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分析材料理想信念

2022-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党性分析材料理想信念

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分析

摘 要: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教育对高职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在理想信念被提升到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之钙、兴国之魂高度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主要探讨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及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一、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党历代领导人都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民族复兴的根本,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理想信念不能动摇。高职院校要为国家、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就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使理想信念成为高职学生的基本素养,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受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受到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冲击,一部分高职学生对理想信念感到迷茫,有的高職学生的理想和社会所需脱节,这不利于高职学生今后的发展。面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应该意识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出困惑区。

二、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状态,通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了解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是否迷茫或者面临选择困惑问题,进而及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辅导。

例如,笔者从与学生的相处中了解到有一位学生在班里成绩优异,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好,但却崇尚享乐主义,日常消费超出个人承受能力,与同学相处中有攀比行为等。对于这位学生,笔者先对她进行正面引导,分享一些典型的案例,对她优秀的一面给予赞扬与鼓励,对她崇尚享乐主义和攀比的行为进行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她逐渐认可了正确的消费观,并改掉了高消费的坏习惯。

通过这个事例,笔者认识到要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只从宏观理论层面着手,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他们改掉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三观,树立远大的理想。

(二)重视开展爱国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应通过开展爱国教育来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课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可以在不同教学阶段,结合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知识点,利用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例如,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国庆节到来前夕,笔者组织学生一起观看了几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纪录片,还呼吁学生去观看国庆节期间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鼓励学生写观后感。通过阅读学生的观后感,笔者了解到学生都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祖国,在观后感中表达了爱国之情。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应像无数爱国志士那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传统的思想文化可能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在选择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时,应该注意选择与时代发展主题相结合的内容。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时代主题,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要以这些时代主题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勇于逐梦。

(三)重视开展艰苦奋斗的专题教育

当前的高职学生多数是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很多人并未体验过艰苦生活,因此,必须让高职学生懂得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策划相关的专题活动,引导高职学生认识到艰苦奋斗既是一种时代精神,也是一面不倒的旗帜,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都要坚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崇尚享乐主义,在没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追求奢侈生活,挥霍父母的钱财去进行高消费。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应该教育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的人。应该让他们认识到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年难以胜任历史赋予的使命。所以高职学生应该将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品格、一种素养,这对高职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四)重视开展心理辅导

高职学生虽然已成年,但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缺乏心理自疏能力,如长期被心理问题困扰,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孤僻、抑郁等严重的心理疾病。对此,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要加强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通过加强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拥有更多的正能量,汇入时代发展洪流,坚定理想信念。

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可联合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监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对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要与学校心理咨询室保持密切的联系,日常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鼓励学生多学习与自身心理特点相关的知识,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避免走入误区。

三、小结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高职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职责。高职院校思政辅导员要积极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跳出思政理论的局限,回归学生的生活,有针对性地从学生的思想动态着手,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专题、心理辅导等让理想信念教育更加贴近高职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曹海英,马海燕.新时代“00后”高职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研究——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9(9).

[2]田莉.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路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8).

[3]乌云布日德.红船精神对当代高职生理想信念的引领研究[J].智库时代,2018(7).

[4]李艳彦.高职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路径探索[J].科学大众,2018(2).

(作者单位: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冯菁

第2篇:理想信念、宗旨性质、担当作为、党性修养研讨材料

理想信念专题研讨中,大家交流发言一致认为,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比作胜利之“钥”、精神之“钙”、思想的“总开关”。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刻以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检视问题、推进工作,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职责,为守护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作出贡献。

宗旨性质专题研讨中,大家交流发言一致认为,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的本质特性。新时代践行党的性质宗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始终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践行党的宗旨性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要把践行党的宗旨性质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风险,切实解决好生态环境领域“四风”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和对党的信任信心,以绿水青山筑牢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

担当作为专题研讨中,大家交流发言一致认为,敢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提出的政治要求。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系统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真抓实干,奋发作为,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但干事创业精神不振、担当劲头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全体党员干部要对照要求认真检视自己,义无反顾担当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这个当代环保人最伟大的责任和使命。要始终牢记环保人的初心和使命,加倍珍惜事业发展和成就自我的难得机遇,坚守理想和抱负,保持自许和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境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党性修养专题研讨中,大家交流发言一致认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组织原则、作风和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体现。加强党性修养,既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干部的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和年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还要时刻检视自己、自觉接受监督,落实落细落小、自我改善提高,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才能真正提高党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用出色的工作业绩诠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3篇:材料分析1一:理想信念

美国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皮尔·保罗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在他的心目中根本没有什么“优生”和“差生”之别。因而,他对所有学生都给予热忱的鼓励,从而在他们心中竖起一面旗帜,而孩子确实是需要鼓励、需要有一面旗帜的。在他的学生中,有一位叫罗杰·罗尔斯的学生后来成为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环境恶劣,充满暴力。罗杰·罗尔斯所在的诺必塔小学的学生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有一天,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长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预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飘在罗尔斯的心中,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

在就职演说中,罗尔斯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信念,可以成为所有奇迹的萌发点;鼓励,能够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动力。

阅读上文,请分析:是什么力量使得罗尔斯终于在51岁那年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的?这些力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案要点:(1)是理想信念的力量使得罗尔斯最后成为纽约州的州长。、

(2)理想信念对人成才成长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放飞理想

莫锋—是来自广东省清远县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他说:“如果我在东部,施展拳脚的舞台不会那么大,但到了西部,能够真正做一个有用的人,能够尽情的放飞我的理想”:他的这句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决心在西部这个更大舞台上施展才华的青年学子的志向。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大学生就业争夺战中,莫锋并不费劲地找到了一个福利待遇很好的工作单位: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然而,他放弃了这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的同学们惊住了,随即向他投去诧异、问询的目光。莫锋解释到:“深圳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医疗水平都比较高,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硕士、本科生一大堆,我去那里,作用不是很大。但去西部工作,我能做很多实际有效的工作,比如帮助当地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帮助当地群众改变落后的观念和生活习惯。我要最大限度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听到这肺腑之言和斩钉截铁的口气,看着身材瘦小的莫锋,钦佩之情在大家心中油然而生。

其实,去西部地区工作,是莫锋的夙愿。1998年9月,刚入大学校门的莫锋,就对祖国版图上那幅员辽阔的西部产生了浓厚兴趣。此后3年,他曾经拿出许多时间和精力钻研经济学知识,了解时事政治,搜集有关西部地区的信息,随着对西部的了解每增加一分,去西部工作的愿望就强烈一分。

2003年5月中旬,目睹非典肆虐,莫锋心里难受极了:广东、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都不健全,中西部可能就更差了!当他听说国家出台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并拨巨款用于建设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消息时,才转忧为喜。但是,喜悦只是暂时的:“钱是有了,人呢?人才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乡镇一级医院很少有学公共卫生专业的人才。国家能不能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渠道,让我和像我一样想去西部工作的大学生找到人尽其才的岗位?”思前想后,莫锋决定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表达自己和许多与自己一样有志于西部的同学们的愿望、心声,提出有关中西部之间畅通人才供需信息、健全人才管理机制的建议。他在信中写道:“我欣喜地看到国家在这次非典危机中更加重视公共卫生,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在财政上加大了投入,这为中西部地区的疾病预防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资源。”“但是.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中西部地区最缺乏的是人才,是人才资源。我愿意到那里去。哪里最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我也敢肯定,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愿意到中西部贡献自己的青春!”“只有全中国——不只是东部,还应该有中西部;不只是城市,还应该有农村——实现共同富裕,才意味着祖国的真正强大,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就在莫锋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建议采取措施、畅通人才西进渠道的同时,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正在联合酝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6月lO日下午,团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当晚8时,莫锋在互联网上看到这一消息,久久抑制不住兴奋,毫不犹豫地决定放弃去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机会,报名参加该计划。父母得知儿子的决定后,惊讶了好一阵,但他们没有太多劝阻儿子:“西部地区条件艰苦,但你既然决定去,而且决心有所作为,我们也拦不住。你的前途交给你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的选择!”父亲在电话里对儿子说。来自家庭的支持使莫锋深受鼓舞。

接下来的日子,深知“一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的莫锋,在“尽量说服自己的同学,去西部放飞自己的理想”。来京准备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

会的西部12个省市区团委书记,听说莫锋的事迹,纷纷与他联系,希望莫锋到他们所在的地区工作。他们表示,将为像莫锋这样的志向远大、胸怀祖国的年轻人,尽最大可能提供一个发展的舞台,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实现他们的理想。 讨论题:

1.你认为到底是什么吸引着莫锋“西行”?面对“西行”,你会如何选择?

