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22-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

总则

1.监察条例的制定是首先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2.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

3.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4.国家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防范事故的能力,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国家鼓励特备节能技术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特备技能技术创新和应用。

特备生产、使用单位和特备检测机构,要保证必要的安全和节能投入。

国家鼓励实行特备责任保险制度,提高事故赔偿能力。

特备生产

1.特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备的负责

2.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应当进行型式试验的特备产品部件或者试制特备新产品新部件新材料,必须进行型式试验和能效测试。

3.锅炉、电梯等特备的维修单位,应当有与特备维修相适应的以及必要的经省特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维修活动。

4.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有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条例虚的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设计的质量问题负责。

5.电梯安装施工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要服从建筑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并订立合同,明确各自安全责任。电梯井道的土建工程必须符合建筑工程质量要求。

6.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电梯制造单位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等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等活动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电梯安改等活动结束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和调试,并对其结果负责。

7.锅炉、电梯等特备的改造、维修竣工后,安改维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将其存入该特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特备的使用

1.特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备的显著位置。

2.特备使用单位应当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备,不得继续使用。

3.特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特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当向原登记的特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4.5.措施,保证施工安全。电梯维保单位,应当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6.特备使用单位应当对保证特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备安全、节能知识。特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7.特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有关负责人报告。

检验检测和监督检查

1.损检测服务的特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那个经国务院特备安全管理部门核准。

2.特备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具备

3.特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对涉及的被检测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特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4.特备检测机构进行特备检测,5.特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时,特备安全监察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的特备安全监察人员证件。如过程中发现重大违法行为或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在采取必要措施的同时,及时向上级特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事故预防和调查处理

1.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2.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3.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4.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也为一般事故。

5.特备安监管部门应当制定特备应急预案,特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特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要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以上特备安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汇报。对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国务院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并通报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

6.法律责任

所有选项中,凡是出现触犯刑律的,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机或者部件型式试验的,由特备安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处2万以上10以下罚款。

2.未经许可,已经实施安改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限期由取得许可的单位重新安改,处10万以上50万以下罚款

3.的,由特备安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处违法生产销售货值金额30%以下罚款

4.5.锅炉、电梯等特备的改造维修单位,在管部门即自行施工的,或者验收后30日内未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锅炉电梯等特备使用单位的,由特备安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6.(一)未按条例规定对电梯进行校验、调试的

(二)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时,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向特备安监管部门报告的。

7.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相应资格:

(一)未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的

(二)不在符合条例规定或者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条件继续从事特备生产检测的

(三)未依照条例规定或者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备生产检测的

(四)伪造、变造、出租、出借、转让许可证书或监督检验报告的。

8.记的特备安监管部门办理注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以上20万以下罚款。

9.由特备安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特备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万以上5万以下罚款。

10.罚款,较大事故20万以上50万以下罚款,重大事故50万以上200万以下罚款。

11.定处以罚款,一般事故处上一年年收入30%罚款,较大事故40%,重大事故60%。

12.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汇报的,予以批评教育、处分,情节严重的,撤销特备作业人员资格。

13.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5万以上20万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相应资格。

特备作业人员管理办法

1. 锅炉、电梯等特备的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备作业人员,特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发布

2.区内的特备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3.特备作业人员考试和审核发证程序包括:4.: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并满足申请从事的作业种类对身体的特殊要求,由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文化程度,具有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有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工作经历。特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由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分级负责,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决定具体的发证分级范围,负责对考核发证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5.方可在许可项目范围内作业

6.:的监督检查,积极参加特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特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拒绝违章指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7.特备证4年内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不间断作业要求和安全、节能教育培训要求,且无违章操作或者管理等不良记录、未造成事故的,发证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准予复审合格。复审不合格、逾期未复审的,其特备证予以注销。

8.持证作业人员以考试作弊或者以其他欺骗方式取得证的,违反特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未立即报告,考试机构或者发证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或者超越发证范围考核发证的。考证作弊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10.考试结束后,考试机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江考试结果告知申请人并公布考试成绩。对同意受理的申请,发证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批准手续,准予发证的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发证。特备使用补充

