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形势开始出现转型。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越来越明显。本国企业如何顺应市场的需求, 面对国内外竞争压力并存的局面, 如何更好地继续快速发展等, 这些问题都是企业需要谨慎考虑并迅速反应的。在这个阶段, 企业想要更快更好的发展, 就需要与国际接轨, 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实现企业资源调配的重要的手段, 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概述以及作用

1.1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指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业务流程、现金流动、生产过程、客户交换、事务处理等工作电子化、数字化, 通过目前各种先进的信息系统网络进行加工组合, 最终形成新的信息资源, 这些资源能供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来参考使用, 便于得出最优解决方案, 最大程度的使用企业资源, 最终使企业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为了使工作人员与计算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以最优的资源组合控制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管理中的信息系统通常包括运行系统、操作人员、计算机软硬件以及运维、财务数据等。信息化的目标是利用计算及网络技术对企业内部的信息进行处理, 提高工作效率, 以此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信息化将涵盖了企业从经营、制造、生产、管理到设计等方面, 这些环节对于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是查询、更新、收集、储存、整理、筛选等, 上述这些信息决定着企业的管理工作, 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快速可靠的信息数据来源。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通常是企业运用目前的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网络系统, 对企业管理的信息进行整合, 使企业现有资源得到优化, 以便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决策的正确率。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可看做是企业将管理程序电子化、数字化的一种手段, 是建立在网络系统以及信息系统基础上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管理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进行决策的支持, 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需求。无论是针对一线的管理人员还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来说, 都需要与时俱进, 跟得上信息化的发展, 改变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阶段实际上是针对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入的整合, 将企业的管理具体步骤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使管理程序化, 最终达到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中心思想是将企业内部的各项标准、管理程序以及各部门的权限职能进行统一, 然后按照企业自身的情况, 对信息管理的流程设计进行完善。

如今, 我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例如审批流程的混乱、操作不规范以及核算不准确等。针对上述这些问题, 企业应当按照业务的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规范, 将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和界定, 以此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 作为管理层参考决策的依据。企业的管理范围通常是行政管理、生产和研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以及固定资产等, 企业进行管理信息化主要是针对以上环节展开。其中, 固定资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通常包括能源、材料、企业厂房、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而人力资源则是企业组织生产的基础, 主要包括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的能力等。管理信息化主要的将上述资源电子化、数字化, 以便决策层进行管理, 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1.2 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得到提高, 就需要进行企业管理信息化。

首先, 信息化能够使企业的管理理念得到提升。传统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人治。在引入了信息化以后, 必然会使企业的管理理念得到改善。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革新,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能够有效地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现代化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 企业也要注重员工的培训, 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 实施管理的信息化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 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传统的企业决策范围通常顾忌到方方面面, 并且每一个环节都是独立执行, 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管理资源, 同时对工作效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不仅能够对会议层次进行简化 (基本可通过网络视频、电话会议的形式进行沟通) , 而且对于办公资源也起到了一定的节约作用, 提高了企业决策的效率和运营成本。

最后, 企业采用管理信息化程序 (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能够很好提升企业内部沟通的能力。由于我国传统企业内部结构较为死板, 通常属于科层制结构, 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做得非常不到位, 对于资源层面、人才层面以及信息层面的交流也不尽充分, 资源共享的执行也较差, 这对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非常不利的。信息的正确、快速传递和流转通常是上下级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沟通的关键。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帮助企业各层级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实现资源共享, 使得企业资源的利用率更高, 沟通更方便、更顺畅。

2.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管理信息化虽然有很多优点, 但是在它的实现过程也有许多实际的问题。例如需要企业文化、企业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相协调。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管理信息化逐步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目前,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还远远不足, 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2.1 我国企业缺乏规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化建设出现时, 我国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风险意识也很薄弱, 导致许多企业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根据国外的已有的实施信息化的经验,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改革之前, 应当做好风险的预测和分析, 针对这些风险事先制定出应对措施, 且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 在这些环节完成后才能开始真正的实施信息化的进程。对于上述问题来说, 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国企业学习。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 我国企业尝试使用了信息化对企业进行改革, 但是受到了一些抵制。我国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管理一直都是传统类型的模式, 对于新兴的信息化管理的适应能力较差, 强制实行信息化管理造成了消极的反馈。由于信息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对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员工的职能和权责的分配界定以及工作程序等方面进行变动, 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这可能会损害到其中一些管理部门的利益, 以及改变一些员工原有的工作模式和习惯。因此, 早期企业实现信息化存在一种人为的阻力。对于早期的企业管理者来说, 实行信息化能够使各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在管理方面也能够节约一定的成本。但是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并未作出改变, 还停留在传统模式的阶段, 且与信息化有直接利益矛盾关系的群体也极力反对。除此之外, 信息化对员工的要求较高, 素质或者专业技能不达标的员工会对信息化产生抵触心理, 造成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

