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的转化1教学反思

2022-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硫的转化1教学反思

基于硫酸工厂项目的“硫的转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摘 要:从建立一座硫酸工厂问题入手,再由自然界中含硫物质变化到实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学生在问题中构建起价类二维图,从而实现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新模式。

关键词:项目式;转化;整体教学设计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该部分知识本身具有庞杂、琐碎的特点,成为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普遍反映该知识体系不够系统,学习方式更偏向于机械记忆,教师也认为在讲授元素化合物时难以找到较好的着力点。本文基于硫酸工厂项目并配合价类二维图思维构建物质之间的转化来引导学生学习。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结合硫酸工厂项目的“硫的转化”教学设计是课程标准提倡与赞赏的学习方式。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单元教材教法分析

从地位与作用上看硫的转化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着铁的多样性,又为后续学习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奠定基础。铁是典型可变价金属元素,在铁的学习中初步构建了“价—类二维”视角认识物质,而硫是典型非金属元素,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一在于它们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正好能够体现各种含硫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无论是自然界中火山爆发,还是硫酸生产,以及实验室中对含硫物质的探讨,都以不同价态的硫元素之间的转化为核心,由此可见,硫的转化进一步深化了“价—类二维”元素观学习方式。

在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研究物质的基本理论(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并将研究物质的基本理论应用于铁的多样性学习。同时高一年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有实验、联系生产实际的课堂比较感兴趣,具有较好的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能力。

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一是氧化性或还原性。建立硫酸工厂是以不同价态的硫元素之间的转化为核心,不仅学习了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知识结构,同时也学习了如何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硫的转化总体认知模型:

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

基于上述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以建立硫酸工厂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将实际工业问题转为化学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搭建和完善“价—类二维元素观”认知模型,继而使用模型解决其他真实问题。该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基于建模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选用实验探究法、启发讨论、归纳等教学方法,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方式。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本单元教学注意促进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中的“变化观念”以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巩固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发展成果。

三、教学起点分析

“硫的转化”的内容建立在“研究物质的基本理论”“铁的多样性”的教学基础上,对于“硫的转化”教学起点分析如下:

四、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是对教学目标的具体阐释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保障。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单元活动设计,解决学生在整个教学单元中的学习活动线索,二是课时活动设计,遵循单元活动设计,确定每个课时中学生具体的活动任务。

基于前面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对“硫的转化”单元作了如下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对“硫的转化”单元教学的总体学习线索,开展对各课时学习活动的设计。

课时1学习活动设计:

課时2学习活动设计:

课时3学习活动设计:

基于项目“建立硫酸工厂”单元教学实践后,学生在主动思考和课堂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本单元的知识目标。通过“建立硫酸工厂”项目学习,促进学生运用含硫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科学认识真实情景课题,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本项目式教学可以为其他模块的学习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莘赞梅.落实“模型认知”的电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3):21-25.

[3]宋立栋,刘翠,王磊,等.基于项目式教学的含硫物质转化复习教学设计与实施[J].化学教育,2019(19):37-40.

作者简介:孙海涛,男,出生于1978年2月,汉族,福建同安人,本科,中学高级职称,从事高中化学教育研究。

作者:孙海涛

第2篇: 高三化学教案 硫与硫的化合物

硫与硫的化合物

考点1 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硫有 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常温为 色晶体(淡黄色固体有: 等)。

2.化学性质

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Na+S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

Al+S (制取 的唯一途径) Fe+S (黑色)

(2)与非金属的反应:S+O2 S+H2 H2S

(3)与化合物的反应S+6HNO3(浓)

S+2H2SO4(浓) S+NaOH

[特别提醒]:①在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少量硫时,有时称乳白色。②硫的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因此用物理方法洗去试管壁上的硫,只能用CS2作溶剂。③由硫能溶于热碱溶液可知,用热碱溶液可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由于NaOH碱性强,腐蚀玻璃,故实验室常用热Ca(OH)2溶液而不用热NaOH溶液除去试管内的硫。

