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

2022-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

略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教研范式

【摘 要】区域教研工作的整体谋划,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域有效实施提供发展空间。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为例,当地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到课程保障三个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教研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并经过多年实施积累形成了“区域·有效实施”的教研范式,可为同类区域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综合实践 区域实施 教研范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教研也与其他学科的区域教研有着不一样的任务和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域教研首先需要帮助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创新设计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解决课程开发问题;其次要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人”的问题,帮助课程指导教师解决方法上的问题,即“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再次要创建软件支持,使课程管理向课程领导转化,从根本上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造内驱力。

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科学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迁移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中,在不同时期也会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和结构性,能够形成一定的范式。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从2002年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区域教研就一直致力帮助学校以校为本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2007年开展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项目以来,区域教研更加发挥了专业引领作用。在区教研室统一部署之下,成立课题实验组,分类分校组建研究团队,开发课程模式,让各实验学校做到校校有专攻,校校有特色,并帮助学校打造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适时向全区学校辐射实验成果。同时在教研模式上不断创新,组建骨干团队,下移教研重心,手把手地帮助学校做好课程实施。在近十年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北仑区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范式。

一、课程开发: 借助课题研究形成校本开发模式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现阶段该课程的课程纲要还未正式颁布。同时该课程不是学科课程层面的“依本施教”,它需要学校根据本校办学理念、特色以及所具备的条件进行校本开发,形成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这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第一步。而学校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需要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以提升课程质量。北仑区教研室通过项目研究,统筹规划,最终确定10所学校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实验学校,并组建成研究共同体定期组织研讨与交流,形成四种课程开发模式,供全区同类学校借鉴、学习或复制。

(一)基地资源校本化开发

课程建设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支持,学校可以依托现有的可用资源进行合理的筛选和优化。课程建设的特色化依赖于校本资源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的利用和改造。基于北仑区各校课程资源的实际状况,区域教研通过子课题来引领实验学校探索课程资源的功能转化,开发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如小港实验学校拥有规模较大的农艺园和配置一流的学校科技馆,这些原本只是科学学科基地,没有充分发挥更多作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与课题研究引领,转化基地功能,开发了“我与蔬菜交朋友”“田园小灶——我为班级赚班费”“科技节”等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再如江南中学,有精美的纸花制作室,原来只用于劳技制作以及校本课程“纸花艺术”教学活动,而在课题组引领下该校开发了纸花艺术节,以纸花为载体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等系列主题活动,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又如郭巨学校,利用学校周边的“总台山”资源,从认识总台、探索总台、推荐总台三个层面提出不同要求,并以“烽火魂·乡土情·民间艺”为主线设计不同活动,将校外资源和学校的特色活动巧妙结合,有效地推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发展。

(二)系统规划整体化设计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学校有整体的规划,可以从学校办学理念出发,整合周边社区资源,整体设计课程内容。以淮河小学为例,该校将牡丹社区、芙蓉社区、边检站列入学校课程基地,根据社区特色和边检站功能分别确定“生态基地”“综艺广场基地”“绿色港湾基地”三个校外活动基地,创设“阳光城”为课程载体,设立“快乐大本营”校内活动基地。在序列化的课程整体设计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始终围绕以下三条主线分别展开活动:感恩教育、生存教育、养成教育。序列活动中,以“阳光城小市长负责制”进行自主管理,聘请所在区域的各单位领导和其他优秀人员为“小市长顾问”“小市民辅导员”等,力求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辅以“七彩阳光卡”“特色阳光币”“阳光活动章”等激励体系,创新了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阳光城”课程模式也因此被很多相关报纸杂志报道,享誉全国。

(三)传统活动课程化建设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学校文化活动重活动表象,学生往往被安排、被设置,难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活动品质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来设计学校传统活动,将活动做深、做长,可以让学生深度参与,从而获得体验、提高能力。以蔚斗小学为例,围绕学校传统文化活动,开发了“我的毕业典礼”“我是蔚斗小导游”“让图书漂流”等经典主题,课程理念到位,活动环节清晰,学生在自主提出活动主题、自主制订活动计划、深度参与活动过程中锻炼了综合实践能力,原有的学校活动品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该校将传统文化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分年级开设开学课程、毕业课程及各类节日课程,如走进端午节、春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形成了“蔚斗烙印”课程特色。

(四)无痕德育品牌化创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学校对核心素养的自我表达就是学校的创造,而学校在将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实现德育无痕化的最合适的课程。泰河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开发了经典主题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如“今天我当家”“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争做最美泰河人”“奉献赛事服务,传承志愿精神”等,把少先队队课、雏鹰争章评价活动和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有机整合,发展了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了学生责任意识,养成了奉献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开展。其中《奉献赛事服务,传承志愿精神》依托北仑区女排训练基地和篮球训练基地,成立“手拉手”志愿服务大队,在志愿服务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男篮、女排等赛事规则,更多地体会了服务他人、奉献付出的美丽情怀。经过几年的课程实践,“泰河手拉手志愿大队”已有较大的影响力,成了区域德育品牌。

通过区域教研项目组的推广,此四种校本开发模式为区内其他学校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区域教研项目组定期组织同类课程组建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研讨,不断完善课程开发模式并向外辐射。

二、 课程实施:通过教研创新提升教师专业指导能力

区域教研发挥着专业引领的作用,除了帮助学校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外,还要帮助指导教师解决方法上的问题,让课程指导教师“心中有法”“手中有术”。因此通过教研创新让更多教师参与进来,让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专业成长,是区域有效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经典主题”系列化教研

