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反思与总结

2023-0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过得很快,四季轮回的过程中,一年忙碌的工作时间结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大家通过工作,可学到更多方面的工作知识,也留下了众多的学习回忆。为记录这一年的成长,可编写一份年终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月日教学反思与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年月日教学反思与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探索之路上,我已摸爬滚打六年。虽然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相比,时间并不算长,但在工作中,我也收获了很多。现与大家分享两个具体案例,一个是教学中方法的总结,一个是真实课堂后的反思。

一、方法总结——握手问题

记得刚开始初一的数学教学时,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问题:“一次派对共有10人参加,规定每两个人之间要握一次手,问所有人总共要握多少次手?”

这个问题,我把它称为“握手问题”。它是这样解决的:每个学生都假设我自己是这十个人中的一个(记为1),那么我就要和剩下的9个人(记为10-1)握手,共握手9次(记为(10-1)次)。我握了9次,自然每个人都是握了9次,共10个人,所以共10×9次。但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甲和乙两个人握了一次手,而计算时甲和乙都计算了这同一次握手,因此每一次握手都被重复计算。所以,最后的结果应该是(10×9)÷2=45次,更详细的算式为[ 10×(10-1)]÷2=45次。

根据上面的分析,假设派对共有n个人参加,类似的可以分析出共握手n·(n-1)/2次。

按照这样的方法求解,每个同学可以设身处地的将自己放在情境中,自然就好求解了。

后来在学习几何问题时,见到了这样的问题:

如图,线段AB上随机分布了3个点,问这个图形中共有几条线段?

有的同学用数的办法解决,但当点的数量较多时,数起来容易出错。想一想,我们还能怎么解决呢?其实,它也可以看成是“握手问题”。将这里的五个点看做是五个人,每两个点构成一条线段看成是每两个人握一次手,那问共有几条线段就相当于问5个人共握几次手。显然,我们可以算出(5×4)÷2=10条。

还有类似的问题:如图,在角O内部引出3条射线,图中共有几个角?

这个问题也可以用“握手”原理解决:将每条射线看做一个人,每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看成是每两个人握一次手,那问有几个角就是在问5个人总共握了几次手,也可以很快算出共有(5×4)÷2=10个角。

这样的问题还很多,都可以看做是“握手”原理的直接应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在广阔的数学知识中,还有一些问题可以变化的运用“握手”原理来解决,下面的例子就是。

问题:一个n边形共有几条对角线?

对角线的定义是不相邻顶点的连线,如图,以五边形为例分析。首先,点A出发的对角线有2条。这个2可以怎么分析呢?我们可以这么看:五边形总共5个顶点,一个顶点不与自己相连,不与它左右相邻的顶点相连(与相邻顶点的连线叫做边,而非对角线),那就与剩下的(5-3)个点相连,也就是连起来2条对角线了。点A出发的有两条,其他顶点也是,总共有5个顶点,所以共有5×(5-3)条对角线。但每条对角线在两个顶点处被重复计算了一次,所以结果应该是[ 5×(5-3)]÷2=5条。

刚刚的分析是类似于握手问题的思路的,那我们趁胜追击,想一想该如何计算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我们可以这样想:把一个顶点看做一个人,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下面的情景:n个人参加派对,他们围桌做了一圈,每个人和不相邻的人握手,问共握多少次手?类似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n边形共有对角线n·(n-3)/2条。

二、课堂反思——意外的收获

在整式部分的教学(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讲用字母表示数时,有这样一道找规律的练习题难住了同学们。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列算式:

32 -12 = 8 = 8×1

52 -32 = 16 = 8×2

72 -52 = 24 = 8×3

92 -72 = 32 = 8×4

……

并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

同学们看完题,开始思考。经过独立思考及小组交流讨论,大部分同学都有了答案。于是我请同学们展示他们的结论。

生1:(2n+1)2 -(2n-1)2 = 8n

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是一致的,于是我就想请这个同学讲一讲他是怎么做的。

就在这时,另一位同学举起手来:“老师,我有不同的答案。”于是我请他发言。

生2:n2 -(n-2)2 = 4n-4

看到这个式子,第一眼看,就感觉和题意不怎么符合,但我再仔细看,想了想,哦,原来他是這么做的:以第一个幂的底数为n,其它部分找到相应的关系并表示出来,也就是:n2 -(n-2)2 = 8· n-12= 4n-4 。只不过他少写出关键的一步:8·n-12,所以规律体现的不够明显。

大部分同学仅仅看着这个式子:n2 -(n-2)2 = 4n-4,等号右边形式明显不对,于是就认为是错误的。我就引导大家尝试对n代入几个奇数计算一下,看看成立不成立。计算之后,同学们发现这个结论也正确。借着这个机会,我完善了第二个解法的形式,并对两种做法进行了对比。

①式是用n表示了等号右边的第二个因数,并找到前面的两个幂的底数与这个数的关系,从而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为:2n+1和2n-1。

而②式则将第一个幂的底数作为n,对应的第二个底数为n-2,等号右边的第二个因数就为8·n-12。比较起来,第一种形式简洁易懂,但第二种补充完整的话也是正确的。这就说明了数学题目的多样性,常常可以一题多解。最后我又补充强调了这两种做法所对应的n的取值范围分别为正整数及n为大于等于3的奇数。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智慧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充满教师智慧的课堂,是在乎学生感受的课堂。就像上面的例子,我们发挥自己的智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疑问,去探探究竟,而不能仅仅是为了赶课堂的进度,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现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课堂更需要智慧的教学。作为一线教师,我仍要不断学习,加强自我修炼,争取使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的优秀教师。

作者:王晶晶

第2篇:高三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高三是高中一个关键的阶段,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高三数学教学中我的一些教学总结与反思,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从基础做起,步步为营

