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2022-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新旧教材分析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初中地理新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并且取得一定成果。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新旧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及活动系统分别进行比较,分析新教材的优点与不足,并对此提出教学建议,对教师明确新教材侧重点并转变教学方式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地理教材;改革;比较分析

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地理学科进行了新一轮教材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如何把握教材改革的优点与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怎样转变仍值得人们关注。为探讨以上问题,本文将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后文称旧教材)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后文称新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图像系统、活动系统两大系统上的差异,探索新教材的侧重点。

一、地理图像系统分析

彭晓风对图像系统作了界定:地理图像是指地理教材中所插入的视觉化呈现。本文将图像系统定义为:地理教材中以视觉的形式呈现,直观形象地表述地理信息的各图画的集合。图像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作用。根据杨向东对图像系统的分类方法及本文所研究的教材内容将图像系统分为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表格、漫画、话框,对新旧教材图像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详见表1。

1.图像数量多,类型丰富

经统计,旧教材中图片数量为224幅,新教材图片数量为217幅,二者图片数量相差不大且数量多,对图像的运用都很重视。同时,地图、景观图、统计图、示意图、漫画等多种多样的图像形式都在两套教材中使用,只是所占比例不同。丰富多样的图像的直观形象呈现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新教材中还出现了充满人文风格的艺术绘画等,丰富了教材,体现了教材图像的美育功能。

2.新旧教材各类型图像比重存在的差异

新旧教材中地图、地理景观图、示意图比重均較大。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景观图数量显著增多,由表1可知,在旧教材中地图、景观图、示意图分别占图像总量的22%、37%及17%,在新教材中分别占19%、48%及10%。景观图直观生动、真实性强,对于不能亲眼感知真实地理景观的学生来说,其功能作用和表达效果更强。

(1)新旧教材中漫画比重均最小

但新教材的漫画比重增加,在旧教材中漫画占图像总量的1%,在新教材中增加到了3%。漫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话框的数量由25幅减少到12幅,减少了一半。旧教材中话框的内容文字表述较为呆板生硬,实际上是对课文知识的补充,没有增强趣味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新教材减少了话框数量,虽然话框的内容得到简化,但趣味性仍然不强。

(2)统计图数量少,比例低

新旧教材中统计图所占比例均不高,在旧教材中统计图占图像总量的9%,在新教材中占10%。统计图反映地理事物明确具体,科学性与实践性强,使学生能较容易地从中得出所需的信息,能训练学生分析图表及提取信息的能力,统计图的数量过少则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

(3)图文结合,图像、课文及活动三大系统整体性增强

多图结合,随图设问,引导学生按步骤读图,引导学生揭示图片的内在含义,学会寻找不同图像之间的联系,在过程中逐步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的方法,以达到教学目的。图像与文字叙述并重,采用图文互补的方式来阐述地理知识,地理问题因有图像而变得形象直观,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图像系统与其他两大系统相互联系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使三大系统的整体性增强。

二、地理活动系统分析

根据彭晓风对地理活动的分类方法及所研究的地理教材内容,将活动分为认知性活动、体验性活动、操作性活动三个类型,对活动数量的统计得到表,详见表2。

1.新教材活动化繁为简,注重创造力、综合性与兴趣的培养

新教材中活动数量比旧教材少,新教材共有83题而旧教材设置了94题。但新教材简化了活动系统,更注重活动效果。

第一章第一节“地理位置”所设置的活动,新教材活动数量比旧教材少,新教材将旧教材的前两题合并成了一题,活动的目的是读图并比较我国与图示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新教材采用一幅整体的世界地图,而旧教材用的是割裂的国家简图,新教材更利于学生对各国的地理位置的把握且容易对世界形成整体概念。旧教材第3题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活动的分析填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与其相对应的新教材第2题要求学生写介绍我国地理位置的小短文。写小短文的综合性远远强于填表,由此可见,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创造及综合能力。

第一章第一节“行政区划”所设置的活动,新教材活动题量比旧教材题量少,但新教材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效果更好。旧教材用严肃的语言让学生通过“找”来熟悉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分布,而新教材更注重图文结合,提供给学生简单易学地记住省级行政区简称及分布的方法。例如“找邻居,沿线路,按方位,顺口溜”这样的活动,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2.问题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思维的过渡与深入

第二章第三节“长江的开发与治理”部分(旧教材为第二章第三节“长江的开发”部分)所设置的活动,旧教材用到大量的文字描述,最后让学生根据描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似在启发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这种方式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过大,问题没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在实际教学中较难实施。新教材则简化了活动的难度,文字部分简短并附有长江干流各河段示意图,直观简洁。活动先让学生填入长江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再根据示意图分析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环境问题之间是否有联系性,最后针对长江不同河段的问题谈谈看法。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思维的过渡与深入,此为新教材的进步。

