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研究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硕士研究生研究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针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的差距,系统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主要因素提出了系统化的改革措施,包括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硕士研究生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和硕士研究生全员质量管理措施。

第一篇:硕士研究生研究论文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具有自适应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我国现行硕士生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方案千人一面、培养管理僵化、指导形式单一、淘汰机制缺位等问题。需在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健全研究生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王碧云(1967-),男,湖北汉川人,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研究;杜琼(1968-),女,重庆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湖北武汉 43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一般项目“提升中国大学创新力的研究”(项目编号:07JA880030)的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也飞速发展。但是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必然要求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中指出:“改进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模式,就是要不断探索和发现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和培养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从而形成符合国情、有利于研究生全面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1]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研究生培养特性的一种简约性概括,它表达的是参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要素就“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两个基本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诸环节中的解决方式。[2]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即是指根据硕士成长规律和社会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是由许多环节、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包括培养目标、招生及学制、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导师指导和培养考核等,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系统,因而研究生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培养过程的一种简化、抽象和类比表示。

由图1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由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质量评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范式。社会需求是其输入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教育的集中反映,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社会需求的具体反映,决定着培养过程的诸环节,质量评价以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为基准,以满足学生、家长、社会需要为最终目的。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

社会需求是多样化的且在不断变化中的,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就必须相应地发生变化。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为目的,必须充分反映社会需求,遵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出发点,因而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培养目标的社会适应性。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受制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科技发展的需求,必须符合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取决于社会为其发展提供的条件,同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因而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社会需求,以满足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加以调整,才能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研究生教育中的两个主体——研究生培养者“教育者”和研究生“受教育者”的理念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顺利进行。教育者在“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受教育者在“成为什么样的研究生”方面,都会有着自己的理念,两者的理念趋同,才能使培养方案、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内在地统一起来,从而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施。

第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当今国际研究生教育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培养单位、经费来源、考核评价等方面。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正经历着从单一化向多样化模式的转变,这正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和研究生培养模式自身发展多样化要求的必然结果。

第四,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研究生培养模式既然被称为某种标准样式,就必然具备某种程度的系统性和范型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成熟起来的,因而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对应一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必然有其对应的一种或多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是对既有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是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形势,对某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造”或对多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综合运用。[3]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对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经济的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和形成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深入人心,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与此相比,我国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具体到研究生培养模式上,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

1.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对单一,有待细分与完善

我国教育发展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打着鲜明的“苏联”烙印。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教育思想涌入国门,但只限于研究层面,政策调整相对滞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贸易,也实行对外开放,接受和应对挑战。但相对经济的国际化步伐而言,中国教育对于经济发展需求的反应还不灵敏。

就硕士培养目标而言,有据可依的是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位条例》中规定硕士学位标准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4]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在从事高深的科学理论研究以及为高校提供合格师资。

但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呈现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的特征,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必然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不应再是一个模式、一张面孔。硕士研究生作为“本—硕—博”这一高层次人才链条的中间环节,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同时具有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及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的双重功能,尤其面对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校师资的培养取向日渐向博士层次倾斜的新形势下,硕士生教育既应提高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又应适度发展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全面履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功能。

2.培养方案千人一面,不利于研究生个性化培养

在我国,有着研究生培养“本科化”的倾向。学术型研究生占90%以上,专业性研究生不到一成。同一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趋同,未能体现细分培养的要求,结果是研究生既未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缺乏应有的科研训练,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方面,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还很不成熟,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导师组成、论文要求等方面都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是带着“学术化”影子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招生方式上,学术型人才的选拔与专业学位人才的选拔,都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指标,不够突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够重视面试成绩的权重;课程设置上,两类学位教育的侧重点不明晰,都是以系统上课为主,课程教学特色不鲜明;导师组成来源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基本都来自学术性学位的导师,不同类型研究生导师自身知识结构优势区别不大,基本上都是以学术水平为特长;论文要求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要求不够明确。

3.研究生培养管理较僵化,开放度不够

目前我国硕士生培养,就培养类型而言,主要有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等形式;就入学方式而言,主要有全国统一考试、免试推荐、单独考试等形式;就学习形式而言,主要有脱产研究生(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等形式。对于研究生培养的管理,管理部门注重招生计划的制定和入学选拔,而对培养过程的关注不够,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禁宽出的培养机制,对研究生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学生入学等于进了保险箱,毕业要求整齐划一,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毕业获得学位,导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质量有差异,深受社会诟病。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研究生培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缺乏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和正确认识,使研究生等同于本科生,对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过于僵化、封闭、统一,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过于粗放,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试流于形式,走过场。管理部门致力于源头的管理,没有建立打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校之间、院系之间学分转移的通道,壁垒森严,从而导致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自主权,积极性不能得到发挥。

管理僵化还表现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缺乏自主权。学位课程中公共课、专业必修课所占比例过大,选修课所占比例过小。某些学校实行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人为树起了学科专业之间的“藩篱”,不利于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4.研究生指导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实行导师负责制, 部分理工科院校学术团队采用项目组制,但尚处于尝试阶段,未成气候和主流。单一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规模不大,培养目标相对单一的时期曾起过积极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度增大,研究生的扩招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单一导师负责制的弊端开始显现。学生大有一考定终身、从一而终的感受。学生没有重新选择导师的机会,如果学生兴趣发生转移,就会因为单一导师制而扼杀刚刚产生的兴趣。某些学校实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使得研究生导师额外承担了过多的学生管理如奖学金、助研金评定、就业指导等事务性工作,由于近些年研究生连年扩招,导师指导的人数也随之增加,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评机制导致研究生导师科研任务繁重,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和时间很少,更别说指导研究了。另外,许多研究生导师门户之见较深,加上机制僵化,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5.研究生淘汰机制缺位,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力

