们好像四个兄弟,名字各不相同,读音的高低升降情况也不相同。

(2)板书四个声调并讲述:这4个声调符号分别用来表示4种声调,标写在字母的上端。标“”的表示第一声,标“”的表示第二声,标“”的表示第三声,标“”的表示第四声。指着声调符号分别领说“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3)教师配合手势教学声调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3.学习ɑ的四声。

(1)出示课件小白兔开车图讲述:“汽车平走āāā,汽车上坡áá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车下坡ààà。” (2)教师边打手势边范读,让学生看清手势,听清四声的不同读音。 (3)按四声顺序请同学读,检查学生读音的情况。指名读,互相读,开火车读。

(4)教师教儿歌: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5)学生自由练读ɑ的四个声调。

(6)教师指生读ɑ的四个声调。重点练读ɑ的二声和三声。 (7)打乱四声顺序练习读,逐步达到能正确地直呼出带调韵母。 4.学习o的四声。

(1)师:o和ɑ一样也有四个声调。

(2)多媒体课件出示:ō、ó、ǒ、ò,教师提问:谁能像读ɑ的四声那样,试着读一读o的四声。学生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发音,学生练习读o的四声。 (4)多媒体课件出示o的四个声调,打乱顺序读。 5.学习e的四声。

(1)出示课件:新朋友e也有四个兄弟,它们也想跟小朋友交朋友,你们欢迎吗?

(2)学生自主学习e的四声:ē、é、ě、è。 (3)小组合作学习,组内齐读,组长抽读。 (4)教师指学生读,学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5)联系日常生活,教师引导用带调的e组词:é飞蛾、额头;ě恶心;è饿了、凶恶。

(6)多媒体课件出示e的四个声调,打乱顺序读。

6.出示:āōē、áóé、ǎǒě、àòè,教师范读一遍,学生练读五遍,分组读、齐读各一遍。说一说阿姨的ā是第几声,喔喔叫的wō是第几声,小鹅的é是第几声。(阿姨的ā是第一声,喔喔叫的wō也是第一声,小鹅的é是第二声。)

设计意图:结合小兔开车图学习ɑ、o、e的四个声调,再利用儿歌引导学生读准ɑ、o、e的四个声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拼音学习能力。

三、多种形式,反复练读 1.抽读ɑ、o、e的四声卡片。

2.听老师读不同声调的3个单韵母,说出是第几声。

3.给三个孩子分别起字母名字,一个叫ɑ,一个叫o,一个叫e,然后请他们上台介绍自己。还可以给这三个字母分别加上四个声调再起12个名字。

4.看屏幕开火车读。(屏幕显示:带调的ɑ、o、e共12个字母随机逐个闪烁,轮到的同学就读那个闪烁的带调单韵母。)

5.同桌互读。

(1)小朋友。请拿出我们制作的单韵母卡,同桌互相认读。 (2)请两对小朋友上讲台前试试互相认读。 6.

二、三声对比读。á—ǎ、ó—ǒ、é—ě。

7.抄写ɑ、o、e,再依次加声调符号。在四线格的中格每行分组写4个ɑ、4个o、4个e。

设计意图:运用抽读、指读,同桌读、对比读等多种方式,反复练习ɑ、o、e的四个声调,使学生掌握了ɑ、o、e的四个声调的读法,为以后的拼音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小结:我们认识了3个拼音朋友,单韵母ɑ、o、e,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能读准四个声调,真棒!

2.回家做字母卡片,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学习内容的同时,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对开学第一课的拼音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更牢固,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

板书设计:

1 ɑ

o e

教学反思:

第6篇:部编本Zcs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zcs教学设计

甘棠小学

崔秀兰

【教材解读】

本课有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声母和3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森林学校的情境图。身穿紫色衣服的 狗熊老师,在黑板前写字母“z”,“紫”提示z的音,字母“z”提示z的形。3只小刺猬坐 着听讲,认真地练写字母z、c、s,“刺猬”的“刺”提示c的音,刺猬的样子提示c的 形。蚕在桑叶上吐丝,“丝”提示s的音,丝的样子提示s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母z、c、s与单韵母ɑ、e、u组成的两拼音节,与介母u、韵母o组成的 三拼音节,以及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zǐ、cì、sī。

第三部分是“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其中“字、词、语、句、子”是本课要认的生字。左边图上分列3行,第一行写着“学”,第二行写着“学生”,第三行写着“我是小学生”。 第四部分是儿歌《过桥》,其中sì、zuò、cuò是本课新学的音节。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字、词、语、句、子”,要求书写的字母z、c、s 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声母z、c、s。

2. 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 节。

3. 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 个生字。

4. 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教学重点】 声母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整体 认读音节的认读。

【教学难点】 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童话激趣。复习旧知

1、 这是哪里啊(出示拼音王国图片)?你们想进去看看吗?老师也很想去,可是老师发现拼音王国的大门可是紧闭的哦,这可怎么办啊?老师打个电话问问看。教师打电话给保安爷爷,保安爷爷说需要我们回答三个问题才能把钥匙给我们哦。你们有木有信心回答出这些问题呢?