3.新旧教材均注重培养认知能力,新教材侧重于培养读图及阅读能力

旧教材认知性活动占总活动的60%,新教材占68%,均超过了活动总数的一半,说明新旧教材均注重培养认知能力。新教材中读图思考类与阅读思考类活动比例都增加,而问题思考类活动比例减少,旧教材中读图思考类活动、阅读思考类活动及问题思考类活动分别占活动总数的24%、9%及28%,新教材中三者分别占37%、14%及17%,说明新教材侧重于培养读图及阅读能力。旧教材中问题分析类活动所占比例最大,而此年龄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及综合概括能力较弱,让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进行问题分析,难度过大,活动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而新教材在课文系统采用图像能增强教材直观性,在活动系统采用图像能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因此较多地采用图像和阅读材料则避免了旧教材出现的问题。

4.新教材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及情感培养仍然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弊病就是过于重视学生认知和理论知识,而轻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轻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操作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体验性活动能让学生在直接感知过程中培养自身情感。旧教材中操作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24%,新教材中操作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占20%,比例略有下降;老教材中体验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16%,新教材中体验性活动占活动总量的占12%,比例略有下降。由此可见,八年级地理新教材在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及情感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还不够。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

图像系统设置方面,旧教材的优点在于图文结合,随图设问,图像各具特色且与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图像系统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地图、景观图、示意图比重较大。但统计图比例过低,画框设计仍较传统。新教材传承了旧教材优点,并且增加了景观图比例,从而增加了教材的现实性与直观性。

活动系统设置方面,新教材的优点在于读图思考类活动增加,问题设置简洁化,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对学生的启发性增强。缺点在于与旧教材一样过于重视认知能力发展,而轻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建议

教材编制时,图像系统中应适当增加统计图的数量和比例,画框设计的语言应增强生动性及趣味性。活动系统中应该多设置操作性与体验性活动,问题的设置不要过于严肃与学术化,而应多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性认知。

地理教學中,教师应善于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好奇心。充分运用教材图文结合以及景观图数量多的特点,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呈现图像,指导学生学会看图,避免干瘪的讲述,通过景观图了解不熟知的地理现象与地理环境,通过示意图学习抽象的地理规律及原理,通过统计图学会提取地理信息及分析地理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相互探讨。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进行综合性活动时,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彭晓风.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2]杨向东.中学地理新教材图像系统分类与实践应用研究:人教版初中地理为例[D].山西师范大学,2006.

[3]张逢成.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若干问题商榷[J].教学与管理,2009(19).

[4]刘宏光.浅析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人文教育功能的体现[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10).

[5]李永治.评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新特点[J].许昌师专学报,1996(4).

编辑 段丽君

作者:周步遥 吕娟 杜星慧

第2篇: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电阻》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电阻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电流、电压构成初中电学的三大基石.初步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学习变阻器、欧姆定律等内容的必要基础.所以,无论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还是物理知识的扩展来看,《电阻》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阻的初步概念,认识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

(2)知道影响电阻的大小的因素;

(3)了解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电学性能.

2.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开放性实验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2)通过类比法、转换法,构建电阻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2.3 情感態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不畏艰难、与他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2)拓展学生视野,体会物理知识本身多样统一美的美学特征.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阻的初步概念、用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电阻概念的建立和理解、对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

4 教具和学具

教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装置一套、完好的日光灯芯一只、没有灯丝的废日光灯芯一只、铅笔芯一根、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电学实验器材学具盒:电池盒2只、干电池2节、开关、小电灯(3.8 V 0.3 A)、电流表(0~0.6 A,0~3 A)、电阻丝板(接有不同导体)、导线若干.

5 教法和学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激发每一位学生心中学习的渴望.笔者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尝试教学的方法,以教学案为载体,变“教”为“导”,以“导”来引领学生的“学”.开展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独立自主学习到小组交流合作,从而突破难点,实现自我发展,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6 教学过程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流程为:“任务驱动、尝试学习→学教互动、展示提升→当堂检测、考查达标→总结释疑、迁移深化”.

环节一:任务驱动、尝试学习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情,笔者编写了一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阅读教材.布置自主学习的时候,我将侧重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导,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么预习,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等.

在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我把“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的活动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猜想和问题设计放在了自主学习的重点.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理清学习思路,发现疑难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关于活动“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学生利用学具盒内的器材,进行初步尝试探究,为接下来理解电阻概念降低了难度.如图1所示:

考虑到学生难以体会导体电阻的存在,在设计时做适当的铺垫,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用信息快递的形式,呈现电流经过金属导体时受到的阻碍,从而深化学生对电阻本质的理解,为接下来设计实验方案做铺垫.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笔者将猜想和设计探究方案前置,让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尝试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

设计意图:课前的尝试学习、尝试探究使学生学在教前,以学定教,使课堂能真正做到高效,同时又争取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环节二:学教互动、展示提升

在课内互动学习设计过程中主要有 “创设情景,激趣引疑→检查建构,交流释疑→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活化探究,拓展延伸→典型例题,内化提升”这五部分内容.