研究生评价机制不健全,零淘汰或低淘汰率不利于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严进宽出,只要被录取,一般都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在培养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淘汰。首先,从课程教学来说,多数课程的学习任务很轻松,除外语课需要组织考试外,其他学位课程结束时一般只需提交一篇论文了事。两年制改革后,中期筛选只是选优不罚劣,因而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压力不大。

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养成教育。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和安排,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必要监控的重要依据。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要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探索和发现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和培养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要,积极开展模式创新,从而形成符合国情,有利于研究生全面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的,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

1.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实现由学术型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的转变

当研究生教育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追求和研究的重要性又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在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学术取向上。价值自由将必然作为基本价值规范得到重视。研究生教育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研究生培养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学历教育的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实现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分层定位。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扩招后生源多元化面临的新形势,求学目的与价值观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尊重个性,尽可能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自主权利。[5]

根据我国硕士研究生数量增长较快的现状,应重新界定硕士生阶段的性质和任务,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应各居其位,各得其所,对硕士研究生按照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培养模式进行分类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学术研究后备人才为主要目的,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培养和学术潜力发掘;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其在就业和工作中的竞争力,着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6]

2.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

前已述及,我国现阶段硕士研究生招生过分重视分数,忽略了对学生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的考查。正如杨振宁指出的,以分取人的教育机制,对特殊人才是一种压抑,它“虽然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却失去了我们的爱因斯坦”。[7]

今后应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以及非智力因素等综合因素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研究生入学考评制度。将考察考生在大学时的成绩及表现考察及统一考试结合起来,逐步增加推荐保送生的比例。录取工作也可以由教授委员会来承担。重视面试,注重考察考生的学术潜力和综合素质,以便录取最优的学生。

招生过程中,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选拔方式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学术型”硕士学位应该着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而对于“专业型”硕士学位则应该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筛选研究生时,培养单位应该将权利“下放”,给导师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其与研究生的交流也最多、对研究生的影响最大。所以,招生时应该更多地听取导师的意见。毕竟导师是本专业的“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出有潜力的研究生。

3.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差异化培养

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研究生教育价值取向单一,教育模式单一,培养方案整齐划一,注重经典式的纯学术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切实改变培养方案缺乏个性、千人一面的现象,不仅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专业应有不同的课程模块和学术论文的要求,而且同一学校、同一学科、专业也可以有多套方案提供学生选择。比如以理论研究、学术论文为导向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不同培养方案;以课题切入、成果发表为主或以课程学习、拓宽知识为主的不同培养方案等,努力构建各种方案多重组合,相互转换衔接的通道网络。

培养方案个性化的前提是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行,并以完善的课程设置作保障。

硕士研究生培养重视研究生学习生涯上的自我选择与就业的自我规划,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学术倾向和基础能力等紧密结合;注重基础课程教育,在培养计划中开设了许多基础理论课程,以求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来为其下一个阶段更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加强调文理渗透和选修课的重要性,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还可增设跨学科课程,鼓励研究生和其它院系乃至其它高校的教师一起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跨学科研究。

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呆板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授主讲(Lecture)研究生班研讨会(Seminar)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Research Practice)等多种教学形式,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4.严格导师选拔,实施导师指导方式的改革

完善研究生导师选拔机制,实行导师能上能下制度。导师选拔时应强调学历与科研能力并重。为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培养需要,可在企事业单位聘请第二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社会实践。

改变传统的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学徒式导师指导方式,实行主副导师指导制或集体指导制。导师组成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者”关系,而不是“师徒”关系。

应加强导师指导的约束机制。一是通过导师指导小组指导的形式对导师的指导进行约束。由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举行会议的形式对学生的科研进展进行检查,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二是通过专门制定指导手册的形式对指导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双方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进行规定。[8]

5.加强研究训练,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研究生科学研究训练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始终。研究生导师应尽早尽多向研究生提供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研究生教育应注重教研产一体化,密切大学与企业界的联系。开拓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拓宽研究生科研实践经费来源渠道。

应鼓励举办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随时掌握学科最新动态,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

6.建立健全研究生评估机制,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力

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改革考核模式,完善中期考核制度。真正将制度落实到实处,发挥其检验、监督、激励的作用。

除了完善中期考核制度以外,学业结束时的考核也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行淘汰学制有助于调动研究生的积极主动性。

严格研究生考核评价,需采取配套的弹性学制,以利于研究生更好地支配时间,可以多参加导师的课题和研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研究生评价中,除了考核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外,在培养学生时,也要完善其人格特点。不但要有学术能力,还要有学术道德;不但要成为高级人才,还要有高尚的品格;不但要有科研素质,还要有坚韧的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将成为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大力发展与完善研究生教育,改革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于实现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

[2]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9/info1429.htm,2010-2-2.

[5]张亚丽.21世纪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必要性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3).

[6]周谷平,张亮.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7]杨振宁,宁平治,等.杨振宁演讲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169.

[8]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02.

