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寻路观后感

2023-05-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视剧寻路观后感

寻路观后感

《寻路》观后感

革命题材电视剧《寻路》,聚焦了1927年”4.12”大屠杀至1932年10月宁都会议五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斗争摸索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剧集非常真实而又从容地加以呈现,尤其细腻地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喜怒哀乐,把革命领袖当做普通人加以描写,让观众看到在残酷斗争的岁月中,革命先辈是如何闯出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寻路》是靠细节取胜的,而在以前的影视剧中很少看到这样的细节描写。

比如,在第一集描写“ 4·12”大屠杀当天,周恩来只身去见蒋介石,冒着杀头的危险,不惧个人生死,大义凛然痛斥蒋介石,然后昂首阔步走出了国民党军的司令部。这一幕,就相当地惊心动魄。

从“4·12”到“7·15”,周恩来同志是如何指挥上海白区反蒋斗争的,过去所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都没有系统表现过,而在寻路这部电视剧却写得很详细。蒋介石命陈立夫建立特务机关,收买共产党内变节分子,疯狂暗杀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大力加强中央特科,派人打入敌人内部,设法变敌为我耳目,严惩叛徒。

陈赓为了保护周恩来,在路边开枪扰乱视听,然后周公跳车隐蔽,陈赓趁着界面上乱做一团的时候,拔掉敌人摩托车的钥匙,然后又开车跑掉……这种反击的细节化凸显了周公和中共地下工作者的过人胆略和气魄。

还有,毛泽东受中央委托,去湖南浏阳发动秋收起义,途中遇到几个土鳖地主武装抓捕,毛泽东机智周旋,先是递过银元,后又装作解手逃跑,最后纵身跳进池塘,逃过一劫,但是脚受伤了,鲜血直流,他不得不忍着剧痛,一瘸一拐地赶往起义地点。

《寻路》立足这样一个高度,从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大革命失败了怎么办?走城市暴动还是走另外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不论在中国共产党内,还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探索来看,都是一次很大的思想解放,而且从国际共运史来看,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当时共产国际指导着全世界各国的共产党革命,就是要求走城市暴动的道路,准确地说是走中心城市暴动道路。中共中央领导机构在上海,从莫斯科回来的、从法国回来的中央领导人,他们也只知道有一个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因为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国家政权是巴黎公社,第二次是十月革命,不但是在城市暴动,而且是在中心城市暴动,是在首都暴动,在国际共运史上这是唯一的经验。

上海党中央机关不断地发动城市暴动,不断地失败,还不断地派人到苏区去,对毛泽东展开批判,毛泽东一次又一次被剥夺军事指挥权,不断受到批评和压制,但是他不计个人得失荣辱,顽强不屈地和错误路线作斗争。最后中央机关自己也在上海呆不下去了,只能撤到苏区;但是井冈山的斗争,中央苏区的斗争,反围剿的斗争却是不断地走向胜利。

这两方面强烈的细节对比,说明了正确道路的探索必须从实践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剧名《寻路》就是讲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总结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胜利法则,这不仅是用鲜血换来的斗争经验,也是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最后胜利的基调。路,的确是人走出来的,但寻找路径的千辛万苦也不能忘记。

毕竟这段革命历史距离今天已经很遥远,历史中的点点滴滴已经被大众遗忘,在电视剧中重温,并且了解当时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会让观众重新认识历史,和更了解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第2篇:寻路中国读后感

读《寻路中国》有感

我的老家在浙江绍兴,虽然不在浙江南部,不过温州丽水我还是有些了解的,我的很多高中同学都是温州或丽水人,甚至距离嵊州只有十多公里。所以《寻路中国》的第三部分所描述的情况相对于前两者对于我来说更为熟悉。

