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组织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科技组织(精选12篇)

农业科技组织 篇1

1.1 创新效率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前所未有的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因此,一般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1]。

创新效率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益的最有效指标,也是衡量一种制度是否有效、有利和有力的最直接标志。本文所指的创新效率,是指基于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益,通过建立有利于调动创新主体的创新激情、紧密联合与协作热情的制度选择和管理创新,实现各创新主体的目标最大化和科研创新与技术转化应用效益的最大化。

1.2 制度选择

制度是广为人知的、由人创立的规则,它们的用途是抑制人类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制度总是带有某些针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有效率的制度,应该具有简单、确切、抽象、开放性和适度稳定等特征[2]。恰当的制度有助于降低复杂系统中的协调成本,有助于限制并可能消除人们之间的冲突,还有助于保护个人的自由领域[2]。

囚徒困境描述了这样一种处境:当双方或多方不合作时,他们的处境就恶化;但是,由于另一方或几方不可能作出可靠约定,每一方就都冒险自行其是??可见,囚徒困境有利于共同体的有益目标?囚徒困境告诉我们:在有的时候,但并非永远,合作是社会所欢迎的;同时,需要有制度来巩固这样的合作,而且还要防止制度陷入助长不合作的情境中去[2]。按照囚徒困境理论,我们所要构筑的科技联合协作机制正是基于调动各方合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潜力的制度选择。按照柯武刚、史漫飞的观点,制度的功能主要有四点:有效协调和信任、保护个人自由领域、防止和化解冲突、权势和选择[2]。这与我们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的目的是一致的。制度的这一功能,正是本文研究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2 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包括:中央级和省、市级涉农科研机构,中央和地方所属农林类高等院校、中等农业职业院校,涉农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各种涉农专业合作组织等。根据近年的统计,上述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数量见表1。

注:表中数据来源:2009年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数据为农业部最新统计信息;﹡﹡数据位推算数,2009年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8000家,其中涉农高新技术企业约占3%的比例,同时考虑到全国涉农企业分布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不均衡的因素。

可见,我们有着比较完整的创新机构和主体,这些机构和主体分散在不同的部门、行业、地区、单位中。对这些创新主体而言,如何突破体制障碍深入开展联合协作,如何立足现实情况创新机制,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农业科技界如能建立一套联合协作机制,将会对全国其他科学界如卫生、林业、水利、交通等等行业建立联合协作的科研方式起到非常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的支撑作用,促进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联合协作是手段,提高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是核心,创新联合协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关键。所谓联合协作,实质是突破部门、层级、区域、单位、学科专业等界限,从战略层面到具体操作执行层面,实现具体的、实质性的、可操作的联合与协作。

3 创新制度、建立农业科技联合协作机制的必然性和迫切性

在现有管理体制难以打破的前提下,创新制度、建立农业科技界的联合协作机制,是克服现行管理体制障碍、解决现行投入体制弊端、明确各类涉农科研机构定位、明确产学研用各方功能定位、建设相对稳定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最终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必然选择。

3.1 是克服现行管理体制障碍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中对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以及对研发和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一直是分级、分部门管理,这种管理体制既影响科技创新的统筹规划,也制约着各级各类科技资源的布局与整合。开展横向、纵向的联合协作,就是要克服现行管理体制障碍,体现农业科技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有利于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确定科研目标,有利于同一领域的科研队伍围绕某一科研目标集团军作战。

3.2 是解决现行投入体制弊端的必然选择

分散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制约着财政科技经费作用的发挥,这不仅影响公共投入本应具有的整合资源的功能,还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分散问题。开展农业科技联合协作,有利于按照科技资源布局和科研目标需要统筹使用有限的财政科技经费,有利于体现财政科技经费的需求导向和公益性原则,有利于提高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使用效率和保证资金安全。

3.3 是明确各类涉农科研机构定位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高度条块分割的体制加上缺乏统筹规划、机构自主权过大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机构和人员目标定位及活动方式出现偏差、公益目标淡化,不同类型机构之间分工不清、协作不足、竞争过度等问题十分突出,一个单位内部学科设置、研究方向等“小而全”、“大而全”现象非常普遍,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低下。建立农业科技联合协作机制,就是要明确各科技创新主体的职能定位,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管理的效率。

3.4 是明确产学研用各方功能定位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产学研用结合中出现的合作不好或利益纠纷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学研用各方在结合中各自功能定位不清晰。要实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各方需对各自的定位、优劣势和利益需求有明确的认识,在尊重各方功能与定位的基础上,找到彼此能够进行合作共赢的契合点。开展联合协作,就是要打造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推广与服务、成果产业化及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在内的农业科技创新链。

3.5 是建设相对稳定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由于人事行政管理体制和科技管理体制的局限,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有目标无方向、有同行无同志、有组织无依靠、有支持无支撑”,在科研项目立项过度强调自由竞争和研究方向与内容过度强调“创新”的情况下,导致人才队伍“一盘散沙”,独占山头、各自为战等现象日益严重,不仅围绕不同产业、同一产业不同领域的专家不能联合协作,而且同一产业、同一领域的专家也不能实质性联合与密切协作。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建立联合协作和激励机制,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各司其职、业务精通、爱岗敬业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

4 推进全国农业科技联合协作的机制选择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呈现“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目标多极化”等特点。联合协作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有效模式,根据联合协作各方主体的性质、联合协作内容和任务目标,合理确定各方彼此的联合协作方式和机制,而不能简单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有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之分。内在制度大都诉诸自愿协调。违反内在规则并没有后果,但要由个人在具体环境中决定接受或不接受违规行为的后果。与此相反,主要依赖外在制度和正式惩罚的强制性秩序留给个人评估具体情况的余地要小得多[2]。因此,推进农业科技联合协作的制度选择必然要同时考虑内在和外在制度的设计。

4.1 加强高层协调,建立统筹有力的部际协商机制

国家层面,应加强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这是外在制度设计的一部分。建议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联合成立农业科技联合协作协调指导小组,常设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农业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和及时沟通反馈机制,为从体制上推动农业科技联合协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地方宜建立相应的部门协商机制。

4.2 明确目标导向,建立源于产业需求的立项选题机制

推进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农业科技人员的联合、协作,前提是要有共同的动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诉求。为此,应当从立项选题的源头入手,明确从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的科研目标导向,建立问题来源于生产的立项选题机制。只有建立这一机制,才能彻底改变当前以部分编制项目指南的专家为核心的体现极少数专家意志一统天下的局面,彻底改变因立项选题机制而导致的科研项目大老板、二老板和项目贩子把持项目而不做研究的问题。

4.3 强化分工协作,建立任务定向的量身定制机制

首先,应明确联合协作参与各方的各自科技基础条件和学科专业优势;其次,不同的科研主体应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治学治研方针,抓特色、抓优势、坚持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避免在科学研究上急功近利的倾向;最后,要明确分工协作,根据每一项科研任务联合协作各方的具体情况(包括科技基础条件、科研积累、科技人才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等),建立任务定向的量身定制机制。量身定制,就是因单位而异、因事而异,分别确定具体的、可完成、可操作的定向任务和实施方案,达到科技创新链中“一岗一(多)人、一(多)人一事”的科技资源分配与科研任务承担效果。

4.4 鼓励联合协作,建立切实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鼓励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机构、科技人员和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联合、协作,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于主动开展联合、协作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一方面,建议中央财政可以设立协作攻关项目资助奖励资金,专门用于奖励在科研联合协作方面影响较大、成绩突出的科研单位及科技人员;另一方面,国家有关农业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在部署相关科技计划(基金)项目(课题)时,给予优先考虑并予以倾斜支持。对于在联合攻关、协作研究中态度不积极、工作不配合的科研教学机构或科技人员,予以警告、通报并取消承担相关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任务的资格。

4.5 分清投入责任,建立多方互补的稳定支持机制

按照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规律的要求,在明确中央、地方政府以及项目承担单位各自投入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能够维持联合、协作长远效果的稳定支持机制。充分依托现有单位的设施条件和人员队伍,梳理各种经费投入渠道来源,统筹规划,对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行业重大、关键和共性科学研究及其相关人员经费,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对区域性较强、与市场紧密联系的重大技术研究,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充分吸纳社会资金,逐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相对稳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机制。

5 建立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联合协作的保障机制

全面推进全国农业科技联合、协作,需要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各级涉农科研教学及企事业单位相互协作,立足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和健全运行机制,并在体制机制、政策制度、资源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

5.1 组织领导保障

联合协作参与各方应站在支撑国家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高度,站在自身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职能定位的角度,建立本地方、本单位相应的组织领导体制,敞开胸怀,“走出去、迎进来”,经过充分协商,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可操作、有实效的联合协作机制。

5.2 政策制度保障

联合协作参与各方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及管理制度,保障联合协作行为的规范性、互利性和稳定性等,包括联合协作会商制度、资源与信息共享制度、人才流动与服务管理制度、联合协作绩效考评制度、知识产权和成果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

5.3 资源条件保障

联合协作参与各方应充分利用本单位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特别是科技硬件设施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充分结合本单位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自身科技优势,尽可能为联合协作创造并提供条件,在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前提下发挥优势、各取所需、取长补短。

5.4 投入激励保障

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和鼓励各种横向、纵向的

联合协作,并建立相应的“以奖代补”政策,奖励在联合协作中积极主动、机制健全、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联合协作参与各方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保障,把参与联合协作与福利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日常管理结合起来,鼓励科研人员在本单位、本行业以及国内外的科技创新与服务的各种形式的联合协作。

参考文献

[1]金镝,孙立新.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3):214

农业科技组织 篇2

1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是现实问题之原则。矛盾能够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矛盾的实质就是问题和差距。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在哪些方面能够取得创新与突破, 首先就取决于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二是发展趋势之原则。从问题导向出发应当立足于我国当前实际, 创新更需要立足于长远。为了实现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 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整体发展趋势。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是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 也就是让现代工业以及现代技术能够深入到农业以及食品工业, 农业产业应当积极采用工业生产方式以及组织方式, 不断延伸产业的链条, 将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服务, 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共同联结成一个整体, 从而真正形成一体化经营。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制度安排一定要充分适应于这一变化以及要求。三是事物本质之原则。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并非是为了毁灭。一旦事物的本质出现了改变之后, 一个事物也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而是成为了别的事物。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所进行的创新并不能完全改变该组织所具有的基本属性, 比如, 所有者和惠顾者的同一性、对成员实施的民主控制、依据惠顾额来分配盈余以及资本报酬的有限性等属性。