1的盐酸就不再产生气体。若把已放出的气体收集起来,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例1](1)将m g铁粉和n g硫粉均匀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红热,冷却后加入____Lb mol•L

(2)若把0.1 mol铁粉和1.6 g硫粉均匀混合后,铺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引燃,完全反应后,将残渣全部放入过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结果所产生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明显少于2.24 L,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Fe+S FeS,FeS+2HCl FeCl2+H2S↑,得Fe~2HCl;又由Fe+2HCl FeCl2+H2↑,得Fe~2HCl,即产生气体的总体积和消耗的盐酸的量与硫粉量无关,只由铁的量确定。

1盐酸的体积为V,则设加入b mol•L

1,得V= L或 mL×2=V×b mol•L

1=0.4m L。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22.4 L•mol

(2)n(S)= =0.05 mol<0.1 mol,铁粉过量,过量的铁粉在加热的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的铁的氧化物与H2SO4反应不再放出H2,故放出气体的体积小于2.24 L。

【答案】(1) 0.4m L

(2)与硫反应的铁粉过量,过量的铁粉在加热的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了铁的氧化物,与H2SO4反应不再放出H2,故放出气体的体积小于2.24 L

【方法技巧】本题定量考查硫与铁化合及其生成的FeS与酸反应,通过分析,明确一定量的硫与铁的混合物反应后,加盐酸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只与铁粉有关,且与铁的物质的量相等。但利用此结论解题时需注意反应的条件和环境。

考点2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性质的异同

1.物理性质

相同点:常温下,都是 色气体,密度都 空气。

不同点:CO2 气味,SO2有 气味;CO2 毒,SO2 毒;CO2 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1体积气体),SO2 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40体积气体);SO2易液化。

2.化学性质

相同点:都是 氧化物。

①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的酸 稳定,只能存在于溶液中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②都能与碱反应,用量比不同,可以生成两种盐。

SO

2、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是先生成沉淀,当SO

2、CO2过量时又溶解。

Ca(OH)2+SO2 CaSO3+SO2+H2O

Ca(OH)2+CO2 CaCO3+CO2+H2O 不同点:

①SO2常表现 性:2SO2+O2 2SO3 CO2表现 性:CO2+C 2CO

SO2被高锰酸钾、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剂氧化,CO2不能。

②SO2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CO2不能。

③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不同:SO2形成 ,CO2引起 。

[特别提醒]:①能使品红溶液腿色的物质有:SO2 、Cl

2、O

3、H2O

2、Na2O

2、活性碳等。

②SO2使氯水、溴水、酸性KMnO4溶液腿色,不是由于其漂白性,而是因为其还原性。③干燥的SO2气体无漂白作用。④等物质的量SO2 和Cl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不能使之腿色。原因是SO2 和Cl2发生反应生成了无漂白性的盐酸和硫酸。

[例2] 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SO

2、CO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为酸性气体(如:HCl、HBr、SO

2、CO2等);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有Cl

2、SO2,但Cl2有

颜色,褪色后加热又显红色的只有SO2;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只有SO2气体符合。

【答案】C

【规律总结】 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则沉淀都可消失。所以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SO2和CO2。通常可用以下方法:

①用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O2。

②用氢硫酸,出现浑浊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2H2S+SO2 2H2O+3S↓

③用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2KMnO4+5SO2+2H2O K2SO4+2MnSO4+2H2SO4

④用溴水,使橙色褪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Br2+2H2O+SO2 2HBr+H2SO4

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2H2O+2HNO3+3SO2 3H2SO4+2NO Ba(NO3)2+H2SO4 BaSO4↓+2HNO3

⑥用FeCl3溶液,使棕黄色颜色变浅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2FeCl3+SO2+2H2O FeCl2+FeSO4+4HCl

考点3 浓硫酸和稀硫酸氧化性比较

比较项目 浓硫酸 稀硫酸

氧化性强弱 氧化性(S) 氧化性(H+) 氧化性的原因

还原产物 一般是 ,可以是硫单质 H2

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在常温下,使铁、铝钝化,因加热条件下可以反应。规律:金属+H2SO4→