近年来,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浙江,尤其是低端劳动力市场几乎全部由外来务工人员抢占。去年年底我的舅舅去劳务市场找工作,去那边看了看就回来了:“人山人海,还多是外地人。”随着住房需求的猛增,当地人凭着出租房屋每年就有不菲的收入,房价更是疯长。我外婆家就有平均会有七八家房客,来自江西、贵州、安徽等地,多是一家子还有亲戚都住一起。出来打工的年轻人往往年纪比我小得多,初中没毕业,在各个地方做临时工,不停地换着工作。去年年前,大部分住户都回老家过年了,还剩下一家人。白天一家子人都出去工作了,留下两个孩子。大的女孩五六岁,带着自己两岁左右的妹妹。姐姐每天洗衣打扫甚至喂饱自己和妹妹。我不知道小小年纪的她是如何完成这些不可思议的任务的。我外婆去顶楼洗衣服,她们就搬个凳子坐在远处看,不敢搭话,问她她就回一两句。除了看看电视,就和妹妹待在屋子里。这样的孩子在附近何其多,幼儿园的学费对于当地孩子来说都太高,何况是她们。离家在外,甚至方便了她们的父母逃避计划生育。我所知道的一家江西人在生了六个女儿后托我外婆将刚出生的小女儿送人,准备再接再厉。

外来人员充裕了当地的劳动力,却为当地人歧视。由于外来人口

实在太多,有部分人口也会失业游荡。远在他乡甚至也是无后顾之忧的一个理由,于是给当地治安找点麻烦。本地人就更为敌视和疏离外地人。但他们还是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你远远观望我,我暗暗察看你,融入到同一个城市的夜色里。

浙江人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早期收益者,有很多像温州人那样精明的浙商活跃在中国商场上。在上个世纪末还是小学没毕业的乡下人,在上海浙江打地铺闯荡几年,经过几度破产和东山再起,到现在基本上也已经稳固了自己的小江山。很多中国人在急速转型中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通过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展现给让人,然后内地人被这种现象所吸引,纷纷出外淘金,“学不成名誓不还”。

外界的变化速度太快,而人们急切的渴望摆脱贫困和落后。于是不只是现在的外出淘金者,包括已经在市场经济中获益的小有所成的人们,都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一种狼狈尴尬的境地中。书中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随着急速转型的社会快速地适应的人物——张宝龙,他是“新兴”的风水先生之一,他论起市场经济时精明跟他论地理风水时的精明分毫不差,他的名片上列出了二十七个不同的服务项目,从选择配偶到选择坟地——这就是“从头到尾一条龙服务”。中国人的智慧与能干可见一斑,他们能够在疯狂的环境中努力适应,在新旧社会体制转变的夹缝中坚韧生存。有一部分人从这种焦虑中脱颖而出,成为胜利逃亡者,但是绝大部分人犹如现在迷雾里,更多的是无力和茫然。

作者在书中描写到很多中国社会在与现代文明融合碰撞的过程

中出现的无数不伦不类的现象。转弯不知道打转向灯,用火烘烤冻住的输油管,盲目的学习西方的潮流,引进一些西方已经淘汰的事物再发展。一方面这些现象引人嗤笑,另一方面我们也为看到了人们的蹒跚进步而喝彩。毕竟,他们是不易的。

在这里再提一点由书中作者对中国政体和媒体传播导向的看法想到的。前几天看了陈力丹的一本关于新闻学的一本书。曾经我们国家的报纸被要求“每句话、每个字都要代表党,都得体现党性原则。”这种说法在1956年党中央124号文件中就批评了,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这类绝对的说法直到80年代中期才不知不觉消失。但是中国的媒体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报道方式和引导倾向,即使没有上面的指示,还会自觉自发的朝着这个方向去做,除了缺少破旧的勤力,更多的是什么原因呢?一位老太太摔掉了牙齿,补个牙都要归功于共 产 党的领导,在镜头前倍儿识大体地感谢党感谢政府。我想中国的政府不能也不需要依靠这种虚伪的空话来维持自己的权力。历史上任何国家或政党都不可能依靠虚假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用谎言来展示它的正义性和正确性。既然如此,早早走出这种乖圈吧,让大实话变成生活的主旋律!

