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5篇)

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1

回顾近一年来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力度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数学组组织数学教师认真学习,把握课标,抓住课改关键,积极开展新教材的学习研究,培训与研讨、交流相结合。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文章,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驾御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

2、深入研究,不断探讨。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有了更新,教学方式已经与新课改的要求相适应,改变了过去教师一人上演独角戏的局面,课堂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有效度明显提高,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逐步向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转变。

如在学校组织的一堂课活动中,张玉双老师在上“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一课时,让学生自己通过所学的知识探究三角形相似的判别方法。冲出了“以知识为本”的旧观念的束缚,树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张老师充分的相信学生有创新的潜能,更有创造的欲望,因此他把自我发展的抉择权交给了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于是学生猜想出各种判别三角形相似的一些方法。再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操作,验证猜想。这样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种无拘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由此也优化了师生关系,使教师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了教师的权威意识,增强了教师的引导、服务意识。

3、建立教研常规:

①提出要求:备课要“深”、上课要“实”、教法要“活”、手段要“新”、作业要“精”、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②完善制度:各备课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完善集体备课制度。进一步规范校本教研的时间,要求备课组每两周举行一次,学校进一步规范了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各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切实利用好这个时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关注教研的实效性,重点实践“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系列活动,坚持周周清活动,鼓励教师以此反思自己的教学,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重视资料整理和总结工作,提升学校教研活动的水平,构建具有茅坪中学特色的教学文化。

二、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1、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1)健全网络,创设平台。进一步完善学科组、学校、区三级教研活动,力求“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四重视。教研活动做到三定五有: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有效果,有教研组活动总结。教研组经常性地开展学习有关理论,互相听课、评课、疑难问题探讨等小型多样的活动,形成“平时随时研、隔周重点研”的教研氛围,使教研活动目标明确,研究深入,扎实有效。

(2)依托载体,展亮成果。以校教育科研信息信息中心组织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为载体,要求各备课组通过不同形式的课来展示茅坪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通过上汇报课,观摩课、录像课等活动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学研究,打造教学品牌。

(3)合作研讨,学科交流。我们实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学习研究教学理论,探讨教材教法,通过“对话、交流、互动”,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成为主流。在积极构建反思型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课件资源,实行备课资源的适度共享。

2、充分发挥科研先导的作用

积极走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道路,从日常教学中的难点、疑点、热点入手,组织教师展开研究、探索。

(1)加强教科研信息交流。利用网络优势,及时反映教科研动态,以利于掌握信息、借鉴运用先进的理念;同时,我组数学教师积极发表教学论文、精彩教学片段、教学设计、教学随笔等,以利于互相交流,互相提高。

(2)抓好课题研究。注重“自修反思”、“学、探、议、练”的课题研究。将这三个课题融为一体,制作课件,采用“学、探、议、练”教学模式进行编排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结合所上的课写课后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取得的成绩

教师提高了科研水平,切实转变了教学方法。一年来,我校数学教师先后有4人次在市、区上教改观摩课,有2人次上省录象课,教师发表论文10多篇,获得不同类型的奖项的有10多人次。我校数学组被评为优秀教研组。

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我们常见到的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对课的点评,但如果讨论的时候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只是由参与讨论的成员凭借自己的认识评头论足,说是说非,就不能说是有主题,而只能说是有了个话题,或者说是有了个内容。作为主题教研的主题,是应该经过聚焦、提炼后形成的中心议题,有共性、代表性和目标性。教研主题源于教学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教学问题时就会产生随机教研话题,当随机教研话题的沉淀到一定数量后,对这些话题进行归类分析就可产生教研主题。如:现在的数学教学都说应该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所以我们数学组就这方面展开研讨,就这一话题,我们提炼了主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上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过程描述

主题教研也可以以听课评课的方式进行,因为这种方式是校本、师本的,便于广大教师参与其中,只是提醒大家要集中智慧,关注主题内容。所选主题是以教师感兴趣的,以这种方式开展的教研活动,使青年教师有机会沿着从旁观者、同伴到成熟实践的轨迹前进,即提供了一个从教研者到实践者的合理参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专业能力的过程和形式。

三、关键事件讨论 (实录片段)

比如在37.4三视图授课时,我们展开讨论,如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选择了一座房屋的平面示意图入手,即让数学生活化,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创设问题的情境:

学生看一幅房屋的平面示意图

引出课题:

要看懂这些图纸,就要学会视图,视图在建筑工程学和医学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走进三视图第一课时的学习———板书课题。

在进行如何描述三视图定义的时候,各位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说讲授,讲授明白;有人说看书,自己看明白;有人说,演示直观性较强,不用讲也就明白了。第一节课,我们采用了课件演示的办法,整个课下来很顺,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处体现的不高,效果并不理想,自主性,探究性不强。于是大家提出来,能不能边演示,边讲解,再由学生亲手画出来,体现学生自主性,所以在另一个班再上时我们采用了该方法。

课件演示三视图

此种方法受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调动了起来,为下面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授课氛围。并且老师适时板书了:视图:物体的正投影

主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试图叫主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得到的试图叫俯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得到的试图叫左视图

引导体验的有效方式,体验帮助学生学习并体会了探究的乐趣。比如在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各与物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这一探究中,我事先让学生准备好了实物的长方体,像牙膏盒,文具盒,长方体木块等,学生对于实物的研究与观察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自然寻找到了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会主动的跟同伴进行了交流,场面异常的热烈。

我设计的问题是:

一起探究: (以长方体为例)

师: (1) 主视图与物体的长和高有什么关系?与物体宽有关系吗?

(2) 俯视图与物体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与物体高有关系吗?

(3) 左视图与物体高和宽有什么关系?与物体长有关系吗?