打好坚实的基础,是学好数学、考好成绩的根本途径。在复习基础知识时,我做了以下工作: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确复习的内容,分清重难点,强调考试的热点,并且带领同学们对照大纲和说明去研究和温习教材,参照历年来的高考真题使同学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和实用。这样,学生就会重视基础知识,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避免好高骛远的情况发生。高考的题目命制灵活性很强,但是归根到底,它考查的都是数学的主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与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关系。在数学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和大纲,精心准备基础题,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的精神。

二、把握方向,勇往直前

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前提下,明确考试的命题方向,这样复习时针对性更强,尤其是第二轮复习和最后的冲刺复习。另外,专题复习要有实效。我在平时十分注重对历年各地高考试题的研究,收集各种与高考数学相关的信息,从中寻找考试方向和命题的方向,并最终确立准确的方向作为教学的指导方向。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知识,首先自己必须把各个知识点吃透、理顺,并归纳总结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占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高考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检查,而最主要的还是考查和选拔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得再好,学生什么都不会也不行,所以学生必须真正参与教学。因此,不论讲授新课,还是高三总复习时,我都只是充当“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坚决不替代学生思考。满堂灌的教学后果就是“老师讲得累死,学生听得困死”。所以,在复习时,教师应尽量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而教师只需负责把握教学方向和及时修正学生的错误。在学生出现问题、遇见问题的时候,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尽量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展开心理教育,实施目标激励

针对高三这一特定时期学生的心理情况,教师应不断实施激励措施。例如,我会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包括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且在每次测验后都进行对照,以此提醒学生及时改正、不断完善。如果学生没有完成目标任务,我就和学生一起分析、查找原因,力争做到不挫伤任何一个学生的自尊,不影响任何一个学生的自信。另外,在高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斗志也很重要。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年轻人就要坚决相信自己,敢于挑战自己,努力超越自己。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很多种激励学生奋进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缓和了高三学生可能的紧张情绪。

虽然,在教学中我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做到面面俱到,没有照顾好全体学生,尤其是针对发展生的工作,没有能做到位。因此,对于如何提高发展生的数学成绩,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头”开始,齐头并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头抓起,即从高一开始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应重视知识的“过程”教学,即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相互联系和应用范围,力争不让任何学生掉队。要知道,高三第一轮复习时,时间短,任务紧,教师往往没有特别充裕的时间再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2.全面关注,兴趣启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多讲一些有关数学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的故事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用“个法”代替“众法”。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应针对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量身制定学习方案和学法指导,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

4.全面贯彻赏识教育。对于发展生数学的每一次点滴进步,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要知道教师的赏识和赞美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当然,表扬和肯定也要因人而异,要表扬得恰到好处。

5.狠抓“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等等名言名句都强调了“勤”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方法、理论都必须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和行动,才能最终获得成效。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我更加明白了教学相长的意义。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钻研教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作者:王翠芬

第3篇:七年级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神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面对这个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这些问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动脑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将是每一位教师今后一直要坚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规律;主人;认识与思考;小结

转眼间,一学期又结束了,那么本学期有什么收获呢?我想了又想,就写一些这学期的反思吧。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神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面对这个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首先,我有以下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第一,作为七年级的新生,刚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对新的环境还不太适应,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该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使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常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产生他们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第二,七年级的学生比较小,敢于回答问题,因此,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潜力,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认知结合起来,不妨讲讲一些课外知识,比如有趣的数学故事、生活中的事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共同讨论分享,增长学生的知识。

第三,在成绩面前,心中只觉得手中的教鞭的分量更重,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回过头去想一想,上公开课、比赛课对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难得的机会。一直以来,无论承担任何级别的公开课,我都把这种“煎熬”作为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艺术的难得的机会。这个事例,我要说明的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事情才会做得更趋完美,教学也是一样。

第四,讲课要讲究“趣味”,做好个人教学工作计划,尽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艺术地处理教材,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努力提高45分钟的质量。在我的教学观念里,我不赞成加班加点。原因是:一方面我觉得靠拖长时间给学生补课的办法,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说有百害而无一益处;另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的低效率,甚至没有效果。

第五,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生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要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其次,我说以下几点教学的小结

第一,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数据的收集”教学中,由于班上正好要选一个团支部书记,借此机会,我就引出问题:“我们怎样确定这个团支部书记呢?”接着让学生进入课堂,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让学生去体驗去收集数据,最后确定人选。这样就可以根据调查的数据再引出频数与频率。这样让学生体验了数据的收集过程,对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第二,让学生在动手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在“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提前做了一个正方体,在课堂上,我先让他们剪开,看看谁剪得和别人不一样,结果大家都动起来了,而且都投入到不同的剪法上;然后我把不同的图展示在黑板上,让同学们看看是否相同;最后我在一幅展开图的六个正方形上写了“祝你学习进步”六个字,让学生再看看每一个字的对面是哪个字,以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三,合作探究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调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学生或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或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收集的统计图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学生从中能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总而言之,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这些问题是值得每一位老师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动脑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将是每一位教师今后一直要坚持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元龙中学)

作者:李同天

第4篇:2021年月考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

2021年月考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范文有哪些你知道吗?这次月考成绩有失有得,今后我们必须要继续坚持有的方法,统筹各科的学习,争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一起来看看2021年月考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范文5篇,欢迎查阅!

