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案例教学设计

2023-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水循环案例教学设计

“问题+案例+循环实践”型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基于问题的案例式与循环实践式相结合的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思路、实施过程及保障措施,为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荒漠化防治工程学 问题+案例+循环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宁夏大学2014年课程建设项目“专业核心课程”。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环境生态类部分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但各院校相应专业授课重点及教学模式不同。掌握各类荒漠化形成机理及其防治工程设计原理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但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对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荒漠化地区当前的主要治理措施不甚了解;且根据毕业生的信息反馈,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环节,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但应用能力差,在荒漠化防治的工程规划设计环节感到力不从心等,这就要求教学中加大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强化教学内容在学生今后工作中的运用。

1.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及实施过程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问题+案例+循环实践式的教学模式:问题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展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探究,着眼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在教学中一般从一些范例分析入手引导学生感知原理与规律,并逐步提炼并进行归纳总结,再进行对知识的迁移整合,在与本课程相关的地理学中常被采用;循环实践,基于对荒漠化形成机理、防治原理等的理论内容阐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设计或改良各种荒漠化类型的防治工程,并在实践环节将设计的防治工程布设在实习基地,每一级学生的设计的防治工程作为以后学习本课程学生的理论实践教学案例。

1.1 理论教学

以五种荒漠化类型为线条,以每一类荒漠化的形成机理为“问题”的起点,以每一类荒漠化现有的典型和新型防治工程为“问题”终点,实现对每一种荒漠化类型自形成机理到防治措施的全面剖析。首先,通过与学生共同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抽丝剥茧的探究各类荒漠化的形成机理,以问题——探究——归纳的流程最终实现机理的分析与阐述。在此基础上在选取一个应用广且效果好的典型工程为“案例”,进行设计原理、施工方法、技术规程、使用范围及防治效果等的详细讲解,之后引导学生查询与“案例”工程设计原理及应用范围相同的其他防治工程,并帮助学生完成对其设计原理及施工技术等的自我探究过程,从而实现在对个别典型案例全面认知的基础上,以个案为起点,扩展到对同类防治工程的全面理解与掌握,最终完成对所有荒漠化类型现有防治措施的掌握。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基于荒漠化形成机理以及现有典型防治工程设计原理的分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设计或改良出不同荒漠化类型的防治工程,提高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实践教学

结合专业生源地和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特点,以目前应用最广且效果最好的典型防治工工程以及青藏铁路等使用的新型防治程为“案例”,在理论课程已介绍典型和新型防治工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在案例工程建设地进行各类防治工程的测量、施工以及防治效果评价等实验实习内容,促进学生对防治工程设计原理、施工操作等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同时将学生在理论授课时通过知识迁移设计的新型防治工程在基地进行布设实验,并作为今后学习此门课程学生的实习案例,在评价比较往年学生设计的各种防治工程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可对其再进行设计上的修订与改良,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为学生申请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习兴趣。

2.课程实施的保障

为宁夏大学2010级林学专业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时,已试用了该教学模式的理论部分,这一模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接受程度良好,通过试用为今后此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典型了基础。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配套合适的实习基地是通过实践环节提升学习效果的保障。宁夏地区主要分布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风蚀荒漠化的实习基地以沙坡头的“五带一体”防治工程地段为核心,辅以“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支撑风蚀荒漠化的非生物工程和生物措施的实习;水蚀荒漠化的实习基地主要设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彭阳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等);盐渍荒漠化的实习基地设在宁夏北部灌区土壤盐渍化突出的西大滩。

参考文献:

[1]孙保平.荒漠化防治工程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2] 苏芳莉,贾玉华, 郭成久,等.浅谈提高本科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以荒漠化防治方向课程为例[J].中国科技创新(科技教育创新),2008(11):232

作者:张萍

第2篇: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链融资:泉林集团案例

摘 要: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多阶段性和多层次性等特征需要完善有力的金融支持,因此解决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金融支持问题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山东泉林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采取“双向”延伸产业链、膨胀产业链节点企业的模式,为金融部门的及时跟进提供了有效信贷载体,形成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融资模式。这种模式利用循环经济特有的稳固的内部化产业链,增加了银企信息透明度,降低了融资风险,契合了银行信贷规则,有效解决了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资金问题,为当前循环经济主体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链融资;金融支持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循环经济理念进入我国以来,我国的循环经济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还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从宏观角度看,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自然也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从微观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每一个循环经济主体企业发展的总和,金融部门支持循环经济就是通过支持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达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探索金融如何有效地介入循环经济主体,进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对循环经济产业链及产业链融资的研究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

1.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概念内涵的界定。杨银涛(2011)总结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首先,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其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必须以3R为原则,就是在生产的源头减少物质投入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在产品消费后,废弃物尽可能通过处理重新变为资源。第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落实以具体的产业链构建为载体。第四,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产业链式发展为增长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2.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乔晶(2008)认为,企业是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而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因此,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才是企业需要的。杨雪峰(2008)从价值链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他认为价值增值空间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存在的价值基础。刘志坚(2007)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耦合机理,认为资源深度利用驱动、生产驱动、利益驱动是循环经济产业链耦合的三个驱动因素。

3. 循环经济主体企业构建产业链的必要性。唐晓兰(2007)指出大型浆纸企业内部有必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首先,企业可以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在产业链上游,通过培育企业林木基地,既能保证原料供应,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减轻森林资源的生产压力;在产业链下游,开展适当的业务,企业可以将生产过程中剩余的高质量浆渣生产成纸箱和纸板等产品,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次,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树皮、木屑、污泥作为锅炉燃料,为生产提供能源。最后,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在排出的工业废水废气中提取有用化学物质,重新合成生产所需的化工产品。在企业层面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能够在企业内部实现物质和能量的闭环流动,把生产链条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产业链融资的相关研究

1. 循环经济产业链融资的内涵。循环经济的发展一般分为研发阶段、技术转化阶段、科技成果企业化、商品化阶段和产业化阶段。循环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金融支持的要求是不同的。在研究开发阶段,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多以政府资助的方式投入资金。在由理论成果向技术转化的阶段,资金需求量较大,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远不能满足要求,需要综合政府开发资金、企业研究开发资金和个人投资。在科技成果企业化和商品化的阶段,由于蕴含着较大的市场风险,而且资金需求量更大,所以往往以风险投资方式为主。在产业化中后期和生产经营规模化阶段,对于金融支持的依赖性更强,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包括资本市场的产权交易、证券融资及商业信贷等方式。