特备使用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特备安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处2000以上2万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使用或停产停业整顿:

(一)特备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未向特备安监管部门登记,擅自将其投入使用的

(二)未建立特备安全技术档案的

(三)未按规定对在用特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的,或者对在用特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的

(四)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1个月前向特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的

(五)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备的

(六)特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投入使用的

(七)未制定专项预案的

(八)未按规定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的

(九)特备不符合能效指标,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的。 特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四)特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六)高耗能特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特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基础题,出现概率较高

1. 电梯超速试验用额定速度的115%电梯超载试验用额定载重的110%额定载荷运行,自动扶梯在达到140%额定速度时制停

2. 额定速度为0.5m/s时空载和有载向下运行的自动扶梯制停距离为0.2-1.0米,额定速度为0.65m/s时制停距离为0.3-1.3米,额定速度为0.7m/s时,制停距离为0.4-1.5米。

3. 轿壁的机械强度试验是在##面积上施加均匀分布力,无永久变形,其弹性变量不大于4. ,且应超入。

5. 电梯导靴一般有8个,对重导靴有4个,轿厢导靴有4个,轿底导靴安装在

6. 弹簧缓冲器又叫蓄能式缓冲器,用于额定速度小于1m/s的电梯,液压式缓冲器又叫耗能式缓冲器,用于任何速度的电梯(低速、高速、超高速等均可)

7. (制动瞬时完成,刚性,冲击力大,制停距离短,适用于速度小于0.63m/s低速电梯)弹性安全钳又称渐进式安全钳(渐进式制动,有缓冲,冲击力小,制停距离长,适用于速度大于1m/s的电梯)安全钳动作时即安全钳绳头处的提拉力在150-300N,

8. 门区是最容易出现危险的的区域,层门要时刻保持紧闭,只能从内侧打开,标准高度为2米

9. ,液压电梯油箱的温度应控制在电梯每小时运行最大不超过60次,液压电梯速度最快1m/s,

10. 井道应当是垂直的,但允许出现一定误差,11. 曳引机制动轮与闸瓦间接触面积大于闸瓦面积的80%,越大越好。

12. 钢丝绳不可加油,磨损8%。

13. 自动扶梯踏板或胶带上方不应小于14. 50mm5-10mm小于600mm,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地坑地面上方1000mm,轿门、层门和轿厢净高不小于2m

15. 当层楼上下两层门地坎间距超过要设置井道安全门,VVVF电梯=交流调压调频电梯

16.17. 140%18.

19. 杂物电梯载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停靠在最高服务站,停止10min20. 2500Pa

21. 杂物电梯机房应当至少设置一个

22. 减速、平层感应器上下两只感应器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导轨支架中间间距不大于2.5m

23. 电梯电动机定子慢速绕组为24极,同步转速为500r/min,慢速绕组为6极,转速为1000r/min

24.

25. 极限开关从顶向下为终端极限开关(切断主电源),运行限位开关,强迫减速开关

26. 曳引检查的项目包括超载试验,静载试验和平衡系数试验

27.

28.

29. 包括工作制动器,紧急制动器和辅助制动器

30.

31. 组成有导轨,导轨架,导靴。的原因减速开关粘连,皮带太松

32. 电梯导轨不能焊接,对穿螺栓固定法,预埋地螺栓法,预埋钢板法

33. 对轿顶反绳轮的安装要求铅垂度不大于0.5mm,装有保护罩,装有挡绳装置

34.

35.