2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基础条件

一是客观层面条件。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今,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期, 我国农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基础条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近年来提供了非常大的政策性支持。同时, 我国的农业产业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 以上这些均为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提供了客观层面上的条件。二是主观层面条件。现代人对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已有三十多年, 积极开动脑筋和解放思想, 尊重广大民众的首创精神, 更好地鼓励创新的良好文化环境已经形成。但是, 对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来说, 人们在认识上还不够到位, 对于经济合作组织的本质、作用以及前景认识均不够清晰, 在思想也对该组织的发展创新不够重视, 今后还应当开展更加艰苦的制度创新宣传教育等工作。三是操作层面条件。我国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推动是操作上的重要条件。如今, 我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积极推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具体工作, 比如, 制定了扶持该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 及时颁布有关法律法规等。然而, 要想真正将优惠政策做好、做实, 还应当制定出具体的配套法规, 从而让其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政府部门应当积极放手让广大农民进行实践, 不去追求表面的形式而是更加关注实效, 从而创造出更加有利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创新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 尚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落实。

3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 创新社员的结构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合作社属于小农互助组织, 其成员为直接从事具体的农业生产与经营的人员。依据加以推断, 我国传统的农业合作社在规模上还较小, 社员的来源相当单一, 因而不利于合作社提升活力与参与竞争。所以, 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在成员的资格上进行变通, 从而提高包容性, 提升资源所具有的配置效率。不但农民可加入到经济合作组织之中, 而且农业科技人员也可加入其中, 允许其用技术作价加以出资;自然人也可加入其中, 法人也可加入到其中, 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技术设备资源或者信息资源以发挥作用。显而易见的是, 为切实保持农民社员在经济合作组织之中所具有的控制地位, 对于非农民和法人进入到合作经济组织之中, 在所占成员的比例或者股金的比例上进行限制性的规定。具体的比例要立足于实际, 允许存在相应的差别。

(二) 创新传统的农地制度

虽然家庭承包责任制给予了农户以某种自主经营权, 有效降低了管理的成本, 并且克服了农业所具有的外部性。然而, 目前的土地使用权是依据人口平均分配的, 这一制度将限制广大农户所具有的生产规模, 而且因为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够健全完善, 为了让脱离于农业开展非农产业的农户极难取得土地的使用权, 应当扩大该组织的生产规模, 从而切实降低长期的平均生产成本, 这样一来, 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农户却难以得到所需土地的使用权。与此同时, 这样一来还降低了广大农户对于技术变革以及应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有鉴于此, 一旦不及时实施农地制度的创新, 肯定就会将对农业产业的现代化造成不利的影响。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了完全依赖于人民公社集中占有全部土地, 从而实施集体化的规模经营, 这显然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当前我国必须创建有助于提升家庭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地制度。具体来说, 就是在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完善之后, 随着我国农村各类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 城镇各产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为此, 要切实稳定我国农地集体所有以及家庭经营的各项基本制度, 保障农地能够用于农业的基础上, 不断降低农地所具有的社会保障方面功能, 切实改革依据人口平均分配农地的使用权制度性安排, 形成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地使用权跨社区流转体系, 让农地和劳动力、资金间能进行自由地替代, 这样一来就能逐步实现我国农地的规模化经营之目标。

(三) 创新融资的体制和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社缺乏足够的融资能力弱, 这就要求在合作社的融资体系上加以创新。例如, 既然有入股的生产者成为社员, 也应当允许那些有纯入股的投资者成为社员, 还应允许一人同时认购多股, 当然也可允许缺少资金的农民多人共同认购一股。社员认购股金的形式既可以是现金, 还可以是将实物予以作价出资。为提升资金所具有的流动性, 还可规定, 只要合作社能够同意, 股金应当在合作社的内部社员间给予相互转让等, 从而能够吸纳更加多的社会资金以及别的生产性要素, 进而扩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所具有的融资能力。

(四) 创新组织民主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社所实施的民主管理都是一人一票的。因为农业合作组织社员的认购股金数量不断增加, 而且彼此并不相同, 这样一来就给民主管理的原则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要严格遵循一人一票之原则, 从而实现公平管理。如今, 为了兼顾公平和效率, 就要求切实改变单一地依据社员的人头来确定投票权的办法, 而是要根据社员所持有的股金之差异, 在实施一人一票的基础上还要允许一人多票或者多人一票。与此同时, 还应当对单一社员占社员总票数之比例进行一定的限制。如此变通能够更好地协调利益和风险, 平衡公平和效率间的相互关系, 不仅有利于调动持股大户所具有的主动性, 而且也不会改变大多数社员对于经济合作组织所进行的控制, 从而保障民主管理。

(五) 创新分配机制

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社较为注重公共积累, 这样一来就会忽视社员在投入资金上的分配。就合作社的本质、宗旨和其自身发展状况来看, 如此制度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却并不利于实施投资激励。因为当前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利润水平上还不够高, 财务管理方面相当薄弱, 以往的"大锅饭"思想产生的阴影尚未彻底消除, 因此, 可采用再次实施新筹资的手段进行解决。对于那些盈余分配, 应当兼顾投资, 可以借鉴北美合作社之经验, 即每位社员一定要事先承购和其交货量相匹配的股金。如此一来, 就能将按惠顾额来分配盈余和按股金参与来盈余分配进行彼此结合。这一对资本报酬所进行的调整, 能够较好地解决以往传统合作社产权较为模糊之问题, 切实强化了对产权的激励, 而且还不会违背依据惠顾额来分配盈余之规定性, 确实是制度的一项创新。

(六) 创新农业服务组织制度

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逐年提升, 家庭经营专业化程度同样也在不断提升, 这样一来就会让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农民十分需要农业生产以外的独立农业服务组织为其提供相关服务。这类组织应当要提供包括农业机械、农田保护、养殖防疫、农业技术指导等内容, 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业专业户对于服务所具有的需求, 而不是无偿地来享用各类公共物品。所以, 该组织的运行不管是提供服务的各项目内容, 还是各服务所需要的收费, 均应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实施。当然,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现代化还需得到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同时, 政府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等服务组织也应当为广大农户提供农业市场预测以及相关技术信息、技术咨询指导等力所能及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韩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7.

[2]彭春城, 胡聪慧.中国农村急需制度创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消费导刊, 2008 (5) .

[3]彭俏春, 沈映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对接--基于制度成本的分析[J].北方经济, 2008 (22) .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探讨 篇3

关键词 “三农”;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097-02

“三农”问题一直束缚我国农业全面发展,若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我国的合作经济不会有质的飞跃。“三农”问题涉及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各方面,是最能反映我国农业在哪些方面存在这缺陷。我国政府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探索“三农”你会发现它所包含的实践价值它是透过问题的表面现象,真正解决农业的内部制度问题。目前,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很低,但面对农业经济复杂的局面,一定要保持足够的信心和决心。

1 我国农业合作要尊重农民的意愿

农民是农业经济构成的主体,只有农民对农业合作经济有了新的认识和观念上的转变,才能支持和拥护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才能将实现我国农业腾飞作为共同的利益,才能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的推动我国农业走向更深度的现代化。当农民有了自主性和团结性,组织模式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我国农民的物质文明才会上一层楼,只有物资文明殷实了,精神文明才会进一步提高。最为关键的是农业合作经济模式要从为农民谋福利的角度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这样才是对“人们当家作主”最好的诠释。

2 农业合作经济模式的由来

农村合作经济模式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要追溯到空想社会主义,其发展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得到丰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要始终坚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规律和农业生产实际特点采取多模式发展方式,搞活我国农村经济模式。现代化工业下,农业合作经济的投资模式和渠道要时刻保持多元化、农业标准指标要高、提高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3 农业合作经济模式的完善需要什么

总结发达国家农业飞速发展经验,实事求是,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我国农业经济组织模式,研究怎么使农村合作经济长效健康发展的模式。同时,要对构成农业经济的主体农民的培训,让他们掌握现代化知识。当然,政府也要做好对农业的扶持工作,让合作经济模式在我国农业中生根发芽。农业合作经济模式需要一个系统的指导组织模式、一批实践能力较强的主体、和政府在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只有这3个方面全面紧密结合起来,农业合作模式才会完善。

4 农业合作经济模式有哪些直接和间接的动力

农民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主要组成成员,他们是农业合作模式的直接动力,他们是该模式的直接实践者。其产品是否增值是否可以规避风险都与他们密切相关,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中的实践作用。政府是农村合作经济模式的间接动力,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支持农村合作模式,政府的支持使得农业有足够的资金。只有这样,农民才会更加有自信,作为农业经济制度的主体,才会积极寻找切实可靠的途径去解决降低成本的问题。只有将直接动力和间接动力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使农业合作经济模式朝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

5 研究农业合作经济模式发展的动力

研究我国农业合作经济模式的动力,其主要的目的是在于丰富农业合作模式的理论,在实践中一些科学的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济合作模式的理论有了充分的发展,才会有效指导实践。我国农业合作经济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和前途似锦的发展空间。研究我国农业经济模式意义重大,因此在对农业合作经济模式的研究时,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尽量避免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出现类似的错误,减少农业经济上损失。

6 结语

农业合作模式不是一个新兴的理论,它的出现已有一定的历史,并且也有很多国家对其进行实践和验证,若是对其有深入的见解和正确的实践,农村合作模式一定会展现出它的优点,给我国的农业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缓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瓶颈。所以农业合作经济模式担负如何搞活我国农业经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任。政府对农业也要加大投资力度,在资金的来源上也不要只来自财政收入,可以根据地区存在的优势招商引资,使投入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业合作模式在实践中必定会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只有对其抱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才能在其完善过程中呈现出繁荣、和谐、稳定、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立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选择——以美国、日本、法国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4-27.

[2]侯杰.罗丽英.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分析与组织创新[J].求索,2009(8):73-75.