(责任编辑:张中)

作者:王碧云 杜 琼 张维佳

第二篇: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综述

摘要: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笔者以研究生教育的首要关口——研究生招生制度为话题,对国内外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特点的研究进行检索,并对1992年至2010年的相关文章进行综述,提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可以继续深造的方向。前期研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结果不够深刻;研究方法不够丰富。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制度;综述

根据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经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便是甄选人才,即招生。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话题因几次扩招受到空前关注,而研究生招生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概念及现状

所谓“研究生"是指大专和本科之后的深造课程,统招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08)所述,2007年全国共录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420014 人,比2006年增长5.50%。其中硕士研究生361952人,比2006年增长5.89%。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不断增加的同时,招生的重要性也得到研究学者的普遍认可。沈跃进(1992)认为研究生招生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宝英(2009)认为研究生招生工作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关口;董世平、徐国英(2010)认为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培养的入口,其生源质量之间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国际上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

(一)美国

美国的高等教育成果举世瞩目,在研究生招生制度上也自成体系,为很多国家所效仿。沈跃进(1992)指出美国研究生招生工作由各高等学校自行进行,招生计划通常由研究院制定。招生类别从录取性质上分为正取生、备取生和试读生,按学习时间划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郑浩(2004)指出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只是入学资格获得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决定性要素,录取要综合考虑个人成绩、研究兴趣、研究潜能和教授推荐信;常宝英(2009)指出美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管理权呈现分离状态,且对申请人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表现非常重视。

(二)英制下的英国、新加坡、香港

英国大学以其高质量的本科教育闻名于世界,它认为没有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做支撑就无法发展研究生教育,故在研究生招生时比较重视本科就读的学校与学习成绩。在英制教育影响下的新加坡、香港亦是如此:胡丽娜(2008)指出新加坡研究生招生由各大学的各个学院录取,分为研究型和修课型;汪基德(2008)指出研究生入学没有全港统一的考试,申请时提交本科学位、英语成绩和个人研究计划一篇便可,这体现了对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视。

(三)德国

德国研究生教育在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但在德国,硕士研究生不属于研究生教育的范畴,研究生招生只指博士研究生。

(四)日本

日本经济的高速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紧密联系。李旭(2006)指出日本研究生招生考试由外语、专业知识和口试组成,外语主要考察对学术期刊的翻译能力;王威(2008)指出日本以本科教育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扩大研究生招生范围,注重招生对象的多层次和多背景。

三、我国现阶段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招生制度问题的研究

吴佩林、魏勇(2004)认为现行的招生制度对招生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保护与监督机制;梁大战(2008)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的集权化管理使高校缺乏自主权。

2、对招生模式问题的研究

赵研(2006)把招生模式分为考试型和非考试型两种;杨晓晰(2009)总结了国家教委自1985年将招生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后开始招收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研究生的意义。

3、对招生考试问题的研究

李旭(2006)在中日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形式过于单一;陈明灿(2006)指出有必要加大力度改革研究生的考试流程与人才选拔方式;张喜梅(2007)在中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对硕士研究生报名的年龄限制、单位证明等条件会导致不公平现象,自主出题的专业课成绩统一划线也没有可比性,导师在考试中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覃红霞(2008)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组织中统一与多样有矛盾,招考公平与扩大自主权有矛盾,教育公平与有效选拔人才有矛盾;岳爱武(2009)梳理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从酝酿到现今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卢洋(2010)指出现如今没有健全完善复试制度。

4、对考试科目问题的研究

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通过考试的形式,其初试一般是外语、政治、专业课。李旭(2006)指出研究生考试内容过于片面,忽略了考生的综合素质;赵研(2006)认为公共课中的外语和数学难度太大,分散了学生的复习时间;张永泽(2007)指出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太多且难以统一,有必要由“四”改成“三”;梁大战(2008)指出考试科目的内容不合理;覃红霞(2008)指出招生考试科目设置的公共性与专业性有矛盾。

(二)对单一学科或学校招生的研究

硕士研究生招生分学校与专业进行,在众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中也有部分是针对单一学科或学校招生制度进行的研究。赵令湖、吕海燕(1998)针对地学类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思考;晋建华等(2004)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进行初探,提出要注意考察报考者入学前的临床能力;董世平、徐国英(2010)针对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研究表明选拔优秀生源的重要性。

(三)前期研究的不足

1、研究内容不够全面

关于研究生招生制度从国外高等教育强国到我国都有比较丰富的研究,但内容上却不尽全面。对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我国等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基本限于招生考试,以下内容涉及较少,可进一步补充:

(1)招生模式

众多文献中,仅一篇文章论述了招生模式,并将招生模式分为委培型和定向培养型,但这样的分类并不完善。另一篇文章简略提到了招生模式,且分为考试型与非考试型,也不尽全面。我国研究生招生模式在外界看来比较混乱。例如,现如今存在的招生模式究竟有哪些类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委培、定向培养、专业硕士的招生有什么区别,公费研究生招生模式与奖学金制度的招生模式的区别等。

(2)对不同学科招生制度的单独研究

已有部分研究针对单一科学进行,但并没有体现不同学科招生的区别。由于不同学科对学生能力要求不同,统一的招生制度必然不利于学科发展。例如我国是否可以借鉴英制将研究生招生分为研究型和授课型的方式,是否可以借鉴香港对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招生的不同理念进行改革。

