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歌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东北民歌

东北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民歌

[摘要]若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所分,东北民歌当属“小传统”,亦即“民俗文化”之一部分,但正如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所言,在上层文化人看起来很粗鄙的民间活动,在一般人的生活世界里倒是非常重要的,它才是真正影响大多数人生活的东西。李泽厚先生谓中国传统文化是“乐感文化”,从这个角度去打量,东北民歌与东北的民俗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是一体的,“小传统”之东北民歌唱出的恰是“大传统”之中国“乐感文化”的精神。

[关键词]东北民歌;大传统;小传统;民俗文化;精英文化

文化有传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其《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一书中将文化传统一分为二,一为“大传统”(great tradition),二为“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他是这么说的:“在某一种文明里面,总会存在着两个传统:其一是一个由为数很少的一些善于思考的人创造出的一种大传统,其二是一个由为数很大的但基本上是不会思考的人创造出的一种小传统。大传统是在学堂或庙堂之内培育出来的,而小传统则是自发地萌发出来的,然后它就在它诞生的那些乡村社区的无知的群众的生活里摸爬滚打挣扎着持续下去。”[1]

所谓“不会思考的人们”和“无知的群众”,似乎透出一种“大传统”中人的傲慢,而“大”和“小”也是相对的,盖因为“大传统”中人为数的确很少,“小传统”中人为数总是很大,这里有一个中国古代现成而又著名的音乐方面的故事,可以很生动地说明“大”“小”传统之别。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曲高和寡”就是从这来的,这里的《阳春》《白雪》以及“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即可视为“大传统”,而《下里》《巴人》即可视为“小传统”。“小传统”却并不就小,所以罗伯特的这一对概念被引入中国后,有人将“大传统”解释为“精英文化”,将“小传统”解释为“大众文化”,这样一解释,意思就清晰明白了,结合罗伯特的著作的具体内容,若要切近“小传统”的原意,“大众文化”若更易为“民俗文化”,似乎更为确切。

作为人类学家,罗伯特当然不会小看“小传统”,他知道,那些能“传之后代”的“大传统”,若是在时间上往前推,许多往往是从“小传统”亦即“大众文化”或“民俗文化”中来的,《诗经》中的许多篇什原本就是民歌,《圣经·旧约》中的一些内容也是早就流行于部落社会,就如罗伯特所说,不少伟大的史诗作品的题材都是源于平民百姓一代传一代的轶事传闻的精华部分。

“小传统”亦即“大众文化”或“民俗文化”,是“大传统”亦即“精英文化”的源头活水,这一点,中国学人早有清醒和深刻的认识。罗伯特的《农民社会与文化》出版于1956年,早在1938年,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俗文学史》一书中就将“重点放在前人重视不够的民歌俗曲、讲唱文学方面”[2],郑振铎先生将民歌放入文学之中,他在书中指出,凡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学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因为正统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俗文学”却是中国文学史的主要篇页,受“俗文学”的影响和滋润,所谓正统文学往往又是由“俗文学”升格而来的。郑振铎先生视民歌在内的“俗文学”的特质是大众的,是集体智慧的产物,它是新鲜的,是活泼的,其想象力是奔放的,气魄是伟大的,生命力是顽强的,而且还会不断地产生和引进新的东西。[3]问渠那得清如许,皆因其源于深厚的民俗文化,也就是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界定的“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之总称”的极具“传承性和扩布性”的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是从常青的生活之树上来的。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看民俗文学的特点,谓其既具有一般文化科学对象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个性[4],东北民俗文化也可如是观。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说过:“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山歌,亦可谓之民歌。民歌,年龄应该大于仓颉,而以清代最盛,郑振铎曾搜集清代民歌12万多种,仍叹仅只是一斑,其中东北民歌有多少,尚不得而知。

古代民族不论,东北现在主要有汉、满、回、蒙古、朝鲜、赫哲、锡伯、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柯尔克孜11个民族。调侃些说,原始时候,人类只有两种职业,一为渔猎,一为采集。渔猎,即狩猎,所有的民族都是从以渔猎和采集为生那里走来的,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原始古朴的东北,无论是远古的肃慎人,还是几百年前后起的鄂伦春、鄂温克人,很长时间里更是过着渔猎和采集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民俗,久而久之,就会积淀出相应的民俗文化,反映在民歌中,就有以渔猎和采集为主题的民歌,这在东北各个民族之中是都有的。如19世纪60年代流传于图们江海参崴一带的满族渔民的《跑南海》,其中就充满了东北民俗文化特色性元素:

[HTF]东南风(来哎嗨),西北浪(来哎嗨),出南海(呀哎嗨),过山冈(啊哎嗨)。

红白净子(来哎嗨),豹子眼(来哎嗨),白汗褟(呀哎嗨),大布衫(啊哎嗨)。

扯起蓬(来哎嗨),抡起桨(来哎嗨),膀靠膀(呀哎嗨),肩靠肩(啊哎嗨)。

东道走(来哎嗨),西道往(来哎嗨),海参崴(呀哎嗨),撒大网(啊哎嗨)。

打好鱼(来哎嗨),大马哈(来哎嗨),叉海参(呀哎嗨),拧海菜(啊哎嗨)。

鸭嘴靰鞡(哎嗨),脚上拴(来哎嗨),翻山越岭(哎嗨),把家还(啊哎嗨)。

获丰收(来哎嗨),祭祖天(来哎嗨),吉祥如意(哎嗨),太平年(啊哎嗨)。[5]

再如赫哲族的《春季捕鱼歌》:[HTF]

春暖花开鱼满江,赫哲渔家捕鱼忙。……打几网就满载而归,回村后要做好合理分享。……将肥的鱼炒鱼毛,将瘦的鱼晒鱼条好储藏。挑大的鱼腌成鱼批子,鱼皮精心熟好做衣裳。……鱼批子成堆垛成垛,三花五罗装满舱。男女老少吃顿刹生鱼,围起篝火唱起渔歌响四方。[6]

如果说前者从歌词到音乐节奏都充分表现了满族渔民山林里来风浪中去的乐观、开朗的精神,那么后者则充满了赫哲族人的民俗气息。在民俗文化这个概念下面,不同的民族却有不同的民俗文化,这首《春季捕鱼歌》,只能是赫哲族的,炒鱼毛是赫哲人的,刹生鱼是赫哲人的,这是赫哲人独创特有的风味佳肴,“刹生鱼”在赫哲语中叫“塔拉喀”,这个名词的专利都应该是属于赫哲人的,而“鱼皮熟好做衣裳”,则会使人想到赫哲人俗又被称为“鱼皮鞑子”,意指“穿鱼皮衣的人”。捕的是鱼,吃的是鱼,穿的是鱼,唱的也是鱼,一首歌唱出了曾以鱼为主食的赫哲人是以渔为生的民族。

赫哲族人善于撒网,鄂伦春人则善于游猎,在东北各民族中,要以鄂伦春人猎歌最多,用歌声来“赞美他们的劳动,歌颂他们的英武、机智和骁勇的精神”,如《猎人之歌》:[HTF]