画一个物体或是组合体的三种视图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 (拿出自己准备的几何体,直观的观察,理性的思考)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和高,与物体的宽没有关系,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和宽,与物体的高没有关系,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宽和高,与物体的长没有关系。

生: (其他学生基本都在点头)

(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三种试图各反映出物体的长宽高中的哪些元素,培养交流意识,提高交流探究的能力) 。

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是探究三种视图之间的联系,从而总结在画三种视图的时候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我不讲,也不说,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画一个长、宽、高分别是4厘米、3厘米、5厘米的长方体的三种视图 (规定三种视图的摆放顺序) 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比较,自发的找到所画出的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并且会进行理性的思考出三种视图的联系,展开激烈的讨论,给了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空间,既体现了自主学习方式,又培养了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在知识目标的达成上,主要是让学生会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正四棱锥的三种视图,整个目标的达成都是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亲自动手去画,允许学生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错误与不足,教师适时讲解或是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课堂是那么的和谐而热烈。老师通过课件进行了演示,更增加了直观性,高效性。

想一想,再动手画一画:

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主视图与左视图的关系)

生:动手来画正方体的三视图,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了主视图和左视图“高平齐”的原则。

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主视图与左视图的关系)

生:动手画长方体的三视图并总结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长对正”原则

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主视图与左视图的关系)

生:动手画圆柱的三视图,并总结“宽相等”的原则

在合作探究的培养上也不容忽视。

例如:

师:用你手中的小立方块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组合体,让你的同位画出你所组合的组合体的三种视图,你去评判正确与否。

悄悄拿走一个小立方体,共同探讨你的三视图中的的变化。

生:活动,摆放,画图。积极性很强

(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说理能力) ,这个环节课堂异常的热烈,学生都动了起来,摆着自己喜欢的模型,又在给对手创造困难,其体现了合作,又体现了创新与发展。

给定几何体,学生会画三种试图,反之,逆向思维的培养同样不可忽视,我不是单纯的给出试图让学生说出几何体,而是通过辩一辩,说一说展开讨论,让小组合作完成,互相补充,体现了小组的凝聚力。

师:一个几何体的视图是唯一的,但从视图反过来考虑几何体时,它有多种可能性。请你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生:如正方体的主视图是一个正方形,但主视图是正方形的几何体就有很多,如四棱柱,长方体,圆柱等。

师:结尾处,我以一首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结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数学道理?

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不尽相同!

用一首古诗来结束今天的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数学的哲理美,升华了本节知识。

四、反思与收获

学生想理解三视图为什么可以把物体的各个表面形状表达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三视图?三视图依据的是什么原理?三视图的展开以及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是什么?画图步骤有哪些?这些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资料并结合教材及课件的演示很容易得到。我认为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述这些概念性知识,即便是举出相当多的图片和视图实例,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去发现、去体会、去理解。三视图学习目的简单地说就是:拿图来,学生知道是什么物体以及物体的各个表面情况;拿物体来 (简单物体) 学生可以绘制出三视图。三视图的学习应该在自主探究基础上,通过小组的合作完成,教师加以适时的点拨。

教师预设学生学习成效检测方式和内容,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并做出相应的激励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达到了什么效果,知道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在学习中忽略了或不理解的内容。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使学习成为一种实践任务,并能通过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从而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真正做到课堂角色的转变。

我认为,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三视图,是一种比较适合的学习方法。我想,如果有更多的同行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探索,一定会使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完善的。

我想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教学资源设置,不同的任课教师,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要靠全体同仁共同探索。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提高我们的主题教研的水平。

摘要:对于初中的数学老师来讲, 对什么是主题教研均有简单的了解, 但是, 对如何开展主题教研却很茫然, 针对一节课开展的主题教研, 演变成了就课论课。校本、师本的主题教研便于广大教师参与其中, 所选主题是以教师感兴趣的, 以这种方式开展的教研活动, 使广大教师有机会沿着从旁观者到成熟实践的轨迹前进, 即提供了一个从教研者到实践者的合理参与,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深化专业能力的过程和形式。

如何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研工作 篇3

关键词:教研工作;团结协作;课程改革

一、初中数学教研工作开展状况

就目前我国各大中学来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教师能够很好地完成数学课程改革 的任务,做到寓教于乐,初中数学教研工作在全国的各大初中都得到了开展。部分学校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使教研工作得到了有效开展,但是也有部分学校在进行教研工作的开展时,简单地进行教学工作总结,不能将教研工作的开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使初中数学的教研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针对这些有得有失的状况,各个初中的数学教研组也在积极探索有效开展数学教研工作的方法,使教研工作的开展对数学教学能够起到推动的作用。

二、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研工作的方法

1.做好数学教研队伍的建设工作

想要有效开展初中数学的教研工作,首先要做的便是做好教研队伍的建设工作。检验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将决定着整个教研队伍的水平,只有教研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所上升才能确保数学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教研队伍的建设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教研队伍成员的自我学习。作为教研队伍的一员,为了能使教研工作顺利开展,使数学教学能够跟上教育的发展,应该加强自我学习,首先要就初中数学教研任务大纲进行学习,明确每一项教研任务以便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2)学习教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理解教学改革的内容以及方向,对应的做好初中数学的教研工作计划;(3)积极接受再教育。

2.团结协作,加强交流

教研工作想要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必须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教研组是所有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单位,在教研组中老师们应该团结,相互就教学方面的经历以及经验进行交流。针对眼下新课改的教研工作的安排计划进行商议,总结出较为合理的教研计划,以助于数学教研工作的开展。具体的实行步骤如下:第一,召开定期的教研组内部会议,就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经历进行交流。对于数学工作者来说,大多数的时间都是集结在课堂上,所有的教研经验都是从课堂中获得而来,然而因为每个的教学方式存在差异,因此教研经验也会各有特色。第二,展开公开课,进行课堂的观摩。

3.紧抓课堂教学为教研工作做好准备

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师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而教研工作的完成也并不是专职的。就教研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空口说白话,而要通过实践来总结,然后将教研的工作经验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进行不断地完善,也就是说教研工作的基础就是课堂教学,所以想要有效地开展初中数学教研工作就务必要紧抓课堂教学为教研工作做好准备。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其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领悟能力,同时也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授能力,要是学生听懂、会做,因此课堂时教研工作开展的最佳地点,课堂的授课经历,课后的总结,撰写教学总结和案例,这样将会为初中数学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加砝码。

4.从思想到理论实践课程改革

从目前我国的数学教育来看,在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上远高于国外的国家,而初中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如今的数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增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还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爱好,以及探究数学难题的兴趣。为了使初中数学教研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师务必做到从思想上到理论上时间课程改革。作为初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大力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游戏、讲述数学名人如华罗庚的故事使同学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应付考试而是陶冶个人情操,且具有一定的乐趣的。

有效地开展初中数学教研工作对于推动数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为初中数学的教学提供保障。在进行教研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脚踏实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初中数学的教研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使整个初中的教学工作享受到数学教研工作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

[1]陈旭燕.农村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3).