能与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前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加热条件下可以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不能反应

与H2S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能够反应 不能反应

3,比水的密度大;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将50%的H2SO4溶液和10%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30%;浓H2SO4或密度小于浓硫酸的溶液被稀释或与浓H2SO4混合时,都是将浓H2SO4沿玻璃棒注入其中,并不断搅拌,使其散热。[特别提醒]:①硫酸的性质取决于硫酸的浓度。②98.3%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cm

[例3](2008届创博智典联考题)中学教材高中化学第一册有如下图1所示的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该实验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硫气体放出,污染室内空气,严重地损害师生健康.为此某课外小组对此实验进行如图2所示的改进,改进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并且几乎无二氧化硫气体泄漏。实验步骤如下:

图1 图2

①首先按装置图安装仪器,安装仪器时,在支管胶塞的铁丝构上挂一片品红试纸。

②向试管中加入约10毫升的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将铜片向上提起,铜片先不要伸入浓硫酸中),当加热至沸腾时,把铜片放下,使其完全浸入浓硫酸中,反应即刻发生。等不需要反应时停止加热并将铜片提起,离开浓硫酸,反应就停止了。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2所示,铜片与沸腾的浓硫酸接触后可看到的现象有:

;

(2)塑料袋作用是:

;

(3)为了防止反应结束后留在试管中的气体和塑料袋中的气体污染环境,可进行的操作是: ;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

[解析]当铜片接触热浓硫酸时,有大量的白雾产生(白雾是由于二氧化硫气体与水结合形成亚硫酸小液滴缘故)并沿支管口喷在品红试纸上,使品红试纸的红色开始褪色,而且原来无色硫酸溶液开始变绿,当品红试纸完全褪成白色后,把铜片向上提使其离开浓硫酸溶液,反

应马上停止。

【答案】(1)支管口有白雾,试管中出现绿色,品红试纸褪色,铜片部分溶解。

(2)收集多余的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在反应后的试管中、塑料袋中加适量的碱吸收SO2气体

 HSO3或SO2+OH H2O+SO32SO2+2OH

【规律总结】浓硫酸的吸水性:吸收物质中由水分子组成的的水蒸气或结晶水。可用作干燥剂,但一般不能干燥碱性和还原性气体。脱水性:将某些化合物中(主要是有机化合物)中H、O两原子按水的组成比2∶1脱去。(浓硫酸可用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和脱水剂)

浓硫酸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先变红(酸性引起),后变黑(脱水性引起);而稀硫酸则只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不能使之变黑或褪色。

的检验考点4 溶液中SO42

BaSO4↓(白色),BaSO4 盐酸、硝酸的特性。1.原理:利用Ba2++SO42

2.试剂: 。

3.检验的误区

等能与Ba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这些白色沉淀溶于强酸中。、PO43、SiO32、CO3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AgCl;SO32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Ag 2SO4;Ag+还能与Cl干扰检验的离子:Ag+能与SO42

4.检验步骤

①在待测溶液中加入 ,排除 等离子的干扰。注意一般不用稀HNO3,因为稀HNO3能将 氧化成 而被漏检。

。②在排除干扰后的溶液中加入 ,产生的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4,则此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的关键是既要注意试剂的选择,又要注意操作顺序的优化,方能排除干扰离子的误导,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正确推导。[特别提醒]:检验SO42

、H2SO

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SO42[例4]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

C.H2SO3 D.NH4+ B.SO42A.Br

。,但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H2SO3产生的,故不能确定的为SO42。再加BaCl2有白色不溶于HNO3的沉淀生成,说明此时溶液中含SO42[解析]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褪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3,因H2SO3不稳定,分解产生的SO2可使品红褪色。②加碱后加热,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有NH3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4+。③加氯水时溶液显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r

【答案】B

检验的误区:【误区警示】SO42

,此时上述离子同样会产生BaCO

3、Ba3(PO4)

