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城市技术规程

2022-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厦门市城市技术规程

白城市A级绿色食品粘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 产地与品种选择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质量标准NY/T391的要求。粘玉米必须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串色而影响粘玉米品质,要求与普通玉米种植区相距200m以上。根据生态条件,选用经审定推广的优质、安全成熟、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良品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4%。

2.种子处理

播前10天,进行1~2次发芽试验。用种衣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丝黑穗病。对于催完芽的种子要稍阴干沥水后再拌药。

3.选地与整地

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大豆、小麦或玉米茬的地块。整地、翻耙、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当土壤化冻10~15cm时,在已清除根茬的地块上实行三犁成垄,并将底肥施入垄底,随打垄,随镇压,注意保墒。

4.施肥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如施用化肥,则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不超过1∶1。禁止施用硝态氮肥。每ha施用优质农家肥30~40m3,结合整地一起施入。每ha施用磷酸二铵150kg和硫酸钾75kg,或用硫基三元素复合肥350kg。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肥力。

5.播种

为了避免青食采收上市或速冻时期过于集中,影响加工质量,要进行分期播种,从而延长玉米青食采穗期。当耕层5cm地温稳定通过6℃~8℃,开始播种。我省一般在4月10~25日进行播种。机械垄上精量或半精量播种,人工垄上等距埯种,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后播深达到3~4cm。耐密型品种ha保苗5~6万株,平展型品种,ha保苗4.2~4.5万株,半紧凑型品种,ha保苗5万株左右。机械播种公顷播量为23~30kg,人工播种ha播量为40kg左右。埯种地块播后及时镇压,坐水埯种地块播后隔天镇压。机械播种随播随压。镇压时不漏压不拖堆。

6.田间管理

6.1苗期管理 查田补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缺苗,及时催芽坐水补种或用备补苗补栽;中耕除草。苗期铲趟一般进行2次,第一次在定苗前,铲后深趟。第二次在定苗后拔节前进行,先铲后趟,趟铲结合。出苗后进行铲前趟一犁,疏松土壤,提高地温;间苗、定苗。3~4片叶时,间掉小苗、弱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做到一次等距定苗。

6.2孕穗期管理 在拔节后要进行中耕培土;在拔节前后有分蘖发生,结合铲地及时除蘖,这一时期玉米需水较多,要及时灌好孕穗水。

6.3花粒期管理 抽穗开花期及时灌溉可提高授粉率,灌浆期灌溉可增加粒重;经过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果穗秃尖,增加穗粒数;在灌浆后期放一次秋垄。

6.4追肥 拔节前6~7片叶时,结合铲趟,每ha追尿素100kg。大垄双行玉米可适量增加施肥量,但ha不超过150kg,追肥部位距植株6~8cm,深度10~15cm。

7.病虫草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即选用抗病虫品种,轮作倒茬,培育壮苗,精耕细作等农业措施;利用灯光、颜色诱杀、机械人工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利用间、混、套种等生物多样性生态措施;选用低毒生物农药,释放天敌等生物措施;有限度地施用部分化学合成农药,每种农药在作物生长的一季当中只允许使用一次,使用要求、用量、方法等按GB4285、GB8321(1—6)执行,严禁使用国家已公布的禁用农药。

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采用福美双、三唑酮为主要成分的药剂拌种或包衣;玉米螟虫采用颗粒剂白僵菌防治,即每ha用含孢子量为50~100亿/g的白僵菌粉细砂50~60kg,制成颗粒剂在心叶中期撒入心叶内,防效可达90%以上;粘虫采用生物农药威敌(10PIB/mg粘病毒16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ha用量750~1125g,对水常规喷雾。可选用除虫脲、灭幼脲、敌百虫、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杀虫剂防治,生育期间通过铲趟进行;化学除草选用二甲戊乐灵、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除草剂防除杂草。

8.收获

玉米果穗完熟后期收获。站秆掰棒,掰净运净,及时上架,杜绝地面堆放,籽粒含水量达到20%以下进行脱粒,脱粒后及时晾晒。做到绿色食品玉米单收、单运、单堆放、单脱粒、单贮藏,确保绿色食品与普通玉米不混杂。实行A级绿色食品玉米定点种植,定点交售,确保A级绿色食品玉米的质量。