[2]姚晖.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实效性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高中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 篇4

一、教研活动总体情况

1、公开课 本学期全组上公开课共计7人次,其中王副校长,陈春雷主任各上领导示范课一节,马婷婷老师上青年教师师范课一节;蔺文娟老师上汇报课两次;李进和李丽萍老师参加全市优质课比赛。

2、讲座 本学期我组组织组内讲座两次,主讲人均为王校长,一次是针对高二会考复习,另一次是高考信息讲座。

3、其他 本学期我组组织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和一次月考试卷分析;集中学习新课程标准三次(在机房看有关新课程的光蝶),专门组织集体备课两次(其它的集体备课时间由各备课组长自行安排时间)

二、教研组例会情况

本学期我组开教研组会共计十五次,五次未开,原因是:开学第一个星期四下午我去教研中心开会而未能开教研组会;由于期中考试和两次月考耽误了三次例会,还有最后一个星期没有开会。每次教研组例会考勤情况良好,除了偶尔几次有个别老师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请假而缺席外,基本上每次例会人员都能到齐。在这里,我想对我组的两位领导王校长和陈主任提出表扬。这两位领导在工作很忙的情况下也很少缺席教研组例会。这一方面给全组其他老师起到了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因为有他们参加会议,无形之中提高了会议质量和效果。

三、我组教师具体情况

高中数学组是个很团结的集体,在各备课组长的通力配合下,我组的一切工作进展很顺利。在这里想对高一年级备课组长马婷婷老师和高二年级备课组长王芳老师提出表扬。这两位老师工作很认真,每次有工作安排,只要给她们一传达,她们便马上行动起来,把工作具体安排到个人,从未耽误过工作。当然,其他老师也很配合,从不推托工作,大家除了干好本职工作,组内安排的工作也都能很好的完成。

本学期,我组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赵娜、张玲玲两位进校教师已完成了第一轮的教学。她们在自身的积极努力下,加上我组有经验教师如王校长、陈主任、赵玲老师的指导下,已经成为很出色的高中数学教师了。她们很顺利地完成了高三的教学工作,并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爱戴。李进、李丽萍两位进校教师,工作不到两年时间,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全市优质课比赛,并都取得了二等奖的可喜成绩。成绩来之不易,比赛前,他们都试讲三、四次,全组其他老师几乎都参加每次试讲的听课,大家很仔细地听课,听完后,全组进行一次又一次评课,且每位老师都很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蔺文娟,进校教师,通过本学期的进一步努力钻研,多听课,加上其师傅陈春雷老师的精心指导,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已经能驾驭课堂了,这从本学期的两次汇报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我组的青年教师身上还有许多需要不足之处,我们会继续团结一心,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高中数学组,加油!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学教研活动总结 篇5

安子口中学数学教研组

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必须朝着适应未来的方向进行深刻的变革。新课程的推进,既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持挑战,同时也应看到,它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极好机遇。教师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同时作为专业人员还必须遵循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谙熟他们的需求,掌握学科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新课改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师再也不能仅限于传授知识,而需要“唤醒不被知晓或沉睡中的能力,使得每个人都能分享到人们完全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因此,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成为本课程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对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突出知识的建构过程,如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作大量深入的探索。教学活动只要将学习任务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真正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长期以来坚持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获得了有益的经验。

第一,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们努力学习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论,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注意把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与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同时也注重将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事实证明,理论必须与实践不断结合才能为教师所掌握和运用;同样,也只有经常性地反观课堂教学实践,对其进行浓度思考与梳理,才能使教学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第二,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修养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都需要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思索,不断进步,实现其专业发展。学校领导想方设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促进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觉的反思与总结,引导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进行反复的“对话”,并将“对话”的结果以课堂教学设计的形式表达现来,帮助教师整理了教学反思,提升了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第三,关注学生现实与心灵的世界。每个孩子都是带着一个真实或想像的世界走进学校的。教学并非只是传授知识,而应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它置于学生经验过程或可理解的条件或情景中,使学生能在答案和问题间建立深层的联系。教师们关注孩子们“随身”带至学校的知识作为教学的起点,目的是让每一位孩子都学有所得。

二、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在课程改革方面坚定信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成果是显著的。为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教师们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有耕耘必然有收获,教育可以说发生可喜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正在形成;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逐渐以“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他们逐渐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呈现出自主、探究、合作的良好氛围;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向平等、合作、互动的态势。积极发挥为主导作: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为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后,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师生互动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练结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教学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自己执教一至二节公开课,使自己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数学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认真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学习情况,使在辅导中有的放夭。

三、组风建设

我们中学数学组每位教师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治学,讲师德,积极向上,教师辅导学生非常耐心,遇到问题总是通力合作探讨,经常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数学教研形成了一个团结勤奋,锐意进取的战斗集体,充分体现了教研组的整体功能。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学习新课程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教材知识的联系性与系统性;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数学教研组常态课教学活动总结 篇6

为促进和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高效性和实效性,实现向课堂要能力、要发展、要质量的目的,我校开学初就开展了随点随听教师常态课和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数学组十一位教师对学校的“师导生探,实践应用”教学模式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学习,并根据“五代”即以题代议,以题代思,以题代解,以题代练,以题代测进行精心地备课,使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将知识融入到习题中,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了数学的魅力。同时又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课堂,灵活运用着教室内的壁板,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一、课堂中的亮点

每位教师的课听完以后,我们进行了集体评课。大家一致感到现在每位教师的课堂,无论是教学流程,还是教学组织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充分显示了教师们在学习完校长的讲座后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并应用到课堂实践中。

1、把时间还给学生,放手就是一种关爱,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学习最大的悲哀是依赖。赵小明、张燕、唐国敏三位教师课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给学生大量的独思、独学、群思、群学的时间,给学生创造了很多的展示空间,一节课下来,老师说的话不多,学生在思考中、讨论中学会了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应用了知识解决了问题,为各位老师做出了榜样。

2、“五代”教学法体现明显,李凤娟、阙惠玉、刘也习题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符合知识的递进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起点低、容量大、节奏快。习题的设计突出重点,同时分散了难点。注重一题多解、开放习题的设计,注重了对学生开放性和严密性思维训练。