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区教研室要求学校根据校情确定经典特色主题,同时组建跨校的骨干团队定点定时帮助学校打造“经典主题”。与此同时,骨干团队成员将在指导过程中的所学所悟带回本校,从而带动本校经典主题的深入实施。如2013年,区域教研组建跨校综合实践活动骨干团队共同为泰河学校打造经典主题“大手拉小手”,通过区域教研五次系列活动,团队成员从整体方案设计到各环节的课内指导,与该校课程指导教师一起将该主题精耕细作,做深做实,成为该校德育特色品牌活动。又如蔚斗小学的“我的毕业典礼”活动,历经八年,面向每届毕业生,既有固定的毕业主题内容,每届学生又有新的创意。该主题目前已经成为学生的毕业大餐。

(二)“转换角色”体验式教研

让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做一回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体验学生学习生活,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指导行为,改进指导方案,这是北仑区区域有效实施课程改革的又一创新举措。例如,在区级教研研讨课“家庭一次性用品的调查表设计”中,由骨干教师执教,其他参训教师做学生,举手发言,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调查表格……听课教师不仅体会了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学习心理,也从学生角度观察到了教师的课堂设计、提问与反馈等环节上存在的问题。课后,教师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针对研讨课的亮点、不足和改进之处进行讨论。短短几分钟,让教师们对“小组合作”的方式、方法、要点有了不一样的感悟。通过参加这样的体验式教研,教师们在以后的活动设计、活动指导中就多了一份从学生视角切入的自觉性。

(三)“团队指导”协作式教研

小组活动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教师团队协同指导又是综合实践活动所提倡的指导模式。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各学科知识,在一个主题活动实施中提倡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活动指导,这是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有效形式。在“大手拉小手” 系列主题活动的指导中,我们采用跨校教师团队协作指导的方式。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整指导这一主题活动。在课堂教学现场,指导教师设“主教”和“助教”各一名,团队核心成员进行即时网络点评,以“即点即评”的方式观察课堂教学现场,通过“助教”及时调整指导思路和方法。这种教研形式,打破了常规教研中一个教师上课其他教师观摩的模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及时解决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让更多的教师置身课堂指导中,而不仅仅是一个观课者。

(四)“沙龙研讨”故事式教研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的特殊性(专业指导教师+课程教师+兼职教师),“沙龙研讨”因其轻松和谐的氛围,能更好地接纳、吸引各个层次的教师,这种沙龙漫谈式教研是北仑区在有效推进课程改革中的又一尝试。例如,在暑期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培训中,开展“品歌谈课程”活动,教师分别以“最初的梦想”“记住起初的美好”“追寻,在十里桃花间”“十年脚步”“加德满都的风铃”等歌曲引入,在品歌中畅谈各自对课程的理解,以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路走来点点滴滴的心路历程,表达出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厚感情,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热爱之情。再如,在区教研员与骨干团队教师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学习社区”的构建和应用中,以沙龙谈话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项目制作过程,畅谈了对“自主学习社区”的基本认识,介绍了自主学习社区的构建与操作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利用自主学习社区的相关课例。这样的教研模式将学术研讨融进故事讲述之中,更能深入人心。

三、课程保障:通过制度建设提供课程长效实施的“软件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它的建设离不开自上而下的管理和引导,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是地方管理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所在。随着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课程管理要逐渐向课程领导转变,行政推动要向“软件支持”转变。区域教研要架起行政推动与课程实施间的桥梁,为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参谋,争取提供课程建设的“软件支持”。

(一)出台指导意见,规范课程实施

区域教研应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专业意见,通过行政出台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从区域层面规划课程的目标、大致的内容、管理的要点、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等,提出高质量落实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包括课程计划编排、指导人员设置、指导常规确定、实践基地建设、教师职责界定以及评价制度的建立等,并通过创建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先进学校,营造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树立典型,做好示范。

(二)三级教研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三级教研分区级教研、协作区教研和校本教研。区级教研带动协作区教研和校本教研,不断注入新的教研内容,关注课程发展趋势,讨论解决课程实施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协作区教研和校本教研以其便捷就近的原则能够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激发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内驱力和内需力,这是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长效优质实施的最为关键的软件建设。

(三)联手德育部门,搭建交流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德育教育的功能,因此,要与德育部门整合资源联合实施。区域教研则要引导学校将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实施,并在区级层面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如义务段主题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研究性学习成果展评等。在区域层面的引导下,各校可效仿开展一年一次的成果展评活动,形成常规工作,进一步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上述教研范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至今,北仑区基层教研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当然,作为“范式”,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而发展,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吴筱泉.要素与内涵[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教研室 315800)

作者:乐素芬

第2篇:浅谈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

摘要:在当前教师教育制度改革背景下,教研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点,然而目前大多高中的教研活动都无法满足学校发展及教学发展的需求。因而,本文从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入手,进一步推进本校教研活动的改革,落实教育改革中对教师教研活动的要求。

关键词:教研共同体高中学科教研活动

教研共同体作为目前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拼图,它决定了高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发展高度,并且为教师间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因而加强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能够进一步落实教研活动的改革,并且改变过去传统单一学科教研活动开展的传统观念,实现多学科融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学校教师的综合水平。