[3]张学鹏,杨子平.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功能定位及模式选择[J].开发研究,2006(6):65-67

农业科技组织 篇4

“科级干部下基层”活动计划

根据县委办公室文件《关于在县直机关单位开展“科技干部下基层”活动的通知>》(从党办发„2011‟66号)精神,结合我局作风建设年工作安排和本单位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农业和扶贫开发局开展“科级干部下基层、促进作风大转变”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的具体措施,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强化机关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局党组要求,蹲点期间,部门科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了解情况到一线,指导督促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的要求,帮促联系基层单位履好职能职责,凡涉及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工作不得规避、不得推诿、不得拒绝,要带着办法下去,带着问题回来,切实做到工作在一线落实、作用在一线发挥。蹲点时间不得少于10天,要认真撰写 “民情日记”。同时要利用到基层蹲点指导的有利时机,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和谈话了解等方式,详细了解各基层单位实际情况,把工作重点放在发挥职能作用上来,为经济发展献计,为社会和谐添力。重点深入到企业、项目、园区,注重帮助解决生产要素供应、加快项目进长、推进园区建设等方

面的突出问题。认真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具体安排:

集中选派,我局选派三个分管农业、畜牧、扶贫的副局长到我县集中帮扶的往洞乡、宰便镇等项目重点乡镇开展工作。

2011年5月,杨通斌副局长,选派地点:宰便镇。2011年6月,杨安培副局长,选派地点:往洞乡。

2011年7月,谌洪光副局长,选派地点:宰便镇、往洞乡。

从江县扶贫开发局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评述 篇5

在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化的浪潮下, 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产业链管理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成功战略, 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化成为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而农业产业链组织是一种新兴的加强农户与企业、市场之间联系的农工商一体化组织, 在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发展中国家都被成功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理论与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所以厘清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相关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 归纳和总结目前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成果, 对于如何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概念

农业产业链组织集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链组织的内涵为一身, 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 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因此, 人们将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称为产业链; 产业链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体系, 近年来受到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农业产业链是在产业链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王凯、韩纪琴 (2002) 认为, 农业产业链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 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品链, 如蔬菜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果品产业链等的总和, 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王国才 (2003) 认为, 农业产业链是一个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 由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张利庠、张喜才 (2007) 认为, 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的供给和需求关联构成的网络结构, 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 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 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因此, 农业产业链实际上是产业链中一类特殊的产业链, 在这一类产业链中, 农业或农产品作为其中的构成环节和要素, 与其它部门和环节发生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总的来说, 农业产业链是产业链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它将农业生产者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 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它连接了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部门有关的企业和各类组织;它采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它是其他产业链形成的基础, 为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而产业链组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一般来说, 产业组织通常是指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狭义的产业或市场组织, 其考察的是同一产业的企业。所谓的市场关系即是处于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产业链上的物流链涉及到的产品一般情况是单一的, 比如棉花产业链、大豆产业链、生猪产业链等, 他们与这些产业链上的结构链、价值链、信息链相互连接相互影响构成产业链组织。

结合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链组织的概念, 笔者认为, 农业产业链组织是指从农业初级产品到最终消费品所涉及到的各产业群组成的战略联盟, 这个战略联盟内部各企业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关系和市场关系, 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等, 它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宏观上看,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是农业初级产品演变成最终消费品涉及到的所有部门构成的战略联盟;中观上看, 它和产业链组织是相通的, 都是产业资金链、价值链、人才链、信息链、物流链等的贯穿联结;微观上看, 各结点企业之间通过交易关系、行为关系等连接成一个个小型组织, 为农业产业链组织服务。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此外, 农业产业链组织在实践中通常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联系起来, 两者有许多共性和交叉的地方, 因此我们探讨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构建, 就必须搞清楚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2 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 对提高我国农业比较收益、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关于农业产业化概念的表述很多, 综合来说, 农业产业化可表述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农户为基础,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 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经营, 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从而实现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发展的过程。所谓市场化, 即依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所谓社会化, 即将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所谓集约化, 则是要求有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科学投入, 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实施科学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 是各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其最终目标, 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产业化, 使农业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 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 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业产业链组织都是紧密相联的概念, 在本质上是共通的, 在实际运用中也常常有交叉, 但它们又有着各自的内涵特点, 相互区别。理清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及其相关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1 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1) 两者的区别。

首先,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而农业产业链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其次,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特定的发展模式, 侧重农业经营理念、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等内容;农业产业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组织形式, 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再次, 由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 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受空间地域约束, 对于不同的产品链, 其规模和范围相差很大。 因此, 农业产业链比农业产业化具有更广阔的延伸拓展的空间。

(2) 两者的联系。

产业链与产业化又是密切联系的。产业化把产、加、销各个分散和独立的环节纳入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是基于这些环节之间客观存在着的联系, 即产业关联。若环节之间毫无联系, 不具备供需关系, 则一体化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反过来, 实施产业化经营, 可以克服有些产业链松散和脆弱的状态, 促使产业链稳定和规范, 确保产业链各环节主体的价值得以实现, 并能拉长和拓展产业链, 使产业链质量、功能得以增强。此外,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的联系还表现在两者都要受到农业生产规律的作用和约束, 都要涉及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都涵盖价值的形成和分配, 都受市场需求的方向和规模的影响, 而且均与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2.2 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关系

农业产业化组织指的是农业产业化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横向主体间的关系和纵向主体间的关系。横向产业化组织, 指的是处在产业链相同节点上的各要素企业之间的关系, 即同为初级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或同为加工企业之间的关系;而纵向产业化组织, 即以某一种农产品为纽带而形成的从初级品生产到最终消费市场的各主体间的纵向关系。根据我们前面对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定义可以看出,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纵向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实际上是异名同质的概念, 也就是说, 农业产业链组织实际上是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 农业产业化指明的是农业发展的方向, 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农业产业链强调的是农业发展的手段, 是一种静态的结构状态, 因而农业产业链比农业产业化更具体, 对静态链条的管理也比对动态过程的经营更易于操作。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目标要求延伸农业产业链、产业化经营的实现方式要求产业链的协调、提高产业化经营绩效要求产业链有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科技支撑, 因而对产业链组织的研究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目标的实现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寻求突破, 找到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创新模式。

3 农业产业链组织相关研究评述

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和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 其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纵向一体化”到之后的“横向一体化”的转变。国外农业产业链管理比较有影响力的成果主要有:霍夫曼 (2001) 强调信息和交流技术对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性, 运用好信息和交流技术可以提高农业产业链上企业的竞争能力, 占领更广阔的市场;拉丁弗伊斯总结霍夫曼等人的研究指出信息和交流技术的组合中存在三大技术障碍:过于特定、刻板和适用范围狭窄, 他主张建设一般的、柔性的、广泛的信息和交流技术服务结构, 另外他认为对于信息和交流技术这样一个为整个农业产业链服务的项目, 不可能由个别投资者建设, 政府应该出面投资;罗斯 (1995) 提出将全面质量管理学说应用到农业产业链管理中;斯迟拜通过提出估计有效客户反应 (即ECR:流通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以业务伙伴方式紧密合作, 了解消费者需求, 建立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和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系统) 强调价值链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 价值链分析可以从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份额两方面为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具体的ECR估计方法。价值链分析证明了农业产业链管理的重要性, 不注重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将造成产业链运行成本高, 效率效益低、资源无效损失等后果。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关注农业产业链的管理、组织形式和构建等方面:

3.1 产业链管理方面的研究

桂受平和张霞 (2006) 从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和要素投资入手, 将农业产业链涉及的有关联的产业群用U型曲线来描述。所谓的U型曲线是指战略规划、新技术研发、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和品牌六个增值环节组成的价值链。作者认为通过对产业群内各个组织的相关环节的价值投入, 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通过对比按U形曲线控制要素投入量和与之相反的情况所产生的价值总和 (按曲线投入要素产生的价值总量要大得多) 说明U形曲线协同管理在农业产业链管理中的优势。

学者孟枫平 (2004) 对联盟博弈 (合作博弈) 在农业产业链合作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的论证。他的推导建立在博弈论 (与纳什均衡不同, 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 基础之上的。通过分析, 他指出, 农业产业链上的公司更愿意同大农户合作, 并且会建立稳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运作提出了建议, 即小农户通过合作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户, 积极开展与公司之间的合作, 可以维持稳固的关系, 并取得较大收益。

3.2 产业链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

王凯和颜加勇 (2004) 将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分为以下几种:按组织与运行机制, 分为企业模式、合作社模式、合同生产模式;按龙头企业和参与者的不同, 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 (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典型形态) 、中介组织带动型 (以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典型形态) 、专业市场带动型 (以生产者与专业市场经营组织间通过合同形成较稳定的购销关系为典型形态) 、其它类型 (农业综合企业、各级农业服务体系或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以契约关系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所形成的农业产业链组织) 。作者认为, 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不会成为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主流形式, 而中介组织带动型很可能成为未来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主流。

产业链组织要发展成熟必然面临产业链延伸的问题。龚勤林 (2004) 结合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沿革提出根据区域优势进行比较, 在区域之间 (包括地区之间、国家之间) 进行产业链的优化配置, 延伸产业链, 并认为可以通过构建区域产业链解决我国面临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链的运作效率方面, 张利庠、张喜才 (2007) 认为我国农业产业链面临产业链断层、产业链价值错位、产业链集中度低、产业链风险控制能力低等状况, 有效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应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连接整个农业产业链, 要重点完善产业链的信息化, 建立“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混合纵向一体化的链接机制和“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

3.3 农业产业链构建方面的研究

王艺、王耀球 (2004) 在《构建新型农业产业链》中认为要构建符合现代农业标准的农业产业链, 就要引入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引入供应链思想, 可以将上游企业有效结合, 共同为最终消费者创造利益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利益增值并推进物流管理。赵绪福和王雅鹏 (2004) 在《从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看中国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中分析了产业化对产业链构建的影响:产业化的经营目标 (实现农工商一体化) 要求延伸产业链;产业化让农民获利的经营宗旨要求农民的积极参与;产业化经营市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和农户等主体要素有机结合, 高效互动的实现方式要求产业链的协调;产业化的整体经营绩效的提高要求产业链有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科技支撑。

现有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的农业产业链理论, 其中已有很多为实践所借鉴和运用, 农业产业链理论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缺陷在于:①较少有人提及政府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建设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如何发挥作用。②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看, 很不够。③采用哪种类型的产业链对我国农业现阶段的发展更为合适, 核心企业如何发挥领导作用, 利益和风险在合作各方之间如何分配和分担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较圆满的回答。④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应该从哪些方面发挥资本市场在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作用。⑤对不同的产业链组织形式, 究竟哪一种适合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各方说法不一, 缺乏可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⑥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并没有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际, 而且在农业产业链管理和组织这两个方面区分不太明显, 常有交叉。

未来研究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明确政府角色。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导致政府的某些干预是正当的, 中国的现代农业刚刚起步, 仅靠市场的力量难免造成发展瓶颈, 应该给政府在农业产业链组织中的角色定位。

(2) 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状况, 提出适合现阶段发展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方式。

(3) 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农业产业链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应该被明确提上研究范围, 如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支持等。

(4) 对各种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所面临的风险应有明确的归类, 以便在实践中做好相关的风险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公朴, 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安波, 杨英措, 张华.农业产业链的企业效应[J].商场现代化, 2007, (07) .129.