2. 产业链融资密切了金融与循环经济主体的关系,提升了循环经济与金融结合的层次。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链融资对循环经济内部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围绕链条上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基于价值链的密切联系,使银行资金在可控风险之内流入产业链条并使其持续稳定运转。从表象来看,产业链融资发展最大的受益者是银行和核心企业,但对于循环经济这个大的范畴来讲,只有银行与循环经济内部企业的良性互动才能确保其快速稳步发展。因此,产业链融资产生的积极因素是从微观向宏观传递的,其意义在于提升了银行与循环经济内部企业的合作层次,对循环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泉林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及产业链融资

(一)泉林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

2000年,泉林集团年制浆生产能力仅有5万吨,但每日外排废水就达5万立方,COD高达450mg/L,被环保部门列入关停“黑名单”,年产由5万吨下降到1万吨,并面临全部关停的危机。2003年下半年,国家实施经济宏观调控、紧缩信贷资金,直接影响了造纸业这种资金密集型产业企业的投融资和资金的回笼,最大的影响体现在流通资金与项目建设资金上。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造成企业财务费用增加,产品间接成本大幅上涨,压缩了产品的利润空间。此外,贷款难度加大,造成在建项目进展缓慢,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面对种种困难,泉林集团决定引入循环经济技术,依靠政府拨款等措施,先后投入资金5亿多元,以环保技术创新为突破口,自主研发了十多项环保治理专利技术,建起了中水深度处理、白水回收、黑液处理等多系统配套废水综合处理工程,不仅在造纸废水的处理上提前达到山东省2010年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制浆黑液提取木质素制造绿色肥料,废水处理净化后,回流生产与灌溉自有原料林竹基地,成材后的原料林竹用于制浆造纸。按“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了包括浆纸工业基地、生态林竹基地、水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绿色肥料基地和无菌复合软包装基地等五大经济实体,在产业链条的各个“节点”上,通过不同规模的科研项目促生了相关的企业群体。

泉林集团产业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链以“内部化”为目标。在泉林集团循环经济的产业链上,所有的企业都是围绕泉林集团的核心——浆纸一体化而发展的,虽然每个节点的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企业,但都是子公司,其产业链内部化特征明显。二是泉林集团产业链的构建是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为前提。泉林集团的产业链属于多产业高度关联行业,以林业、物流、能源供应、环保企业、化工企业等产业群,通过物质流动形成多条产业链。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仅考虑了浆纸企业本身资源循环,更重要的是横向提升了整个产业体系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规模效应。

(二)泉林集团产业链融资的主要方式

从银行与泉林集团合作方式看,实现产业链融资主要有两种模式。

1. “一对多”模式。这种融资模式是银行通过考察企业产业链,审查整条产业链的业务往来及交易状况,充分掌握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之后,针对其上下游的不同企业和项目等多个目标实行信贷介入。如农业银行高唐支行在泉林集团循环经济发展中,注重对整个产业链流程的支持,从农民的农作物生产,到泉林的秸秆收储、运输,以及造纸、有机肥的生产销售都进行了全方位的信贷支持。目前农业银行依托该产业链发放的贷款达到13亿元。

2.“多对一”模式。该模式是指多家银行对循环经济主体产业链上的一家企业或一个项目的银团贷款支持。如泉林集团2012年立项的年处理1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进入了建设实施阶段。国家开发银行经过考察,决定发放40亿元的固定资产项目贷款,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长期资金需求。由于有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的保证,因此该项目很容易地获得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授信,为项目投产后的正常生产经营提供了保证。“多对一”模式对企业的重点项目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

在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基础上,银行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贷品种。泉林集团贷款包括流动资金贷款,还有逐笔申请、逐笔审贷的周转贷款,以及在银行规定时间及限额内随借、随用、随还的循环贷款。产业链融资为泉林集团在金融部门开通了“绿色通道”,保证了该公司各项业务的快速办理。

(三)泉林集团产业链融资的成效

1. 企业获得了发展循环经济必需的资金支持。从企业开始引入循环经济技术起,到目前企业在循环经济上所耗费的研发、建设等费用大部分来自于产业链融资的商业银行贷款。产业链融资给予了泉林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充足的资金。如果没有银行的贷款,企业自身的盈利无法满足发展循环经济庞大的研发和建设费用。以泉林集团产业链发展为脉络,可以清楚地表明产业链融资在泉林集团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6年5月,“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2006年12月,“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通过国家开发银行总行贷款委员会的审查,这不仅解决了项目建设所需的17.6亿元资金问题,而且得到了政府贷款平台的支持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积极跟进,2007年仅工商银行就为泉林集团新增贷款16亿元,泉林原材料供应的产业链进一步得到加强。2011年,1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立项,2012年获得国家环保部、发改委立项批复,项目总投资规模106亿元,拟申请银行贷款79.54亿元,其中申请银团贷款59.54亿元,设备融资租赁20亿元。截至2012年末,泉林集团贷款余额达到40亿元,开出银行承兑汇票6亿元,国际信用证5000万美元,保理业务4.7亿元。

2. 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产业链融资助推企业走向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泉林集团的总资产已达93.7亿元,年生产能力机制纸70万吨,精制浆40万吨,有机肥料40万吨,食品医疗包装盒24亿只。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93.9亿元,利税11.34亿元,其中上交税金3.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4.9%、12.5%、8.8%。泉林集团在生产能力逐年上升的同时,日平均排水量仅3.5万立方米,化学需氧量稳定在60毫克/升,悬浮物为30毫克/升,达到了山东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化学需氧量≤100毫克/升、悬浮物≤70毫克/升的要求。泉林集团的发展也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已经建起了周边遍及河北、江苏、河南、安徽等省的原料收购站,原料收购网络从原来20公里范围的收购半径辐射到周边600公里的范围。2010年,泉林集团草浆年生产30万吨,年可消耗麦草等农作物秸秆约75万吨,以每吨550元计算,可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民带来4亿多元的经济效益。与秸秆燃烧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0万吨;与秸秆自然弃置相比,每年可减少堆放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排放260万吨;与国家有关标准相比,节水4000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3200吨。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融资的有效性分析