3、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学习效果才能好起来。苏秋云、张志良、王宝良老师的课能够关注学困生,对学困生耐心有加。提问时充分给学困生回答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干,都能动起来。

4、刚来的张玉龙老师的课上的很老练,课上氛围融洽,教态自然大方。

二、存在的不足

每个人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做到十分完美,都会存在缺憾,通过听课我们还需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点,存在的不足大致有以下几点:

1、多数教师缺乏课堂的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诱导性问题的语言、规律性的总结。

2、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到位,对学生的站姿、回答问题的语速、黑板板演的清晰度和整齐度要求不严。

3、小组活动分工不明确,组长作用发挥的效果不佳。有的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

初中数学教研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篇7

数学教研组是数学教师合作从事教学研究的学习型组织, 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 是全面完成数学学科教学任务和提高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为充分了解我镇三所初中数学教研组活动的现实状况, 特设计了一份“教研组活动情况问卷调查表”, 旨在总结各校开展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说明:问卷的对象为三所初中数学教师, 本次共下发“教研组活动情况问卷调查表” (以下简称“问卷”) 共30张, 收到有效问卷30张, 回收率为100%。以下是对本问卷各项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1.您愿意参与学校的教研组活动吗?

我们欣喜地看到, 有76.6%的教师愿意参与学校的教研组活动。这说明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寻求专业发展的意愿是比较强烈的。也有19.9%的教师“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参与教研组活动, 这可能与教研组本身活动意义不大有关, 也可能这部分教师研修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加强教师树立自身发展意识培养当务之急, 提高教研实效性也是今后教研组开展活动首先予以考虑的。

2.您所参在的教研组活动, 主要侧重于以下哪种方式?

从这个表格, 选择“听评课, 集体研讨”活动的占72.4%, 可以明显地看出教研活动形式单一, 但可以肯定的是教研组活动也能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活动, 也有10.3%的教师认为教研组活动只是“传达上级文件精神, 完成领导交办任务”, 这样务必使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 反而使教研组活动流于形式。

3.你认为当前学校教研组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是? (可多选)

可以看出, 教研组活动中突出的问题集中在“布置任务多, 深入研究少”、“活动形式单一, 内容简单重复”、“集体参与少, 个体展示多”等方面, 并且也有17.2%的教师认为活动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 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活动主题。联系上面的数据, 可见教研形式中“听评课, 集体研讨”也只是为每个教师完成任务而逼上梁山, 应付形式开展活动。

4.在教研组活动中, 您觉得自己比较经常或擅长做的是 ? (可多选)

这个表格告诉我们, 在教研组活动中只是扮演“倾听者”角色的教师居多占50%, 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很多日常教学中教学困惑也没有在教研组活动中得以解决, 导致他们认为参不参加教研组活动都无所谓, 反正对自己的教学起不了作用。只有26.6%的教师愿意表达自己的经验和不足, 寻求解决。可惜只有6.6%的教师敢于质疑别人的经验和做法, 这说明教研组活动中教师思维的碰撞机会少之又少。

5.您觉得有效的教研活动方式是哪些? (可多选)

选择“跨校联合式”教研方式的教师占了34.5%, 寻求联合教研方式, 值得教师期待。也有教师选择“主题沙龙式”、“课堂滚雪球式”, 喜欢这些新颖的教研方式, 他们觉得这些教研方式可能给教研组活动带来生机活力。

三、调查结论

1.形式单一, 参与面小。

每次教研, 老师参与积极性低, 参与面小。目前学校的教研活动的模式主要是: 学期初任务布置———中间的听课评课———期中考试工作———考后情况分析———中间的听课评课———期末考试工作———总结。教研活动模式太程序化, 缺乏新意和创造, 教师感觉枯燥乏味。

2.被动接受, 缺少思考。

听课听讲座完毕, 教师点评泛泛而谈、空洞乏理, 或“你好、他好、大家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和交流, 教师的学科教学观点得不到很好的碰撞、整理和提升, 这样的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多大帮助。

3.研究内容孤立, 缺少系列化。

“浅尝辄止”式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造成“一次性的消费”, 使教师得到的专业知识不仅浅显, 而且零碎, 对专业化成长不利。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教研组建设是完成行政指令的过程, 研究主题没有遵循“从实际中来, 到实际中去”的原则, 所以老师认为教研活动是负担, 收效不大, 热情不高, 疲于应付;二是教师课堂教学重在完成备、教、辅、改、考等教学环节, 所以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习题集就是教学的全部家当, 而搞教学研究是事倍功半, 也没有研究欲望。很少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此, 只有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 才能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 引领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组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采取的措施

1.以制度为保障, 强化教研组的基本功能。

团队精神的形成, 任务的完成都取决于团队的合作, 取决于良好制度的建立、导向与评价。教研组需要依靠一些规则与准则, 目的是约束和规范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的行为, 保证研修活动正常而有效展开, 并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学校特点和教师实际, 我校针对教研组建设的制度有:教研组长工作职责;教研活动流程细则;教师备—上—听—评课要求;备课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学科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师徒结对制度; 组内教师优质课评比方案等一系列制度, 有效地保证了数学教研活动的规范开展。但是, 仅有制度是不够的, 良好的制度只有落到实处才有成效。我校行政中有专人负责检查、指导、跟踪数学教研组活动, 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切实开展;由教研组长每次活动从定主题到活动后反思, 从通知到召集到资料收集, 事无巨细, 亲历亲为, 努力调动教师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研活动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形式、定主题, 确保活动的落实, 提高活动的质量, 每次活动应有记录、有小结, 大型活动应有视频录像等, 不断积累教研组建设的有关资料, 使教研活动更规范化、科学化。

2.以教研活动为抓手, 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

数学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 结合不同层次的教师培养目标, 努力激发教师参与意识, 开展了一系列既有特色又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1) 主题式教研。结合数学新课程的实施, 教研组多次组织以“我与课改同行”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及时探讨课堂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集思广益, 共商对策, 指导实践。“集中做题”是数学组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实现自我提升的一项重要制 度。如果老师不做题或者做题的量还不及学生, 只凭老师经验选题复习, 是很难把握教材的, 更不能发现学生在解题中的思维障碍。 (具体做法:每天指定一节课, 全体备课组老师在同一办公室做题, 并交流例题的选择与作业题的选择。 )