作者:王丽红 赵吉春 毕长海

第2篇:浅析台风对于厦门市城市园林树木的影响与对策

摘 要 城市园林树木在台风的侵袭下,易出现大规模折断、倒伏及死亡的情况。厦门市的园林树木遭到台风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台风强度、树木抗风性能及园林日常管养措施。因此,通过探讨台风灾害给厦门市园林树木带来的影响及后果,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希望为城市园林管理部门减少台风影响提供帮助。

关键词 台风;园林树木;影响;对策;福建省厦门市

2020年,厦门市荣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非常高,并且还在不断建设提高中。厦门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到特殊的区位因素及气候特征因素影响,厦门市在夏秋季频繁受到台风干扰侵害。城市园林树木在遭遇台风侵袭后,会出现乔灌木倒伏、折断、甚至连根拔起的情况,影响阻碍道路交通,破坏房屋或市政管网,造成恶劣影响。台风对园林树木的破坏也直接给城市造成经济损失,危及人身及财产安全。因此厦门市的城市园林管养部门应密切关注台风灾害预警工作,通过实施综合性的防控手段来保护园林树木并进行灾后抢救工作,降低台风灾害影响。

1 台风对厦门市城市园林树木的影响

厦门市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市园林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据报道,截止2019年底,全市建成绿化面积16 251.76 hm2,公园绿地面积5 236.88 hm2。厦门市城市园林植物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展现了亚热带气候地区园林生态城市的特色园林景观。

但是,厦门市的园林景观频繁遭到台风灾害的干扰与破坏,每年都会有3~5个强度级别不等的台风侵袭厦门市。例如2016年的“莫兰蒂”台风,是1949年以来厦门市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台风灾害,“莫兰蒂”台风正面袭击厦门市,其最大瞬时风力达17级,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5级(48 m·s-1)。厦门市园林树木受灾严重,倒伏树木数量达65万株之多,全市绿化受损面积达90%,其中道路行道树及公园绿地中的乔木被连根拔起的数量多达50%[1]。树木倒伏、断折压倒房屋和车辆,阻碍交通,破坏市政管线,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厦门市的园林管养部门亟待给出防控台风灾害的科学思路,旨在减少台风自然气候灾害给城市园林景观带来的破坏影响。

2 城市园林树木遭受台风影响的主要因素

2.1 台风强度因素

台风风力是园林树木受损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2]。风力达到12级以上的飓风被称为台风,中心风速可达32.4 m·s-1以上,一般12级以上的台风足以把多数抗风性较差的树木吹倒折断,部分根系较浅的园林树木还可能会被连根拔起。“莫兰蒂”台风登入厦门市时,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5级,最大风速达48 m·s-1,伴随着强降雨,使得树木底下土壤软化,根部松动,台风强度大是造成这场灾害损失严重的最主要原因。

2.2 树木抗风性因素

园林树木的抗风性直接影响到其在台风侵蚀情况下的倒伏程度,树木抵抗台风的性能重点体现在根系深度、树冠密度、木质等特征上。例如,根系生长较深、树冠舒展、木质柔韧的大叶榕、高山榕、凤凰木、香樟、小叶榄仁、银海枣及加拿利海枣等树木,受台风影响较小;根系较浅、冠幅大而高,高冠比失调的品种,如火焰木、腊肠树、桃花心木、羊蹄甲及大花紫薇等,受台风侵袭后均出现大规模的树干折断、倒伏、甚至连根拔起的现象,损失惨重。

2.3 園林日常管养因素

园林日常管养因素属于人为影响因素,城市园林管养部门应做好树木管养工作,否则会增加树木在台风侵袭后成片倒伏的可能。部分城市园林管养单位没有及时对园林树木进行剪枝疏冠、松土施肥及浇灌打药防病虫害等工作,导致树木冠幅生长过大,高冠比失调,根系过浅,固着力不足,增加了树木遭遇台风侵害的安全隐患。此外,园林管养单位对台风应急响应不及时,未能做好及时修剪和支护工作,也会导致树木严重受损。表1为厦门市园林树木遭到台风影响的主要决定因素。