(1)创设情景,激趣引疑

魔术表演:展示亮暗可以自动调节的小灯泡,让学生思考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通过课前的尝试活动,学生猜到是因为改变了电源电压或接入不同的导体.

问题引导:让学生观察到电源电压没有改变,那么小灯泡的背后藏着什么呢?是什么原因促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化的?为了研究上述问题,请学生画出该魔术灯的电路图(不知道的器材用大方框表示).学生画出后投影,进行点评,方框中画的应该是不同的导体.那么为什么接入不同导体,电流大小会不一样呢?从而引出课题——电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出课题的同时,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激发探究兴趣.

(2)检查建构,交流释疑

小组讨论:课前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组内最优化方案,确定组内共性问题.教师认真巡视,随时答疑并进行个别辅导.

大班交流:小组选派代表提出问题,并走上讲台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学生认真聆听,相互质疑,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

交流释疑:在及时批阅学生学案课前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在小组交流提出疑问后,教师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交流辩论能达到共识.

问题预设:学生在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显示方法、设计电阻大小与长度关系的实验方案上存在争议.

教师先静静地站在一边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大班交流,若学生仍存在问题,教师精讲点拨,点在学生思维迷茫之时、断裂之处,揭示问题的实质,提升学习方法.

教师点拨:如果学生猜质量,还不能够剔除,则教师点拨: m=ρv=ρsl(ρ由材料决定,s即为横截面积,l即为长度).

如果学生还不能判断显示电阻大小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想分析电流表和小灯泡的利弊,得出此处应将二者串联.

至于设计电阻大小与长度关系的方案,由于学具盒中的电阻丝(投影),长度都相同,预设学生讨论后会想到将两位同学的同一种电阻丝串联起来.问题引导:将电阻丝串联起来是增加长度,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加简单的方法?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下,学生自然会想到在同一根电阻丝上移动接触点来改变接入的长度,层层推进,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处.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师方法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大班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分享成果.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设问中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达到一个思维碰撞的高潮!

(3)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先同桌两人合作,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再四人小组讨论,最后大班交流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方案走进实验,让合作与思考伴随实验,带着结论与成就感结束实验.

(4)活化探究,拓展延伸

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再拓展两个探究活动: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如图2所示: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学情,这两个拓展实验既可以探究导体与温度的关系,又可以推理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勇于开拓的精神.

(5)典型例题,内化提升

该环节将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来设计两道有针对性的典型例题,学生通过该环节进行再次尝试,提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当堂检测、考查达标

组织学生10分钟内完成当堂检测,并及时反馈,要求学生订正后还要再反馈,不再留课后作业.在此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当堂检测来考查达标,使基础知识堂堂清、人人清,并促进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内化.不留课后作业也是笔者的大胆尝试,不仅保证了这节课的完整性,使其不再延伸到课后,从而促使学生课后有充分时间专心预习下一节新课.

环节四:总结释疑,迁移深化

魔術揭秘:再让学生思考小灯泡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呢?原来是下节课将隆重登场的滑动变阻器.

问题引导:滑动变阻器是如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中哪一个改变起来最方便呢?让学生去思考和顿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知识体现在魔术揭秘中,学生要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结构,再应用于生活,实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既内化知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又前后呼应,承上启下.此时本节课虽已落下帷幕,但课虽停却思未止.

以上是笔者对电阻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展示释放学生的精彩,学会聆听彰显学生的美德,大胆质疑在碰撞中升华学生的认知,学会总结提升学生的能力!

作者:宋云霞

第3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说课教案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主要内容有: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等.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在初二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知识,又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内能是更为抽象的概念,是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内能及其改变是解释许多常见热现象的必备基础,也是后面学习比热容、热机、能量的守恒及转化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本节知识的学习渗透了通过直接感知宏观现象来推测微观事实的方法:如通过物体温度的变化推测物体内能的变化;通过棉花的燃烧推测空气内能的增加;通过水蒸气液化推测水蒸气对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等.科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本节知识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1.2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过程与方法]

(1)用类比方法让学生建立内能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和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1.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内能的概念是全章乃至整个热学的基础,改变内能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更是分析许多常见现象和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理论依据.因此以上内容都是本节的重点.内能概念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根据分析,确立了以下的重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2 学情分析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的建立过程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强、好动、要强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演示实验、体验探究、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并渗透一定的理性分析和判断,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在初二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以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知识,而且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这为学生学习本课打下了知识基础.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3 教法学法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本节课准备综合应用实验演示、学生探究体验、对话、讲授和讨论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的生生合作探究、师生对话交流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观察思考,分析、概括、类比机械能的概念,得出内能的概念;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并进一步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现象来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些指导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

4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4.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烧开水时壶盖跳起来的图片,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新课,再通过提问:“推动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热水蒸气产生的能量叫什么能? ”用非常浅显形象的语言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物理从生活中来的理念.