2021年月考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范文1

转眼间又过了一个星期,我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考了班里第九名,尽管这个成绩不太理想,但是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了。

首先说一下我的考试情况,语文考了九十九,以前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怎么样,老是考班里平均分,有时候连平均分都不到。物理考了八十八,是我有史以来考得最低的一次。数学考了一百一十七,虽然考了班里第一名,但错的一题是最简单的题目,实在不该错。英语考了八十六,原来是九十分的,但是监考老师核分核错了,政治历史考九十,生物地理考七十四,这四门小科都没有考好。

我爸爸说我的预测力不强,因为考试前,我认为物理可以考一百,但才考这么低。我觉得,物理与数学相同,学习知识就要新旧结合,同时还要锻炼思维的严谨性,把知识点学透不能摸棱两个。只有把只是学透了,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散。并且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节绝不放松。语文和英语在这一个月要背的很多,虽然成绩都还不错,但都有可惜的分数。所以更要在学习完知识之后加紧复习和及时的总结相信都会有所提高。这次物理考得很差,应该对的我都没对了,在不注意间就没了十几分。

我的那些小科是第二不理想的科目,政治虽然只是选选ABCD还有填填提纲,但是我经常在题上的点没有答完整,一分一分地扣下来就没有了几十分。

我最擅长数学,数学也是我最喜欢的科目。它不需要用大量时间来背东西,而且会使我们的脑筋变得非常灵活,这正是我喜欢数学的原因。这次月考我对数学的成绩不太满意,应该考得再好一些。“数学这东西,就是要多做题,各种类型的题都见过了,还怕什么!”这句从我妈嘴里说出的,总在我耳边回旋的,永不变更的话,听起来还真有一些道理。

从这次考试中,我也有一点收获。

第一点:拿到考卷后,应把考卷整体审视一遍,看一看哪些题比较容易,哪些题比较难。第二点:先从简单的题做起,把那些好拿的分数全部拿过来。第三点:如果有选择题不会,乱蒙也要写上一个。因为如果你写了你就有的机会,总比没有机会好。

下次考试就是期中考试了,我一定要扬长避短,发挥出正常水平,把考试考好。

2021年月考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范文2

紧张的月考最终结束了,但成绩留给我的,已不是那习惯了的喜悦,而是令我肝肠欲断的痛楚,当我一次又一次满怀期望地向教师询问我的成绩时,却得来那一句又一句让人颤抖的回答,心中的悲痛,眼中的泪水,嘴边的悲叹,这一切的一切有能够怪谁呢在别人悬梁刺股时,在别人孜孜不倦时,在别人挑灯而读时;我呢我在电视前忙碌着,我在漫画书前忙碌着,我在游戏机前忙碌着。想想那可笑的自我:自以为青春尚多,可随意挥霍。如今,那是我该受到惩罚的时候了:周围人嘲笑的目光、家中父母失望的眼神、学校教师的厉声喝道……

哟!那该死的我哟。在愚蠢的时候,我把那至亲的书给抛弃了,此刻,该是世界抛弃我的时候了,至少,在我眼里,书把我给抛弃了,可那又如何我的确该遭此对待。有果必有因。当初我潇洒度日如流时,我早该明白会有后悔的一天。此刻醒悟,我想,还来得及吗

想着,我隐约看到,窗外的那棵树,在风雨中摇曳……

2021年月考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范文3

本周星期五,我们学校六年级进行了一次月统测。

在这次月统测里,我的语文考得并不十分理想,而数学科的成绩却在飞快进步;英语是我的强项,拿满分本来不是什么难事,可有一道题由于没有看清楚,却让我与满分擦肩而过。

回头一望,这次月测我既有失又有得。

失:

语文的作文让我大吃苦头,因为没有明确文中的主人公,导致主题不突出,写成了一篇“流水账”的作文,让我失去了作文的三分之一的分。其它方面,基础未稳,总出现错别字,改写句子掌握不够正确,正义词和反义词有些未掌握,不够扎实;解释句子、词语不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不当。

数学审题不清是最大的失误。没有看清单位,没统一单位就进行计算而导致计算错误;判断题理解不准确,把答案搞错。

英语不了解中文意思,选错答案,把中文解释理解错误而失分。

得:

语文收获最大的是作文,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流水账”的作文,作文要明确主题、人物,写作文前一定要审清题目,明确题目要求,这样就不至于写出离题的作文。写作文前最好先列好提纲,大概定下要写的内容。如果考试时,先在大脑中打好提纲的腹稿,按提纲顺序写出来。写字力求工整、清洁。做完试卷要重新检查试卷,看看是有错误,把发现错的地方改过来。改写句子时要默读一下,这样容易发现句子是否正确。其中缩写句子中,注意保留“了”和、“着”等这一类词,这样才能知道句子中是正在时,是过去时,或是未来时。一些自己不熟悉的词语,要写出它的反义词或反义词时,先要懂得词语的意思,再找出相近或相反的词语。理解词语,句子时要联系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做数学题时要审题清楚,计算清晰、正确,写完式子后检查有没有看错数据、单位再进行计算,要验算答案。判断题要读一遍题目,如果不明白就再读几次,要在练习纸上写出或画出题目中内容的示意图,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判断这道题是否准确。

英语最重要是要记熟单词。懂得中文解释,词组的搭配及句形、单词的默写,明白了这几个要点,再加以理解,其实一点也不难。在选择题里,知道了中文解释,再根据句形,选择正确答案,如果不知答案,可以在中文意思上理解,再回答答案。

在这次月测中,虽然我不是所有科目都考得很好,但从这些失去的分数中让我总结了许多,使我懂得以后学习中应注意什么,应怎么去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2021年月考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范文4

月考最终在同学们紧张而惶恐不安中落下了帷幕,尽管同学们十分在乎这次成绩,但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们,我们的成绩十分差,差到各个成绩段都达不到平均数。我们前十名一名同学,不足平均数;前二十名两名同学,被别的班级吞了1.6个;前三十名三个同学,被别班吞了两名;前四十名六名同学,不足平均数;前五十名七名同学,被别的班吞了一名同学;前一百名十六名同学,也不足平均数,前两百名二十八个同学,被别班吞了五个同学;而我们班前三百名的人数和十四班的前两百名的人数相等。说实话,看到这个成绩,我感到很不是个滋味,能够说五味杂陈:一有庆幸——幸亏这次考试不是高考,而是一次月考;二有沉重,从进班以来,同学们几乎没有一天安静的时候,甚至有的同学上课都在搞小动作,教师一离开,就听见同学们的窃窃私语,我进教室时,没有一次发现同学们都在潜心学习的情景,很多同学看到教师还装出一副认真学习的样貌;三感到压力太大,我们这次成绩太差,我能做的,仅有要紧牙关,更加努力的工作,想方设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同学们的成绩提上去,我明白这很难,我也明白,要到达这个目的,需要同学们的配合,需要每个同学们都认真学习,但我不明白同学们能否做到,但我必须要求同学们做到;四,我感到了