2.众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说明了什么?

3.如何理解理想与奋斗之间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要点:

一、理想具有时代性

理想不是人们凭空想像的产物,它是一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关系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理想也随之发展.并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莫锋等青年大学生选择前往西部奉献青春和放飞理想,正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的呼唤。

二、职业理想是理想的内容之一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和工作成就的希望和追求。职业理想对人们的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和个人理想有巨大的影响。莫锋选择前往西部放飞自己的理想,他是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一种理想来追求,这是崇高的职业理想的体现。

三、理想对青年成长具有巨大的定向作用、动力作用和提升作用

第一,理想具有定向作用。理想是人生的定向机制,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

第二,理想具有动力作用。理想能给人一种动力,一种推进的力量。

第三,理想具有提升作用。案例中的主人公莫锋之所以选择前往西部放飞自己的理想,正因为在他的理想追求中,高尚的精神生活是第一位的,高尚的精神生活不仅坚定了莫锋对理想的选择,同时也引导了莫锋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对他的人格起到了提升作用。

四、在理想的实现过程中,个人的理想要和社会的理想结合起来

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在奋斗的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莫锋放弃了已找好的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前往西部放飞自己的理想,这正是莫锋将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理想有机结合的最好的体现。莫锋的个人理想是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而我国当今的社会理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就是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第4篇:增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党员的能力建设,核心是方法论建设;一类是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等。这两个主题,对应党的建设一条主线的两个方面,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我认为,党的执政业绩,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可以表述为:执政业绩=先进性×执政能力相应的;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可表述为:工作业绩=先进性×工作能力这两个因子,不管哪个低了,都会影响业绩。有了这两条,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有了这两条,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任何困难和风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89年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昭示。

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稍微具体点说,就是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创造最佳业绩,谱写美好人生”这个题目,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一名党员在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都明确表示拥护党的纲领,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入党的时候,都郑重宣过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一、党的理想本质上就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

1 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

这个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建设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其低级阶段,这个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当下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近期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就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政治理想规定了党的路线、纲领和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以及全部工作,是党存在、发展和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号召、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论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万里长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文章写到: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

2 占40%。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日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 畏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 “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 我给大家朗读这段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描述,和大家共同感受我们党的伟大理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沈浩就是胸怀党的理想,奋发进取拼搏的模范。 (一)“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

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即科学揭示人类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

3 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在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有重大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始终保持着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二,是一种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项不断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运动。这场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90年的历史,现阶段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发生重大曲折,但她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机,代 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活力最终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不断地证明和昭示这一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其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之奋斗,不断建设完善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新的阐述,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

4 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也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90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地顽强奋斗。经过异常艰苦的斗争和探索,在确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在取得宝贵的历史经验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建设,都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进行积累,不断增加她的因素和成分。

(二)党的理想的本质

我以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党的理想的本质,那就是:建设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如果用进行时态来概括,那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最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如今,党领导我们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朝着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进程。

党的理想是客观真理,是可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冲锋陷阵,部队将领一般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比较

5 全面深入的理解,广大基层官兵也懂得这个理想的本质,就是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过上好日子,由此一心一意跟党走。

(三)坚持党的理想,事关党的灵魂、血脉和生命

坚持党的理想,关系着党的前进方向,关系着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作为和进步。

第一,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前进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改革才有遵循,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才有根本的依据。如果我们不知道脚下的路从何而来,通向何方,我们难免不陷入迷茫,我们的方针、政策难免不产生摇摆,发生偏差。如果我们不知道要建立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制度,我们的各项改革,就没有方向、没有遵循,就不知道要往哪里改,要改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容易目光短浅,难以做到方向明确,思路清楚,步子坚定,奋发有力。

第二,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才能把全党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执政才有基础,奋斗才有力量。我们党有着近8000万党员,我们国家有着13亿多人口,怎么统一思想,用什么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的理想最能统一思想,最能凝聚力量。有了这样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国外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这一优势。如果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一盘散沙,后果不堪设想。

6 有一部专题片,叫《解放战争日记》,从抗日战争结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天一天记述国共两党的重要作为,看后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非常有帮助。杜聿明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谈感想,他说国民党不是不会打仗,一些高级军官都是在国外培训的,武器也是精良的,抗日战争中也打过许多大胜仗,怎么就输在共产党的手下呢,问题不在军事上。黄维是蒋介石最忠实的信徒,被俘后,他没有说一句对蒋介石不满的话,但他总结教训的时候,不得不说了一句,“他那一套太旧了”。什么意思?就是逆历史潮流,必失人心,必遭失败。所以毛主席说,蒋介石曾经那么强大,想统一中国,但一天也没统一,最后还是跑到孤岛上去了。共产党为什么有力量,就是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为之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英勇奋斗,所以凝聚了最广大的人民。

第三,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取得再辉煌的成绩,再巨大的成就,与党的远大理想相比,都还差得很远很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自满,都不能懈怠,只有卧薪尝胆,牢记“两个务必”,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远大目标。 第四,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员干部,成长才有指引,作为才有支撑,进步才有动力。党员干部树立了党的理想,就有了大志向,因而就能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能把握规律,明确方向;就能全力干事,不畏艰难;就能真诚待人,和谐各方;就能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否则,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就难免不陷入小家子气,为

7 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为工作中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不顺所烦恼、所折磨,于是,工作难获大成就,个人难得大快乐,人生难有大幸福。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使远大理想和共理想更好更快地转化为人民的更大幸福

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还必须找到前进的道路,道路使理想走向现实。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阐述的就是实现美好理想的道路问题。为了开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我们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屈不挠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道路至关重要,找到了路,才有奔头;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第一,为开辟一条通达理想的道路,我们党历经艰辛,进行了不懈探索。

从90年前起,我们党一诞生,就团结带领人民寻找实现理想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又遭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到抗日战争前夕,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奇迹般地开创出了新的局面,开辟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迈向伟大理想开创了根本政治前提。

8 从60年前起,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党又带领人民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的征程,经过艰辛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为迈向伟大理想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 从30年前起,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为迈向伟大理想开辟了更为浩大、更富生机的动力源泉。

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就是经历这样的历史进程,由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形成的、确立的、巩固的、发展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为迈向远大理想规划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路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是使我们在通达理想境界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稳、走得更快,就是更好、更快地将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转化为人民不断增加的福祉。 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等有关讲话中,就论及科学发展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对科学发展也有着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新世纪、新阶段,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指

9 导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快、走得更稳,就是要又好又快地使老百姓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说到这,我们不能不想到,《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这160多年,共产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为十

九、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世界性历史潮流。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严重的低潮。这种严重低潮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由于相关国家的共产党缺乏理论的创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制度的不断自我完善,在发展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党自身出现了脱离群众等严重问题造成的,但这绝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理想的不科学。

其实,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曾经创造出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在短短30多年里,建成了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一概否定,对苏联解体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但是,脱离实际、思想停滞、体制僵化,不能与时俱进,不主动改革创新,不坚持完善制度,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脱离群众,必然导致衰退、衰败。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达 理想境界的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脉,以党的基本纲领为蓝图,以党的基本经验为具体遵循,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条道路,就能不断地将远大理想化为现实;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条道路,就必须坚持好、贯彻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党的基本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基本理论,就是全党全国人民为理想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就是关于如何实现党的理想的方法论体系。

