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医学管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医在美国的情况分析中医在美国被视为补充及替代医学的一部分。在美国,中医被泛称为“东方医学”(OrientalMedicine)。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替代医学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替代医学管理论文 篇1:

“神秘”疗法在美国

在美国,有一个特别的机构叫“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NCCAM)”,它专门对一些“神秘”疗法进行研究。

这个机构的推动者叫汤姆·哈金,他自1985年起至今一直连任参议员,此前还当过十年的众议员。在美国民主党和政坛也不乏影响力。1992年,他还参加过总统候选人的党内竞选。

他曾经过敏,后来吃了一些蜂花粉,再后来过敏好了。于是,他认定是蜂花粉“治好”了他的过敏,大力宣扬蜂花粉的神效。1991年,他推动成立“替代医学办公室(OAM)”,要去“证实”蜂花粉等民间疗法的功效。

在美国,“替代医学”和“补充医学”,是指未经现代科学证实的各种传统或者民间疗法,比如顺势疗法、芳香疗法、中医、印度医等等。这些疗法虽然有很悠久的历史或者众多追随者,但是没有通过现代医学标准的检验,也就不能被美国的医疗管理体系所接受,而只能作为现代医学的“补充”。这样的疗法。个人可以相信,但是从业者不能宣称安全有效。哈金的个人经历,完全不能证明“蜂花粉能治过敏”。

这个办公室将会挂在NIH(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旗下,坚持现代医学的NIH并不乐意。但是,来自于国会议员的压力让他们别无选择。汤姆·哈金利用其政治影响力,拨了200万美元,在1992年成立了这个办公室。第一任办公室主任叫约瑟夫·雅可比,他坚持用严格的科学方法来对待这些另类的疗法,结果受到了汤姆·哈金的批评。哈金认为那些疗法是有效的,“在科学界证实其有效之前,应该让人民享受这些疗法的益处”。

哈金的这种思想当然不符合现代医学管理体系中的“有效安全”原则,不过他依然坚决地利用他的影响力来推动。1994年,他甚至带着癌症病人在电视上批评雅可比阻碍了病人们获得“抗瘤酮”——直到近20年后的今天,抗瘤酮也没有得到医学界和FDA的认可。无力抗衡的雅可比愤而辞职。

OAM成立之后,资助过许多被科学界视为“伪科学”的研究,比如用磁铁来止痛、引导影像瑜伽、按摩、顺势疗法等等。

这些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比如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伯格、老布什内阁的科学顾问艾伦·布罗列,都对哈金支持的研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而《纽约时报》更直截了当地把这些研究称为“汤姆·哈金的蠢事”。

替代医学也好,传统医学也罢,都是客观的存在。虽然它们没有经过科学方法的检验,但是愿意“相信”其有效性的人大量存在。哈金只是广大“信者”的一个代表。虽然被诺奖得主和总统科学顾问尖锐批评,他依然可以连任议员二十多年,可见群众基础之深厚。

1998年,“替代医学办公室”改组升级为“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NCCAM)”,用更严格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这些另类医学。它的目标,是“用科学方法探索补充与替代医学”,“训练补充与替代医学研究者”,“传播可靠的信息”。也就是说,它的存在,不是为了“推广”或者“振兴”替代医学,而是搞清楚传说中的那些功效的真假,并且把可靠的结果传达给公众。

成立以来,OAM和NCCAM花了至少8亿美元,资助过大量研究,不过还没有证实过一种“替代和补充医学”的有效性,也没有“证实”它们的无效。就哈金希望的“证实”疗效而言,这8亿美元完全打了水漂。

不过,它目前的目标使得它有着存在的价值。近几年,其年度经费更增加到了1.2亿美元以上。

(作者系科学松鼠会成员)

作者:云无心

替代医学管理论文 篇2:

简析中医药在美的发展形势

中医在美国的情况分析

中医在美国被视为补充及替代医学的一部分。在美国,中医被泛称为“东方医学”(Oriental Medicine)。美国视西医为正规医学,其它不属于西医范畴(包括按摩,针灸、草药、顺势疗法等)概称为替代医学(AIternativeMedicine),或辅助医学(ComplementaryMedicine),中医也被纳入这一范畴。

