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初中生物学科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效教学初中生物学科(精选12篇)

有效教学初中生物学科 篇1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课堂的每一分钟, 实现有效的教学, 就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在课前花上一定的功夫去认真研读教材, 确定教材中的重难点,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并围绕着教学目标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 准备好课堂教学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教学工具等等。除此以外, 教师还要注意备学生, 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班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态度等一系列问题, 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只有课前做足了准备工作,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 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很多教师往往误以为在课堂教学中讲的时间越多, 讲的内容越多, 课堂教学就越有效果, 然而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仅仅是教师一人从头讲到尾, 不仅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 影响听课的效果, 同时, 在单纯地听课行为中, 学生自身的主体能动性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 一定要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一般一堂课应当由三个部分组成, 即讲、学、练。在一堂课中, 教师的讲课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0分钟, 而练习的时间也要大致维持在15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 可以留给学生进行探究、思考, 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消化知识的学习过程。这种时间安排看似讲课的时间减少了, 但是学生学习的时间却没有减少。相反, 在这种边讲边学边练的过程中, 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用好实验辅助手段

生物学科是一门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学科, 相较于理论化的讲授, 通过实验的手段能够把生物现象、规律等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 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因此, 在生物课堂上, 我们要想实现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一定不能忽视生物实验这个有效的教学手段。我们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认真地完成每个实验, 切记不能用讲实验、背实验的方式加以替代, 毕竟很多的知识通过实验手段的展示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除此以外, 在实验教学中,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所掌握的一系列实验操作能力也不是理论教学中可以实现的。因此, 在生物课堂上, 我们一定要用好实验这个有效的辅助手段。

四、适当引入多媒体工具

多媒体工具是一种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新型的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媒体工具, 可以大大扩展课堂教学的容量,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生物课堂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 教师用传统教学工具呈现给学生的知识往往非常有限, 很多的知识都无法进行拓展。而一旦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工具,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的大存储功能在课堂教学之前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 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制作成教学课件, 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利用文本显示功能在几秒钟之内快速地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这样不但省去了大量的板书时间, 同时, 教学课件所呈现的板书不再是简单的文字, 还可以是一些图片、视频、动画等等, 这样, 就使得板书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除此以外, 利用多媒体工具还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化。例如, 在探究种子萌发过程时, 仅仅依靠课堂时间不可能看到整个种子萌发的过程, 这时候,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中的有声视频把种子的萌发过程给演示出来, 这样就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 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亲眼见证种子萌发的整个过程, 这所有的一切可以说在没有多媒体工具之前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很多科学家都称二十一世纪为生物学的世纪,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生物高科技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生物科学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坚人才, 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 培养一定的生物素养对于每个初中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因此, 我们不能对生物教学的要求继续停留在之前的知识传授的阶段, 而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推进生物教育教学活动朝着素质化的方向前行。

摘要: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 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和能力是每个初中生必备的素质。在生物教学中, 课堂是学生进行生物学习最为主要的场所, 能否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对学生学好生物这门学科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探索, 总结了几点营造生物有效课堂的策略, 希望能够为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所裨益。

关键词:生物课堂,有效课堂,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树利.浅谈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J].科学导报, 2012年第11期

[2]汤国平.谈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艺术, 2006年01期

有效教学初中生物学科 篇2

一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1. 游戏

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他们总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学得很快。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味, 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 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做游戏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智力和情感的需求得到和谐发展, 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轻松记忆, 快乐发展, 寓知识于游戏中, 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充分的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积极性, 做到人人动手、动脑, 平衡发展。

2. 手工制作

从人脑结构来看, 人的大脑皮层中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 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 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联系。俗话说:心灵手巧。训练手就是训练脑, 可见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在课堂上, 我们可设计许多制作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同时也能够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3. 探究实验

如, 在探究蚯蚓呼吸及运动时, 教师只要适当的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 提出纪律要求, 给予学生最大限度地自由空间, 让学生根据所给予的材料分组设计方案, 按小组开展实验。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并选出优秀小组做出评价。

4. 方案设计

如蚂蚁通讯方式探究方案设计、急救应急方案设计, 此外还物种密度调查等。

二课堂设计具体要求

1. 精细备课

首先, 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准确。以往备课中的教学目标抽象, 初中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导致不知所措。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 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应达到怎样的“度”, 需要准确了解和把握。其次, 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 孩子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 生物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积淀, 因此教师备课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最后, 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 并适度增补。

2. 讲授到位

首先, 讲课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次, 指出学习的重点难点。再次, 讲解过程要保持一定的节奏。最后, 保证过渡有条理、简洁。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但很多实验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完成。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 使微观的、不能动手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3. 有效提问

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提问要有针对性。

4. 有效倾听

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了解他们的心声, 关注他们的发展, 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 保证公平公正。

