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教案

2022-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方案简称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浓缩,是教研的源头,是一堂课的总纲领,只有纲领设计的好,课堂才能精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说课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说课教案

美术说课教案——《人像头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从初中一年级下期第四课开始,学生开始接触到人物画,捉到人物画,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小学时儿童画曾多次接触,到了五六年级,又学习过人物结构和一般的比例关系,具有一定的正确性认识和经验.但这种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还不成熟,几乎还带有强烈的儿童画的痕迹.本课将就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物面部形象、结构和表情有所接触,掌握分析、比较的观察和描绘方法,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人物画。

本课教材主要通过传统的“八格图”和“三停五眼”等方法,向学生介绍人物面部的基本规律,包括头型特征、五官位置和表情变化等.按大纲要求,本教学内容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讲授课,第二课时为技法练习课.但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画法,在第一课时我也安排了人物画的写生练习,但不是对真人的写生训练,而是面对照片进行练习,这一方面降低了写生的难度(对象可以保持不动),另一方面更利于对人物头像画的步骤进行更直观的讲解.这将为下一课时的真人头像写生打下基础。

2、教学目地

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的脸型特征和五官的位置关系,以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 ②初步掌握人物头像的观察方法和描绘方法。

3、教学重点

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4、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掌握人物头像的相关知识。 ②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5、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授课部分 <引入新课部分> 在上课之前,播放一部影片片断。目地:让学生在休息之余观看影片,并对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发生兴趣,为后面的引入新课埋下伏笔。

点击图标,打开演示文件。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系列大家熟悉的电影明星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认不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答案肯定是认识,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让大家回忆上课前看的影片,让同学们讲出影片中有哪些人物。此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已经回来了课堂,这时提出问题:既然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或者说能记住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靠的是什么来加以判断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这时同学们会得出答案:是通过人的样子及人的脸来判断的。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大家:人的脸是一个人的标志。所以在我们进行人物绘画时,往往就得从人物头像开始。要画好人像,首先要对人脸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所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与我们人脸有关的知识。 <讲授新课部分> 点击“开始”,进入课件首页。首页分四个部分:脸型特征、五官位置、表情变化、作业演示,它们分别链接到不同的章节。

一、脸型特征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同样子的人,这些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脸有一样,我们要认识一张脸,首先得从他的脸的轮廓开始,既人物的脸型。 点击“脸型特征”,进入《脸型特征》,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由若干人物头像组成的图片。这图片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个问题:这么多的脸,他们的脸型有没有规律呢?

点击图片,出现“相之大概,不外八格”。讲解。 点击“八格”,出现“田国目用,由甲申风”。

用鼠标指向“田、国、目”三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用鼠标指向“由、甲、申”三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用鼠标指向“用、风”两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完成脸型特征的讲解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巩固,再在学生中选出一部分脸型比较明显的同学站起来,让其他同学判断他们的脸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这八种不同脸型的特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老师要针对大家回答的情况,加以进一步和分析)

二、五官位置

(过滤)提问:掌握了人物的脸型以后,我们的人物画就迈出了第一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想像在画面中已经画了一个脸的轮廓了,哪么接下来又该画什么了呢?(学生一起回答:五官)。

点击“五官位置”,进入页面,出现一个人头像。

要画五官,首先得确定出它们不同的位置,这个很重要。引入传统的“三停五眼”。

1、三停

就是把我们的脸从上到下分成三份,这三份就叫“三停”,是如何分的呢?请大家看图:

①鼠标进入发际区域,出现“发际”二宇,点击,鼠标进入眉弓区域,出现“眉弓”二宇,点击,出现“上停”;

②鼠标进入鼻底区域,出现“鼻底”二字,点击,出现“中停”; ③鼠标进入下颏区域,出现“下颏”二字,点击,出现“下停”; (讲此节内容时,还应适当的结合自己的面部进行讲解) 注意: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眼睛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回答)基本上在脸的中间部位. (在确定五官位置时,这点非常重要)