[3]陈吉元.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 1996, (8) .

[4]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 2004.

浅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对策 篇6

一、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必要性

1、有效地促进我国农村双层经营机制之创新

这一组织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不仅仅具备统一服务功能,而且还能激发出强大的活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将农村中的各类生产要素加以组织并产生强健有力的层次,持续提升经济合作的实力,进而提升服务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改进生产条件与促进我国农业领域生产的产业化。同时,还能将家庭经营中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各类经营性内容加以分解,更好地为其提供各类服务,为加快我国农村家庭的专业化、规模化运营创设良好的条件。

2、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因为我国农民的成分非常复杂,而且在生产经营上太过松散,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滞后,唯有立足于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才能将原本太过分散化经营的农民加以组织,从而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本以及市场等各类生产要素加以组织,让农民群众在这一合作之中能够实现更好的分工合作,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运营,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3、引领农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最理想方式

农民自愿联合形成建立于家庭经营前提之下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仅能够很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合作的发展, 而且还能更好地提升家庭经营之能力,这也是引领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理想方式。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载体

为了完成人和自然和谐的当代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就需要依赖于坚强有力的组织力量。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就是农民群众在经济利益层面上的相互联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载体。

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

1、专业生产协会

通常是指挂靠于科技、农业、林业等主管部门,围绕某一类农业产品提供技术或者经营性服务的组织。其内部往往较为松散化,所开展的活动一般都属于服务性质,经费来源通常包括社会集资、会员缴纳会费以及从销售额之中提取相关费用等。

2、专业经合组织

一般是指围绕着某个农业产业或者产品为农民群众自愿投资入股和自主经营提供服务的一种合作组织。通常都具备了较强的实体性,其内部联系相当密切,而且绝大部分具备了产、供、销等全程化服务之能力,是如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之中级别最高的一种组织。

3、农业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尽管并不具有农业经合组织之真正内涵,但是所经营和加工的农产品均为农民群众生产的某一类产品,所以也就能够发挥出集聚与吸纳农产品、促进农业实现产业化的强大作用。

三、加快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具体对策

1、政府部门强化宏观管理

我国各级政府应当为农业经合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以及服务,以注重引导、减少干预和提供服务为基本原则,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导向,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固有规律办事。要选树一批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先进典型,使其积极发挥出相应的示范性作用,切实调动起农户参加农业经合组织的主观能动性。要尽快地制定出不仅符合国际规范而且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法》,以确立起农业经合组织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资格,进而为我国的农业经合组织提供政策上与法律上的极大保护。

2、加强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提升农业经合组织的影响力

首先,政府部门应当积极鼓励与引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经合组织进行相互合作,从而形成风险基金管理机制、保护价格机制以及合同管理机制等,通过各种机制来制约相关各方的具体行为。其次,要积极鼓励与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经合组织以及广大农户运用现代股份制改造方式,形成更为稳定的购买、销售关系以及利益分配方式。最后,要全面引领农业龙头企业使用团体会员之身份加入到农业经合组织之中。对于农业龙头企业而言,和呈分散化状态的普通农户进行交易远远不如和农业经合组织之间进行交易那么方便,后者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自身成本与降低风险,而且还可利用本身资金与技术能力成为农业经合组织的有力支撑。

3、强化内部管理制度

就产权关系而言,农业经合组织一定要为成员依法创建自身账户,让其成员能够享受到该组织所具有的决策权和对组织内净资产所具有的处置决策等权利。在农业经合组织发展伊始,产权安排对于发起人最为有利的通常只是现实之中的选择,但是绝非是最为理想的一种选择,所以一定要从股金数额等各个层面上对优先股进行一些限制。 就内部管理制度而言,要严格依据组织章程加以实施,并切实划分出各个部门的合理权力与责任。

4、逐渐形成多种不同层次的经济合作内容,从而实现多个层次的运行机制

当前我国农业经合组织主要有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和各类信用等方面的合作,而且绝大多数在发展上显得极其滞后。但世界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较为发达的国家均有一共同点,也就是其背后均有较为健全的合作金融机制给予支持。所以,政府部门一定要致力于促进各类制度的不断创新,让信用合作与产业合作进行紧密的结合,确保农业经合组织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资本,进而拓展农产品加工以及流通业务。

5、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不管是最为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还是最为前沿的农业技术,均需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操作与应用。所以,要积极培育既有文化知识又懂得技术与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这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在当前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之中一定要高度注重于解决农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素质有限、农民教育培训教师力量薄弱等各类问题。要致力于实现农民教育机制改进与创新,努力形成政府部门积极扶持、各种社会办学力量参与其中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

6、增强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的强度与力度

各政府涉农部门应当将农业经合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之中,深入到基层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研,依据本地农业发展的实情以及WTO关于农业绿箱政策条款,抓紧时间实施各种优惠政策以鼓励此类组织的发展。要大力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的支持,并且向农业经合组织进行倾斜,让其更好地发挥出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实施项目推动策略,通过项目来促进合作,从而通过合作来推动项目的实施。当然,还可全面发掘民间资金加以投入,通过鼓励资金投入等方式,提高组织的实力。

7、形成更加健全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现代农业建设是十分系统的工程,要求各农业产业实现配套,这就需要形成更加健全的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机制。各地应当全力摸索形成符合当地具体状况的现代农业服务机制,认真做好发展现代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的各项工作,依据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民群众收入并不理想、资金匮乏、从事农业生产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等特征,全力为农民群众以及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 要积极发挥基层政府服务现代农业的作用,全面深化农村地区的综合改革进程,健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建设,从而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8、提升风险意识以增强农业经合组织防控风险的能力

农业经合组织应当致力于扶持本区域内广大成员提升对抗风险之能力,从而让农民群众能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加入农业经合组织的必要性。要通过完善相关的农业保险机制,和保险公司之间加强合作,持续开发出更好的农业保险产品,切实缓解各类自然灾害对农民群众所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同时,还应当形成农业产后销售的服务保障机制,有效缓解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的问题,并且致力于为本组织的成员搜集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帮助其掌握更加全面的农业信息,助推增收致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所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分重要的经济制度,能够实现稳定农村以及农业、农民之目标,一定要继续加以坚持并且健全完善。完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并非是要全面废止该制度再重回大锅饭体制, 而是将原本分散化经营的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实施合作化经营,让土地能够合理的集中。所以,在建设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之时,应当从低层次的合作开始实施,通过获取经验并且积极巩固成果,以求得进一步的发展,在条件具备之后扩展规模,不断加以健全完善,以求将农业经济合作发展到新的更高的水平上。

摘要: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通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形成的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变得愈加突出。而积极发展农业经合组织,则可更好地促进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进行无缝对接,进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必要性,探讨了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并提出了加快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对策

参考文献

[1]徐国影:浅谈如何提高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3).

[2]鄂晓艳:谈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合作组织[J].农民致富之友,2014(13).

[3]王惠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与其推广目标关系论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0).

[4]胡耀华:大力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J].北京农业,2014(27).

农业科技组织 篇7

一、民营科技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ESOP) 的目的

员工持股计划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英文缩写即ESOP) , 又称企业员工持股计划, 指企业员工通过贷款购买、现金支付等方式拥有企业的股票, 从而以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种制度。

员工持股计划 (ESOP) 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律师路易斯·凯尔索 (Louis·Kelso) , 代表性理论有路易斯·凯尔索的“双因素经济论”、马丁·魏茨曼的“分享经济论”、大卫·艾勒曼的“民主企业论”及以舒尔茨为代表性的“人力资本论”理论。员工持股计划 (ESOP) 在国外已成为较成熟的一种管理创新工具, 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同样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中成功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 企业的经营业绩也有质的飞跃。员工持股计划确实能为企业和员工带来财富。

(一) 员工持股计划承认员工人力资本产权

以知识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特征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知识经济时代, 正取代以资金、设备、土地等为代表的货币、物资资本, 成为社会财富和企业财富创造的主导力量。民营科技企业员工持股, 正是承认员工的人力资本产权, 认同其应该拥有与货币和实物资本同样的企业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

(二) 员工持股计划对员工激励功能

民营科技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E S O P) , 体现出了企业对员工的高度重视, 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形态的表现, 把它上升到与物资资本相同的高度, 对员工有物质激励作用。员工持股计划, 还可以通过建立多种员工持股形式, 如职务股、技术股、管理股等, 为员工实现多层次、更广泛、更高层次的需求创造条件, 起到工资、奖金以外的精神激励作用。员工持股计划 (ESOP) , 是一种既满足与物质资本回报性质一致又能够实现长期激励的激励方式。

(三) 实施ESOP的民营科技企业生产力提高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 使民营科技企业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召开股东 (或股东代表) 大会, 建立董事会、监事会, 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对企业进行治理。而员工持有股份, 使其可以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 有条件、有积极性、有要求地分享企业管理权。各层次企业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与企业未来的发展紧紧相连, 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最终实现员工长期地雇佣在企业之中并采取与企业目标长期一致的行为, 企业的生产力提高, 经济效益增长。

员工持股计划使员工共享企业收益, 共担企业风险, 具有广泛的激励性等突出特点, 成为最能激发员工的一种股权激励模式。通过国内外企业的实践, 己经证明了这种方式的可行性与显著效果。那么民营科技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能否使员工忠于或在感情上依附企业, 改善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增强员工组织承诺是值得研究的。

二、企业员工组织承诺概述

组织承诺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Commitment) 是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 (Becker H.S.)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与公平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 用于反映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他认为员工对组织的承诺是基于“经济人理性”的假设, 是一种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经济交换关系, 而非出自任何情感的需要。而Poter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为组织尽力的意愿, 是留在该组织中强烈的愿望和对组织目标与价值观的接受。Buchanan提出承诺是对组织目标或价值, 对个人在相关目标和价值中的作用的信奉和情感联系, 是针对组织本身, 而非其纯工具性价值。

1990年, Allen和Meyer对以前诸多研究者关于组织承诺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回顾, 进一步将组织承诺完善为“体现员工和组织之间关系的一种心理状态, 隐含了员工对于是否留在组织的决定”。提出了组织承诺的三个维度:

(1) 情感承诺 (A f f e c t i v e Commitment, 简称A C) , 指一个个体在情感上认同和卷入一个特定组织的总强度。主要包括个体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强烈信仰和接受, 愿意为组织利益作出最大努力, 为自己是组织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愿意为组织利益做出牺牲等。员工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 而不受物质利益的驱动。