知识的讲解, 教师要适当创设情景, 贴近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 了解其中的生物学道理。

课堂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问题的分析及整合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同学间合作探讨、畅所欲言, 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从而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不断探索。

三结束语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有效性探究 篇3

关键词: 高中生物 高效课堂 有效性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如何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是每位生物教师都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

一、高中生物学科特点

高中必修内容分为六个模块。高中生物知识的编排按两条主线:从现象到本质,从微观到宏观,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知。学生感觉高中生物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逻辑关系没有数学、物理等学科强,数学、物理这些学科只要在演绎推理的过程中,逻辑关系不错,推导得出的最后结果也应该不会错。但在生物学科中,不仅要分清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组织、器官、个体等有哪些特点,更重要的是分清特殊情况下个别少数组织、器官、个体等有哪些特点。再加上生物学科包含的范围很广,知识点比较零散,所以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困难。对高中生物特点的掌握可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情,从而做出相应的改善。

二、良好的习惯培育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因为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不是靠一次听讲就能做到的,而要通过多次强化。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首先通过阅读教材,若是生物学基本概念,抓住关键字。看好后掩卷而思,看哪些内容已基本清楚,哪些内容不甚了解,哪些是重点等;若是生理生化知识,应以化学组成—结构特点—生理功能为主线,对这部分内容有大概的了解,注意分析、归纳,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若认为已基本了解,可尝试着做课本后的习题。练习中的疑难之处要及时记录下来,备作课堂之用。这样可以很好地为正式上课做好准备。

2.养成及时复习和巩固的习惯。

课后复习就是把课堂上所讲内容加以整理、归纳,是一个知识再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高中生物教学目标重在生物学素养的培养。课后复习就是要整理思绪,复习越及时,遗忘越少。通过整理、归纳,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复习整理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己的观点,这是主动思维的开始,应给予表扬。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观点暂时记上,查阅参考书,最后找老师商讨,使知识得到进一步澄清、强化和巩固。

3.养成及时总结经验的习惯。

课后及时复习,一方面要经过一定量的习题加以巩固,另一方面要在练习后及时总结、反思。解题之后对题目的归纳整理是练习巩固很重要的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只有少数学生会自觉做到这一步,所以教师应该在解题后指导学生思考,这道题涉及哪些知识点的应用,是如何解答的,还有没有更佳的解题途径。在以后解此类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并注意一题多变,即将已知和求解多角度转化,进行分析和归纳,训练思维的灵活性。通过一题多变,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趣味化教学增强课堂魅力

趣味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兴趣。

如在讲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可以这样引入:英国近代有一大文豪名叫:名叫萧伯纳,有一位美丽的女演员读了他的作品后萌生爱慕之情,向萧翁写信求爱。信中写道:你是如此的聪明,我是这般的美貌,倘若我与你结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聪慧,同时又具我的美貌,岂不是很好吗?萧翁幽默地回信说: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岂不是糟透了吗?然后我提问:如果他们果真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学生几乎同声回答:有可能的。为什么呢?学生议论纷纷。虽答不全面,但对此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奇闻逸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学生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突破难点、巩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联想记忆,学会总结。

生物学知识相对比较庞杂,不少内容要记忆,学生学习时记起来比较头疼。如果讲究一些记忆方法,不仅记忆起来轻松容易,而且能给学习带来一些乐趣。

比如:在上“必修一,讲解DNA与RNA的区别时,我们根据两者的特点,将其知识点总结为“258理论”,2是指两种核酸、5是指五种碱基、8是指8八种核苷酸,这样很快将DNA和RNA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了。

3.夸张的“演绎”,助于理解。

在做“进化”这个知识点的习题时,学生总是把:“进化的结果——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一现象理解为“是生物进化理论中自然选择将有利变异选择下来的结果,属于生物进化的过程”。于是,可以做个大胆的演绎推理:夏天人类穿单衣,冬天人类知道穿棉袄,这就是长期自然选择下人类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如果这个现象属于进化的过程,即:自然选择使得有利变异积累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那么,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有人穿单衣、有人穿棉袄、有人光着身子;只是在夏天,穿单衣的人活下来了,穿棉袄的人热死了;冬天,穿棉袄的人活下来了,穿单衣及光着身子的人冻死了。学生听到我的这番演绎推理都笑了,从此无论遇到什么例子,这个知识点没有再错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一般规律,制作合适自己也适应孩子们的一套教育方法,这套方法不仅具有传统教育的优点更需要高效实用,使之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最后无论是教学还是生活,一定要动脑,善于思考,善于感悟,更要勤奋,只有这样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我们都能有所收获,尤其会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高效、管理越来越轻松。

参考文献:

[1]张连春.生物教学中导趣和质疑[J].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论文 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思考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生物教材也是几经改进,就是为了适应当前学生现状,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更是对教材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有所收获,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愿。

