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法学本科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法学本科的课程设置对培养法学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而传统法学课程设置并不利于该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新的调整,对其设置进行反思和重构。关键词:法学本a科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是不争的事实。

第一篇:法学本科论文

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刍议

[摘要]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以培养三种法律人才毛胚为目标:实务型法律人才毛胚、研究型法律人才毛胚和复合型法律人才毛胚。将法学本科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及能力进行选择,实行分类培养。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 培养模式 分类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作为计划经济产物的法学本科人才单一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日渐凸显,法学教育改革成箭在弦上之势。其中,探寻适合我国实际需要的法学本科培养模式成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点议题。笔者认为,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求,实现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法学本科教育应采取分类培养的模式。

一、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

目前,学界对培养模式并没有确切的定义,有的认为“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有的则把培养模式看作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实际上,无论如何表述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人才培养模式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

根据这一理解,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了:法学本科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具体而言:法学本科教育要培养至少三类人才毛胚(2001年9月,《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重大课题研讨会就21世纪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目标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中国大学法学教育本科阶段的基本目标是为培养各级法律人才提供毛坯,改变了单一的培养“法学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第一类为实务型法律人才毛胚,以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为目标;第二类为研究型法律人才毛胚,以培养法学研究生为目标;第三类为复合型法律人才毛胚,以培养兼具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法律人才为目标。具体培养方法是:将法学本科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入学后的前5个学期,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和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强调通识教育与14门核心课程的优化第二个阶段是在法学本科生学习完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在第6学期开设三个培养方向的专业课程群,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及能力进行选择,实行分类培养。

二、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1.分类培养模式是主体需求多样化的本质要求

法学本科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满足主体的需求。包括满足社会对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才的需求以及教育对象自身的需求,而这两类需求的满足是息息相关的。主体需求不同,产生的法学本科培养模式也不同。建国以来,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目标一直定位为培养“专门人才”或“高级专门人才”,( 1951年,我国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法律工作干部”;1964年,教育部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颁布的法律专业四年制教学方案规定政法学院和四年制法律系的培养目标是“政法工作干部”;1981年法学院教育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培养目标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司法工作以及法学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1994年,教育部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综合大学法律专业教学计划讨论会中也作了类似的规定。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确定的法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单一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在计划经济发展迫切需求大量的政法工作干部和法律专门人才的背景下,为了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提出了统一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我国法学本科单一培养模式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产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呈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一定意义上,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的建设仅仅靠法律职业人员组成的“共同体”是不可能完成的。除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同努力外,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具备现代法律理念和法律知识的人进入企业、事业组织,需要一批愿意献身法学事业,为不断提高我国法学理论水平而奋斗的法学研究和教育人员,更需要一大批深明“法治”理念和精神的“官”。肖扬同志在1996年时就曾强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的建立,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呈现新的时代特征,法律人才不仅为政法部门所必须,而且也应成为管理国家和各种社会事务的主干人才。这些人才主要是要靠法律院系来教育培养的,而且主要渠道应当是法学本科教育。这种人才需求的现状对长期以来中国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单一培养模式是一个重大的冲击,迫使中国法学本科教育不得不关注社会需求。社会已向法学本科教育下了不同类型的法律人才需求“订单”,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按照“订单”的不同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态势,另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的法学本科生由于自身兴趣、特长等因素以及个人对职业的预期不同,对法学本科培养模式的需求亦呈现多样化。一部分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希望在本科阶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考取研究生以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另有部分学生,并非只希望在专业理论上有所提高,他们对本科阶段法学教育的需求更多的是希望法律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便在本科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司法制度的改革亦使法学本科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不得不作多元化的考量。

2.分类培养模式与受教育者的心理、智识发展规律相契合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主要有如下规律:第一,人的身心发展是统一的;第二,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序的,在连续性中是有阶段性的;第三,人的身心发展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第四,人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和有差异的。从根本上说,差异性反映了万事万物的客观状况,也体现了万事万物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教育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并珍视学生的独特性,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活动的空间,给他们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足够空间,让他们全面、充分地发展自身的特长与能力。所以,在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的设计中始终贯穿着这样的理念:把法学本科的学生看作是具有特殊性的人,是有不同个性的人,是有自己的各种学习需要的人。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必然的选择。

现阶段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单一的培养模式,使得培养的本科人才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法学本科生在个性特色上“千人一面”,学生个体各具差异的兴趣、爱好、才能、特长等,全被这种“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牺牲掉了,学生身上的许多能力得不到确认和开发,抹杀了学生在许多方面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精神的培养。因此,法学本科教育应满足不同人的求学目的,其培养目标也应该是多样化的,既要为满足有志于探索高深学问、追求学术价值的人设置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立志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及其他社会实践工作的人设置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分类培养模式体现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融合

在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呼声中,有较大争议的是: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通才教育模式和专才教育模式各有特点和局限。事实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并依赖于社会分工,又由于知识体系的分化既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又是人类认识世界必须采取的认知方式,因此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无疑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与此同时,本科教育又是高等基础性教育,在基础性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注重系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精深的专业知识放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完成,可能更加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应该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通才”与“专才”的有机结合。而分类培养模式的提出,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和需要。根据分类培养模式的设计:法学本科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入学后的前5个学期,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和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强调通识教育与14门核心课程的优化;第二个阶段强调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开设三个培养方向的专业课程群,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及能力进行选择,实行分类培养,为三类人才的培养打好专业基础。

三、建构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的若干建议

1.实务型法律人才毛胚的培养

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组成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践行着一个国家的法律。而多数国家规定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的前提条件是具有法学本科学历和通过司法考试。因此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必然定位于为司法机关、律师行业以及以及其他一些行政执法机关输送专门人才。我国2002年实行全国司法统一考试后,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挂钩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通过司法考试成为取得法律执业资格的先决条件之一。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使从事法律职业的条件越来越严,成为实务型法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方式不以司法考试为参照而作相应调整,那就意味着培养的毕业生可能无法进入法律职业共同体,这既是对我国有限的法学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不符合统一司法考试实行的初衷。