(一)循环经济特有的稳固的内部化产业链,契合银行信贷规则

当前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一般都是大型企业,其规模化发展往往将企业间的产业链内部化,这样就形成了更加稳固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不仅仅是废物流动所形成的,它还包含产品生命全周期过程的横向拓展。由于产业链的内部化和同一产品生命周期的拓展,银行较容易获得循环经济产业链上所有的企业状况(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利于银行分析链条上目标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等信息资料,或分析产业链条上重点项目的发展前景等,使银行从静态看待企业财务状况转变为通过客户管理、业务分析等系统,审查链条上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综合信息,在贷款效益和风险控制上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精准的信息,增强信息的透明度,降低银行的融资风险。

(二)循环经济发展的多阶段性特征,决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手段

由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多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循环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金融支持的要求是不同的。前期由于蕴含着较大的市场风险,虽然资金需求量大,但需要以企业自有资金和政策性资金为主;在产业化中后期,生产经营达到规模化阶段,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对商业性信贷资金的吸引力增强。例如本案例中泉林集团开始引入循环经济技术,依靠的是政府拨款等措施,先后投入资金5亿元。在资金耗用量大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方面,是由负有政策性支持任务的国家开发银行首先给予的大额贷款。在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产业化后期,银行部门逐步介入,基于对产业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通过审查整条产业链,为循环经济产业内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循环经济的产业链融资格局

从银行角度来说,产业链融资模式既实现了对企业的个性化增值服务,又从根本上转变了以往银行和企业点对点的服务模式。银行可以通过自身对循环经济行业的宏观把握能力、信息掌控优势以及风险控制手段帮助产业链上企业改善经营并巩固产业链建设。从企业角度来说,银行纵向切入产业链,使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以不同方式获得资金,明确了资金的使用目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快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也确保了资金有序、顺畅地流入整个产业链,促进循环经济同步稳定发展。

(四)产业链融资利于银行信贷突破地域界线

以泉林集团为例,其根据产业化链条延伸的需要,在聊城、德州以及辽宁省等地投资建设原料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因此与其有业务往来的银行就会存在大量异地业务,而异地金融风险难以控制一直是银行开展异地业务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银行对企业的资金供给行为。产业链融资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由于异地企业属于本地企业的产业链关联企业,银行可以从信息角度控制风险,并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在异地的开拓,进而为循环经济发展引入外地投资开辟新途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融资模式将产业链上的诸多“节点”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结合产业发展特性和企业自身特点,通过综合评测和融资方案的设计,既解决了链条供血不足的问题,又激活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有效解决了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资金问题,为当前循环经济主体企业解决融资难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郭文才,薛绯.论金融支持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2008,(2).

[2]中国人民银行七台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发展循环经济金融支持模式的研究[J].金融参考,2008.

[3]李宾.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4]李睿,徐灵通.循环经济产业链研究相关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2,(26).

[5]陶君道.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甘肃金融,2006,(2).

[6]唐晓兰.大型浆纸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研究[J].中华纸业,2007,(5).

(特约编辑 张 勇;校对 XY,XS)

作者:刘贤军 王兵

第3篇:生态农业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与案例分析

一、生态农业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内涵

生态农业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是一种新型种养加循环利用模式,是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是利用高新生物技术、物种多样化微生物技术,将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信息农业与传统种养农牧融合为一体,在农、林、牧、副间形成一种生态链条良性循环系统。按照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有效解决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产出效果,打造新型的物质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的农业生态系统,从而增加农产品的生产数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营养,造就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变强、农民变富、乡村变美。可以说生态农业系统物质能量循环模式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农业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发展的意义

1. 节约化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多农民。农业生产每年消耗的化肥量高达6 000万吨,平均每亩农作物化肥施用量21.9千克,远远高于每亩8千克的世界平均水平,是欧盟的2.5倍、美国的2.6倍。盲目过量施用化肥不仅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水质富营养化,而且浪费资源,增加生产成本。实施生态农业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可节约大量的化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生产大量绿色有机农产品。

2. 变废为宝,治理畜牧业粪便污染,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中国农村养殖业已由过去农民一家一户分散饲养,逐步转变为规模化饲养,目前规模化养殖水平已达到60%以上。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38亿吨,其废弃物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据调查,一个年出栏万头猪的规模化养殖场每年产生固体粪便约2 500吨、尿液约5 400米3,其利用率却不到10%。如果实施生态农业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把畜牧业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有效利用,不仅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重塑田园美好风光,而且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质量,增加农业收入和农民收入,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3. 减少农民外出打工,就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

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大量农民外出打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 8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 266万人,本地农民工11 570万人。一些偏远地方和山区农村出现“空壳村”,青年人离开农村进城打工,剩下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留守,出现农耕地撂荒。实施生态农业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延长农业产业链,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可以增加农业收入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解决了谁来种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農村劳动力问题,是农村发展的长远大计。

三、生态农业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模式

1. 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物质能量循环模式

这一模式是将种植、养殖、加工组成一个物质能量循环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种植农作物(玉米、谷子、高粱等),将农作物生产的粮食、秸秆发展畜牧业,再将发展畜牧业畜禽产生的粪便进行科学处理作为肥料发展种植业(农作物),完成物质能量多级循环利用,同时,也可将种植生产的粮食进行加工,加工产出的下脚料用于发展畜牧业饲养畜禽。如黄豆加工成豆腐,豆渣用来喂猪,猪粪用于种植农作物,也可将猪粪投入沼气池,经过气化处理后,产生的沼气用于农户烧饭、照明,沼肥用于种植农作物等。

在实施这一模式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和整合当地种植资源(农作物)、畜禽资源(猪牛鸡等)、加工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生态循环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价值,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升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当地农业经济实力。

2. 畜牧养殖业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物质能量循环模式

这一模式是围绕畜牧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资源化逐级合理有效利用,应用畜禽粪便沼气工程技术、畜禽粪便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实现废弃物零排放,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构建“养殖-畜禽粪便-沼气工程-沼渣、沼液-种植业,沼气-燃料-民用”物质能量循环系统,就是把养殖场畜禽产生的粪便和冲洗的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沼气设备发酵,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用于农户照明、烧饭,沼渣和沼液作为肥料用于周边蔬菜、林果、农作物种植,全部还田资源化利用。构建“养殖-畜禽粪便-有机肥-种植业”物质能量循环系统,就是对养殖业畜禽产生的粪便进行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生产有机肥,用于种植业。通过上述物质能量循环链和产业链创新,从而生产出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促进养殖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农村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