心痛还伴着一种快感,说出来同学们也许很意外,因为你们受到了惩罚,你们因前段时间没有努力学习而受到了惩罚,从此以后,我相信你们会在受到惩罚后而振作起来,全力以赴,为你们自我,为我们班级创造辉煌。

我能够看出来,成绩出来以后,有的高兴,有的很失落,甚至难过。这是难免的。一次考试的过程和人生的过程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在前一个月努力拼搏,全力以赴,珍惜点滴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会在这次考试后收获丰硕的果实;如果我们管不住自我,得过且过,每一天只是想到玩、说话,那么,此时的我们会悔恨交加。而世界上就是没有卖后悔药的啊!如果同学们此刻振作起来还为时不晚,因为这是我们高中阶段的开始,我们还有机会去改变自我,但这得需要很多的同学彻底改变自我,改掉自我的懒散和拖拉,改变自我粗心大意,改变自我散事太多的毛病,改变自我上课走神、下课不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改掉我们所有的缺点,发扬我们的优点,让我们的成绩向前迈一大步。

同学们,既然我们上了高中,就像我在给你们的开学寄语中说的那样,就要吃你自我该吃的苦。因为在求学这条路上,没有人能够代替你们,每一天的早起晚睡带来的.辛苦,遇到难题的困惑,克制自我的艰难,面临失败的痛苦等等这一切都要我们来承担。但在学习上,也有无数的喜悦:攻克难题的欣慰,帮忙同学解决问题的自豪,考试提高的成就感,和同学们和睦相处的愉快——但所有这些的喜悦都是在你努力学习而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上才会感觉到的,那么,我要求你们管住自我,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诱惑,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我要求:进教室就坐在自我的座位上,按自我制定的计划认真的学习,不要交头接耳,不要发出声音,有必须要坚持教室学习环境的安静。在课堂上,任何同学都要踊跃回答,锻炼自我的本事,提高自我的成绩。注意制定适合自我的学习计划,然后按计划学习。

同学们,最终,我把那句最常见最通俗的话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人生能有几回搏。而此时正是我们拼搏的时候,人生是一次单程旅行,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期望同学们抓住这人生的机遇,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不辜负教师的重托,用我们的汗水为我们的人生增添绚丽的光彩。

2021年月考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范文5

上周,我们学校举行了第一次月考,在这次月考中,我取得了班级13名,年级18名,还算比较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历史第二高)。

语文,化学名次分别是8名,16名。数学,外语,物理分别是27名,57名,19名。对比之后发现,英语和数学是本次月考中主要给自己拉分的科目。我的英语水平在年级里也属于一般,就是学的不扎实,这次也是历史最低的78分。在英语方面首先要保证基础不扣分,同时提升阅读和完形,要背的东西多了,就更要在平时下功夫,基础才能不丢分。在数学方面,92分的成绩确实不能让自己满意。

究其原因,我觉得细节与知识的结合还有漏洞,在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概念的模糊,都在这份数学试卷中暴露了。还有就是思维没有充分发散,一道题半个小时也没想出来。压轴题上不去,细节还扣分,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学习是必须要摒弃的。物理与数学相同,学习知识就要新旧结合,同时还要锻炼思维的严谨性,把知识点学透不能摸棱两个。只有把只是学透了,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散。并且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节绝不放松

语文和化学在这一个月要背的很多,虽然成绩都还不错,但都有可惜的分数。

第5篇:年月日教学反思

《年、月、日》教学反思

xxx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师该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上的《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

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天体运动,使他们知道年月日是怎样产- 1

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采用的方法是,总结提炼出消化本节内容所要用到的数学方法,即:猜测观察——推理验证——得出结论,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方法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设计了每种算法后隐藏一题,调动学生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内化知识的拓展性练习。练习中还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巧妙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 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习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调控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还要不断学习,把信息技术更加完美的融入在课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3

第6篇:年月日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猜谜语、做游戏、读儿歌和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年、月、日的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如教学年、月、日的基本知识,计算全年的天数和闰年、平年的判断时,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摆正了师生的关系。

从课的结构和个别环节看,逻辑严密,有条理。但从课的内容上来看,量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可将重难点分散开,将一课的量分两课时完成。我曾在三年级两个班做过对比实验,一分为二进行教学,学生负担轻,掌握的效果较好。可见,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课的容量,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事半功倍。

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欠缺考虑。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年月日教学反思

张日凤

这节课的内容来自学生自身生活和现实生活,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校园以外的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这节课中学生课前为查找、收集年、月、日的资料,有的去图书馆查,有的网上查,有的向人请教„„突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状态,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课内与课外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来进行。在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无论是研究问题的提出,信息的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都需要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因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年、月、日的资料,分析、处理信息,从而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去发现规律,在方法上、过程上与科学研究很相似,连情感体验也很相似。遇到障碍时的苦思冥想,有了进展时的喜悦,结论概括的逐步完整性,都很像科学家有过的经历。这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与科学研究迈出了可喜一步。

课前的资料调查为学生课中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乐此不疲去发现,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的不仅是年、月、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年、月、日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从获得年、月、日知识的方法中受到的启发确是无穷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在新课程的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年月日课后反思