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她决定了我们党在为理想奋斗的现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干什么,朝哪个方向干,按照什么样的路子干,以什么为指导干,以什么为动力干,靠谁干,谁领着干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坚持好这条基本路线,就是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脉和根本。所以,

11 小平同志嘱咐我们要坚持100年不动摇。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也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更加坚定了我们实现远大理想的信念。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通过改革开放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富强中国,才能创造最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才能朝着通达美好理想境界的方向不断前进。

建国后的前30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 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无数困难,逐步建立起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9年间,中国经济以7.45%的年均速度发展,使80%以上的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改变了旧中国畸形的生产力布局,使丰富的内地资源和经济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为之后的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打下了不可或缺的经济和科技基础。 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3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

12 总额2008年位居全球第三,2009年出口已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主要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30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3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住房:2008年,城镇人均使用面积23.0平方米,比1985年的8.6平方米增长1.7倍。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2.4平方米,比1978年的8.1平方米增长3倍。

耐用消费品: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133台,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分别达到94.7台和93.6台。每百户农村居民彩电拥有量99.2台,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分别达到49.1台和30.2台。1986年,每千户城镇居民才拥有1.3台空调器,而2008年平均每户城镇居民就拥有1台空调器,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空调器也达到10台。

交通、通讯、信息: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8.8辆,比1997年增长45.3倍;拥有移动电话172部,家用电脑59.3台,分别比1997年增长100.2倍和21.8倍。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52辆,比2000年增长1.4倍;移动电话96部,增长21.3倍;家用电脑5.4台,增长10.4倍。

旅游文化消费: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1994年增长2.3倍;人均旅游花费511元,增长1.6倍。城镇居民人均文

13 化娱乐教育支出1358.3元,自1981年以来,年均增长14.4%;农村人均支出314.5元,年均增长13.6%。

农村现在种粮不纳税,反倒拿补贴;上学不交费;看病有医保;年老也有保险了。真是幸福多了。

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面貌发生了无法预料的巨大改观。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

60年,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位学者总结了12条:一是由一个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自主国家。二是由一个充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而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全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统一的国家。三是由一个反动专制的封建半封建国家,变成人民群众做主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的国家。四是由一个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深重的国家,变成各民族间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国家。五是由一个近代工业十分落后的贫弱国家,变成国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正在走向富强的国家。六是由一个被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掌控的统制经济国家,变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七是由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迫使“门户洞开”的国家,变成对外全面开放的国家 。八是由一个充斥文盲、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有巨大发展的国家。九是由一个民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以聊生的国家,变成全民大都丰衣足食、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国家。十是由

14 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变成城乡基层组织健全、社会管理渐趋完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十一是由一个有国无防、屡受侵略和欺凌的国家,变成拥有强大国防力量、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国家。十二是由一个没有独立外交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变成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享有崇高国际威望的国家。

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央果断决策,出台一揽子计划,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7%,达到33.5万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1.7%,达到6.85万亿元。粮食产量连续六年增长,再创历史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8%和8.5%。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这意味着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2009年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

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经济优势和文化优势。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加市场的一种经济制度,既具有社会主义集中高效的政府调控能力,又具有市场经济高度灵敏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能迅速出动,进行有效动员、有力调控。此外,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及灾后重建取得胜利,北京奥运令世人瞩目,“神舟”号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等等,无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美好前景。

15 在面对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重要关头,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广大党员总是能够冲锋在前,不抛弃、不舍弃一个群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的许多党员干部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忘我抢救群众,有的累倒在第一线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2005年我省大别山区发生暴雨灾害,我们的基层干部和公安干警快速抢救群众,一户一户搜救群众,把老人从摇摇欲坠的房子里背出来。 2007年,淮河地区发生重大水灾,颍上县水情严重,县委县政府发出号召,广大基层组织积极行动,两个多小时集合了两万人参加抗洪抢险,让人十分感动。对比之下,据路透社消息,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新奥尔良市带来灾害的时候,政府处处被动,不少警察“开小差”回家,甚至发生求救者遭警察枪击事件。哪种制度优越,应该看得非常清楚。

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选择了党,就是选择了共产主义,就必须自觉地将党的崇高理想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实践准则,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实践者

我们党的理想是无比远大崇高的,是无比壮丽美好的,她吸引了、动员了多少仁人志士投身党的队伍;她鼓舞了、激励了多少优秀中华儿女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有了这崇高的理想,将自己真正融入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有取之不

16 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就能有不断增长的知识、智慧和才能,就能有壮阔灿烂的人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这崇高的理想和实现理 想的坚定信念。

事实上,从总体上说,党的理想信念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身上是在不断树立着的,否则怎能解释有那么多的同志为事业、为人民默默地奋斗、奉献,怎能解释关键时刻,总有我们的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像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沈浩等等许许多多不可胜计的先进典型,就是胸怀美好理想,不懈为之奋斗的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当然,我们也看到,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理想认识得不够清醒了,坚持得不够自觉了,也有的模糊了,淡化了,精神不振,状态不佳,这是有些令人担忧的,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尤其令人痛心的是,极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严重动摇,甚至放弃了理想信念,走上歧途,坠入深渊,毁了政治前程,甚至导致家破人亡。这些反面典型也在警示我们党的理想信念万万不能丢。

第一,胸怀崇高理想,对事业,就会充满激情,全力投入。树立了远大崇高的理想,就能够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看待和思考自己的岗位职责,就能有使命的光荣感、工作的豪迈感,就能够充满干劲、坚韧不拔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就能够心情愉快地接受组织上交给的每一项任务,认真做好经手的每一件事情,这样,也就比较容易干出成绩,取得成功。反之,激情就难以保持长久,状态就难以不出现衰退。 沈浩怀揣让小岗人过上更好更富裕日子的理想,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六年,村民按手印留他,他自己也舍不得走,实属不

17 易。我们上小学也是六年,想想是何等漫长啊?沈浩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他想让小岗村面貌变得更好,老百姓的日子更富裕。 第二,胸怀崇高理想,对群众,就能骨肉情深,真诚为民。有了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幸福生活的远大理想,就能把自己的命运同群众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能以群众之苦为苦,以群众之忧为忧,以群众之乐为乐。就能像雷锋那样,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能像孔繁森那样,将热爱人民视为爱的最高境界;就能像沈浩那样,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自己为群众付出了许多艰辛劳苦,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信任,自己就会得到莫大的欣慰。反之,如果胸无大志,把个人的利益摆在群众之上,就难免不懈怠,就难免不烦恼。

第三,胸怀崇高理想,对名利,就能淡然处之,不为所累。有了远大理想,心中就总是装着未来、装着事业、装着人民,这样,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重了,对自己的名利、地位,就会看得淡了,就不会为一时得失所烦恼,为名位高低所困扰。埋怨客观不会快乐,抱怨领导不会轻松,忌恨同志不会开心,这样也难出佳绩,如此就 不能幸福。惟有大志在胸,淡化自我,把忠诚奉献给党,把真情献给群众,把诚恳献给同志,把智慧献给组织,把投入献给事业,把修养留给自己,才能取得良好业绩,才能赢得组织的信任、同事的支持、群众的认可,也才能有大的作为。

第四,胸怀崇高理想,对权力,就能心存敬畏,正确行使。牢记崇高事业在肩,就能够深刻洞悉权力所承载的使命、担负的责任,就

18 能够以戒慎恐惧、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权力、行使权力,充分发挥权力推动事业、服务人民的作用,取得令组织和群众满意的业绩。就不会计较权力的大小,就不会在意岗位是否“风光”,就不会以权谋私,跌入困境。

第五,胸怀崇高理想,对成绩,就能一分为二,不图虚荣。懂得我们的事业是无比宏大的,是千百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就能在党领导的人民群众伟大创造中看清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对自己不吹不抬;就能在党的事业长远发展中看清个人贡献是微不足道的,对成绩不骄不矜;就能够将成绩作为继续奋斗的动力,而不是负重前行的包袱;就能够永不满足地在工作中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实在在的成绩。党的目标那么远大,事业那么宏大,人民的福祉那么重要,怎么还能做表面文章,怎么还能到处吹嘘自己,抬高自己?