一、高中教研活动现状调查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推行,传统的教研活动逐渐无法满足教师的教研需求,当下需要进一步加快完成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与优化。

为进一步了解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构建的开展与呈现,我们做了一些调查。此次调查我们主要采取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

目前就课题开展作出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面向高中教师20人,回收有效问卷调查20份,回收率达100%。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5%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研活动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传统的教研活动内容无法满足如今的教学需求;65%的教师表示曾经私下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并且在交流过程中有所收获;70%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需要融入更多新鲜元素,从而让教研活动从根本上进行创新。通过对初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知,目前在高中教研活动以及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而影响课题的有效开展。

二、高中综合教研共同体构建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知,目前高中综合教研共同体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研活动内容单一”、“各学科教师间缺乏交流”、“教研活动主体存在狭隘性”三个方面:

(1)教研活动内容单一。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教师对于目前的教研活动开展表示缺乏多样性,并且单一的教研活动方式使大部分教研活动浮于表面,难以实现教研活动的预期效果,无法提升高中教研活动参与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2)各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在日常教研活动的开展中,各学科教师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因而在构建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学科教师各自为政的问题,并且无法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导致教学资源利用率无法提升,让相关教研活动以及教研共同体的构建出现了极大的局限性。

(3)教研活动主体存在狭隘性。在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其中大部分的教研活动主要通过教师的参与进行,每次活动主要参加者都是相同的教师,这无疑使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有所减少,教研成果相对比较单一,无法契合教研活动以及教研共同体构建的初衷,导致教研活动存在相应的狭隘性。

三、高中综合教研共同体构建的路径研究

针对目前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构建所存在的问题,现对其作出针对性的剖析,并提供对策建议:

(1)定期开展校内交流活动。校内活动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最主要的交流活动之一,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存在开展活动不规律、活动主题不明确等相关问题,为就上述问题作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各校教研负责人可通过制定相关规则,进一步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作出规范。

例如,教研组负责人可通过定期开展校内交流活动的方式,制定校内交流活动的周期性,并且对当月交流活动内容进行梳理与调整,明确教研活动目标,以课题研究与观摩课的方式促进教研共同体的构建,并且定期展示教研共同体的教研成果,实现教研活动的主题化、实用化。

通过对校内交流活动以及组内交流活动的常态化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强教師及负责人对教研共同体的把控性,并且能够及时就日常教学以及课题开展情况作出阶段性总结,进而就教学活动的开展作出针对性的调整。

(2)构建网络研讨及共享平台。当前高中教研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仅限于在日常校内活动中开展,不利于发挥教研活动的连贯性与可持续性。因此,为进一步打破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局限性,课题组利用互联网、云端等现代化手段拓宽各学科教师之间的研讨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双平台建设。

一方面,通过校园网的更新增设教师论坛栏目,利用网络论坛的构建打破教师间教研交流的局限性,让各学科教师能够通过平台随时随处进行交流与沟通,并实现教师之间的教学资源与手法共享,推进教研活动常规化;另一方面组织课题组成员增设微信研讨群、qq群等在线沟通渠道,方便各学科教师之间的研讨与交流,结合线下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实现多学科教师线上线下联合交流与探讨的目标。

通过构建网络研讨与共享平台,实现各学科教师交流常态化,进一步促进(删去)提高教师间的交流与研讨频率,从而实现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与优化调整。

(3)提高校外交流活动频率。通过访谈与实地调查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拓展教研活动的宽度,从而(删去)通过对校外行政机构、教育部门以及相关学校教研经验的借鉴,实现在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构建中“取其精华”的目标。

在本课题开展过程中,课题组曾与校外的多个行政机构以及学校进行实地交流,且通过与相关教育学者的探讨对课题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借鉴与优化,并就交流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整合。此外,在课题开展后,课题组制定了《校外交流实施方案》,要求组织课题组内教师团队定期开展校外活动,加强团队交流频率,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影响课题的开展与调整。

通过多次校外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将校外社会人员、教育部门成员以及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员纳入到教研活动中,进一步打破教研活动的狭隘性;另一方面对教研共同体建立的相关管理制度、教研制度进行优化调整,提升教研共同体内部的凝聚力。

(4)完善实践评价体系。为增强高中综合教研共同体构建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在课题开展后需进一步完善实践评价体系,就目前课题开展中存在的不足与短板作出针对性的调整,进而优化课题内容。

一方面,定期开展教研共同体全体成员会议,确保每两周进行一次全体课题组研究人员会议,组织课题组成员汇报现阶段研究成果,并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讨论,要求各成员就目前课题开展的情况、不足以及建议分别作出评价,并统一作出梳理与分析,为课题内容优化提供充足的依据;另一方面,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评价、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以及家长反馈评价等方式,进一步对课题的开展成果以及教研成果等进行评价。

通過定期开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为目前的课题内容优化提供充足的调整依据,从而加快实现课题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促进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

教研共同体构建是高中教育改革中的主要趋势,它可以帮助高中教师在日常教研活动中进一步拓宽资源共享、研讨交流等渠道。因此,自课题开展以来,各学科教师在定期开展校内外交流活动、构建网络平台等教研共同体构建优化工作中都比较活跃,目前学校教师的综合水平稳步上升。

在通过对实践评价体系的评价与分析后,课题组发现目前课题的开展尚存在一些不足,因而将在进一步契合教学需求与教师的发展方向对现有课题进行微调,希望在日后的课题研究中能够进一步优化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促进落实教研活动的改革,以多学科融合开展教研活动常规化为目标,为各学科高中教师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与引导。