4.2 新课教学

4.2.1 内能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图片: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吗?相互作用的弹簧具有势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具有势能吗?

说明:通过学生已有的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的概念.把比较抽象的“内能”的概念,变得形象而具体.

多媒体总结: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多媒体展示图片:炙热的铁水和冰山.问:它们都具有内能吗?引导学生通过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得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2.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通过以下问题引导:

(1)等质量的两杯水,温度分别为20 ℃、50 ℃ ,它们的内能一样大吗?

(2)温度相同的一杯水与一池水,内能一样大吗?

(3)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内能不变,对吗?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HJ1.3mm]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熔化过程要吸热等,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JP]

说明: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获得新的知识.本设计通过问题支架,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4.2.3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用2~3分钟给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球在静止时,内能不为零,机械能为零;球在运动时,机械能和内能均不为零,使学生认识到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一个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另一个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物体的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却永远不可能为零.

4.2.4 改变内能大小的方法

学生体验活动:寒冷的冬天如何让你的双手变暖和?

物理从生活中来,通过创设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这样才能架设好“学校学习”和“日常学习”的桥梁,做好两者间的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如下改变物体内能的作法:(1)把手放在火旁边;(2)双手来回搓手;(3)把手放进热水中;(4)把手放在热水袋上;(5)对手哈气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改变内能的大小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1)、(3)、(4)、(5)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2)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改变内能的方法之一——热传递

学生思考讨论:

①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的能量是怎么转移的?

②转移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有没有改变?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

[TP4CW27.TIF,BP#]

讲授:①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②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单位:焦耳(J).

③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能量的形式没有改变.

热传递是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过的概念,且学生比较熟悉生活中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事例,从热传递引入热量的概念学生容易理解.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出: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如:

①经火加热的铁锅,热得烫手;

②经太阳照射的棉被,暖乎乎的;

③夏天把饮料放进冰箱,饮料温度降低.

再由物理走向生活,感知生活中的物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学习的热情推到一个兴奋点上,使得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

(2)改变内能的方法之一 ——做功

演示实验1:压缩空气点火仪

演示1:玻璃筒内不放硝化棉,向下压缩活塞.

引导学生思考:玻璃筒内有什么?(空气)活塞向下压缩,活塞是否对空气做功? (有) 空气的内能如何改变?怎么知道空气内能发生了改变?(空气的温度发生变化)不用温度计能否知道空气温度的变化?(在玻璃筒中放入硝化棉,化“不可见”为“可见” )

说明:通过宏观的现象,推知微观的物理变化是物理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利用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演示2:玻璃筒中放入硝化棉,向下压缩活塞(图1).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压动活塞时,有没有做功?谁对谁做功?

②能量如何转变?

③棉花燃烧的原因?

④增大空气内能的方法?

总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演示实验3:空气膨胀对外做功

演示:在饮料瓶中放少量水,塞上活塞,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图2)

学生观察实验并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引导:

①塞子为什么会飞出去?

②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做功?谁对谁做功?

③能量如何转变?

④瓶内白气怎么回事?

⑤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如何变化?什么原因?

总结: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总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

4.3 新课小结

多媒体展示任务:写出《内能》的概念图.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布置作业

上网查找关于温室效应的资料,了解与温室效应相关的知识,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写一篇关于温室效应的小论文.

5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程的整体设计上,还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作指导.例如:①内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引导学生类比已有知识“机械能”,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获得新知识;②提供“问题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2)较好地贯彻了物理课程的理念——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例如:①内能概念的引入:煮水时壶盖被推开;②改变内能大小的方法: 怎样使双手变暖的小活动;③列举生活中利用和阻碍热传递的例子;

(3)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例如:①演示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变“不可见”为“可见”,让学生领悟研究微观世界的方法;②学生归纳总结,制作概念图.