一、教师要善于反思,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名合格的初中生物教师,除了拥有过硬的初中生物教学水平以外,还应该具备不断反思的能力。不是每一个教师都会反思,但是会反思的教师就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能加以改进,对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当代教师已经不再是以往的“教书匠”,而是向着多方位、全民型人才进军,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考验的是一名教师的综合素质。所以说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本身综合素质是关键。所以教师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还有哪些不足,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需要怎样改变,体察学生的感受,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总之学会反思的教师一定会有进步,更适合当前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

二、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不能照本宣科,要开展提问式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师生互动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实际开展互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更难容易表达自己的学习欲望和对生物课程的热情。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也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在开展互动式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三、善于创造情景,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物教师应该致力于初中生对生物课程兴趣的培养。初中生物课程本身会涉及到一些小实验,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师生感情的机会,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我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来讲,在开展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引入和创设情境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如果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恰到好处地引入小实验,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与学生做朋友,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教师要想办法拉近学生与自己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害怕教师。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如果学生对一位教师有意见,就很容易对这门学科不感性趣,影响教学质量。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十分必要,这一点不难理解。比如一个人在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而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这里我们来举一个例子: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先讲个故事或谚语,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克隆”技术,“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愉快、兴奋的正面情绪状态下,再画出若干个从属关系的包涵图表来解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及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五、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学生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并储存,然后指导行动。”这就说明教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首先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做一名自信、乐观、积极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教师的自信心来自于不断的自我磨练与提升以及良好的心态。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课后生活也是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机会。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证明自己,也可以通过课余活动提高自信心,培养良好乐观的心态。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人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学习的关系,更是朋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六、总结

浅谈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篇5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有人说,最能发挥创造力量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经历,亲身感受,主动思考。如在讲《神经调节》这一课时,我请学生先做两个游戏:一位同学伸手,另一位尝试拍其手,分别十次,然后互换角色,看哪个拍得到手的次数多即为赢家。做完这项活动之后,提出问题:这个活动是在什么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该系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的?这样很自然地引入教学主题,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接着,又进行了眨眼反射、膝跳反射等活动,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可见,以活动为载体、逐步诱导和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倡导自主学习模式

学习是人的基本行为。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标地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查找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答案,再在“当堂训练”中去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这就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教学《人的性别差异》时,首先通过展示几幅不同婴儿的图片,然后提问:这几个婴儿有何不同?当一个小孩降生时,众人关注的问题是什么?人的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它的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与遗传有关吗?是否与DNA、基因与染色体等遗传物质有关系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思考,然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盲目被动地接受;要让学生热爱学习,将自主学习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在学习上消极怠慢。

三、开放生物课堂教学

新课标和新教材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比如,在讲《种子萌发的条件》时,提出问题:播种种子之前为什么要浇水、翻地?为什么每个品种都有它固定的播种季节?讲《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水稻、玉米的“扬花期”遇到阴雨天会减产?为什么在小麦即将成熟时下一场雨也会造成减产?移栽树苗时为什么要多带些土坨?贮藏粮食时,为什么要晒干?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格外香甜?为什么在温室内种植过多的绿色植物不利于身体健康?为什么春天来了,池塘中的水会变绿?夏天的早晨为什么鱼儿为浮出水面?等等。这些学生平时经常遇到的困惑问题,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争论,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学生的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与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获得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多开展课内外相结合的探究性实验

有效教学初中生物学科 篇6

【关键词】初中音乐 唱歌教学 实效性 研究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还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在教学中我们有哪些方面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很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总是抓不住学生心理,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学生在上课练习时也很不情愿练习,导致上课效果很不好。抓不住学生内心就不可能给学生上好课,就无法向课上四十五分钟要成绩。尤其是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知道学生究竟对什么感兴趣,怎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注意创设课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只是简单的学习,没有学习的氛围核动力。教师教学效果自然就很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创设教学情境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抓住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练习,稍后我就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来阐述一下这一观点,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这样问题的产生,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二)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能激发学生们的上课兴趣

在教学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对老师所讲的要求提不起兴趣,老师讲什么要求什么就像和自己没有关系一样,这是让我们广大教师朋友最为头疼的问题,其根本意愿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被激发。教师找不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点,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和要求练习的内容不感兴趣,觉得上课对他们来说很不感兴趣。

(三)教师上课过程中上课手段方法单一

在我个人教学过程中总是经常能发现教师存在于一些这样的问题,有不少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教学手段单一,不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所在,学生在上音乐课隔行学习中总是积极性不够高,有些学生在学习中甚至不张嘴去练习,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使学生跟着老师的上课思路去走,导致了学生越学越烦,越学越腻的情况产生,最后学生觉得上这一门课程一点儿意思都没有彻底放弃了学习,最终导致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课堂教学秩序越来越乱,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逆反心理,给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教学质量自然也得不到提高,最终使教学顺利完成的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这样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更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我们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观点做一下总结,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得到一些借鉴。