3 保护城市园林树木的实践对策

3.1 准确预测台风等级,采取防台预案

城市园林管养部门及气象部门应针对台风气象灾害予以准确预测,及时制定绿化防台专项应急预案,根据台风警报级别制定保护性的修剪方案,并做好乔木的支撑固定工作。

3.2 选择抗风性好的树木品种

园林植物设计属于非常关键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实践工作要点,设计中植物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树木在抵抗台风侵袭过程中的整体效果。园林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现生物多样性,并兼顾抗风性和观赏性,还应根据不同区位绿地、不同道路等级落实“适地适树”原则。根据“莫兰蒂”台风过后相关资料记载,棕榈科植物、高山榕、大叶榕、凤凰木、香樟及小叶榄仁等品种在此次台风中表现良好,可适当增加配置比例;火焰木、腊肠树、桃花心木、羊蹄甲、大花紫薇及菩提树等表现较差,应谨慎配置,但也可在适当的区域作为绿色屏障、色叶和开花树种的点缀配置,丰富城市园林景观效果。

树木品种确定后,苗木的规格应适当,不要为了立竿见影,追求景观效果,急功近利地采用大树苗。胸径6~8 cm的健壮中苗,较利于长成强壮的根系,从而增强抗风性能。同时多用实生苗,少用或不用扦插苗。确实需要大胸径苗木时,宜采用容器实生苗,选择土球完整、根系发达的品种,确保成活率。采用地栽苗时,应尽量保留大土球,减少根系损伤,缩短恢复期[3-4]。

3.3 施工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管

苗木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检测,养分不足的劣质土、垃圾土坚决及时更换。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树穴宽度和深度适宜,施足基肥,优选树干挺拔、树形优美、规格参数满足设计要求的品种进行种植[5]。设计、施工、监理及质监部门等参建单位应严格把控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园林景观效果。

3.4 全面强化园林树木管养工作力度

城市园林管养部门需承担园林树木全面管理养护的重要职责,强化管养力度。具体表现在以下3项。1)浇水施肥。定期对土壤松土清杂,必要时进行深挖改良,及时补充水分并追加肥料,保证树木生长养分充足。2)日常修剪。根据树木生长情况,对“头重脚轻”“树大招风”的品种进行剪枝疏冠、压顶修剪来控制树木高冠比,增强透风性和抗倒伏的能力[4]。3)防治病虫害。厦门市园林植物病虫害主要的种类有煤烟病、流胶病、白蚁、粉虱及芒果瘿蚊等。管养部门应加强日常巡查,做好预防和治理措施。

3.5 臺风灾害后的及时抢救和养护

台风过后,大量的树木折断、倒伏,阻碍了城市交通,应及时抢修清理。及时对倒伏的树木进行修剪,夏季高温和太阳曝晒易把树木中的水分晒干,倒伏的树木根系露出土层也会因曝晒受到损伤,及时剪除枝叶,无明显主干的树木则直接修剪压降1/3的树冠高度。将修剪后的树木扶正、做好固定支撑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养护跟进,确保顺利恢复。枝干截肢的树木应对伤口涂抹保护漆,做好防病虫害、抗蒸腾处理,待其长出新芽后还要做好抹芽、主侧枝选择工作。断折枝干的树木应重新修剪,整理树型,同时适当培土、浇水、施肥并加固,使之迅速恢复生长。

4 结语

城市园林树木遭受台风气候灾害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台风强度、树木的抗风性、园林管养力度等。厦门市的城市园林监管部门针对当地台风灾害,正在全面增强灾害预警防控实践力度,旨在配合当地气象部门准确预测台风灾害的发生,切实做好前期性的园林树木保护工作。同时,城市园林绿化各参建单位在建设园林生态景观时,应当更多考虑选择具有良好抗风性能的优质植物品种,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养护水平,减少台风灾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峥,黄颂谊.台风对城市园林树木的影响及灾后景观修复对策初探:以厦门市“莫兰蒂”台风为例[J].现代园艺,2018(17):93-96.

[2] 张云生,陆文妹.台风对沿海城市树木的影响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8(6):3.

[3] 王良睦,王中道,许海燕.9914#台风对厦门市市园林树木破坏情况的调查及对策[J].中国园林,2000,16(4):65-68.

[4] 秦一芳,林双毅,高雅玲,等.台风对城市道路行道树的影响和对策:以福建省厦门市“莫兰蒂”台风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4):135-140.