当然,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教育是长远的,学习是终生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启发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等问题仍需要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作者:潘华青

第4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目录

第—单元 阅读

1《沁园春·雪》 2《雨说》 3《星星变奏曲》 4《外国诗两首》 《蛔蛔与蛐蛐》 《夜》教案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 阅读

5《敬业与乐业》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7《<傅雷家书>两则》 8《致女儿的信》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笑着面对生活

第三单元 阅读 9《故乡》 10《孤独之旅》 11《我的叔叔于勒》 12《心声》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青春随想

第四单元 阅读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5《短文两篇》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综台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好读书,读好书

第五单元 阅读

17《智取生辰纲》 18《杨修之死》 19《范进中举》 20《香菱学诗》

写作·口语交际·综台性学习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第六单元 阅读

21《陈涉世家》 22《唐雎不辱使命》 23《隆中对》 24《出师表》 25 《词五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课外古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 《月夜》(刘方平) 《商山早行》(温庭筠) 《卜算子 咏梅》(陆游)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 《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

名著导读: 《水浒》 《傅雷家书》 《培根随笔》

附录:

1、怎样读诗

2、怎样读小说

3、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4、常用修辞格简表

第5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结

化作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授课教师:徐翅玲

由于这一学期是学生初中阶段的最后冲刺阶段,是学生比较重大的第一次人生选择,教学的成败往往会改变学生的命运。介于此种原因,我作为2010级2班的班主任,又作为科任教师,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我在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把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这神圣的三尺讲台。我忘记了春暖花开的缤纷,也忘记了夕阳西下的绚烂,任青春在我的身后默默地流失,我却犹如未觉地在这方寸之间沉醉。回首这一段艰辛的历程,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没有辜负这半年的时光。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主要做了一下一些工作:

一、认真处理了教材

(一)以阅读教学为主,共完成6个单元共24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每个单元一个主题,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1.围绕“土地情思”这个主题,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2.围绕“人物画廊”这一主题,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说的主题,学习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进一步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3.围绕“生命”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形式的丰富多彩、生命成长的规律、生命过程的艰难曲折,认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4.引导学生学习戏剧剧本和影视剧本,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一些特点,更好地欣赏戏剧和影视,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5.学习了先秦诸子散文,强调朗读、背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6.继续学习了古诗文,引导学生掌握了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反复朗读、记诵,逐步积累语言材料,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二)完成了六次综合性学习,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脚踏一方土》,引导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我们脚踏的这一方土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土地资源状况,认识到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走进小说天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引导读书方法,陶冶情操;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尝试进行小创作。《关注我们的社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在社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发展个性;提高语文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乘着音乐的翅膀》,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对他们的思想和主张有初步的认识,并从中汲取营养。《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通过活动,让学生增进友谊,促进班集体团结向上,总结三年初中学习、生活的得失,为更高一段的学习鼓劲;锻炼写作、口语交际能力。

二、指导学生进行了升学考前系统复习和模拟考试。

以《冲刺中考》为纲,围绕“基础整合、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大块进行了系统复习,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语文知识进行了一次梳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了三次模拟考试,针对学生考试当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巩固。并指导学生能灵活、创新地掌握知识,会运用所学解决语文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坚持上好阅读课。

读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好办法。针对我校学生缺乏课外书籍的实际,我主动买来了一些小说、散文、作文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由原来的不想看书发展到阅读兴趣渐浓,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坚持不懈,学生主动提出要看书,并且坚持做好读书笔记。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大大的拓展,课外知识几乎由原来的一无所知到略知其二,文学素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对学生学会做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坚持辅导差生。

我的班上有几个男生的整体成绩在全班是前几名,可是他们的语文可以用没入门来形容,特别是作文错别字连篇,语言不通顺,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就针对他们不同的情况,分别制定适宜的目标,让他们不断地进步,在期末考试前,他们基本达到了应考的要求,在升学考试中,他们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五、坚持搞好教学中的法制渗透教育工作。

本学期,通过教学中渗透法制知识的教育,学生了解的法制知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的一些内容。从中也学会了一些与他们相关的法律,更懂得如何保护好自己。

经过一期的努力,我班的学习风气进一步浓厚,学生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有18人顺利升入国家、省、市级重点高中,达到了预定目标,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取得的成绩虽然可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学习、乐于探究的意识有待加强;文学素养也有待于大大提高;从整个班级的成绩来看,副卷的分数偏低,看来对难题的训练强度还有待加强。

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希望属于未来。我应该主动站在昨天的肩膀上,继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一如既往地耕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生有涯而学无涯,我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神圣的教育事业进行到底。

2012-01-10

第6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

本册特点:突出文学作品和议论文体裁,以专题、文体方式构成,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兼有文言文单元集中教学。 本册目标: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的综合素养。

一、各单元教学目标及操作策略

第一单元 以歌颂大自然为专题(诗歌)

(一)达成目标(三维)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诗歌,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歌的自然美景,体味诗情意,感悟人生真善美。

(二)各课基本内容

五首均抒情诗,其中一首旧体词,两首中国当代诗,两首外国诗。

《沁园春 雪》本词借景抒怀,主要描写雄伟壮阔的雪景,纵论历史人物,抒发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雨说》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普写的爱之歌,既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充满希望之歌。该诗是运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派的代表作。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和《夜》两首均为赞美大自然永恒之美的田园诗。