我是个年轻的莫日根,天天逍遥在高山丛林。露水闪着银光,小鸟唱着悦耳的歌声。我骑着骏马背着猎枪,穿行在松桦林荫。好啊,可爱的兴安岭,我要打只鹿献给父老乡亲。[7]

一首《猎人之歌》,里面藏有许多民俗文化的信息。莫日根,在古代蒙古族人那里指箭法高超或神箭手,在达斡尔族语里被通称为猎人,在赫哲族语中指英雄,而在鄂伦春人这里,在狩猎文化的背景下,这些意思可以融在这一个“莫日根”里,既寓猎人射猎,又透露出民俗文化中崇英雄重英雄的精神。露水银光,鸟声悦耳,反映了歌者乃至一个民族对自然的爱;穿行在松桦林荫的“莫日根”骑着骏马而又背着猎枪,则说明鄂伦春人既还过着游猎的生活,其民俗又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成分和内容。民俗文化重乡土,歌者赞美他的家乡兴安岭,民俗文化重亲情,《猎人之歌》最后一句“我要打只鹿献给父老乡亲”,使这首民歌在结尾处达到了人伦意义上的升华。

与猎歌相伴的,是采集歌。采集,是远古各民族安身立命缺之不可的生产方式,各民族的民歌中都有采集的内容,《诗经》中便有许多和采集有关的篇什,如《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即使告别了原始时代,采集也一直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和垂钓一样会成为人的爱好。人的肠胃也是有记忆的,少小时候的饮食,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一生的口味,个人是这样,民族也是这样,东北的山珍野味形成了东北各民族的异中有同的饮食习俗,汉族人在东北,肠胃也东北化了,诉之于歌声,各民族自然也少不了会有与东北特产相应的东北特色的采集方面的民歌,如《桔梗谣》《采桑谣》《采香歌》《采红果歌》《采柳蒿芽歌》《坐五狗爬犁去采雅格达》等。看到这些歌名,却又会想到孔子说学诗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而一首达斡尔人的《采野菜歌》,从中则可以看到达斡尔女子伴随采集而来的愉悦情怀:[HTF]

清清的水,蓝蓝的天,姐妹四个齐摇船,采野菜到对岸。讷也尼优耶!草甸子美,野菜鲜,姐妹把腰弯,霎时装满篮。讷也尼优耶!采呀采,采得欢,野菜嫩又鲜,轻轻抬手腕。讷也尼优耶!清清的水,蓝蓝的天,姐妹高兴把家还,过日子要勤俭。讷也尼优耶![8]

狩猎和采集有分工,男主狩猎,女主采集,但是,除去人工栽培不论,东北的人参文化却是男性的,原始山林中寻找和采挖山参绝非易事,非女子所敢想和敢为。然而,即使在早年,野山参也难得一见,采而非集,不可以寻常的采集经济来视之,这里就不多说了。

猎而能畜,采而能植,农耕和畜牧是人类向文明迈进的一大步,古来许多民族几乎皆有畜牧的历史,东北各民族也都有放牧的习俗,牧场上便常会响起带有民族风韵的牧歌,如果说蒙古人的牧歌是悠扬的,那么满族人的牧歌则是欢快的。如《溜响鞭》:[HTF][BW(S(S,,)][BW)]

日头出东山来,照亮西大川。鞭儿嘎嘎响来,回声震耳边。天老大呀,我老二呀,牛驴骡马听我管。牛看里来马看外,毛驴骡子看下膪。个个吃饱往回赶,我也回家喂脑袋。[9]

牛看里来马看外,毛驴骡子看下膪,这样的语言是互联网时代到百度也找不着的,而“嘎嘎响”和“喂脑袋”,也十足是东北地方的语言。

上述“渔歌”“猎歌”“采集歌”和“牧歌”,皆属于“劳动民歌”,东北的“劳动民歌”还有“夯歌”“纤歌”“搬运歌”以及林区的“抬木歌”等等。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艺术起源于劳动,是劳动创造了文化艺术,民俗文化与劳动密不可分,东北的“劳动民歌”自然有着东北地域的色彩和内容。

在民歌中,情歌所占比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山地人或许没有渔歌,岛上人或许没有牧歌,但没有哪个民族没有情歌,东北各民族情歌也丰富,而且不乏传世之作,如“柯尔克孜族有《我们是对相恋的爱人》,回族有《扬燕春情》,朝鲜族有《香瓜似的甜甜的爱情》,鄂温克族有《心上的人代苏哥哥》和《真心想念的情意》,蒙古族有《韩密香》《乌龙黛》和《乌银珊丹》,赫哲族有《相会情歌》,锡伯族有《蜂蜜最香甜》,汉族和满族有《想情郎》《思夫》《探妹》《送情郎》《四季相思》和《生死相恋》等”[10]。爱情是普世的,因为地域和民俗的不同,音乐和文字语言的表达就也有不同。比如用香瓜的甜来比喻爱情就不是偶然的,其中有朝鲜族的民俗在,朝鲜族人善种水稻,也善于栽培香瓜,对香瓜的栽培和普及做出过贡献,从而又形成了自家的口味,明代高丽李朝郑麟趾撰《高丽史》,对香瓜还特书一笔,将香瓜的引进韩国上推至三国时代。

朝鲜族人用香瓜比喻爱情,鄂伦春的情歌《想你想得呀》则反映民族生活原生态中的相思情怀:[HTF]

我想你想得呀,/像丢了魂儿,/村子里谁不夸我是好猎手,/可是这几天,/我连兔子都打不着。/不是我的枪法不好,/我的心被你带走了……[11]

[HJ2.1mm]英勇剽悍的“莫日根”,被相思折磨得兔子也打不着,猜测和等待后的豁然开朗、两情相悦,却又使人欢喜若梦,且看蒙古族情歌《清泉》:[HTF]

额布德格北边的清泉,隆冬时节为何不结冰?我们常在一起逗着玩着,不知为何产生眷恋之情。合硕北边喷涌的泉水,为什么常年不结坚冰?我们常在一起说着笑着,为何产生这奇怪的感情?阿木古朗北边的矿泉,为什么永远不见封冰?我们总在一起跑着追着,为何就产生了纯真的爱情?[12]

额布德格、合硕、阿木古朗,使这爱情的欢悦有了地方和民族色彩,而“额布德格北边的清泉,隆冬时节为何不结冰”,又会让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兴起”之法,有此联想,便又使人禁不住要再打量另一首蒙古族情歌《鲜花里的花王》:[HTF]

你是月亮里嫦娥的化身,你是尘世上姑娘中的美人。你的思想洁白得像一张纸,从不跟淫荡的人接近。[13]

如前所述,民俗文化的确能不断地产生和引进新的东西,这首歌里的“嫦娥”,便是将中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引入了蒙古族民歌之中,这首歌也就传递出文化交融的信息。

东北民歌中,最有意思、最能展现东北民俗文化的,要属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民歌,其中充满了东北人的生活情趣和习惯,如歌谣《东北八大怪》,甚至将汉、满、蒙古、赫哲、锡伯、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一些风情皆概括于其中:

[HTF]东三省,八大怪:土房马架洋草盖,家家都夹篱笆寨;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十七八九大姑娘,嘴里叼着旱烟袋;貉茸四块瓦头上截,反穿皮袄毛朝外,喝酒干拉不吃菜。[14]

“土房马架洋草盖”以及“窗户纸,糊在外”,这和东北的地理及气候有关系,而“家家都夹篱笆寨”和将孩子的摇车吊挂起来,这些应与早年防止野兽侵袭有关,东北的生态促生了东北各民族的民俗,东北的民俗又是东北各民族对待东北生态智慧的结晶。至于大姑娘叼烟袋,可能是早年漫长冬季里闲出来的时尚,这种时尚已早不存在了。

东北民歌也有忧郁悲伤的歌曲,但所占比重甚少,因为不合东北民俗文化的主流,已几乎没有人再唱。东北民歌还有“祭祀歌”“贺喜歌”“敬酒歌”等等。东北各民族古来多信仰萨满教,祭祀歌中便多萨满祭祀的内容,这些民歌属于礼仪服务性质,不是寻常时候随便可唱的,与日常生活便有些距离,随着时代和民俗的变化,许多祭祀歌已经退隐到历史中去了。东北民俗文化重喜庆、吉祥、愉悦、欢乐,婚礼要有贺喜歌,做寿要有祝寿歌,酒宴要有祝酒歌,如鄂伦春人就有“向新郎新娘来贺喜”的《贺喜歌》,朝鲜族人有“一家人欢聚一堂”的《祝妈妈长寿》,蒙古族人有“干一杯、干一杯,再干一杯”的《敬酒歌》。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东北各族人耳熟能详的“二人转”曲调的《小拜年》,它欢快、喜庆、热烈、火爆,很能代表东北民俗文化的喜庆精神,恰如有人在总结东北音乐的风格和特点时所说,东北人乐观、开朗、大方,东北地区音乐由生活中提炼出的旋律和节奏所组合,形成了既热烈欢快,又质朴、豪爽、棱角分明的音乐风格。[15]作为东北民俗文化中东北音乐一部分的东北民歌,总体风格和特点正也是这样。

若如罗伯特所分,东北民歌当属“小传统”,亦即“民俗文化”之一部分,但正如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所言,在上层文化人看起来很粗鄙的民间活动,在一般人的生活世界里倒是非常重要的,它才是真正影响大多数人生活的东西。[16]从历史上看,高句丽乐、渤海乐、女真乐以及满族音乐对中原音乐一直有着很不小的影响,而一些年来,东北的音乐之声越来越旺盛,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可说年年有东北的声音,2015年,《中国好声音》办到第4季第3期,互联网上有人惊呼《中国好声音》已经被东北人霸占了。

罗伯特也认为“大传统”与“小传统”是互融的,他指出,“我们可以把大传统和小传统看成是两条思想与行动之河流,它们俩虽各有各的河道,但彼此却常常相互溢进和溢出对方的河道”,甚至具体指出孔子的经典也“并非是他独自一人在那里冥思苦想出来的”。[17]《诗经》以降,多少“大传统”中的经典,诸如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其实都是“小传统”河道中的流水溢入“大传统”河道之中而溢出来的,“小传统”是“大传统”的源头活水,“大传统”又对其加以提升,“民俗文化”和“精英文化”两下里合力,千百年来便积淀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这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当代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将其定义为“乐感文化”,他在《试谈中国的智慧》中是这样说的:[HTF]

因为西方文化被称为“罪感文化”,于是有人以“耻感文化”(“行己有耻”)或“忧患意识”(“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来相对照以概括中国文化。我以为这仍不免模拟“罪感”之意,不如用“乐感文化”为更恰当。《论语》首章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还反复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种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中国人很少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他们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18]。

在《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一书中,李泽厚先生又具体言道:“从古代到今天,从上层精英到下层百姓,从春宫图到老寿星,从敬酒礼仪到行拳猜令(“酒文化”),从促膝谈心到‘摆龙门阵’(“茶文化”),从衣食住行到性健寿娱,都展示出中国文化在庆生、乐生、肯定生命和日常生存中去追寻幸福的情本体特征。尽管深知人死神灭,有如烟火,人生短促,人世无常,却仍然不畏空无而艰难生活。”[19]李泽厚先生更高度概括说:“中国传统之所以是‘乐感文化’,除了它以人生(亦即一个世界)为根基,以‘实用理性’为途径,以肯定、追求生的价值和意义为目标之外,而且它所讲求的‘乐’又仍然具有形而上的皈依品格。此‘乐’是一种宗教性的情感。”[20]

从这个高度来打量,东北民歌与东北的民俗文化是一体的,东北的民俗文化与中国文化又是一体的,“小传统”之喜庆、欢乐的东北民歌,唱出的恰是“大传统”之中国“乐感文化”的精神。

[参 考 文 献]

[1][17] [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M].王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5—97.

[2][6][7][8][10][12][14] 王肯.东北俗文化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541,111,112,115,128,128,125.

[3] 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七卷)[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1—4.

[4]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71.

[5] 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4—255.

[9]石光伟,李莉莎.满族音乐概论[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0(03).[ZK)]

[11]孙桂森.鄂伦春族的情歌[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02).

[13]李耀宗.中国少数民族情歌选[G].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8.

[15]李浴,等.东北艺术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406.

[16]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69.

[1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11.

[19][20]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03,185.

作者:陈旸

第2篇:东北民歌的弘扬与发展

[关键词]东北民歌;发展;弘扬;艺术价值

[

民歌是一种独特的歌曲艺术表达形式,可以归属于艺术的层面,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可以说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创作作品之一,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东北民歌实际上是东北人民在发展过程中通过风俗习惯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歌曲,蕴含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深受大众的喜爱,具有较高的传承发展价值。

一、東北民歌概述

(一)东北民歌

东北民歌是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这一地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地方民歌,凝聚了东北地区人民集体的智慧与民族文化,经过不断地发展与传承,逐渐形成完整的民歌体系,融入新时代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价值,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点。东北民歌的歌词是经过诗化了的东北人民生活的语言,受地域和方言的特点加之东北人的生活习惯影响养成了东北人豪爽、直率的气质,这些独有的个性在东北民歌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地方戏二人转也深深地影响了东北民歌的发展,使得东北民歌作品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劳动人民真实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热情、开朗的直性子[1]。东北民歌特征较为明显,如音调音域高亢,曲风丰富多变,韵味悠长,声音运用率真,真声较多,音色较为尖锐、有穿透力,现阶段东北民歌代表作品有《东北风》《丢戒指》《正对花》《摇篮曲》《小拜年》及《新货郎》等,深受群众喜爱,并广为传唱,成为东北人民日常生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不断地发展与沉淀,东北民歌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着它独特而又耀眼的光芒[2]。