2、五眼

就是我们的脸(正面)宽为五个眼睛长。 点击鼠标,出现几条线,把脸横向分成五份。同时有两只转动的眼睛,可以移动到每一份中,大家会发现,这五份的宽度是相同的。(一方面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五眼的关系) “三停五眼”古代画家根据成年人的面部五官位置和比例归纳出来的。如果某人的五官不同于这一标准,则成为其明显特征。因此,“三停五眼”是衡量人的五官大小、比例、位置的准绳。但是,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越小,眼睛位置越偏下,五官位置显得越紧凑。

(过渡)人是有生命的,同时也是有感情的,而人们的感情往往都是写在脸上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喜形于色”等都是说的这个意思,那么这种写在脸上的感情,我们)通常就叫他表情,人有喜,怒、衰,乐等丰富的感情,也就有了今天我们要讲的丰富的表情,人们把感情写在脸上,今天,我们就把表情写在纸上。 (点击“下一节”)出现标题“丰富的表情”,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一面砖墙,在墙上画有三种具有不同的表情简笔人像画,还有一个小丑。 (三)丰富的表情 今天这里也来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丑,他已经捺不住了,就忙着在墙上画了起来,我们看他画的是什么?哦,原来他画了三个人像,还不一样呢?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三幅不同的人像画,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一起回答)表情;

(提问)再请同学们观察他们表情的不同是如何表现的呢? (回答)通过五官的不同来表现的,主要通过眼、眉,嘴的不同形态来表现的。 好了,大家都看到了,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变化就可以把人物的表情表现出来,哪么究竟小丑是怎样把人物的喜、怒、衰、乐画出来的呢?有什么绝招吗? 我们来问问他? 点击鼠标,出现“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画人怒;垂眼落嘴眉皱掉。”这就是画人物表情的基本方法,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在念的时候,希望大学能记住这几句口决。 (与同学们一起念)。

当然,今天我们讲的只是一点基本的方法,所以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画出简单的人物表情,但这又是其它表现方法的基础,其它的表现方法都是在这样的方法基础之上展开的。 (过渡)我们讲了这么多了,可能很多同学的手也开始痒了,也想在你的纸上画出你的同桌或者朋友,但究竟怎样画,大家的心里可能还没有底,哪么我们的人物画该怎样画呢?(点击“下一节”) (四)步骤演示

屏幕出现一张白纸.

请同学们把纸拿出来,今天画什么呢?今天我专程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模特,大家请看: (点击鼠标)出现一女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画的模特。哪么我们该怎样来画呢? 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对象,在观察的时候就要运用到我们今天讲的这些知识,主要从人物的脸型、五官的位置及表情变化,例如:我们观察这位模特,(提问)这位模特的脸型是属于什么脸?五官的比例有什么特别的?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回答)她的脸型是属于“甲”字型脸,中停要宽一点,表情是在微笑。

步骤演示,分别点击每一步的按钮,出现每一步的步骤演示图。

在这里,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基础水平,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如果学生基础较差,就一步一步的讲,边讲边画,二是如果学生水平较高,可以先讲步骤,再播放演示过程,让他们能自主的观察对象,表现对象。

<小节>讲评学生完成的作业,同时根据作业情况复习巩固讲的知识点。 结束。

第二篇:初中体育说课教案-初中体育说课教案 初中体育课教案集

初中体育课教案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

跑:障碍跑 重点 运球:臂腕指用力,体侧运球;障碍跑:合理运用钻、跨、绕

难点 运球:手眼身三配合;障碍跑:技巧与速度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全班建立运球技术表象,说出过障碍的3种方法和了解奥运会有关知识。

技能目标:A 基本掌握原地运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在不看球的条件下运球10次,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

B 提高穿越障碍的能力,发展奔跑能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快速反

应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奥运精神。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课的密度40~50%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预想 组织 时间

一 整队

导入

明确内容、目标 师生问好

宣布本课内容、要求 整队 快、静、齐

集中注意力

二 玩球

介绍玩球的几种方法

巡视指导、参与 慢跑至五环外沿

模仿练习

自创练习 充分活动各关节

启迪心智 先站环外沿,后散点练习 4’