何伟的故事写得很平缓,没有大的波折和起伏,但还是打动了我。作家之所以能用他笔下的故事打动读者,考的并不是他的妙笔生花,更准确来说,应该是他对生活的敏锐触觉。凭着这种触觉,作者通过笔将它表达出来,传递给读者,于是读者也仿佛能触到那奇妙独特的一处,这就是作者的胜利吧。

第3篇:寻路中国读后感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读《寻路中国》有感

“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拨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帐篷的时候,当地的第一份报纸已经刊印。最先修好的永久性建筑物一般是法庭和教堂。然而,中国的新兴城镇里存在的,只有商业这一样东西:工厂、建筑材料供应点、手机卡销售商店等等。自由市场决定着发展初期的雏形,娱乐项目很快就出现了,却很少有社会组织现身此地。”这段让我茅塞顿开的言论正是出自《寻路中国》作者的笔下。

《寻路中国》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今年一月出版的新书。也是今年的两大话题书籍之一。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何伟在2001年到2007年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读完该书之后,让我想起苏东坡《题西林壁》里的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从未料到一个外国人竟能如此了解中国。甚至比许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该书分为三条线索:《城墙》、《村庄》和《工厂》。它首先叙述了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特写了农民魏子淇一家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小镇浙江丽水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从1996年至2007年,十年时间,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海斯勒说:“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性因素。”

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中国。而这却是大部分人生活的中国。作者字里行间充满了幽默和诙谐。例如在《城墙》这一部分,作者逐一描述了:“可怕”公路告示牌——“前方路段已经死亡33人”,通往内蒙古草原的高速公路上整齐排列着一个个假警察的雕像。透过他的描写,我发现原本习以为常的种种,其实是如此可笑,而我生活在其中,却浑然不觉。书中还提到:“在中国,很多驾驶员使用道路的方式直接沿用行人使用道路的方式——人们怎么走路,就怎么开车。他们还擅长于即兴发挥。他们可以把人行道作为超车道使用,如果能够快那么一点点的话,他们可以在环岛交叉路口逆向行驶。收费站也可能十分危险,因为多年排队的经验,使人们形成习惯,总在不断地估量什么才是最佳选择,并以此快速做出判断。驶近收费站时,驾驶员们喜欢在最后一刻变换车道,因此事故频发。”

同时他又调侃了中国驾驶考试的试题:“

352题如果别的驾驶员停车向你问路,你应该:

a) 不告诉对方。

b) 耐心细致地予以回答。

c) 给他指一条错误的道路。

这类东西方差异的冷幽默无时无刻充斥在全书的各个角落。

如果认为作者只满足于调侃一下中国,那就太小瞧作者的功力和《纽约客》的用心。作者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绝大多数的中国人。

事实上作者十分客观,不像通常西方人评论东亚的那种居高临下的语气。十分中立和客观的描述改革中的中国。通过它的描述和分析,对于同样的问题,我意识到自己看待问题有

点过激。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价值观。让我更中性的看待目前中国的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的一些不良现状正是经济飞速发展和改革所必需付出的牺牲。中国之所以和美国发展过程不同的原因,正如本文开头所引用的一样,而不是中国比美国差。

除此之外,作者还一针见血的挖掘出了中国的很多现实问题:

说到“温州模式---经商策略很简单:低投入,低质量,低盈利”(P276),而作者却看到“„„根本的问题似乎是缺乏一套完善的体系。工厂没有设立管理委员会,没有制定投资计划,没有人在乎法律契约,也没有人在乎预先订好规约”(p349),而且,“在经济开放区,没有人想什么长远的事情,也没有人反思过什么事情”(p348)”

“在中国,整个国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中小创业者的积极性,而这些私人投资者正好充当了抵御金融危机的缓冲器。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应对经济衰压力的准备:大家见惯了动荡和艰难时世,心里都很清楚,机遇总会有来有往”“中国人已经在改革开放时期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他们变得反应敏捷、足智多谋、善于思考。不过,他们也会耐心等待---这是他们所具有的一种古老的品德,跟这个国家一样历史悠久”(p405)