二、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哪些解决方法

(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利的教学活动,初中生的特点就是容易被外界事物所感染,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变得很浓厚。

(二)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每个班学生的上课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找到他们上课的兴奋点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但是经过长时间反复的摸索,终于找到了各个班级学生们共有的特点。在这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难度较减少了很多。在课下多向其他老师交流询问各个班级学生普遍的兴趣爱好都有哪些,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他们不同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课堂穿插,就这样学生的兴奋点都有了一定的体现,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学生上课兴奋点就被我掌握得很清楚,在上课的过程中经过我自己对他们的了解,将他们喜欢的事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融合,学生的听课效果有了明显的好转,在进行歌曲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很卖力的练习,我的心里也很有成就感。学生上课的兴趣被激发,课上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希望我这一观点对其他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起到一些帮助。

(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的方式方法

教学手段及方法的应用是严重影响上课效率的因素之一,不同的上课手段及方法的应用可以导致学生的不同听课效果。在我刚开始参加教学活动时,我也向资历老的教师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学习,学习他们上课时的手段和上课时的过程,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

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教学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合理的应用教学手段,没有很好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与观念,导致了学生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发生,在此我也就对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以上的论述,希望各位老师及学者针对我的不足能够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我们在教学生可以避免这样那样的问题,圆满完成每学期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陈贞. 追求简约致美 优化音乐课堂[J]. 音乐天地,2010(02).

[2]刘小文;新课标下初中音乐创新教法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3]黄树坤. 小议儿童歌唱教学[A]. 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

有效教学初中生物学科 篇7

课题阶段性工作报告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立项工作的扎实展开

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方案,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申报课题、撰写实施方案,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多媒体课的开发和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通过这个问题的研究,基本理清了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思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②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抽象变具体,静态变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宏观物体缩微处理,化枯燥为生动。有利于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突破难点。③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于加大教学密度,加快教学进度,优化教学过程。

2、课题实施的稳步推进

利用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其优越性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自己学习的信息、选择学习的途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不能完全改变以往的学习形式。而我们如果利用网络教学,既能进行整体协作教学,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具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本课题的网络教学实验活动遵循行动研究的要求,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许多学科教师从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开始,制定研究计划,通过实践教学进行行动研究,在行动中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分析和反省,找到问题改进的方法,并进入下一个行动研究过程。在众多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之下,形成了二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

二、取得的阶段成果

1、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使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共同为教学服务。

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生物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坚持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实物性”原则,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的服务性,及技术的运用要为学科教学服务,符合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规律,使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但有些教师喜欢在课件上插入一些活动的青蛙和一些不断变化的声响来增加动感,这样的课件常常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达不到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还有一些教师则在传统的教学框架下,依赖一些生物 教学软件即兴制作,使课本搬家、挂图搬家、实验搬家,我认为,我们所制作的课件应注重简捷性、实效性和必要性,必须考虑生物教学特点,才能与信息技术形成有效的融合。例如初中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根毛吸水过程和细胞吸水原理,但它们既看不到,也摸不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靠详实的语言、几幅挂图和几个静态的模型来进行,很难表达清楚,内容抽象而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假如教学前,我们从网上下载一个“细胞吸水、失水过程”的flash动画和一个“根毛吸水过程”的三维立体动画整合到教学课件中。教学时,大屏幕上的flash动画形象细致地模拟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三维立体动画更是将“根毛吸水过程”表达得清晰有趣。活泼的动画一定会感染学生,一组组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再适时发问:“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根毛细胞是如何吸水的?水分又是如何到达植物体内各部分的?”„„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能激活课堂气氛,大家情绪很快会高涨,纷纷参与到教学中去。创设情景,使原本微观、抽象、看不到、摸不着的生理过程被转化为宏观、形象、有趣的运动过程,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易于掌握,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兴趣。

2、注重学生实践,通过多边互动,调动积极性,突显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是生物学教学的必由之路,但信息技术并不能代替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直接来源,必须亲自观察到生物学现象的演示及亲自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才能将所学的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实验性学科的生物学,要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的总量,创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只有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学生才有发现和创新的舞台,认知才能深入发展。如在“环境保护”一节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带到网络教室,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环境保护”这一内容,在局域网和因特网中搜寻有关环境污染事件及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的信息。很快,学生在网上就会了解到“日本水俣病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和“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震惊世界的的公害事件;还会获得环境保护的文字资料、图片和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各 小组可以马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并做成幻灯片在网上展示、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辅导和点评。所有的学生都会投入到学习中去,并各有所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利用网络充分交流,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学习的过程也由消极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观察、探索与思考,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课余和双休日,教师可以指导校生物兴趣小组成员,进行了《一次性筷子的调查及建议》活动。通过网上收集资料,学生知道,现代化生活中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虽然它们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垃圾灾难。提醒学生为遏止这一势头发展,恢复和维护应有的森林生态,如何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大家确定详细的调查项目和具体的调查方法,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设计各项调查表,分组实地开展调查。