第六,胸怀崇高理想,对现实,就能客观看待,勇于攻坚。胸怀远大理想就能成为始终奋发向上的乐观主义者,就能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实,就能够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改造世界、改造现实的使命,以远大的抱负投身实践,以坚强的意志推动现实一步一步地走向美好未来。现实永远不会是完美的,改造现实是共产党人的天然使命。抱怨现实,责难现实,毫无益处。对于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棘手事、阴暗面,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千万不要因为现实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东西而干扰情绪,影响状态。要做到:坚信正义、坚持原则,看不惯、想得通,因势利导、有效斗争,

19 尽力而为无贪求、量力而行争上游。用这样一种态度来应对,什么情况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斗志。

第七,胸怀崇高理想,对挫折,就能勇敢面对,无所畏惧。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遭遇不顺,遭受挫折。但只要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坚强的毅力,就能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和挫折,不被任何艰难所困,不为内心苦痛所摧,愈挫愈奋,愈干愈勇,始终以先锋战士的姿态,一往无前地开辟美好未来。

第八,胸怀崇高理想,对同志,就能宽宏包容,紧密团结。为远大理想而奋斗,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胸怀崇高理想,就有了这样宽阔的胸襟和气度,对同志就能尊重关心、真诚相待、宽谅容让、和谐相处、支持维护、友善相助,就不会有亲有疏、搞小圈子。搞小圈子,是凝聚力不够的表现,是驾驭大局功夫不强的证明。团结才有力量,团结才能成就事业、实现理想。善于宽容、善于团结,既是高境界,也是大本事。

第九,胸怀崇高理想,对人生,就能享受奋斗创造的快乐,就能体验为民谋利的幸福。有了远大崇高的理想,人生就有大追求、就有大支柱。为远大目标而拼搏,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再苦也不会觉得苦,再累也不会觉得累。相反,会时时有创造的激情,有奋斗的冲动。尤其是经过辛勤耕耘,艰苦奋斗,工作有了收获,事业有了发展,得到群众的赞扬,组织的认可,同事的鼓励,这样的成就感,这时的幸福感,可以说是十分灿烂的,不亲历是难以想象的。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欣慰和自豪的。

四、努力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做好工作、服务人民的不竭动力、实际本领和优异业绩理想信念修养,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是需要终生修炼,并将终生受益的人生课。必须自觉以沈浩同志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做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是要刻苦学习理论。无科学理论指导,理想难树立,理想必落空。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树立和实现党的理想的科学理论。她不仅告诉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二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党的理想与党的宗旨是高度一致的。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理想就是造福最广大的人民。要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扎根于群众之中,始终将群众挂在心上,为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而不懈努力。

三是要积极投身实践。人的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和强化,理想信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牢固树立起来、实现开来。要立足岗位职责,坚持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任劳任怨的态度,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事业发展,在具体

21 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想的认识,不断坚定实现理想的信念,务求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真正惠及人民。

四是要不断提高能力。将理想化为现实, 必须以相应能力为支撑。能力的主体是方法,统领方法的是方法论。党员干部提高能力,必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刻苦学习人类社会优秀的文明成果,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理想而奋斗的本领。

五是要切实改进作风。要修养坚强的党性,修养高尚的道德品格,修养优良的作风,不断提升精神境界。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为民、真诚待人,顽强奋斗、坚韧不拔,勤奋学习、乐观向上,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品格风范。

六是要带头促进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高度的和谐,也必然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或者可以说,理想中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各方面都高度和谐的社会。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努力促进“三大和谐”:要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生态文明;要积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努力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人自身也得到改造,也要积极促进人自己身心的和谐、身心的健康,自觉进行自身的建设,实现“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可以说,这三大和谐的高度实现,构成了更高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理想社会。要在促进和谐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自

22 己身心的和谐,实现自己与组织、与群众、与同事、与事业、与现实等各方面的和谐,在为理想不懈奋斗中,不断创造最佳业绩,谱写和谐幸福的人生。

五、强化五种意识 服务全面小康建设

1.必须强化“想干事”的意识,增强使命感

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要求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想干事”的意识,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想干事,是追求事业的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人生在世,事业为重。要立志干大事、成大业,以事业为生命的寄托,以事业为无上的乐趣,以事业为人生的追求。党员干部想干事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行、职业道德的表现,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责任心的表现,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品格和情怀。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其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为党分忧、为国竭力、为民负责,让农村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应该成为每一个农村党员的理想和追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关键人,要在主观意识上有一种“做事情”的强烈愿望,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鞠躬尽瘁的品质,有一种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想干事是一个组织、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干事,才能增长才干,增长智慧;一个党员、一个干部只有多干事、干成事,才能为群众所认可,为党所满意,才能在更宽广的舞

23 台上展现自己。

2.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锤炼真本事

会干事,就是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具备学习求知能力、辨别是非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凝聚人心能力,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处理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本事”是党员的立身之本,“有本事”又是“会干事”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光有为人民服务之心,没有为人民服务之能是不行的,要想真正靠得住,充分显示先进性,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要有真本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不断增强真本领,锤炼真本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性,才能发动和带领群众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广大农村培养和造就一支“会干事”的队伍,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选准配强配齐“会干事”的班子,把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和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选进基层组织中来,尤其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能人选拔为党组织书记。二要注重提高党员素质,培养一支“会干事”的党员队伍。要落实“教育好、发展好、管理好”的要求,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农民中的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从增量上优化党员结构,同时要重视做好后进党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和“两不党

24 员”的处理工作,从存量上改善党员素质。要特别重视“双培”工作,放宽视野,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优先培养成村组干部,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充满生机与活力,具备能力与威信的党员队伍和村干部队伍。三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注重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着力提升“会干事”的本领。

3.必须强化“干成事”的意识,创出新业绩

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征途上,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要增强为民办事观念,强化“干成事”的意识。要通过开展切合实际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关心农民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干成事”首先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科学规划。要坚持发展为重的原则、统筹协调的原则、切实可行的原则,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任务,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制定一个既立足实际又量力而行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精心勾画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村貌、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组织”的“五新”特征,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政治民主、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干成事”要突出抓重点,找准切入点。基于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现状,当前,新农村建设要以大力发展“灯塔经济”为切入点,也就是说要重点加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要坚持“县为单位、村为基础”的原则,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加快乡村道路建

25 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发展农村通信广播,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搞好科学规划,加强道路、村庄、农田、山林等建设管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美化村容村貌;结合扶贫开发,实施好“退人还山”战略,为生存条件差或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改善农村文化生活,逐步建立村级图书室、体育运动场,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体活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干成事”还需要一个科学的机制。

4.必须强化“能共事”的意识,形成向心力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必须强化“能共事”的意识。“能共事”关键要加强党性修养。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增强党性,切实提高政治履责能力、经济履责能力、团结作战能力,克服个人主义,培育团队精神。要知道个人的力量再大,不过是沧海一粟。要“干成事”,就要“能共事”,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集体智慧,依靠集体领导,群策群力。“能共事”的关键是“一把手”要当团结的模范,要做搞好团结的有心人。“一把手”要带头发扬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与班子成员多交心通气,营造一种讲大局、讲团结、讲风格、讲原则、讲奉献的和谐气氛。每个班子成员都要懂得尊重人,不唯我独尊;要懂得信任人,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团结协作;要懂得关心人,善察他人冷暖,与人