2、BaSO

3、AgCl的白色沉淀。、Ag+等干扰离子判成SO42、SO32、PO43①只加可溶性钡盐,不酸化。误将CO32

而含Ag+或Pb2+也会有同样现象。。其错误是未注意溶液中不含SO42。如向待测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盐酸有白色沉淀便断定含SO42②误将Ag+、Pb2+判成SO42

PbCl2↓(白色) AgCl↓(白色) Pb2++2Cl因为Ag++Cl

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中发生反应:Ba2++。该错误是未注意NO3。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误以为有SO42判成SO42③误将SO32

3BaSO4↓(白色)+2NO↑+H2O BaSO3↓(白色),3BaSO3+2H++2NO3SO32

从而生成BaSO4的陷阱中。,也同样是落入干扰离子转化为SO42再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便错误认定一定含SO42

参考答案

考点1 硫的性质

1. 多种 淡黄 Na2O

2、AgBr、黄铁矿、TNT

2. (1)Na2S Al2¬S3 Al2S3 FeS (2)SO2

(3)H2SO4+6NO2↑+2H2O 2SO2↑+2H2O Na2S+Na2SO3+H2O

考点2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性质的异同

1.无 大于 没有 刺激性 无 有 能溶于 易溶于

2.酸性 不 CaSO3↓+H2O Ca(HSO3)2 CaCO3↓+H2O Ca(HCO3)2 还原 氧化 酸雨 温室效应

考点3 浓硫酸和稀硫酸氧化性比较

强 弱 分子中+6价的硫元素 离出来的H+ SO2 硫酸盐+SO2↑+H2O

的检验考点4 溶液中SO42

1.不溶于 2.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溶液〕、盐酸

SO32- SO42- ②氯化钡溶液、PO43、SiO32、CO324.①稀盐酸 Ag+、SO32

参考资料:http:///shoot/game-2060.shtml

第3篇:差生转化反思

培养差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介绍我对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差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情况。

强化自制,控制自我。统计资料表明,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薄弱而成为差生的比例较大。调查中,我发现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是比较强的,有一定的评价别人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例如,在他们的心目中,物理学得好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优秀,观察能力、实验能九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很强的学生。当问他们想不想向这个标准靠拢时,几乎都说心里想达到,但做起来太不容易。他们之所以想的做的不能同步,是由于不能控制自己,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调查中还发现,这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同兴趣、情感、意志等有关。针对这类差生的特点,我做了以下一些转化工作。

1.激发差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首先,根据物理的特点,引导差生正确认识学习物理的目的和社会意义,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内驱力,增强自制力。其次,在教学中严格把好教材深度关,注意突破难点。在习题教学中,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并充分运用实验的优点,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

2.锻炼差生的意志,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差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情绪波动大,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困难和挫折,这无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因为学习是一件充满困难和挫折的事情,物理又是一门较难学的学科。因此,我注意引导他们把战胜困难,攻下难题当作一大乐事,让他们在合适的练习中磨练克服困难的意志,能搞到在情景中循序渐进,合理上升,产生向上攀登的情感。通过不断地磨炼,不断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学习中的困难,这样,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就会逐渐提高。

3.教会差生听课,培养注意品质。

差生的另一特点就是注意力不稳定,常常被某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所干扰。为此,我要求他们勤记笔记,并尽量向他们多提些力所能及的题目,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此外,我还组织这类差生召开座谈会,邀请物理成绩好、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言传身教。还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有时故意把时间搞得长些,以促使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第4篇:进步生转化总结[1]1

进步生转化工作总结

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一般地,因为优等生的学习优势突出,因而对他们的优点也显而易见,而对于进步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现象必定有碍学生进步。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比今天好。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教师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他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我们班也有好几位进步生,对于他们的转化,我做了不少工作,也有了很多感受。