第二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题目

一、是非题

1、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不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对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对

3、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其是否附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出厂文件。 对

4、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政府部门是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对

5、特种设备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单位应当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 。对

6、电梯出厂时,应当附有监督检验证明文件。错

7.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 对

8、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对

9、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是安全监察的技术依托,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不能对其进行监督监察。错

10、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其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对

11、我国鼓励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性能

和管理水平。对

12、发现特种设备重大违法行为,必须由指定的组织或个人进行举报。错 13.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对

14.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对

15、铁路起重机的安全监察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

16、气瓶使用者可以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错

17、 厂(场)内机动车辆的维修单位不需要经过行政许可。错

18、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进行 。错

1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对涉嫌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查封扣押权。对

2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中可以不包括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错

21、在用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时不得继续使用。 对

22、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压力管道设计活动,应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 对

23、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爆炸或者泄漏,在抢险救援时应当区分介质特性,严格按照相关预案规定程序处理,防止二次爆炸。

24、为了保障车用气瓶和汽车的安全,车用气瓶必须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定期检验。对

25、使用压力管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办理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对

26、报废的特种设备,应到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对

27、在用锅炉每年应进行一次外部检验。

28、为保障安全,民用液化石油气瓶(煤气罐)自制造之日起,每4年检验一次,15年报废。对

29、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发生变化、长期停用、移装或者过户的,使用单位不需要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错

3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必要安全教育和培训 。对

3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过程,必须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验。 对

32、只要是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经过许可的制造单位提供的特种设备产品,其使用单位不需要建立独立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错

3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专项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对

34、 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35、气瓶充装单位没有义务对消费者安全使用气瓶提供指导。错

36、对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在其他地方检验合格的锅炉,在移装时,其安装过程不需要进行监督检验。错

37、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对被检验检测单位的所有商业秘密,都有权过问 。错

38、客运索道《乘客须知》应设在索道售票口处的明显位置。对

39、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对 40、缺少安全附件而继续使用的特种设备不属于严重事故隐患。错

二、选择题

1、房屋建筑工地用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 ( c )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a.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建筑行政主管部门 d.行政经济管理部门

2、 新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经于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b )起施行。

a. 2003年5月1日 b. 2009年5月1日 c. 公布之日 d. 通过之日

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一部 。 d

a. 安全技术法规 b. 行政规章 c. 法律 d. 行政法规

4、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 ( b ) 。

a.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b.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5、下列哪项不是特种设备?(d ) a.压力管道、电梯 b.客运索道 c.大型游乐设施 d.车床

6、锅炉、压力容器的(b ),必须由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

可的单位进行。

a. 安装、改造、维 b. 设计、安装、改造、维修 c. 设计、安装、改造、维修、销售 d. 安装、改造、维修、销售

7、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施工前,应向( a)书面告知后,即可施工。 a.直辖市或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设计单位的省级主管部门

8、下列叙述哪些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a b c

a.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b.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c.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9、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 a )负责。 a. 安全性能 b. 产品质量

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以及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单位,应当经( a )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

a.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1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锅炉、压力容器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 c ) 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a. 10日 b. 15日 c. 30日 d. 60日

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 c ) 报告。

a.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b.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c.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 d.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13、 .特种设备安全的主体是(a )

a.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单位 b.生产经营单位的主管部门 c.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d.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4、 下列叙述哪些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 c

a.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在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b.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30日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c.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1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登记标志( c )该特种设

备的显著位置。

a. 必须置于 b. 必须附着于 c. 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

三、简答题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重点场所有哪些?(回答至少6个)

1)学校; 2)幼儿园;3)车站;4)码头;5)商场;6)体育馆;7)展览馆; 8)公园。

2、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如何处理?

答: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3、特种设备在什么情况下应报废?

答:特种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

4、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在何期间内有效? 答:在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合格期间内有效。

6、特种设备分哪两大类?

答:1)承压类特种设备;2)机电类特种设备。

6、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答: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

的记录;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6)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的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指的是哪些情形?