3、根据学生差异,分层教学,依靠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

利用网络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步异步的交流方式,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途径等特点,充分体现个人的自主性,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蒸腾作用”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资源丰富的课件,学生们带着 “什么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部位在哪里呢?”“为什么气孔能完成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蒸腾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应用?”等问题投入学习,每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借助“气孔的开放和关闭”、“植物体内水分蒸腾全过程”等flash和叶的蒸腾作用对照实验,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讨论,让每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这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不明白或不太好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调看所需内容,尽量帮助他们完成教学目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目前学校大部分树木的叶子都在脱落,这对树木有何意义?校园绿化管理最佳模式应是„„。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分层教学,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得到帮助,不以致于越来越差,失去信心,原本的长处,也可以得到发挥;使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力得到满足和培养,不以致停留在一般水平上,造成人才浪费,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行为。

4、在课程资源应用中,发挥老师集体智慧,集体合作开发课件。

教学媒体是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与中介,各种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能产生一定的教学作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传统的教学媒体,如粉笔、黑板、音像资料、录像、投影等等,对于展示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开花结果等不能真实地有规律的展现出来。而我们所制作的课件则能弥补这些不足,但课件的可塑性很大,不同的人在开发课件时所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是不同的,且教师教学任务重、技术水平欠缺,因此我们可以发挥教师集体智慧,让教师分工合作,通过校际不断优化形成课件素材库,让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生物教学服务。

课题研究实绩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昆虫”一节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胡艳秋 《种子的萌发》课件设计

范春英; 《开花和结果》

金保奎;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学设计

范春英;

《生物的分类》教学课件

李飞; 《〈人的性别遗传〉教案设计》

胡艳秋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全体课题组成员在时间和精力上还不够充裕,理论水平还十分有限,我们对许多方面如现代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心理等的研究还不十分深入,有的还比较肤浅,有的甚至还未涉及。

2网络在史地生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带来的变化我们还只是作了较浅的尝试,还没有在课堂教学中推广。

3在某些方面课题组成员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工作滞后于研究活动的进展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4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是一种形式,要注意适时、适量,并非每堂课强求整合,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效益,“取长补短”和“嫁接”,提高教学效率。

5、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容易忽略个别学生,教师应充分面向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的互动式,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引导和鼓励,形成以学生探讨为主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行为。

6、课件的操作性、交互性要强,在适当的时候应有适当的操作提示,要能任意地进入各个环节,便于人机交互。使用时要适可而止,留有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已的思维和想象。

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虽然存在着很大空间,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资源功能、交流功能、支架功能和评价功能,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

四、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在前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深化课题研究,把教师的生成与学生的生成有效地融合起来。

2、开设一些高质量整合课,改革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把融合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向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转变。

3、把研究性课程与校本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以校本课程内容开发为中心的开展网络资源建设,通过开设研究性课程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性学习。

4、由点到面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5、课题组成员加强反思意识,用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对课题进行总结,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作准备。

有效教学初中生物学科 篇8

【关键词】集中办学    思想品德学科    有效衔接

一、前言

“集中办学”教育模式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为了提高家庭收入,横县六景镇农村有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其子女也随之进入城市,造成农村中小学生源逐渐减少。一些农村学龄人口的数量甚至不及80、90年代的十分之一,以传统的班级或学校规模开设明显不符合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本着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原则,将现有义务教育体系中小学、初中进行合并,提高生源教育转化率就成了必然,也就是“集中办学”。

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六景二中招生片区的六年级学生全部统一集中到六景二中办学;2013年,小学高年级集中化办学的优势得以凸显,在2013年7月的全县初考中,本届六年级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全镇小学高年级集中化办学步伐明显加快,2014年秋季学期,六景二中招生片区的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全部集中到二中办学,六景一中和六景民中的校园也迎来了六年级新生,全镇三所初中学校同时担负起了小学高年级集中化办学的实践任务。

“集中办学”对于六景镇教育部门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小学、初中合并,还要求对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理念等进行革新,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在进行“集中办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两部分生源的阶段性特点,小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较差,初中生思维活跃、管理困难,两方面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同时小学升初中在同一个环境中完成,就要充分考虑课程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

二、小学初中集中办学模式开展的不利因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解决好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应为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要科学管理学生作息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有益于健康成长的校园活动,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根据《意见》的指示,小学初中集中办学模式下,学校任务并非减轻而是增加。一方面源于生源成分复杂性提高,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思想、生理方面的认知不同,对作息时间、健康意识方面存在认识偏差。另一方面,从教学工作角度来说,小学和中学差异明显,学习任务、内容和目标不同。