26 为善,主动改善人际关系。“能共事”关键要懂得宽容人。要能宽容同事中具有不同特点的人,要能宽容与自己有过矛盾的人,要能宽容同事的不同意见,要能宽容非原则性的小事。美国著名学者戴尔·卡耐基说过:“庸人表现出顽固自负,生性伟大的人都愿意握手认错,提议从头再来。”尊重、宽容同事,诚实地对待同事,必须落实到支持同事的行动上。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不仅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而且是领导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支持是一种力量,支持是一种品德,领导者多一分支持,就多一分力量,多一分魅力,多一分融洽。这样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树立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5.必须强化“不出事”的意识,增强责任心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强化“不出事”的意识,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心。“不出事”就要带头遵纪守法,坚持安全发展。具体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明晰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上不出事。恪守社会公德,生活要严谨,作风要正派,远离丑恶现象和愚昧活动。二是要在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上不出事。做到廉洁奉公,公私分明,不以权谋私,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三是要在明晰纪律与法律的“高压线”上不出事。建设新农村是循序渐进的社会系统工程,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好党章、学习好党章、贯彻好党章、维护好党章,带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照章办事,依法行政。四是要在明晰发展与安全的“生命线”上不出事。保障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要求。人命关天,安全问题事

27 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发展,首先要以安全发展为前提,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在新农村建设中尤其要高度重视矿山安全、交通安全,建立和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始终坚持把安全发展放在第一位,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规模效益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步提高,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逐步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与健康的需要。

28

第5篇: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我讲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党员的能力建设,核心是方法论建设;一类是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等。这两个主题,对应党的建设一条主线的两个方面,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我认为,党的执政业绩,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可以表述为:执政业绩=先进性×执政能力相应的;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也可表述为:工作业绩=先进性×工作能力这两个因子,不管哪个低了,都会影响业绩。有了这两条,我们党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过去的辉煌;有了这两条,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的任何困难和风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89年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昭示。

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稍微具体点说,就是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奋斗,创造最佳业绩,谱写美好人生”这个题目,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事实上,每一名党员在提出入党申请的时候,都明确表示拥护党的纲领,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在入党的时候,都郑重宣过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一、党的理想本质上就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

这个美好的社会制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就是共产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建设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其低级阶段,这个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在我国,当下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我们党正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近期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任务,就是在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政治理想规定了党的路线、纲领和现阶段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以及全部工作,是党存在、发展和团结人民不懈奋斗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人类最崇高、最美好、最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将其作为号召、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会见一位外国领导人时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论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万里长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文章写到: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日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

畏牺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

“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黯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

我给大家朗读这段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描述,和大家共同感受我们党的伟大理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党的理想的力量和作用,就是活生生地贯穿在党的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表现在我们工作的现实中,就是体现在广大共产党人的行动中。为新中国建立英勇奋斗,为建设新生活顽强奉献的许许多多英模,就是我们党的理想的化身。沈浩就是胸怀党的理想,奋发进取拼搏的模范。

(一)“共产主义”的丰富内涵

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即科学揭示人类认识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在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在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历史过程中,虽然有重大的挫折,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守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始终保持着永不衰竭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二,是一种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还是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一项不断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运动。这场运动在世界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也有90年的历史,现阶段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虽然发生重大曲折,但她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机,代

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活力最终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在有力地、不断地证明和昭示这一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其三,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也是共产党人始终为之奋斗,不断建设完善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最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关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状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的描述。我们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最新的阐述,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也应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90年来,我们党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目标不懈地顽强奋斗。经过异常艰苦的斗争和探索,在确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之后,在取得宝贵的历史经验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建设,都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进行积累,不断增加她的因素和成分。

(二)党的理想的本质

我以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党的理想的本质,那就是:建设最美好的社会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如果用进行时态来概括,那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使最广大人民生活更幸福。如今,党领导我们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朝着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进程。

党的理想是客观真理,是可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冲锋陷阵,部队将领一般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广大基层官兵也懂得这个理想的本质,就是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过上好日子,由此一心一意跟党走。

(三)坚持党的理想,事关党的灵魂、血脉和生命

坚持党的理想,关系着党的前进方向,关系着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关系着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每个党员干部自身的成长、作为和进步。

第一,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前进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改革才有遵循,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才有根本的依据。如果我们不知道脚下的路从何而来,通向何方,我们难免不陷入迷茫,我们的方针、政策难免不产生摇摆,发生偏差。如果我们不知道要建立的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制度,我们的各项改革,就没有方向、没有遵循,就不知道要往哪里改,要改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容易目光短浅,难以做到方向明确,思路清楚,步子坚定,奋发有力。

第二,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才能把全党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执政才有基础,奋斗才有力量。我们党有着近8000万党员,我们国家有着13亿多人口,怎么统一思想,用什么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的理想最能统一思想,最能凝聚力量。有了这样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国外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这一优势。如果失去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就会一盘散沙,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部专题片,叫《解放战争日记》,从抗日战争结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天一天记述国共两党的重要作为,看后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非常有帮助。杜聿明被俘后,在战犯管理所谈感想,他说国民党不是不会打仗,一些高级军官都是在国外培训的,武器也是精良的,抗日战争中也打过许多大胜仗,怎么就输在共产党的手下呢,问题不在军事上。黄维是蒋介石最忠实的信徒,被俘后,他没有说一句对蒋介石不满的话,但他总结教训的时候,不得不说了一句,“他那一套太旧了”。什么意思?就是逆历史潮流,必失人心,必遭失败。所以毛主席说,蒋介石曾经那么强大,想统一中国,但一天也没统一,最后还是跑到孤岛上去了。共产党为什么有力量,就是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和为之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英勇奋斗,所以凝聚了最广大的人民。

第三,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取得再辉煌的成绩,再巨大的成就,与党的远大理想相比,都还差得很远很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自满,都不能懈怠,只有卧薪尝胆,牢记“两个务必”,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才能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远大目标。

第四,坚持党的崇高理想,我们党员干部,成长才有指引,作为才有支撑,进步才有动力。党员干部树立了党的理想,就有了大志向,因而就能有大视野、宽胸襟、高境界;就能把握规律,明确方向;就能全力干事,不畏艰难;就能真诚待人,和谐各方;就能淡泊名利,乐观豁达。否则,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就难免不陷入小家子气,为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为工作中这样那样的矛盾和不顺所烦恼、所折磨,于是,工作难获大成就,个人难得大快乐,人生难有大幸福。

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使远大理想和共理想更好更快地转化为人民的更大幸福

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还必须找到前进的道路,道路使理想走向现实。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阐述的就是实现美好理想的道路问题。为了开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我们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屈不挠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道路至关重要,找到了路,才有奔头;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第一,为开辟一条通达理想的道路,我们党历经艰辛,进行了不懈探索。

从90年前起,我们党一诞生,就团结带领人民寻找实现理想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又遭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到抗日战争前夕,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奇迹般地开创出了新的局面,开辟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迈向伟大理想开创了根本政治前提。

从60年前起,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党又带领人民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的征程,经过艰辛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为迈向伟大理想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

从30年前起,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为迈向伟大理想开辟了更为浩大、更富生机的动力源泉。

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就是经历这样的历史进程,由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形成的、确立的、巩固的、发展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为迈向远大理想规划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路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是使我们在通达理想境界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稳、走得更快,就是更好、更快地将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转化为人民不断增加的福祉。

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等有关讲话中,就论及科学发展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对科学发展也有着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新世纪、新阶段,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快、走得更稳,就是要又好又快地使老百姓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说到这,我们不能不想到,《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这160多年,共产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为十九、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世界性历史潮流。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严重的低潮。这种严重低潮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由于相关国家的共产党缺乏理论的创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制度的不断自我完善,在发展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党自身出现了脱离群众等严重问题造成的,但这绝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理想的不科学。

其实,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曾经创造出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在短短30多年里,建成了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一概否定,对苏联解体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但是,脱离实际、思想停滞、体制僵化,不能与时俱进,不主动改革创新,不坚持完善制度,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脱离群众,必然导致衰退、衰败。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达