2、研究结果不够深刻

目前对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结果仅体现在表层,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在批判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不合理的同时并没有深刻的研究结果以证实这个观念,仅是重复表达现如今招生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却未能用实证结果证明制度不利于怎样的人才培养,为什么不利于此人才的培养。纵使对国内外招生考试制度研究颇多,也未能就其考试方式、考试科目做具体研究,基本千篇一律的泛泛之谈。

3、研究方法不够丰富

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并没有运用丰富的研究方法,甚至较少进行实证研究。在论述招生制度不适合人才培养的时候,不妨以研究生培养标准做效标进行实证研究,以数据分析证实招生制度的不合理。

(1)效度测量——实证招生制度是否真的不利于人才培养

借用对考试效度测量的方式,以研究生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做效标,并与其考研成绩做相关分析,得出区分度和效度。若是效度高,则证明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具有有效的筛选力;反之,则不利于人才培养。

(2)量表法——考查招生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的方面

倘若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那么可以通过测量研究生的各种指标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来证实招生制度阻碍了研究生培养的哪一方面。例如运用创造力量表测量创新性,智力量表测量智商,态度量表测量对学术研究的态度,满意度量表来测量对读研生活的满意度等。

(3)问卷法——进一步考查招生制度对不同专业研究生的有效性

问卷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研究生招生制度因不同专业、不同模式可能有不同的鉴别力。可以通过问卷收集信息,并运用统计软件交叉分析,得出招生制度的优劣在研究生培养上是否存在专业性、模式性的差异。

除此之外还有文献资料整理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可以借鉴使用。

综上所述,从1992年到2010年,对国内国外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仍有相当大的空白可以深入研究。既然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那么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期待随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深入研究促进教育改革,不仅使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研究者,也可以吸引众多留学生来中国,使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沈跃进.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J].中外高教研究,1992,(9).

[2]常宝英.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7).

[3]董世平,徐国英.硕士研究生招生中的优秀生源选拔[J].学术纵横,2010,(4).

[4]郑浩,常思亮.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招生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2004,(3).

[5]胡丽娜.新加坡研究生教育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9).

[6]汪基德,杨改学,周凤瑾.香港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香港电教,2008,(10).

[7]吴佩林,魏勇.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2004,(6).

[8]陈明灿.试论我国所示研究生招生制度[J].商业经济,2006,(9).

[9]李旭,张群,王红梅.中日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特点的比较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6,(3).

[10]张永泽,岳志伟,余伯阳,于锋.浅议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四改三”的必要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

[11]张喜梅,牟宏,李旭.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存在的问 题及解决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7).

[12]梁大战.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中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高 教论坛,2008,(8).

[13]覃红霞.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中的两难问题[J].高教探索, 2008,(2).

作者:苏芮

第三篇:硕士研究生全面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的差距,系统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主要因素提出了系统化的改革措施,包括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硕士研究生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和硕士研究生全员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培养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全要素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

一、引言

我国自1999年开始大学大规模扩招以来,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目前研究生教育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1]。然而,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研究生管理问题、师资问题、培养质量问题、实践问题等。其中,培养质量问题可归结为其他诸多问题导致的结果,是最为重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工作的质量,在这一背景之下,研究并提出系统化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需要“全过程”质量控制,需要“全体”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这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首要的工作就是找出影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便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措施。为此,本文采用头脑风暴、文献检索、归纳总结等方法分别从人(导师、研究生)、机(机制)、料(培养内容)、法(培养方法)、环(环境)、测(测量系统)六个维度提炼得到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集,如表1所示。

经归纳总结,影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如下。

1.标准不合理。这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标准定得不合理,通常仅课程成绩、1篇低级别的期刊论文和1篇大论文即可毕业,这样的标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该标准根本不能客观反映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而实际上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其二是标准定得过低。毕业标准不合理,就会带来导向上的问题,目前我们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大多数将进入企业工作,仅以论文作为评价标准,必然导致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远离实践,有可能被用人单位视为“书呆子”。毕业标准过低带来的后果是它会无形中使研究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压力、动力以及研究生导师培养的积极性、压力、动力都大大降低。如果一个研究生经过三年的深造,仅仅学习了几门课程、发表了几篇论文,而没有从其他方面获得提升,那么他将是一件“低档产品”,如果将这件“低档产品”放入市场不但影响学校声誉,而且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改革硕士研究生毕业标准,建立一套科学量化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培养过程粗放。现代质量管理理论过程质量决定产品质量[3]。按照这一理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将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我国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大体可分为课程学习、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社会实践、发表期刊论文、撰写毕业论文、毕业答辩几个环节[4]。各个培养环节的执行时间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甚至不同的导师而波动较大,每个环节的控制标准并不明晰,导致整个培养过程比较粗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硕士研究生全过程质量控制。

3.意识薄弱。作为培养主体的研究生导师积极性不够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培养客体的研究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意识薄弱是影响其培养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意识薄弱是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造成的,受经济大潮的影响,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经济利益轻学术价值、重文凭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必然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严重下滑。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硕士研究生全员质量管理。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为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首要工作是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科学量化。传统的以论文、课程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不仅不能反映出研究生综合能力,而且标准偏低,导向单一,不利于为市场培养综合能力强的研究生。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统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得到如表2所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或学院可根据硕士研究生综合得分进行综合排名并依据一定的标准给硕士研究生定级(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作为研究生寻找工作或考取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同时作为评价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重要指标。