3. 种植业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物质能量循环模式

这一模式围绕种植业生产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推广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利用方式。构建“农作物秸秆-气化-燃气”物质能量循环系统,是把农作物秸秆通过沼气池气化后产生沼气,沼气作燃气用于做饭,沼渣、沼液作肥料用于种植农作物。构建“农作物秸秆-饲料-养殖-种植”物质能量循环系统,是把农作物秸秆合理处理用于发展养殖业的饲料,主要是利用富含营养成分的花生、豆类等秸秆,以及番薯藤蔓、玉米秸、甜菜叶等加工制成氨化、青贮饲料,发展养殖业,养殖业的粪便用于发展种植业。构建“农作物秸秆-肥料-种植”物质能量循环系统,是把农作物秸秆作肥料,通过过腹还田、腐熟还田和机械化粉碎还田等方式利用,不仅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弥补磷钾肥投入不足,减少化肥施用量,生产出绿色有机农产品,还可净化环境。总之,通过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农业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案例

1. 宁海县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三级模式案例

近年来,浙江省宁海县坚持“生态立县”的指导思想和农业发展战略,建立了10万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打造出“点上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生态循环农业三级发展模式。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①抓好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是科学规划。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打造宁海湾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两大园区,推进10大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创建3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培育3类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战略目标。

二是县委、县政府重视。该县从2007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就将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项目多次列入县重点工程,5年直接投资4.5亿元,支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基地、生态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等重点项目。

三是机制保障。该县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安排6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②抓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土地流转。自2001年起,全县流转耕地22.83万亩、林地34.1万亩,分别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7.4%、林地面积的21.05%。土地资源的适度规模经营,为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宁波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家。企业大力推广集“贸、工、农”于一体的“订单(市场)+公司(合作社)+农户(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了1 000亩以上农场和林场22个、500~1 000亩农场和林场33个,构建了茶叶、柑橘、竹笋、蔬菜、西瓜、土鸡等6大主导产业,有效带动了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例如:宁海县绿丰生态有机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畜粪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复混肥加工企业,年生产有机复混肥半成品能力3万吨,解决了全县9家规模牧场粪便问题,同时在全县分片建立了5个养殖散户畜粪收集加工点,年收集粪便2.5万吨,有效解决了全县50~500头分散小规模养殖户畜禽粪便难处理的问题,还研制出了柑橘、蔬菜、水稻等多种专用有机肥。宁海县利丰牧业有限公司是一个集饲养、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奶牛生产民营企业,公司利用农业主产区的农作物废弃物,饲养荷斯坦奶牛850头,年消耗青饲料9 000余吨,使园区生产基地70%~80%的废菜叶、稻秆、黄豆秆等种植业秸秆得到有效利用,实现了种植—养殖—有机肥料—种植的物质能量循环,净化了农田生态环境,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问题。宁波天虹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把公司区域范围的农用瓶、罐、薄膜等废弃物回收加工利用,回收率达到98.2%。宁海县三禾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等,将全县种植基地所产生的12万吨农作物秸秆集中回收粉碎,制作成秸秆粉末作为有机肥加工辅料、秸秆煤、食用菌培养料等,秸秆资源循环再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三是抓好沼气综合开发。全县采用“联户共建”形式,建成沼气池397座,总容积达到23 500米3。据调查统计,506座沼气池每年厌氧发酵处理尿液冲洗水47.33万吨,削减COD 4 969.65吨。20 385米3沼气池每年产沼气192万米3,沼气用户达到2 100余户。

③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三级模式

一是以点带线,建设以企业为重点的内部小循环。在企业内部开展从源头到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减量化生产。采取农牧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畜禽粪便加工还田、沼气工程、秸秆过腹还田等资源循环利用。

二是以线促片,建设以互利为纽带的区域中循环。以建立“种、养、饲、加”一体化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目标,构建了中小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物质能量多级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以及农业废弃物-奶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农作物;畜牧养殖-粪(肥)-有机复混肥-瓜果菜等生态农业物质能量循环模式,使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农产品出口创汇率分别达到60%以上。

三是连片成面,建设以园区为载体的县域大循环。按照“蓝色东部”和“绿色西部”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连片成面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现县域联动大循环。

综上所述,宁海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三级循环模式,使全县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主导农产品标准化达到85%以上,全县稻谷、蔬菜、茶叶、水果、毛竹等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创建了一大批农产品知名品牌。

2.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江水系生态农业物质能量循环模式案例

2016年以来,广西农业厅环保站在西江水系“一干七支”沿岸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试点工作,经多年的研究、试验、示范、实践和总结建立了“猪+沼+果+灯+鱼+捕食螨+水果套袋+黄板+生物有机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这一模式由养猪、沼气池、养鱼、果树、诱虫灯、捕食螨、水果套袋、黄板、生物有机肥、生草栽培等要素组成,构建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物质能量相互转换的生态循环农业系统有机整体。在区域布局中,对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组合,空间合理布置,形成要素之间相互连接的生态链和物质能量循环链。通过系统生态链和物质能量循环链的创新,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实现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种植业、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模式的构建中一般一户农家庭院建一个8米3沼气池,与厕所、猪圈相連接,形成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圈内养4~6头猪,将猪的粪便排入沼气池,发酵后产生沼气作为农户生火做饭用气,沼渣和沼液作为果树的有机肥,构建起一个猪-沼气、沼渣和沼液-果树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

同时,在这一模式中再嵌入一个新的生态循环链,拓展增收渠道,即在果园内建造一个下挖式砖体结构,深1米,形状一般为长方形,面积约10米2的养鱼池,鱼池设有上下排水管,池底放一定数量的瓦筒、瓦坛等作洞穴。在每年4~12月,分三批养殖塘角鱼或杂食性鱼类,每批放养800~1 000尾。在水田改建成的果园,开挖行沟养鱼,一般每亩放养2 000尾。在鱼池或果园行沟上方固定安装诱虫灯,诱杀果树害虫,作为养鱼的补充饲料,鱼池养殖的水葫芦入沼气池,做沼气池的原料,实现生态农业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

在果园合理布置安装诱虫灯、黄板诱杀害虫,芸香科类果树园可合理应用天敌捕食螨,或采用水果套袋等生态技术,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施用量,生产无公害果品。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风街2号山西农科院13号楼 邮编:030006)

作者:梁吉义

第4篇:《循环结构(For 循环语句)》教学案例

一、 指导思想

本课案例紧扣我国所制订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仅注重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对技术中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注重对技术中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技术学习中的探究、实践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共通能力的发展。因此本课立足于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张扬和提升,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造平台。