(2) 对比式教研。为促进不同教龄、不同层次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研组数次组织多种层次的对比式教研活动, 即针对同一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 分别上研究课, 再进行集体评课。为教师的反思和研讨搭建更有效的实践平台, 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3) 评比式教研。学校制定了各种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内在的潜能。如:每学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定期进行创新教师、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供其他老师学习、借鉴;开展“五个一”系列评比: 即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执教一节满意的课、评析一堂课、写一则教学反思、撰写一篇教学论文等, 满足不同层次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使教师产生自我完善、积极向上的动力。

(4) 案例分析式教研。教学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 采用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 积累典型的教学课例展开讨论, 能促进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价值的认识, 使自身的课堂教学进一步走向理智。该教研组尝试运用课堂录像 (视频) 的形式对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模式研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整合。

(5) 联校式教研。加强校际联动, 发挥各校优势, 从而达到优势互补, 这样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平台可以更丰富。与兄弟学校教师在自身学习、科学研究、教学业务等诸多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研讨, 在大范围内进行教研活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了教师一定的压力, 迫使其花时间、精力认真对待。

(6) 电子化教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备课组实行电子备课, 建立备课包、课件包、资源包, 并做到分工合作、定期交流、资源共享。有些教育论坛的发帖、研讨, 可以与专家对话, 真正体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跨越时空的优势, 使得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互动中激荡、生成。三所学校尝试进行了网络集体备课, 有效拓展了研究空间。

3.以课题为抓手, 提升教研组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每一位教师都结合自身教学中的困惑或者自身关注的教研方向, 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 并撰写详细的开题报告, 确定教改课题, 精心准备、授课、评课, 结合自己在课题研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撰写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 定期在全组范围内进行经验交流。全组教师努力从机械的日常教学中跳出来, 围绕自身研究方向, 注重平时的主体思考, 并在随机的交流中研讨, 使教研组活动摆脱了活动时间的困扰, 实现了机动、灵活。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获得经验, 达成共识, 再来指导和改进自身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课题的研究、实践和探索, 使教研组活动主题更明确, 效果更显著, 有力地提高了数学教研活动品位。

总之, 教研组建设如能抓好上述三项工程, 则必然营造出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 给教研活动这一沿袭已久的教师业务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使教师能有所作为, 使教研组建设得到实化, 使教学研究焕发生机与活力, 从而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的重要组织,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本文立足于学校的教研现实, 对建设现状着手调查, 并生发思考。从调查目的、调查内容问卷分析、调查结论、采取的措施等四大方面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 以此有序提高初中数学教研组实效, 营造校本教研氛围,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研组建设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3 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53-01

小学数学教研组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之下成立的,是一个承担着带领学校内数学老师开展数学教研活动、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管理职能的学校教师群体性组织。小学数学教研组在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校专业化建设、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教研组基本都是按照学科进行分类,组内所有老师统一参加教学研究,争取达到1+1>2的效果。小学数学教研组(以下将统称“教研组”)也一样。如何组建教研组,使教研组的工作能落实到实处一直是学校在不断研究的问题。在综合了众多学校的经验后,笔者总结出了现在小学数学进行教研组组建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几条建议。

一、教研组组建存在的问题总结

1.学校措施不当。

教研组的组建是教师的集体活动,教研组的组长应该是专业素质最强、最受各位数学教师所信服的人,应该由集体推荐产生。不过,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学校的教研组组长由学校直接指定,很多被指定的组长并不具备该有的“长”处,无法对教研组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并不在教学一线上,对教学的实际情况不甚明了,并且没有对教研活动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使学校教研流于表面。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学校是按照年级来划分办公区域,对于教师的教研活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2.教师自身不重视。

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就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能备好课,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育,教研之类的工作并不重要。这样组建起来的教研组空有其名,教研组没有工作目标,老师各行其是,背离了组建教研组的初衷。

对于教研组的组建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二、进行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的几点建议

1.制定规范的教研制度。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行之有效的规范制度是进行教研组建设与教研组正常运行的保证。制定规范的教研组制度应该包括有以下几点: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第二次备课”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1)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建立在教师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并且应该有规定的时间。集体备课的重点是研究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典型问题、教学材料的选取等等。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该提前制定备课目标并选取此次备课的负责人。教师根据备课目标提前进行资料方法方面的准备,在备课活动中,在负责人的主持下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同事一起得出最优的结论。这种备课方式既能够加强教师教间的交流学习,又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如果能够落实到实处将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助益。

(2)第二次备课制度。第二次备课是建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第一次备课时,完成了对课本知识的认知,在集体备课后难点重点都得以解决,这时候进行的第二次备课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备课。第二次备课中教师要认真的研究好教学资料,制定好课堂的教案;并且在教案中明确要教授的难点、重点;根据课堂知识内容配备足量的精选习题。

(3)制定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适合数学科目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制度包括:工作计划;常规检查;数学教学质量监控;数学教学的总结考核。教研组协助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来组织备课组,并制定备课组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可以是每学年计划也可以是每学期计划,短期计划则视情况而定。常规检查则是教研组协助学校对教师教学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有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备课与课案的设计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学生的评价反馈情况等等。质量监控则是通过抽查学生的作业和不定时听课来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监控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总结考核是教研组在教师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协助学校完成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

2.学校进行充分的权利下放。

教研活动和管理工作不同,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学校的过多干涉并不一定会起到正面作用。为了保障学校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给教研组下放充分的权利,由教研组的老师自行推选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给老师足够的研究空间并由老师自己对产生的结果负责。

3.开展特色教学实践。

教研组存在的目的就是通过集体协作来提高教学效率。教研组的专业人力资源充分,有其他教学组织团体没有的优势,可以尝试开展特色教学。比如创建教学资料数据库,学生典型问题资料库等等。

教研组可以将老师分为几组,并将课本知识按章节划分模块,每一个小组的老师对应一个模块进行专门的教学研究。教师将这些模块的知识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思路、课案设计等构件成一个数据库,供各位老师随时参考。也可以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考核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问题收集起来,建立一个资料库,供学生和老师参考借鉴。

三、结论

一人智短,多人计长。组建教研组能够帮老师解决更多的教学问题,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不仅对小学数学教育有巨大的好处,对于其他学科、其他阶段的教育也有很强的助力,学校与老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开展教学组的组建与优化。

参考文献:

[1]阳海兰. 教研组建设之我见[J].科学咨询,2011(23)