因此,本科实务型法律人才毛胚的培养目标可表述为系统掌握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知识,以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为目标,掌握相关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处理法律实务的相关理论和司法实践。从我国司法考试的考试内容看,我国现行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是脱节的。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多年来承继重理论轻实务的传统,所开设的课程偏向于法学理论,在教师的观念中也大多认为实务问题只是个法律技能的操作问题,很容易掌握,无须在大学课堂上教授,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司法实务知之甚少。而司法考试比较注重考察考生对与司法实务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或司法解释的理解力。因此,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要正视司法考试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在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中增加司法考试的相关内容,帮助这部分学生提高司法考试的通过率。

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其法律实务能力。我国现行的法学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单向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法,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教师讲授某种专门理论知识而展开。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实务型法律人才实务能力的培养。针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法学教育的经验,在实务型法律人才培养中推广和加强案例教学法和诊所式教学法。包括在课堂讲授中进行案例评析、组织专门的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旁听法庭案件处理、代理真实案件、在律师事务所走读以及提供法律咨询等,在法学教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适时地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运用。

2.研究型法律人才毛胚的培养

培养法律精英人才亦是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法学本科教育是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主体,绝大部分法律精英人才都是或将从法学本科专业学习阶段起步,没有高水平的法学本科教育,就没有高水平法学研究生教育和高水平的法学研究工作。因此,研究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上,要求贯彻“目标对接”的原则,明确研究型法学本科生和法学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研究型法律人才毛胚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掌握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法学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法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如果说分类培养前的法学专业基础课是使学生停留在对法律的“知其然”层次上,则研究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则应在“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其课程设置应更专业、更深刻,其知识构成应向精深方向发展。正是通过这种法学专业知识的纵向累积和衔接,逐步拓宽知识面,扩展研究型培养方向的法学本科生的思维视野并提升其研究能力。因此,这类课程的设置要特别注意避免与分类之前的法学基础课发生重复,课程的难易档次要拉开。其次,研究型法律人才的专业课程设置还应该突出前沿性,反映法学学科专业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前沿成果。课程不仅仅向学生传递己有定论的法学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最新的法学前沿知识,各种法学流派和学术观点,法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潮流和趋势等内容,把研究型法律人才带到学术前沿,为其继续深造及理论创新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在教学方法方面,研究型法律人才的课堂教学应注重研究性与启发性。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如专题式教学法与研讨式教学法。教师可根据自身经验和科研成果,精心组织能启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的学术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探索,促使学生掌握研究和学习方法,养成研究习惯,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复合型法律人才毛胚的培养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受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并严格按照法律运作。有的领域甚至要求将一些重要的科技、专业规则直接上升为法律,这就对法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懂法律知识,还应熟悉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具有其他专业学习背景的法律人才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充分满足社会对具有其他专业背景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学本科教育可以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适当培养一部分既具备法律知识又掌握其他专业知识的特殊人才。复合型法律人才毛胚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熟悉和掌握政治、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等某一专业或多种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多元化择业能力的法律人才。

在培养具有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方面,我国可借鉴澳大利亚模式,通过选课制和双学位制来实现。通过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使有条件的学生在学好法学专业的同时定向选修另一专业课程。在修完主修和辅修专业课程成绩合格后,发给主修专业毕业文凭和辅修专业证书,或双专业毕业证书。符合两个专业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双学士学位。

培养复合型人才,应当强调以实际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必须跳出以学科来组织课程的老思路,打破专业界限,按实际运用中的共性来组织课程。另外,教学内容还要体现精炼性。复合型法律人才的课程多且内容新,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必须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炼,通过范围广而内容精的课程学习提高复合型法律人才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专业需要和课时安排选取最能体现实用性的课程来组织教学,或者专门设计和开发跨专业的综合课程,既避免学生的负担太重,又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李硕豪.高校培养模式当议.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2):31.

[2]阴天榜.论培养模式.中国高教研究,1998,(4):56.

[3]肖扬同志在全国法学丁作会议上的讲话.法制日报,1996-9-21.

[4]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1.

本文系“十一五”国家课题子课题“法学专业分类培养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IB070335-A12-03)及“法学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教改项目”(项目编号:CZY200704)之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作者:魏 静 刘继华

第二篇:法学本科“外国刑法学”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目前在我国高校的法学院(或法律系)中,外国刑法学课程开设的面是很广泛的,但是据笔者观察,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学校不愿开、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切实提高法学本科阶段外国刑法学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在全面分析外国刑法学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抛砖引玉,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外国刑法学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张恺(1981- ),男,河北保定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刑法学。(河北保定071000)

[

外国刑法学,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研究外国刑法理论与刑法制度的科学,属于刑法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在我国高校的法学院(或法律系)中,很大比例上都开设外国刑法学课程。其中,对于刑法学的硕士或博士生来说,外国刑法学一般是作为必修课,而在部分高校对本科生也开设该课程,作为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可以说目前在我国外国刑法学课程开设面是很广泛的。但是,据笔者观察,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出现了“学校不愿开、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对于外国刑法学教学的针对性研究就是一个重要因素,而這方面的相关研究又少之又少。有鉴于此,笔者拟结合教学实践,尝试性地分析一下法学本科外国刑法学课程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一、法学本科外国刑法学课程的特点

1.课程理论性强。外国刑法学课程侧重于外国刑法理论的研究与中外刑法制度的比较,不同于中国刑法教学的刑法规范阐释,因而外国刑法学偏重理论,而中国刑法学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例如,在涉及“犯罪论体系”问题时,外国刑法学要讲明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大陆法系的递进模式、英美法系的双层模式以及前苏联和我国传统的四要件平行模式,进而要分析它们的渊源、特点、内容等;而中国刑法学则只需要教给学生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要件有四个,再说明四要件的内容和司法适用方法即可,二者在理论深度上不可同日而语。由此,就造成了几个直接的后果:外国刑法学理论性强,较之中国刑法学更加深刻,使得学生感觉难以理解;理论阐释所占比例较大,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学习动力不足;对于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深入钻研中外刑法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2.课程适用于法学本科高年级学生。从目前法学本科的课程设置来看,开设外国刑法学的高校一般都将该课程安排在高年级,如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法律系将该课程安排在本科三年级。法学本科高年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已经系统学习过大部分的法学课程(包括刑法学),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素养;拥有不同程度的深入钻研法学理论的能力和欲望;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希望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面对着巨大的就业或考研压力,很难把全部精力投入专业课学习。基于对象的上述特点,外国刑法学课程也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色,如必须有一定的深度、与既有知识形成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