本文系2019年漯河市基础教育研究项目《高中学科综合教研共同体构建的研究》(LHKT201918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敏、蔺海沣,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从“共存”走向“共生”[J];教育研究;2016年12期

[2]徐伯钧,我国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6年09期

[3]沈佳乐,教师共同体的要素及其情境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04期

[4]贺来,“关系理性”与真实的“共同体”[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5]顾小清,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作者:宋俊

第3篇:构建“三网合一式” 校本教研资源信息环境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摘要】信息时代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作为一个关心教师的领导,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给教师增添了应用领先科技的光荣;而使教育改革能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提高;专业

Structure "dyadic three nets-in-one" school our teaching inkstone resourc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improving synthetical quality of teacher

Ma Qin Wang Zhirong

【Key words】Educate informationize; Improve; Special field

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培训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信息时代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作为一个关心教师的领导,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给教师增添了应用领先科技的光荣;而使教育改革能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因此,值得大家全心全意地投入。本文在分析高中校本教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天网(卫星接收)、地网(互联网)资源整合到校园网的三网合一式的校本教研的构想与思路,并介绍了开展三网合一式校本教研的做法。

1.问题的提出

大理州民族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县和滇西高寒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那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基础差,起点低,设备、场地有限,加上升学压力大,因此,教育的滞后成为了制约当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提升民族学生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学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已逐渐成为师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其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基于以上现状,我們认为有必要构建教学信息资源环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尝试新的教研方式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几年来,我们探索了三网合一式的网络校本教研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这里的“三网合一”是指由天网(卫星网)、地网(互联网)与校园网有机整合构成的综合网络。

我们开展三网合一式校本教研不是传统的校本教研,它发挥了卫星网、互联网、校园网的优势。把卫星网、互联网的优质资源融入校园网结合教师自身特点有机整合,就能充分发挥三网各自的优势,有效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2.三网合一式校本教研的构建

2.1 互联网的构建

2.1.1 在硬件投入上,配有曙光天阔服务器两台,IBM服务器多台,并配有华为 3com防火墙、路由器、三层中心交换机等网络安全与控制设备,用1000M光纤连接校园网,用100M光纤专线接入互联网。

2.2.2 在优质资源的引入上,学校与清华大学扶贫办合作,成为“清华大学现代远程大理刘宝恩教学站”,与北京“英才苑”中学学科网合作,共享首都中学学科网的优秀资源。

2.2 校园网的构建

2.2.1 建立和完善“一二三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一”是指建立一个完整的校园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二”是指建立两个中心,即计算机网络中心和大理州民族中学教学资源中心;“三”是指建立三类教室,即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四”是指计算机、电视机、投影机、校园广播等多媒体设备进入每间教室。并且还配备了信息采集、处理的辅助设备,如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激光打印机等,为教学资源数字化提供了条件。

2.2.2 重视教学软件资源建设,每年投入数万元用于购置教学资源、教学软件和音像资料。除了由学校图书馆向相关发行部门征订外,学校每年还组织各教研组到书店采购相关教学资料和音像教材。每年组织优秀多媒体课件、学科论文评选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撰写一定数量的优秀教案、论文、教育文摘、制作一定数量的多媒体课件等。

2.2.3 通过课题研究建设校本资源库。结合我校省级课题《优质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共享研究》的研究,积极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充实,使校本资源库成为教师积累、交流、共享教学资源的一块宝地,在备课、教学、辅导中发挥作用。

2.3 三网合一的构建

三网合一式教学环境的构建不是简单地将三个网摆放在一起,单独利用卫星网、互联网或校园网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单独利用互联网开展校本教研会受制于互联网上信息的多样性与庞杂性,受制于互联网上信息的开放程度,受制于教师工作的精力;单独利用卫星网会受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单独利用校园网会受制于提供信息的有限性。我们根据课程特征,结合学校实际,对卫星网、互联网上的适用资源进行合理的收集、整理,然后充实到校园网中,并由此而建立起了大理州民族中学教学资源中心、大理州民族中学ftp教学服务器、大理州民族中学中庆教学资源网等。这样把卫星网、互联网与校园网有机整合,能充分发挥了三网各自的优势,有效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为了创建良好的现代教学资源环境,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技术设备的改进和添置,整合培训资源,让每一个教研室都联上了Internet网,为一线教师配置了手提电脑,电子备课使老师们实现了备课无纸化、多元化。信息技术的春风吹暖了大理州民族中学的校园,利用教育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搜集各种课件、教学资源,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 FTP教学服务器”、“中庆教学网”资源库。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上共享资源的建设,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与交流。我们有针对性地为教师购买了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报纸、杂志、音像资料;积极开发利用清华远程教学站的优质资源,如高中新课程指导、班主任工作指导、高考复习辅导课程等。学校还根据教研工作需要,为教师印发各种学习培训资料,并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了培训经费的落实。抓实校本培训,形成有效机制。2007年,我校投入教师培训经费数拾万元。投入资金70多万元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同时对考核达标的教师实行精神和物质鼓励。