[5] 王兴,许哲瑶.珠海常态化园林绿化抗风防灾体系研究[J].广东园林,2020,43(2):24-28.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杨川配

第3篇:厦门海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PX搬迁后,厦门海沧南部工业区的发展路在何方?位于发展的十字路口!是仅对海沧南部六大地块的土地利用调整?是对海沧南部工业区的定位进行调整?还是要对整个海沧台商投资区的定位进行重新的思考?因此规划提出不应该仅仅就海沧南部工业区的调整作为工作思路,而应该站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视角上、站在“厦漳泉”联盟发展的视角上重新研究“海沧的未来”!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支撑;战略研究

厦门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发展,厦门内各湾区的发展,是带动整个厦门发展的中心环节。目前国内、国际成熟的发展地区,都是以湾区发展来带动区域发展。海沧北部有马鸾湾、东部有厦门西海域、南部有漳州九龙湾,以往海沧的发展比较局限在海沧的行政管辖范围,海沧与漳州接壤,其南部的九龙湾围合的龙海角美、招商局漳州开发区、龙海石码这些年发展较快。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海沧在各湾区内所处的作用。对湾区发展应该有新的认识,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因此规划提出,在厦漳城市行政管辖范围的交织部分,应该协同发展,各行政管辖地区的交叉协调、合作发展是不可回避的!

1 海沧区规划回顾

1995版海沧分区规划将海沧定位为:海沧新市区为以高质量的居住商贸为主兼有旅游、文化功能。南部工业区以发展大型外向型临海工业为主。

2005版海沧分区规划将海沧定位为:国家级开发区,是厦门海湾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岛外的副中心,是厦门市重要的工业区、港区、新市区。

两版分区规划在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城市定位上谋求转型,工业发展放在了首位。规划建议在未来定位调整方面应该加强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同时以保税港区为依托,积极发展保税物流商贸经济,建设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海沧。

2 海沧发展战略支撑

2.1 政策支撑:

海沧在对台及其它经济体合作发展中,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政策优势。因此,在发展思路上,海沧需要有新的国家试验政策来作为海沧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目前在国内许多城市、地区都在寻求一轮的发展契机和动力:

①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原动力;其涵义为:“两型社会”建设是根本指导思想,就是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作为具体内容,“改革、试验”为地方赋予了更多的“权力”。

②中新天津生态城;其涵义为:社会和谐、重视环保、讲求资源节约。

③以大连为龙头的辽宁五个沿海城市,拟建为与深圳地位相当的经济特区;以沈阳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群,拟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④深圳和香港携手国际化大都市圈;深圳的城市功能为:窗口功能,实验场功能,辐射功能,与香港衔接功能。

位于长三角城镇群和珠三角城镇群之间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在这一轮“综合改革的班车”上为自己谋求一个位置吗?回答是肯定的。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对台联系的优势,在国内其它地区大力申请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同时,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和自身特点,申请具有海西特色的“国家海峡西岸对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2 “国家海峡西岸对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立的重要性和意义:

①有利于推动海峡两岸相互联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②有利于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国内各城镇群和经济集中区的地位。

③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平台,在此平台上研究对台政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地缘优势使厦门在对台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④海沧具有良好的对台联系的基础,台商云集,经济发展基础较好。

⑤以保税港区发展为切机,推动港城一体化发展,向海沧自由经济区方向发展。

厦门的城市功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是否需要转变和调整:我们是否也能学习深圳和香港的做法,“先试、先行”,将厦门作为“海峡两岸互动发展模式的试验区”,提前为海峡两岸的共同协作、共同发展而做好准备;待未来台海局势明朗后, 成为海峡两岸协作发展的“示范区”。

厦门的城市功能为:两岸沟通的窗口、对台协作发展的试验场、带动海西发展的引擎、做好未来与台湾衔接的准备。

2.3 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发展模式的支撑

规划认为海沧应当逐步摆脱以开发区发展来带动城市发展的老思路;应当以建设生态城的新思路,来带动海沧区内工业集中区、保税港区等片区的开发建设。

世界在关注厦门海沧在PX之后会有什么动作? PX论证的过程影响了厦门!我们应当以新的起点和高度来重新审视海沧的发展。不应再是简单的“工业区+港区+新市区”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向更高的“生态城”的定位发展未来的海沧。