二、目前法学本科外国刑法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对于中国法律课程(包括刑法学)的教学目标,各方面的认识比较一致,即在法律注释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该法律的基本理论,进而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外国刑法学教学要达到的目标,理论上讨论的并不多,实践中的理解也不一致。教学目标不明确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片面。目前在各高校外国刑法学教材普遍采用的是赵秉志主编的《外国刑法原理(大陆法系)》或者马克昌主编的《比较刑法学原理(外国刑法总论)》。客观地说这两部教材结构严谨、内容翔实,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但是如果严格按照这些教材授课(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在内容上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重大陆法系,轻英美法系。传统的观点认为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研究借鉴;英美法系法学理论混乱浅薄,不足为鉴,随着英美刑法相关书籍在国内发行,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观点的偏颇,发现英美法系刑法理论也存在很多亮点,其中的一些制度也完全可供我国借鉴,如警察圈套理论、反恐立法、社区矫正等。所以,外国刑法学应当同时研究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刑法理论。二是重总则、轻分则。根据刑法学界的通说,刑法总则规定成立犯罪与刑罚的一般条件,而刑法分则规定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与法定刑。刑法总则与分则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地位是平等的共同决定犯罪与刑罚的问题。目前的外国刑法学教学片面强调总论的研究,对于外国刑法分论很少涉及甚至干脆不讲,笔者认为是不妥当的。因为总论的讲解如犯罪构成要件、正当行为、共同犯罪等固然重要,但是外国刑法分论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安乐死、婚内强奸、计算机犯罪等。只有兼顾总论与分论才能展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外国刑法学课程。

3.教学手段单一。目前的外国刑法学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即教师用口头、板书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从实践反馈来看效果很不理想。原因在于:作为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学基础,渴望通过主动学习获取知识,比较排斥填鸭式的讲授,而且对于外国刑法学这样内容抽象复杂的学科,如果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没有突破,则很难吸引学生。所以如何借鉴先进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任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4.教学资源不足。影响外国刑法学课程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教学资源的缺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法学院或法律系通常比较重视中国刑法学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外国刑法学则缺乏关注,体现在师资分配上权威的、有经验的教师教授中国刑法学,而教授外国刑法的则是年轻教师或者外聘教师,其中的年轻教师又很难得到培训、考察的机会。二是教学设备不足。外国刑法学课程在很多高校是研究生课程,保证其理论性、研究性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如小班授课、多媒体、国外的文献等,硬件的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法学本科外国刑法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完善

1.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我国高校外国刑法学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善:

第一,巩固先前所学的刑法知识。据笔者观察,虽然经过了刑法学的专门学习,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高年级学生对于一些基本问题仍然缺乏认识。例如,笔者曾对我院法学三年级的学生提问一个案例:“某甲提刀去乙家杀乙,途中腹痛难忍遂返回己家,因邻居举报而案发,问某甲犯罪属于何种形态?”答案应为犯罪预备。令人惊讶的是,被提问的七名同学或答犯罪未遂,或答犯罪中止,竟无一人正确。原因即在于对于曾经学习过的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理论没有真正掌握,这种现象绝非偶然。所以在实现其他教学目标之前,应首先打好中国刑法学基础,以免本课程成为空中楼阁,也为学生今后的司法考试和实践运用打下基础。

第二,深化对刑法理论的掌握。法学本科生在一、二年级所学的刑法学课程应当是具有一定深度的,但是重点在于对法条的注释而非理论研究。通过对外国刑法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注释法学的基础上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更深刻地把握法条背后的理论知识,进而更加透彻、理性地掌握刑法。例如,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中国刑法学的讲授中,一般解释其中的关键术语如“比照”“从轻”“减轻”的含义即可,但是学生得到的是武断的知识,或者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对于犯罪未遂刑事责任的理解是肤浅的、机械的。而在外国刑法学的教学中,通过将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刑法的犯罪未遂制度进行比较后,学生就会发现代表性的立法例有三种:不减制、必减制和得减制,它们分别是以客观主义、主观主义、折中主义为其理论根据的,相比之下综合考虑犯罪分子主观恶性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得减制更具合理性,而我国也采用这种做法即“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了解法律背后的理论,从而强化了记忆,加深了理解,进而提高了理论钻研的兴趣,为今后考研创造条件。

第三,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高校的教育是复合型的教育,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外国刑法学课程通过介绍、分析、比较国外的刑法理论与制度,能够使学生了解国外刑法先进的制度和固有的弊端,从而对我国的刑法和刑法学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运用科学方法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实践中有学生将外国刑法学学习中产生的成果加以完善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甚至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也证明了提高科研能力应当作为外国刑法学的教学目标之一。

2.丰富教学内容。如前所述,目前外国刑法课程讲授范围局限于大陆法系,并且只涉及总则,笔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综合考虑课程的学时、教学的资料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当确立“以大陆法系为主、以英美法系为辅;以总论为主、以分论为辅”的原则,分专题进行讲解。以笔者讲授的该课程为例,总计18周36个学时,除去一周考查外,以2课时为一单位可以讲授17个专题,分别是:刑法概述、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与犯罪论、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违法性、有责型、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刑罚的体系、刑罚的执行、保安处分、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贿赂罪、渎职罪。在讲授每一个专题的时候,要介绍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有关制度和理论,并且帮助学生回忆中国刑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各国之间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探索规律性的问题。