四、硕士研究生全过程培养质量控制

由于过程质量决定培养质量,为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必要引入过程控制方法。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归纳总结出其全过程培养流程图,如图1所示。通过此流程图,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研究生秘书等可以直观地看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环节,避免培养过程中的疏漏。另外,与流程图配套的是流程说明,流程说明是对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具体说明,它使各个环节具有可操作性。流程说明主要包括责任人、时间或时间范围、组织者、审核者、操作程序、控制标准等内容。以开题报告环节为例,其流程说明如下:①时间:第3~4学期,尽量在第3学期完成;②负责人:导师、研究生;③组织者: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或学术带头人,由研究生秘书指定;④评审者:评审专家组(高级职称、研究方向相关的教师4名及以上,不含研究生导师);⑤操作程序:S1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经与导师商议,初步确定研究题目;S2研究生查阅相关文献后,再与导师商议,若研究题目可行则确定研究题目,否则返S1;S3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S4导师按表3所示的标准审核开题报告;S5若导师审核通过,则由研究生向研究生必书提出开题申请,否则需修改完善开题报告后返S4;S6研究生秘书指定开题的组织者;S7由组织者按要求组织评审专家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开报报告会:①研究生准备开题报告PPT,②陈述开题报告主要内容,③评审专家对开题报告按表3所示的标准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审结论;S8若评审结论为通过,则进入下一培养环节;若评审结论为修改后通过,则由研究生按照修改意见修改开题告后交组织者审核,审核通过进入下一阶段;若评审结论为不通过,则重新选题或重新撰写开题报告,返S4。

五、硕士研究生全员质量管理

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系列交互过程的集合,只有每一个培养环节严格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是过硬的。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管理是全员的事情,因此研究生教育应该是培养主体、客体共同的责任。研究生培养过程需要院校领导、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秘书、专业教师、研究生等每个角色各司其职,才能有效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1)院校领导。院校领导担负的责任其实很重要,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需要院校领导来创建(包括软、硬件资源的投入),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能促进研究生及其导师具有更大的积极性和动力,对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2)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起着导和引的作用,是直接与研究生交互次数最多,交互时间最长的角色,导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行为,导师的把控能力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应当按照研究生培养流程中规定的控制标准行事,这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3)研究生秘书。研究生秘书在整个培养流程中起着纽带或者组织者的作用,他通过各个环节的把控,将各个培养主体、客体有机联系起来。(4)专业教师。专业教师不仅仅担负着给研究生讲课的任务,其行为举止对研究生的行为影响其实是很大的。(5)研究生。研究生作为培养客体,应当适当给自己一些压力和动力,培养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积极与导师联系、交流,积极参与导师的各类课题,从科学研究中提升综合能力。以上各主体、客体都肩负着一定的职责,可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是全员质量管理的过程,任何一个角色没有圆满履行其职责,研究生的质量就会打上一定的折扣。如何保证各个主体、客体认真履行其应有的职责也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笔者认为除了呼吁大家自觉履行职责外,还应当建立必要的奖罚措施,与控制标准相结合,对认真按控制标准履行职责的主体、客体给予相应的奖励,反之则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结语

21世纪是与时俱进的时代,中国正在迅速崛起,国家建设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研究生作为市场急需的高端人才,其培养质量的确保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此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全要素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硕士研究生改革措施。改革是艰辛的、痛苦的、甚至会遇到重重阻力,但为了国家的发展,高校必须对现有的不合理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过程进行改革。我们相信,通过全面改善不合理的因素,我们一定能为祖国输出一批批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源升,杨波,陈仕平.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4-8.

[2]王孙禺,袁本涛,赵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创新研究生教育,2007,(9):32-34.

[3]罗国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Z].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2012.

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2012YJ04)

作者简介:沈玲(1980-),女,辽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安全工程;曾强(1975-),男,四川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工业工程。

作者:沈玲,曾强

第四篇: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价值研究

摘要:本文以传统的差额净现值为基础并结合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研究了不考虑实物期权时中国硕士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价值,考虑期权价值后中国硕士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价值,以期为研究生个人投资价值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净现值 实物期权

一、引言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问题作为热点话题倍受瞩目。1999年我国研究生开始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人数由全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正以惊人的增长速度在短期内实现了跳跃式发展。近年考研报名人数急剧攀升的情况,录取比率也一定程度上升,然而录取人数上升的速度却远不及报考人数上升的速度。研究生教育投资的风险还是很高的,激烈的竞争中很多同学极可能会落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研究生教育投资属于一项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理论为研究生教育投资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周群英(2004)将研究生教育投资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将心理成本定义为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中,完成一项任务或达成一个目标所投入的情感与人格。把研究生教育的收益分为四个方面,即较高的收入、更好的发展前途和更强的工作适应能力、社会声望或社会地位、心理收益。由于心理成本的无形性、临时性、价值性和非量化性,未能合理量化心理成本,同样后三种收益也难以量化,这些无法量化的成本和收益相互抵消,不予考虑。赵恒平(2005)、吴旭华(2010)将研究生教育投资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又划分为考研阶段的直接成本和读研阶段的直接成本。认为机会成本就是研究生教育投资的间接成本。间接成本则包括了在校研究生估计自己如果不读书可能获得的年收入、因投资研究生教育而放弃的利息收入、工作经验和晋升机会的损失、风险成本、就业成本、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吴旭华认为研究生教育投资的收益则来源于预期未来增值收入、学术能力提升、奖学金收益、社会认同感等。在估算研究生教育投资价值时周群英和吴旭华都只考虑了直接成本、可量化的间接成本以及可量化的收益。李妍(2010)在分析研究生教育投资的过程中,在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基础上还考虑了研究生教育投资的风险成本,以同期银行存款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采用传统的差额净现值法估算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价值。 上述文献在分析学费支出时未能考虑到国家资助部分即公费对学费支出的影响。然而,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公费比率是比较高的,这部分对直接成本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生教育投资是一项高度不确定性的投资,这种不确定性也是一种投资价值来源。采用传统的差额净现值法,低估了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价值。本文采用布莱克与斯科尔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以估算这部分不确定性的价值。