上版厦门城市总体规划和海沧分区规划将海沧定位为:“以石化、电子、机械为主要产业的,兼有港口、物流仓储油轮、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现代化工业区、现代化港区和现代化新市区”。

本次建议以建设“海峡生态城”为发展思路、作为“国家海峡西岸对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保税港区开发建设为带动,积极发展保税港区、保税物流、房地产、商业、金融、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适度发展一、二类工业,积极发展飞地经济。

海沧“海峡生态城”被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领跑者”的角色。海沧“海峡生态城”是未来厦门市发展成为生态城市的试点地区,为最终实现厦门生态城市提供前期实践基础。

2.4 生态城市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生态城市的内涵、主要特征、指标体系、发展规划思路与方向等方面,这些观点形成了初期生态城市的理念。

2007年11月18日,中新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两国政府同意在天津建设一个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城,作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这一举措推动了生态城市从理论走向实践。

天津生态新城与传统提倡的生态城市的最大区别在于,可操作性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从源头纠正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并赋之实施。大力提倡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 发展空间支撑

目前海沧的用地规模比较有限,城市空间发展受到制约。如果在未来“国家海峡西岸对台综合改革试验区”新政策的支撑下、“海峡生态城”新的发展思路的指导下,海沧应该在城市空间发展中做些什么?大厦门的城市空间格局需要突破!

厦漳一体化的发展已经讨论多年,在与厦门一墙之隔的漳州龙海角美、长泰、龙海石码这几年的发展迅速,能否在这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在“国家海峡西岸对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的支持下,将厦门海沧、漳州长泰、漳州角美、龙海联合为“经济发展协作区”共同发展。

在发展方式和步骤方面有两个方案:

方案一:只将“国家海峡对台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政策赋予海沧,并同时成立海沧、角美、长泰、龙海经济协作区,以海沧的发展协作、带动其它各区发展。

方案二:成立海沧、角美、长泰、龙海经济协作区,将“国家海峡对台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同时赋予该经济协作区的成员,同时发展。

4 海沧发展战略的近期行动计划

综合协调“海峡生态城”内海沧南部东屿生态城、海沧北部马銮生态城、保税港区、蔡尖尾山片区、吴冠片区、马銮电子工业起步区的发展。

制定近期行动规划,确定近期建设任务,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海沧南部工业定位的几种方向

①继续发展下游石化产业,发展临港工业。

②调整发展方向,向少污染的一、二类工业发展。

③调整发展方向,以厦门保税港区发展为带动,发展“对台自由贸易区”。

5 海沧发展战略研究的内容

5.1 厦门及海沧的区域地位与城市竞争力

区域经济关系、城市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策略、经济与产业结构变迁,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空间策略等问题。市场经济并不等同于市场社会。经济竞争力的最大化不应当成为政府的单一目标。

5.2 大厦门、海沧的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必须适应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发展的速度、方式和数量变化。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重新探索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认识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的规律与趋势。

5.3 大厦门、海沧的大型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改变了城市间的关系,引发了过度竞争和盲目建设。

5.4 海沧“第三代海峡生态城”建设

构筑区域和厦门周边地区自然生态体系,控制生态敏感区,确定永久性保护区。稀缺性资源(如风景区、岸线和滨水地区、湿地、空域等)合理利用与保护策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空间结构与用地拓展策略等。改善现有第二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注重资源保护和资源节约。

5.5 厦门作为海西金融中心的建设,其中海沧作为海西金融中心重要的发展区

主要承接对台金融服务,包括金融、证券、离岸金融衍生品等的服务。

5.6 海沧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特色

城市风貌特色主要是总结和寻找代表海沧特色的元素,提出总体城市设计设想。

5.7 城市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

振兴城市传统文化和多元文化(如哈尔滨、杭州),培养新文化的策略,把文化建设与名城保护相结合。

在社会发展方面,低成本(不是低水平)策略,降低城市的“门槛”,整合社会空间结构,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可承受的设施、住房与服务。解决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处理好“三农”问题。

5.8 转型开发区、改造城市、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①对目前产业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行摸底,尤其是对第二产业工业项目类型进行摸底,对目前企业技术比较先进的项目进行鼓励和引导,对目前企业技术比较落后的项目进行资金扶持,使其能够增加投入产出比例,发挥更大的效益。从而达到合理、节约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影响的作用,真正从产业体系的塑造方面,达到生态城建设的标准。