3.三网合一与教师培训的整合

3.1 提高思想认识、改变理念

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扶贫项目,利用远程卫星通信,搭起了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免费把“虚拟大学”办到了我校校内,清华大学所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数量、质量、实用性等方面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鲜活的资源激活了师生的教改思想,在全面落实课改的今天尤如一朵奇葩给学校带来了信息和力量。如何充分利用跨时空、跨地域的优质远教资源,与课改整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们首当其冲要思考的课题。这项工程能否真正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学中的应用。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效益,取决于教师通过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正是要有效地利用这种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本教育课程资源,创造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教育的信息环境,极大地丰富学校师生的教学资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办好“全国民族示范学校”,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2 建构学科专业知识库,搭建教研互动平台

知识库不是资源库,资源库是所有信息的聚集,而知识库是学校中最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知识或信息的集成,是消化吸收后的知识再创新,具有收集整理的价值,以便为后来者提供利用。在由信息向知识的转化处理上,要充分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来获取信息中的隐含知识;在知识的存储与传播上,可以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代理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群件技术来实现显性知识的转化。在建构学科知识库时应考虑学科间的信息整合、处理与挖掘,使各学科信息上升为知识,最终形成能为学生提供便捷服务的知识库。

获取知识过程的本身即是知识共享的结果。教师专家组的隐性知识是学校教师知识管理的核心部分,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也是其他教师学习的典范。搭建教研互动式平台,将专家型教师进行有机的组合,在尊重个人的原则上加强交流,让组内的隐性知识充分流动起来,由此来建立起组内的知识网络、丰富组内的知识体系,解决好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教研互动式平台的搭建为隐性知识的外化与社会化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条件,实现了学校内部优秀资源的共享,为更广泛区域内的知识流动提供保障。

3.3 结合老师实际,开展分层次的培训

信息时代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完整的校本培训要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思想方法。如果培训只是单纯地讲理论、讲观点,而不联系信息技术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或者说只是讲计算机操作,而不联系教学实际,大家听着就会觉得总是缺了点什么。 如果说把全体教师,不论学科,全都集中在一起学习,讲基本操作时还可以,但讲到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整合时,问题就出来了。当有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与自己所教课程关系不大时,兴趣就大大降低了。

因此,我们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使培训的内容、形式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应用,在做好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工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老师作分层次的培训。

根据对我校教师的现状调查,发现教师有以下不同的层次:(1)教师仅了解信息技術的基础知识。(2)教师掌握多媒体软件的使用,能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进行CAI课件制作等。(3)教师了解“远教工程”的相关技术并能进行简单的硬、软件操作。(4)教师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理念,能够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恰当的教学策略设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根据对不同教师现状的分析,考虑接受培训教师的原有水平和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次培训,将每一批教师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做到培训工作既不违背大的方向,又能使教师在切合自己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结合教师实际使教师带着学习问题在具体的任务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此处,我校的校本培训还融合专题讲座、协作学习、集体讨论、自主学习、个别辅导、教学体验等多种形式。实践证明,有互动、带启发、教师间相互协作的校本培训效果不错。此外,我校还积极参加上级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师资互助活动,如在大理市教育局组织的2008年“大理市中小学名师讲学团”,高考的九个科目,我校都派出了得力骨干教师参加;这些教师把自己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对历年高考的一些思考所得,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兄弟学校的师生,为大理市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做了一定工作。

3.4 健全组织机构、规范管理制度,营造共享型知识习得环境,使三网合一与教师培训整合经常化、制度化

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是工作之外的另一种负担,而如今学习与日常工作相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当“学以致用”得不到体现时,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也会随之磨灭。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倡导“体验式学习”,引导大家结合个人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的学习,保障学以致用。

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是教研的真正出发点。我们把自培、互动、共享作为教师培训的核心理念,把备课、上课、评课三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由信息技术教师每周二、五晚自习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技术教育设备使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强化培训,并建立教师互助机制: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实行一帮一、一对“优”。经过半个学年的培训,大部分教师掌握了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的使用。要求老师们综合运用三个网络,将优质教学资源“教案里备进去,课堂上再现出来”,“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把记下的问题思考起来,把思考的问题共享出来,把共享的问题研究出来,把研究的问题总结出来”从而使三网合一与教师培训的整合落到了实处。

学校根据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考核办法,在对教师考核过程中,把教师平时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件、学习体会、案例分析、研究论文、课件制作、获奖证书等材料和教师参加培训的考勤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并获得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学分的重要依据。每学期由教师填写好“参加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明细登记表”,学校做好“教师学习情况”的填写登记工作。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考核机制,对教师的参培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以提高培训质量。充分肯定教师参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按质按量完成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和考核的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和表彰,并与年度目标考核挂钩。

加强骨干培训,重点抓好真正擅长搞教研活动的教研骨干教师分子培训工作,支持、鼓励他们,促进他们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带动80%的教师投入到教研活动中来。通过营造一个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学校氛围,形成动态的知识流,达到个体知识与集体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提升全体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营造内部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广泛开展校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健全外部知识网络,从外部汲取各种知识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通过培训、自修、反思、考核,很多一线教师,逐步建立了全新的理念,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一定数量的教师摆脱了学科本位和教材中心的束缚,把教学内容,把课程资源延伸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自然。大家逐步明白课程的再现是活的,只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反思和研究,不断地实践与总结,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不断寻求合理的突破口,就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益和质量,就能实现总体课程目标下总的教学目标。