美政府比较重视包括中医在内的补充及替代医学。199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OH)在将其下属的非常规医学办公室(Officeof A0ternativeMedicine.OAM)改设为国立补充及替代医学中心(NationalCenter 0{Complementary andA0ternative MedicineNCCAM)。NIH设立该机构的目的是通过深入的研究,促进对非常规医学的科学评价,明确疗效并使之与现代医学结合,逐步确立在美国的合法地位。NCCAM每年向全世界传统医学研究提供一定的赞助,NCCAM对传统的中医药学极为关注,在其所支持的项目中,属中国传统医学范畴的有针刺、 中药,太极、推拿、气功、占其所支持项目的多数。

针灸是中医中在美的唯一合法的医疗手段,美国各州对中医的法律差别极大。目前只有30个左右的州对针灸进行了立法,各州的针灸立法及对针灸师执照的管理不尽相同。大多美国人及立法部门认为针灸就是中医、或者包括中医。美国对中医师的称谓也是极不一致。最早、最普遍的行文称谓是“针灸师”(Acupuncturist),但有的州称为“针灸医生”(Acupuncture Physician),有的称为。MD(Oriental Medi-cal Doctor),不一而是。但是不可用医师(MedicalDoctor)一词,否则作违法论处。针灸师在美国如果领到开业执照,很容易找到工作。然而针灸师的地位和待遇在美国与西医师无法比较,针灸师的地位在美国属低层,与按摩师等相似;收入属于中层,与中小学教师、美容师相仿,与西医师相差4~5倍。

美民众认可中医的人越来越多。美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逐渐认识中医、信赖中医。特别是在传统西医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中医成为许多人的选择。据美国Eisenberg调查,美国在60%以上的成年人接受过中国传统医学各种方法的治疗,另外,美国医疗费用连年上涨,医保费用也水涨船高,民众经济负担过重,促使其去寻找新的出路。美国有几千万人没有医疗保险,看病吃药是一大经济负担,对一些患常见病或中、轻度疾病者,按症状自己应用传统药往往是最经济的选择。美国政府之所以重视补充、替代医学,不仅是因为对补充、替代医学本身兴趣浓厚,更重要的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使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补充,替代医药。正像白宮补充、替代医学政策委员会有关报告所说,“我们所关注的当然不是补充、替代医学的治疗方法,而是美国大众的健康和身体状况。”

中医在美发展受到的限制仍然比较多。中国中医药的深奥理论与丰富实践,丰富的中成药及民间配方等,是世界医药的魄宝。但它们对美国医药事业,特别是植物药的发展影响极微。究其原因,一是美国人看不懂中文文献资料,特别是古文;二是不理解中药的组方原理; 三是存在各种偏见。至于中医的辩证施治,知者更是凤毛麟角了。总体上来说,中医在美国迟迟得不到承认和接受,既有历史原因,更重要是医学界长期存在的科学偏见和行业保护主义的思想在作怪。

中药在美国的情况分析

中国对美中药出口的情况。2007年,中国中药产品对美出口14729万美元,同比增长4.4%,其中中药材及饮片的出口增长最快,同比增长43.6%,达到2598万美元,中成药出口千万大关,达到1002万美元,同比增长5.6%,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最大,为9980万美元,但是由于出口商检等原因基本没有增长,而保健品出现了较21%的下降,出口1149万美元。

可以看出,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是原料,植物提取物和中药材及饮片的出口占到了85%以上。中国中成药及保健品所占比例较小,而且在美国市场上的影响不如欧美日韩的植物药。

中药进入美国的具体形式。中药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需通过FDA认定,中药产品以何种形式申报FDA需对产品进行定性、定位和定价。一般情况下中药产品可以5种形式申办FDA认证手续,即食品、健康食品,食品补充剂,国家药品验证号(NDC)和国家新药(NDA)。

食品类(Food),指的是普通食品。FDA需对申报进口的食品进行成分分析,对农药残留量、微生物、杂质和毒素等进行监测,在外包装和文字印刷上也有严格要求,如需制作营养标签标明卡路里、碳水化合物、含糖量、蛋白质、脂肪、胆固醇,含盐量、维生素等。对于罐头食品、碳酸饮料等还有特殊要求,如需办理FCE(工厂注册)、SID(产品注册)等。中国的保健品口服液,保健茶等亦,可按食品类报批FDA。

健康食品(HealthFood),又称功效食品。FDA除要求达到普通食品的进口标准外,还强调健康食品具有改善人体机能、预防疾病的功能。同时在外包裝及文字说明方面符合FDA的法规,如产品说明只能表明成分的结构与功能,不能提及防病治病等疗效。中国的蜂蜜类、花粉类和人参精等绿色食品均属此类,比普通食品价格高一些。