(二)特点

东北民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与东北地域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粗犷、奔放、豪爽等,例如从内容的角度分析,东北民歌的内容多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记载了黑土地上人民的痛苦和欢乐,也唱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东北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在表达过程中,东北民歌总是能把爱与恨的真实情感较为直接且质朴地表达出来,部分特殊的民歌也蕴含着较为对立的、鲜明的阶级意识与阶级情感[3]。现阶段,在东北民歌中有许多歌曲是直接反映劳动的场面、劳动的心情,和表达劳动奋斗决心的,如《姐妹上场院》《卖饺子》等;有的与生产劳动实践密切相关的,如《哈腰挂》《打路基歌》等;有的反映现实生活、地方习俗及表达爱情,如《瞧情郎》《回娘家》等;也有颂扬党和歌唱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歌曲,如《新东北风》《翻身五更》等,在歌声中蕴含着乐观积极、开朗豪爽的东北人性格。从调式旋律方面分析,东北民歌多以小调为主,以宫徵调居多,也有商羽调式。宫调式有:《小拜年》《月牙五更》等;徵调式有:《新东北风》《摇篮曲》《回娘家》等;羽调式有:《正对花》《反对花》等[4]。东北民歌使用的音乐语言大多短小简洁,准确表达了音乐形象生动、鲜明的特点。旋律明朗风趣,节奏规整,多使用口语化唱腔,易于传唱、贴近生活又极具亲和力,深得全国各地人民的喜爱。从演唱方面进行分析,要唱好东北民歌,不仅需要了解东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演唱技巧。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科学的演唱方法,民族唱法是发展、更新、进步了的民族民间演唱方法。民族声乐演唱继承并发扬了传统的民歌唱法,又吸取了美声唱法的技巧,融合成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演唱方法。这种唱法要求真假声混合,而不同于过去民歌的纯真声的演唱。呼吸方面必须有支撑,所以要求深呼吸落支点,重视声音的统一、流畅的通道感,咬字清晰、圆润[5]。演唱时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才能使演唱更富有表现力。东北民歌的旋律明显受到了地方语言语音的影响,由于东北方言语音较重,语气较硬,又习惯夸张的表达情绪,所以东北民歌在流畅的陈述旋律中加入了夸张的色彩,即在平稳级进的旋律进行中突然出现六度、七度的大跳。这种旋律的唱法是,把强拍上的低音弱处理,跳上去的高音强出,这种处理手法能恰当的随着音高把乐句推向高潮,使演唱更具有浓烈的艺术效果。东北民歌还在旋律的进行中加入大量的衬字,以便加强语气,渲染气氛。衬词的唱法,要唱得活泼、跳跃,使节奏更加明快,造成旋律与衬字之间相互呼应的热烈气氛,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如《看秧歌》中的“哎咳哎咳呀”;《瞧情郎》中的“得儿腊梅呀咿儿呀”等,也是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才使得东北民歌的旋律更加朗朗上口。东北民歌的演唱特点还有很多,如下滑音和波音等,这两个特点在《月牙五更》中有非常多的体现[6]。

二、东北民歌的艺术价值

从本质上分析,东北民歌凝聚着东北人民对黑土地的无限热爱,是人民生产与生活中智慧的结晶,东北民歌在我国的民族民间歌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东北民歌的发展促使东北艺术形式发生明显的变化,促进了“二人转”及“东北秧歌”的发展。例如,提到东北民歌自然而然的会联想到“东北二人转”,二人转是吸收了东北民歌、东北秧歌和口头文学的精华而形成的表演形式,它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二人转的很多作品都吸取了东北民歌的创作精华,如《小拜年》,这首作品是东北民歌的传统歌曲,在二人转的表演中对其进行重新地演绎,常出现在“小帽”处表演。东北秧歌是每逢重大节日,东北人就会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扭起大秧歌,唱起欢快的民歌,其中《闹元宵》《柳青娘》《柳摇金》《洞房赞》《桂枝香》等都是带有东北民歌风格的东北秧歌曲[7]。

第二,东北民歌的发展促使经典的器乐曲数量增多,如较为著名的二胡曲《江河水》,《江河水》这部作品是根据黄海怀同名的作品改编为二胡独奏曲的,它如泣如诉的旋律催人泪下。曾出现在1965年拍摄的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这部经久不衰的作品现也被列入教科书之中广为流传。东北民歌还有很多经典的作品被改编成小提琴曲、板胡曲等,如《瞧情郎》《回娘家》《摇篮曲》等。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东北民歌也被不断的创新着,更多的新式音乐表现形式为东北民歌不断注入新的生机[8]。

第三,东北民歌的发展为艺术家创作提供源泉与灵感,如现阶段较为著名的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歌曲,在调式中的表现充满着东北民歌的气息,旋律中无不流露出浓浓的东北风。东北民歌的艺术精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长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的艺术家们。在新时代中,《家在东北》《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过河》等作品也都吸收了东北民歌的独特艺术精华而创作,唱红大江南北,将黑土地的艺术更广泛的传播弘扬开来。

从本质上分析,东北民歌具有较高的学习意义和研究价值,尤其是在艺术方面,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东北民歌以短小精炼、音调高亢、简单说事为主要特色,其表现手法和音乐材料都较为朴实、干练。东北民歌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及乡土气息,并且与地方方言紧密结合,歌词表现较为口语化、生活化,表现形式非常生动、灵活,演唱中能够充分展示独具东北特色的人物性格,表达了东北人民热情、奔放、直率而又淳朴善良的性格特质,同时也展现出了东北人勤劳、勇敢的一面。东北民歌的表达方式较为直白、质朴、开门见山、旋律鲜明、节奏明朗,表达感情真挚、自然,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生长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东北人心中,它是东北人民集体智慧的艺术结晶,正因如此,东北民歌才能够一直流传下来,源远流长。东北民歌在我国各地的民间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族民间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东北民歌的研究和发掘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9]。

三、东北民歌的发展与弘扬路径

东北民歌自身以独特高亢嘹亮的唱腔、明快的旋律和诙谐幽默的表演形式吸引着无数北方群众,深受广大的观众喜爱,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受到其他热门类音乐的侵入影响,对东北民歌产生较大的冲击,造成传统民歌逐渐暗淡,甚至退出历史舞台,是我国艺术史与文化发传承发展的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创新与进一步的弘扬东北民歌,探索其传承与发展意义,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探索东北民歌的理论体系,丰富其艺术价值与内涵