大理州民族中学通过三网合一校本培训实践探索,打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使各位教师的交流、学习、教学更加方便、灵活、有效,具有传统教学活动不可比拟的优势。网络是无界的,网络教育探索也是无界的,我们的实践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着网络教研、培训能够开创一个更新的局面,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进入新世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4、2005、2006、2007连续四年获云南省教育教学质量奖。2007年高考成绩喜人,民族生上线率达99.18%。2007届宏志班学生高考本科上线率达100%,600分以上人数19人,平均分达563分。学校600分人数比例、重点率和本科率名列全州第三。成绩在全省94所一级高完中名列第十三位,荣获云南省教育教学质量二奖。2008年我校高考再创佳绩,在2007年的基础上,又有较大提高,创造了民中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受到社会、考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收稿日期:2008-10-07

作者:马 琴 王智荣

第4篇:综合教研组总结

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综合 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们综合教研组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树立教师天职是为了每个学生全面生动的发展的观念,努力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科学素养,为了提高我们组每一位科学和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教研组在本学期也开展了有意义的活动,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活动做如下小结:

1、教研活动以点带面

能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是每一位教师梦寐以求的事。本学期,科学教研组积极组织教研活动,10月分科学教研组长上示范课,科学组所有教师交流学习。由科学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张光荣精彩点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探究更新更好地教学法。11月份由我们科学教研组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科技月活动,与师生同乐,在玩乐、竞赛中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

2、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迅速成长的关键环节

本学期我们组的每位科学教师都严格执行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我们教研组虽然人员少,老师担负的教学任务重,但他们都能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科学。

3、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一缸水”教师如果不学习,教学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组认真学习新教材和新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改信息,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一学期来,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善于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为后继教学工作积累有价值的素材。期末,我们各位科学教师又聚一起相互交流自己本学期的点滴体会。通过交流,教师们针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另外,就各年级的科学课内容而言,其难度已是老教材难以相比的了,有一部分内容甚至于涉及到高中阶段的,但我们的科学老师们一方面注重自身的学习提升,另一方面多多地互相学习。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一学期来,本组教师精诚团结,互相帮助,相互之间教研气氛浓厚。我们打算在下个学期多开展“以互听互评研究课”的活动,上学期组织了4节观摩课,下学期我们将更进一步,与区科技相结合,多多开展活动。通过听、评活动,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争取在一次次真情的评课中,促使教师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提升听课教师的看课、评课能力,每位教师有所得有所获,每位教师有所思有所悟,为本教研组教师锤炼业务素养造梯搭台,从而达到使我组所有科学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

5、反思与改进

反思我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失误和不足,我们的教科研计划的制定和具体步骤相应的实施还不是百分百落实,有时候只流于形式;还有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缺少许多实验设备和器材,使很多教学计划都难于落实。

上述的点点滴滴,说明了我校科学组老师对科学教学研究的真诚与执着,面对新的世纪,面对如荼如火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我们确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明天还将迎来新的发展,我们定将沿着确定的目标前进,进而寻求新的突破,追求新的超越。

综合 教研组 2015年1月30日

第5篇:综合教研组总结

泉州东海湾实验学校

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0--2011)

时间飞逝,充实而快乐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紧张而忙碌中度过了一学期,现对我们综合组一学期完成的各项工作做一些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我们综合教研组在学校教导处的统一领导下,以从严从细的标准来要求全体组员的教学常规工作,坚持认真抓好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本学期我们综合教研组教师在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每个学科都开展了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如体育组的有乒乓球、篮球;艺术组的有钢琴、舞蹈、 儿童画、书法等等;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因为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

辛勤耕耘,为学校增光添彩。

2011 2.三年一班林湘湘同学荣获丰泽区“辞旧迎新亲子乐,节目小报共绘制”家庭亲子小报低年级组三等奖。(指导教师:张缘松)2011 2. 四年级一班徐龙腾荣获丰泽区“辞旧迎新亲子乐,节日小报共绘制”家庭亲子小报高年级组三等奖。(指导教师:陈伟华) 2011 2. 五年级一班卢磊荣获丰泽区“辞旧迎新亲子乐,节日小报共绘制”家庭亲子小报高年级组二等奖。(指导教师:陈伟华)

2011 2. 五年级一班卢磊荣获泉州市“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家庭亲子节日小报比赛小学高年级组一等奖。(指导教师:陈伟华)

2011 3 四年级一班许龙腾荣获丰泽区建党九十周年“党旗漫卷美如画”小学组三等奖。(指导教师:陈伟华)

2011 3.指导陈小君同学参加丰泽区“永辉杯”书法比赛荣获三等奖。(指导教师:谢剑锋)

2011 4.综合组开展“同课异构”公开课教研活动。

2011 4.泉州东海湾实验学校第二届校园运动会。(体育组)

2011 4.配合各班级做好中队观摩评选活动。(综合组)

2011 4. 指导吴滨池同学参加2011年“玛米玛卡”泉州市第三届少儿电视艺术节少儿歌手赛400名选手进入前18。(指导教师:郑玉华)

2011 5. 参加丰泽区中小学生“红歌伴我成长”合唱比赛,荣获小学组三等奖。(指导教师:郑玉华 黄丽蓉)

2011 6.策划并编排节目参加学校“欢度童年庆六·一” 文艺晚会演出比赛。(郑玉华 黄丽蓉)