从这本书上我不仅看到了中国年的变迁和发展,也在这中间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一些特质和社会现象,它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一个立体的中国。它正处在变革之中。虽然有着诸多不足之处,但这都是快速变革当中必须要经历的。有进步必然要有牺牲。中国的崛起将带给世界一个全新的格局。因为近两百年来,都是欧美在领导整个世界。然而近年来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正在飞速发展。据高盛公司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达到美国的经济总值。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些亚洲国家占据世界总人口的1/3,这么多人正在走向发达和进步,这是世界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必将带来世界重大的变革。处在这样变革时期的中国年轻人,我时常问自己,我的能力是什么?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才能顺应这种变革?这也是此书除了开阔了我的视野以外,更引人思考的内容。变革中的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第4篇:思想汇报—寻路中国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寻路中国》的书,作者是彼得·海斯勒,就想看一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如果说一两百年前中国在西方人眼里的典型形象是“停滞的帝国”,那么现在大概就趋于另一极端:一个不停快速变化的国度。悖论的是,可能由于生活在其中,或过于热爱速度,中国人自己对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有时看得还不如外国人清楚。

凭着外国人身份和细腻的内心使他能够批判性地进行体验,敏感地觉察到一种异文化的特别之处,其中有许多是中国人自己太习以为常而不以为意的。中国农村地区将谷物晒在公路上(“用别人的轮胎完成脱粒工作是最简便的方法”)、司机们像赌气和比赛一样惊悚地在各种路段(即便是在弯道和隧道里)相互超车的习惯、“国际宾馆”在多数城镇都有„„这些中国人早已习惯的现象,在他笔下都显示出一种异常神奇的色彩,有时让人啼笑皆非,但不能不承认,这确实是那个在不断动荡变化的中国真实的现实场景。

这倒并不是基于肤浅恶俗的好奇心,也不是为了对浮躁和怪异的现象进行讥讽,他只是说明了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独有的特点:不同时代的观念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相互矛盾的现象彼此相邻;在看似没有任何变化的表面下事物却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很多事物似是而非,人们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却仿佛这根本天经地义。他不是为了谴责和嘲笑,他只是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动荡和浮躁的变迁过程中,人们常常必须同时过两种以上不同的生活,正如他所言:“有时候,他们似乎是本能地抓住了两个世界里最糟糕的东西:最糟糕的现代生活,最糟糕的传统观念。”于是整个社会展现出一种既快速前进,又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情景。

一切都快速改变的结果,就是人们受一种强烈本能的驱使,不管怎样先干起来再说。虽然地图不断更新,但总是赶不上建设工程;制度和规则常常滞后于发展中的新事物,而人们也似乎越来越不在乎各种社会规范。于是, “打左灯,向右转”并不鲜见,而很多事都要打擦边球,其“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要简单得多”。

伴随着这种急于求成心态和惊人活力的,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做事方式,它和还未文明化的朴实心理结合在一起,体现为一种粗俗的坦率。在读这本书时,能隐隐感觉到,作者实际上喜欢这种粗俗的坦率。他也喜欢中国人面对压力的那种态度:即便在压力极为沉重的环境下,他们也不会失去常态。

彼得•海斯勒接触最普通的中国人,从他们的变化和视角来体会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对的,因为只有普通人的变化最能说明中国是否真的改变了,又是什么样的改变。 总的来说,透过外国人的视野,我们有必要在《寻路中国》的细致观察中对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做一次重新的考量。我仿佛得知我们并不是在一片漆黑中行走,而是看清了一些无可救药的肌理,又看到一些被治愈的可能性。

第5篇:新世纪周刊:新浪微博寻路

http://.cn2010年06月28日 16:17新世纪周刊

微博能否成功推动新浪从单一资讯类门户、靠广告收入为主的商业模式,向以“互动交际”为核心的模式转型

《新世纪》周刊 记者 王姗姗

2010年,微博终于把日益“传统化”的新浪带回了互联网的潮流前沿—这样的局面,甚至超出了新浪团队自己的想象。

在中国公认的“四大本土门户网站”中,腾讯凭借即时通讯工具QQ牢牢黏住用户;搜狐、网易也都在几年前便将收入结构向网游倾斜;只有新浪,创业十年来,始终依靠信息整合来聚拢人气、吸纳广告,给人的印象越来越像一个“网络化的传统媒体”,其过于单一的收入模式被资本市场诟病。