二、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差额净现值

(一)差额净现值法的思想和合理性 差额净现值法用于长期投资决策的互斥方案选择中,通过计算两个互斥方案的差额现金流量现值,并判断该差额现金流量现值是否大于零,从而判断两种互斥方案的相对优劣。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面临两种互斥方案即为:研究生教育和直接参加工作。净现值法引人研究生教育投资价值分析的可能性在于,研究生教育投资成本收益在未来一定的期间内是可以预测和量化的,计算简单直观。考虑了教育投资的时间价值,增强了投资经济性的评价;考虑了整个教育投资收益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体现了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估算不精确所带来的误差。

(二)成本收益曲线 于谨凯和单春红(2002)提出了博士研究生的成本收益曲线,硕士研究生的成本收益和其类似,其成本收益曲线如图(1)所示。硕士研究生OA阶段主要产生现金流出,即初始投资部分的现金流出。而在此阶段,本科生则已经产生了现金流入。这一阶段本科生的收益大于硕士研究生。在AB阶段,硕士研究生开始产生现金流入,形成一个跳跃式的发展,而本科生的收益维持在原有的稳定增长的阶段。AB阶段两条成本收益曲线的关系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初期硕士研究生成本收益曲线就高于本科生成本收益曲线,在之后阶段硕士研究生累计现金流入和本科生累计现金流入差额不断缩小,直至超过本科生的累计现金流入,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价值部分;二是硕士研究生的成本收益曲线在AB阶段初始过程低于本科生的成本收益曲线,这个过程中本科生的累计收益和硕士研究生的累计收益差额还在不断增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硕士研究生成本收益曲线反超本科生的成本收益曲线,这样便会缩小累计差额直至零,然后硕士研究生的累计收益会超过本科生的累计收益。综上,硕士研究生的投资价值为图(1)中硕士研究生成本收益曲线和横坐标之间构成的面积总和减去本科生成本收益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构成面积,也就是 (Ⅲ+Ⅳ-Ⅰ)-( Ⅱ+Ⅳ),即Ⅲ-Ⅰ-Ⅱ。

(三)成本分析 一般来说 ,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投资”是通过教育培训获得的技能和学识的提高。按照这般定义,可选择人力资本作为参考的计量对象。普遍认为,教育投资成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教育的直接成本,二是教育的间接成本。(1)直接成本。研究生教育的直接成本指为接受研究生教育而支出的各种费用和劳务,它包括国家和社会的教育设施建设与配置费用、教师工资、学习费用、图书资料等费用。其来源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政府支出的教育经费 ,二是接受教育者个人负担的学习费用。个人支付的直接学习费用是从受教育个体出发确定教育投资直接成本中货币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杂费和住宿费部分,这是个人直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学杂费和住宿费外,直接成本还包括大学生日常生活其他开支及考研期间额外生活费。(2)间接成本。研究生教育的间接成本主要包括因投资研究生教育而放弃的就业薪金收入、因投资研究生教育而放弃的利息收入、工作经验和晋升机会的损失、风险成本、就业成本、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在采用折现率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过程中考虑了一部分风险成本外,间接成本中存在一些难以量化的部分,这部分和一些难以量化的收益相互抵消,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文的间接成本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个人如果不选择考研可获得的薪金收入,即以本科学历参与工作的收入。这部分具体数据将在分析研究生教育投资收益的过程中予以介绍。

(四)收益分析 教育投资收益是由教育投资对个体和社会产生的增量收入,或者说是人力资本中知识增量价值的经济体现。它一般包括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本文所说的收益不包括社会收益部分。一般认为学历越高收益越高,较高学历与较低学历收益之间的差额是决策的基础。教育投资收益是由教育投资对个体和社会产生的增量收入,或者说是人力资本中知识增量价值的经济体现。不考虑研究生期间兼职等收入以及一些难以量化的和一些见解成本相互抵消的收益,研究生获得收益主要指个体研究生毕业以后参加工作获得的工薪收入。本文采用JOB88 2011年度薪酬调查报告,将应届毕业生的职能划分为销售类,技术类、行政后勤类、客户服务类、设计类、市场策划类、生产制造类、财务会计类、采购类及其他,各职能分布比率分别是60%、30%、29%、29%、20%、17%、15%、13%、9%、13%。根据2011年招聘应届毕业生的职能分布情况数据和对应各种职能部门平均工资水平数据,然后以各职能分布比率为权数,计算出各学历毕业生起薪数额。在此基础上根据收集到各工龄阶段的工资水平,根据2011年各学历水平应届毕业生起薪状况和本科生各工龄工资增长比率计算得出2011年各工龄阶段的人员工资。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折现最后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贴现率的确定。通常不同于无风险利率r,据统计1999/2000年欧盟各国高等教育私人回报率平均在8%左右。而我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范先佐(2003)研究表明我国教育投资的贴现率略低于一般社会贴现率10%的水平。云南师范大学对此做出研究,确定教育投资贴现率在9%-10%之间,这里采取9%的水平。无风险利率的确定:以同期(2011年)国库券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即采用5.18%作为贴现率。预期工作年限的确定:不考虑退休后的退休金差异。假设参考个体22岁本科毕业,25岁研究生毕业,60岁退休。则可以推算本科毕业生预期工作年限为38年,硕士毕业生预期工作年限为35年。由此,中国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净现值为:NPV=[392977×32.76%+261363×(1-32.76%)]-(261363+1964.8×PVIFA9%,3) =38144 ,即中国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净现值大于0,值得投资。