期末认真配合教务处抓好学期结束教学质量考查工作,做到了有方案、有形式、有内容、有成绩、有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是和全体组员的齐心努力配合下分不开的,注重每一位教师的参与,调动全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注重发挥全组所有教师的集体力量,才能把本组的教学教研工作搞上去,胜利完成。

第6篇:综合教研组总结

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综合 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4-2015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们综合教研组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树立教师天职是为了每个学生全面生动的发展的观念,努力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科学素养,为了提高我们组每一位科学和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教研组在本学期也开展了有意义的活动,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活动做如下小结:

1、教研活动以点带面

能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是每一位教师梦寐以求的事。本学期,科学教研组积极组织教研活动,10月分科学教研组长上示范课,科学组所有教师交流学习。由科学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张光荣精彩点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探究更新更好地教学法。11月份由我们科学教研组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科技月活动,与师生同乐,在玩乐、竞赛中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

2、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迅速成长的关键环节

本学期我们组的每位科学教师都严格执行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我们教研组虽然人员少,老师担负的教学任务重,但他们都能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科学。

3、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一缸水”教师如果不学习,教学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组认真学习新教材和新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改信息,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一学期来,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善于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为后继教学工作积累有价值的素材。期末,我们各位科学教师又聚一起相互交流自己本学期的点滴体会。通过交流,教师们针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另外,就各年级的科学课内容而言,其难度已是老教材难以相比的了,有一部分内容甚至于涉及到高中阶段的,但我们的科学老师们一方面注重自身的学习提升,另一方面多多地互相学习。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一学期来,本组教师精诚团结,互相帮助,相互之间教研气氛浓厚。我们打算在下个学期多开展“以互听互评研究课”的活动,上学期组织了4节观摩课,下学期我们将更进一步,与区科技相结合,多多开展活动。通过听、评活动,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争取在一次次真情的评课中,促使教师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提升听课教师的看课、评课能力,每位教师有所得有所获,每位教师有所思有所悟,为本教研组教师锤炼业务素养造梯搭台,从而达到使我组所有科学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

5、反思与改进

反思我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失误和不足,我们的教科研计划的制定和具体步骤相应的实施还不是百分百落实,有时候只流于形式;还有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缺少许多实验设备和器材,使很多教学计划都难于落实。

上述的点点滴滴,说明了我校科学组老师对科学教学研究的真诚与执着,面对新的世纪,面对如荼如火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我们确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明天还将迎来新的发展,我们定将沿着确定的目标前进,进而寻求新的突破,追求新的超越。

综合 教研组 2015年1月30日

第7篇: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我校综合科组在学校领导班子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团结奋进、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使课改工作继续稳步向前发展。

一、理论学习

理论是指导人们行动的纲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每一位老师具有丰富的知识;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每一位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使每一位老师朝着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奋进,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求每位教师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目的、要求及实施建议。利用学科组活动时间,每位老师都能结合自身的认识,充分互相交流。

二、抓好常规

1、制定计划

综合组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的工作部署,制定了本学期的综合科组教研工作计划。科组教师再依据综合科组和小组教研计划制定个人教学计划。老师们的计划制定的比较切实具体,既有对教材的分析,又有相应的教学策略。

2、备课

本学期,综合科组的教师都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地备好课,认真详细地撰写教案。本学期老师们课后反思的撰写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三、课后评议。

课后评议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重要的环节。评议的内容也围绕着课题进行,各抒己见,形成共识。

四、存在问题

根据本教研组的特点,开展活动相对困难,各科教师之间差别较大,在备课本和听课本检查中,全体教师认真备课。积极完成教务处布置的教研任务。

综合科教研组

2011年1月10日

果布戛中学综合科教研组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工 作 总 结

综合科教研组

2011年1月10日

第8篇: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

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围绕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专业提升。

学习与提高是每个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渴望,虽说综合教研组的老师们由于课节多,学习时间少,而且专业方面的培训机会也比较少,但我们一直非常重视自己的理论学习与业务提升。

积极参加了上级的学科培训,认真参加校部的各种培训,深入领会并努力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与自己的学科相结合,以理论促实践。 按工作计划,我们组织有计划的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学习,自开学以来,进行了课程标准原文的学习,通过研讨和交流,各学科结合现我校的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并对现有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改进,有了较为明显的收效。

2、开展教学研究,强化常规教学。

常规工作:

常规工作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因此我组一直重视看似平常的常规工作,在备课方面更加重视课前准备,在作业评改方面更重视交流。常规检查按时进行;教学反思经常总结;作业在检查的同时进行规范和交流。常规工作进行得很好,尤其是体育老师顶着严寒,能坚持在室外教学,实在难能可贵。

教学研究:

以呼瑞平老师的见面课为契机在开学初就展开了教学的研究,呼老师认真准备,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突出了艺术与科学的整合,全组老师积极听课,认真评课,并在听课评课的基础上,结合综合学科的特点就教材的实施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校长、主任亲自参与,大家积极交流研讨,产生了一些思想火花,也为紧接下来的专题教学研讨开了个好头。

3、加强特长培养,突出学科特色:

加强学生特长的培养,认真上好特长课,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和参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体育学科:

老师每天坚持早训.效果显著.陈老师的足球队早晚都训练,现男篮都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力。闫老师组织的越野赛学生们成绩都很不错。体育组组织的阳光体育项目比赛活动,全体老师积极配合,其他年级的体育比赛也将逐步进行,这些校内赛事成了学生的喜爱。陈红艳老师负责早操的带领工作,认真负责。