如今微博已被新浪视为一根“救命的黄金稻草”,图谋将其作为产品多元化与利润新增点的突破口。受监管约束,微博目前只能以“公测”身份亮相中国市场,但这仍难以阻挡新浪对微博未来的谋略与野心。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一再对外表白,微博已成为新浪继门户网站和博客之后值得依靠的下一个信息整合平台。而新浪在博客和微博两类产品上的投入亦显出天壤之别:目前微博团队规模已近十倍于博客团队。微博的全称是微博客(MicroBlog),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移动WAP终端向自己的微博主页很方便地发布140字以内的简短文字信息,并对其“粉丝群体”(网络流行语,指热爱、追随者)实现即时分享。

微博模仿的对象是Twitter。2006年,始于美国旧金山的Twitter,以“矩阵式信息裂变传播”的网络创新模式横空出世,两三年间便大红大紫,全球拥趸达到两三千万规模,业界争相模仿,新浪便是其中之一。然而时至今日,由于商业模式仍模糊不清,用户发展空间又陷瓶颈,迟迟未能实现盈利和上市目标的Twitter,已令VC(风险投资)股东们心焦。这时,加上了中国式创新的微博在中国市场方兴未艾,用户群以几何位数增长。但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要打破Twitter的盈利魔咒,令新浪赋予其的一切想象变成现实,恐怕还是一条漫长而布满荆棘的道路。

舍SNS取微博

“门户网站只能单向浏览,而博客也只是web2.0的‘一张皮’,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主要趋势,就是从一个单纯的浏览关系转到互动关系。”一位接近新浪网管理层的人士向本刊记者分析称。和目前业界普遍看法一致,新浪也认为社交网络(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是互联网应用的“必由之路”。

“人人网和开心网的注册用户数都在包抄新浪,但开心网已把网页游戏产品做到极致。”上述人士对本刊记者说。2009年初,新浪已感觉到国内几大 SNS网站的人气挑战,当时摆在新浪面前的难题是“拿什么样的产品去跟人家已经有5000万用户的成熟产品竞争”。

“我们最初设计了‘SNS+微博’的组合构架,曹国伟试用以后,认为‘这么复杂,我都不会用,怎么能让用户接受’。功能太多,特色却不明显,反而让用户无所适从,所以他决定化繁为简,最终只保留了微博这一项。”新浪公关部微博产品负责人纪芸向本刊记者回忆起微博的诞生与演变。她透露,2009年4月,新浪拍板搞SNS,产品设计经讨论后被否决,最终被保留的微博项目从7月开始研发,四周后便推出内测。此后,微博的魔力开始发酵。

“8月内测的时候,我们完全不知道中国人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微博,就是根据自己的运营经验去修改了

Twitter的设计。”纪芸介绍说,“公开化平台的信息的裂变式发送”是新浪师承Twitter的核心;此外,评论和转发两大功能则是新浪的原创,因为中国网友习惯于“无评论不新闻”。

资深互联网评论人士谢文认为,“Twitter本来只是一个中等量级的网络创新,它在即时传播新闻和人际互动方面有新意,但作为大的平台基础,现在看来显然过于简单、初级。”

曹国伟雄心勃勃地预言,“微博才是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新浪研究了国内其他较早的微博网站。在新浪看来,以饭否为首的国内微博网站错在全盘照搬Twitter,缺乏对用户的引导培养;再者,在对不良信息的把控方面缺乏运营经验。

参照各方经验教训,新浪对微博进行了“一步到位”的架构搭建:架构的复杂程度,不是针对几千万的用户量级,而是直接考虑与现有门户网站近4亿的用户规模做匹配。

从明星到草根

随着微博的上线试运行,新浪内部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拉博”运动。“连曹国伟、陈彤(新浪网总编)都有量化指标。内测阶段,我们想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人,让他们试用产品并提供意见。”纪芸说。新浪上下大约800人参与了“拉博”运动,目标包括亲朋好友和名人,之后注册权限很快放开。在这种传销式的拉动之下,1月26日正式公测前,上博人数已超百万规模。