3.改革教学方法。一是教学的基本方法应为比较方法。比较的方法是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在不同程度上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的。通过比较,才能将不同现象区别开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确定它们各自的概念。所以,任何学科都使用比较方法,刑法学也不例外。运用比较方法研究问题,有助于拓宽刑法学研究的视野,增进对各种不同刑法理论、刑事立法、司法实践的了解和掌握,并从中剖析是非优劣,评述利弊得失,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获得规律性的认识,这对于提高刑法理论研究水平,推动刑法科学的前进,对于改善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状况,都是有重要意义的。由外国刑法学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其基本教学方法为比较方法,具体而言又分为中外比较与外外比较两种方法。所谓中外比较,就是将中国刑法的某制度或理论与外国相应的制度或理论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例如,中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是原则上所有的预备犯都应受刑罚处罚。但是实践中受到刑事处罚的预备犯极少,大多数犯罪的预备犯(如盗窃罪、偷税罪、受贿罪)没有作为犯罪来处理,表明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并未在实践中得到执行,主要原因在于其规定本身理论依据不足,脱离司法实践。通过与外国刑法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日本、德国、奥地利、泰国等国家刑法总则中没有处罚预备犯的概括性规定,而只在刑法分则中的某些严重犯罪条文中特别载明处罚预备犯(如杀人罪、伪造货币罪、放火罪、战争罪等),這样即在法律上排除了对大多数犯罪处罚预备犯的要求,更加符合司法实践,避免了法律不能贯彻执行的尴尬境地,值得我国研究与借鉴。所谓外外比较,就是在我国对某理论没有独立成果的前提下,比较外国刑法理论之间的异同,区分优劣为我所用。例如对于堕胎罪的立法比较。

二是针对具体问题组织讨论甚至辩论。由于外国刑法学课程往往开设在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学知识,并且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身的水平,所以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就一些争议问题进行讨论或者辩论,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深化理解。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就“罪刑法定原则的未来”“死刑存与废”“安乐死在中国的适用性”“强奸罪是否应当作为亲告罪”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辩论,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善了教学的效果。

三是以小组的形式翻译并讲解英文资料。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一般都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的通过了六级考试,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实际运用能力不强。笔者认为,在外国刑法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翻译英文资料的能力,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既可以巩固、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水平,又有利于增强其科研能力。具体的做法是将本班的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人数在4~6人为宜,每组选出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每周课上随机抽取一组,教师向其布置下一周的讲解任务,即英美刑法教材影印本的一部分,由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全组成员分工进行翻译和讲解。下周上课该组成员讲解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以就讲解的内容向该组成员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目前笔者向学生提供的英文资料为法律出版社的Criminal Law 4th edition ,West Nutshell Series.实际效果很好,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调动积极性、开阔眼界、提高表达能力、增强英语运用能力,收获颇多。

四是要求学生撰写论文并参加答辩。针对目前法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的现状,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笔者在外国刑法学课程教学中增加了撰写学术论文并参加答辩的要求。具体做法是在开学第一次课上就把撰写论文与答辩的任务布置下去,题目限于外国刑法某制度(或理论)研究或者中外某制度(或理论)比较研究,字数在5000字以内,观点明确,结构清晰,题目不要大但要求把问题讲清楚。对于必修课的学生作为平时成绩,对于选修课的学生作为期末成绩。要求学生在期中时把论文交上来,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审阅论文,就每篇论文提出2~3个问题,然后在下半学期课外的时间每周组织若干同学进行公开的答辩,根据论文质量与答辩情况各占50%的原则给出成绩。对于其中优秀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完善、发表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彭华.论本科《刑法学》教学方法改革[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

[2]李茂华.刑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6).

作者:张恺

第三篇:法学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探析

摘要:法学本科的课程设置对培养法学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而传统法学课程设置并不利于该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新的调整,对其设置进行反思和重构。

关键词:法学本a科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这种形势下改革课程设置,并做其他的整体规划,使我们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在石家庄经济学院法学院组织了一次面向大二大三以及大四学生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对策。

一、调查报告的概观

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18份,问卷包括20题,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你认为现在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A.合理 B.比较合理 C.不合理

在调查学生中有13.76%认为“合理”;有44.13%学生认为“比较合理”;有32.11%的学生认为 “不合理”。

2.你认为现在的课程设置中,哪些方面有欠缺?

A.理论性 B.实用性 C.二者都有

在调查学生中有3.21%认为“理论性”;有67.89%学生认为“实用性”;有28.90%的学生认为 “二者都有”。

3.你认为现在的课程中哪门较难学(可写其他科目)?

A.法理学 B.宪法学

C.中国法制史 D.其他

在调查学生中有48.62%认为是“法理学”;有14.22%学生认为是“宪法学”;有23.83%的学生认为是“中国法制史”;还有10.55%的学生认为国际法、海商法、刑事诉讼法等科目较难学。

4.你认为法学本科教学中是否有必要增加其他学科的知识讲授?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没必要

在调查学生中有20.18%认为“很有必要”;有69.72%学生认为“有必要”;有10.10%的学生认为 “没必要”。

5.你认为若增加其他学科的知识讲授,应主要增加哪个学科的(可写其他学科)(上题选C可不答此题)?

A.经济学 B.社会学 C.哲学

在调查学生中有65.60%认为应增加“经济学”;有28.90%学生认为应增加“社会学”;有32.11%的学生认为应增加“哲学”。

6.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增加一些法学课程?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没必要

在调查学生中有15.60%认为“很有必要”;有63.30%学生认为“有必要”;有21.10%的学生认为 “没必要”。

7.如果增加一些法学课程,你认为应增加哪些(可写其他学科)(上题选C可不答此题)?

A.基础课类(如法律社会学、经济分析法学等)

B.商法、经济法类

C.新兴学科类(如电子商务法等)

D.其他

在调查学生中有19.27%认为应增加“基础课类”;有23.85%学生认为应增加“商法、经济法类”;有40.89%的学生认为应增加 “新兴学科类”;还有3.6%的学生认为应增加外交学、心理学等课程。

8.你将来的就业意向是什么(可自己另写)?