科学学科:

开展了养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未名博客里开设了养蚕专栏,学生发表养蚕问题、日记及相关知识近500篇,我们也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网上的回复,学生通过养蚕了解生命的过程,加强了生命体验,在老师和家长们中产生了反响,受到好评;结合五年级的形状与结构单元,组织了搭支架和建房子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动脑,活学活用,收效很好,进行了比赛,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的表现

超出了我们事先的预想。组织参加两项全国比赛,备赛己接近尾声,辅导已经开始。积极参加了区级科技大赛,王海涛同学的作品获得了区级一等奖。

美术学科:

加强了学生美术作业的规范和评改工作,增加了网上作品的展示,突出了特长培养的特色。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了得奖的大户。对组织学生参加了深圳市童话节比赛获奖20人次、南山区现场写生有三人获奖;世纪之星38人获奖

4、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综合教研组人员多,学科多。承担着小学部语数外之年的全部课程,平均每个老师每周二十多课时,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许多工作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完成。只要是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都会努力去做,都要尽力做到最好。综合教研组的老师们一直学部的工作视为己任,无论份内份外,只要是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本学期几次大规模的活动,爱心活动、音乐节、艺术节、颁奖大会、家长会每一次活动我们都尽力参与,划分会场、会前准备、会标制作……,各种活动,我们积极配合,体育老师参加组织,其他老师只要需要就能配合,美术老师配合绘画;信息老师一方面参与信息技术的培训,还帮助上课的老师制作课件;美术老师更是帮助各班级出版报。许多细碎的事情我们都在认真去做,考试前分卷了,他们来了;会场需要布置,他们去了,有了临时性的任务,他们到了,每个人都

不计得失,热心工作。

要说综合教研组表现突出的人和事,真的很多,陈红艳很有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承担了许多任务;封艳艳每天早晚都训练,带着音乐爱好者练出了一定的成效;艾筱、张娜老师的大手笔、承担了学校许多的宣传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陈红艳老师一个学期两次承担组内公开课,谦虚好思。惠国雄老师虽然年龄较大,却在工作上没有一丝的放松,不但参与了本学期大量的科学活动,还能主动承担组内的其他工作。大家乐业、敬业,能够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学科都尽职尽责,相互之间配合默契,现在我们组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关爱、充满了理解与支持。无论是教学上的研讨,学科活动的举行,还是各种临时性的工作,我们大家都能共同参与,努力完成。

回首工作,也发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综合教研组学科多,各学科的教学研讨更需进一步深入;学科之间的整合还有更多可以探索的地方;把教学工作科研化,把课题研究与教学的结合等方面还很不够,将在今后多思考,多努力。

2013.12.28

第9篇: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转眼间又到学期之尾。我们在感慨人生苦短之余,对综合组教研组一学期工作加以梳理,以期来年做得更好。全体教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己任,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教研组已经形成了学习、研究、改革的浓厚氛围。这种浓厚的教研氛围,为课程教学改革注入了长久的活力,通过全组老师的辛勤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压力,并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我们教研组十分重视教师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研组建设的首要目标。

1、加强业务学习力度。制定业务学习制度和计划,鼓励教师进修深造。本学期教研组活动12次。要求自学研讨,并经常交流心得,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好风气。

2、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教研组中各科老教师都能带好组内的青年教师,从基础做起,严格要求,在课改的洪流中不断进步。全组青年教师都圆满地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获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3、关注教育科研新动态,注意收集新信息,虚心向兄弟学校求教学习。我们的途径:一是争取一切外出学习机会,我们在这一学期中多次参加了市、片听课学习。二是发动教师与兄弟学校建立联络网,虚心求教,互相交流信息,三是通过网上下载和订阅期刊杂志了解教育界新动态,以促进我们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四是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专业培训。

4、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我们教研组人员多,学科杂,办公地点分散,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均很重,但我们努力创造一些机会、增进老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密切联系,并在工作上互相帮助,增进老师之间合作精神,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使每一个人倍感集体的温暖和同事的友爱。因此组内风气较好,对领导和教务处的指示和要求,及时上传下达。集中精力围绕教学教改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教研组内具有一种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二、常规教学方面:

1、认真落实常规教学各项任务 全组教师认真学习、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要求,落实在实处。在常规教学检查中大部分老师的教案规范,备课充分,课前分析细、课后小结实。全组教师听课任务均达到学校要求。

2、教科研硕果累累

本学期开设了多个兴趣特长课,尤其是音乐和体育特长课丰富多彩,成功的开设了校管乐队、校乒乓球队、校田径队及书法美术兴趣班,取得良好的成绩,在校内外各种类型活动中 ,受到了家长和校领导的充分认可,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时间,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为江小增光添彩

本学期我们参加了诸暨市体育节,田径队与墨城完小合作取得了团体总分第六名,女子乒乓球队获得了诸暨市团体第三名。我们还成功的举办了学校第三届体育节。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为江小挣得了光彩。在学校各项活动中有我们劳作的身影,有我们辛勤的汗水。我们教研组可以自豪的说:在学校这架大飞机中综合教研组是展翅翱翔的大机翼。

四、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先进的教育理念。

2、努力克服学科杂,人员分散的困难,进一步加强和丰富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使本组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3、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要下功夫,要将经验写成心得,要有文章发表。

4、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从课堂入手,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等。

2012年12月27日

上一篇:财务工作检查报告下一篇: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