基于此,六景镇教育部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开辟出一套农村小学高年级集中化办学的有效教学策略,消除集中办学后产生的不利因素。

三、集中办学背景下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

结合六景镇教育部门开展“集中办学”的经验,以思想品德学科为研究对象,展开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

(一)教学方法衔接

六景镇教育部门展开的集中办学措施中,目前尚未涉及三年级以下生源,是典型的高年级集中原则。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考虑“年纪接近”或“年级接近”,还要从心理认知角度充分考虑。

思想品德课程的中小学教法存在很大差异,变化太多容易造成学生心理落差,突出表现是:小学阶段教师讲解详细透彻,旨在直接灌输给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初中教师讲解较为抽象,旁征博引的内容较多。因此在两种教法的衔接上,必须从学生心理方面入手,注意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如多媒体、小品、思品论文等。

(二)教学价值衔接

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从理论向实践延伸,并实现应用性和研究性的衔接。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爱好以及中小学不用的知识结构,展开研究性学习和理论实践,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判断对错的能力,以及采取正确的应对手段,优化《思想品德》在中小学衔接工作中的价值。

(三)教学活动衔接

思想品德学科可以看作是一种自身价值观培养教育,在小学思品教学工作衔接过程中,要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思品教育的内容和特点,以小学为平台向中学延伸。

首先,完成常规教育的延伸。思想品德学科中小学阶段不存在太多的关联性,根据教材来说,主要以“主题+事例”的方式展开,可以借助现实中的常规教育手段,如卫生打扫、板报布置、户外活动等增强优秀品质的培养,提升集体凝聚力。

其次,完成相关主题的延伸。小学思想品德与中学思想品德的主体主线几乎一致,但在教育形式上存在差别,如开展主题班会、思想汇报和课后总结。

再次,完成社会实践的延伸。思品教学工作成果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周期。

四、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基础要素,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手段。教育工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受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求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结合我国农村偏远地区的现实情况,推行“集中办学”的教育工作理念,也是实现教育公平、资源优化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官,张婷婷.集中办学模式分析[J].青春岁月,2011(14):246.

[2]陈万民.集中办学是农村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内蒙古教育,2014(19):28-29.

[3]刘臣.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办学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黑龙江政报,2006(18):47.

[4]邹梅.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篇9

摘要:广大教师要在新课程体系下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采用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高效的教学手段,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标;有效教学;实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后,对初中生物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未能明确和深入。笔者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多年,对于如何在生物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同仁们分享。

一、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多做教法探索

新课标对生物课程的实用性要求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学理念,找到一些新的方法来适应这些要求与变化。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适当地改变了教学流程的具体实施。比如,对于课前提问,笔者特别将它细分为复习提问和预习提问两大方面。复习提问是对之前学习的课程内容的回顾和扩展,考查的是学生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吸收情况以及课后独自探索的成果;预习提问则是笔者在上节课程结束前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接下来要讲授的内容规划了提问的.大致方向和可以适当了解的趣味知识。这两种提问的设计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将比较教学和辅助工具教学相结合,将提纲教学法、引导教学法和伙伴教学法相结合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每一节课都感到新鲜、有趣,又能将知识点较好地消化吸收。

二、教师要从多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一门科目的教师十分和蔼或是幽默,就会对这门科目产生兴趣。所以,作为教师,要努力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真诚的关心和贴心的关注感受到师爱。当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与期望、尊重与体谅,自然就会信赖这位教师,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去。

(二)要善用疑问教学法

质疑精神是人得以进步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中的“疑”是促进其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捕捉教学中的“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设置疑问的教学手段在导入新课阶段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比如,在学习“裸子植物”时,笔者就讲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松树与杨树、杏树、桃树的童话故事,用故事暗示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让学生急于详细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真正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入知识点的学习中去。

(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物学科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初中生学习生物,往往有种陌生感,甚至会产生“学生物有什么用”的疑惑。此时,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把生物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自然就会激发出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比如,可以把科学家通过研制“生物导弹”治疗肝癌,从而有效地延长了患者寿命的新闻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生物技术的神奇,自然产生学习的兴趣。

(四)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生物课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而能够动手实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事物的形、态、质的变化,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对其产生兴趣,进一步研究生物、利用生物,并从生物学习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立体的、多方位的影像呈现,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呈现相关知识点,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感受具体的画面,受到声音的感染,从而激发求知欲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想教好初中生物这门课程,就需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特点,多方位激发其学习生物的兴趣。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有效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立彦.浅议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J].教法研究,(18):55-57.

[2]彭晓亮.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7):60.

[3]李玉玲.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8):186-187.