答: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严重事故隐患: 1)使用非法生产特种设备的;2)超过特种设备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3)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4)使用应当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5)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的;6)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第三篇: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特种设备的具体范围按照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特种设备目录确定。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检验检测以及安全监察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推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特种设备节能性能和安全管理水平。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有关方面排查治理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隐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第五条 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省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交通、建设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举报。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章 生产、销售与使用

第七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相应的行政许可、核准和登记,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加强特种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任何单位和个人未依法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核准、登记,不得从事特种设备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特种设备生产、销售、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安全负责。

鼓励涉及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特种设备第三者责任保险。

第八条 特种设备的制造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生产,法律法规规定设计文件需要鉴定或者产品需要进行型式试验的,应当在鉴定或者试验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第九条 制造单位或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制造的特种设备因设计、工艺、材料等原因导致存在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缺陷的,制造单位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或者交付使用,及时通知销售、使用单位并通过退货、换货、修理等方式有效消除产品缺陷。

第十条 特种设备的销售单位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特种设备进货检查验收和销售台帐制度,验明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安装与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对其所销售的产品合法性负责,不得销售证件不齐全的特种设备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制造、强制报废的特种设备。

对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存在安全缺陷的特种设备,销售单位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协助制造单位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从事压力管道安装、改造活动的,应当在施工前书面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报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经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从事压力管道定期维修或者紧急抢修活动的,应当自施工之日起十日内书面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并对充装的气瓶及销售网点的安全负责。

禁止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场所进行装卸作业,禁止超量充装气瓶,或者充装非法制造、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超过检验周期的气瓶。

气瓶充装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使用特种设备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特种设备应当具有使用注册登记文件,并将登记标志或者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二)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制度,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并作出记录;

(四)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检测,未经检验检测或者检验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五)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并按规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和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在使用过程中或者经检验检测、安全监察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排除隐患或者停止使用。

第十四条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行政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的制造单位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第十五条 用于出租、出借、转让的特种设备应当具备使用注册登记文件并且在检验检测有效期内。

转让特种设备的,由原使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注销登记。受让单位应当在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注册登记。

第十六条 特种设备拟停用一年以上的,使用者应当自停用和重新启用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告知原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启用的,应当报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未经检验检测或者经检验检测不合格的,不得启用。

第十七条 下列特种设备应当实施报废处理:

(一)超过特种设备设计使用年限或者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

(二)经检验检测不合格又无法消除安全缺陷的。

第十八条 气瓶的报废处理由出具不合格检验检测结果或者鉴定结论的检验检测机构负责;其他特种设备的报废处理由注册登记记载的使用单位负责。

报废处理盛装危险化学品的特种设备,应当在报废处理前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和环保处理。

特种设备已做报废处理的,所有者应当自报废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原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九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应当携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并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作业。

第二十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以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妥善保管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核准、登记、作业证明及相关证明文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冒用、买卖、转让、出租、出借前款规定的相关文件或者证明。

第二十一条 工程建设项目需要采购特种设备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招标。

第三章 检验检测

第二十二条 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应当由依法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取得资质证书的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并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和方便企业的原则,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提供可靠、便捷的检验检测服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发现严重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告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申请定期检验检测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自收到检验检测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与申请者约定现场检验检测时间。

检验检测机构未按照规定的期限与申请者约定现场检验检测时间或者不能按照约定时间实施检验检测的,应当报告当地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者也可以同时报告当地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指定其他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

第二十四条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做好现场内外清理、介质置换、通风、降温、登高设施等现场检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并积极配合现场检验检测工作。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现场检验检测结束后立即与使用者办理检验检测结束告知手续。

第二十五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检验检测结果或者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检测结果或者鉴定结论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原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原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予以答复。

特种设备使用者对检验检测机构的书面答复仍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原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委托另外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重新检验检测或者组织专家对原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鉴定。

重新检验检测结果与专家鉴定的结论应当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异议的依据。

重新检验检测与专家鉴定所需费用,由提出异议的一方先行支付。重新检验检测结果或者专家鉴定结论确认原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成立的,所需费用由提出异议的一方承担;原检验检测结果或者鉴定结论不成立的,所需费用由原检验检测机构承担。

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与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检验检测费用。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收取费用的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进行检验检测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超出国家批准的项目和范围进行检验检测;

(二)在检验检测有效期内违反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对同一特种设备擅自重复检验检测或者收取重复检验检测费用;

(三)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或者以其名义推荐、监制、监销特种设备;

(四)利用检验检测工作故意刁难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

(五)违反国家规定收取检验检测费用。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涉及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的生产和使用环节实施重点监察。