食品补充剂(DietarySupplement):它不同于前两类,接近药类,主要包括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及草药类产品。在产品说明中应该说明产品防止疾病和改善人体机能的作用,强调机理而非功效。此类产品可以以不同的剂型在保健品商店中购买。中药以此类产品报批FDA较为容易,而且也能体现中草药治本的实际功能和价值。

国家药品验证号(NDC)。是一种美国国家药典中已有的药,不需做新药论证,只需提供必要的成分、验证的依据,即可进行申请。但要求较严,需达到美国FDA的各项法规,包括印刷文字说明、包装等。获得美国NDC号的药品可在中西药房销售,如止咳糖浆、感冒药等,价格较好,利润颇丰。

国家新药(NDA)。以新药形式在美国上市,需执行一系列申请手续,对新药的药理、毒理及安全性等做严格的技术检测,包

括23项试验。总之,NDA申请是程序最复杂、时间最长、成本最高,利润最大的一种。

目前,食品补充剂是中成药进入美国的主要形式,而在美国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1)药房。如沃尔格林、CVS、莱埃特,埃克特和朗氏药房等。(2)保健品/天然食品店。如野生燕麦公司等。(3)大型商场。如沃尔玛等。(4)维生素与食品补充剂连锁专卖店。如通用营养品公司等。(5)食品与杂货超市。如安全之路,克劳格,阿伯生等。(6)多层直销或传销。

有关监管法规及其发展动态。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中药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审查作为药品在美国使用。大部分中药被视为食品补充剂允许出售。美国人并未完全否认中药,但又没给中药应有的位置。在没有对中药进行科学研究、分析之前,美国不会完全取缔中药,但又不能把中药视为药品,因此,采用模糊的办法。无论如何这毕竟是一种过渡,有利有弊。有弊的一面是中药不被承认为药,中药没有合法地位;有利的一面是在未经FDA审查的情况下仍能使用,现在美国的广大中医工作者都在使用中药。

在中药管理的法规方面,现仍以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食品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令(Dietary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DSHEA)为依据。该法令明确规定将草药划分为食品补充剂类,而不是药物,即容许草本药剂(Phytomedicinals)以食品补充剂的(Dletary Supplement)形式销售。此后,又对有关细节做了多次的修改提案或补充规定,如1998年提案食品补充剂宣传不得暗示产品具有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或疾病症状的作用,规定厂商于1999年3月23日起采用新规格的食品补充剂标签,使用草药制成的营养保健品可以宣称具有强化健康的效果,但必须以小字注明FDA并未评估其宣称的效果。同时规定,产品的标签上应避免使用剂量(Dosage)一词,以免消费者将食品补充剂与药物混为一谈。2000年1月5日美国FDA又发布新法,允许草药等食品补充剂产品可以宣称维持身体机能和具有减轻或改善某些症状效用,但不可以声称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例如,可以声称产品具有治疗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的功效,但不可以称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

DSHEA法案将中药等草药列入食品补充剂范畴,实际上对其生产与销售起了松绑作用它将FDA对药品的监管作用严格限制在那些药品标签不合格(即声称可治疗或预防某些疾病),以及含有化学合成药物和违禁化学物质等查处方面,其监管力度远低于对化学合成药物的管理。此后为了保证食品补充剂的质量,美国植物药生产商协会(AHPA)、美国植物协会(ABC)和NNFA等组织,代表食品补充剂行业,向FDA提出《食品补充剂GMP标准》草案。2008年6月1日FDA的《食品补充剂GMP标准》将正式实施,要求食品补充剂生产厂家按照规定进行认证,此法规的实施将对中国中成药出口带来很大影响。

美国也开展了《植物药药典》研究出版工作。1997年,由美国FDA颁布的《天然植物混合剂药品申请指南》开始接受植物药复方制剂作为治疗药物。于是有了上海杏灵药业生产的银杏叶制剂“银杏灵”和浙江康莱特药业生产的抗癌药“康莱特注射药”进入美国新药临床研究预审和在美国本土进行临床试验的先例。

2004年6月9日FDA发布了《植物药生产指南》(Guidance for Industry Bo-tanical Drug Products),建立了不同于化学药品(合成药、半合成药、高度提纯药、或经化学修饰过的药品及抗生素)的注册程序。该指南的实施为中成药进入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特别是对以食品补充剂形式进入美国市场的中成药将获得以下两方面益处:(1)获得FDA认可的安全性资料(当然该产品本身确实没有毒性):(2)如果企业将中药产品作为植物药申请时,可免除临床I期或II期试验。