我们年组在设计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启发下自主的完成了知识的学习。成功的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整个教学的过程有预设也有生成,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体来说,我个人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新课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在导入环节,我采用让学生看重要历史时刻的图片,尤其是北京申奥成功和神州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这两张图片,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说出今天这个高兴的日子,学生自己就用上了年月日的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也对下面的学习做了有效的铺垫。

二、尊重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在新课导入之前,我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而是让学生说说对年月日的了解。三年级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样的设计,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使学生自然的将已有的认识同新知识联系起来,为下一步的自学打下了基础。

三、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自主探索中得到强化。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了前面的铺垫,接下来,我直接让学生按老师的提示小组合作观察年历卡中的规律。这样学生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比较和发现,自己总结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手中是不同年份的年历卡,他们很容易对不同月份的天数产生疑问,所以我在学习提示中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由于学生有了亲身的经历,问题很容易产生。如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12个月的天数各不相同?二月的天数怎么那么少?不同年份中二月的天数为什么不一样等等。这些问题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由学生是自己提出的,教师没有强加给学生,所以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还不够,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没有达到井然有序。在后面学习平年闰年的判断过程中,由于过多的考虑教学时间问题,导致我引导的多,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改变观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

年月日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特点:

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的年、月、日的知识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地方,但是为他们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让学生来说说自己出生的日子,引出课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年月日的认识,再让学生观察年历,结合已有的知识发现年、月、日的知识。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借助素材,探索年月日的规律。

在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的规律时,我选择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规律。并且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发挥,想出一种记忆大小月的方法,然后我再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记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口诀记忆法,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拳头记忆法,形象又直观。让他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借助媒体,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科学性。

在本课教学中,我好几次利用网络调出万年历,让学生借助万年历来探究知识。如在探究2月份的特殊性时,调出万年历,让学生借助万年历来了解二月份的特殊性,而不是把某些年份的二月份天数直接展示给学生的,学生很快知道了二月份有28天或29天的。又如在判断1900年是不是闰年时,学生用4去除1900是可以整除的,于是就认为1900年也是闰年,我没多说,就调出万年历,找到1900年的二月份,学生很快发现,二月份只有28天,是平年,于是很自然的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判断整百年是不是闰年的方法。使学生知道所探究的知识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几点思考:

目标的定位问题。闰年和平年的知识,该让学生了解到哪个程度,是否该让学生学会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课本虽未出现过,但经我的调查学生是会算的,而把400作为被除数让学生去判断整百年份显然是超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范畴的。另外,是否该让学生知道平闰年形成的原因?

小组合作学习。在组织学生观察年历卡,去发现关于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时,有没有必要让学生4人小组去探究?计算一年有多少天,让同桌合作有没有必要?在借助二月份的天数统计表探究平闰年的判断方法时,是同桌合作好还是4人小组合作好些?

几点不足:

时间的把握上,学生观察年历表探究发现新知识时,学生的困难超出我的意料之外,原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事情,结果学生却困难重重,找大小月,找错了、找丢了很多,所以在这里花的时间稍多了,以至最后预设的几个练习都没来得及做。

媒体的运用上,有些单调,在介绍平闰年的产生原因时,若配上有声的语言和有关天体的运动动画就显得更加形象了。

年月日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观察年历,结合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知识。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尊重独立的思维,体验探究的乐趣

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知识;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识。例如:课堂上我让学生记忆大月和小月的方法;还有我让学生判断整百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时候,通过观察——思考——看书等环节揭开了谜底。

探索的基础是发现。发现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索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学生们众说纷纭,无拘无束,这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学生只有亲手“做数学”,才能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首先,要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兑现教案的过程;第二,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

学生不仅要独立探索,还要有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听、说、交往等各项技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必正襟危坐,而是处于一种“放松的警觉状态”中,这种放松着的思考状态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最便于激发学生灵感和创造欲的状态。] 思路一变天地宽,只要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变了,学生就会变得好学、乐学、会学,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新的生机!

现在课上完了,下午教研员也对我作了点评。说了几点共同好的地方,也说了几点教案中各自的不足。

较好:教材基本理解了、目标定位也较准确、目标也达到了、总体上各个教学环节也不错。

对于我上的这一节不足的地方是:

第一个地方:当学生说自己的日期时,教师应该写出来那么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年月日。而在过渡到新课时,应该用这样的语言:关于年月日,你都已经知道了什么?(在教学中我们老师该扶和放结合,而在这里是该放,那么就该放手)。

第二个地方:在引出大小月的时候应该尝试让学生说,也许学生能说出这些知识,那么过渡就很自然了;而不是老师直接很硬邦邦的出示让学生观察表,然后回答答题纸。如果学生没有出现那么可以做适当的引,教师是个引导者。

第三个地方:拳头出示,可以让学生自己试试看,而不是教师领着他们走。

第四个地方:练习的层次有问题。对于后来的判断题和填空,应该先判断再填空。

以上是教研员对我的设计的评价。在反思他的话,我也对自己的这节课做了一些总结:

首先:我认为自己没有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我没有当好自己是引领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其次:我没有处理好一些过渡语言和总结性的语言。而这些都是一节课的重要部分,好的过渡会使你的课不会那么枯燥和无趣。

再次:我没有学会预设问题,没有根据学生现状进行教学调整,这样只会让人觉得这课太按套路走了。

这次公开课不但带给我许多收获,对我而言,整个备课过程就是一次学习过程,作为一名刚刚工作的新教师,学习如何深入教材进行理解分析,如何围绕重难点进行教学环节设计,一次次的修改教案到最后终于确定方案,期间的过程让我体会到了上好一堂课是多么的不容易,我想,教海无涯,学无止境,不管这次我的课上的怎样,过程是最最重要,这经历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年月日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原教材安排的是通过对2005年年历的观察和学习,得出每个月的天数和2005年全年的天数。这样由于年份比较单一,学生只能知道2005年的2月是28天及全年天数365天,而对于闰年的特殊性,学生一概不知,可能会对学生后继学习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我在设计这堂课时,将2005年年历卡换成了从1996年~2007年不同年份,通过对不同年份的观察,让学生体会到2月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29天。