第二十九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安全监察时,应当有两名以上安全监察人员参加,出示有效证件,对安全监察情况作出记录,并由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主管人员共同签字确认。被检查单位拒绝或者拖延签字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应当予以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的商业或者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三十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举报或者取得的涉嫌违法证据,对涉嫌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向特种设备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与涉嫌从事违反本条例的生产、销售、使用、检验检测有关的情况;

(二)查阅、复制特种设备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有关合同、发票、帐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三)对有证据表明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或者有其他严重安全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情况复杂确需延长的,应当报请上一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延长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第三十一条 省、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下列内容:

(一)在用特种设备的数量及其安全状况;

(二)在用特种设备的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隐患及其排查治理状况;

(三)特种设备已发生的安全事故、原因、特点及其处理结果。

第三十二条 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对法律责任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对其制造的存在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缺陷的特种设备,不履行消除安全缺陷义务的, 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从事压力管道安装、改造活动,未在施工前书面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从事压力管道定期维修、紧急抢修活动,未自施工之日起十日内书面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由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从事压力管道安装、改造活动,未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验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场所进行装卸作业、超量充装气瓶,或者充装非法制造、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超过检验周期的气瓶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使用单位未将特种设备登记标志或者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未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或者接到故障通知后,未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转让特种设备,原使用单位未办理注销登记或者受让单位未按规定办理使用注册登记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停用的特种设备,未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或者经检验检测不合格重新启用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伪造、变造、冒用、买卖、转让、出租、出借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核准、登记、作业证明及相关证明文件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或者检验检测人员超出国家批准的项目和范围进行检验检测或者在检验检测有效期内违反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对同一特种设备擅自重复检验检测或者收取重复检验检测费用的,由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检验检测机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检验检测资格。对检验检测人员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检验检测资格。

第四十四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要求实施行政许可、核准、登记的;

(二)发现未经行政许可、核准、登记,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或者检验检测活动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三)发现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不再具备规定条件而不撤销其原行政许可、核准、登记,或者发现特种设备生产、使用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发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不再具备规定条件而不撤销其原核准,或者对其出具的虚假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或者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严重失实的行为不予查处的;

(五)对按照规定在其他地方取得行政许可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重复行政许可,或者对在其他地方检验检测合格的特种设备,违反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擅自重复检验检测或者收取重复检验检测费用的;

(六)发现有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或者在用的特种设备存在严重安全事故隐患不立即处理的;

(七)发现重大的违法行为或者严重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向上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或者接到报告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不立即处理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7-01-18 09:52:50.0 本信息已浏览2657次 【编辑录入: 】

(2002年12月17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销售、安装、使用、检验、维修、改造等活动的安全监察,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特种设备,是指各类锅炉、压力0.1兆帕以上的压力容器、输送介质为有毒有害和可燃易爆气体或者液体的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辆、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容易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实施安全监察的具体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目录执行。

法律、法规对建筑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城市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防止事故发生。

第五条 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地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经贸、建设、旅游、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从事特种设备各项活动的单位,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和举报。

接受投诉和举报的部门应当为检举人保密,对检举有功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章 安全要求

第八条 特种设备的产品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改造等活动应当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应当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禁止设计、制造、销售、安装、使用、检验、维修、改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制造或者强制报废的特种设备。

第九条 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维修、改造或者气瓶充装和锅炉、压力容器化学清洗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资质,并在资质范围内从事相关活动。

禁止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范围从事特种设备的相关活动。

第十条 特种设备的设计单位应当对其设计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

锅炉、气瓶、医用氧舱、客运索道、危险性较大的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设计图纸和文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审批。

第十一条 特种设备的制造单位应当对其制造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制造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备保证产品安全性能所需的制造能力、技术力量和检验手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按照设计图纸和文件制造,其中,国家规定需要进行审批的,应当事先办理审批手续;

(三)按照国家规定接受监督检验;

(四)制造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保护装置的新产品,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经过型式试验或者鉴定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五)制造单位变更生产场地生产,应当经原审批部门审查同意。