(2) 持续承诺 (C o n t i n u a n c e Commitment, 简称CC) , 指员工由于怕失去在企业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利益 (如位子、房子、福利等) 而不得不选择继续留在该企业的承诺。员工若离职, 将会丧失他在组织中已拥有的良好报酬、退休金、人际关系和较高的资历地位等, 为了保住这一切而不得不继续留在组织。这种承诺完全是出于员工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 而不是出于对企业的奉献, 是一种交易色彩浓厚的承诺。

(3) 规范承诺 (Normative Commitm ent, 简称NC) , 指由于受社会风气、学校教育、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或熏陶, 员工出于责任或义务而感到应该留在企业的承诺。

Allen和Meyer在1990年和1991年将组织承诺划分为“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三个维度后, 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支持和认同。本文研究也是以此作为组织承诺研究模型。

三、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员工组织承诺影响分析

(一) 员工持股计划 (ESOP) 实施对员工持续承诺有正向影响

物质利益是维系员工与企业关系最基本的纽带。企业创立和存在的核心目标在于追求经济价值, 满足员工个体利益需求是企业抵御市场竞争、达成其核心目标的手段。员工持股计划的出现并非偶然, 发展动力主要是管理与技术要素的资本化和私人财富的资本化。民营科技企业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ESOP) , 使员工拥有企业的股份, 企业经济发展的好处将不再主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和企业一同分享利润已经不仅限于高层管理者, 大多数员工都能分享到劳动力资本的好处。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 使他们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的价值实现也为他们带来可观的收入, 这样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工作实现“双赢”。人才与企业的利润共享、风险共担, 提高民营科技企业员工持续承诺。

(二) 员工持股计划 (ESOP) 实施对员工情感承诺有正向影响

民营科技企业通过员工持股计划, 丰富了薪酬发放形式的多样性, 坚持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同时兼有按股分红, 满足不同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 使薪酬管理成为一门艺术。员工持股, 同时让人才了解和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 从家族之外的员工中培养选拔经营管理者。民营科技企业积极破除企业的家族式经营, 做到爱护、尊重家族外的员工,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沟通, 使人心情愉快, 亲和的工作氛围, 有助于凝聚人心, 提高员工的感情承诺。员工精神层感情承诺的形成, 能够极大固化和提升组织承诺程度。

(三) 员工持股计划 (ESOP) 实施对员工规范承诺无显著影响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 使员工由单一的受雇佣者,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实际拥有者, 可参与企业的价值分配。利益所得与企业的发展盈利状况直接相关, 促使员工更有可能增强创新精神, 努力提高企业效率并避免有损企业利益的短视行为。员工也乐意承担股东的义务, 积极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 监督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 同时主动发现企业的弊病漏洞和隐藏的成长空间, 推动企业的自我完善。对高层管理人才和核心技术人员而言, 人生的自我实现是更有效的激励方式。员工持股计划 (ESOP) 将企业的未来命运赋予了个人, 正是从机制上对人才价值的充分肯定, 有利于吸引和保留人才。员工持股计划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教育、传统文化的影响或熏陶不大, 不会引发员工出于责任或义务而感到应该留在企业的规范承诺。

(四) 员工持股比例影响员工组织承诺

员工持股计划的核心是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 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追求。目前民营科技企业中大多数员工觉得收入的多少是衡量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 而员工持股比例直接影响员工的物质收入。企业给员工股份的比例应以他们的贡献大小为主要依据, 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人员持股量要比一般员工享有更多的额度, 因为这些人员掌握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业务, 体现了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合理拉开分配差距。

(五) 员工持股满意度提升员工组织承诺

员工持股计划 (ESOP) 是承认劳动力资本的产权, 使得人类自身可以公平地对待自己的人力, 让劳动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起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 使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长期目标达成一致, 形成“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权责利结构。在这一个过程中, 员工不仅获得物质收益, 同时企业承认劳动力资本的产权也让员工觉得受到尊重, 产生感情上的激励作用。同时股权的扩大, 使企业治理结构改变, 意味着员工上升空间的打开, 员工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提高员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和劳动积极性。员工持股满意度的提升, 增强了员工组织承诺, 最终能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素君, 张曙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及其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 2005 (5)

[2]、覃曼, 刘乐山.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实施与运作[J].企业家天地, 2006 (3)

[3]、姚莉萍, 金金.论企业科技型员工长效激励机制[J].科技创业, 2 0 0 8 (1) :69-70

[4]、朱爱琴, 张瑞娟.博弈视角:员工组织承诺的构建[J].当代经济, 2008 (2) :26-27

[5]、郭光敏, 池洁等.员工股权计划在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 :68-70

[6]、王野, 付建峰.我国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5) :142

[7]、饶海琴.世界主要国家员工持股计划比较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3 (10) :204-209

[8]、蓝红星, 马玲.员工组织承诺及其人力资源提升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9) :106-107

[9]、吴良刚, 肖隽.谈员工持股计划 (ESOP) 在我国的实施[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0) :78-79

农业科技组织 篇8

基地主要以实现科技类社会组织良性发展的集聚效应、经济效应和示范效应为目的,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组织发展、激发创新活力为宗旨,通过提供基础设施与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资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构建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培训指导、孵化扶持、管理服务、咨询代理等一站式服务体系,解决科技类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场地、资金、项目和管理等难题,帮助社会组织成长发展。基地也具备“科技集市”功能,通过实物、论文、电子等方式,展示学会组织的科研成果。同时,基地也是科技类社会组织之家,通过定期召集相关学会举办联谊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服务、党建工作等,为入驻科技类社会组织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

基地由广东博士俱乐部有限公司支持建设,第一期展开面积1300平方米,设有50个卡位的办公区域,还有党员活动室、沙龙会议室、科技信息发布室以及图书阅览室等配套设施。基地为入驻科技类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卡座、无线宽带接入、前台秘书服务、物业管理服务、会客区接待、党建活动以及会员之家学术交流、联谊活动等免费服务。也可以根据会员单位需求,提供其他增值服务项目,比如策划学术交流、科技论坛、科普宣传、科技成果推广等活动,洽谈跟进科技服务业务,代理知识产权和专利申报,网站制作建设和托管,专业财务管理等。另外,基地还将为具备资格的科技类社会组织提供协助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协助科技类社会组织建立相关行业领域的标准等高端服务。

广州市科协团体会员可自动获得“孵化基地”的会员单位资格,其他科技类社会组织须提出入会申请,经过孵化培育基地管理办公室登记后,经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成为“孵化培育基地”会员。所有会员单位均可优先享受“孵化培育基地”免费提供的基础服务。有志向成立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个人或者团体也可以向孵化培育基地请求支持,基地可以给予业务指导等服务。

据了解,这是全国首家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基地,它所提供各种服务更贴近于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成长发展的需要,更能体现学会组织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特色。同时,基地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孵化器,它没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而是更加注重利用借鉴广东博士俱乐部有限公司在市场运营方面的经验和模式,来重点培养科技类社会组织服务创新、服务政府和服务社会、服务科技工作者以及自身发展的能力。

孵化培育基地受到了廣州市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的高度认可。目前已经有广州抗癌协会、广州市农学会、广州市预防医学会、广州市科普基地发展研究会、广州护理学会等团体会员签约第一批入驻基地,有80多家科技类社会组织表达了入驻基地的愿望并办理了申请手续。

(卜浩健 苏芬 蔡斯淙 编辑:张炜哲 责任编辑:赵颖)

农业科技组织 篇9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X县县委组织部本着作风建设与推动工作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发挥人才工作牵头抓总作用,在春耕即将开始之际,组织科技局、农牧局等涉农单位组成农业科技人才咨询服务团,分赴XX镇、XXX镇、XXX乡XX村、XX乡XX口村等11个重点农业乡镇、专业村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

活动中,在大镇集日组织赶科技大集,现场为老百姓发放有关优良品种和农作物田间管理、科学测土配方施肥、高产栽培技术等内容的“明白纸”、挂图等宣传资料近3万份,赠送杏扁、烟叶管理等技术手册、“口袋书”3000余本,免费发放优质种子和肥药价值5000余元。每到一处,专家咨询台前都挤满了前来了解种植信息、养殖信息、畜禽病防治技术和寻求技术资料的农民,农技专家现场进行了详细解答,解答技术咨询2000多个。

农业科技组织 篇10

1. 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复杂的有机系统

科技成果转化整个过程涉及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公共组织等多个主体, 经历项目的筛选、研究和开发、中间试验、工业性试验、商品化多个阶段, 是一个复杂系统动态演化的过程。

具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在复杂的转化系统中处在中心位置, 自动吸引匹配资源的聚集和协同, 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横向上, 系统内的每个主体都是相对独立的, 有着自身的核心资源和利益诉求, 存在功能上的互补和依赖性, 通过彼此间的信息链条和价值链条组成一个横向的有机网络体系。纵向上, 各种类似资源的协同组成了若干子系统, 具体可分为研发子系统、产业子系统、服务支撑子系统[8]。研发子系统是科技成果的供给方, 直接决定着转化系统的产业方向和成功率;产业子系统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 需求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规模;服务支撑子系统起着服务和调控的作用, 保证转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子系统间是密切关联的, 存在彼此间协同作用, 使转化系统形成纵向上的有机整体。

2.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部动力分析

根据自组织理论, 技术转化网络系统从无序的状态演化至有序状态应该具备一定的初步条件。这些条件构成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在推动力, 其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如图1所示。

(1) 保持开放性和远离平衡是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自组织的条件。

根据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任何有序系统都不是封闭存在的, 必须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 以平衡内部产生的正熵。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只有保持开放性, 与外界资源和信息进行互动平衡熵值, 才能不断向有序方向演化, 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根据最小熵增原理, 只有远离平衡态, 系统保持开放性的过程中受到扰动, 才能使整体或局部结构暂时失稳, 有可能演化成有序结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中, 伴随着两个层次上的非平衡变化。一是价值链条上同行业主体间的竞争导致的非平衡。主体为实现自我的利益诉求, 必须提高核心资源的竞争力, 以满足其他主体的需求或引领整个价值链的改变。二是子系统发展不协调而产生的非平衡。科技成果无市场价值或者超出创新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 而且创新企业会因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服务中介的服务门槛而得不到及时的资金和咨询服务。

