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从对抗走向合作:对中小学“请家长”现象的质性研究

摘要:“请家长”是一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力而为的教育手段,指学校教育者为了更好地解决个别学生突发的、棘手的、重大的问题,而要求学生家长介入并来到学校配合学校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个别化身心影响活动。但实践中学生、家长对这种方式避之不及,这背后隐藏着一种对抗的力量使得“请家长”只能应付一时之急,而无法解家校协同育人的深层之忧。研究首先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揭示日常语言对“请家长”所含对抗意义的遮蔽,指出“请家长”这一语词蕴含的未被言明的家校关系。通过对5名小学班主任、5名初中班主任和5名中职班主任教师的叙事访谈,以及对123名小学生、118初中生和112中职生的问卷调查,指出请家长的确是我国教育领域一种并不少见的现象。研究发现:原因方面,请家长可以分为紧急突发型、棘手反复型和重大转折型。程序方面,教师倾向于将请家长作为一种应急性、临时性的沟通,规划性不强、能体现不同的教育智慧、安排具有额外性。而其教育功效在于一是和情感互动的荒诞相对抗,二是于浅层次的干预而止步,三是与期待中的高效相背离。在此基础上,研究通过文献法获得的案例与调查获得的学生被试观点,对请家长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刻画,分别是未被请时的“请家长焦虑”,体现为“唯病才请”“滥管滥请”“不管不请”,以及被请过程中教育关系的异化,指出异化的运作机制有疼痛机制、羞耻机制和阻隔机制,家长角色异化成“陪审员”“辩护人”“旁观者”。研究根据请家长的外在环境与内部因素来分析异化产生的原因:社会层面在于社会舆论对师道尊严的挑战、教育惩戒之保障和救济的缺失;学校层面在于科层制管理给教师带来的负担、学校教育本位化导致的家长边缘化、德育范式转换下对教师指导、评价的不足;教师层面在于学生观和家长观的错误取向、消极情绪管理的失策、教育经验和教育机智的匮乏;家长层面在于家长教养价值观的落后、家长家校合作观的偏差。最后,研究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来探讨异化之后请家长如何回归,包括回归的价值指向、哲学基础以及回归路径。研究指出,请家长要回归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本着增进学校世界与生活世界融合的价值指向,创建教师、家长与学生三方承认的、理解的、关怀的和具身性的交往实践关系,不应粗暴滥用“请家长”的教育命令。在具体路径方面,社会与学校要合力营造和谐的外部氛围,从舆论、法制、治理方面给教师、家长教育学生提供有力的正向支持,教师与家长通力合作,积极建立起民主平等、互助和谐的亲师同盟,加强责任意识、确认共同期待、共同处理问题和共享教育经验,注意使用科学的沟通方式,充分发挥请家长活动的个别化育人功效。

关键词:请家长;家校合作;个别化育人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个人对学校“请家长”经历的关注

1.1.2 国家对家校协同育人的政策导向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路线

1.3.2 样本选择

1.3.3 具体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概念界定与辨析

1.5.1 “请家长”的概念、特征及其对抗意义的遮蔽

1.5.2 “请家长”与家访、家长会

第2章 实施:“请家长”的实践形态

2.1 “请家长”的原因

2.1.1 紧急突发型

2.1.2 棘手反复型

2.1.3 重大转折型

2.2 “请家长”的程序

2.3 “请家长”的功效

2.3.1 和情感互动的荒诞相对抗

2.3.2 于浅层次的干预而止步

2.3.3 与期待中的高效相背离

第3章 异化:对抗性“请家长”

3.1 如何异化

3.1.1 请家长前:“请家长焦虑”

3.1.1.1 “唯病才请”

3.1.1.2 “滥管滥请”

3.1.1.3 “不管不请”

3.1.2 请家长后:教育关系异化

3.1.2.1 运作机制:疼痛、羞耻、阻隔

3.1.2.2 家长角色:“陪审员”“辩护人”“旁观者”

3.2 为何异化

3.2.1 社会层面

3.2.1.1 社会舆论对师道尊严的挑战

3.2.1.2 教育惩戒之保障和救济的缺失

3.2.2 学校层面

3.2.2.1 科层制管理给教师带来的负担

3.2.2.2 学校教育本位化导致的家长边缘化

3.2.2.3 德育范式转换下对教师指导、评价的不足

3.2.3 教师层面

3.2.3.1 学生观和家长观的错误取向

3.2.3.2 消极情绪管理的失策

3.2.3.3 教育经验和教育机智的匮乏

3.2.4 家长层面

3.2.4.1 家长教养价值观的落后

3.2.4.2 家长家校合作观的偏差

第4章 回归:合作性“请家长”

4.1 回归的价值指向

4.1.1 立德树人

4.1.2 增进学校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合

4.2 回归的哲学基础

4.2.1 主体间性视域下对请家长主体间关系的审视

4.2.1.1 请家长中主体间关系异化的类型

4.2.1.2 请家长中主体间关系破坏性的表现形式

4.2.1.3 请家长中主体间关系的理想追求

4.2.2 语言哲学视角:对“请家长”所指和能指的改变

4.3 回归的路径建构

4.3.1 社会与学校:合作性“请家长”的外部氛围

4.3.1.1 舆论:真实、理性、和谐

4.3.1.2 法制:完善教育立法

4.3.1.3 治理:协同、内生、优化

4.3.2 教师与家长:合作性“请家长”的内部同盟

4.3.2.1 同盟的主要任务

4.3.2.2 沟通的具体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班主任访谈提纲

附录Ⅱ 学生调查问卷

上一篇:城乡建筑工程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师范生教育实习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