小学数学教研组线上教学工作计划 篇9

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提出学习建议,建设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合理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保证教学效果有效、优质。

二、准备工作

在接到教育局停课通知后,学校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开会部署“停课不停学”工作事宜。

班主任:通过QQ群、微信群及手机短信等给家长们发停课通知,告诉家长学生停课后,学校采取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停课不停学”,至于可能耽误的课,复学后学校会采取补救办法。反复向学生叮嘱、强调在家自学的注意事项、安全事宜、以及师生沟通的方式和方法等,建议学生防护须知,叮嘱孩子们在家多喝水,课间注意休息,多食蔬菜水果和清肺食物,让学生们在家学得安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

任科教师:

1)制定分层个性化课表,除语数英等“主课外,同时安排音体美等课程。

2)设计好学习内容,教师辅导内容和学生作业,在线给学生留作业、批改作业,在线督促学生学习,定期推送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信息资源学习方法指导、拓展学习资料、阅读材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家长、学生保持联系,按照学校提供的作息时间督促与陪伴学生自主学习,认真记录与学生交流的情况。每天通过微信群、QQ群指导、督促学生学习,有效保证孩子们在家中自主学习的质量。

3)录制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和直播答疑,或发讲课视频,或通过视频上课。(做好日常微课的收集与整理)对于没有安排录制直播课的科目,老师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置相应的阅读、写作、观看教学片、写观后感、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的作业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内容,以学练玩结合、读写做结合,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在停课期间学有所获。

三、坚守岗位

服务学生

处室:各负其责,层层把控,落实到位,向全体教职工明确工作要求,依据学校整体要求,组织、落实好各项工作。

教师:以在线答疑、微课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切实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指导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日常习惯养成很重要: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本学科文本的习惯,注重学习方法培养,注重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班主任老师们随时关注班级学生的学习、锻炼、休息的情况,引导孩子们在家中合理作息、用心做事。

每位任课教师要抽查班级5名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情况,予以监督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作息与课表自觉学习,认真完成学科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通过照片汇报,教师收到后除指导、点评学生作业质量,同时还随时提示学生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在家长的帮助下,让孩子在家中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语文老师:提供课外阅读篇目,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数学教师:通过电话,微信为学生答疑解难。

英语教师:与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收听学生上传的朗读课文的音频,进行反馈指导,鼓励学生读得更好。

各学科教师设计各具特色的作业,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

体育:与学生通过微信进行互动,开展有趣的锻炼比赛;

美术:在班级群中晒出自己的绘画作品。

音乐:将自己学习的歌曲高声唱起来。

科学:手工作业

家务劳动:让学生自己统筹时间,自主创意实践,多读书,并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为父母长辈沏一杯茶、做一顿早餐、洗一次衣服、备一顿晚餐、打扫一次卫生等任务中任选“一个行动”。本次劳动视作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所有任课教师将班级学生合理分配,指导学生学习,或视频监管学生,讲课视频,或通过视频上课,努力使学业指导达到全覆盖,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虽然在家上课,但老师一直就陪伴在身边,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拥有不一样的课堂,采别样的收获。搞好家访工作:班主任协助教导处做好,教师家访事宜,具体按照学生居住区域(红柳花,金百合,金胡杨,芙蓉花等),按照教师居住区域做好合理分配,可以在某区域,某时段集中家纺,重点学生家访。

四、具体实施建议

总体思路:每天上午网络授课、学生作业、教师批改。每天下午开展网络研讨。

(一)第一套方案:借助QQ,微信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学

1、撰写络教学计划

每天按照课表开展课时设置:语文2节、数学2节、英语1节。各任课教师撰写“网络教学计划”,要求具体到每天每一节的教学内容、重难点设计。学计划上传到群空间。

2、上课。

每天上午以微课的形式开展网络授课,教师按照《网络教学计划》提前录制相应节数微课,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到群空间。微课上传每天上午11:00前完成。利用家校通、校讯通或家校联系群,组织学生下载微课资源进行自学。

3、学生作业。每天上午教师设计word格式学生作业,并以附件形式上传到群空间。作业设计上传每天上午9:00前完成。同时组织学生在微课学习后下载作业完成作业。然后学生将作业给教师检查。学生作业每天不少于2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适当调整)

4、作业批改。以跟帖的形式进行学生作业批改。每天下午任课教师依次查看学生作业日志,并以跟帖的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指导、评价

5、网络研讨。每天下午3点到5点。各班借助群,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网络研讨,解疑释难。要求各班语数英责任教师自由结合,合格分配各自的时间段。网络研讨中,需将网络研讨的过程全部录制并保存。

(二)第二套方案:借助“网络邮箱”,第一套方案不能正常开展时立即启动第二套方案)

各班申请建立自己班级公共邮箱,将邮箱号通知到全体学生、家长。然后教师将自己的微课、作业设计发到公共邮箱,供学生自学。学生作业完成后再发回公共邮箱,教师查看批改。借助“群”进行网络研讨方式不变。

五、保障措施

1、教导处每天上午12点前检查班级群,落实教学情况并进行通报反馈。

2、教导处加入各班群,每天下午6点通报反馈各班网络研讨情况。

3、各班动员学生每天把自己在家自学的过程,拍若干照片发到各班家校联系群(QQ群或微信群)。各班责任教师自行下载,然后上传到自己的人人通个人空间相册。相册命名方式日学生网络自学”,三天共需三个相册。每天下午6点前,信息处通报反馈各责任教师相册建立情况。

4、所有通报将发布在教师工作群

区小学数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和《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市教研工作计划为引领,以区教育体育局1号文和2号文为依据,遵循教学研究的规律和特点,抓住问题教研,凸显高效课堂的推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促使全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均衡、全面的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增强责任心,进一步提升学科教研人员的水平。

每一位教研员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忧患意识,树立教研人员的良好形象。改进学习方式,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主动占领教育教学理论的制高点,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和教研,用科研引领教学。每一位教研人员要趁势而上,唤醒专业发展意识,要敢于创新,有自己的思想,深入学校,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做好学科教研的调研与指导工作。要在专业化发展上下功夫,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研究的内在规律,认真履行教学管理、教学指导、上示范课、听评课、案例分析、区域交流、网络教研、经验总结推广等岗位职责,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研活动。根据区教研计划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研员要做到“十个一”(一篇论文、一场报告、一个日记、一篇读书反思、一个课件、一节示范课、一篇教学设计、辅导一节高水平课、帮扶一名弱师、包靠一个村小或教研组),确保教研员管理、研究、指导、服务等职能的发挥。及时总结、反思各项工作,明确工作的重心。