一、摒弃偏见,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摒弃偏见是教师转化进步生必须有的态度。进步生往往缺点多于优点。有缺点,挨批评,学生学习的信心就不足了,谈何进步?所以,转化进步生就要端正对进步生的态度,并且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人有自信才会去行动,才会积极的要求上进,就能朝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前进。那么,如何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呢?我认为要主动地、努力地去寻找、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利用进步生自身的“闪光点”点燃学生上进心的烈火。在实际工作中,我有时候在看进步生时,往往容易因其某一特点突出而掩盖他的其他特点和品质,容易看到进步生的缺点而不容易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所以很难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偏见,努力帮助进步生发现其自身的“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我所任教的班级有个男生很顽皮,经常在课堂捣乱,打架更是他的“拿手戏”。既然批评、讲道理这些方法对他已经没有用了,那么怎么办呢?于是我便去寻找他的优点。我发现代家兴的字写得不错,思维也很敏捷,我就抓住这一点,及时表扬他,并寻找机会去引导他。有一次,班级举行写字比赛,代家兴同学不仅按要求完成,还在评比中得了奖。我在班上公开表扬了他,并及时指出了他的不良行为以及我对他的期望。后来,他的学习和纪律有了明显的进步。他的父亲这样说“我的孩子到了于老师的班后,真的懂事了很多。”

二、多给他们一些关爱

学生如果经常得到老师的爱,他就会懂得爱师、爱班、爱校,并逐渐形成与人为善,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在转化进步生时,教师一定要有一颗爱心,用爱去感动他们。学生渴望教师的爱,就像禾苗需要雨露的滋润一般。我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要像雨露阳光一样,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的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并朝着教师的期望目标发展。平时,我主动找进步生谈心,了解他们的需要,关心他

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学生刘东经常不完成规定的作业,经过谈心,我了解到他学习基础差,对物理缺乏兴趣,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刘东掉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环境与教育方式。我又找他谈心,鼓励他增强克制力,战胜“自我”每天在校抓紧完成一部分作业,不懂随时提问,剩下的作业回家完成,在第二次测试中,他物理得了61分,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同学们都自发的鼓起掌来,他也感受到同学们对他的鼓励,就这样,既增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自觉性。现在的他学习态度比以前认真了不少,对待考试的态度也端正了。成绩进步了不少的他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对自己以前不成熟的行为感到惭愧。在以后的交流中他也提出了对老师的希望,他希望老师在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也可以更多新颖的办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不要对差生产生偏见。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位同学,还有像甄旭、杜壮、董雪峰等同学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其实,他们也非常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关爱。

第5篇:学困生转化案例反思

后进生转化之见

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个名叫刘思元的男同学,经过两个周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好动、散漫的孩子,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现在却是我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该生成绩非常差,由于基础欠缺,上课时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回答问题时总是低着头,说话时声音很轻而且含糊其辞;于是我对他的平时举动特别关注,发现他上课与下课时的状态完全不同。他上课时萎靡不振,下课时却生龙活虎,时常找一些新鲜玩意和几个同学一同玩耍;课后也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做了,也是胡乱应付一下。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坚持不了一天,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有一次他犯了错误还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对此,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开始,他也狠狠地盯着我,像盯仇人似的,还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我也不肯示弱,一步紧接一步的批评教育,直到他把头低下,这时,我知道真正教育的机会来了,于是,牵着他的手,把他拉到自己的身边,娓娓地跟他分析得失、现状,父母的心愿等,课余时间找他补习,他也很乐意、很积极,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给他补差就像上刑一样了。

我知道后进生的转变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反复性较强。今天好了,说不定明天又恢复原样。所以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何娇仪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何娇仪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何娇仪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他一定能有所进步!

第6篇:24.1.1 圆 教学反思

24.1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在前面学习了轴对称与旋转的基础上展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剪影同时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觉圆无处不在,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从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

在学习过程中,力求学习方法的改变,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实践中发现圆的形成过程和圆的性质,体会和理解圆的两个定义。在与圆有关的概念的教学时,特别是弧的教学时,还应明确指出劣弧与优弧是相对出现的,同心圆与等圆的概念教学衔接不够紧密,放在画圆时就提出较好。

第7篇:

上一篇:关于中国古典诗词下一篇: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