三、基于实物期权的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价值

(一)实物期权的内涵 在做出两个互斥项目的选择决策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差额净现值法。在不确定情况下,差额净现值法会大大低估投资价值,对一些战略性投资来说,差额净现值法缺乏让投资者把握决策的灵活性,甚至误导投资者决策。由此诞生了实物期权,而实物期权是由金融期权演化而来的,20世纪70年代布莱克与斯科尔斯共同提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哈佛商学院教授莫顿也发现了同样的公式。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对实物期权的价值计算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在此之前,实物期权的定价都是采用二叉树法,按照不同期数进行划分,计算得到的实物期权价值是一个近似的价值。交易期数较多甚至是连续发生时,无法继续采用二叉树法对实物期权价值进行衡量。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用于金融期权则假设所有的证券交易都是连续发生的,股票价格是随机游走的,有效弥补了二叉树法的不足。

(二)引入实物期权的合理性分析 运用净现值法计算研究生教育投资价值时假设研究生按照既定方案执行,在这个过程中不会进行重要修改,并假设预计的现金流入在年末肯定能够实现,并把原始投资看成是按预定贴现率借入的。然而,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投资价值总体处于一个上升的过程,价值变动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存在知识老化,机遇,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可以得出结论,研究生教育投资价值是随时间上下波动,总的趋势是随时间推移通过教育投资研究生个人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预期能提高自身价值。因此,研究生教育投资相当于购买了看涨期权。研究生投资和实物期权各变量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研究生教育投资对应B-S定价模型:

C=S·N(d1)L·e-rtN(d2);S=G×p+1×(1-p);d1=■;d2=d1-σ■;L=I+M·PVIFA9%,3

其中:C为实物期权价值,S为现金流入现值,L为现金流出现值;G为研究生毕业薪金收入折现,I为本科毕业薪金收入折现;M为研究生在读期间每年需花费的支出;P为录取率,r为无风险利率,t为期权距到期日时间,为波动率。波动率的确定:对于期权价值来说风险越高即波动率越大,期权价值越高,这里波动率采用3%,类似于普通经济生活的波动水平。距期权到期时间,这里相当于研究生就读年限,在我国一般硕士研究生为三年制,故这里取三年。将表(1)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得出结果:研究生投资净现值为38144元,考虑期权价值为51517元。价值决策的平衡点净现值为零。可以得出结论,研究生投资是有价值的。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计算,研究生投资净现值为38144元,研究生教育投资净现值为正。由于研究生教育投资是存在风险,并且具有明显的期权特征,传统的净现值法低估了其价值,考虑期权价值之后研究生教育投资价值为51517元。也就是说在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下,我国大学本科生毕业选择读研是有价值的。然而,不论从净现值还是综合考虑其实物期权价值之后的价值都并不是很高。当然,不同高校研究生教育投资价值不尽相同,不同专业研究生教育投资价值也会有所差别。本文考虑实物期权价值之后和没有考虑实物期权价值时价值都为正,因此,实物期权对决策并未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如果针对个别高校、区分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对研究生教育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就可能存在净现值为负且考虑实物期权价值之后,价值为正的情况,此时,实物期权会对决策产生影响。本文仅仅从个人角度来计量研究生教育的投资价值,实际上研究生教育投资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存在很大的价值,然而个人角度研究生教育投资价值之外的价值量化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探索。硕士研究生教育一定程度上是获得博士研究生教育权力的前提,导致了研究生教育投资实际上是一项多期复合期权,本文作了简化,未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一项多期复合期权来考虑。所以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实际价值会略高于本文所计算的价值。本文采取的数据均为社会平均水平,没有根据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性别做进一步划分,然而,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研究生教育投资价值存在一些差异。

参考文献:

[1]周群英:《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一收益分析》,《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李妍:《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3期。

[3]王晓峰、田新华:《中国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模型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4]Fischer Black,Myron Scholes.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

(编辑 虹 云)

作者:丰丹

第五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研究

内容摘要: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本研究样本学校S校位于中南地区,于2010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2011年开始招生,旨在培养专业化、应用型、高层次、职业化的翻译人才。对该校翻译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的研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情况和就业心理的一个缩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翻译硕士 研究生 就业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关于研究生就业压力的研究论文数量显著增多,反映出随着研究生就业问题突显,研究生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现状。从已有文献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就业压力的成因研究、压力源研究、缓解压力对策和建议三个方面。

针对研究生就业压力的成因研究大多从社会、学校和研究生三个维度展开。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形成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环境的影响,就业環境不公平、择业认知偏差、理想就业是研究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成因;还有学者提出高校的实习实践环节、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创业教育的缺失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能力;还有学者提出培养质量的下降降低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模糊的主观认知放大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过高的择业期望是文科研究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因素。

