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现状的混合性研究 ——以淮安市某高职医学院为例

摘要: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转变为自我健康的首要责任人,个体的健康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其自身采取健康促进行为的意愿和能力。电子健康素养是搜寻、理解、评价并运用网络健康知识进行健康决策以促进个人健康的能力。信息时代,网络成为健康知识的载体。如何在纷杂的网络环境中搜索、理解、评价、运用网络健康知识以促进个体健康决策的达成是信息时代人们面临的重要任务,电子健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医学生既是全民健康的主体人群,也是促进全民健康的主体人群,其健康行为有待提升。电子健康素养对健康行为有促进作用,因此开展干预措施提高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可促进学生的健康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研究表明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干预,最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必须要首先明确什么样的干预措施适合学生。因此,本研究的重点在于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现状的研究。目的:验证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LS在高职医学生中的适用性;了解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包括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电子健康实践情况、电子健康素养对电子健康实践的影响和电子健康实践对健康行为的影响,以期对后续干预措施的研制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混合性研究。对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LS进行信效度检验。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淮安某所高职医学院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选取15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量性研究主要采用频数百分比、均值、标准差、t检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多重回归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质性研究采用主题分析对访谈内容进行主题探索。结果:(1)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LS Cronbach’sα系数为0.81,功能性、互动性和批判性电子健康素养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68、0.71和0.80。各拟合指标结果良好:卡方值(χ2)为97.67,卡方/自由度(c2/(91))为1.92,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3,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89,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R)为0.048,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为0.066,标准化残差均方和平方根(SRMR)为0.054,非规范拟合指数(NNFI)为0.95,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6,增值拟合指数(IFI)为0.96,个别项目信度在0.3至0.64之间,功能性、互动性和批判性电子健康素养分量表的组合信度分别为0.70、0.71和0.80,平均变异抽取量分别为0.43、0.40和0.45,在高职医学生中验证了量表原有的理论结构。(2)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具备率为33.2%,电子健康素养、功能性电子健康素养、互动性电子健康素养、批判性电子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44.05±7.13分、10.01±2.65分、14.77±2.99分、19.27±3.73分。(3)84.5%的高职医学生报告至少每月数次使用互联网搜索健康知识;高职医学生获取网络健康知识最常用的途径是百度一下(78.3%);高职医学生搜索网络健康知识的内容最多的是疾病诊断治疗(77.6%)和健康生活方式(69.3%)。质性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医学生搜索网络健康知识的动机主要是解决健康问题和学习医学知识。(4)高职医学生评价网络健康知识最常用的方法是向卫生技术人员或老师请教(54.9%)、向有相同经验的人请教(45.8%)、查阅相关书籍和论文(45.1%),质性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果,且增加了“亲身实践检验正确性”这一途径。(5)64.3%的高职医学生报告自己过去12个月在网络上进行过健康知识的创造与交流;86.3%的高职医学生认为电子健康对促进健康是有用的,质性研究中受访者也表示电子健康素养的重要性;76.5%的高职医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参与电子健康实践,质性研究显示高职医学生在电子健康实践时遇到的困难有“检索方法难以使用”、“专业术语难以理解”、“健康问题难以描述”和“健康知识难以评价”。(6)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有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健康关注度、电子健康的有用性、自我效能感和注册过的社交网络种类。(7)不同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高职医学生在“网络健康知识创造与交流”和“获取网络健康知识的途径”方面均有差异,且差异有显著性。(8)搜索网络健康知识的频率(r=0.153,P=0.011)、网络健康知识创造与交流(r=0.123,P=0.041)和搜索网络健康知识的途径(r=0.127,P=0.034)与健康行为均呈现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质性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医学生认为电子健康实践主要帮助他们解决健康小问题和养成健康好习惯。(9)质性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医学生期待的电子健康的呈现方式应具有“传播性”、“互动性”、“科学性”、“可读性”和“针对性”。结论: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LS在高职医学生中有良好的适用性。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水平欠佳,在电子健康实践中存在搜索、理解、评价等方面的困难。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健康关注度、电子健康的有用性、自我效能感和注册过的社交网络种类是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高电子健康素养的人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更多,更乐于通过社交网络分享网络健康知识。电子健康实践对健康行为有促进作用。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电子健康实践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符合电子健康使用互动模型的理论,在制定教育措施前,应充分考虑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和学生需求。建议:对电子健康资源研发者的建议:研发者应在电子健康资源开发过程中力求做到电子健康资源的可读性、科学性、传播性、针对性和互动性。对高校电子健康素养提升教育的建议:高校在制定提升计划时,应将教育重点落实在教授有效的检索方法,教授权威的健康知识发布网站,教授医学知识时更加系统全面,教授图书检索方法和论文检索方法以及教授心理调适方法上。对政府规范或创建高质量电子健康环境的建议:应给民众创建了一个集辅助健康知识检索、理解、评价和运用的国民健康知识及服务网络,为民众的电子健康素养培训和提升服务,为民众的健康自我管理服务。

关键词:电子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医学生;混合性研究

学科专业:公共卫生(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LS的信效度检验

3.2 现况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3 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3.4 不同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实践的差异

3.5 电子健康实践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3.6 质性研究受访者基本情况

3.7 质性研究主题分析结果

4 讨论和建议

4.1 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LS信效度良好,适用于高职医学生

4.2 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欠佳,有待进一步提升

4.3 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4.4 不同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学生电子健康实践存在差异

4.5 电子健康实践对健康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4.6 提升高职医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建议

5 小结

6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人文知识钢琴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数学建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