东北民歌发展过程中,风格特色及唱腔表演是重点,也是发挥出其艺术价值的基础,因此应全面的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整理与归纳,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学习和研究,明确想要继承和弘扬东北民歌就必须将东北民歌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归纳与总结,形成一套完全适应于东北民歌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且针对具体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因为传统的民歌都以简谱形式记录,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有许多装饰音是无法通过谱子来表现的,那么同时配入影音资料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系统的对东北民歌进行总结与归纳才能够更加完好地继承东北民歌。想要唱好东北民歌务必了解它的艺术风格,东北民歌在对音乐的表现中我们可以分为抒情和说唱两种类型,它由于地域特色和人民性格特征形成了东北民歌所特有的唱腔与风格特色。其中东北民歌的说唱类在演唱中常用甩腔及一些特殊的衬腔来表现较为诙谐幽默的歌曲,由于东北民歌作品旋律起伏较大则需要演唱者具备相应的声乐技巧,能够张弛有度地进行歌唱。如作品《看秧歌》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东北民歌作品,具有典型的东北民歌说唱风格,在歌曲中多次要求演唱者在高音区进行停留式的大滑音,这需要演唱者具备很扎实的真假声结合贯穿于高中低各个音域的演唱技巧来完成,且歌曲整体速度明快,要求咬字既快又准、字正腔圆,表演中要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夸张力,声情并茂地演绎该作品。因此在东北民歌发展中,应该拥有自己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演唱规范,既可以使后人更好地了解东北民歌,也能够为东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做好坚实的铺垫[10]。东北民歌发展应呈现出革新的、突出个性的、顺应时代的,取其外界精华,去其糟粕,拓宽思路。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中也应该广泛的融合东北民歌风格元素,保留传统民族风味,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发展。东北民歌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集思广益、提取精华、革新思路、多元发展,将自身融合到新时代的民族声乐发展之中,摆脱固有的传统民歌的框架大胆的进行创新,给人以更新的审美冲击,让人们在听觉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发掘传统民歌魅力,适时地唤醒人们对传统民歌的关注,对弘扬我们传统东北民歌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二)融入新时代的理念实现东北民歌的创新与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欣赏水平也随之提升,对于艺术的欣赏与审美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现象也给传统艺术带来巨大的危机,传统艺术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而要想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东北传统民歌,就需要使东北民歌顺应时代发展、主动地配合人民大众审美需求,积极的革新思想,推陈出新,不再拘泥于过去传统的、单一化的表现形式,开阔眼界,多吸收外界精华,走多元化创新道路。新时代中,东北民歌的发展应该是革新的、突出个性的、顺应时代的,取其外界精华,去其糟粕,拓宽思路。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中也应该广泛的融合东北民歌风格元素,保留传统民族风味,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发展。东北民歌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集思广益、提取精华、革新思路、多元发展,将自身融合到新时代的民族声乐发展之中。如《今年梅花开》这首歌曲把原有的优美旋律加上美声唱法的“花腔”技巧,恰到好处地展示了解放后的女孩子活泼开心向上的乐观情绪,作为东北民歌传统与现代音乐作品的结合,它是一个极具当代特色的、代表性的、非常成功的东北民歌创新作品,摆脱了固有的传统民歌的框架而大胆地进行创新,给人以更新的审美冲击,加宽音域的演唱更是让人们在听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让人们豁然发觉原来我们传统的民歌也可以如此有魅力,也适时地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民歌的关注,这对弘扬我们传统东北民歌具有了非凡的意义,因而必须不断地创新与完善,对东北民歌进行再认识,以实现全面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东北民歌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的创新,明確时代背景产生的影响,遵循时代发展规律,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打造全新的发展模式,紧跟时代的步伐,对艺术精华进行吸收与借鉴,展现出东北民歌的独特魅力,探索出全新的发展道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展现浓厚的色彩,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注释:

[1]邱振博.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传播——以东北民歌为例[J].参花(下),2021(02):117—118.

[2]孟妍.东北民歌女性主题艺术特色及人文阐释[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0(03):126—130.

[3]刘莹.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传播——以东北民歌为考察对象[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16—121.

[4]李欣雨.浅谈东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以东北民歌《看秧歌》为例[J].山西青年,2020(11):284.

[5]韩佳韵.东北民歌演唱教学中方言运用的融入——以《看秧歌》为例[J].艺术品鉴,2019(35):318—319.

[6]崔姝声.东北地区不同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及演唱分析[J].当代音乐,2019(04):93—94.

[7]杨丽娜.东北民歌演唱艺术特点及时代共融性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20—22.

[8]陈吉风,刘卓.论东北民歌在东北地区高等艺术院校的传承[J].艺术教育,2018(11):59—60.

[9]董嘉.东北民歌的文化传承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探究——以沈阳市第七中学、沈阳师范大学附中、三台子第一小学为例[J].通俗歌曲,2017(02):41—42.

[10]赵世兰,万琳,郭建民.东北民歌女性主题艺术特色及文化惯性认知[J].当代音乐,2016(23):9.

(责任编辑:刘露心)

作者:孙欣悦

第3篇:东北民歌研究的文化之维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将如何传承和弘扬本民族音乐文化视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东北汉族民歌是流传在东北三省汉族小调的统称,东北汉族民歌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理应受到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东北民歌;汉族民歌;传统音乐

[

[收稿日期]2018-08-05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B265)。

[作者简介]陈 旸(1965— ),女,湖南隆回人,硕士,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声乐系主任。(长春 130117)

一、东北民歌的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关于东北民歌的研究著作不是很多,涉及东北民歌的论述都是在一些著作的某些章节里面。比如李浴著的《东北艺术史》、王肯著的《东北俗文化史》、李治亭主编的《东北通史》、田子馥著的《中国东北汉文化史述》等,都是在某些章节对东北民歌的题材、内容、种类进行一些简要概述,这些研究成果为东北民歌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2012年3月我省民间音乐学者高茹所著《东北民间音乐》填补了东北民歌研究领域的空白,“东北民歌小曲小调二人转小帽200首”是作者五十年的艺术经历和点点滴滴的积累,精心编辑整理而成的。本书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东北民歌研究的希望。

2016年2月对中国知网进行相关研究文献检索,主题“东北民歌”,检索的研究论文近100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本研究的相关文献都是集中在2008年以后,且呈上升趋势,但多是从形态学的角度进行了关注。这些研究侧重在东北民歌的唱腔、旋律、曲式结构等方面,而没有对东北民歌音乐形态下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环境进行探析。如张淑霞的《东北汉族民歌的曲式结构》、宁彤的《东北民歌的演唱技巧与风格》、李金航的《东北民歌艺术特征探究》等。这些研究的不足是疏于对中国传统精神的关注和民族现实作用的估量,传承机制很难从民歌文本的关注步入人类文化共享和多样性发展诉求。这说明目前我们对东北民歌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在认识上还有待提高。民族音乐文化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知识的媒介和载体,只有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替代单一的民歌音乐形态研究范式,才能达到创新发展、传承与保护东北民歌的目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东北民歌是来源于东北民间的民族声乐艺术,东北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目前我国进行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及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契机,对东北民歌文化的研究必将越来越得到業界的高度重视。东北民歌作为区域文化的代表也必将在中国民族声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东北民歌的文化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西文化艺术交流日趋增[HJ1.4mm]多,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自然融合,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内容多元化、表现手段的现代化、发展环境的城市化、水平国际化是当今艺术的显著特点。艺术既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观赏性和社会价值,又必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共同发展的商业化道路,这是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东北民歌的旋律优美、语言质朴、情感表达率真,表现出东北人诙谐、泼辣、淳朴、豪爽的性格特征,是东北人民智慧的结晶。直接反应了东北人民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所以也是我们认识东北历史、社会、民风民俗、人民情感和性格的宝贵资料。

1.东北民歌自身的艺术魅力。东北民歌曲调繁多,演唱方法独特,比如花舌音、顿音、滑音、儿化音、衬词等演唱技巧,表现出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特点,加上歌词中方言的运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充满着浓浓乡土野性气息。这种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审美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