第十二条 特种设备的销售单位应当对其销售的特种设备的合法性负责。销售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销售具有相应资质单位制造的特种设备;

(二)执行特种设备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的质量证明及其他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的文件。

第十三条 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改造单位应当对其施工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安装、维修、改造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备保证安装、维修、改造质量所需的能力、技术力量和检测手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国家规定开工前审批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项目,应当经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

(三)经过审批的项目必须按照经审查批准的方案施工,不得擅自变更;

(四)安装、维修、改造项目经自检合格后,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认可的具有 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五)检验合格后,应当将全部竣工资料移交使用单位。

第十四条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对其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负责。使用特种设备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使用具有相应资质单位制造的特种设备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安装、维修和改造特种设备;

(二)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在规定期限内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申请注册登记,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证或者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后,方可将特种设备投入运行;

(三)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制度,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维修、保养和定期检测,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制定事故应急防范措施;

(四)对在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在规定期限内向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十五条 客运索道、游乐设施使用单位在客运索道、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每次使用前,客运索道、游乐设施操作人员应当向游客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客运索道、游乐设施使用单位应当将客运索道、游乐设施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张贴于游客易于注意的明显位置。

第十六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学校、幼儿园、体育场馆、娱乐场所、旅游风景区等公众聚集场所进行作业,可能危及公众安全的,应当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设置安全隔离区和明显的安全标志,并应当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七条 特种设备过户使用应当由原使用单位到原注册登记机构办理注销手续后,由过户后的使用单位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特种设备跨地区使用的,使用单位在使用前应当到使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备案。对达到使用检验周期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提前向使用地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第十八条 特种设备因故暂停使用半年以上,使用单位应当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启用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十九条 气瓶的充装单位应当对其自有和托管气瓶的安全状况负责。 不得充装非法制造、未经检验以及超过检验周期的气瓶,不得充装非本单位自有或者托管的气瓶,不得由槽车直接向气瓶充装。

车用气瓶的充装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锅炉、压力容器化学清洗,应当经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清洗结束后,清洗单位、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申请验收。

第二十一条 在用特种设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报废:

(一)超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规定的寿命期限要求的;

(二)经检验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又无维修价值的。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报废的特种设备进行破坏性处理,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有关注销手续,对未进行破坏性处理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当现场监督其进行破坏性处理。

第二十二条 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依法进行安全监察时,应当至少有两名安全监察人员参加,并出示执法证件。

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人员应当经省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监察员证书。

第二十四条 对涉及特种设备相关活动的行政许可申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在国家规定期限内办结手续;不符合条件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

对未依法取得许可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相关活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予以查处。对已经依法取得许可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负责许可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条件的,应当撤销原许可。

第二十五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对下列情形有权进行现场检查:

(一)接到举报、投诉或者已取得违法证据的;

(二)使用单位发生严重事故或者事故频发的;

(三)使用场所人员密集或者在使用场所开展重大活动的;

(四)已取得特种设备许可,需要进行跟踪检查的;

(五)特种设备应当实施检验而超期未检的;

(六)上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布置的安全检查活动。

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依法对特种设备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进入生产、经营场所进行检查,查阅、复制有关的发票、合同、文件等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发出《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排除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停止使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使用。

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可以决定对有关特种设备予以查封、扣押,并在查封、扣押后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一)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

(二)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

(三)收到《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后,逾期未排除安全事故隐患的。 查封、扣押的设备属于本条第一款第

(一)项规定情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当责令生产或者销售、使用单位进行破坏性处理。

第二十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销售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时,可以行使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 二十七条规定的相关职权。

第二十九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以及其他负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特种设备的事项进行检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不得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购买指定的产品。

第三十条 对特种设备制造、使用、安装、维修和改造中影响安全性能的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实施下列检验:

(一)对锅炉、气瓶、压力容器、大型压力管道元件、大型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电梯等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保护装置的制造过程进行安全性能监督检验;

(二)对现场安装、重大维修及改造的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性能监督检验;

(三)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

(四)对新型设备和有关安全附件、保护装置进行型式试验。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为检验工作提供必要的现场条件,不得拒绝检验。