A.法律职业资格所含职业(法院、检察院、律师、公证员)

B.公司C.行政机关

在调查学生中有65.13%选择“法律职业资格所含职业”;有16.06%学生选择“公司”;有15.14%的学生选择“行政机关”;有3.67%的学生选择了经商、事业单位等其他职业。

9.你对现在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否乐观?

A.乐观 B.比较乐观 C.不乐观

在调查学生中有9.17%选择“乐观”;有13.76%学生选择“比较乐观”;有77.07%的学生选择“不乐观”。

10.你认为现在的专业设置对你未来的就业的作用如何?

A.很有帮助B.有帮助 C.没有帮助

在调查学生中有8.71%认为“很有帮助”;有74.78%学生认为“有帮助”;有16.51%的学生认为 “没有帮助”。

11.你是否认为现在法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合适?

A.合适 B.过大 C.过小

在调查学生中有17.89%认为“合适”;有69.27%学生认为“过大”;有12.84%的学生认为 “过小”。

12.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延长学制,以培养精通多项技能的学生?

A.有必要 B.没必要C.不清楚

在调查学生中有15.60%认为“有必要”;有78.90%学生认为“没必要”;有5.50%的学生认为“不清楚”。

13.你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应培养专才还是通才?

A.专才 B.通才C.二者皆可

在调查学生中有21.1%认为应培养“专才”;有50.91%学生认为应培养“通才”;有27.99%的学生认为“二者皆可”。

14.你是否认为有必要在高年级中适当的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设置不同的方向?

A.有必要 B.没必要C.无所谓

在调查学生中有85.32%认为“有必要”;有8.26%学生认为“没必要”;有6.42%的学生认为 “无所谓”。

15.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训练?

A.有必要B.比较有必要 C.没有必要

在调查学生中有73.85%认为“有必要”;有19.73%学生认为“比较有必要”;有6.42%的学生认为 “没有必要”。

16.如果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训练,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合适(可写其他)(上题选C可不答此题)?

A.去法院或检察院 B.去律师事务所

C.去政府相关法制机构或部门 D.其他

在调查学生中有55.50%认为去法院或检察院;有28.90%学生认为去律师事务所;有13.30%的学生认为去政府相关法制机构或部门,另有2.30%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

17.你认为双语教学的比重应该有多大?

A.10-20%B.30-40%C.50%以上

在调查学生中有48.46%认为应占10%~20%;有39.03%学生认为应占30%~40%;有12.51%的学生认为50%以上。

18.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提高案例教学在课程中的比重?

A.有必要 B.没必要 C.不知道

在调查学生中有65.60%认为“有必要”;有14.13%学生认为“比较有必要”;有20.27%的学生认为 “不知道”。

19.你对现在实行的考试方式有异议吗?

A.有异议 B.没异议

在调查学生中有67.43%对此有异议;有32.57%学生没有异议。

20.请你谈谈对现在法学教育和专业建设总的看法和提议: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被调查的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但大部分都还是围绕着前面问题中所涉及的几个方面,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如有的认为应当把单纯的考试和考能力结合起来,有的认为可以把法院的判决拿来讲讲,注重实践,还有的认为好的老师是关键,等等。

二、课程设置本身的问题

通过以上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本科法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顺序颠倒

这里所说的顺序颠倒,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年级应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来安排,应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来由易到难的进行,而不是凭老师或行政官员们的主观想象。例如,在我们的此次调查中有48.6%的学生认为,法理学最难学,另外有24%的学生认为,中国法制史最难学,而我们一般则是把这两门课放在大一来开。在我们看来这似乎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但“理”在哪,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唯一的我们经常听到的解释就是,这两门是基础课,学好它为学习以后的课程打下基础。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不先学这两门课的话,后面的课程未必就学不好。相反,正是这两门课可能就把学生们学习法律的满腔热情给浇灭了。另外,“法理是所有法学课程的基础”这一论断,似乎除我们国家之外,还没有听说过,我们看一下法学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没有在大一就开设法理学的,一般是在大三以后才开设,而且有的是作为选修课来处理。其实,反倒是作为部门法的民法、刑法对于将来法学的学习更为重要一些。在它们中所蕴含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对于后面的学习更有帮助。我们也可以将一些法学上的基本的常识,放在大三来讲授,并可考虑作为选修课来处理。另外,民法和刑法的基础知识放在大一讲授,因为其案例较成体系,并且离学生的生活较近,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容易引起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

(二)必修与选修的设定

就选修课来说,目前的选修课种类的设置,完全没有任何章法可循,比如有的学校有外国法律思想史,而没有中国法律思想史和外国法制史,事实上,外国法制史应该比外国法律思想史更为基础,况且一般涉及到思想史,均属比较艰深的内容,很难指望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我们把它放在大二开)学完之后有所掌握。因此,我们认为,目前选修课程,可以重新规划整理,以培育法律特定领域的专长为导向,配合前面的高年级分方向的建议,将选修课程整理规划为几类选修群。指导同学依其兴趣及未来发展的规划,作适当配套的选修。希望同学在学习基础法律课程之后,也能为其未来发展的专长领域,奠定基础。

另外,应考虑增开一些新的选修课,此次调查中,近70%的学生希望增开一些选修课程,而其中又以要求增开新兴学科为主,如电子商务法,以及新的涉及科际整合的法学领域,如科技法,在未来涉及选修课时,应将此一并纳入考虑。

(三)应增加法律实例演习、法律实习

为了加强学生对于法律实务的了解,可以考虑增开民事法、商事法、刑事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领域的“实例演习”课程,改为必选课程,要求学生最少修习两个领域,四个学分。另外,在高年级中可考虑开设“综合实例演习”,在一道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应当涉及民法、行政法、刑法,甚至有关的国际公约,因为在将来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即一个案件会牵涉到不同属性的法律规范,很多熟悉了“单一思维”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手足无措,因此,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这种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应增设“法律实习”必修课程。法律实习课程,可在校内开设法律服务社,每周在教师指导下定时提供法律服务,也可鼓励同学积极参与校外公益社团的义工服务,尤其是维护或增进弱势团体、促进环保、消费者保护等团体。经由此种服务,让同学有机会体验及观察社会实际生活,并接触到具体的法律问题及社会问题,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