(2) 非线性作用是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自组织的驱动力。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内有着性质不同的资源组合模式、子系统间的交叉作用, 这些是不均匀、非对称的非线性作用。因为非线性作用的存在, 技术成果很小的扰动很可能影响整个网络的最终走向, 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在非平衡状态下, 外部的扰动经过非线性作用, 使转化系统产生巨涨落, 达到质变所需要的阈值。这种非线性存在是因为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演化过程的不确定, 这些不确定包括技术的不确定、市场的不确定、管理的不确定和投资的不确定。技术的不确定, 主要指技术成果的不完善而产生后续熟化的风险, 以及技术周期缩短所要求的技术更新。市场的不确定, 主要指技术成果和消费需求之间的不对应, 而且存在难以确定的市场竞争。管理的不确定, 主要指创业者的管理经验欠缺、决策的失误、组织的不合理和沟通障碍, 这些会直接导致创新企业的失败。资金的不确定, 主要指融资环境恶化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而且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也存在财务决策失败的可能性。这些不确定性的交叉作用决定了非线性作用的程度, 影响着技术转化的高风险和高收益两属性的波动幅度。

(3) 随机涨落是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自组织的诱导机制。

技术转化网络系统与外部环境交流中, 会因某种扰动偏离稳定态, 出现随机涨落。涨落具有二重性, 既是对稳定有序系统的干扰, 又是推进系统走向新的有序结构的动力。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涨落可以由系统内部引起, 也可以由外部环境的干扰引起。系统内部引起的涨落主要表现以下方面:人才流动, 为转化系统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知识, 对研发子系统产生挑战性波动;技术更新, 技术更新引起产品质量和品种的变化, 导致生产子系统的调整;主体合作模式的改变和交流渠道的转换, 资源匹配模式的改变需求新的中介服务模式, 进而对服务支撑子系统产生影响。外部环境引起的涨落主要表现在经济形势引起的市场波动、外来资源的迁入、政策法规的变动和消费倾向的改变等方面。在非平衡态, 这些涨落被放大, 迫使系统进行结构和战略调整, 引导子系统间形成新的协同作用模式, 整个系统进入新的有序状态。

(4) 超循环是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自组织的协调机制。

超循环是系统通过复杂的反馈机制, 逐步完善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综合协同作用, 实现自我复制、自我适应和自我进化。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3个子系统都具有调节资源循环和信息流动的反馈机制, 形成子循环。研发子系统的自我循环表现在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中, 科技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选择购买向科研机构提供市场需求信息, 科研机构进行有目标的应用研发并及时进行技术更新, 将科技成果转移给科技企业获取回报。资金子系统和生产子系统通过市场信息的反馈进行反复调整, 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3个子系统通过结构和功能的反馈耦合和交叉催化, 建立因果关系链条, 形成整个系统的超循环。

3.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自组织的演化过程

科技成果成功转化是多阶段非线性综合的结果, 每一阶段都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存在正反两方向发展的可能。主要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 科技成果处在孕育阶段, 利用基础研究理论进行应用成果开发。随着技术成果的产生, 应用研究不断深入, 逐渐接近阈值, 失稳突变, 产生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第二阶段, 科技成果进入初步转化阶段。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依据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和自身的融资能力、管理能力选择适当的转化模式进行产业化。中介机构协助配置有效资源, 局部涨落通过非线性作用的放大引起巨涨落, 达到并超过阈值而失稳, 系统结构突变, 形成相对固定配置模式。第三阶段, 高新技术产品经过设计包装和市场宣传, 开始进行小批量的生产和销售, 引起整个转化系统的重新调整和高效率协同, 实现总体效益的提高。达到一定规模, 回报天使基金和孵化机构, 脱离一个转化网络并进入另一个网络, 形成子系统的自我循环。

随着科技产品市场的饱和或者产品周期的循环, 转化系统接近阈值, 突变导致新技术的出现并引入市场, 促使转化系统进入更新阶段。该阶段, 科技成果转化网络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匹配新技术所需的内外部条件, 顺利更新旧技术。如果技术转化网络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 整个网络会在市场的竞争中逐步衰落。技术更新引领整个转化网络的更新, 进入一个新的系统循环。

4.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控制

通过以上分析,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具备了自组织形成的内部动力, 但转化系统形成之初, 由于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低流动, 系统处在他组织状态, 模式选择和机制建立更多是人为推动。通过对转化系统内外部条件进行特定的条件控制, 促进他组织向自组织的顺利转变, 实现自组织演化。

(1) 把握序参量:技术评估和研发投入。

哈肯认为, 序参量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影响着系统各要素由一种相变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相变状态的集体协同行为, 并能指示出新结构形成。技术自身比较稳定, 贯穿整个系统演化过程, 影响着各主体和子系统间的协作方式, 是科技成果是转化系统的序参量。科技成果的产业属性和效用属性决定着转化系统的演化方向和成功率, 对技术进行适时评估可以把握演化的大概方向并提高技术转化的成功率。在科研立项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建立以产品为主线的多技术的综合研发模式。企业在技术引进时, 需要从后续研发投入、市场价值、规模产业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保证科技成果先进性、成熟性和效益性。企业应用技术时, 持续追踪技术的应用情况并进行后续熟化, 缩小科技成果与企业吸收能力间的差距。要持续性资金投入, 保证科研机构进行前瞻性、创新性研究, 以及应用性研究的开发, 提高系统整体的科技水平。

(2) 制造并扩散扰动, 引导系统涨落。

歧化概念和突变理论表明, 只要充分利用偶然因素, 控制好系统的初始条件和过程条件, 采取正确的方式对演化过程进行适当扰动, 引导建设性涨落产生, 就可能使技术转化网络沿最优路径演化[9]。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由他组织向自组织转变过程中, 逐步减少以政府为主导的人为推动力, 给予系统各个主体更多的自由度, 以便产生创造性的冲突, 反复调和从而重新定位彼此间的互动模式。在转化系统内部, 营造一个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并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 鼓励不同类型的创新, 引导新的管理模式的尝试或新技术的研发。政府通过政策优惠对系统环境进行干扰, 如采取贴息贷款、信用担保等措施来降低创新企业的经济风险, 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引起系统内部连锁反应从而更新整个价值链, 形成新的市场增长极。对于正向的微小扰动, 可以利用子系统间功能耦合进行中观层次的扩散, 产生系统涨落, 达到新的自组织结构演化的阈值, 进一步提升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上述研究表明,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具有自组织演化的内生动力, 同时, 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的实现受外部环境的限制, 需要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初值和过程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这些分析不仅为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也为有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启示, 避免盲目的强力推动, 进而提高我国专利技术的转化率。

参考文献

[1]Prigine N G.Self-Organization in Non-Equilibrium System from Dissipative Structures to Order through Fluctuation[M].New York:Wiley, 1977.

[2]Thietart R A, Forgues B.Chaos theory and organiz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5 (1) :19-31.

[3]M Eigen, P Schuster.The Hypercycle, Springer-Verlag, Berlin, 1979.

[4]叶金国, 张世英.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与演化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12) :74-77.

[5]陈菲琼, 韩莹.创新资源集聚的自组织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9 (8) :1246-1254.

[6]马扬, 张玉璐, 王荣.科研组织的管理熵问题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2) :12-15.

[7]方琳瑜, 宋伟, 彭小宝.我国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9) :5-9.

[8]孟燕.对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 2000 (4) :33-35.

农业科技组织 篇11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由于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被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官方网站在解读这一奖项时指出:“高锟为光纤通信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这项成果最终造就了信息社会的繁荣。”[1]长期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直偏爱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鲜有表彰应用科学的成就。高锟凭借应用领域的贡献获奖,其中固然与高锟卓越的科技成就以及诺贝尔奖自身谋求改革等因素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则是由于高锟作为科技管理专家,在长达40余年的时间内不遗余力地推进光通信计划所带来的巨大社会价值。

作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及钱永健之后,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高琨是华人科学界中为数不多的兼具卓越科研能力和出色管理才华的复合型科学家。自上世纪60年代起,高琨先后担任标准电信实验室主任(1960~1970)、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学系主任(1970~1974)、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ITT)(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光电产业部工程主任至副总裁(1974~1983)、ITT科学行政总裁(1983~1987)、香港中文大学校长(1987~1996)、香港高科桥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1997~2003),其管理经历贯穿产学研三大领域。在漫长而丰富的科研管理历程中,高琨结合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产业部门不同的研发优势,探索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技管理模式,对科技管理者定位、科技人才的组织方式以及科研项目的攻关模式,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管理思想,成为推进其科学事业不断迈向成功的一大助力。

1 科研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高锟在跨越产学研三种不同科研氛围的管理历程中,确立了多元化的角色定位,成功实现了多重管理角色的统一。

1.1 枢纽角色

在公布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新闻发布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努德格伦用一根光纤电缆,形象地诠释了高锟所做的重要联通工作: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高锟在光学通信领域持之以恒的工作,联通了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道路。[2]其实,在高锟看来,无论在产业、学校和研究机构,优秀的管理者同样履行着关键的联通作用,担负着联结不同研发部门的枢纽的角色。从高锟的科研管理历程来看,这种枢纽角色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管理者应当成为联结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枢纽。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技管理大师不同,高锟在基础研究氛围最为浓厚的英国接受电子工程学科的高等教育,并以工程师而非科学家的身份进入管理领域。因此,始终将解决科学领域的基础问题与推动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紧密联系,成为贯穿高锟科研管理生涯的一个重要特征。1957年,高锟从伦敦大学和域治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ITT设于英国的欧洲中央研究机构——标准电信实验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在标准电信工作的十年间,高锟开始涉足光纤通信研究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也正是在这段时期,高锟开始进入ITT公司的管理层,实现了从一名研究人员向科技管理专家的转变。在主持光通信计划的过程中,高锟从战略高度统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确保了研究项目的顺利推进。他一方面展开对光束光学与波导理论的基础研究,以期为解决巨型波导管中波的传导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制高透明度波导材料,使得宽频通讯在应用层面成为可能。[3]由于深谙类光学波导理论,且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背景,担负联通基础与应用的枢纽角色对于高琨而言可谓游刃有余。