2.东北民歌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传统文化。袁静芳在《中国传统音乐简明教程》中指出:民间歌曲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民间音乐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伙伴。东北民歌与东北百姓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日常生活中不仅离不开,而且也是一些节日、庆典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如《月牙五更》《小拜年》《看秧歌》《回娘家》等,除了展示演唱技巧和营造气氛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演,表达歌曲内容和百姓的审美情趣,使东北民歌流传地的历史文化及环境得以全面展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3.东北民歌素材是音乐创作用之不竭的源泉。民间歌曲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他民间音乐题材以及专业音乐形式,可以说民间歌曲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我国专业的音乐创作是在我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创作技法而实现的。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北大荒人的歌》《我爱你塞北的雪》《我的梦在飘雪的北方》《十五的月亮》等,都是根据东北民歌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可以说民歌是我们民族音乐创作的源泉,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无法估量的发展潜力,在创作中从民间音乐找根、找生命力,不但使作品更有亲和力,而且使音乐创作多样化、民族化、大众化。

4.东北民歌的发掘整理为声乐教学提供依据。民族文化是我国声乐教学的基础,更是声乐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的声乐教学必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正是由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才产生多元的民族声乐,将多元的民族文化应用到声乐教学中,打破经院教学的“欧洲中心论”和“千人一腔”的单一模式,必然会推动中国声乐的发展。

三、东北民歌的研究内容

1.东北民歌的文化阐释。王耀华在《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中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种类,它必然与文化的各个方面紧相关联”,他指出“音乐是在于围绕着人类的各种环境的紧密关联中得以传承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当地宗教、语言、风俗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形成鲜明的地域性风格和派别,这是一种必然结果和普遍规律。以音乐人类学的民俗研究范式对东北民歌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环境进行深入探析。

2.东北民歌现状与生存环境考察。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考察东北民歌目前的现状和生存环境。经过分析整理调查的结果,找出东北民歌发展遇到的困境。认清东北民歌现状与生存环境是东北民歌传承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当代文化的冲击下,东北民歌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身存土壤,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3.东北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1)设立东北民歌节或东北民歌演唱比赛。通过东北民歌展演、比赛等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展示优秀的东北民歌,发现和推出更多东北民歌创作和演唱人才,推动东北民歌传承与发展,唤起大众对东北民歌的热爱。最近由吉林省文化厅举办的《原生民歌大赛》就很好地推动了我省东北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如能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必将对东北民歌文化传承与弘扬产生深远的影响。(2)充分利用各种民俗活动,是东北民歌最广泛、最有效、最简便的保护措施。东北群众的各种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主要内容就是进行民歌、秧歌等形式的表演,充分利用各种民俗活动来展示、交流、传习东北民歌,达到传播、提高、普及之目的。(3)政府的相关部门应组织音乐学者、专家,开展东北民歌的普查工作。运用文字记录、采集数据音像拍摄、抢救、挖掘、整理东北民歌。(4)注重传承人的核心主体作用。保护好东北民歌的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承担着东北民歌延续的艰巨任务。对传承人的保护,便成为东北民歌活态保护的核心所在,关键所在。因此,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开办东北民歌的训练班,把东北民歌传承下去。(5)在发展中求生存是东北民歌传承与保护行之有效的办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发生着变化,东北民歌也应该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如用传统民歌改编的现代民歌,加入一些流行与时尚的元素,更容易被现在的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6)在高等音乐院校开设东北民歌演唱课程。用东北民歌为教材,教授东北民歌的演唱方法。举办东北民歌展演,邀请民间艺人来学校表演、授课,组织学生去乡下采风,亲身感受这一民间艺术。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平台,传播、弘扬东北民歌。

[参 考 文 献]

[1]杨 朴.二人转的文化阐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李治亭.东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崔晓光)

作者:陈旸

第4篇: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的关系

10汉语言文学(1)班王丹丹 10205042 摘要:民俗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而民歌是反映人们生活,社会,自然等各种事物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从中可以看出,民歌的起源、演变、发展都与民俗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民歌与民俗就是一对孪生姐妹。本文以东北民歌为中心,从民俗的视角来探讨民歌与民俗之间血脉联系。

关键词:

东北

民歌

民俗

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我们民族不朽的民俗文化,一直以来劳动人民就在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极其丰富和具有民间特色的民间歌谣。东北民歌是居住在东北的劳动人民用智慧与汗水记录的他们的风俗习惯,反映他们的民俗特色的一种重要形式。我们无法否认民俗与民歌之间如孪生姐妹间的亲密联系,只能从民俗的角度,去更加深入的挖掘民歌在起源、发展过程中民俗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东北民歌在内容上与民俗的联系

东北地域辽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以狩猎、游牧,打渔为主要生活方式。在明清以后,大量中原地区的人们带着自己的风俗习惯涌入东北,为东北民俗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都使东北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风格。民歌的起源、发展都与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的关系极为密切。从东北早期主要的生活方式可知民歌的主要内容。如以狩猎为主的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猎歌”就是他们民歌的主要题材。而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捕鱼”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因此,像《乌苏里江》、《捕鱼歌》、《四季》等反映打渔生活内容的民歌就源于此。

随着农业发展、进步,农耕生活便代替了狩猎、游牧的生活方式,民歌内容也由与狩猎,打渔有关变为与农业生产有关,东北的劳动号子产生与此。劳动号子的种类很多,有直接反映劳动场面、劳动情景的,如《哈要挂》、《拨粮包号子》、《打路基歌》等,也有表现劳动人民勤劳勇敢、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心态的,如《姐妹上场院》、《生产忙》、《打桩歌》。还可以按林区劳动号子、“码头工人号子”、“渔民号子”来分类。除了这些本地居民创造的民歌外,一些外来民族,如17世纪朝鲜族迁入东北,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习俗,创造了有着民族特色的民歌,最典型的要属《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雪白的桔梗哟长在山里,只要我能挖上一两根,就可以装满我的小菜篮子„„”

地方戏二人转也是反映东北地区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民歌的一个代表,如《东北风》、《月牙五更》、《小拜年》,还有传统曲目《蓝桥》,演唱的内容是蓝瑞莲向魏公子介绍自己家住哪里,不仅介绍了东北房屋建设的结构特色,也充分展示了东北农家的生活面貌。

二、东北民俗赋予东北民歌的独特性

东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东北地区的各个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都使东北民歌在创作打上了独特印记。众所周知,满族的规矩多是出了名的,满足妇女不准“缠足”,与汉族的思想截然相反,而以自然的“天足”为美,这与她们参与耕作有关。在当时,这种健康清新的风尚也有一首与之相应的民歌——《做绣鞋》“:找个鞋匠锛鞋底,找个木匠做鞋帮,绒线用了一板半,细布用了八皮箱„„姑娘伸脚试绣鞋,鞋小脚大箍得慌„„”这些歌词将满族姑娘的大脚描写的夸张有趣,也反映了满族妇女的生活面貌。不仅如此,她们在饮食上也有自己的特色,粘食是满族最喜爱的食品,什么峰糕、五花糕,金丝糕、盆糕各式各样,逐渐也形成了风俗习惯,饮食风俗反映在民歌里,也被赋予了特殊感情,如“黄米糕,粘又粘,红芸豆,撒上面,格格做的定情饭,双手捧在我跟前,吃下红豆定心丸,再吃米糕更觉粘„„”这是一首通过粘食来表达男女间爱情的民歌,“粘”也有暗示两人感情越来越好之意。