三 模拟篮球赛

方法:进攻者运球中护好球,防守者抢球

思考:如何控制好球

讲解方法

提示:采取哪些方法使球不容易被抢走 环外学生还球

练中想

听哨声交换 自由组合

练习中探索 2人一组面对面,各队四人在环内,四人在环外 2’

四 归纳要领:手的部位、落点、视野 设疑:球为什么容易丢?怎样运好球 典型学生示范

反思归纳 引入最佳学习状态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同二 1’

五 巩固练习:

1.原地高低运球:口诀

五指自然分

上臂按拍球

臂腕指用力 1.讲解示范 掌心空出,手指接触球

体侧运球

眼不看球

体会动作要领,解决三大弱点

手的部位:指根 同二 3’

送拉要协调

2.上一步运5下,退一步运5下

3.先由一个队运球,同时回答问题,其余四个队评价

2.提问:前6届奥运会的举办地

评定答案 以上部位

球的落点在体侧

视野开阔

10’

六 自我升降评价

方法:在五环基础上,连续运10次以下者在环内原地运,超过10次者绕五环边慢速运球,丢球退回到环内 讲解

2.巡视指导 分层次练习 客观评价 同二 1’

七 各队自后往前从胯下地滚球

讲解示范 掌握方法 配合紧密 各队到障碍跑起点,排头持一球 2’

八 过规定障碍

讲解方法、规则,强调注意事项

示范 钻栏架,绕积木,跨藤圈,通过转折点,返回,跑至排尾,地滚球 遵守规则

加强团队精神

注意安全

九 过自设障碍 情景:五大城市根据自身需要,调整障碍

指导

3.调节学生情绪 小组讨论方案

自设障碍,组内研究活动方法 启智

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初中体育说课教案

同八 8’

十 评定:各类优胜

布置作业

收回器材

模仿致意 在轻松愉快中结束 同上五列横队 5’

器材 篮球41只,球筐5只,藤圈5只,

栏架5付,积木15块,转折标志5只 预计生理负荷曲线

略 预计心率:130~140次/分

运动密度40~50%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

跑:障碍跑 重点 运球:臂腕指用力,体侧运球;障碍跑:合理运用钻、跨、绕

难点 运球:手眼身三配合;障碍跑:技巧与速度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全班建立运球技术表象,说出过障碍的3种方法和了解奥运会有关知识。

技能目标:A 基本掌握原地运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在不看球的条件下运球10次,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

B 提高穿越障碍的能力,发展奔跑能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快速反

应能力。初中体育说课教案

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奥运精神。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课的密度40~50%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预想 组织 时间

一 整队

导入

明确内容、目标 师生问好

情景:北京申奥

宣布本课内容、要求 整队 快、静、齐

集中注意力

2’

二 玩球 情景:响应申奥,积极健身

介绍玩球的几种方法

巡视指导、参与 慢跑至五环外沿

模仿练习

自创练习 充分活动各关节

启迪心智 先站环外沿,后散点练习 4’

三 模拟篮球赛

方法:进攻者运球中护好球,防守者抢球

思考:如何控制好球 情景:苦练本领,立志参加奥运会

第三篇:说课教案

《手里拿着红色的手机》说课稿

姓名:翟萌萌专业:对外汉语学号:201140328113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成功之路••顺利篇》第二册中第16课中的第二篇课文《手里拿着红色的手机》,下面我将从教学对象、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叙述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学对象

《手里拿着红色的手机》这一课本课为教材第二册的第十六课课文,学生(汉语进修生),学至本课时已掌握600词左右,本班一共20人,主要由韩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等三个国家组成,学生均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母语背景简单。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顺利篇》是进阶式对外汉语系列教材《成功之路》里继《起步篇》之后的初级汉语综合教材。书中的话题都是学习者在中国学习期间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如日常生活、校园生活、交通旅游、娱乐文化等。学完这两册,学习者可以掌握600多个汉语词语,进一步提升听、说、读、写能力。每册均附赠听力文本和练习活页,一课一页练习题,可作为课后作业。练习活页里还有6套单元复习题,可帮助学习者集中复习。