2.加强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人能弘道,亦能坏道。一切取决于人。对于我们来说,从小处讲,“道”是我们所从事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一是要从细处着手,提高每一位教师的业务素质。积极履行教学过程中的“八个精心”,包括:精心制定学期(学段)教育教学计划,精心开发课程资源,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进行作业教学,精心组织考试与评价,精心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精心进行教育教学反思。

要构筑平台,让骨干教师队伍迅速成长起来。各单位在本学期的工作中,要未雨绸缪,在建立教师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学科名师培养与使用为平台,积极

数学阶梯式校本教研模式 篇11

一、观摩学习

每个教研组集体教研的时间为连续的两节课,一般学期初我们会分专题安排部分观摩课。例如,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要经历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表述、概念的分析、概念的应用等阶段。但很多教师不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只是重视概念运用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定知识加工能力的学生就走在了前面,其他学生则获得的概念是一种“夹生饭”。长此以往,给一部分孩子的学习带来困难。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专门安排了“数学概念教学专题”,通过优秀教师授课、观看特级教师录像,了解概念课的上课基本模式。

二、讨论

就观看的课提出自己的见解,梳理出值得借鉴的内容。名师上课自然精彩,然而生源不同,环境不同,教师自身素养的差距等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展开细致的讨论,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整合大家的力量,讨论出哪些可用、如何使用、用在何处……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这个内容很抽象,上课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绿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平均分成8个小扇形,将小扇形一个一个从半圆中移出排成红绿两队,又把两队合并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然后依次进行16、32等分的割补、拼合,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学生的思维就会由模糊变得清晰,能够想象到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是可以转换成一个和它等积的长方形。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内让学生得到认知感知,学会了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且有机地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数学教师纷纷表示,遇到合适的内容,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一定比枯燥的讲解更受孩子们欢迎!

三、反思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通过开展实验课例研究,进行一课一反思。每听完一节课,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形成一篇教学反思,一节课带出一次反思交流,形成“1+1>2”的教研实效。因为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都是信手拈来的材料,因而这种形式颇受教师的欢迎。同时教师通过及时的、不断的反思,也积累了素材,锻炼了思考能力,開拓了思维方向。随笔式的反思为老师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技能,为以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四、模仿

仿照观摩的优质课的整体思路进行备课,组织课堂教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不能要求老师一下子将名师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但必要的模仿确实是促进内化进程的催化剂!

五、再讨论

观摩之后,学校每周随机抽取一位教师上课,提前两节课通知到教师、分管领导及所有组员参加听课,课后一起进行会诊式研究,实则为个案研究。具体做法是: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教研组成员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反馈艺术、习惯性行为等方面“把脉诊断”,细数“健康”状况,描述“病情”表现,分析“病情”成因,提出“治疗”方案。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在研讨中,授课教师所在的年级段教师作为主要发言人,从环节设置、传授技巧等方面作比较细致的剖析,与授课老师探讨最适合本年级段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其他教师主要从知识的联接与铺垫等方面做出提醒或引发感悟,以此促进全体教师的快速成长。

六、实践

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教师根据自己的感悟,扎扎实实和将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再创造,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切实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

经过“阶梯式校本教研”,使我们看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变化。首先,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在变,由原来的规定统一式,变成了课题研究式、课例教学式、案例反思式、教研沙龙式,将教师引向问题解决,使教师围绕专题,探寻对策,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达到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同步提高。将教师引向实践追踪,学会对某一个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教师之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大家目标一致,共同献计献策,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其次,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角色在变。教师更善于从身边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发现研究,并从中获取信息,改进教学。教师更注重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逐渐形成良好的态势。教师主动研读教育理论书籍,用理论指导实践,去审视课堂教学,去反思教学过程,去分析成败得失,不断增强教学研究的主人翁意识。

“阶梯式”校本教研模式的开展,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老师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大家纷纷表示,现在有了名师导向,再加上自己的再创造,课堂教学活跃了,教学水平也相应提高了,这的确是迅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姜连龙.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华少年,2015(18).

[2]丁毅.初三数学复习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5(14).

数学教研课题的选择原则和策略 篇12

学科教学论文选题要从教学实际和个人实际出发, 从学术信息出发, 一个选题, 当或不当, 其衡量的原则是:

1.价值原则。

选择课题首先要考虑是否有研究价值, 主要包括:对发展数学教学理论有贡献;对指导数学教学实践有现实意义, 或者是可操作的, 像现行高考出现的新信息题, 研究其特点、类型、解法以及产生的种种思维定式就是一个迫切的有现实价值的课题, “寓开拓智力于总复习习题选编之中”, 能够被他人利用, 得到广泛的认可。

2.创造性原则。

选题应有创新意识, 决不能人云亦云。例如, 求解数学选择题的方法问题, 大家都取材于分析法、筛选法、计算法等这些人人皆知的方法, 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要做到“旧中见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实、人实我深”。

3.科学性原则。

课题必须选之有因, 立之有理, 具有客观的事实根据和科学的理论依据。科学性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选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二是应该以客观规律为基础。

4.可行性原则。

教学论文要讲究实效, 首先要服从于学科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践的需要, 为教学服务。

二、选择学科教研课题的策略

1.题目宜小不宜大。

尤其是对初学写作的教师, 很可能半途而废, 即使勉强搞下去, 写出的论文只能是蜻蜓点水, 或者虚有其表, 华而不实。当然, 不是说题目小就不必涉及理论, 我们应该以小见大, 用小题目衬托出广阔而深刻的理论背景。

2.见地宜新不宜旧。

“创新意识”, 有无新意, 关系到文章价值的大小。教学论文写作更要刻意求新, 宣传新观点、新思想, 介绍新方法、新经验, 反映时代气息,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题材雷同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它、理解它, 选择与众不同的构思, 旧题新作、旧题新解。

3.内容宜熟不宜生。

选题要避免陌生, 缺乏基础、体会不深的内容。作家冰心说:“不要写自己经验以外的东西。”