②引导企业集约利用土地,摆脱目前海沧在其它国家级开发区中已批用地项目土地使用率较低的局面,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我们现有的土地资源。

5.9 体制与制度问题。

进行“国家海峡西岸对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试点研究。其研究使中央赋予地方更多的创新平台和权力,如何去尝试、去试验;并为“海峡生态城”提供政策发展支持。最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6 海沧发展战略的作用

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直接作用就是一种城市与区域宏观战略性核心问题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海沧总体规划修编。

①研究内容向区域和宏观层面的战略性问题集中,弥补了的总规编制过程中被忽视的宏观经济前提研究。

②关注城市规划修编以外的影响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提出策略性建议,使规划部门的意见能在相关决策中发挥作用。

③城市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工作组之间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了政府决策与规划研究的互动机制,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④较短的工作周期,使规划部门的对政府的决策作出及时的回应,提高了决策的时效,也改善了规划的被动局面。

7 结语

厦门市委市政府在处理PX 项目上尊重科学、尊重民意、体现人民的利益,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做出了科学的决策。与此同时海沧应该为今后的发展进行反思:是延续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引进大型重工业和石化产业,引进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还是转变发展模式,依托已形成的居住片区和港口规模大力发展服务业、港口物流、商贸、房地产业等产业。以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为依托,以海西厦门金融中心发展为背景,以“第三代海峡生态城”为发展目标,努力把厦门海沧建设成为未来海西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本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单位)。

作者:席继宁

第4篇: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厦发改高技〔2009〕64号)

【发布单位】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文号】厦发改高技〔2009〕64号 【发布日期】2009-09-25 【生效日期】2009-09-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

(厦发改高技〔2009〕64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使项目验收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提高项目验收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操作规程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规范项目验收程序、提高验收质量和工作效率,根据《福建省促进项目成果转化扶持办法(修订)》(闽发改政策〔2006〕571号)和《厦门市市级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第二条 本规程所称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是指获得各级财政性专项扶持资金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含国家增投资金项目)(以下简称“国家专项”)、福建省、厦门市促进项目成果转化资金扶持项目(以下简称“省、市6?18专项”)、厦门市市级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下简称“市级专项”)。

第三条第三条 项目验收由市发展改革委委托厦门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简称“项目评审中心”)组织开展。

第四条第四条 验收工作按以下职责进行分工:

(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下达项目验收计划;

(二)项目评审中心负责项目验收资料审查、验收会议的组织等工作;

(三)各区(发改局)、火炬高新区(经发处)负责督导项目单位按计划申报项目验收。

第五条第五条 项目验收工作流程如下:

(一)申请。由项目单位填写“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申请表”(详见附件1-2)向所在区(发改局)或火炬高新区(经发处)提交申请报告(详见附件3-4),其中国家专项直接报市发展改革委;

(二)转报。所在区(发改局)或火炬高新区(经发处)接到项目单位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确认、盖章工作,报市发展改革委;

(三)初审。市发展改革委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对申请验收项目进行登记后转送项目评审中心,项目评审中心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对验收项目进行资料完备性审查;

(四)下任务书。初审合格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通过金宏网流程下达任务书给项目评审中心;

(五)复核。项目评审中心根据任务书,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资料的前置审查,对有疑问的项目可赴项目建设现场前置考察;

(六)评审。项目评审中心对具备验收条件的项目,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工作,验收报告送市发展改革委;

(七)审定。市发展改革委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对通过验收的项目进行审定,符合要求的交付项目评审中心进行装订、存档。

第六条第六条 经初审验收资料不完整的,项目评审中心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补件通知单,一次性告知项目单位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补正。

第七条第七条 资料前置审查重点包括:

(一)资料深度是否达到要求,章节是否完整,相关资料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项目总投资、建设内容、规模及生产能力是否与计划相符;

(三)专项扶持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四)有无发生重大变更事项。

第八条第八条 项目实际完成投资要求包括:

(一)总投资达到计划投资90%的项目,认定为具备验收条件,其中重要单项投资完成未达到计划投资90%的,项目单位须对其调减原因进行合理解释和说明。

(二)总投资未达到计划投资90%的项目,需经项目批复单位同意项目投资调整后才可进行项目验收。

第九条第九条 前置现场考察的项目,应书面告知项目单位考察目的、要求、内容及时间。

第十条第十条 资料审查及前置现场考察后具备验收条件的项目,可组织验收。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项目验收可采取集中评审、书面评审、自行评审等和简易评审等形式。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以验收会形式进行的,邀请专家5人为宜,专家组由行业、管理和财务专家组成(技术1人、财务1人、管理2人、基建1人),省6?18专项可增加邀请成果提供方。

验收会工作程序如下:

(一)项目单位代表介绍验收项目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二)专家组实地勘查验收项目建设现场(重要场所必须拍照存档);

(三)专家组成员核对相关票据、质疑,项目单位答复;

(四)形成专家组验收意见;

(五)总结项目验收情况,提出下步工作意见或建议;

(六)项目单位代表发言。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验收会后,项目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在5个工作日内补充、完善项目验收资料。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对于认定未通过验收的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正式函复项目单位说明情况。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省6?18专项扶持中,安排市级财政预算内配套扶持资金的项目应同时验收。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国家专项验收费用按有关规定执行。省、市6?18专项和市级专项验收工作经费由市发展改革委统一安排,项目评审中心不再另行收费。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验收项目应按国家、省、市三级专项分类编号存档。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通过验收的项目,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验收资料的审核、盖章,原稿一式二份。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本规程由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

1、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申请表(国家专项适用);

2、厦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验收申请表(市级专项和省、市6?18专项适用);

3、国家高技术产业项目验收证书;

4、福建省(厦门市)项目成果转化资金扶持项目验收表。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9月25日印发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5篇:厦门市建筑业税收业务规程

建筑业税收管理是以 “我局征管系统建安税收管理模块”(以下简称“建安模块”)为依托,以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建筑业纳税人”)承建的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以下统称建筑安装劳务)项目为管理对象,以建筑业统一发票为控管手段,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税收征管数据的采集、录入、统计、分析,实现对建筑业税收的实时网络监控,为征收、管理、稽查和纳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第一章

建筑业纳税人认定

一、业务描述

根据《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建筑业税收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建筑业纳税人是指主营业务为建筑安装劳务或临时发生建筑安装劳务单项工程合同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对符合建筑业纳税人认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办理建筑业纳税人认定。为便于管理,对临时发生建筑安装劳务、单项合同金额在30万元以下且不存在分包的单位和个人不进行建筑业纳税人认定。

本规程中涉及金额及数字时,所称“以上”均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二、业务前提

(一)建筑业纳税人认定条件

在纳税人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前提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认定为建筑业纳税人:

1、主营业务为建筑安装劳务;

2、总包或分包承揽的单项工程合同金额在30万元以上。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是指近三年来该项业务年均收入占年均总收入30%以上的业务。未认定为建筑业纳税人的单位或个人,其发生的临时建筑安装劳务,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进行按非登记项目申报税款和申请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

(二)建筑业纳税人认定内容

1、建筑业纳税人基本信息登记,所有建筑业纳税人都应该进行建安基本信息登记,纳入建安系统进行管理;

2、建筑业纳税人建筑业税收申报方式认定。

三、业务处理程序和要求

(一)建筑业纳税人认定流程

1、本地建筑安装企业建筑业纳税人认定流程

本地建筑安装企业(下称本地建安企业)达到建筑业纳税人认定标准的,应在工程项目登记前或首次办理工程项目登记时,填写《建筑业纳税人基本信息登记表》,报送主管税务机关税管员审核,税管员审核后录入企业基本信息并认定该纳税人为建筑业纳税人,再对其建安税收申报方式进行认定。

2、外来建筑安装企业建筑业纳税人认定流程

外来建筑安装企业(以下简称外来建安企业)应在第一次报验或未报验而直接办理临时税务登记时,报送相应资料,由直征局办税大厅人员办理外来报验手续或临时税务登记后分配到区局,由主管税务机关录入建筑业纳税人基本信息,认定该外来建安企业为建筑业纳税人,同时认定建安申报方式为项目申报。如果该外来建筑安企业承揽的工程项目合同金额在30万以下且不存在分包的,则在报验后主管税务机关不需要进行工程项目登记,由外来建安企业直接在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用各区局建筑业公共户申报税费和代开发票。