2、本课分析

《手里拿着红色的手机》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次接机的经历。课文形式为对话体,交际性强,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内容熟悉,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本次课主要讲解14个单词和一个语法点。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认知领域:通过词汇的学习,能准确掌握生词的实际意义和用法。 通过语法的学习,能够掌握存在句“地方+V.着+人/物”的语义特征和准确用法 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并能用本课语言点和词汇复述课文内容。

2、技能领域:听:能够听懂每分钟160字的对话体短文。 说:能够复述和表演课文内容。 读:能够以每分钟180字的速度流畅的朗读课文。 写:能够以每分钟12-15个字的速度书写本课生词。

3、情感领域:学生有询问和描述房间或某处存在某物的愿望和描述自己或他人外貌特征的愿望。

4、学习策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

四、教学重难点

词汇:掌握动词“戴、举、推、装”的意义和用法,并区分“戴”和“穿”。 准确理解副词“差点儿、正”的意义和用法。

语法:能正确使用存在句“地方+V.着+人/物”的意义及用法。

五、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

跟据本课知识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法: 大的方面:

1、说教法。根据本课内容的词汇难度和语法难度,课堂教学按照“语法—生词—课文—拓展训练”的顺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情景法。课前对教师进行布置,根据情景,按照此时此地原则,进行大量的有效训练。 具体教学:

1、从复习旧课的语言点入手,引出新课内容。

2、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同时加强汉字的读写训练。

3、设计互动形式的小组活动,展示学生主体性。

(二)、说学法

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不仅能学,而且会学。根据本课课文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通过布置情景和小组活动等方式,采用预习法、合作法、归纳法等学习方法,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自主练习,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手段

1、运用直观手段,使用PPT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

2、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场景布置。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入上课状态。

2、复习旧课。通过图片展示复习第16课课文1,并通过复习旧课的内容引入新课。

3、学习新课。(1)、语法:引入—通过动作引入存在句句式

操练—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存在句“地方+V.着+人/物”的操练。同时利用以上教具进

行否定句介绍

(2)、生词:听写生词—本课14个,听后进行纠错。 认读生词—领读、齐读、分读、点读、齐读

处理生词—实物展示、动作情景、言语情景、图片情景

从生词、短语过渡到课文

(3)、课文:展示理解课文—展示课文内容图片

朗读操练课文—领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 复述表演课文—单词提示复述、表演复述

(4)、拓展练习: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描述图片或者布置好的情景,

进行口语操练。

4、课堂小结。一边展示ppt,一边复习词汇和语言点。

5、布置作业。预习新课、口语练习、写作练习。

七、板书设计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用ppt展示,板书以补充实例为主。

手里拿着红色的手机

大卫:喂,请问是瑞贝卡吗? 瑞贝卡:是,您是哪位?

大卫:我是安妮的同学大卫,安妮让我来接你。你出来了吗? 瑞贝卡:出来了,我推着行李车,正往出口走呢。 大卫:你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瑞贝卡:我穿着白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

大卫:我看见了,上身穿着白色T恤,头上戴着白色的帽子,手里拿着红色的手机,是不是?

瑞贝卡:我也看见你了,手里举着一张纸,纸上写着我的名字。 大卫:你好!我来帮你推行李车吧。 瑞贝卡:谢谢你,大卫!

大卫:不客气。哇,你的行李真重啊!

瑞贝卡:不好意思,两个箱子里都装着我在西安买的工艺品,差点儿就超重了。

第四篇:说课、教案、反思

《大小多少》说课稿

文本解读: 本课教学内容为新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组识字二的第7课,本单元专题是围绕着生活展开的。因此本篇课文展示了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勤快的黄牛、悠闲的花猫,有嬉闹的鸭子、快乐的小鸟,还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苹果和红枣。动态的画面构建了和谐的美。别说是孩子连我也情不自禁爱上了它。琅琅上口的儿歌,诵读间会传出一种暖暖的情意。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这是一种简单的比较,又是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子清脆的童音。作为一节识字课,有它独特的风格。短短的一首儿歌中出现了好多的量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不同的事物应使用不同的量词,让我们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另外,儿歌中又出现了好几组反义词,这样鲜明的对比既让孩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容易理解它的含义。学生很容易模仿。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识字教学,所以我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读12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牛、羊、小、少”4个生字。教学难点是了解量词“群、颗、堆”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使用量词,并能模仿写一段韵文。 学生分析:

孩子进小学还不到一个月,对于基本的教学常规还不是很到位,教师对教学常规的落实应贯穿在本节课中。另外,孩子的识字量还很少,教师应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对于本课的12个生字的认读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情境,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孩子对拼音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会对汉字进行分类。这样,既巩固了拼音,又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 教学目标:

对于本课,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汉字的分类、直观的图片、动手操作、反复地读和仔细地看,学生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4个独体字,认识一个偏旁“提土旁”。

2、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而了解量词“群、颗、堆”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使用量词,并能模仿写一段韵文。

3、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学生能体会到韵文的韵律美,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基于以上理解,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

一、设计富有趣味的识字情境,增加学生自主识字的机会。

1、课件出示插图――农家小院。

让孩子走进小院,看看院里有什么?认识这些动物和水果的名字的可以亲切的和它们打招呼。

2、自主识字,教给方法。

a借助图画或声音的提示读出这些词语。(课件中图片一一闪烁,图片的旁边出示相应的词语,同时配有黄牛、小鸟、鸭子的叫声。)b离开图画借助拼音读一读。c去掉拼音读一读。d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e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纠正读音。(“黄、杏、苹、红”都是后鼻音,“边、群”是前鼻音,“少”是翘舌音。)f用生字组词。g同桌讨论学习交流汇报。

【有层次性、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

二、创设多种朗读情景。

1.播放课件,学生自由说谁和谁比,比的结果。2.(播放童声录音)多好听的童谣呀,你们也想学会说吗?自己读一读。3.检查读。评读。4.练习说话,理解句意。出示第一句: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黄牛比猫大。猫比黄牛小。)你能把后三句也这样说出来吗?5.强调“群和堆两个量词。课件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示许多只鸭子,有多少只鸭子呢?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出示一个杏子,看这是一个什么?再出示一堆杏子,想想这要怎么说呢?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随着课件出示“堆”字,认读生字,认识“提土旁”。6.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与“棵”的区别。出示图片: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随着出示,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用量词“颗”。)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课件出示:一颗(),有的同学说“一棵树”,小组讨论一下是不是这个“颗”字?为什么?课件出示:一棵树。7.同桌之间背诵童谣。边拍手边背诵。老师参与其间,和学生拍手背诵童谣。8.扩展练习:课件出示图片或动画,学生说出事物名称及数量。以抢答的形式开展。

7、《大小多少》教案 设计说明 :

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

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 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3.学习韵文。 引言: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3)这个小韵文里第

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4)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较后汇报) (5)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 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 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飞机大,汽车小。

5.指导朗读。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二)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 3.

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 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 这边的蘑菇多,那边的蘑菇少。

4.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汇报拓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课件出示田字格) 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1)少:①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 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②书写“少”的笔顺。 ③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 ④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 ⑤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2)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

教学反思: 以学生喜欢的摘苹果游戏活动引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时时高涨,学习效率时时增高,且学得轻松愉快。

刘卫荣 20

17、

9、28

第五篇:说课教案

Lesson 1, Unit 13

Objectives 1.To be able to talk about EQ and IQ 2.To practise using Past Particples with their various functions in sentences

Procedures I.Pre-reading Exercise 1 ·Ask the students if the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EQ and IQ. If they don’t, ask them to 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e passage. ·Students work individually finding out their reactions to the situations in the test. ·Students then work in pairs comparing and discussing their answers with their partners. II.While-reading

Exercise 2

·Read through the questions with class. ·Students then work individually, reading the text and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Check answers as a class. III. Post-reading Students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groups: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EQ or IQ? IV. Vocabulary: Wordbuilding

Exercise 3 ·Make sure tha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se words. ·Students do the exercise individually. ·Check answes as a class.