2.2 我国企业接触信息化时间较短

管理的信息化不仅要求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支持, 还需要工作人员以及企业资源的配合。目前我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对于信息化来说, 仅有计算机技术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是基本条件, 内部人员才是实施管理信息化的重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普及, 专业人才资源稀缺的情况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在我国, 大多数企业 (不仅是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 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仍旧停留在制作和维护企业网站的基础上, 这些网站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量少, 仅仅是企业基础数据的发布, 没有明确的管理理念。还有一些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使用办公室软件处理文字以及电子邮件的收发等。由此可见, 我国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了解的程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完全不了解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的具体实现内容, 对于实行信息化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以及怎样实施信息化等问题认识的都非常不到位, 即使采用了信息化技术, 这些设备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3 我国企业的管理的信息化范围局限

我国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仅仅在局域网内进行, 有着还不能达到资源共享以及数据统一的标准, 且管理的信息化总体合集的过程控制的不够好, 企业实行信息化的环境建设不到位等问题。

如今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为没有统一的系统以及数据标准。企业使用的操作系统以及相应的系统模块都是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 没有系统的规范, 统一兼容能力差, 这就给管理的信息化造成了一定的麻烦。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使企业的资源不能进行完整的利用, 还会造成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 降低信息化管理的质量。企业想要更好的实施信息化管理, 就需要将实施标准进行统一, 对于不同的程序进行协调, 逐渐完善管理的信息化, 使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除此之外,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与环境相协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环境主要包括了宏观政策、企业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这些因素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都属于较为落后的方面。由于我国信息化起步较晚且层面较低, 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也没有对信息化进行有效的支持和保护。同时, 网络的环境以及信息的公开是否安全还没有可靠的规范和保证。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部门, 在网站上公布的信息以及提供的数据服务也是十分有限的, 这就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正常快速发展的不利因素。

3. 我国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改进措施

3.1 政府要对企业的信息化提出相关的财政支持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需要政府方面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我国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我国政府应当采用调控手段对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做出积极的响应。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属于较为系统的工程, 外部环境对于信息化来说至关重要。因此, 各级政府应当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指导和规划, 构建社会化的服务平台。除此之外, 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开展, 企业需积极参与到政府的政策指导中。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人们的信息行为越来越多, 企业想要进行信息化建设, 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来进行支持。将这些信息与企业的信息进行区分, 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 政府还可建立相关的公共信息网络, 集中收集发布企业信息。公共信息网络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同时, 提高工作效率。

3.2 企业需要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我国企业的发展经历漫长的道路,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改革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进行。企业要存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企业的管理层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层, 首先要树立信息化的意识, 使企业在规范的系统中的逐渐成长。制定高端的发展战略, 对比国内外市场的发展情况, 树立全球的竞争意识, 做好企业的主要业务以及特色服务, 使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下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3 提高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想要有效的实现管理的信息化, 不仅仅需要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系统的支持, 对于企业内部各个项目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实施管理的信息化需要从细节方面入手, 即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管理决策信息化等, 使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深入的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实行高效的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事务进行管理, 不仅能够使企业的成本得到最大程度的节约, 且对于企业的管理经营效率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些都要建立在对企业员工进行有效培训的基础上, 只有员工素质得到提高,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和实施。

3.4 人才的引入

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 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对优秀人才进行重点的培养或者引进。企业想要有效地实施信息化管理, 就需要对人才进行培养和发掘。目前我国信息资源较为丰富, 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 使这些人才能够更好地为自身企业服务。企业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整合, 激发人才的能动性, 使这些人才有着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的舞台, 更好地为企业做出贡献。除此之外, 企业还要对专业技能强且有管理经验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使他们能够运用自身的技术和经验为企业服务, 对企业的发展提出新理念、新思维。企业需要对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企业, 保证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顺利有效地进行。

3.5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对陈旧的管理理念进行革新。我国企业的管理需要从生产管理逐渐转向经营管理。从初始的事务管理转向人的管理。树立以效率为中心、客户为中心以及员工为中心的理念, 并开始重视企业的基础管理, 将企业的各项制度进行完善, 使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立在良好的环境下开展和实施,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结语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还能够为企业内部提供良好的沟通渠道, 更快更好地达到企业的发展目标。我国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 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了解不够透彻, 因此需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普及, 教会企业如何做好信息化建设,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企业信息化管理通常是指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业务流程、生产过程、客户交换、事务处理等工作电子化、数字化, 通过各种先进的信息系统网络进行加工组合, 最终形成新的信息资源, 提供给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来参考使用, 便于得出最优解决方案, 最大程度地使用企业资源。最终使企业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实现利益最大化。本文就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最优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陶大勇, 单旭光, 张威, 彭红.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4)

上一篇:论荣昌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创新机制建设下一篇:10kV配电网设备运行巡检维护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