拉明星做实验的“小白鼠”是新浪惯用的手法。承袭博客推广经验,明星再次成为推动微博人气快速上升的强有力手段。接近180万的“粉丝团”规模,令二线影星姚晨名声大振,跃升为“微博女皇”,这使微博的社会效应初露端倪。

“微博的价值在于其全新的传播方式。在微博上,你可以直接@任何人,比如@韩寒,不会有任何信息的衰减。” 纪芸讲这番话时脸上泛着由衷的兴奋。所谓@,就是转发。她认为,论坛是小众的,博客传播主要依赖于后台编辑的推荐,而微博最强大的地方在于裂变式的用户主动转发。

由此,微博具有了“个人媒体”的概念,个人可根据喜好转发,人人都可成为编辑。

“它是一个全部公开的平台,信息传播是几何裂变式的—我可以传到我粉丝,我粉丝可以再传播到他粉丝;同时信息的传播是可逆的,因为他的粉丝也可以跨过他跟我交流,即使我们两个没有任何的‘关注’关系。”如今,在淘宝上已出现数十家公开贩卖新浪粉丝的商家。每加注10个“粉丝”的售价为1元,偶尔还有店家打出“赠送评论”的促销战术,这些正是微博价值在社会发酵过程中的变态反应—“粉丝超过一百,你就像是本内刊;超过一千,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一万,你就是本杂志;超过十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一亿,你就是CCTV了!”

与假粉丝的战斗,成为新浪微博运营的一项常规工作。“我们也派人卧底,假装去买。另外通过数据分析,同一个ID,粉丝数增长异常的,我们就直接删除ID 。”一位新浪微博运营的内部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目前有些明星确实存在购买假粉丝的嫌疑。

网民的创造力令平台搭建者也出乎意料,“很多事情都不用我们引导,他们就主动去讨论。”纪芸说。她举例说:“刚开始用户只发表个人语录, 但后来有人转发他。第一个人说‘我围观’,第二个人会说‘我静静地围观’,第三个人会说‘我参与到大众围观’,第四个人会说‘围观以后飘过再回来围观’,第五个就说‘我是打酱油的’„„”在纪芸看来,用户的转发和评论兴趣就在这样的创造性表达中被自我激发了。

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随着更多普通用户的进入,微博会出现去中心化的倾向,名人虽引人关注,但更多的普通草根可以形成很多新的小圈子。而这正是新浪期盼看到的局面。

无尽的公测

“我们的用户是千万级,每天发贴量是百万级,用户数的增长是‘打着滚的’„„”从去年8月开始内测到今年以来的公测,10个月过去了,尽管人气迅速攀升,但新浪微博至今还不是一款正式上线的产品。

“公测身份将会无限期延长下去。”一位接近新浪管理层的人士向本刊记者证实,2009年夏天,曾有某中国互联网产业主管部门提出“微博产品的上线也应实行审批准入机制”。在相关管理办法未出台前,各网站的微博产品只能以“公测”身份进行试运行。

触发监管层的警觉在情理之中。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监管机构,对微博这种全新产品,还需要观察摸索期。新浪也着实花了一段时间,才将对微博的理解从社区属性向媒体属性过渡。目前,新浪微博事业部负责人彭少彬已将微博定位为“社会化的媒体平台”。

新浪微博在最初的试运营阶段,一直处于“既要拉人又要限制”的矛盾之中,原因也是对微博可能产生的“危险性”有所顾忌。

“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是每一个在中国运营互联网的企业首先要做好的事,而新浪以每天五六十万篇文章发布及3亿多的日均用户浏览,更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

2009年10月,为了保护刚刚萌芽的微博产品,新浪不惜采取最严厉的监管等级,发言中但凡带有对政府嘲讽不敬的内容,都会面对直接封杀用户注册ID的危险。

“微博的风险非常大,因为它不再是点对面的传播,而是病毒式的传播方式,因此所有环节上都得设岗。”上述接近新浪管理层的人士向本刊记者披露,微博运营团队每天都会针对当日的删贴进行开会讨论,“一条条地核对”,遭遇删贴的用户将会被永久性列入“高危名单”。不过,该人士亦向本刊记者证实,十个月后的今天,新浪微博的删贴尺度已经放得很宽,删贴比例微不足道。

盈利模式围城

微博能否成功推动新浪从单一资讯类门户、靠广告收入为主的商业模式,实现以“互动交际”为核心的模式转型?