1 V. Grammer 1. Exercise 4

·Read through the direction with the class.

· Students work individually reading the sentences and underlining the Past Particples.

·They then work in pairs discussing the functions of the Past Particples.

·Check answers as a class. Give explanations wherever necessary. Make sure students know the functions.

·Ask students to work individually making four sentences with Past Particple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in each sentence. 2. Exercise 5

·Read through the example with the class.

·Students work through the sentences in pairs.

·Check students’ answers by having pairs of students read out their sentences. VI. Language in Use

Exercise 6

·Read through the words and the example with class.

·Students then work in groups designing the EQ questionnaire.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of situations they are likely to encounter in their real lives. Homework

Discuss: What should we do in order to succeed in study or work?

2010-9-17 2

第六篇:说课教案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教材分析: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对实际物体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最简单的是质点模型,

二、学情分析:

质点模型是高中提出的第一个模型,比较抽象,学生在初中阶段多以感性认识为主,对质点概念难于理解,教师要通过多举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悟,再让教师加同正确引导分析,让学生体验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同时质点的概念的建立应停在初级基础上,不宜过多加深;参考系学生在初中作定性研究,在高中作定量研究,为位移研究作铺垫,强化了坐标系的建立,尤其是一维坐标的建立,因此在参考系的研究,只在强调为简化问题而适当先择坐标系,而不做过多深入研究,以免产生新的难点。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总结归纳”教学结构,采用“交流—互动”的探究模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建立质点模型,把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能正确判断在哪些情况下把实际的物体看作质点;

(2)通过实例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明确参考系在研究运动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坐标系;

(3)坐标系的建立是位置描述的教学重点,了解一维坐标系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质点概念的建立;

(2)如何选择参考系及坐标的建立 [教学难点]:

(1) 质点模型条件的判断 (2)坐标系的建立

[教具准备] 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播放课件,让同学们观看反映物体运动的画面,.雄鹰、小鸟在空中飞翔,汽车在公路飞驰,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然后思考有关运动的话题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是物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普遍的运动形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质点 问题引入:

1、我们怎样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呢?

2、这些物体的大小和形状都要考虑吗?(以鸟儿飞行为例 播放鸟儿飞行的课件引导学生逐层分析质点的概念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知道在某些情况下真的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的质量因素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使我们研究问题简单方便,这个点叫质点。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接着探讨几个问题加深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1任何物体都能被看做质点吗?(学生观看课件)

3研究运动员平均速度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吗? 4研究运动员冲线时的动作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吗?

想一想:是不是大物体不能看做质点小物体才能看做质点呢?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知道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是有条件的并归纳质点的条件:1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时2当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演示)

有了质点的概念下面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请学生观察教材的图片(课件) 二,参考系

如何解释小孩的静止?(学生讨论) 同样的物体,运动会不同吗?(学生讨论)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知道描述运动要寻找参考物体(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参考系选择的任意性,对不同参考系,运动可能不同

学生体会诗中运动的相对性(课件) 三,坐标系

若物体在只一条直线上运动,如何描述位置变化?若在某平面(操场)上呢? 文字描述方便吗?能精确吗? 有没有简便又准确的方法?

1、坐标系

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坐标系的构成要素:

原点、正方向、标度、物理量、单位 四,生活中的物理 (科学漫步)

通过阅读教材的科学漫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小结:

1、问题:当物体成为一颗人造卫星后,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什么力提供的?

2、给出第一宇宙速度概念(即环绕速度)

3、学生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值

4、将推导值与模拟操作值比较。

5、拓展: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如何运动?————学生再次操作课件感性认识

6、介绍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5)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

1、比较及课件展示不同高度处卫星的速度,周期,加速度

2、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处在完全失重状态(录像)

3、了解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一些知识(视频资源)

资源网提供如下:

http://///xjd/netedu/tbwx.htm

提出问题,教师给出结果,是教师在代替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而不是学生自己建立知识

上一篇:收入费用利润实训总结下一篇:输液室护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