第三十一条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标准、检验规范开展检验工作,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报告,对检验数据和检验结论负责,并接受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督。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验,发现重大安全问题,应当告知被检查单位并及时报告负责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的部门。

从事特种设备检验的检验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财政、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检验费用,不得重复收费,对同一特种设备不得重复检验。

第三十二条 特种设备的受检单位对检验数据和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检验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申请复检。受理复检申请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当在十五日内指定检验机构进行复检。

第三十三条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事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保护好现场,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特种设备事故的上报、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非法图纸、文件和非法设备,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一)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改造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制造的特种设备的;

(二)销售、安装、使用、检验、维修、改造国家强制报废的特种设备的。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

第二款规定,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维修、改造、气瓶充装和锅炉、压力容器化学清洗单位未取得相应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范围擅自从事相关活动的,责令改正,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对于超资质范围擅自从事相关活动的,可以并处撤销或者建议撤销相应资质。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二款规定,设计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将设计图纸和文件报送审批的,责令改正,没收设计图纸和文件,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特种设备的制造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制造的特种设备,并处以违法制造的特种设备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撤销或者建议撤销制造资质:

(一)使用应当进行审批而未经审批的设计图纸和文件制造特种设备的;

(二)应当接受监督检验的特种设备,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而擅自出厂的;

(三)未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型式试验或者型式试验不合格而批量生产的;

(四)擅自变更生产场地制造特种设备的。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销售单位销售未取得相应资质单位制造的特种设备的,责令改正,没收所销售的特种设备,并处以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安装、维修、改造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以安装、维修、改造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一)国家规定开工前应当审批的,未经审批擅自安装、维修、改造特种设备的;

(二)未按照经审查批准的方案施工的;

(三)未经监督检验或监督检验不合格而交付使用的。

第四十条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取得使用证或者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而擅自使用的;

(二)实行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未按照国家规定申请检验或者经检验不合格而使用的;

(三)使用无相应资质单位制造的特种设备或者委托无资质单位进行安装、维修、改造特种设备的;

(四)在公众场所进行特种设备作业,未设置安全隔离区、明显安全标志的。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规定,未办理过户、停用、报废手续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气瓶充装单位不按照规定进行充装的,责令改正,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撤销充装资质。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特种设备相关单位使用无相应资质人员进行作业、检验活动的,责令停止相关活动,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擅自解封、隐匿、转移、使用、变卖、损毁被查封、扣押的特种设备的,处以被查封、扣押特种设备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检验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或者检验结果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以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撤销或者建议撤销其相应资质。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虚假的证书、证明、证件、报告,有资质证书的,撤销或者建议撤销其相应的资质,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用、伪造、涂改、转借特种设备资质证书的;

(二)转让资质证书,或者给无资质的单位出具虚假证明的;

(三)盗用、伪造、涂改、转借作业人员证件的;

(四)盗用、伪造、涂改检验报告、检测结果的。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实施。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撤销资质的行政处罚由发证机关实施。

第四十八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以及其他负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退还收取的费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履行,发生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或者剽窃商业秘密,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第五章 附则

本条例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山东省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8年5月29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8年5月29日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公布

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特种设备的具体范围按照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特种设备目录确定。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检验检测以及安全监察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推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特种设备节能性能和安全管理水平。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有关方面排查治理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隐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第五条 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省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交通、建设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举报。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章 生产、销售与使用

第七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相应的行政许可、核准和登记,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加强特种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任何单位和个人未依法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核准、登记,不得从事特种设备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特种设备生产、销售、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安全负责。

鼓励涉及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特种设备第三者责任保险。

第八条 特种设备的制造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生产,法律法规规定设计文件需要鉴定或者产品需要进行型式试验的,应当在鉴定或者试验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第九条 制造单位或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制造的特种设备因设计、工艺、材料等原因导致存在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缺陷的,制造单位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或者交付使用,及时通知销售、使用单位并通过退货、换货、修理等方式有效消除产品缺陷。