理想境界的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脉,以党的基本纲领为蓝图,以党的基本经验为具体遵循,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条道路,就能不断地将远大理想化为现实;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条道路,就必须坚持好、贯彻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党的基本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基本理论,就是全党全国人民为理想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就是关于如何实现党的理想的方法论体系。

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她决定了我们党在为理想奋斗的现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干什么,朝哪个方向干,按照什么样的路子干,以什么为指导干,以什么为动力干,靠谁干,谁领着干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坚持好这条基本路线,就是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脉和根本。所以,小平同志嘱咐我们要坚持100年不动摇。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也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更加坚定了我们实现远大理想的信念。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通过改革开放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富强中国,才能创造最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才能朝着通达美好理想境界的方向不断前进。

建国后的前30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

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无数困难,逐步建立起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9年间,中国经济以7.45%的年均速度发展,使80%以上的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改变了旧中国畸形的生产力布局,使丰富的内地资源和经济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为之后的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打下了不可或缺的经济和科技基础。

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3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额2008年位居全球第三,2009年出口已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主要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30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3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住房:2008年,城镇人均使用面积23.0平方米,比1985年的8.6平方米增长1.7倍。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2.4平方米,比1978年的8.1平方米增长3倍。

耐用消费品: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133台,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分别达到94.7台和93.6台。每百户农村居民彩电拥有量99.2台,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分别达到49.1台和30.2台。1986年,每千户城镇居民才拥有1.3台空调器,而2008年平均每户城镇居民就拥有1台空调器,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空调器也达到10台。

交通、通讯、信息: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8.8辆,比1997年增长45.3倍;拥有移动电话172部,家用电脑59.3台,分别比1997年增长100.2倍和21.8倍。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52辆,比2000年增长1.4倍;移动电话96部,增长21.3倍;家用电脑5.4台,增长10.4倍。

旅游文化消费: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1994年增长2.3倍;人均旅游花费511元,增长1.6倍。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教育支出1358.3元,自1981年以来,年均增长14.4%;农村人均支出314.5元,年均增长13.6%。

农村现在种粮不纳税,反倒拿补贴;上学不交费;看病有医保;年老也有保险了。真是幸福多了。

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面貌发生了无法预料的巨大改观。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

60年,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位学者总结了12条:一是由一个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自主国家。二是由一个充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而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全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统一的国家。三是由一个反动专制的封建半封建国家,变成人民群众做主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的国家。四是由一个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深重的国家,变成各民族间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国家。五是由一个近代工业十分落后的贫弱国家,变成国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正在走向富强的国家。六是由一个被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掌控的统制经济国家,变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七是由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迫使“门户洞开”的国家,变成对外全面开放的国家

。八是由一个充斥文盲、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有巨大发展的国家。九是由一个民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以聊生的国家,变成全民大都丰衣足食、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国家。十是由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变成城乡基层组织健全、社会管理渐趋完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十一是由一个有国无防、屡受侵略和欺凌的国家,变成拥有强大国防力量、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国家。十二是由一个没有独立外交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变成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享有崇高国际威望的国家。

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央果断决策,出台一揽子计划,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7%,达到33.5万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1.7%,达到6.85万亿元。粮食产量连续六年增长,再创历史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8%和8.5%。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这意味着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2009年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

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经济优势和文化优势。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加市场的一种经济制度,既具有社会主义集中高效的政府调控能力,又具有市场经济高度灵敏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能迅速出动,进行有效动员、有力调控。此外,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及灾后重建取得胜利,北京奥运令世人瞩目,“神舟”号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等等,无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美好前景。

在面对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重要关头,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广大党员总是能够冲锋在前,不抛弃、不舍弃一个群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的许多党员干部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忘我抢救群众,有的累倒在第一线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2005年我省大别山区发生暴雨灾害,我们的基层干部和公安干警快速抢救群众,一户一户搜救群众,把老人从摇摇欲坠的房子里背出来。

2007年,淮河地区发生重大水灾,颍上县水情严重,县委县政府发出号召,广大基层组织积极行动,两个多小时集合了两万人参加抗洪抢险,让人十分感动。对比之下,据路透社消息,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新奥尔良市带来灾害的时候,政府处处被动,不少警察“开小差”回家,甚至发生求救者遭警察枪击事件。哪种制度优越,应该看得非常清楚。

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选择了党,就是选择了共产主义,就必须自觉地将党的崇高理想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实践准则,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实践者

我们党的理想是无比远大崇高的,是无比壮丽美好的,她吸引了、动员了多少仁人志士投身党的队伍;她鼓舞了、激励了多少优秀中华儿女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有了这崇高的理想,将自己真正融入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就能有不断增长的知识、智慧和才能,就能有壮阔灿烂的人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这崇高的理想和实现理

想的坚定信念。

事实上,从总体上说,党的理想信念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身上是在不断树立着的,否则怎能解释有那么多的同志为事业、为人民默默地奋斗、奉献,怎能解释关键时刻,总有我们的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像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沈浩等等许许多多不可胜计的先进典型,就是胸怀美好理想,不懈为之奋斗的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当然,我们也看到,有些党员干部对党的理想认识得不够清醒了,坚持得不够自觉了,也有的模糊了,淡化了,精神不振,状态不佳,这是有些令人担忧的,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尤其令人痛心的是,极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严重动摇,甚至放弃了理想信念,走上歧途,坠入深渊,毁了政治前程,甚至导致家破人亡。这些反面典型也在警示我们党的理想信念万万不能丢。

第一,胸怀崇高理想,对事业,就会充满激情,全力投入。树立了远大崇高的理想,就能够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看待和思考自己的岗位职责,就能有使命的光荣感、工作的豪迈感,就能够充满干劲、坚韧不拔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就能够心情愉快地接受组织上交给的每一项任务,认真做好经手的每一件事情,这样,也就比较容易干出成绩,取得成功。反之,激情就难以保持长久,状态就难以不出现衰退。

沈浩怀揣让小岗人过上更好更富裕日子的理想,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六年,村民按手印留他,他自己也舍不得走,实属不易。我们上小学也是六年,想想是何等漫长啊?沈浩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他想让小岗村面貌变得更好,老百姓的日子更富裕。

第二,胸怀崇高理想,对群众,就能骨肉情深,真诚为民。有了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幸福生活的远大理想,就能把自己的命运同群众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能以群众之苦为苦,以群众之忧为忧,以群众之乐为乐。就能像雷锋那样,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能像孔繁森那样,将热爱人民视为爱的最高境界;就能像沈浩那样,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自己为群众付出了许多艰辛劳苦,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信任,自己就会得到莫大的欣慰。反之,如果胸无大志,把个人的利益摆在群众之上,就难免不懈怠,就难免不烦恼。

第三,胸怀崇高理想,对名利,就能淡然处之,不为所累。有了远大理想,心中就总是装着未来、装着事业、装着人民,这样,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重了,对自己的名利、地位,就会看得淡了,就不会为一时得失所烦恼,为名位高低所困扰。埋怨客观不会快乐,抱怨领导不会轻松,忌恨同志不会开心,这样也难出佳绩,如此就

不能幸福。惟有大志在胸,淡化自我,把忠诚奉献给党,把真情献给群众,把诚恳献给同志,把智慧献给组织,把投入献给事业,把修养留给自己,才能取得良好业绩,才能赢得组织的信任、同事的支持、群众的认可,也才能有大的作为。

第四,胸怀崇高理想,对权力,就能心存敬畏,正确行使。牢记崇高事业在肩,就能够深刻洞悉权力所承载的使命、担负的责任,就能够以戒慎恐惧、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权力、行使权力,充分发挥权力推动事业、服务人民的作用,取得令组织和群众满意的业绩。就不会计较权力的大小,就不会在意岗位是否“风光”,就不会以权谋私,跌入困境。

第五,胸怀崇高理想,对成绩,就能一分为二,不图虚荣。懂得我们的事业是无比宏大的,是千百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就能在党领导的人民群众伟大创造中看清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对自己不吹不抬;就能在党的事业长远发展中看清个人贡献是微不足道的,对成绩不骄不矜;就能够将成绩作为继续奋斗的动力,而不是负重前行的包袱;就能够永不满足地在工作中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实在在的成绩。党的目标那么远大,事业那么宏大,人民的福祉那么重要,怎么还能做表面文章,怎么还能到处吹嘘自己,抬高自己?