二、 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For-Nex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 理解Fox-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

(3) 学会使用Fox-Next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1)经历实践—探究—分析—归纳,理解循环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团队精神。

(2)运用循环结构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掌握For-Nex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 理解Fox-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

(3) 学会使用Fox-Next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1) 理解For—Next循环的执行过程。

(2) 提高学生运用Fox—Next语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学情分析及教材处理

《循环结构》是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六章第六节的内容,本节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基础之上,初步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而又为后续的数组学习作了铺垫。多数学生对程序设计兴趣不大,因为学生认为生活离程序设计过于遥远,而且程序设计要求学生的逻辑思维非常强,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所以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注重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相联系,注重能力训练与问题解决相联系,提出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只有―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才能激起学生摘取的兴趣,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教师仅引领,通过反馈逐步提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领悟技术中的思想和方法。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层层引导

教师活动:出示编程题:假如从今天开始,第1天为―希望工程‖存入1分钱,第2 天存入2分钱,第3天存入3分钱,问100天后你将为―希望工程‖存入多少钱?

师生互动: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会用print 1+2+3+……100来解决,教师指出语句过于冗长;学生联系数学知识与以往所学的赋值语句,给出 s=0 s=s+1 s=s+2 …… s=s+100

教师指出语句过于繁琐;引导学生分析加阴影的语句能否用一条数学通式来表示呢?引出s=s+i,i的范围在1到100之间,且每次递增1 ;教师给出Fox循环的框架, for i= to step 循环体 next

要求学生在关键的地方填上相应的初值、终值、步长值;明确什么是循环变量,什么是循环体;引导学生归纳出For语句的格式,指导学生画出流程图,进入本课重点。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编程:求s=1+2+3+……100

师生互动: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错误点,通过多媒体广播系统展示有代表性的错误,并通过提问:―程序对不对,哪错了,为什么会错,这样错将导致何种结果,该如何修改?‖引起学生讨论和思考,使学生掌握For —Next语句的格式和功能这一重点。

(二)、问题解决 自主探究

1、 理解For—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

这是本课重点,同时也是本课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是:一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是过测检测,反馈补救。 (1)出示探究:

通过添加监视循环变量i和变量s ,逐语句调试程序,理解For—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各合作小组或以表格的形式,或以语言的形式,或以流程图的形式,理解循环过程。

师生互动:小组三人,由组长分工协调,每个人或调试程序,或观察循环变量的值、或描述循环过程。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各合作小组进行指导,指导学习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发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启发学生自已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馈结果:多媒体广播系统出示有代表性小组的探究结果,师生共同分析,帮分部分薄弱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过程检测:

出示:for j=15 to 3 step –2 print j next j (A)print j共执行了多少次,你能归纳出循环次数的通式吗? (B)循环结束后,j的值是多少?

(C)若语句改为For j=3 to 15 step -2,可不可以?为什么? (D)若语句改为For j=15 to 3 step 0,可不可以?为什么?

反馈交流:合作小组共同讨论,分析、归纳,写出结果;推出几个小组代表按照预先提供的评价标准对本组的探究过程,检测结果及合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其他同学可就这几个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的探究、合作过程对你有启发吗?检测结果对不对,为什么?在此过程中学生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形成师生乐学的氛围。 教师总结:对课堂情况作总结性评述,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作梳理。

(三)、小组闯关 巩固提高

求s=1+2+3+……100是For循环的典型例题,下设的四关都是这道题的变题,通过让学生闯四关,再次巩固本课知识点。 第一关:s=11+12+13……200 第二关:s=2+4+6+……100 第三关:p=1×2×3×4……×10

第四关:s=1-1/2+ 1/3 -1/4 -1/100 比赛规则:共设四关,只有闯过第一关,才能进入第二关,最先闯过四关的小组将获胜,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在班内选出四大编程高手,每位小组在闯关过程中可有两次向高手求救的机会。

当闯关结束后,由获胜小组汇报本组比赛策略及闯关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其他学生―此题还有其他的解题途径吗?在闯此关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四)实践应用 内化知识

秉承―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理念,让学生编程解决现实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事例,培养学生的知识的技能,在活动过程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程序设计问题,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

1、校园歌手大赛,10评委的平均分将是该选手的最后得分,请设计一个程序,输入10位评委的打分,输出该选手的得分。

师生互动:通过多媒体广播系统展示完成正确的程序代码,师生共同分析,与 s=1+2+3+……100作比较,两题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归纳解题的思想和方法。并以征询的口气问:―其他同学有做错的吗?你能告诉大家你错在哪?以致给其他同学提个醒,避免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 。此处化错误为资源,化难堪为体面,帮助薄弱学生找回自信。

2、 说出此程序还适用于生活中的哪些事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小结:

(1)学生畅谈本课知识上的收获与疑问,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及挫折中的体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动。 (3) 师生共同回顾本课知识点,构建清晰框架板书。

(五)课后探究性作业:请进行如下设计:单击Command1画出一个圆;单击Command2画出10个半径分别为

10、

15、20……的同心圆。

五、 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本课的学习,预测学生将会得到如下发展:

发展之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关联,问题解决与能力培养将关联,,使学生能掌握本课所确定的知识和技能目标。 发展之二: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组间同质为小组竞争创造条件,组内异质便于学生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使学生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合作人际关系的形成,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发展这三:通过设置―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学生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得新知、领悟技术中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以提升,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变化快的适应能力。

第5篇:《循环小数》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通过例8和例9,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接着让学生观察它们商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列出的除法竖式,引导学生发现商和余数的关系,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再通过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商会出现的情况来进行分类比较,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能力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区别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教学片段】 片段一:

谈话:同学们最喜欢什么季节?

学生各自陈述了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说明了喜欢理由。

师:一年有四季,四季是按什么顺序出现的? 生:是按照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顺序出现的。

引导: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一个挨一个按一定的顺序出现,我们把它叫做“依次”,(教师板书:依次。)

师:冬天过去了,接下来呢?(指名回答)

生:冬天过去了,接下来又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师:春夏秋冬之后又是春夏秋冬,这就是“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之后又是春夏秋冬、春夏秋冬„„这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完整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的现象。(学生举例)

生: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年复一年。 生:“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的故事。 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

师:生活中象这种“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我们把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板书:循环)

【以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一年四季,循环往复的现象入手,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例子中逐步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生活资源信手拈来,数学与生活间的桥梁悄然搭建,对新知的铺垫悄然无息。】 片段二:

计算73÷3之后,观察竖式:

师:(出示问题)余数不断重复出现几?商呢?