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篇10

关键词:生物科学 结合实际 观察 实验 合作教学

不论是从科学的发展,还是从实际需要看,我们都必须加强生物科学教育,尤其是必须加强中学生物科学教育。中学生物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生物课堂教学。因此,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我认为要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生物教师必须做到:

一、依“标”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课程标准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生物课堂的目的和要求,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高质量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案还必须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二、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近期使用的各种版本

的中学生物教材,都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编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内容。如九年义务教育省编初中生物实验本第一册(下)就选编了观察与动手29项,学生分组实验4项。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的教学。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养成他们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在安排观察、实验内容的教学时要重视和设法克服教学内容、时间与自然季节不相符的困难。必须有计划地做好观察的实验教材的采集、培植、饲养和保存等工作,否则过了适宜的季节,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教学时机。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

三、恰当提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

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新陈代谢时,教师作下列设问:(1)新陈代谢是一个什么过程?(2)新陈代谢通过哪两方面的作用来实现?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代谢?(3)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什么?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自然主动地归纳出新陈代谢的概念。

生物学知识中实例和数据比比皆是。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实例和数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就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引导学生进行同伴互助,合作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适时而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纠正失误,从而调节师生合作教学的节奏,使学生乐于配合。老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合理、公正、激勵的原则,突出三个特点:方向性,即在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进步的同时,适时地提出学生的努力方向;可行性,即教师期望学生达成的目标明确、具体,便于学生付诸实践;激励性,即教师的评价期望对学生现有水平来说具有适度的挑战性,只有那种超出学生现有水平,但通过努力又可达到的期望才有吸引力,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施合作教学,贵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充分地进行交流,这不仅是形式上的问题,也是深层心理上的和谐共振。为此,在教学时间的分配方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首先要快慢适宜。使用快节奏时,学生的思路能跟上讲课的进度,达到师生“思维共振”;使用慢节奏时,保证学生对重点内容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和演算,不至于使学生无事可做,注意力涣散。其次要动静相生。高明的电影导演,总是在闹场之后又会安排一个静场,以调节和平衡观众的情绪。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也应重视动和静的巧妙搭配与转换。在学生答问、讨论之后,教师来一个总结,写板书,学生做笔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讨论问题的理解,把讨论问题条理化,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关键。

五、启发中学生去应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联系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它不仅可以解释一些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例如,讲“食物的热量价”时,我给学生搞了一顿午饭的营养配方。提供的热量大约1100千卡。本着一顿饭要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但脂肪含量要低的原则,在蛋白质中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各占一半,动物蛋白中肉蛋白和鱼蛋白各占一半,以达到各种氨基酸种类互补,保证八种必需氨基酸的摄入。同时食物中要有一定量的蔬菜,保证维生素的供给和充分发挥纤维素清扫肠道的作用。当我把食谱公布以后,群情振奋,学生们几乎欢呼起来。

此外,生物课的教学离不开教具,优化教具组合,辅助使用录像片、计算机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出现一个个高潮,造就一种气氛,使学生在欢乐中求学、求知、求会。

六、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例如,在讲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时,列举婴儿吮奶、寒冷使人打哆嗦、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反射活动,请学生辨别等,其检测和巩固效果都非常好。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盛业.黄栎主编.继续教育教学与研究.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有效教学初中生物学科 篇11

一、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的困难

1、学校方面的问题

课程安排不恰当,影响生物教学的进度和效果。

课程安排不当主要体现在:一是周课时少,一周只安排两节课,由于生物实验、实践活动多,按教材安排要求,每周两节课只能完成理论课,根本没时间进行实验和课外实践,再加上条件有限,实验室小,每一个实验分两大组进行,一周一个班也只能完成一个实验。二是初中生物只按排七、八年级课程,中考也分值小。同样是面临中考,初二学生却不能像初三那样通过上晚自习等途径来增加上课时间,在学生之间无法形成中考的浓厚氛围。

评价制度不合理,扼杀师生的积极性。

一切竞赛都没有生物的份儿,其它“主科”每年至少都有一次全国性的或省、州级的竞赛,生物只能是一个旁观者。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学生物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没有教好学生的激情,学生考得好和不好,教师教得好不好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形成应付的心理,扼杀了师生的积极性。在绩效考核等方面学校也不会向生物老师倾斜,严重打击生物教师的积极性。生物老师的地位低,不被尊重和重视,谁还有多大的干劲呢?