第六,胸怀崇高理想,对现实,就能客观看待,勇于攻坚。胸怀远大理想就能成为始终奋发向上的乐观主义者,就能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实,就能够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改造世界、改造现实的使命,以远大的抱负投身实践,以坚强的意志推动现实一步一步地走向美好未来。现实永远不会是完美的,改造现实是共产党人的天然使命。抱怨现实,责难现实,毫无益处。对于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棘手事、阴暗面,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千万不要因为现实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东西而干扰情绪,影响状态。要做到:坚信正义、坚持原则,看不惯、想得通,因势利导、有效斗争,尽力而为无贪求、量力而行争上游。用这样一种态度来应对,什么情况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斗志。

第七,胸怀崇高理想,对挫折,就能勇敢面对,无所畏惧。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遭遇不顺,遭受挫折。但只要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坚强的毅力,就能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和挫折,不被任何艰难所困,不为内心苦痛所摧,愈挫愈奋,愈干愈勇,始终以先锋战士的姿态,一往无前地开辟美好未来。

第八,胸怀崇高理想,对同志,就能宽宏包容,紧密团结。为远大理想而奋斗,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胸怀崇高理想,就有了这样宽阔的胸襟和气度,对同志就能尊重关心、真诚相待、宽谅容让、和谐相处、支持维护、友善相助,就不会有亲有疏、搞小圈子。搞小圈子,是凝聚力不够的表现,是驾驭大局功夫不强的证明。团结才有力量,团结才能成就事业、实现理想。善于宽容、善于团结,既是高境界,也是大本事。

第九,胸怀崇高理想,对人生,就能享受奋斗创造的快乐,就能体验为民谋利的幸福。有了远大崇高的理想,人生就有大追求、就有大支柱。为远大目标而拼搏,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再苦也不会觉得苦,再累也不会觉得累。相反,会时时有创造的激情,有奋斗的冲动。尤其是经过辛勤耕耘,艰苦奋斗,工作有了收获,事业有了发展,得到群众的赞扬,组织的认可,同事的鼓励,这样的成就感,这时的幸福感,可以说是十分灿烂的,不亲历是难以想象的。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欣慰和自豪的。

四、努力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做好工作、服务人民的不竭动力、实际本领和优异业绩理想信念修养,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是需要终生修炼,并将终生受益的人生课。必须自觉以沈浩同志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做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是要刻苦学习理论。无科学理论指导,理想难树立,理想必落空。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树立和实现党的理想的科学理论。她不仅告诉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二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党的理想与党的宗旨是高度一致的。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理想就是造福最广大的人民。要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扎根于群众之中,始终将群众挂在心上,为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而不懈努力。

三是要积极投身实践。人的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和强化,理想信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牢固树立起来、实现开来。要立足岗位职责,坚持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任劳任怨的态度,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事业发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想的认识,不断坚定实现理想的信念,务求自己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真正惠及人民。

四是要不断提高能力。将理想化为现实,

必须以相应能力为支撑。能力的主体是方法,统领方法的是方法论。党员干部提高能力,必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刻苦学习人类社会优秀的文明成果,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理想而奋斗的本领。

五是要切实改进作风。要修养坚强的党性,修养高尚的道德品格,修养优良的作风,不断提升精神境界。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为民、真诚待人,顽强奋斗、坚韧不拔,勤奋学习、乐观向上,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品格风范。

六是要带头促进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高度的和谐,也必然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或者可以说,理想中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各方面都高度和谐的社会。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努力促进“三大和谐”:要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生态文明;要积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努力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人自身也得到改造,也要积极促进人自己身心的和谐、身心的健康,自觉进行自身的建设,实现“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可以说,这三大和谐的高度实现,构成了更高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理想社会。要在促进和谐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自己身心的和谐,实现自己与组织、与群众、与同事、与事业、与现实等各方面的和谐,在为理想不懈奋斗中,不断创造最佳业绩,谱写和谐幸福的人生。

五、强化五种意识

服务全面小康建设

1.必须强化“想干事”的意识,增强使命感

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要求我们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想干事”的意识,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想干事,是追求事业的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人生在世,事业为重。要立志干大事、成大业,以事业为生命的寄托,以事业为无上的乐趣,以事业为人生的追求。党员干部想干事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行、职业道德的表现,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责任心的表现,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品格和情怀。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其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为党分忧、为国竭力、为民负责,让农村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应该成为每一个农村党员的理想和追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关键人,要在主观意识上有一种“做事情”的强烈愿望,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鞠躬尽瘁的品质,有一种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想干事是一个组织、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干事,才能增长才干,增长智慧;一个党员、一个干部只有多干事、干成事,才能为群众所认可,为党所满意,才能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展现自己。

2.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锤炼真本事

会干事,就是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具备学习求知能力、辨别是非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凝聚人心能力,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处理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等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本事”是党员的立身之本,“有本事”又是“会干事”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光有为人民服务之心,没有为人民服务之能是不行的,要想真正靠得住,充分显示先进性,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要有真本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强化“会干事”的意识,不断增强真本领,锤炼真本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性,才能发动和带领群众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广大农村培养和造就一支“会干事”的队伍,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选准配强配齐“会干事”的班子,把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和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选进基层组织中来,尤其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能人选拔为党组织书记。二要注重提高党员素质,培养一支“会干事”的党员队伍。要落实“教育好、发展好、管理好”的要求,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农民中的优秀分子发展为党员,从增量上优化党员结构,同时要重视做好后进党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和“两不党员”的处理工作,从存量上改善党员素质。要特别重视“双培”工作,放宽视野,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优先培养成村组干部,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充满生机与活力,具备能力与威信的党员队伍和村干部队伍。三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注重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着力提升“会干事”的本领。

3.必须强化“干成事”的意识,创出新业绩

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征途上,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要增强为民办事观念,强化“干成事”的意识。要通过开展切合实际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关心农民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干成事”首先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科学规划。要坚持发展为重的原则、统筹协调的原则、切实可行的原则,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任务,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制定一个既立足实际又量力而行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精心勾画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村貌、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组织”的“五新”特征,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政治民主、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干成事”要突出抓重点,找准切入点。基于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现状,当前,新农村建设要以大力发展“灯塔经济”为切入点,也就是说要重点加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要坚持“县为单位、村为基础”的原则,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发展农村通信广播,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搞好科学规划,加强道路、村庄、农田、山林等建设管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美化村容村貌;结合扶贫开发,实施好“退人还山”战略,为生存条件差或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改善农村文化生活,逐步建立村级图书室、体育运动场,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体活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干成事”还需要一个科学的机制。