商不断重复出现的是几个数字?是从哪一位开始重复出现的? 生:余数不断重复出现1,商不断重复出现3。 生:商不断重复出现一个数字。

(板书:一个数字)

生:“3”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重复出现的。

(板书: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 师:那你知道算式后面的商应该怎样写吗?

生:可以写成24.333„„,“„„”表示没有除尽,后面有无数个3。

(板书:73÷3=24.333„„)

师:观察9.4÷11的竖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余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6和5,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5和4。 生: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两个数字。(板书:两个数字)

生:“5”和“4”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开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板书:小数部分,从第二位起) 师:商怎么写?

生:可以写成0.85454„„,表示后面有无数个“54”。

(板书:9.4÷11=0.85454„)

师:象24.333„、0.85454„这样的小数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叫——循环小数(板书课题)

师:24.333„、0.85454„都是循环小数,那么什么是循环小数呢?

(学生讨论,然后汇报)

生:从小数部分的 “第一位起”和“第二位起”等等,有一个数字和两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师:(引导)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和“第二位起”就是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和“两个数字”可以说成是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

板书: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先让学生通过做题发现问题,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动脑、动眼、动口研究问题,获取新知。学生在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重,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的经验,产生情感的体验。】

【课后反思】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节课是否能让学生有兴趣的、自觉的、有效的学习,课堂导入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合适的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且,合适的导入,有承上启下,降低认识坡度、分散教学难点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简单轻松的谈话引入新课,一环扣一环,使问题更加深入,将难以理解的概念的在谈话中分解成块,逐个击破,在学生头脑重形成深刻的概念。而且,在谈话的过程中,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提高自己。

二、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参与者。

每一个概念的形成,学生都知道它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知道结论,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尝试练习,互相讨论等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在这节课中,我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易理解和掌握。如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使学生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顺利引出循环的概念,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然后逐步过渡到计算中的循环小数。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共性,掌握概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那些显而易见的规律,对于问题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没有进行深刻思考,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主要部分的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在这样长期有效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学习的参与度才会贯穿到整节课的始终,反之,如果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教师的引导可有可无,抓不住应该引导的地方,则会让学生养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

本节课虽然是概念教学,但是教师并未停留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上,而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经历思维的形成过程,充分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始终能主动探究,真切体验。本课教师为学生搭设了自主探索的舞台,很好地把握了学生思维的契机,整个过程的安排都从学生的实际中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让学习过程与学生的发展有机的结合,真正使学习更加有效,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第6篇:循环小数案例及教学反思

【案例】1、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

师问:你发现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不断重复,讲不完)这种不断重复现象不断故事中有,在有的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2、出示第27页王鹏赛跑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3、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

1、余数总是“25”。

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4、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 78.6÷1

1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反思】

1、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情境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恰当的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合适的导入,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分散学习难点。恰当地运用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手段,营造适宜的氛围,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锻炼、提高自己。

2、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把学生的发展视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以往,一节好的课,就是教学目的明确,课堂教学结构严谨,突破重点难点,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对知识掌握牢固。而现在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是否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是否能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第7篇:循环经济案例

3.5菲律宾的“玛雅农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10年建设,位十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玛雅农场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13]。玛雅农场的前身是一个面粉厂,经营者为了充分利用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鼓皮,建立了养畜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随着农场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取名为玛雅农场;到了1981年,农场已拥有36公顷的稻田和经济林,饲养了2. 5万头猪、70头牛和1万只鸭;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他们陆续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每天产生沼气十几万立方米,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另外,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循环。这样的生产过程由十符合生态学原理,在农场内形成了农林牧渔产品的联合生产,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

在2010年4月,我国在绿色经济新解,并在深化流域水污染治理,提高环境统计水平 夯实污染减排基础,加强环境统计 推进污染减排,改革完善环境统计管理和制度体系,在实践中创新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加快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4]。

4.1国内外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对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借鉴经验

由于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区别比较大,对我国农村来说,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方面,要区别对待,不能笼统把南方和北方捆在一起来发展。但是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首先要发展好农村的农业[15]。

1.高效利用土地,防止耕地流失和污染。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没有了土地,农业就失去了凭依,所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解决好土地问题。如沂源县把农耕、园艺、养殖、种树、种草等结合起来,将一年生作物和多年生作物、草本作物及木本作物结合起来,这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风沙灾害、改善小气候等都有很明显的作用;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治理土地的白色污染。山东省还要严格控制对耕地的非农占用,适当缩小

农用宅基地的面积;对于村内空地,要及时复耕;房前屋后要充分利用起来发展“庭院经济”。还要改变过去简单粗放的耕作方法,综合高效使用土地,并且把对土地的使用和养护结合起来。

2.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合理使用。山东首先要节约用水,综合用水。在灌溉方面,采取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等方法,提高用水效率;在种植、养殖和生活用水方面采取综合循环的办法,如鱼塘种菱、藕,稻田养鱼、蛙,泔水养猪,洗漱水冲厕所等。其次是收集、贮藏雨水雪水,用于灌溉和生活。第三是洁净水源,减少水体污染。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排污;另一方面,农村养殖生活排污,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其对水源的污染。

3.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对环境污染,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山东在粮食、蔬菜、瓜果、蛋、奶、糖、肉等的生产过程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限制化肥、农药、除草剂、药品、添加剂等的使用。种植业要选用优良品种,少施化肥,多用天然有机肥料;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如采用农作物间作、轮作、清洁田园、生物制约等做法以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其危害程度,尽可能少使用或不使用农药、除草剂等。养殖业要加强管理,定期检查,防止疾病发生和传播,保证饲料的营养和无害,控制添加剂的使用;要注意畜禽圈的卫生,及时清理粪污,消灭蚊蝇。农产品的加工要遵循严格的绿色加工、贮藏、运输、包装等程序。这样以来,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提高了,农产品实现了生产、加工及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由此就提高了山东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4.对秸秆、畜禽粪污等进行综合利用,提高利用效率,洁净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秸秆用途很广,山东要把综合利用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个切入点。

4.2国内外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对发展我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借鉴经验