二是管理者应当成为联结研究与开发的枢纽。对于产业界的科技管理者而言,存在一个似乎难以克服的岗位目标悖论,即在很多情况下,追逐利润的开发目标与探求真理的研究目标往往会发生冲突。高琨凭借30余年的科学行政管理经历向世人证明,他正是成功解决这一悖论的管理奇才。ITT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流体技术与通讯技术公司之一,公司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研究涉及通信、计算机、航空、污水处理、建筑业和生物制药业。在上世纪80年代,因研发范围太广泛,ITT公司的竞争市场优势大为削弱,同时,“总部定下的10%持续营业增长率定得太紧,业绩一不如理想便更换部门主管,频繁的变动令业绩更难有寸进。盈利成为唯一的目标,令人变得盲目,看不到远大的前景。”[3]为了应对科研管理中存在的困境,ITT公司任命高锟为公司第一任科学行政总裁。上任伊始,高锟一改公司以往片面追求短期盈利而削减中远期研究经费的做法,通过收缩研发战线、制定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实施技术研发的全过程管理以及评估技术发展对开拓新业务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研发目标不一致的问题,成功实现研究部门与发展部门的无缝连接。

1.2 “守牧者”角色

在汉语词系里,“牧”的本意是放养牲畜。《孟子·公孙丑下》记载:“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随着词义的演进,“牧”逐渐衍生出统治的意思。《逸周书·命训》记载:“古之名王,奉此六者以牧万民,民用而不失。”守牧,即是以牧民养畜,来比喻名君治理国家的方略。[4]在高锟看来,科技管理者应当如“守牧者”一般,要确保每个人都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引导推进整个科研团队向更高的领域迈进。“守牧者”的角色定位,在高锟从事院校科研管理的历程中得到集中体现。在就职仪式上,他面对教职员代表和学生领袖提出,“我的首要之务是提升大学的研究水平,使其足以跻身世界顶尖大学的行列,”并明确地阐释了“守牧者”的管理定位:“各位教师们都必定会对自己专业范畴内的成就而感到骄傲,我将竭尽所能,为各位缔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各位在学术上更见精进,在培育学生上更有所成。”[3]

在担任校长的8年时间,高锟的守牧者角色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聘用有多年从事研究和在国际知名大学工作经验的研究人员,给予足够的学术自主,并提供最大程度的资金和设备资助。二是灵活地应对大学学制调整。对于香港政府强制统一推行大学学制四改三的调整,高琨认为:“这是一个愚蠢的官僚决策,统一学制,无异于扼杀了多元竞秀的高等教育。”[3]多元化的教育制度破坏,是对高锟所倡导的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的挑战,也是与其“守牧者”的管理定位相悖的。为了应对挑战,高锟通过将修习课程改为学分制,令中文大学在骤变中保持灵活性,同时保持对高素质和卓越的追求。三是积极倡导大学的结构性改革。通过实施累积休假制度,为研究人员“充电”深造提供充裕的时间保障;通过明确合理的“取”“予”关系,强化大学研究人员的责任感,正确对待专利权与校外职务。作为“守牧者”,高锟倾向于给予大学的教研人员足够的信任,“一位尽责和富有活力的教师可以承担一个或多个学术角色,而同样表现出色。”[3]

高锟守牧式的管理模式,在中大内部也曾引起一些非议。在他即将卸任之前,校报的一名编辑以“八年校长,一事无成”为题,公开在校报上针砭高锟的政绩。[5]虽然招致一些指责,高锟看似“无为而治”的管理风格,对于提升中大的研究能力,健全中大的研究文化所起的深远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高锟及其继任者的努力下,香港中文大学已经跻身世界顶尖大学的行列。2009年10月8日,由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等机构合办的“世界大学排名2009”中,香港中文大学再次位列全球高校50强。高锟获得诺贝尔奖后,香港特首曾荫权在回顾高锟担任中大校长的经历时指出,“高锟教授一直坚持大学学术自由、大力发展科研,同时与教职员及学生保持良好沟通,赢得大众尊敬,其不懈的努力也带领中大不断进步。”[6]这正是对高锟所倡导的“守牧者”管理定位的高度肯定。

1.3 预言家角色

在高锟看来,身为科技管理者还必须具备洞悉未来,预示科技发展走势的能力,即管理者应具有预言家角色定位,从而为科技实体未来的发展把握方向。高锟一生能够在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管理工作并取得卓越的业绩,得益于他对科技发展趋势非凡的判断力与洞见力。1960年7月,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高锟立即敏锐地意识到将激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讯容量较之点对点微波传送系统将提高一百万倍。尽管当时环形波导系统在电讯领域仍占据绝对优势,高锟就立即在标准电信研究实验室开展光通讯研究计划,并提出光纤通讯需要高一微米,宽一微米,且能在室温下持续上万小时的激光。考虑到当时只能在液氮低温下短暂存在的激光研发状况,其超前的洞见力可见一斑。至光纤通信技术开始步入应用阶段,他又预言光纤技术将在信号处理、感知、纤维强度与持续性、耐辐射性、单模光纤、集成光电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来光纤技术的发展逐一印证了高锟的技术预测。[7]在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期间,高锟亦不乏前瞻性的科技预见。在上世纪80年代,校园“一卡通”尚未诞生,高锟就预示到可用一张资料卡,兼容证件、购物、乘车以及出入图书馆等诸多功能,并遣助手去香港电讯公司问询生产“一卡通”的可能性;在互联网搜寻器尚未出现时,高锟即意识到网络搜索引擎在咨询时代担负的重要作用及潜在的商业价值。[8]

2 科研人才的组织方式

回顾高锟的科技管理历程,如果说担任ITT公司首任科学行政总裁是他管理生涯的第一个高峰,那么,出掌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则是他管理生涯的又一个高峰。1987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委任高锟为学校历史上第三任校长。在解读这一任命时,高锟将其归因于自身在人才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势:“我相信我有两项优越的条件。其一是我有与顶尖人才合作的丰富经验,知道怎样鞭策和激励他们精益求精;其次是我能保持客观中立,不偏不倚,这也是我做人处世的宗旨,因此在处理问题时能够顾及各方感受,无论与群体还是小众都能维持良好的关系,少有龃龉。”[3]其实,在产学研不同的研究背景下支持科研与开发工作,都需要以相当规模的研究团队为支撑。如何选拔和组织科研人才,并使其充分高效地发挥作用?这是每一位科技管理者所必须应对的挑战。高锟的应对策略体现为三个方面:

2.1 择善固执的人才选拔标准

在高锟看来,出色的研究人员有一个共通点,就是择善固执。科研工作者只有具备了择善的智慧和固执的自信,才能够在其所属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并保持长久的创造力。正如高锟本人所言:“他们会承认自己也会有错,但不会轻易放弃理想,除非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行不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应该感谢他们对增进人类知识的贡献。”[3]高锟认为,一名科研人员如果欠缺这两项基本的素质,就很难跟上学术研究的前沿,更无法企望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2 青年才俊和学术领袖并重的人才配置原则

1987年,高锟离开ITT公司,担任美国ATT公司(ATT,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 Co.,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下属Bellcore实验室的技术顾问。在三个月后提交的评估报告中,高锟第一次明确提出他关于科研人才配置的认识:“研究总监在组织研究队伍时,须年轻才俊和富经验的领袖并重,他们在各自的专业范畴内都是顶尖分子,但年轻专家们都应有创新的意念,他们的研究计划都需具有长远的发展可能。”[3]事实上,高锟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一直遵循这一人才配置原则。在光通信研究团队中,既有亚历·里夫斯、卡博维克和普罗夫·巴洛等通信领域的学术权威,也有如刚毕业的通讯工程师佐治这样的青年才俊。在担任ITT公司科学行政总裁的第一年,为了评估使用半导体器材的通讯设备是否具有继续开发的价值,高锟就以其在光通讯领域学术领域的声望,招揽了两位出色的年轻科学家,组成一个三人的研究小组,探索半导体器件的最高开/关速度。出掌香港中文大学之后,高锟愈加重视老中青搭配的研究团队建设,在创建中大信息工程学系时,高锟一方面聘请贝尔实验室中知名的研究人员来校工作,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改进课程设置,并使学系的研究水平获得世界的确认;另一方面利用院校优势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选拔,高锟要求,“研究人员须检讨由大一学生到博士生的各级程度学生的教学和培训。他们是未来的接班人,必须有能力开拓新的知识和作出新的发明。”[3]

2.3 跨越学科的人才会聚模式

高锟遵循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宏观规律,提出建立跨学科的人才会聚模式,实现科技人才组织方式的转型,依据学术界与产业界不同的研究氛围,高锟所倡导的跨学科的人才会聚模式主要体现为两方面:

一是将会聚多个学科的科研项目作为企业未来的研发重点,并据此构建研发团队和公共科技平台,以获取对于整个电子科技领域发展的全盘掌控。在ITT公司任职期间,高锟组建了一支成员来自十家不同的产学研机构的研究团队。高锟坦言:“这样,我只需资助相关范畴但各具不同专长的顶尖专家,让他们互相刺激、启发,相辅相成,并因此而节省不少经费,因为这些专家在其各自的专业里已在研究上花了不少金钱。我给每组专家二十万美元的资助,这只相当于ITT公司支付一名认可工程师的年薪。”在高锟看来,不同专业的专家之间相互交流,有助于对研究目标认识的提升。对于科技管理者而言,高锟承认:“我从中获得的讯息,对我认识电子也未来的发展很有帮助,并大大开拓我的事业及加深对未来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有助我分析和综合研究工作的成果,从而更准确掌握ITT各种电子业务的发展时机和可行方案。”[3]

二是在大学内部改变原有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系所建制,鼓励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建立跨学科的学术组织。高锟在评价高等院校和工业科研机构在人才组织模式上的优劣时指出:“加州理工学院、伯克利、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科技研究大学,虽然都以一位教授指导多名博士生而取得杰出成果,但工业界以多名主要首席研究人员领导一组研究员,从事较广泛项目的钻研,也可作为我们的参考。”[3]因此,在遴选留校学生时,高锟充分考虑合适的专业搭配,并鼓励他们以跨学科研究为首要目标,进行长期持之以恒的研究。同时,高锟重视开展跨学科教育。他之所以反对大学“四改三”的学制调整,固然与守牧者的角色定位相关,也是由于三年制令课程变得比较紧迫,难以容纳一些需要较大弹性的跨学科研习。

3 科研项目的攻关路径

光通信研究是一项典型的科研系统工程,涉及产学研领域为数众多的理论、实验、工艺层面的突破:光衰减现象需要得到理论和实验的解释;光纤的制备需要高纯度玻璃制造工艺;稳定的光源需要相应的半导体技术;组成光纤网络则需要信号转换器、放大器、光开关、接受器、信号发送器、传输媒介等等。[9]此外,在开发层面,市场部对于新光纤的制造、经理部对于营造新的商业推力、电信部对于新的网络服务均存在诸多问题。[10]在实施光通讯计划的进程中,高锟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结合个人、小组和团队的研究优势,采取了灵活的攻关路径:

3.1 “散兵游勇”式的先行探索

1842年,丹尼尔·考内西发表的一篇题为《光线反射于一个抛物线形状的水柱内》的文章中,首次描述了“光导管”装置,揭开了人类研究光导现象的序幕。到上世纪60年代,医学领域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光导内窥镜,标志着光导研究步入应用与开发阶段。然而,在这一时期,鲜有人意识到光导研究在通信领域的价值。一个重要原因,即光导传输距离太短,光信号传不出几米就衰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上世纪60年代,高锟以微波之父巴洛教授为导师,进入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作为光通讯基础研究的先行者,他将博士课题定为“类光学波导”,目的是深入了解在封闭及开放式波导系统中,自由空间传播及波导传播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高锟就光纤电缆中介电材料的衰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透明物料的光衰减是由物料本身的吸收性衰减、物料不纯净导致的杂质衰减以及物料结构不统一导致的散失性衰减综合作用的结果。客观地讲,正是高锟和世界各地学者的“散兵游勇”式的先行探索,为类光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2 学术群体的小规模合作

学术群体的小规模合作是介于个人探索与大规模集体攻关之间的创新模式。高锟深谙优势互补的小团队合作研究之道,在类光学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组织五个研究小组及时开展光通讯计划的拓展研究。第一个小组进行开放空间的氦氖激光传送实验,探索空气疏密程度对激光传送的影响;第二个小组进行共焦镜实验,寻找控制光线长程传送的方法;第三个小组由高锟和其他三名工程师组成,着手测试制造薄膜波导的可能性;第四个小组由激光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研制可发射波长接近红外线范围,而又吻合单束光缆直径的半导体激光器;第五个小组利用各类测量技术和设备,求证作为波导材料的玻璃纤维的物理和波导要求。得益于各研究小组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光通讯计划向着胜利的彼岸日益推进。“所有的理论和模拟实验所得的结果,都显示有关的理论基础是可行的,而实验结果过也提供了实证的根据。我们写成题为《介电波导管的光波传送》,提交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学报。论文在1966年7月出版的学报上发表,这也被定为光纤通讯诞生的日子。”[3]

3.3 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攻关

《介电波导管的光波传送》一文的发表,通过对类光学波导的理论探索和各类实验数据,证实了光通讯具备了应用与开发的可能性,然而,这篇在通信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在当时的通讯业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回响。究其原因,一是光通讯计划是一个新兴的复杂系统工程,许多关键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当时正是电通信蓬勃发展的时代。1956年人类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电缆,可同时传输电话线路36条,之后不久通信卫星就发射升空,开启了广播电视的黄金时代。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于电通信领域,罕有人能窥见光通信的巨大潜力。[9]作为光通信计划的推行者和参与者,高锟深切地体会到光纤通信的优越性,为了进一步推进光通信计划,并在竞争中超越电通信,高锟决定为光通信会聚尽可能多的科技资源。高锟采取的策略是产学研三个层面齐头并进,集中力量进行综合攻关。在学界,一方面通过与英国锡菲特大学的合作,深入推进对光纤玻璃特性的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对日本东北大学的访问和交流,在斜射率光纤理论和非传统半导体器材方面获益匪浅。在研究机构的合作上,高锟所在的标准电讯研究实验所,与英国邮电局以及皮尔金顿的研究机构展开深度合作,探寻制造低损耗光纤的方法。同时,还与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的中央研究实验所开展国际合作。在产业界,高锟的合作路径更为宽泛。在光纤通信应用的初期阶段,他们与日本的板硝子公司展开合作开发斜射率光纤;随后,他们又与美国康宁公司合作,研发和改良基于化学气相沉淀技术的光纤制造;伴随着民用光纤技术的日趋成熟,高锟所在的ITT公司光电产业部又与军方合作,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蒙茅斯堡军事基地开发了第一个军用光通信系统,并将光纤技术应用于飞弹制导系统。

高锟所奉行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攻关模式,不仅体现在产业界和研发机构,也渗透在他的院校管理历程中。高锟入主香港中文大学后的一个重要举措,即是成立新的工程学院。在他看来:“工业界已意识到大学研究的效率,如果做适当安排,大学也可助工业界一臂之力,在工业研究上担当一定角色。”[3]在高锟的积极推动下,新成立的工程学院成为涵盖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电子工程的研发中心。对于香港中文大学而言,这一举措弥补了中大在应用科学领域的薄弱环节,使其向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稳步迈进。对于高锟本人而言,新成立的工程学院在产学研领域取得的卓越业绩,为他所从事的院系管理工作提供了比较和度量的标准,加速了中大各学系的整体迈进步伐。

2000年,极具历史意义的诺贝尔物理学千年大奖,授予分别发明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芯片)的三位俄美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为现代信息技术所做出的基础性贡献。进入新千年以来的第一个十年,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已三次获取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青睐。高锟凭借光纤通信技术获奖,既是对诺贝尔先生设立奖项的初衷——“授予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的完美诠释,[11]也体现了评奖委员会对高锟所倡导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研攻关模式的认同。[12]

摘要: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不仅具备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而且拥有丰富的科研管理经历和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他深谙科技管理规律,结合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产业部门不同的研发优势,探索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技管理模式,在科技管理者定位、科技人才的组织方式以及科研项目的攻关模式等方面,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管理思想,成为推进其科学事业不断迈向成功的一大助力。

关键词:高锟,科技管理,产学研

参考文献

[1]诺贝尔奖官方网站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09/press.html.

[2]Nobel Prize in Physics Split,Electrical Contractor,2009,Vol.74;No.11

[3]高锟.潮平岸阔——高锟自述[M].徐迪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

[4]辞源(修订版),第三册[M].商务印书馆,1998:1983-1984

[5]梁文道.我的老校长高锟[N].南方周末,2009-10-14

[6]洪少葵.曾荫权高度赞扬高锟贡献[N].中国新闻网,2010-02-06

[7]CHARLES K KAO,Optical fiber research present and future[J].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1984,41(3-4):177-189

[8]由发明光纤到出掌中大的历练——访高锟教授[J].联合迈进,2008(2):3

[9]吴江滨.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与光通信[J].物理通报,2009(11):1-3

[10]CHARLES K KAO.Book Reviews[J].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1989(21):249-250

[11]诺贝尔奖官方网站http://nobelprize.org/alfred_nobel/will/short_testamente.html.

农业科技组织 篇12

关键词 多元化;农业技术;合作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45

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科技,要有效地推动农业发展,只有利用可将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农业推广技术,我国目前形成的主要农业运行模式比较适应我国农户规模小、经营较为分散的基本国情。然而根据当前我国的基本农业现状,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基础上,要促进现代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有效推广农业技术资源,构建有效的多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 多元化技术推广的系统动力机构

1.1 政府主导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和发展的基础

相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体系,世界的农业推广体系相对较为完善。世界的农业推广体系多种多样,对我国有很多借鉴意义。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农业推广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和科研力量。目前世界的农业推广体系已基本初步完成,并成为政府推广农业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1.2 需求互补

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的系统动力包含了各个动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1]。合作农业推广和控制的行为主体是推广合作产生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对合作农业推广的推动作用起到了中坚力量。由于各个主体要素拥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及其利益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需求互补,达到合作目的。

1.3 明确推广主体多元化对其定位

依照现代化农业发展大需求趋势,需要将农业推广技术进行明确地定位[2],真正做到农业推广技术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在此基础上,明确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整合现有的资源,根据各地区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整合综合设置。

1.4 充分发挥涉农组织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基础上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制度更新。也是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即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这种形式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涉农组织也相应带有一定的经济色彩。在农业推广方面也适应众多农户的要求,加快传统农业被现代技术改造的步伐,涉农组织的健康发展与我国的农业推广相辅相成。

2 多元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职能定位尚且不够清晰

我国有许多地区仍对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实行权利混乱下放,各种服务混为一体,导致农业推广技术推广力量分散,缺失中枢力量,对推广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出现多头管理、推诿责任等局面,工作效率严重降低,公益性农技人员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经营创收。

2.2 奖励机制不够完善,推广效果不够显著

我国农业推广技术现状一般是领导直接定项目、下达农业计划、拨散工作经费,推广人员的推广知识只是为了简单地应付上级领导的分布任务,不注重具体推广效果,同时因缺少具体完善的奖励机制,更别说替农民在生产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和进行详细地农业技术推广知识教育。同时,推广人员与农民也缺乏紧密的有效信息沟通。

2.3 独立设置内部机构导致资源浪费

在我国现有的农业推广技术部门有四大类,分别为种植业、农业机械、经济管理、畜牧水产业,都分别设置的有工作独立部门,同时都以本部门领导下达的推广任务为主实施乡镇农民的推广活动。各部门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信息与沟通,形成不允许外区推广人员到本地推广技术的局面,无法发挥推广部门的整体优势,造成资源浪费。

3 具体实施多元化技术推广措施

3.1 合理配置相关技术人员

要体现出农业推广技术的多元化,就要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主要导向,合理配置相关技术人员,同时依据公益性职员的具体任务来促使其全面素质的提高,对分配其推广目标加以明确的要求来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增强农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的训练力度,不断更新相应的技术知识,结合实际展开培训工作。以促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在新发展階段增强农业推广技术的能力。

3.2 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支持并鼓励广大的农业技术合作组织,积极地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3],大力支持一些农业科研学校及农业科研院。可以相应减少农业推广设置的内部机构,以此避免资源浪费,使一些专业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加快农业推广技术的多元化步伐。

3.3 增强对农民的推广技术认知

农民的素质对农业推广技术发展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要不断增强在农民中开展农业推广技术的培训力度,展开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推广技术培训课程,如重点在如何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和转化率这两项问题上,重视培训内容,从而加快农业推广技术走进千家万户的脚步。

4 结语

多元性推广农业技术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多元化农业推广技术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提高广大工作人员及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同时有效地将政府、农民、相关机构以及科研单位进行有机结合,加大执行力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改正。完善合作机制,实现合作协同,将农民的需求与推广内容相结合,以便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以此达到农村产业繁荣发展、多元化农业推广技术有效实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姚云浩,马力.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机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7.

[2]智敏.对构建多元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探讨——来自陕西“大荔模式”的启示[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5):7-11.

[3]赵志丽,吕聪峰.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对策[J].河北农机,2014(7):22-23.

上一篇:输出创新下一篇:隔墙与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