2、 问题①拼音王国有几大家族?分别是什么啊?②你们学习过哪些声母?你会读吗?打乱顺序再读一读。③学习过哪些整体认读音节?④韵母家族里面又有两个小家庭,分别是哪些?学习过哪些单韵母?

3、 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保安爷爷看见你们这么聪明,给我钥匙了,我要开门咯,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拼音王国了。大家请坐好,我们马上就要进去了。等一等,保安爷爷拜托我一个任务,今天要找到三个新的声母宝宝,而且和他们称为朋友。

二、学习zcs

1、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坐好去拼音王国吧。第一站到了,这是哪里啊?出示课文插图。

2、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插图编一个故事吗?

3、 找出三个新的声母宝宝藏在哪里?

4、 学习z ① 教师示范发音,生齐读。

② 开火车读一读,教师相机纠正错误。

5、 同样的方法学习cs。

6、 谁能给zcs编写儿歌?指名回答,学生跟读。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及四声。

1、 大家看,谁来了?出示i,他来和zcs做朋友了。

2、 出示zi ci si。

3、 比较z---zi c---ci

s----si

4、 出示zi ci si的四声。

5、 zǐ

sī(强调直接读,不能拼读,整体认读音节),组词、说句子。

四、书写zcs

1、 出示课文插图,请生说一说三个字母有什么特点?

2、 都是一笔写成的,都是占中格。

3、 小老师说一说,写字母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4、 教师范写,学生说注意事项。

5、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并且强调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6、 优秀作业展示,给予表扬。

五、课堂小结,检查学习情况

今天同学们上课表现非常好。老师奖励你们一首儿歌,而且他是一个谜语哦,看谁能够最先开始拼读出来,并且猜出来答案。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zcs各一行。

2、 将谜语打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第7篇:部编本一年级上册6.画教学设计

6、画

设计理念:

识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这个难点,学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来识字外,我们教学中还要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采识字,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使识字在有趣的活动中变得更轻松一些。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记等方法,认识“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等10个生字和走之“辶”、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来、不”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山水画(题写“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生字卡。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呈现一幅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画》的20个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师:小朋友,大家看到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师:会认这四个字吗?(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师: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比较。)

2.学生读诗。

师:四句诗中,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 师: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画引入,激发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并在其中引导学生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汉字,处处都可以识字。)

二、初读正音,突出重点

1.学生自读诗句,对铅笔标出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自读,同桌互读互考。发现不对的,同学教读。 3.全班齐读,轮读。

4.教师用生字卡片个别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近、春、人”是前鼻韵母,“声、惊”是后鼻韵母。有错及时纠正。

5.学生自由读,重点抽读,抽读重点。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春、近、人、惊”等5个易错的重点字;再抽学生中平舌翘舌、前后鼻韵母发音不准的重点学生。

全班齐读。

提示新的偏旁:“辶”叫“走之旁”;“⺈”叫“斜刀头”。

(设计意图:从整体人手,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由于学生多次试读诗句,诗句中的汉字便与学生多次“见面”了。在进行单独的生字认读时,生字已经不陌生,再加上多次认读和重点抽读,学生识字便不难了。)

三、背诵诗句,领会其义

1.看谁背诵得最快。(学生自由背诵)

2.背得不错!你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跟我们平时看到的现象正好相反)

师: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师: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3.读一读,看看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远看山五色, 近听水无声。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人来鸟儿惊。 (待学生发现交流后)师总结性引导: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如果学生说出是“画”,则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画”;若学生说“照片”,也肯定学生的答案“照片也是图画的一种形式”。)

4.戴头饰,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演一演,表现出相反意思。 (2)高——矮哪种是高,哪种是矮?演一演,表现出相反意思。 (3)远——近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演一演,表现相反意思。 (4)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说说相反的例子。 (5)晚——早什么晚,什么是早?说说相反的例子。 (6)读一读5组反义词。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领会诗句,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意图在于领会反义词并识字。)

四、写字指导,练习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对于刚学习书写的孩子,指导必须细致,除了笔顺笔画要注意外,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都要提醒。同时,教师要注意范写指导。)

【板书设计】

6、画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设计意图:将两首意思相反的诗排在一起,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画”的四句诗所揭示的奇怪现象,悟出原来这些奇怪现象只有“画”上的景物才是这样。将生字用加粗(或红色)表示更醒目,以引起学生对生字的主动注意;将“山、水、花、鸟”加点,可以给学生提示“画”的观察对象。)