2、教师自身的原因

生物专业教师缺乏,由别的非专业教师来担任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因缺乏系统生物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上课难免力不从心,大多是处于一种应付的态度,讲解内容也是照本宣科,出现科学性的错误也在所难免。一般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生物老师,甚至有的生物老师一人带两个年级,所以集体备课基本等于没有。教学手段比较传统而且单一。例如,讲关于人的大脑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讲到大脑里面都有大脑、小脑和脑干。可是学生看不见,很难理解,只是感觉到神秘。教学手段比较传统而且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学生及家长不重视

相当多的家长对生物学科的态度不正确,认为生物科是“副科”,就算学生考差了,家长也不当回事,认为生物的20分怎及语数外的150分重要呢!天天都是叫孩子学语数外。家长的这种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甚至让学生也觉得生物可学可不学。

由于很多农村家长长年在外打工,许多孩子隔代抚养,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气。学校管不了,家中没人管,导致了比较恶劣的后果。也有不少的家长自己的文化水平或者时间有限,不给自己的孩子做出简单的辅导,也不会请家教进行辅导;有的甚至认为孩子能不能读书要看自己,要是没有能力读,就去打工,还可以早赚钱;甚至有家长就直接跟孩子灌输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说什么不读书一样可以赚钱,大学生还找不到工作呢,大学生的工资还没我高呢!久而久之,这些思想在学生脑袋里根深蒂固,当然不会好好学习,更不会好好学习生物了。成天都学习语数外,在生物课上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生物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不做不交,根本收不起来批改,更有不尊重生物老师的现象,好似严重只有语数外学科的老师。

二、解决我校目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的对策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要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课堂的驾驭者,秩序的维护者,贯彻教育教学宗旨,为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形成良性师生互动,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改进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手段

让课堂形式多样化,在原来单一的讲授课的基础上多开展讨论课、实验课。生物学科教师应根据所处的环境条件,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农村学生学习农作物的栽培、畜禽养殖及植物的识别等都比城市中学的学生有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教他们掌握食用菌栽培,科学种植蔬菜、果树栽培、药材种植、花卉的培育,养猪、养鱼、养蛙、养鸡等技能。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野外采集实物,自己动手制作动物和植物标本。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教材要求改编成电子教科书,图、文、声并茂,把教师难以说清和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购买的教具器材,在平时上课时带到教室,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知识更加形象直观。

3、改进师生关系

有效教学初中生物学科 篇12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学科中十分基础的学科之一,具有基础性、特殊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初中学习生物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生物原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怎样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对策,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对策积极建设高效生物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内涵分析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形式,即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正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全面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保证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的生物知识,对生物知识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评价生物课堂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基本原则并不是看教师是否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是要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到生物知识的多少,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否得到了全面提升,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从教师角度分析,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后,才能称之为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标准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课程目标进行合理规划。在教学目标完成过程中,如果教学标准达不到既定的要求,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则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对教学对策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整个教学过程;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来,学生参与是否积极,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否灵活多样。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结果是体现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的关键;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跟踪、监测、反馈和消化等多种途径不断巩固教学成果,从而夯实学生的知识结构,保证从多个方面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1.科学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应该采用问题教学和情景教学。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致沿用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原理,学生在课堂下被动的听讲,学生对生现象和生物原理的认识和理解都依赖于课堂学习的知识,在这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倒致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比较差。由于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理解不全面,对所学的知识一直停留在描述表面,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性完全体现不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问题教学和情境教学,将有效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教师设置科学的教学情境,保证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全面应用到实践操作环节,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理解。例如在进行骨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生物课堂转变为实践探究实验室,以人类骨骼模型作为基本教学素材,带领学生认识人类骨骼知识,通过真实的观察和辨别,保证学生掌握骨骼的具体位置,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人体骨骼基本轮廓和概念。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进行细胞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先向学生讲解基本知识原理,而是通过科学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嗑瓜子一段时间后,都会觉得嘴唇发干,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什么,学生并不是十分清楚。再如,为了保持青菜良好的商品性能,商贩会在青菜上洒水,这个原理又是什么,通过这些生活化场景,可以拉近学生和生物学科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在课堂上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合适的教学情境,并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对促进学生学习将会有很大帮助。

2.利用生物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学生对实践操作课程很感兴趣,在教学中,积极应用实践教学,能够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很多生物的演变、发展,而这些内容多数以文字进行描述,形象性较差。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但是不同生物在发展过程中又具备其自身特点,要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物发展和演变,就需要利用实验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动手操作,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操作过程。例如在学习细胞分化过程中,课本上静态的图画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细胞结构切片,让学生观察细胞在不同时期分列的过程,以及分裂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形态,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细胞分裂过程中的规律。初中生物和学生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启发学生深入观察周围的现象,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周围生物知识和规律,将生物和生活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学生知识范围,开阔学生视野。

3.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育领域应用。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有着多方面的好处。为了更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和效率,打造有效课堂,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势在必行。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枯燥的生物知识形象化,通过综合应用图像、文字、视频、动画、音频等手段,将生物知识变得简洁,生动,形象。例如在进行细胞有丝分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的观察整个细胞分裂的过程,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通过视频演示,再加上教师进行生动的讲解,能够显著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及时和教师以及周围的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之后路,就能够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武俊.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何华.浅谈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林潇潇.浅谈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J].現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4]范祝香.谈高中生物课堂的探究教学及案例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5]谢峻峰.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转变的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上一篇:生活方式下一篇:触摸生活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