(四)应增列专题讨论课程

目前法律学系同学,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前,根本没有机会学习如何从事独立研究,撰写报告。我们建议在选修课中增列专题讨论课程,并有系统地规划该类课程。使那些学有余力并准备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拓展自己的研究兴趣,在毕业之前,通过修习其中一门专题讨论课程,以学习分析问题、搜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这种学习,由于必须对于问题深入分析,并思索解决之道,将能刺激学习动机,扩大视野。

(五)对具体几门课程的建议

如前所述,目前的法理学有些内容过于艰深,而且放在大一来讲,造成很多学生一上来就觉得学习法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基于此,我们建议,将法理学分拆为法学绪论和法理学(法哲学),将法理学(法哲学)放到高年级讲授,而法学绪论仅介绍对于下面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一些基础性概念。

民法至少拆为四部分,即民法总则、债法、物权法、亲属和继承法。因为民法可说是最难学(但入门容易)、最博大精深的学科,说是“万法之母”,目前的这种安排,很难使学生透彻了解和掌握民法,且法学先进国家和地区,莫不作此区分,国内也有学校(如中国政法大学)开始采用这种方式。

三、未来课程设置的调整方向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尝试以现有四年制为基础对法学专业的课程作如下调整(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体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等公共课另计):

(一)必修课

第一学年:政治学基础、社会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法律逻辑、宪法、法学绪论(也可用法理学名称,但二者内容应无不同)、民法总则、债法总论、刑法总则。

第二学年:债法各论、物权法、亲属和继承法、刑法分则、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公法。

第三学年: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中国法制史、商法总论和公司法、商法各论(含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证券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主要是分论)、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英美法导论(英文版,同时兼作双语教学课程)。

第四学年:法律伦理、司法文书、证据法、法律综合实例演习。

(二)选修课

罗马法、外国法制史、外国法律思想史、比较法、法理学(主要是法哲学部分)、英美契约法(英文版)、英美侵权行为法(英文版)、犯罪学、民法专题(或进阶)、刑法专题(或进阶)、行政法专题(或进阶)、经济法专题(或进阶)、电子商务法、大众传播法规概论、信托法、期货及衍生性金融商品法、科技法、WTO法专题、国际环境法、民法实例演习、刑法实例演习、商法实例演习、行政法实例演习。

说明:英美契约法(英文版)、英美侵权行为法(英文版)二者必须选一。民法实例演习、刑法实例演习、商法实例演习、行政法实例演习四者必须选二。

作者:谢 雯 赵英彬

第四篇:法学专业本科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 随着数年的高校扩招,法学专业本科教育已面临困境,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提高法律实际运用能力,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和司法考试相结合,都是培养高素质法律职业者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 法学 本科 教学方法

O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ethods of Law

WANG Chunfeng

(Law School,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 Guangxi 530003)

Key wordslaw;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ethods

法学专业经过数年的扩招之后,已经连续两三年在一类学科中就业率垫底,因此法学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以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用法律来思考问题的思维和意识以及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认为对法学教育的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从案例教学入手

提高法律实际运用能力,一个很好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是理解法律的最好方式,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就是一堂生动的法律实践,虽是“纸上谈兵”,却能让学生从中悟出“兵法之道”,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法律的真谛和涵义。案例教学一般可放在某一法律理论或法律问题讲授完毕后做一系统的讨论,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老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对学生正确的观点尤其是独到的见解要加以肯定,对学生发表的观点都应进行评析、总结,并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在实务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法言法语,学会法律思维。

案例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挖掘,让学生自己提出更好。例如笔者在讲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章时,先让学生主动观察自己在生活消费中所遇到的争议以及解决办法,老师在针对学生遇到的情况结合新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因为有自己亲身经历,对知识点的把握会尤其深刻。案例应尽量选择近期社会生活中的热门案例。对争议较大的案例,老师可以设置争论点, 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另外,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尽量生活化。例如笔者在讲授“法律责任”一章时,选取了34路公交车和本校食堂收回餐具的案例,因为34路公交车站就在学校门口,几乎每个学生都坐过,而食堂是学生吃饭都会去到的地方。学生会认为这是我们身边发生的,贴近生活的案例,所以讨论此类案例时也特别积极。因为身边的案例具有真实可信的特点,在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上更具有现实性和说服力。

2 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讨研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质疑能力,学会通过查找资料和证据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自己的成果用文字、语言向别人清楚表达的能力。 这对他们今后从事学术研究或从事实务工作,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笔者在教学探索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2.1 师生角色互换

老师指定或由学生自行选择某一章节的内容,把全班分为数个学习小组,课后用固定的时间(一般两周左右)分组收集资料,自学,讨论并排练,然后各组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方式多样,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也可以是话剧,小品,辩论甚至歌曲,最重要的是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要反映出课本上的知识点。从学生中抽签产生评委,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老师在座位上扮演学生的角色,直到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例如笔者在讲授“个人独资企业法”时曾采用这种方式,学生课后准备充分,展示时有小品形式,有歌曲形式,有全英文的咨询方式,即使是传统的讲授方式,学生也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讲解,旁征博引,生动形象。通过这种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策划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学生通过准备一堂课(或许仅仅是十分钟),感受到老师在课后为备课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理解到老师的辛苦与不易,同时有利于师生感情互动与交流。

2.2 扩大信息量

传统法学教育过于重视法学理论的培养,教师往往注重对某个概念或者学说进行评述,给学生提供的信息也仅限于当前关于某个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哪几种观点等等。这样就导致法学教育的知识面过窄,信息量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对法学教育的要求。而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特性要求学习法律的学生必须关注社会。所以老师在备课时应当尽量多了解与所讲授的内容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典型案件和最近立法动态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在授课时恰当予以运用,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又为理论课增添了生气和活力。另外,老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所以每节课开始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来介绍最近的热点案例或立法的最新动态,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习惯,同时训练其运用法律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运用法律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一些新兴的法律问题,如环境法律问题、互联网法律问题等,法学教师应当对此作出简要的介绍,以便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