儿童认知的发展中有两种水平,原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儿童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我找准教学的起点,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识不必再讲,模糊的、有争议的知识有待讨论,未知的内容需要重点研究。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学生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先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年月日”的知识。呈现本课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接着让学生讨论应该先研究哪个问题,为什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看年历片)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年历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一段时间后,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发现的规律。这样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带着解决问题的明确目的,认真观察、思考,群体讨论与交流,终于得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十分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并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能及时对合作得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比如,学生小组活动时,先讨论应该怎样填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哪几个是大月,哪几个是小月,再填写,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说对的小组大家用掌声鼓励。这样的合作是有意义的合作。再如:在计算“一年有多少天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算法,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得到“资源互补”,从而使各自“零散”的想法相互“凑合”、相互“碰撞”,使之趋于完整、合理、可行„„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更多的数学知识,让每个学生都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创造思维能力的锻炼。

戴老师在关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年历卡,在学生观察发现,找出大月、小月和2月特殊月份,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另外,认识平、闰年后,在寻找平年、闰年出现的规律这一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知道了每隔3 年就会出现1个闰年,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戴老师能抓住教材特点,层层深入,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重点突出。通过交流、练习、游戏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表达。平年、闰年的判断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应该先让学生来计算验证一下判断的方法,可能效果会更好。其实判断的方法除了除以4或400外,还可以借助许多方法。(1)通常每四年中有三个平年。如:知道2000年是闰年,可以快速地推算与之相近的年份,即200

1、200

2、2003年都是平年,或199

9、199

8、1997年是平年。(2)末尾是单数的肯定都是平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繁琐计算。 计算闰年时可以再提供一种简单的只看末两位的方法

第7篇:年月日教学设计与评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年 月 日

(教学设计与评析)

斜店乡中心小学

王彦敬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1~64页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

年、月、日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本节教材共设置了三个例题,第一个红点问题学习“一年又多长?”认识“年”这个时间单位;第二个红点问题学习“关于月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通过利用年历和月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教材还介绍了记大小月的歌谣;绿点问题是探究关于“日”的知识,进一步,明确了一日有24小时。最后是课堂延伸,将本节课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学情分析:

年、月、日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但对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并通过学校学习、过节假日、看电视及其他实际生活,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相对已形成了较长的时间观念。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及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对于抽象的时间概念学生不易理解,通过观察年历卡、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2、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

难点: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特别是对整百年份的判定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用统计表、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提问激趣

⑴、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⑵、今年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 【设计意图】说说自己的生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设疑揭题

⑴、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我们每年都过生日,可是我们班刘珂她今年12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呢?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与回答指出:这节课一起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相信学完之后就会更加明白。(板书:年、月、日)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环节引用“过生日”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制造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入了自主探究的积极状态。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探究年月的知识

1、探究大月、小月、平月的天数

要想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了,我们看钟表,要想知道现在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我们看什么呢?

(1)课件出示年历卡,老师引导学生怎样观察年历卡。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年历卡,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它们吧!在活动之前先来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

活动要求:

一、2人一张年历卡,仔细观察完成统计表。

二、观察统计表,同桌讨论:(1)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2)哪些月份的天数一样?

(3)学生汇报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教师板书,适时鼓励学生)

(4)课堂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有关月的知识:

1、

3、

5、

7、

8、

10、12都有31天叫大月

4、

6、

9、11都是30天 叫小月

(5)介绍歌谣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的记下来每个月的天快数?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月的歌谣,想不想学?(出示课件)

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 平年二月二十八 请把歌谣读给同桌听,快速记住大月、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 (6)游戏巩固

游戏规则:老师说出月份,学生判断是大月、小月?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观察。并引导学生自己梳理、整理观察结果,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游戏设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探究平年,闰年,二月份天数

2月是个特殊的月份,有时是29天,有时是28天

哪一位同学统计的年份2月是28天 能告诉我这一年全年是多少天吗? (板书:365天 平年 366天 闰年)

(1)(课件出示统计表) 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有没有规律呢? (2)小组讨论并汇报

(3)总结:我们发现每相邻的四个年份中,会出现三个平年一个闰年。根据你的发现推测一下,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你怎么知道的?

(4)总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5)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00年(

)1996年(

)1998年(

)1900年(

) 学生汇报判断结果。当学生回答到1900年,意见出现分歧时,再次引导学生观察1900年2月份的年历卡,明确“当公历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设计意图】平年和闰年的教学分步进行。第一步发现现象,让学生初步感受平年和闰年的区别;第二步同时观察从2001—2012连续13年的2月月历,从中寻找2月份天数的规律;第三步巩固平年、闰年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通常每四年有1个闰年的原因;第四步总结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第五步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判断平年和闰年。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环换相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教师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不仅很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三)、关于日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上面我们研究了年、月的知识,那么关于日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钟表,时针走两圈 一天有24小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再在小组内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在此过程中,老师适时点拨及时评价,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三、 练习巩固

这节课大家学的都很开心,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也来了,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年、月、日的信息,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这些信息对吗?(出示课件)(讨论)

这些信息对吗?先把你的意见说给伙伴听听。

看来大家对所学知识都掌握的很好,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我们刚上课时提出的这个问题呢?(出示课件)

刘珂12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他是几月几日生日的吗? 【设计意图】故事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强化了所学知识。注重练习的基础性、发展性和综合性。通过练习,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重视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起来,能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年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还有比年更大的单位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任务,课下通过上网查询等方式,找一找比年大的时间单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内化所学的知识胜于教师单纯的知识灌输。通过学生自主对本节课的梳理,有助于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和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课外延伸部分让学生课下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

五、板书:

年 月 日

大月 31天 一 三 五 七 八 十 十二 1年有12个月 小月 30天 四 六 九 十一 28天 365天 平年

平月 二月

29天 366天 闰年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上力求做到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把学生本节课所了解的知识做一个串连。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过生日”入手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环节设计上都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重视合作交流,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是:总结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等。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小组内各抒己见最后总结发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注重培养观察能力

本课利用学生生活经历,年历卡及相关统计表,在观察中了解年、月、日及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知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出现的规律,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第8篇:年月日教学设计76页

篇一:年月日的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例

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自学、交流来学习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有关大月、小月、平月的知识。

2、记住大月、小月、2月的天数,了解平年、闰年的来历,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了解重要节日的日期,初步感知农历和公历是不同的历法。 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自学,帮助学生归纳梳理知识,形成比较清晰的时间单位知识体系;利用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

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习惯,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和它们之间的简单关系。记住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 难点:发现闰年出现的规律。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课中观察、交流、探究、练习等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讨论汇报自学成果,学习“年、月、日”的知识。

1、由生活中的事件引出“年、月、日”的课题。

由今天桃花节的盛况谈到桃花节的开幕日期是“2016年3月24日”,引出“年、月、日”,指出“年、月、日”同“时、分、秒”一样也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板书:年、月、日)

2、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学习的成果。

(1)提供预习单。(2)提供说话模板。

3、和全班分享学习成果,适时帮学生梳理知识。

(1)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有30天。2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

(2)31天的月份有:

1、

3、

5、

7、

8、

10、12 30天的月份有:

4、

6、

9、11

4、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儿歌、拳头)

5、问一问孩子们有什么问题吗?大胆的把自己的问题表达出来。

4、自学书本第76页、77页,并完成书上的题目,并评讲。

5、完成“做一做“后引出小强的烦恼——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

二、观察2月份的天数的变化,学习平年、闰年的知识。

1、出示79页做一做图,并完成表格。(学案) (1)读一读,找出4年一闰的规律。

(2)推一推,知道下一个闰年怎么算,上一个闰年怎么算。

2、多媒体出示闰年的规律“4年一闰,百年不闰,400年又闰。”

3、介绍判断是不是闰年的算法,用年份的后两位去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整百年时,用年份去掉两个0后去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4、完成课本第78页上的题目。

三、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1、完成开放练习,拓展学生学生思维。

大润发超市开展优惠促销活动,活动共进行5天,某月28号开始,猜猜看几号结束呢?(提供学案指导解题。)

3、完成课本第80页的练习第

1、2题。

三、了解年历上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1、出示2016年的年历,学生自行指出一些重要的节日的日期。

2、介绍农历方面的知识,学生阅读第78页的“你知道吗?”布置学生回家后在年历上找一找。

四、梳理知识,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年、月、日

平年

小月:

年月、

7、

8、

10、12(31) 4闰年 篇二:年月日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年、月、日

教学内容:

1、认识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在设计时着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计划本单元用 5 课时。

第1课时 认 识 年 月 日(1)

教学内容:教材第76——78页内容,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交流合作中发现二月份天数的规律,认识平年和闰年。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具准备:年历卡,探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今天 我们三

(一)班同学第一次在微格教室上课,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日子记住,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知道吗?师板书(2015年x月x日x 时x 分),黑板上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这里还有三个较大的时间单位,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吧!板书课题:年月日

大家可别小看这三个朋友,它们总是帮助我们记录着生活中一些快乐的、难忘的、甚至激动的事情,下面老师请大家坐上时光快车,去到哪些快乐的、难忘的日子里看一看好不好?

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或者让你难忘的日子?生交流汇报。

出示目标:

1、通过年历卡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交流合作中发现二月份天数的规律,认识平年和闰年。

2、学会判断大月、小月的方法。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每组分发不同年份的年历卡。

2、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研究年历卡,师出示研究主题:

(1)我们组研究的是()年

一年有( )个月。

(2)有31天的月份有:

(3)有30天的月份有:

(4 )你还有什么发现?

三、自学反馈,精讲点拨。

1、分组汇报,并上台展示。

2、师依学生的回答板书:

大月:

1、

3、

5、

7、

8、

10、12 小月:

4、

6、

9、11 2月28天 2月29天

师:为什么2月的天数不一样呢?因为它们研究的年份不一样,28天的年份为平年,29天的年份为闰年。师板书:平年 闰年

3、师:怎样很快的记住大月和小月呢?下面老师就教给大家一个好的记忆方法。 教学生记忆方法:

(1)歌诀记忆法。

一、

三、

五、

七、

八、

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只有二月有变化。

(2)左拳记忆法。

多媒体出示左拳图,师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

四、巧设练习,检测达标。

1、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 )。

(2)一年有()个月。其中有() 个大月, ()个小月。

(3) 元旦是( )月( )日。教师节是( )月( )日 。

(4)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2、判断。

(1)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 )

(2)

7、

8、9三个月共90天。 ( )

(3)小刚的生日正好是在2月30日。 ( )

3、猜一猜。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张华说:“我的生日比劳动节晚一天。”

王健说:“我的生日是教师节的前两天。”

李明说:“我的生日比张华早5天。”

张华的生日是( )

王健的生日是( )

李明的生日是()

4、指名学生说自己的出生日期,其它同学帮助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

五、拓展训练,巩固提高。

一年有( )个季度,你知道哪几个月为一个季度吗?

六、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么收获?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大月:

1、

3、

5、

7、

8、

10、12 小月:

4、

6、

9、11 平年: 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第2课时 认 识 年、月、日(2)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例2及练习十七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学前准备

1、提问: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那几个月是小月?