成立于1998年的新浪网,于2000年末成为中国首批获得新闻业务资格的民营商业网站。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使新浪的新闻频道全天流量(Page View,简称PV)爆增至8000万,更令新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闻超市”模式一举成名。

此后四年,新浪继续依靠该模式,以不断扩大的用户数(UV)和PV吸引广告投入,广告在公司收入结构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后来虽也尝试发展邮箱、搜索、游戏等产品,但最终都难以取得盈利模式上的突破;而从传统媒体购买新闻的成本则在日益攀升。

201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广告营收依然占据本季新浪总收入67%的份额。在该财季的业绩说明会上,有分析师向曹国伟提问,何日可以看到微博的商业价值?曹国伟表示,“随着微博用户增多、规模足够大,相关的广告系统会得到发展。”

2009年秋天,新浪终于完成了管理层的MBO,决策效率进一步加强。2010年3月,新浪将原先的产品事业部经过整合和扩充,改编为如今的新浪微博事业部,整个运营团队目前已有200多人,包括技术、设计、运营、以及市场等不同分工,但纪芸称,这个数字还远远不能满足微博今后实际开发运营的细分需要。

据本刊记者了解,新浪管理层认为,微博要想获得广告收入,尚需一定时日来扩大平台规模和教育市场,积累足够的用户和广告主的参与。当下最主要的工作是“降低门槛、发动合作伙伴”。“降低门槛就是要增加各种

可以进入微博的渠道,包括使用渠道。”纪芸介绍称,新浪微博正在与百度、土豆、大众点评等其他网站,合作开发内容信息的“一键转发”功能。微博的定位也似乎要从“信息平台”向“互联网服务平台”过渡。

“我们希望将来微博像QQ一样,会有一些个性化定制功能;微博目前有三成流量来自手机,这是要利用的资源;此外,在微博上还可以玩淘宝„„”纪芸试图为本刊记者列举各种微博潜在的商业模式,但这些都还在想象阶段。“如果只是攻下‘白领’市场,根本没有意义,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它变成每一位普通老百姓都要用的东西。”一位新浪网内部人士对本刊记者称。

而在谢文看来,中国在Twitter兴盛三年之后才跟风效仿,在时下爆发出一种“畸形的繁荣”,这充分说明了时下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赚钱经营、提高品牌知名度”的环节上,而缺乏真正的创新。谢文评价说,目前以新浪为首的门户网站对微博的商业价值得思考还相当零乱和表面。 Facebook和Twitter倡导的开放平台嫁接于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很别扭,“目前只是增加了原有平台的粘性,完全谈不上商业模式的复建”。即便是鼻祖Twitter,仍备受盈利模式的困扰。Twitter当前营收主要来自付费使用其数据的公司,例如微软。2010年4 月,Twitter宣布推出广告平台,企业用户可购买特定的关键词,在用户对该关键词进行搜索时显示相关广告。该项目成为公司运营四年来将微博免费服务转变成盈利业务的首次尝试。

“对中国以新浪为代表的老门户网站来说,微博能否提供一次历史性机遇?可以想到的出路是,以微博的架构作一个改良的核心底层基础,在此之上彻底打通和重整其他服务,比如游戏、娱乐、电子商务等。”谢文认为,如果新浪走出这样一种尝试,堪称“壮举”,但“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前雅虎曾有过类似尝试,却以失败告终。新浪能否成功呢?

上一篇:教研室主任述职报下一篇:首诊负责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