朝鲜族在世代的生活中也逐渐与汉民族融合,但也保留其自身的一些特色。跳板舞是朝鲜妇女由于旧社会封建礼教而不得出庭院半步,为了观赏庭院外的风光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舞蹈“„„跳跳板,跳跳板,„„踢球做了,我们结伴来跳跳板„„”就展现了该种舞蹈的内容。以前,朝鲜族有一风俗习惯,就在每到正月十五,村里的小伙子就会用木架子搭一个台子,他们叫“望月台”,请数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到台子上,当明月升起时,哪位老人先看到,就说明这位老人将来全家会幸福,望月之后,就用树枝、木杆等燃起一个火堆,人们就会围起火堆唱歌,这种歌曲就叫“轮舞歌”,它的历史久远,早在朝鲜卫国战争时期就已流传,像《强羌水越来》、《快吉那庆庆那捏》就是轮舞歌。

除了少数民族,汉族也有自己的民俗民风,如在黑龙江农村大部分地区都有秧歌队,每到过年初二开始,就有秧歌队到各家各户去拜年、演出,一进院就开始演唱,扭秧歌,演唱的歌词大多都是即兴编的,有《拜年喜歌》、《贺年调》等。

三、民俗也对一些民歌的形成具有约束性

我们知道民歌的起源、形成都与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民俗对一些民歌的起源、发展也具有限制、约束性。一是在民歌演唱形式上的约束,从上面举出的民歌的例子中能够感觉到,东北民歌中对歌形式很少,很多都是单独演唱,如现在新疆的锡伯族,他的发源地本是东北,后迁至新疆的,早期就有这样的婚俗,在女方举办婚礼的时候,男方要带来几个擅长即兴对歌的小伙子去赴宴,席间,他们要向女方亲朋好友对歌并胜过他们,才被视为有能力娶女方。因此,在这里,对歌作为一种婚俗就显的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东北一些民俗在民歌演唱的时间也有限制,如朝鲜族在拔秧和插秧时在不同时间唱什么歌也有限制,早晨的歌是:“太阳升起,太阳升起„„梅花正月正复返,为何还不下地去?”上午劳动时唱的歌就是:“三响水田要插完,只剩半边月亮大,„„”中午时就这样唱:“太晚了,太晚了,中午时间已过去。„„芹菜水灵菠菜绿,为尝新菜来得迟。”等等,几乎不同时间就有不同的歌曲演唱,这些歌都与劳动内容本身联系不大,大多是休闲、娱乐性质的。

再如,在辽宁地区的蒙古族,婚礼在程序上也有相应的仪式歌,定亲的时候、娶亲的时候、在宴会上,都有不同的歌曲。如果有女儿要嫁人,在将要离别娘家时,父母、兄长就要唱《送亲歌》:“„„不要以为炕沿矮就跳上炕,不要以为丈夫厉害就顶撞,妹妹哟!哥哥嘱咐的话可就记心上。”以表示眷恋之情。

四、总结 东北地区悠久、深厚的民俗文化不仅给民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同的内容,也赋予了属于东北独特的文化内涵,使这些色彩斑斓民歌深深地打上了东北乡土的烙印,是东北民俗文化最好的展示。作为东北人民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块艺术瑰宝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在保持它的原始形态的同时注入时代精神,使之更具生命力与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宏. 东北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辽宁师专学报,2010-04。

【2】赵德山. 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文化研究,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12。

第5篇:母爱 ★东北民歌《摇篮曲》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 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 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 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 装饰音的唱法;

2、 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 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过程:

一、 欣赏与感受

1、 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合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

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 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 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让学生聆听歌曲《摇篮曲》 然后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再次聆听歌曲

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 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 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 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

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6、歌曲难点处理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7、 创作与表演

1)、师生共同讨论:音乐剧要怎样表演?

2)、把《摇篮曲》编成音乐剧,请几位同学进行表演。

8、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一)声乐曲: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 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二)器乐:

1、莫扎特《摇篮曲》

2、聆听两首《摇篮曲》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C、总结得出:《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三、小结

1、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本课在音乐中结束。

第6篇:东北民歌《茉莉花》教案

第四单元 茉莉芬芳 东北民歌《茉莉花》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会演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明确歌曲的速度,风格特征。讨论学习不同地方的《茉莉花》的风格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歌曲演唱时的情绪及表现音乐情感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在课堂活动中,使学生感受集体协作的力量,并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使之能唱出东北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比较不同地方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 课前准备:

钢琴、音响、图片、手绢花

四、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教授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东北二人转的旋律来吸引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个是什么地方的音乐,以此导入新课东北民歌《茉莉花》。

2. 板书课题:东北民歌《茉莉花》

(二)合作学习

1.学习与体验 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教师范唱。并要求学生用节奏帮老师伴奏。(老师先教学生打二拍子,一拍拍手,一拍拍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相互合作的的能力,也有助于对乐曲节奏的熟悉。

(2)教师用钢琴弹奏《茉莉花》,同学们再次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 (3)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哼唱歌曲的旋律。 (4)填唱歌词,并引导学生运用下滑音来处理表现歌曲情感,使歌曲的演唱更完美。让学生在歌唱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更好的理解《茉莉花》,产生美好的艺术形象,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解决本课的重点。 2.感受与比较:

播放学习过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乐曲,让学生感受并比较与东北民歌《茉莉花》的异同。并说说理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比较中感受歌曲旋律,感知民族音乐的地方特色,以此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3.展示、质疑、点拨

请学生讨论选择何种形式来表现歌曲《茉莉花》。

根据学生现有演唱知识的积累在老师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独唱、对唱、边跳边唱等。(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全面关注学生,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和恰当的鼓励,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拓展欣赏

(1)江苏民歌《茉莉花》并说说乐曲的特点。(旋律流畅、委婉抒情) (2)欣赏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

教师随着音乐讲解:这是一首由美国作曲家肯尼·基改编和吹奏的萨克斯曲。改编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和理解。也充分说明了音乐是无国界的。

(3)钢琴独奏《茉莉花》由江苏民歌改编的。主要增添了左手的弹奏部分,跟歌曲的伴奏不同,弹奏模拟了民歌中的常见的对歌形式,此起彼伏,好似一对姐妹有音乐的语言促膝长谈,娓娓动听。

(四)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补充。

第7篇:关中民歌

关中民歌是流行于秦岭以北,北山以南这一素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

关中包括四市一地区53个县(市、区)。自西周始,共经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建都于此。关中民间音乐形成较早,历史久、品种多。有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伕子歌„„,影响最大的是小调。关中小调有广 为流行的“一般小调”,有用丝弦伴奏的“丝弦小调”,有秧歌调、旱船、竹马、打连厢、对于秧歌等“社火小调”,有祈雨调、劝善调、乞巧歌、猜拳调、念词等“风俗小调”,有童谣、催眠谣等“儿歌”。