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13

2017年春季最新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我校认真贯彻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立足“35分钟”课堂的教学研究、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现就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围绕校“35分钟课堂”和教师课题的开展,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以及自我学习一些教育教学书籍刊物,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努力促使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感悟,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每月按时完成了“教育综述”和“我最得意的一节课”摘抄500字。

2、结合每学期两篇教育教学随笔加强教学反思。认真撰写案例、“最得意的一节课”并组织参加区案例、“最得意的一节课”的评比。李朝品的《小学数学的课堂应该是基于“核心问题”的课堂——记两节“认识人民币”听课有感》获区案例评比三等奖。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1、本学期,我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每位教师

都有严谨、扎实、高效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能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并依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做好教学后记。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查漏补缺,培优辅差,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围绕市、区“数学与生活”学生作品征集竞赛这一工作,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最终区级每个班都有收获,市级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李朝品和刘芳老师被评为区“优秀辅导员”。

3、积极组织全体三四年级学生参加校“数学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丰富了

学生的数学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三、大力推进教研活动的开展,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利用集体备课认真做好教材研读与学习、平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讨论研究反思。提高认识与处理水平。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2、以“随堂听课”为契机,加强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师认真钻研每课教材,深入分析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对数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

先后有黄腊香的《三角形的分类》、陈道年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邓树清的《千米和吨的复习》。

3、结合交流老师黄腊香的汇报课暨城区小学联谊课《倍数和因数》,展示和促进了老师们的教学研究。

4、课题研究:

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基于‘核心问题’的市、区联动小学数学教学研活动

②黄腊香老师的市级个人课题“小

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错误资源的运用”获得立项;

ƒ章志勤老师的区级个人课题“小学数学隐性失分成因分析及策略研究”获得立项。

④课题组成员李朝品参加省规划课题《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和区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运算失误归因及提高运算能力的研究》的开题和研究工作。

⑤课题组成员刘芳参加省规划课题《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开题研究工作。

5、李朝品老师参加第八届区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在校领导和组内教师的关心帮助下经过笔试、材料、课堂教学层层考核终于顺利的过关完成了比赛并获得了“区优秀青年教师”的称号2017最新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2017最新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6、“师徒结对”工作。在教科室的精心组织下以“师徒结对”为契机与平

台,认真开展了“师徒帮扶”工作。师徒双方以真诚、真心、用心进行“做人”“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互动学习研讨活动。

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14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

3、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同时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4、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本学期我们全组教师的公开课都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多数老师都能自制教学课件,熟练操作。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能自觉地、经常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并能利用网络技术上网了解教学信息和课改新动态。本学期由潘老师为数学组教师进行了电脑操作培训。使年纪大的老师也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课堂。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六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平时组内单元把关、每次检测各年级都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并填好后进生跟踪记载。

3、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备课本及作业本2次,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 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教后反思。作业布置适度有层次,作业批改规范及时,符合要求。

4、在教研组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上1节教研活动课,其他老师同科,骨干教师上一节公开课,独立备课,课后结合课题大家进行评课,课后做好反思工作。组内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完成任务。

5、一学期中全组教师每人听课10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

三、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

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培养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了一对一结对互助活动,做好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四、开展学生竞赛,促进学生成长。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成长。本学期数学科组开展优秀作业展评和计算比赛的活动。并将“数学口算天天练”的活动纳入数学组长期“特色教研活动”,开展口算基本功练习,每个学生有口算专用本,每天10题口算题,学生练习的形式多样,早上和同桌互相练习(有的以小组为单位循环练习),课堂与老师练习。

回家与家长练习,学生渐渐形成“数学口算天天练”的习惯,通过练习口算,提高了计算能力,也带动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回顾口算训练,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到提升,尤其是后进生,所以我们将继续做好“数学口算天天练”活动。

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篇15

一、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石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学会学习, 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 教师培训工作量大、面广, 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 我们的校本教研模式首先强调“学为先”。因为教师既是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导者, 又是评价者;既是教育者, 又是受教育者。例如, 我们在教研的时候, 经常向数学老师推荐相关学习网站、各种报刊资料目录以及可操作性强的书籍等。通过学习,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转变教学观念。

二、诊———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推力

“诊”, 即像医生会诊病例一样, 诊断教育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我们把教研活动变作“会诊室”, 辨难解疑, 解决需要研讨、交流、辩论的问题。无论是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或新教师, 根据自己存在的困惑, 提出问题或设想, 都可以借助“会诊室”, 开展群体合作式的教研。

我们利用集体教研时间, 规定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由中心发言人提出每次在教育教学上的问题, 然后通过集体讨论, 得出统一的意见。通过教研会诊, 增强了教研氛围, 促进了教师参与教研, 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我们为了调控教学, 及时了解教学情况, 开展了“诊断式教学考查”。不定期对一些重点单元进行测试, 并且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 找差距,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薄弱环节, 及时查漏补缺。如一年级上册, 我们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考查, 二年级上册, 我们就对“表内乘法口诀”进行考查。通过这样的诊断教学, 拉近了班级差距, 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

青年教师就如璞玉, 如一把未开锋的刀, 只要用心打磨, 璞玉就能焕发光彩, 钝刀也能成为利刃。“磨课”这种教研形式, 突出的就是教学历练。在教研活动中, 让他们“磨”设计, 磨的是理念, “磨”课堂, 磨的是技能。“磨课”强调同伴参与, 突出一个“练”字, 而且还是反复地练, 才能达到效果。

“磨”是在教师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 并非局限于特定的人群, 任何一位教师都有做主角的机会, 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精品课, 就像璞玉一样, 经过雕琢都可以成为良器。这种“临床式”的历练, 其价值不仅仅能让教师上出精品课, “磨”的经历更是一笔财富, 对于所上的每一节课都不是以最好为终极目标, 体验成长、体验成功才是闪光的东西。

四、思———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窍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教师终身受益。”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语言、行为、效果等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 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设计思路、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反思, 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和修正的过程, 更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 捕捉教学中的灵感, 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 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 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总之, 构建“学·诊·磨·思”校本教研模式, 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它将给校本教研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我们就着手对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制度建设、开展形式、开展的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索和研究, 总结出“学·诊·磨·思”的校本教研模式。“学”, 重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 重在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诊”, 重在发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工作实效;“磨”, 重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历练, 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技能上得到培养;“思”, 重在教学得失反思, 让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上得到提升和拓展。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成长,教研模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多层住宅楼调研报告下一篇:保育员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