第十条 特种设备的销售单位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特种设备进货检查验收和销售台帐制度,验明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安装与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对其所销售的产品合法性负责,不得销售证件不齐全的特种设备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制造、强制报废的特种设备。

对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存在安全缺陷的特种设备,销售单位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协助制造单位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从事压力管道安装、改造活动的,应当在施工前书面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报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经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从事压力管道定期维修或者紧急抢修活动的,应当自施工之日起十日内书面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并对充装的气瓶及销售网点的安全负责。

禁止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场所进行装卸作业,禁止超量充装气瓶,或者充装非法制造、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超过检验周期的气瓶。

气瓶充装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使用特种设备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特种设备应当具有使用注册登记文件,并将登记标志或者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二)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制度,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并作出记录;

(四)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检测,未经检验检测或者检验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五)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并按规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和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在使用过程中或者经检验检测、安全监察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排除隐患或者停止使用。

第十四条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行政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的制造单位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第十五条 用于出租、出借、转让的特种设备应当具备使用注册登记文件并且在检验检测有效期内。

转让特种设备的,由原使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注销登记。受让单位应当在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注册登记。

第十六条 特种设备拟停用一年以上的,使用者应当自停用和重新启用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告知原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启用的,应当报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未经检验检测或者经检验检测不合格的,不得启用。

第十七条 下列特种设备应当实施报废处理:

(一)超过特种设备设计使用年限或者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

(二)经检验检测不合格又无法消除安全缺陷的。

第十八条 气瓶的报废处理由出具不合格检验检测结果或者鉴定结论的检验检测机构负责;其他特种设备的报废处理由注册登记记载的使用单位负责。

报废处理盛装危险化学品的特种设备,应当在报废处理前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和环保处理。

特种设备已做报废处理的,所有者应当自报废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原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九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应当携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并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作业。

第二十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以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妥善保管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核准、登记、作业证明及相关证明文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冒用、买卖、转让、出租、出借前款规定的相关文件或者证明。

第二十一条

工程建设项目需要采购特种设备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招标。

第三章 检验检测

第二十二条 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应当由依法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取得资质证书的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并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和方便企业的原则,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提供可靠、便捷的检验检测服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发现严重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告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申请定期检验检测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自收到检验检测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与申请者约定现场检验检测时间。

检验检测机构未按照规定的期限与申请者约定现场检验检测时间或者不能按照约定时间实施检验检测的,应当报告当地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者也可以同时报告当地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指定其他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

第六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考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5分共10分)

1、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不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

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 )

3、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其是否附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出厂文件。 ( )

4、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所从事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 )

二、选择题 (每题4分共计60分)

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经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于2003年3月11日公布,自()起施行。

a. 2003年5月1日 b. 2003年6月1日 c. 公布之日 d. 通过之日

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一部()。

a. 安全技术法规 b. 行政规章 c. 法律 d. 行政法规

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 )。

a.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b. 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和游乐设施。

4、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判断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b. 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制订。

5、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判断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指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生产包括其设计、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

b. 锅炉、压力容器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6、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判断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

b. 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

7、 下列叙述哪些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 a.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b.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c.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8、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对其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 )。 a. 经济责任 b. 工作质量责任 c. 法律责任

9、 下列叙述哪些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 )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督促、支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监察职责,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b. 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防范事故的能力。 c. 只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才受理有关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行为的举报。 d.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和检验检测违法行为的举报,并及时予以处理。

10、 下列叙述哪些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 ) a.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以及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

b.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和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及相应的产品标准,进行生产活动。

1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 )负责。 a. 安全性能 b. 产品质量

12、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说明下列哪些设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压力容器的设计活动。( )

a. 锅炉的设计单位 b. 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

13、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说明下列哪些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

a. 锅炉 b. 压力容器 c. 压力容器中的气瓶 d. 氧舱

14、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气瓶、氧舱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应当经 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

a.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

15、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以及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单位,应当经( ) 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 a.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三、问答题 (每题15分,共计30分)

1、 国务院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目的是什么? 答:

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上一篇:塑料管材考察报告下一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