作者:袁精华

替代医学管理论文 篇3:

中医药在国外

查尔斯王子是中医的拥趸

在西方,中医的名声不断看涨。许多人对中医笃信不疑,英国查尔斯王子和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等名人都是它的拥趸。中医产业去年达到52亿英镑。中医院的中医门诊每年接待患者近3亿人次。中医这种传统治疗法要比使用西药便宜得多,政府支持用中医治疗从癌症到艾滋病等所有疾病,且越来越多的吸毒者用中药戒除毒瘾。

英国《每日电讯报》一篇题为《中国古老药物的美好未来》的署名文章说,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生物产业的心脏——上海浦东,在研究所里,一群科学家正在寻找着能一鸣惊人的新型癌症治疗方法,他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这些科研人员并不是阿斯特拉—捷利康公司或辉瑞公司或者其他世界大型制药公司的员工。他们受雇于和黄中国医药科技公司——在伦敦上市的一家小公司,试图将传统中药的古老方法用于开发创新性的赢利产品,行销全世界。

美国FDA认为治疗方法独到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新近发布了一份指导性文件《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理指南(初稿)》,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从“补充和替代医学(CAM)”中分离出来,首次认同中医药学与西方主流医学一样,是一门有着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的独立科学体系,而不仅仅是对西方主流医学的补充。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可冀院士介绍,美国FDA这一继2004年发布《植物药产品指南》之后的新文件,契合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顺应了美国国内补充和替代医学快速发展的现状,表明了FDA对中医药理念和治疗功能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在新药开发问题上有了较积极、务实的态度。

美国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NCCAM)和FDA认为,传统医学体系是“有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与对抗疗法(西方主流医学传统疗法)独立或平行发展而来”的,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背景。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元素,如相信机体有自愈能力,治疗方法也有独到之处。

中医药在新加坡受欢迎

对从业者和治疗质量的管理规定将新加坡推到了全球中医药市场前沿。新加坡有1500名医生获得由政府中医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执照,并接受其监管。报道称,新加坡政府于2000年通过中医师法案,要求中医师具备从业资格和执照,违者将面临2.5万美元罚款和6个月徒刑。

新加坡DBS唯高达证券控股有限公司前分析师詹姆斯·陈说,一直到2010年,对用以治疗秃顶和癫痫症的中药需求每年增幅都将高达20%。他说:“即便是在美国,传统中医也更容易受到认同。许多人认识到,这是一种天然产品。”

有着127年历史的草药饮品和燕窝汤制造企业——余仁生国际有限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拥有114家出售中药的店铺。该公司自2003年以来,年收入达到910万美元,股票价格上涨了40%。

23年前从台湾移居新加坡的托马斯·郭擅长治疗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失眠和帕金森症。他的诊所月均接待300至500名病人,比10年前增长了50%,其中来自日本、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病人占20%。托马斯·郭表示:“生意越来越好,各个年龄段的人如今都接受中药了。”

各国竞相研制中药

传统中医学认为必须从整体看待每个病人,这和西方医学有着根本区别。一位分析家说:“国际制药公司总是带着怀疑的目光看待中药,既不相信它的商业价值,也不相信它的概念和观点。”

但是这一点可能开始有所改变。传统中药行业的价值现在已经高达150亿美元。随着现代化技术的采用以及投入可观的研发预算,这个数字可能会快速增长。一个英国投资机构东英格兰国际公司和其他机构计划在剑桥设立一个传统中药研发中心。

和黄中国医药科技公司的许多顶级科学家都是从辉瑞公司和其他公司吸引过来的。医药行业的一些知名公司也搭上传统中药的大车,建立研究机构以及获取中国国内公司的股份。

欧洲监测公司称中国健康补品的零售额预计将从2001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今年的50亿美元。

伦敦亚洲基金公司驻京负责人马克·王说:“(消费者)对药品中化学制剂的使用感到怀疑,更倾向于接受传统中药。”大蒜油和蘑菇孢子油可能在英国并不出名,但是的确赚钱。

和黄中国医药科技公司最近分别与默克公司、宝洁公司签署了两份合同,说明了西方公司对传统中药态度的转变。合同要求和黄公司对数千种植物提取物进行筛选,看看是否满足宝洁公司的美容要求,然后宝洁公司有权对筛选出的产品进行商业化应用。

作者:陈 瑶

上一篇:生姜栽培措施论文下一篇:银行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