(三)单元教学要求 教学诗歌,重在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感性认识,进入诗中情境,体验情感,感悟诗意。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在活动中把握和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味诗的语言,感受大自然之美。 形式:通过诵读诗歌,搜集有关资料,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抒怀表达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感悟和情感表达能力。本单元以“雨的诉说”引出相关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读诗兴趣、丰富情感。

第二单元 以思想风采为专题(演讲、书信)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掌握演讲辞和书信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增强自主朗读,学习在语境中掌握文章句义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类精英活跃思维、丰富的情感和闪光的思想。

(二)各课基本内容 《敬业与乐业》(演讲辞)表达作者的从业观和人生的价值取向。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文章对人类先贤的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颂扬,对人类正义和良知的呼唤。

《傅雷家书两侧》分别写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两事,并从两方面表达傅雷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致女儿的信》作者在信中对女儿爱情启蒙,并感受“爱情”的真谛。

(三)单元教学要求

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积累词句,把握好口语和书面语特征,掌握演讲稿和书信写法。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品格。

形式:通过主题演讲会,学会写讲稿、书信,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目标:通过“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主题演讲会,交流人生体验,养成良好品格,树立高尚情操。

第三单元 以少年生活为专题(小说)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小说的体裁和特点,掌握阅读分析小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小说,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作品本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作品中,领略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二)各课基本内容

《故乡》写故乡闰土等人物的变化,反映旧中国农村人们陷入苦难深重的生活状况。 《孤独之旅》写一个孩子在牧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各异,促进成长的动力就不同。

《我的叔叔于勤》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亲弟的无义寡情,反映人际关系的社会悲剧。 《心声》通过小学生李京京的故事,反映了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三)单元教学要求

本单元课文内容围绕青少年的生活开展的,重点抓住人物分析,揭示小说主题;把握小说特点及相关的语言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以“青春随想”为主题,开展活动。

形式:青春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所以活动要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标:关注在活动中表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培养合作意识和提高语文读写能力。 第四单元 以求知为专题(议论文)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正确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掌握论述语言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掌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只有具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成为有用人才,才能为祖国贡献力量。

(二)各课基本内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论述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述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实验精神问题。 《短文两篇》“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文主要论述读书问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批驳持悲观论调者,唤起民众救亡的自信心。

(三)单元教学要求

在整套教材中,这是唯一的一个议论文单元,必须结合议论文知识分析阅读教材,注意读写结合。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以“好读书,读好书”为活动内容

形式:学习名人读书经验,举行关于读书问题的讨论,调查学生读书情况等。 目标:学会阅读和写作议论文,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五单元 以古典名著为专题(古代白话小说)

(一)达成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学习个性化语言,领会阅读古代白话小说要领。

2、 过程与方法:通人物言行、情节和环境分析,感受作者表现主题的社会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阅读小说丰富人生的体验,获取审美的享受。

(二)各课基本内容

《智取生辰纲》围绕“生辰纲”的得失,展开一场斗智斗谋的争夺战,表现出英雄们的智慧才略。全文突出一个“智”字。

《杨修之死》“恃才放旷”是杨修之死的主因,但也反映曹操生性多疑的一面。

《范进中举》写的是范进意外中举,喜极生悲的故事,讽刺当时势态炎凉、趋炎附势的社会。

《香菱学诗》本文叙述了薛蟠侍妾香菱学习写诗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下层侍婢良好资质和聪明过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怜其才而哀其生”的感叹。(“三易其诗”情节妙堪)

(三)单元教学要求

教学课文时,要善于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分析人物入手,随情节展开,感悟语言意蕴,把握主题意义。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 以“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开展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 形式: 联系现实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自己对金钱问题的看法。 目标:品味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正确感悟人生。 第六单元 以古代杰出人物为专题(史传文学)

(一) 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熟读背诵课文,弄清基本含义,品味精彩文句。

4、 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历史地看问题,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二) 各课基本内容

《陈涉世家》文中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过程和义军迅猛发展的形势,刻画了一个农民领导者具有卓越才干的形象。

《唐睢不辱使命》故事塑造了维护国土、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义士形象,揭示了弱国战胜强国和正义战胜非正义的范例。

《隆中对》这篇策论表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事”的天才预见和雄才伟略。 《出师表》本表文表达了诸葛亮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继承遗志,复兴汉室的决心。 《词五首》五首词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和流派,通过学习了解词的常见题材和风格,提高审美能力。

(三)单元教学要求

1、 学习四篇史传,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历史作用,把握杰出人物的才略和相关文中名句,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 词的教学,以诵读为主,掌握词的特点,欣赏语言美,体会作者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以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学习活动为内容,落实读写训练。