2、请大月出生的同学举左手,请小月出生的同学举右手。

3、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不举手?你的生日在哪月哪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出示目标:

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

1、认识平年、闰年。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每年中大月、小月的月份和天数都是固定不变的,只有二月的天数,有时是8天,有时是29天。当二月是28天时,这一年就是平年,当二月是29天时,这一年就是闰年。

2、生独立尝试计算全年天数。

(1)出示2011年和2012年的年历。

(2)计算2011年全年有多少天?看谁的算法简便。

方法一:根据原有知识,直接说出2011年有365天。

方法二:31×7+30×4+28=365(天)

方法三:30×12+7-2=365(天)

(3)提问:想一想,2012年一年有多少天,为什么?

板书:365+1=366(天)

(4)小结: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判断平年、闰年。 (1)谈话。如果要知道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可以怎样判断呢?现在老师既不看全年天数,也不看二月份的天数,就能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们相信吗?

(2)学生考教师。

请学生在手中的年历卡考考老师,学生只要告诉老师是哪一年,老师很快就能说出它是平年还是闰年。

在学生觉得神奇而又意犹未尽时,教师向学生说明:这里,面有窍门儿,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下。

(3)出示1997—2008年各年份2月的月历。

(4)观察。

(5)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闰年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呢?

(6)分组计算。

(7)交流结果。

提问:

一、

二、三组的计算结果有余数吗?(没有)

这也就是说闰年的年份正好是4的倍数。所以,要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就看这一年的年份数是不是4的倍数。一般情况下,如果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平年。

(8)阅读教材第79页下边的内容。

(9)明确什么是公历年份。

(10)理解“一般”和“必须”。

提问:

四、五组,1900÷4有余数吗?(没有)但它不是闰年,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所以书上用了“一般”和“必须”这两个词,通常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时候,年分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1)想一想:为什么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为什么整百年的时候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呢?

讲述补充资料。

(12)出示华罗庚、陈景润、毛泽东、邓小平等名人、伟人图片及出生年月,请同学们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四、巧设练习,检测达标。

1、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1)先指名学生回答:平年1年有多少天?1星期有几天?

(2)算一算,平年1年有多少个星期零几天。

(3)交流结果。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2、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

第9篇:苏教版 认识年月日 教学设计

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全年以及每个月的天数。

2.在观察年历的活动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引入

师:这是一张2011年的日历,老师在这里圈出了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猜看,这一天可能是老师的什么日子?

生:生日

师:你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月哪日吗?用笔在你的年历卡上圈出你的生日。

生:(动笔在日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指出你的生日,其他小朋友来回答,看看谁说的对!

师:你对年、月、日的知识还有哪些了解? 生:……

师:同学们对年月日的知识了解的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年月日)

二、探究

1、观察发现

师:每个小组里都有不同年份的年历,把几份年历放在一起观察比较一下,并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活动,老师巡视)

师:谁愿意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1:每年都有12个月 (老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生2:有的月是30天,有的月是31天,2月是28天 ……

2、引出大月、小月、2月

师:说的真好!那今年的各月是多少天?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先观察年历,再填写下面的表格。(课前发给学生作业纸)

生:(学生先观察作业纸中的年历,再填写表格) 师:请大家观察这张根据年历整理的表格,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有31天(是大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有30天(是小月),二月有29天。

师:31天的月份和30天的月份它们呢都有各自的名字,有谁知道? 生:有31天的是大月,有30天的是小月。 师:(板书:大月(31天)

小月(30天)

师:一起读一读17页下面的一段话(用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拿出水彩笔,把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课件播放)。我请两位同学,一位男生,一位女生,在黑板上的表格中涂色。男生涂大月、女生涂小月。

师:指名回答:看着你的涂色说一说大月有哪几个月? (一边听回答,一边板书)

小月有哪几个月?(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师:那既不是大月也是小月是? 生:齐答二月(教师板书二月) 师:二月是多少天呢? 生:28天、29天

师:板书(二月:28或29天),这个问题,明天数学课我们会继续研究。

师:我们来一起数一数一年中大月有几个?(7个)

小月几个?(4个) 还有一个是?(2月)

3、找规律并找方法记忆

师:请观察你填好的表格,12个月中大月、小月、2月是怎么排列的?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助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的?

组织交流,请学生带着涂好颜色的表格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

(如果有学生提到拳头记忆法,注意提醒两点:一是从哪里开始数的?八月又是从哪里开始数的?二是:2月虽然在拳头的凹处,但2月不是小月,习惯上称:2月平)

介绍完后,请这个同学带领大家用拳头记忆法数一数大月、小月。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方法来记忆大月、小月。因为全年只有一处是两大月相邻,所以归结为一句话:七前单月大,八后双月大。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7月前单数月的是大约,八月后双数月的是大约。

三、应用

1.师:简短的两句话,帮助我们记忆大月、小月。看来,记大、小月的方法比较多,同学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帮助记就用哪种方法。 2.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师:老师报的是大月,就男生起立,是小月是女生起立! 3.师:同学们表现真棒,就再奖励大家一个游戏! 请一个同学告诉大家,你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是几月过生日!

4. 师:我们来看年历,你能在年历里找到国际儿童节、国际劳动节、我国国庆节、我国教师节吗?

(请小朋友拿着年历边指边说:如 儿童节是6月1日,然后老师提问:这个是大月还是小月?)

5. 师:我们来看两道填空题。 出示:

①儿童节的前一天是(

)月(

)日。

②教师节的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是(

)月(

)日 学生口答后小组间相互提问:(

)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4、师:我们再回想刚才的故事。从故事中,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一年的天数是一定的。一年有多少天?怎么知道的?

师:365,很有意思的一个数。但我们要自己再来算一算,验证一下,一年是不是365天?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名两位具有代表性算法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讲解。

四、小结: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大家知道为什么一年的天数是365吗? 师:是的!地球不停的转动,每自转一圈,形成一日。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圈,就是一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365天。实际上,经过科学测定,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并不正好是365天,而是365日5时48分46秒,这样每年都会多出5时48分46秒,该怎么解决呢?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找有关资料,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上一篇:区食品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