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护理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丹阳市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与干预策略研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三所医院医务人员六年来锐器伤发生特点与变化趋势,比较问卷调查与同期上报锐器伤的结果差异,为医院管理部门制订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措施提供信息支持。方法:(1)收集三所医院2010-2015年约502例主动上报锐器伤的医务人员的详细信息,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职称、工作年限、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病原体类型等情况。(2)2015年6月对3所医院中的一所医院护理人员进行锐器伤问卷调查,了解2015年上半年锐器伤发生情况、锐器伤的漏报情况。(3)通过分析锐器伤发生的特点,结合文献研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1)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丹阳市三所医院一共发生锐器伤502例次,发生例次呈逐年上升趋势。锐器伤职业构成以护士比例(63.54%)最高,其次是医生(21.31%);工作年限以≤5年医务人员锐器伤比例最高(66.13%);被阳性病原体污染的暴露源占68.73%,污染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其次为梅毒病原体;锐器伤高发的场所病房(40.44%)、其次是处置室、治疗室;发生锐器伤的锐器类型以注射器针头为主,其次为头皮针、采血针等;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在静脉注射时病人躁动时发生,占25.89%,其次为处置医疗废物过程中、采血、测血糖时胰岛素针刺伤、整理手术器械时、加药时安瓿损伤等。(2)问卷调查结果:390名调查者中在半年内有133人发生过锐器损伤,发生率为34.10%;大外科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44.28%)高于门急诊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35.82%)及内科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2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25岁以下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45.54%)高于25-34 岁(33.14%)、35 岁-44 岁(30.88%)及≥45 岁年龄组(19.23%),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锐器伤发生地点以治疗室最高(39.09%)其次为病房;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比例以白班人数最多,占74.43%;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医疗器械主要以玻璃安瓿为主(31.58%);其次为一次性头皮针(22.56%)、注射针(21.05%);锐器伤者中发生在护理人员加药过程中被玻璃安瓿划伤频率最高,其次为处理锐器过程中被刺伤、给病人拔针时锐器伤;血源性污染的锐器伤58人中,最主要的污染源为乙型肝炎病毒,其次为梅毒、丙肝病毒、HIV。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中,进行规范局部处理的有90.98%,局部处理后能进行规范干预措施占44.83%;发生锐器伤后96.24%的护理人员表现为在意和恐慌;护理人员锐器伤主动上报率较低(7.52%)。结论:(1)我市三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例次从2010年到2015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锐器伤受害者中护理人员占比最高;病房、手术室、处置间及治疗室是锐器伤的高发地点;注射针头、头皮针是导致锐器伤的主要锐器类型;污染锐器的病原体中,主要为乙肝,其次为梅毒、丙肝。(2)调查问卷显示:年龄在25岁以下、工作年限5年以内、外科、上白班过程中护理人员更容易发生锐器伤;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参加过职业暴露相关培训,但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锐器伤的上报率不高,但有病原体污染的锐器伤上报率高于未检测者;护理人员锐器伤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

关键词:医务人员;护理人员;锐器伤;干预策略

学科专业:公共卫生(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展情况

1.2 医务人员锐器伤病原体职业暴露现状

1.3 锐器伤的危害

1.4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方法

2.3 数据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三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上报情况分析

3.2 问卷调查锐器伤基本情况分析

3.3 两种调查方式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人群分布

4.2 锐器伤发生时间及地点分布

4.3 锐器类型及发生环节分布

4.4 污染锐器的病原体种类

4.5 暴露后的局部处置及上报情况

4.6 暴露后的心理影响

第五章 医务人员锐器伤干预策略探讨

5.1 加强相关知识培训

5.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

5.3 正确使用锐器,积极推广安全医疗器具的使用

5.4 实施标准预防,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5.5 加强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建立健全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5.6 本次研究的不足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上一篇: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论文提纲下一篇:鲍鱼养殖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