1.实现政府的引导和市场推进想结合。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欧盟中学到丰富的经验,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实现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优化,达到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的利用,从而解决资源的浪费以及滥用现象。市场是具有滞后性和自发性的缺陷,所以我们不能单靠市场来自发的调节,还需要市场的干预,以

弥补市场的缺陷。如德国《可再生资源优化法》中对生物质能发电进行弥补和奖励,在1996年制定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该法的目的是彻底改造垃圾处理体系,建立产品责任(延伸)制度,要求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在使用后要安全处置或重新被利用。因此,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是由垃圾问题而起,重点是“垃圾经济”(3R和最终安全处置),并向生产体系(企业)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延伸。

2.学习和应用科学的发展观。在我们的现实中,我们的生产模式一般都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发展模式,然而在我们的农村,更是比较传统的发展模式,在一种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来生产。这不光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同时也是农村对知识以及先进技术的闭塞。所以对我们现在的农村来说,普及科学的发展观是迫不及待的任务,建立起“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健全我国农村的机制。缺乏高效的运行机制和价格体系。省内机制和市场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存在着市场行为不过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程度不高、市场准入监管不过彻底问题,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善,能源、矿产、水等重要资源价值缺乏充分体现,合理的价格体系尚未形成。

4.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适合技术尚未得到普遍推广。尤其是各产业之间的联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关系比较松散,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和“循环”的作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这样的问题。

5.调整农村市场经济秩序,创造稳定的市场秩序。农村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1.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保护落后意味着排挤竞争,最终的局面只能是越保护越落后,地方经济越不能发展。2.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充斥市场。由于农村消费市场的限制,变为低廉的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特别是假种子、假化肥、假农机等的出现,更是阻碍了农村生产力。

6.充分发挥人才的力量,普及农民知识。由于人才缺乏,提高劳动生产率很难成为可能,一些依靠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地区,一旦出现资源枯竭时,经济发展就会缺少后劲。除高级人才缺乏外,农村较有文化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进城务工,尽管他们的务工有助于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但如果农村地区长时期出现人才资

源短缺,会严重阻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第8篇:销售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1.资料:某会计师事务所对某公司进行审计时,编制了销售收入的分析表。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销售收入分析表 单位:元

要求:根椐销售收入分析,对该公司收入情况进行总括分析,并初步确定应进一步审查的范围。

审计分析:从上述销售收入分析表可以看出,该公司本年的收入情况是比较好的,较好地完成了本年的收入计划,比去年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从各月份的相对数分析可看出,该公司上半年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下半年的前4个月也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是,该公司在年未时的2个月收入情况不好,仅是收入计划和上年实际的一半。因此,审计人员应将

11、12两个月份作为审计的重点审计范围,进一步按各收入类别、各产品进行销售收入分析(分析表的格式同上,只是将分析的方向定为各个收入项目或各个产品)。以判断该公司收入的实际情况。

该公司的收入在全年内保持了较好的势头,但年未出现较大滑坡,审计人员应据此表提供的数据了解收入滑坡的原因,应当注意,如果没有外在因素和正当理由,审计人员应进一步审查该公司有无在年未月份漏计、少计、甚至隐瞒收入,为下一年的经营情况打埋伏等问题。

2.黄山股份有限公司2002的会计报表由北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甲和乙进行审计,并发表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之后,北方会计师事务所与黄山股份有限公司续签了2003会计报表的业务约定。2004年4月7日,甲和乙审计人员在审查黄山股份有限公司2003的生产成本等项目前,经符合性测试认为公司关于成本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高度信赖。下表是甲和乙审计人员收集的该公司上期及本期的有关资料(单位:万元)。

假定近两年市场情况平稳,黄山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平稳,并且甲和乙审计人员通过对成本项目的实质性测试已合理确认主营业务成本的数额,请指出存货项目、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审计分析:因为甲和乙审计人员对客户2002会计报表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在分析2003数据时可以信赖客户2002会计报表的数据。

首先,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平稳,作为企业内在规律的存货周转率应当是稳定的。公司2002的存货周转率为31892/7993≈3.99。在2003年,如果存货周转率不变,则在已确认主营业务成本的前提下,推算的存货预期余额为31967/3.99≈8011万元,但公司列示的存货余额为8111万元,比预期数额高出了整整100万元,有必要将存货的高估问题列为重要问题。

其次,毛利率为行业规律及市场规律,也是稳定的。在2002年,公司的毛利率为

1-31892/39977≈20.22%,在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依据本年主要业务成本推算的本年主营业务收入额为31967/(1-0.2022)≈40069万元,而客户的未审主营业务收入为40480万元,比推算的预期数额高出411万元,。基于此,有理由怀疑客户的主营业务收入有重大的高估情况。

3.资料:某会计师事务所年未在对某公司的销售业务进行审计时发现:

(1)本年10月向A客户销售商品并取得商业承兑汇票,票面值为105 300元,其中销货款为90 000元,销项税为15 300元,约定6个月后付款,该批产品的成本为60 000元。该公司因未取得货款,其作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60 000

贷:库存商品60 000

(2)由于该公司本期发货规格有误,不得不将发出的标价为100 000元的货物按1%给B 客户让价。该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销售费用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贷:应收账款1 170

要求:指出该公司账务处理的错误,并提出调账建议。

审计分析:

(1)该公司取得商业承兑汇票的销售业务应在取得汇票的同时确认收入,以未取得货款为理由不确认收入是不正确的,该公司因此又少计收入90 000元和销项税15 300元。建议的调整分录为:

借:应收票据——A客户105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 300

(2)对客户让价应属销售折让,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应直接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账户,将其记入 “营业费用”账户是错误的。建议的调整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1 000

贷:销售费用1 000

5.资料:A注册会计师于2002年1月15日采用肯定式函证方式对所有重要客户寄发了询证函。函证结果相关的重要异常情况汇总于下表:

要求:针对上述各种异常情况,请问A注册会计师应分别相应实施哪些重要审计程序? 审计分析:

(1) 注册会计师应检查2001年12月25日及以后的银行存款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确定该货款收妥入账的日期。最终确定资产负债表日该应收账款是否存在。

(2) 注册会计师应首先检查销售退回的有关文件资料,其次检查退回货物的验收入仓库,此外检查有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 注册会计师应审查与丙公司的代销合同和代销清单,确认是否为应收账款。若属于尚未售出,则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4) 注册会计师应首先查明退函的原因,其次执行替代程序(检查与销售有关有凭证)或执行追查程序(再次函证),以确认应收账款是否存在。