关中社火包括旱船、竹马、享跷、打连厢、芯子、龙灯、狮子、秧歌等。有些只舞不唱,有些且歌且舞。

关中秧歌以韩城,渭南华县一带最为盛行。秧歌的演唱多以锣鼓引奏并担当句、段的衔接。歌舞交替、歌时不舞、舞时不歌。

关中民歌的题材内容涉猎广泛,但以反映各种社会矛盾,爱情生活以及传说故事的为多。关中民歌的歌词以五言、七言为主,小调歌词的分节形式则多以“数”为序而联缀。

关中民歌音乐大量使用一种音律特殊的,以5 7 1 2 4为骨干的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并以徵音为终结音关中民歌是流行于秦岭以北,北山以南这一素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

关中包括四市一地区53个县(市、区)。自西周始,共经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建都于此。关中民间音乐形成较早,历史久、品种多。有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伕子歌„„,影响最大的是小调。关中小调有广为流行的“一般小调”,有用丝弦伴奏的“丝弦小调”,有秧歌调、旱船、竹马、打连

厢、对于秧歌等“社火小调”,有祈雨调、劝善调、乞巧歌、猜拳调、念词等“风俗小调”,有童谣、催眠谣等“儿歌”。

关中社火包括旱船、竹马、享跷、打连厢、芯子、龙灯、狮子、秧歌等。有些只舞不唱,有些且歌且舞。

关中秧歌以韩城,渭南华县一带最为盛行。秧歌的演唱多以锣鼓引奏并担当句、段的衔接。歌舞交替、歌时不舞、舞时不歌。

关中民歌的题材内容涉猎广泛,但以反映各种社会矛盾,爱情生活以及传说故事的为多。关中民歌的歌词以五言、七言为主,小调歌词的分节形式则多以“数”为序而联缀。

关中民歌音乐大量使用一种音律特殊的,以5 7 1 2 4为骨干的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并以徵音为终结。

第8篇:民歌论文

浅谈民歌在青年学生中的发展

随着流行歌曲的不断发展,民歌的处境日益危险,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民歌越来越引不起他们的注意,为了民歌的更好发展,我们应该在青少年中提倡民歌,吸引青少年对于民歌的兴趣。

民间音乐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如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五大类。我国的民间音乐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无限的生命力。尽管历代统治阶层对它持鄙视和压制态度,使它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甚至是扭曲生存的状态,但它一直生生不息,衍化出众多的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可是到了近代,特别是近20多年来,民间音乐却有意无意地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不少民间文化几乎到了濒危的尴尬境地。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其面临问题和挑战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音乐的冲击。

改革开放促进了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如今新奇感使一些现代人热衷追求新潮、 新艺术形式,而忽视了本民族固有的艺术精粹,部分传统音乐由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要求而造成了弱势。 (二)在人民大众当中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民间音乐产生于人民大众的劳动生活,是人民大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精神产品。但随着时间的变迁,一部分民间音乐在人民大众里由于年年久失传,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与传承,很多现在已经逐渐消失。再加上少数民族音乐资料繁杂,民族聚集地的分散,不能得到齐全的资料,也缺乏宣传,在民众中它的重要性和社会作用在一些层面已经慢慢开始被淡忘忽视。

(三)学校教育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匮乏。

保护和传承中国民间音乐是我们责任,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民间音乐教育,学生不能很好的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特别是民间音乐艺术,所以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对民间音乐的了解甚少。上了大学 ,也只有一些师范类院校开设中国民间音乐赏析课课程。

(四)流行音乐的迅猛发展

各种音乐曲风的发展此起彼伏,其潮流的特点更能吸引青年人的眼球,而民歌的相对落后让她的竞争能力相对来说就弱了很多

诸如以上的原因使得民歌发展步履维艰,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中间,民歌的发展更让人担忧。但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歌必须让青年人继承下来并将之发扬光大,使得灿烂的民歌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建议如下:

第一, 民间音乐的发展道路上需要的创新。只有在继承和发扬民间音乐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曲目和表演上作出适当的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乐界应该用创新曲目和传统曲目相结合,演奏技法和乐队体系建设并行的探索,尝试建立世界级的标准,让传统音乐“走出去”。例如曾经上海民族乐团28人的团队尝试在西班牙,法国等新春演出中演奏《急急如令》、《晓雾》、《遗迹》等新编创新作品,就引来听众强烈的反响。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老调新弹,利用传统民歌的曲调,给它赋予新时代的歌词,尤其是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歌词。 第二, 学校要加强对民歌的教育。从小学开始注重民歌教育,首先不要剥夺学生仅有的几节音乐课,其次采用一种欢快的方式教学,可以对民歌背后的故事进行一下讲解,尽最大可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中学里面,适当的添设音乐课程。在大学里面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要纳入普系的教程,使之成为公共必修课程。

第三, 国家的相关机构加强对民歌的宣传。像把《刘三姐》采用新的方式唱出来,唤起青年学生对他的注意。开展一些民歌的竞赛像青年歌手大奖赛等赛事。

第四, 鼓励鼓励青年学生参加民歌采风。让青年学生参加濒危民歌的采风唤醒学生的危机意识。

当然民歌的发展还有多种方式,但更重要的是青年学生的参与。我们的力量,为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为民歌的发展贡献

第9篇:民歌教学反思

一、音乐的语言情景的设计 《龙船调》导入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让学生用普通话读那段对白,自己再用湖北方言带入,我让学生用普通话读那段对白,自己再用比较夸张的湖北方言带入,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进来,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二、互动、活跃的教学气氛带领学生很快的进入状态

学习气氛较好也是我认为最成功的地方。我始终认为只有老师进入了状态学生才会有积极的学习情绪,在教学时可以使学生可以尽快进入教学内容,加深对所听乐曲的理解。使学生对带有典型地方特色的乐曲产生兴趣,对主体旋律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再加上师生互动,学生掌握的基本不错,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通过多媒辅助教学,并科学进行引导,使整堂课内容变得丰满起来了,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真正让学生体味到课改教学给学习带来乐趣。

不足之处:最失败的地方就是知识点的不准确,名歌的类型分类,龙船调既有小调为主,但是歌曲开头又有山歌的风格的名歌类型,在这个问题上我出现了很低级的错误,说明对知识掌握没有特别严谨,以后上课一定精益求精。我却觉得自己的课堂调控不够理想,有些问题都是稍微的讲了一点,没有再深一点的挖下去,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在教学中还应该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能够通过自己的激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在欣赏歌曲时,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应从民歌的类型中发掘问题,从而一步一步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不足是学生参与稍微薄弱了些,应该让学生自由发挥来表演,以后会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现才艺的舞台、生从师教的课堂,而是以学生为主,师生共营的课堂。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顺序渐进,重在参与,重在过程,有良好的结果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应以发展性评价的方法去促进、完善。千万不要出现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并且在开放式提问题与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中,一定要以发展、激励、发现为指导思想,努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快乐,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能力,陶冶性情,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5月班主任工作小结下一篇:班级公约小学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