形式:通过调查、演讲、朗诵、辩论或评价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杰出人物,端正“风流”观、偶像观、英雄观。

目标:培养学生历史地评价古代人物,吸收风流人物的精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写出感受深刻的文章。

第7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阅读

1.沁园春 雪

2.雨说

3.* 星星变奏曲

4.* 外国诗两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

阅读

5. 敬业与乐业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7. 傅雷家书两则

8.* 致女儿的信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三单元

阅读

9. 故乡

10.* 孤独之旅

11. 我的叔叔于勒

12.* 心声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青春随想

第四单元

阅读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5.* 短文两篇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好读书 读好书 第五单元

17. 智取生辰纲

18.* 杨修之死

19. 范进中举

20.* 香菱学诗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第六单元

阅读

21.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对

24.* 出师表

25. 词五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名著导读:《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

第8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表

1、沁园春 雪

分(fèn)外妖(yāo)娆(ráo)

稍逊(xùn)

风骚(sāo)

红装素裹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

2、雨说

田(tián)圃(pǔ)

喧(xuān)嚷(rǎng)

洗(xǐ)礼(lǐ) 襁(qiǎng)褓(bǎo)

温声细语

润如油膏(gāo)

禁锢(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

5、敬业与乐业

征引

心无旁骛(wù)

亵(xiè)渎(dú)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强聒(guō)不舍

百行(xíng)业为先

佝(gōu)偻(lóu)丈人承蜩(tiáo) 骈(pián)进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陨(yǔn)落

灵(líng)柩(jiù)

凌驾

睿(ruì)智(zhì) 弥(mí)留之际

媚上欺下

兼而有之

孤军奋战

黎民百姓

恼羞成怒

恪(kè)尽职守

诅(zǔ)咒(zhòu)

深邃(suì) 怜悯(mǐn)

7、傅雷家书两则

凭吊

谀(yú)词

扶掖(yè) 大惊小怪

廓(kuò)然无累(lěi)

重蹈覆辙(zhé)

涕(tì)泗(sì)横流

自知之明

气吞斗(dǒu)牛

舐(shì)犊(dú)之情

颓(tuí)废

枘(ruì)凿

羲(xī)皇

创(chuāng)痛

8、致女儿的信

忐(tǎn)忑(tè)

一抔(póu)黄土

化为乌有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â) 繁(fán)衍(yǎn)

刹(chà)那

伫(zhù)立

9、故乡

萧索

家景

如许

鄙夷(yí)

恣睢(zìsuī)

阴晦(huì)

猹(chá)

祭祀(sì)

五行(xíng)缺土

装弶(jiàng)

鹁鸪(bógū)

獾猪(huān)

颧(quán)骨

潮汛(xùn)

髀(bì)骨

愕(â)然

嘴唇薄(báo)

秕(bǐ)谷

束缚(fù)

嗤(chī)笑

恐吓(hè)

瑟(sè)索

寒噤(jìn)

廿(niàn)

青黛(dài)

惘(wǎng)然

潺潺(chán)

10、孤独之旅

厚实

嬉闹

驱除

歇斯底里

觅(mì)食

撩(liáo)逗

狗吠(fèi)

胆怯(qiâ)

掺(chān)杂

给(jǐ)予

肥硕(shuò)

撅(juē)断

咔嚓(kāchā)

逃窜(cuàn)

茬(chá)

戳(chuō)破

蓬(péng)松

抠(kōu)芦苇根

稠(chóu)密

11、我第叔叔于勒

拮据(jiéjū) 栈桥(zhàn)

煞白(shà)

十拿九稳

牡蛎(lì)

撬(qiào)开

流氓(máng)

嘟囔(dūnang)

褴褛(lánlǚ)

12、心声

沙哑

发窘(jiǒng)

抽噎(yē)

出风头

琅(láng)琅的读书声

发窘(jiǒng)

咳嗽(sòu)

憋(biē)着

抽泣(qì)

发颤(chàn)

呵(hē)斥

棱(léng)角

恍惚(huǎng hū)

窸(xī)窸窣(sū)窣

纸捻(niǎn)子

蜷(quán)缩

簪(zān)子

匣(xiá)子

咽(yàn)下

毛毛剌(là)剌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根深蒂(dì)固

轻而易举

持之以恒

孜(zī)孜不倦

汲(jí)取

锲(qiè)而不舍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彷徨(páng huáng)

儒(rú)家

15、短文两篇

藻饰

狡黠(jiǎo xiá) 诘难(jié nàn)

伦理

滞碍(zhì)

寻章摘句

味同嚼

(jiáo)蜡

吹毛求疵(cī)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咬文嚼(jiáo)字

因小失大

豁然开朗

开卷有益

咀嚼(jué)

