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疗效探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些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发生率在逐渐增多。高血压性脑出血便是一种中老年患者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 该病发生时起病迅速, 病情危重, 对患者存在重大的威胁, 有很高的致死、致残率[1]。以往的一些内科治疗、开颅治疗都存在治疗效果差、对脑组织损伤重的缺点, 但是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得到了临床学者的普遍认可。为了探讨利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该研究于2008年3月—2010年8月该院对3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治疗对像均选自该院经过影像学CT检查确诊的7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患者中男性43例, 女性28例, 平均年龄52.6岁。入院CT检查血肿情况发现, 血肿 (35±5) mL的16例, 血肿 (50±10) mL的21例, 血肿 (70±10) mL的23例, 血肿 (90±10) mL的11例。随机将71例患者进行分组, A组36例, B组35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给予与71例患者颅内脱水降压等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 具体步骤包括: (1) 根据手术前CT影像片显示的血肿部位在患者头颅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 并对所选位置的头皮进行常规消毒, 麻醉方式采用局部麻醉。 (2) 利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穿刺, 根据CT影片进行适合的穿刺深度, 穿刺后进行交替的抽吸和冲洗。 (3) 在陈旧血肿抽吸的过程中, 每次的抽吸量不要超过血肿总量的30%, 在每次抽吸结束后注入冲洗液4 mL左右对粉碎血肿进行冲洗, 直至排除颜色转为清亮后为患者血肿腔内留置凝血剂。 (4) 为患者进行1~2次/d的凝血液化引流, 以保证血肿冲洗干净, 直至术后CT检查发现血肿清除为止。在此基础上B组患者采用临床传统手术, 开颅手术进行治疗, 手术方法参照文献[2]。

1.3 疗效评判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影像学CT检查, 以颅内血肿清除大小评判手术疗效。其中治愈体现为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消失, 颅内血肿消失;显效体现为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消失, 颅内血肿清除;有效体现为患者存在轻度神经功能障碍, 颅内血肿未彻底清除;无效体现为患者颅内血肿清除大小不超过术前的30%, 生活仍然不能自理, 或患者死亡。

1.4 统计方法

对比分析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用χ2检验。

2 结果

该院针对7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分组比较治疗, 结果发现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36例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效果等方面均优于采用传统开颅治疗的35例患者。详细情况如表1、2所示。

注:与B组相比,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B组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时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脑外科疾病, 临床上治疗多数采用手术的治疗方式, 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患者清除颅内血肿, 降低颅内压力, 以恢复神经功能、防治因出血引起的继发性病变[3]。近些年临床学者研究发现, 脑出血后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在于占位效应及水肿, 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患者的出血量、部位及年龄。在脑出血早期, 病变主要以血管源性水肿的形式存在, 发展至中晚期, 则会出现血肿周围脑组织因压迫产生的局部微循环障碍[4]。

20世纪90年代, 微创手术技术被应用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但临床效果一直未得到医学界的肯定。伴随着科技的发展, 直到2000年后, 微创手术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5]。研究显示, 患者一旦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 那么在20~30 min之内就可以形成血肿, 其病情发展迅速, 4~6 h后血肿周围会发生水肿, 伴随着水肿达到高峰, 脑组织会受到长期压迫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几种治疗方式所获得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 以往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差, 病死率高达55%左右;而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需在全麻状态下进行, 且手术时间长, 术中出血量多, 易造成脑组织的二次损伤;该研究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提高对血肿清除的效率, 迅速的帮助患者消除脑组织所受压迫, 降低继发性脑水肿的发生率, 有效的保护了患者的神经功能, 提高了手术后临床效果。

颅内手术往往会给患者造成再次出血, 因此, 该院研究认为在治疗中要注意: (1) 在患者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24 h时内实施手术治疗, 如患者发生血肿冲破至脑室的现象, 应立即进行脑室穿刺引流。 (2) 在手术中对患者颅内血肿进行抽吸时, 要注意抽吸量不可超过血肿总量的30%, 且每次抽吸时要控制速度不要过快、压力不要过大。 (3) 对患者进行脑室外引流时要注意24 h内的引流量是否超过430 mL, 如果小于这个数值, 应考虑引流是否通畅, 发生堵塞及时冲管。 (4) 患者颅内血肿量清除80%以上、脑脊液流出呈现清亮时方可拔除引流管。

综上所述, 临床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 严格规范手术操作、把握手术中注意事项, 那么就可对血肿做到彻底清除、迅速的缓解脑组织压迫, 实现手术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的提高。

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08年3月—2010年8月间收治的7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A组患者36例, 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给予治疗;B组患者35例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 A组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患者的有效率, 且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方面也明显优于B组患者。结论 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时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可以提高临床效果。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

参考文献

[1] 李云辉, 林中平, 黄建龙, 等.超早期锁孔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24例[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9, 17 (4) :312.

[2] 王新德, 谭铭勋, 郭玉璞.脑血管疾病[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8:190-201.

[3] 冯燕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2011, 17 (7) :42.

[4] 陈运江, 徐德飞.脑出血的微创外科治疗[J].中国社区医生, 2008, 18 (6) :22-22.

[5] 张悦柯, 韩先起, 綦玉洁, 等.CT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置管引流术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 15 (10) :634-635.

上一篇:探析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下一篇:新形势下基层钻井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