第8篇: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2016-2017学第二学期)

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名。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汉语拼音巩固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需要提醒改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较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每天晚自习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

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3-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8篇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21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1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识字表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写字表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400字,会写的10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课本教学内容 拓展内容

第一周 2.13——2.17

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第一周

第二周 2.20——2.24

3、小青蛙

4、猜字谜

语文园地一 第二周

第三周 2.28——3.3

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第三周

第四周 3.6——3.10

4、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 第四周

第五周 3.13——3.17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复习

第六周 3.20——3.24

7、怎么都快乐

语文园地三 第五周

第七周 3.27——3.31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第六周

第八周 4.5——4.7

11、彩虹语文园地四 第七周

第九周 4.10——4.14

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第八周

第十周 4.17——4.21

8、人之初语文园地五 复习

第十一周 4.24——4.28

12、古诗两首13荷叶圆圆 第九周

第十二周 5.2——5.5

14、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 第十周

第十三周 5.8——5.12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十一周

第十四周 5.15——5.19

18、小猴子下山语文园地七 第十二周

第十五周 5.22——5.26

19、棉花姑娘20、咕咚 古诗复习

第十六周 5.31——6.2 21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 词语复习

第十七周 6.5——6.9 单元复习与检测 经典复习

第十八周 6.12——6.16 单元复习与检测 复习

第十九周 6.19——6.23 分类复习与检测 复习

第二十周 6.26——6.30 综合复习与检测 复习

第9篇:部编本一年级先识字的教学随笔

对部编本一年级先识字后拼音的教学看法

宿州一小江荣芝

送走一届毕业生,又迎来一帮小屁孩,屈指算来,这是我小学阶段的第三个轮回的开始。望望眼前的这帮小屁孩,心里不免有点发虚。但转而一想,自己毕竟带过两届的一年级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听说今年语文教材又换新的了,教之前还是有些小小的期待,看来,虽过中年,自己还是喜欢挑战的。

开学一周的学前常规教育,使这帮无法无天的小屁孩,已老实了不少,也规矩了不少。9月8日便开始识字教学。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前的一年级都是先学拼音后认字,有了拼音作拐杖,孩子们就能早早地独立识字。而今年的部编本教材先学汉字,后学拼音,刚开始,对这套教材老师们还真不适应,部分兄弟学校的老师们,有的自行调整教学内容顺序,还是把拼音提前学。我原本也想跟着这样做,但转念一想,既然教材这样改革,肯定有它改的道理。后来经过新教材培训,听专家讲座,对这套教材便有新的认识。

对一群没有识过字的如何教识字?对照老教材,结合新教材分析,对识字教学便有了一些想法。第一课“天地人,你我他”这六个字是高频字,生活中常见字,教学“天地人”时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而教“你我他”时就不那么容易了,课堂上,通过游戏识字,同桌互读互相检查,由于孩子们的起点不同有些孩子学前识字多早就会了,有些孩子根本没有接触过汉子,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开始学习汉子,是非常困难的。感觉新教材没有把儿童的特点和儿童的识字的规律很好地结合起来。个人认为:识字要先从儿童的熟悉的出发,从直观可感的事物出发,像“你我他”虽然是高频字,但是太抽象。为了让学生学会“你我他”,弄清你我他三者的关系,课堂上,我用游戏的方式,练习情景表演。我拿着“我”字卡片,两个学生一个拿着“你”的字卡,另一个拿着“他”的字卡,我拿着“我”的字卡片说:“我是老师。”然后指着拿着“你”的字卡片学生说:“你是我的学生。”接着拿着“你”字卡片的学生对拿着“他”字卡片的学生说:“他也是你的学生。”然后小组内再模仿这样的情境,反复练习说话,这样不仅认识了字,也理清了这三个人称代词的关系。后来又把旧书里的一幅情境图(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巩固识字“你我他”,一堂课为了教会这几个字感觉好累,总认为入学就识字虽然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们阅读欲望,但孩子开始识字就遇到困难,不免又会担心孩子对学习的胆怯。

当然这些担心都是不必要的,后来的第三第四课的学习,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口耳目手”都与孩子们生活距离很近,加之教材编排配有情境图,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因此学习起来轻松多了,特别是情境图里的配有象形字,教学时从象形字入手,更能提高识字效率。

部编本教材力求让学生从一入学就树立对祖国文化的自信,提高学习兴趣。毋容置疑,愿望是美好的,我真心希望自己能用好这套教材,努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上一篇:北京地铁爱情故事下一篇:机关党建工作分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