2.3 专题讨论方式

学生专门针对某一问题,一般是国内或世界前沿的法学研究领域,如废除死刑、安乐死、同性恋等法律问题,每位学生课后都要求收集资料并进行书面整理。学生在课堂发表意见,可以独立说明、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课后每位学生都要交书面稿。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的提高。对某问题的纵深研究,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培养其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能力,为学生写作毕业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2.4 观看影片式

法学学习中有些内容因其自身的性质比较抽象晦涩,学生理解困难。而法律影片或录像生动形象,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如笔者在讲授资本主义两大法系时,先让学生观看一部美国法律题材影片,学生对电影里的美国法学教育培养模式、律师与法官的职能、证人制度、陪审团的人数等诸多内容立刻有了鲜活的认识,然后自己总结出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主要区别,而且到学期末仍记忆犹新。此内容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来讲授,因为英美法系对我们来说相隔甚远,学生可能会如同嚼蜡。

3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结合

“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将从制度上把法律学科教育与法律职业连接在一起,这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脱节这一结构上的问题。”这说明司法考试在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法学教育通过这座桥梁与法律职业连接。在教学中应适当涉及司法考试的相关内容, 尤其是在本科教学中, 要有针对性地对司法考试所关注的内容加以讲解。司法考试对当年出台的重要法律都有所涉及, 法学教学中对当年出台的重要的新法律应该及时向学生讲授。在学生学完14门法学主干课程后,可根据司法考试的四部分开设司法考试专题选修课,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容易通过司法考试。

另外,还要增强法学教育和司法实务的互动,改善学生的实践环节。在一些实务性法律课程中,如三大诉讼法、司法文书等课程,要体现更多的实务特点。可以聘请有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就实务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力图使更多的学生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组织学生集体参加法庭旁听制度化,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4 结语

实现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对法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那种只会背书本、背条文的学生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不能称作法律人才,充其量只能是已经懂得法律了。新形式下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的法律职业者。法律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要求改革法学教学方法。法学是应用性、实践性应用学科。可以说,实践是法律的生命。法学如果和实践不相联系,法学将前途暗淡。法律的这种特性要求法学教学法必须同社会现实、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2][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三灵书店,1990.

[3][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4]贺卫方.中国法学教育之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

[5]刘田玉.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及其改进[J].中国大学教学,2006(5).

[6]王春业.“法本取消论”与法学教育的困境和出路[J].煤炭高等教育,2007(9).

[7]霍宪丹.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与重新定位[J].政法论坛,2004(3).

作者:王春凤

第五篇:法学本科教学方法新探讨

摘要:世界两大主要的法学本科教学方法各有优劣。讲授法符合我国的法律文化传统,但它存在的问题致使其不适应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需要我们借鉴案例分析法的优点来加以改造,并辅之以提高法律实务能力的其他教学方法。

关键词: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方法

法学本科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对学生施加影响,怎样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智力、形成一定道德品质和素养的具体的手段。”[1] 它是傳播文化知识、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法学本科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世界上法学本科教学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判例法为背景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英美教学法,二是以制定法为背景以讲授法为主要形式的大陆法系教学法。本文分析了这两大法系的教学方法,发现它们各有优劣,都与一定的文化制度相适应。适合我国国情的传统教学方法即讲授法由于存在着法律实务技巧欠缺的弱点,使它不适应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借鉴案例分析法的优点来对它进行改造,并辅之以其他提高法律实务技巧的方法,使我们的法学教学方法更适应法学人才新型培养模式,提高法学本科的教学质量。

一、大陆法系教学方法——以我国法学本科教学方法为例

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我国法学本科教学中历史最长、最为普遍和常见的教学方法。它通常由担任某一门课程的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系统讲授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课堂讲授的主要依据通常是在讲授该课时所用的教材,一门课程较完备的教材是由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配套组成。其特点是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去获取新知识、新观点、新思想。教师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编写讲义和授课,系统完整地把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知识。

讲授法与我国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传统密切相关。首先,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其现代法律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其教育方法与其规范性、系统性的制定法法律传统紧密相连。在法学教育中强调整个法律制度的系统结构,努力探究法律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学方法上注重教师的系统讲授相对抽象的概念、原则、基本原理和理论,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次,我国还属于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接受现代法制时总需要一个“解放思想”的过程。对大学生而言,面对包含大量“法律移植”的法律体系,需要一个灌输现代法治理念的过程,才能全面系统地理解这一法律体系。这就需要系统地讲授法律的概念、法律原则、法律制度的背景,以提高他们的法学理论素养。

讲授法具有传统性、广泛性、简便性、易行性和基础性的优点,但仍存在着缺陷,表现在:(1)教师讲授抽象教条,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教师讲课以注入式,照本宣科,强行注入理论、原理和学术观点,讲授材料抽象、笼统、不易理解。(2)学生学习因教学方式的单向性和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使学生没有思维和想象力的启发,大部分学生为考试而学,阻碍了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养成 [2] 。(3)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认同思维,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对法律实务运作方式也不了解,他们只会生搬硬套法律条文,对案件的具体情形缺乏全面的分析,应对突发事件、 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颇为欠缺。(4)教师在讲授模式中处于权威地位,很少有学生能挑战其观点,从而丧失进一步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动力 [3]。

可见,讲授法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全面、理论功底扎实,研究能力较强,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法律实务技巧欠缺。

二、英美法系的教学方法——以美国的法学教学方法为例

案例分析教学法将普通法看做是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渊源,把案例看做是一种可以从中阐明法律原则的经过推理归纳的原始经验材料,认为研究法律要寻根溯源,而法律的源头就是已经判决生效的判例汇编。该方法吸取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的特征,如叙述事实、由老师向学生提问等,着重对上诉法院的判决意见进行研究和分析。美国的法学教育在性质上属于职业教育,故案例分析方法从最初以讲授法律规则和原则为主,发展到包括教授分析问题的技能、口头辩护以及语言表达的技能在内,是美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