睾(gāo)

马南邨(cūn)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玄虚

诓骗(kuāng)

怀古伤今

为(wèi)民请命

求神拜佛(fï)

前仆(pū)后继

诬蔑(wū miè)

搽(chá)

脊(jǐ)梁

17、智取生辰纲

怄(îu)气

端的(dì)

干(gān)系

寻思

逞辩

勾当(gòu dàng)

趱(zǎn)行

嗔(chēn)怒

朴(pō)刀

恁(nèn)地

省(xǐng)得

着(zhuó)意

兀的(dì)

面面相觑(qù)

聒(guō)噪

18、杨修之死

沉吟

禀(bǐng)请

班师

谮(zèn)害

惑乱

对答如流

庖(páo)官

夏侯惇(dūn)

主簿(bù)

恃(shì)才放旷

食讫(qì)

厌恶(wù)

半晌(shǎng)

手绢(juàn)

麾(huī)军

阜(fù)

绰(chāo)刀

19、范进中举

倒(dǎo)运

腆(tiǎn)着

舍与

央及

管待

商酌(zhuó)

叙功

相与

唯(wěi)唯连声

带挈(qiè)

行(háng)事

长(zhǎng)亲

醉醺(xūn)醺

啐(cuì)在脸上

避q讳(huì)

星宿(xiù)

自绾(wǎn)头发

少顷(shǎo qǐng)

桑梓(zǐ)

细丝锭(dìng)子

攥(zuàn)紧

解(jiè)元

20、香菱学诗

腻烦

怔(zhèng)怔

笑吟吟

茶饭无心

挖心搜胆

精血诚聚

平仄(zè)

蘅芜(wú)苑(yuàn)

宝钗(chāi)

暧(ài)

颦(pín)儿

诲(huì)人不倦

画缯(zēng)

鳏(guān)

诌(zhōu)诗

21、陈涉世家

阳夏(jiǎ)

少(shào)时

辍(chuò)耕

嗟(jiē)乎

鸿鹄(hú)

適戍(zhé shù)

皆次当行(háng)

以数(shuò)谏(jiàn)故

上使外将(jiàng)兵

为(wèi)天下唱(chāng)

陈胜王(wàng)

罾(zēng)

间(jiàn)令

祠(cí)中

忿恚(huì)尉

辅佐(zuǒ)

籍(jiè)第令勿(wù)斩

袒(tǎn)右

都(dū)尉

蕲(qí)

铚(zhì)酂(cuó)苦柘(zhè)谯(qiáo)

车六七百乘(shèng)

千骑(jì)

社稷(jì)

宁(nìng)有种乎

22、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jū)

怫(fú)然

免冠(guān)徒跣(xiǎn)

以头抢(qiāng)地耳

韩傀(guī)

要(Yāo)离

休祲(jìn)降于天

天下缟(gǎo)素

寡人谕(yú)矣

23、隆中对

好(hào)为《梁父(fǔ)吟》

乐(Yuè)毅

颍(Yǐng)川徐庶(shù)

枉(wǎng)驾

诣(yì)

屏(bǐng)退

倾颓(tuí)

度(duó)德量力

沔(miǎn)

吴会(kuài)

险塞(sài)

此殆(dài)天所以咨将军

刘璋(zhāng)

存恤(xù)

胄(zhòu)

西和诸戎(róng)

箪(dān)食壶浆

猖獗(jué)

24、出师表

崩殂(cú)

陟(zhì)罚臧(zāng)否(pǐ)

郭攸(yōu)之

费祎(yī)

以遗(wèi)陛下

裨(bì)补阙(quē)漏

性行(xíng)淑均

行(háng)阵

桓(huán)帝

长(zhǎng)史

猥(wěi)自枉屈

庶竭驽(nú)钝

攘(rǎng)除奸凶

咨诹(zōu)善道

夙(sù)夜忧叹

以彰其咎(jiù) 25词五首

斜晖脉(mò)脉

千骑(jì)卷平冈

舴艋(zé měng)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

五十弦(xián)

的(dì)卢

第9篇: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心声》教案设计

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心声》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缩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明确: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凋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明确: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

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明确: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人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人的探究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把握小说的主旨、赏析小说艺术特色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主要的目标。

二、揣摩体会

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阅读课文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赏析的积极性。以学生选择重点语段朗读、赏析为主,教师适时指导赏析。关于小说主旨,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发现与体会赏析。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应落实好重点问题: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结构上的双线交织,

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

三、合作探究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帧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人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2.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

教师引导时要把握的方向: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

五、作业

平时注意积累,记下自己在文学欣赏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上一篇:学生党员年度思想汇报下一篇:口腔门诊礼仪培训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