4.必须强化“能共事”的意识,形成向心力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必须强化“能共事”的意识。“能共事”关键要加强党性修养。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增强党性,切实提高政治履责能力、经济履责能力、团结作战能力,克服个人主义,培育团队精神。要知道个人的力量再大,不过是沧海一粟。要“干成事”,就要“能共事”,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集体智慧,依靠集体领导,群策群力。“能共事”的关键是“一把手”要当团结的模范,要做搞好团结的有心人。“一把手”要带头发扬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与班子成员多交心通气,营造一种讲大局、讲团结、讲风格、讲原则、讲奉献的和谐气氛。每个班子成员都要懂得尊重人,不唯我独尊;要懂得信任人,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团结协作;要懂得关心人,善察他人冷暖,与人为善,主动改善人际关系。“能共事”关键要懂得宽容人。要能宽容同事中具有不同特点的人,要能宽容与自己有过矛盾的人,要能宽容同事的不同意见,要能宽容非原则性的小事。美国著名学者戴尔·卡耐基说过:“庸人表现出顽固自负,生性伟大的人都愿意握手认错,提议从头再来。”尊重、宽容同事,诚实地对待同事,必须落实到支持同事的行动上。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不仅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而且是领导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支持是一种力量,支持是一种品德,领导者多一分支持,就多一分力量,多一分魅力,多一分融洽。这样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树立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5.必须强化“不出事”的意识,增强责任心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强化“不出事”的意识,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心。“不出事”就要带头遵纪守法,坚持安全发展。具体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明晰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上不出事。恪守社会公德,生活要严谨,作风要正派,远离丑恶现象和愚昧活动。二是要在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上不出事。做到廉洁奉公,公私分明,不以权谋私,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三是要在明晰纪律与法律的“高压线”上不出事。建设新农村是循序渐进的社会系统工程,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好党章、学习好党章、贯彻好党章、维护好党章,带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照章办事,依法行政。四是要在明晰发展与安全的“生命线”上不出事。保障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要求。人命关天,安全问题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发展,首先要以安全发展为前提,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在新农村建设中尤其要高度重视矿山安全、交通安全,建立和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始终坚持把安全发展放在第一位,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规模效益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步提高,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逐步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与健康的需要。

第6篇: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作风,切实带好队伍,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才能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理论、政治、道德、能力、纪律、作风等方面加强党性修养。

一、始终坚持理论修养不松劲。理论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基石。理论上的“信仰度”,决定对党的“忠诚度”和对党的事业的“执着度”。总书记指出:“对广大干部来说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通过勤学习多思考来拓展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才能深化认识,提高党性;通过大量的理论知识来丰富内心世界,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坚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道德素养;通过学习来增加才干,达到“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将所学用于所做,规范言行,用思想武装头脑,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从共产党的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党都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这些智慧的结晶更需要我们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并学会学中用,用中学,不断提升自己。

二、始终坚持政治修养不懈怠。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人应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作为共产党员的根本要求。自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冲破重重压迫,翻越“三座大山”,迈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第一步;正是革命党人坚定信仰,突破多方封锁,力王狂澜,迈出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步。以史为鉴,这正是革命党人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接受党组织的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以党性修养正心,以党员义务正行,以实际行动彰显人格力量,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敢于到艰苦的基层锻炼能力,锤炼自己,在实践中超越自己,最终实现雏凤清于老凤声,不断为党的队伍注入新动力。

三、始终坚持思想道德修养不停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支箭究竟能够射多远,取决于什么?它不仅仅取决于箭头的锐度,更要取决于弓的强度。只有挽得一张强弓,这个箭才能够越射越远。理想信念是一柄制备精良的硬弓,射出的箭也能更精确地命中目标。信念不坚定,弓只会失去弹性,从源头上就断绝了箭发射的可能性。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锤炼自身的思想品德。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员应该通过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行源于心,力源于志。”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能决定一个人的品德,做事先做人,所以要始终葆有一颗为民服务的赤忱之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着眼于以人民为中心,只有把服务百姓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零距离服务,才能更好地聚集民心,服务群众成效更加明显,构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新格局,才能锻造更坚固的弓,积蓄更多的力量,为百姓排忧解难。

第四、始终坚持能力修养不停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共产党员要有真本领,就需要保持学习的动力,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学习。学习是提高个人修养、个人能力、个人素质最好的途径。学习是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党员的迫切要求。党员干部在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能够加强对政治、政策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提高干部自身能力,更好地为百姓服务。同时,学习也不只是单一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而是要全方位涉猎各种知识。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党员干部成为工作中的行家里手;法制知识能够帮助党员干部知法、守法;历史能够帮助党员干部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和革命精神,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努力开拓;文化、艺术知识能够帮助党员干部提升内涵,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领导者。进一步增强处理问题的本领,把上级精神和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把握规律的本领,在想问题、办事情和做决策时,既要遵守规则,又要踏踏实实、精益求精,不做表面文章、不敷衍了事,一如既往认真抓、具体抓,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见到实效,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第五、始终坚持组织纪律性修养不放松。自律是生活的基石,自律不仅可以提高组织的团结和统一,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中国共产党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和组织原则,“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这些纪律和原则被破坏,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要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要认真贯彻、正确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严守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才能保证党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把重大问题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民主凝聚党心,把来自各地的声音、经验集中起来,同舟共济,勠力同心,方能铸就大事。

第六、始终坚持作风修养不停滞。一名党员干部的作风就如同他身着的外衣,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体面的首要标准。作风是政党的形象,是群众判断政党的重要依据。“崇正义,恶竹应须斩万竿”,作风修养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倘若党员干部想着“贪”,便会形成该拿的不少拿、不该拿的也会拿、该做的事却不做的局面,那么人浮于事,百姓的意愿不会得到解决,国家发展也会停滞不前。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便是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正本清源。党员干部更要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慎微,不贪小便宜,从一点一滴严格要求自己。权力是天然的诱惑者,干净是每一位干部需要坚守的底线,保持清正之气,坦坦荡荡做事,才能问心无愧,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更是对百姓的负责。坚守宗旨“本线”,自觉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带头推动各项工作,真真切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工作实绩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做到守住道德“底线”、不踩纪律“红线”、不碰法律“高压线”,规规矩矩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只有坚持锤炼党性,才能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在政治建设中锻造自己,在思想建设中净化自己,在组织建设中完善自己,在作风建设中改造自己,在纪律建设中约束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每个党员都应把“四自”牢记在心中,随时鞭策自己,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让党性修养成为长期的必修课,争做一个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党员。

第7篇: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干教室李磊)

我目前还不是共产党员,但是由于一直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所以对党章也进行了学习。下面我谈一下学习党章的现实意义。

首先,学习贯彻好党章,对于治党治国意义重大。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学习贯彻党章,可以说既是关注现实、针砭时弊,又是放眼未来、长远考虑。邓小平同志有这样一个论断:“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我们现在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法治社会,那么通过学习贯彻党章,树立党章权威,依章治党,就可以为依法治国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其次,学习贯彻好党章,对于我们每一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学习党章,有利于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当前社会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些人因此就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中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正确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问题?归根结底两个字是:发展。两会期间,一位人大代表外出打的,一上车就听司机不住的发牢骚,什么小孩上学贵、生意难做等等。这位人大代表问他一句:“如果让你回到二十年前,你愿意吗?”司机马上就说:“那肯定不愿意。”通过这件小事说

1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和成绩是主流,一些矛盾和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随之产生的。当代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海岩说过一段话,我觉得说得不错,大家可以品味一下,他说:“当你生活中的主要矛盾解决之后,那些次要矛盾并不会随之消失,相反这些次要矛盾往往又变成你生活当中新的主要矛盾”。用这种眼光去看待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能够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戒骄戒躁,明辨前进的方向,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第二,学习党章,有利于加强我们的党性修养。提高一个人修养的方法有很多,既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也可以通过学习来加强。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学习党章。一份杂志曾经举了这样两个事例:一个是说一位农村老大娘嫌公安部门办案拖拉,骂了公安局领导一句粗话,结果被抓起来拘留了七天。第二件事是毛泽东到湖北视察,当地一位代表第一次见到亲爱的毛主席,心情那是相当激动,话还没来得及说,就打了个大喷嚏,唾沫星子喷了毛主席满脸。毛主席只是说了六个字:“雷声大,雨点小”,于是大家一笑了之。

党章在《总纲》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如果公安局那位领导能把党章总纲的这两句话牢记心头,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也就不至于把老大娘给拘留七天了。

加强党性修养,除了学习好党章,更要贯彻好党章。不能言行不一,整天说着密切联系群众,实际却干着脱离群众之事;整天面对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却能把服务对象给抓起来拘留七天。

2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还要通过进一步学习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在工作中、生活中努力践行,做到知行合一,从思想上、行动上向党组织进一步地靠拢。

2006.3.24

上一篇:组织师生按时返校情况下一篇: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