案例分析教学法的发展和运用与美国法律制度密切相关:(1)以判例法为主的普通法传统。美国以判例法为主,制定法仅处于辅助地位,而且制定法也是在判例法的基础上制定的;(2)在英美法历史发展中,缺乏大陆法系那样由法学家长期研究法律的历史传统,法官具有重要作用,法官拥有制定法律和解释法律的权力;(3)比大陆法系法律规则更具体化、系统化的案例汇编。美国判例法由法院解释其判决(主要是上诉法院的判决)的意见组成,汇编的判决在官方判决录上发表,或在全国汇编系统(一种非官方的汇编)上发表,每年大约发表40 000个汇编案例,总共约有400万个案例[4]。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和表达等能力;有助于掌握从事法律专业,特别是执业律师的工作技巧等。但同时也存在缺点,表现在:(1)过分侧重于分析和诉讼程序;学生学习的法律知识仅限于判例法;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包括重要的政治观点,使法律与其他学科分隔开来等。(2)不能教授法律的历史进程,不能教授律师执业的道德基础,也不能教授立法在法律制度和程序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学生们被训练得只是为了求得逻辑上的一致而接受法律的规则和假设 [4],只关心从前的判例和技巧,分析法院得出什么结论,怎样得出这些结论,但却忽视了促成这些结论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力量等等。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虽然案例分析方法仍为法律教育的基本方法,但越来越受到其他方法的排挤[5],在此之前也已有许多学者主张采用原理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将理论与判例合并编成一种教材,在判例的例证上冠以简要的法律理论,使学生兼顾理论与事实[6]。

可见,案例分析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强而法学理论功底薄弱。

三、借鉴案例分析法来改造讲授法,并辅之以提高法律实务能力的其他教学方法

尽管讲授法符合我国的国情,但它存在的缺陷已阻碍了法学本科人才新型培养模式的实现,必须对其改造。我们可借鉴案例分析法,并辅之以提高法律实务能力的其他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法学本科人才新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

所谓的“对口教育”、“专才教育”的传统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专业设置过多,培养口径过窄;培养目标单一化;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手段落后,学生实务能力严重不足;考试方法呆板,忽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等突出弊端[7],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法律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治国理政、解决社会纷繁复杂问题的工具。因此,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应转向为“复合型、应用性”,使高等法学教育既为政法机关培养人才又为社会各界培养人才。“复合型、应用性”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完善扎实的跨学科基础知识,具有深厚优良的法学学科体系知识、法律职业素养、法律职业能力和法律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国际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法制建设需要和法律职业特殊性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型法律高级专门人才[8]。要培养“复合型、应用性”的法学人才,必须构筑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法律职业教育、注重实务能力的培养。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着力于法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

(二)借鉴案例分析法来改造讲授法,并辅之以提高法律实务能力的其他教学方法

美国的法学教育在学生的来源及构成方面和法律制度方面与我国的法学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6],致使我国的法学教育方法不能直接照搬美国的案例分析法,但我们可结合实际加以借鉴。

1.仍以讲授法为主,但要对它扬弃。讲授法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符合我国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传统。它最大的优点是能提高法律理论素养。对一名学习法律的人来说,法学理论素质的提高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9]。因此讲授法仍是当今我们法学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但它存在着问题致使其不能适应当今法学教育新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要借鉴案例分析法对它改造。表现在:(1)讲授内容转变。讲授内容由单纯性理论讲授向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转变。(2)形式多样化。1)以案说法。包括采取列举案例及讲评案例的方式与课堂内讨论案例方式。列举案例及讲评案例的方式主要是先介绍案情,由教师或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再由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思考分析解决的方案,然后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把握原理及知识点。课堂内讨论案例方式是对某一法学课程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后,结合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尤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主张,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在学生观点已经明确时,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允许学生与教师展开辩论[10]。2)启发式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提问或直接让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现实时事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等方式进行,以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思考,加强法律职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3)互动式教学。此种方法要求师生之间应当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互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种的参与性、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师可通过多提问的方式来强化互动的效果。4)教学比较法。在法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比较法,将本学科的理论、原理、法律规定与其他学科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领会、掌握各个部门法的联系与区别。通过上述方法,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各种方法。(1)引进诊所式教育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诊所法律教育模式是在传统法学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新尝试,它借鉴医学院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有针对性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以“准律师”的身份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援助,使学生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执业技能,并在办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律师思维和职业道德。诊所法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和在办理真实案件中经验的学习,尤其是一些具体的和细节性问题的处理, 是传统的教学难以涵盖的[11]。(2)组织学生观摩真实庭审和开展模拟法庭方式,使学生掌握解决法律事务的实际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观摩真实庭审的方式需事先同司法审判部门取得联系,有针对性地选择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组织学生观摩。还可邀请当地法院到校园里现场审理案件,或邀请法官团到学校就已经审结的案件进行模拟审判。观摩结束后,可要求学生总结点评,以便使学生提高理解、认识和分析能力。开展模拟法庭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模拟法庭实验室进行模拟审判。这种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由学生扮演某一角色,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程序法和实体法的法律规定,提高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威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21.

[2]俞树毅.JM教育与案例教学法[J].经济与法,2005,(4):90-92.

[3]程宏.法学本科教育中互动式教学模式之建构[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248-249.

[4][美]谭竟婵.法学教育新方法概略[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34-97.

[5][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72.

[6]邵俊武.法学教学方法论要[J].法学评论,2000,(6):144-149.

[7]蔡炎斌.论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129-130.

[8]董志峰.“复合型、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64-68.

[9]曾宪义,张文显.法学本科教育属于素质教育——关于我国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之属性和功能的认识[J].法学家,2003,(6):1-7.

[10]臧东娥.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156-157.

[11]王丛容,雷兰.法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诊所法律教育为例[J].江西教育科研,2006,(10):65-66.

New Discussion About the Law Teaching Method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LEI Wei-hong

(Law School,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35,China)

Key words:relation method; case analysis method; teaching method

(責任编辑/ 王建国)

作者:雷伟红

上一篇:电气工程师职称论文下一篇:电力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