针对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压力源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就业压力源的五个维度:就业情境、个人职业规划、雇主期望、家庭压力、个人资源,其中江西省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就业情境、职业规划、个人资源等;还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就业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家庭、自身、学校和专业、情感和年龄等,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的挫败感、家庭的过高期望、对自身前途的认知偏差、来自学校和专业的自卑感、来自情感和年龄的压力是主要原因。

针对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对策与建议研究中,主要分为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社会层面主要是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督监管、创造良好的就业机遇和环境;学校层面主要是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引导研究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注重研究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能力提升课程纳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学生层面主要是加强准确自我评价与定位,加强就业核心竞争力,拓宽就业视野,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等。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而诞生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本研究样本学校S校位于中南地区,于2010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2011年开始招生,旨在培养专业化、应用型、高层次、职业化的翻译人才。对该校翻译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的研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情况和就业心理的一个缩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情况

本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2013-2016级共146名翻译硕士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该校翻译硕士的就业压力情况进行研究。

本研究对该校2013-2016级翻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毕业生进行了访谈,结合学生的就业反馈,将S校四届翻译硕士的就业情况总结如下:

1.少量翻译硕士毕业生通过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统一考试进入相关工作单位,但在实际工作中从事翻译工作的较少,仅有两名学生的工作岗位有外语需求,通过学生反馈得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外语应用与翻译主要是处理一些涉外工作的文件或邮件,且通过两名学生的对比可见,有外语应用需要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应用方式与频率,与单位所在的省市区域以及外事事务发展程度有极大相关性,以上两名学生中,A生所在单位位于东部沿海,该生工作中外语应用频率和语言要求显著高于在中部省份工作的B生。除了这两名学生,表中数据显示的其他八名学生也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但实际工作中无需用到外语技能和翻译技能。

2.进入高等学校工作的翻译硕士毕业生中,大多从事行政教辅工作,工作中对外语的应用需求较少,另有三名学生在省内独立学院的教学岗位教授英语相关课程。进入中初等学校或培训机构是近年来S校翻译硕士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且大多担任英语教师或是留学咨询等,工作岗位对外语需求较高,在培训机构就职的翻译硕士毕业生一般讲授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托福、雅思等考试培训等课程,有少量口语能力较强的学生承担专门的口语课程。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留学咨询工作,主要是帮助有留学需要的学生整理申请材料,与国外高校联系接洽,工作中对外语能力和翻译能力的需求较高,主要是笔译能力的应用。

3.由于翻译硕士的专业特殊性,有少量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自由职业,做自由译者或是自主创业,自己开办英语培训班。D生从学生阶段起就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翻译志愿者活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翻译资源,毕业后一直从事口译工作,对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该生表示翻译硕士在就业时面临的主要压力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远不能满足工作中的需求,尤其是一些专业领域的口译活动,需要提前储备大量的信息,翻译技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二是翻译行业对口笔译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想从事自由译者的毕业生需要有丰富的资源和机会,逐步积累经验和知名度,才能保证工作的持续性。

4.除以上几类就业去向,还有很多翻译硕士毕业之后进入公司、企业,大多从事文案工作,根据学生的就业反馈显示,在工作岗位中对外语翻译的需求较少,有少量涉及到对外贸易等事务需要用到外语技能,主要是文字处理工作,如英文邮件等,语言的专业性程度较高,主要是笔译能力的应用。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本研究调查结果并结合学生的就业反馈,反映出当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与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高级翻译专门人才,但学生实际就业中真正与翻译工作相关的数量较少,且从学生本人就业意向来看,愿意在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数较少;其次,用人单位专门翻译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且普遍门槛较高,学生自己能够获取的翻译需求资源较少;第三,实际工作岗位有外语能力及翻譯需求的对翻译实践能力的要求远高于研究生学习阶段,跟工作相关的语言专业性、应用性较强。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可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探寻解决途径,以更好地实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立的宗旨和目标,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翻译人才,促进翻译硕士毕业生更好地择业就业。

1.从社会层面而言,要加强对翻译人才就业市场的监督监管、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很多翻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都有小范围的实践经验,如翻译网络小说、电影字幕等,但这些翻译工作普遍报酬较低、团队流动性高、可持续性不强,难以形成规模。此外还有学生普遍反映获取翻译资源的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和相关机构的重视,构建出合理完善的资源整合平台,形成健全的翻译人才发掘、考察、启用机制,让更多的翻译硕士学生有机会进入翻译领域、从事翻译工作。

2.从学校层面而言,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不忘初心和宗旨,侧重实践教学和训练,给在校学生提供和创造实践机会,如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设立实习基地等,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将优质的翻译人才输送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学校就业部门应加强就业指导,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

3.从学生个人层面而言,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翻译技能训练,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地加强学习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行业形势、明确自我定位、做好职业规划,以避免求职过程中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李敏等.专业硕士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年全国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10).

2.王立非,王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能力实证研究[J].上海翻译,2016(04).

3.于苗苗等.多重视角下的专业硕士就业质量状况——基于“2015年全国专业硕士调研”数据[J].中国高教研究,2017(06).

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CSQ18093)研究成果;中南民族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民族院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肖蒙,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吕昊,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育)

作者:肖蒙 吕昊

上一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