6.资料:某公司2001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10万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0%,2002年收回于2001年已确认为坏账损失的账款5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为20万元,2002年,年末该公司计提坏账准备时作如下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6万元

贷:坏账准备6万元

要求:分析确定该公司会计资料是否正确。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0万3万x=2万5万20万6万

2002年年末公司计提坏账准备时应作如下分录:

借:坏账准备2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2万元

建议调账:

借:坏账准备8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8万元

7.资料:注册会计师审计D公司“坏账准备”项目,在审查坏账损失时发现:

1.A公司欠款500万元,A公司因财务状况不佳,多年不能偿还,上已经董事会决议通过作为坏账损失处理,而本A公司经营状况已有好转,偿还欠款300万元。D公司会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坏账准备”处理。

2.注册会计师审计A上市公司“坏账准备”项目,该公司采用 “账龄分析法”,经审计发现全额计提的账户有8笔,共计3200万元。其中:未到期的应收款项2笔,计800万元;计划进行债务重组的l笔,计1200万元;与母公司发生的交易l笔,计500万元;其他虽已逾期但无充分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4笔,计700万元。

3.注册会计师审计B上市公司“坏账准备”项目,经审计发现其中有2户已逾期4年,对方无偿债行为,据了解该单位近期无法改善其财务状况,欠款额为600万元;有1户由于该地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已使该单位停产,近期内无法偿还所欠债务800万元。B上市公司在确定计提比例时,按30%计提坏账准备。

4.注册会计师审计R股份公司“坏账准备”项目,发现R公司按规定的计提方法和比例对“应收账款”项目数额计提坏账准备,未对“其他应收款”项目数额计提。要求:对上述各公司的“坏账准备”账户,注册会计师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审计分析:

1、会计制度规定已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欠款,为全面反映欠款单位的信用程度和经济事项发生的全过程,应在收到还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收款”科目。同时,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D公司的会计处理,虽对会计报表的数额未产生影响,但不属于规范的会计行为。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按照制度规定调整原有会计分录,补记相关会计处理。

2、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下列各种情况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以及未到期的应收款项;(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债务重组,或以其他方式进行重组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特别是母子公司交易或事项产生的应收款项;(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因此,A上市公司的处理是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予纠正。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重新计算调整有关项目数额。

3、根据规定:“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

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的,以及其他足以证明应收款项可能发生损失的证据和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根据上述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建议B公司对上述3户全额提取坏账准备。

4、根据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R公司计提坏账准备未包括其他应收款,显然不符合上述规定。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对“其他应收款”部分补提坏账准备,并调整相关项目数额。

第9篇:循环经济产业区案例借鉴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园区:

概况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是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项目。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环保部和教育部先后批准为 “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和“中国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天津)”。

规划图

图片 a

图片 b

区位

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位于天津市静海县西南部,与河北省大城县、文安县接壤。距离天津市区60公里,距离北京市区150公里,距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60公里,距离天津新港90公里,与京沪、京

九、京广、天津机场、天津新港形成了立体式、综合化、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

三区联动 总体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近期开发建设50平方公里。设有工业区21平方公里、科研居住区9平方公里、林下经济带20平方公里。实现了国际国内合作,一二三产交融,产业产品对接,资源优势互补的经济社会大循环。

四位一体

建立了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的联合监管体制和“全天候、无缝隙、保姆式”的服务体系,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数字化跟踪,严格控制可能产生环境危害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封闭式管理。

五大特色

在科学发展中,实践“循环子牙”; 在绿色文明中,创建“生态子牙”; 在推进两化融合中,实现“智慧子牙”;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构筑“宜居子牙”;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打造“便捷子牙”。

六大产业

重点发展废旧机电产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橡塑加工、精深加工再制造和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等六大产业。形成了“静脉串联”、“动脉衔接”、产业间“动态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子牙模式”。

广东清远华清循环经济园

规划图

概况

华清循环经济园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了哥岩水库东侧,规划4030亩,分期开发建设。一期工程占地750亩,投资总额为5.2亿元人民币,于2006年6月竣工并投入运营,接纳了一百多家废电线电缆、废五金拆解散户入园拆解作业,从业人员4000多人,园区拆解加工废铜、废钢铁、废铝、废塑料能力在每年60万吨左右。

二期规划900亩,建设铜材厂、铝材厂、废电器处理中心、固废处理中心、废钢铁分拣加工中心、废塑料研发中心、海关通关验货场和200个拆解厂房等。至2012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年实现年循环利用各类“城市矿产”资源80万吨,其中:废铜30万吨,废钢铁25万吨,废铝15万吨,废塑料及其它10万吨。

三期规划2380亩,建设500个拆解厂房、废钢铁分拣加工中心、废纸分拣加工中心、废旧灯管处理中心、废电池回收处理中心、有色金属商品交易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等。2015年底可以全部投产,实现年循环利用各类“城市矿产”资源120万吨,其中:废铜40万吨,废钢铁40万吨,废铝20万吨,废塑料及其它20万吨。

特色

该产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内容涵盖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初加工和深加工。在废杂有色金属分类、回收、分选和拆解,废杂塑料分类分等及拆解,废旧物资储存、运输和拆解,污水处理、有毒有害及危险品处理处置等方面,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

江西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

概况

江西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是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在我国内陆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加工区,并被列为国家进口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等进口第七类物质“圈区管理”的试点。

鹰潭铜拆解加工区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570亩,多为荒山丘陵及疏林地。

包括生产区、仓储区、监管区、生活区、污染防治区等五大功能区。

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圈区管理”的原则,分步实施开发建设。 江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

鹰潭市正在实施铜产业的“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的发展战略,即建设成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铜冶炼基地,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铜产品加工基地和铜产业物流中心,进而打造世界铜都。

图片 c

湖南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湖南汨罗工业园区前身为汨罗市罗城经济开发区(199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并更名为湖南汨罗工业园,为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80公顷。湖南汨罗工业园位于汨罗市东部的汨罗江畔,东靠107国道,西抵汨罗老城区,北临汨罗江大道,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千米,第一期工程开发面积0.48平方千米。

初步形成了再生铜、再生铝、不锈钢、塑料回收加工四大板块,

主导产业:园区契合国家产业政策,依托再生资源市场优势,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以再生资源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

投资环境:汨罗市委、市政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建园理念

上一篇:大学毕业心得体会下一篇:医院信息安全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