3、个人建筑业纳税人认定流程

个人承揽的单项工程项目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其在同一个区局只认定为一个建筑业纳税人。个人建筑业纳税人在各区局税务登记办税大厅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后,填写《建筑业纳税人基本信息登记表》,报送主管税务机关税管员审核,税管员审核后录入个人基本信息并认定该纳税人为建筑业纳税人,再对其建安申报方式进行认定。

4、建筑业纳税人基本信息变更。

建筑业纳税人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由税管员对其报送的有关材料审核后进行变更。

5、建筑业纳税人取消认定。

对不再以建筑安装劳务为主营业务且已登记的工程项目全部为完工已结算或非结算注销状态的纳税人,税管员根据纳税人提供的书面申请、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等有关资料,取消该纳税人建筑业纳税人认定。建筑业纳税人登记的工程项目状态为在建、完工未结算、停缓建的,不得取消建筑业纳税人认定。

(二)建安申报方式认定

建安申报方式是指企业通过厦门市地税局网上办税服务中心或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办理建安税收申报的方式,分为三种:

1、汇总申报,是指在申报建安税收时按税款所属期汇总所有项目申报,未认定为建筑业纳税人的企业或个人适用此申报方式。

2、项目申报,是指在申报建安税收时按登记的工程项目申报各项目的建筑业税收,经认定为建筑业纳税人并且其所有承包的工程项目都已登记的单位或个人适用此申报方式。

3、混合申报,是指同时使用汇总申报和项目申报两种方式申报建安税收的申报方式,适用于经认定为建筑业纳税人并且既有不需进行登记的工程项目也有按规定必须进行登记的工程项目的单位或个人。

未认定为建筑业纳税人的,申报方式默认为汇总申报,不能进行项目申报和混合申报;已认定为建筑业纳税人的,申报方式为项目申报或混合申报,默认为项目申报;认定为项目申报的纳税人,不能进行汇总申报,只能按登记项目申报税款、按登记项目验旧发票;认定为混合申报的建筑业纳税人,可以进行汇总申报也可以进行项目申报,系统在受理汇总申报时对建筑业纳税人经办人员提示该企业的申报方式。

只有经过建筑业纳税人认定的纳税人才能登记工程项目,按登记项目申报税款、购买建筑业统一发票及按登记项目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

四、审批时限要求

符合规定且资料齐全的,当场办理。

五、文书要求

(一)建筑业纳税人认定所需资料

1、本地建安企业建筑业纳税人认定: (1)《建筑业纳税人基本信息登记表》 (2)《建筑安装合同》

2、外来建安企业建筑业纳税人认定: (1)《建筑安装合同》

(2)《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3)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4)《中标通知书》 (5)《开工报告》

3、个人建筑业纳税人认定:

(1)《建筑业纳税人基本信息登记表》

(2)《建筑安装合同》

第二章

本地建安企业外出管理

一、业务描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建筑业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下《外管证》)。

税务机关按照一个工程项目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一式三联。《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外管证有效期满,经项目地税务机关审核后,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有效期届满后10日内将其第一联送原发证税务机关办理缴销手续,第二联由经营地税务机关留存,第三联由纳税人留存。

二、业务前提

建筑业纳税人到厦门市行政区以外的其他行政区域承接工程项目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相关资料向机构地主管地税机关申请开具《外管证》。

三、业务处理程序和要求

(一)外出经营登记流程

1、建筑业纳税人上门申请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外管证》) (1)税管员根据建筑业纳税人提供的相应资料进行外出经营登记。

(2)税管员审核后打印《外管证》并加盖“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外出经营管理专用章”后给建筑业纳税人。

我局全面实行一站式受理服务后,纳税人只能向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申请该项业务。

2、建筑业纳税人通过网上办税大厅申请开具《外管证》

(1)税管员接收纳税人网上申请,根据建筑业纳税人提供的相应资料进行审核。 (2)税管员根据审核结果打印《外管证》并加盖“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外出经营管理专用章”后给建筑业纳税人。

(二)《外管证》缴销

1、建筑业纳税人经营活动结束后,持《外管证》办理缴销登记。税管员录入在当地经营

的发票及税款情况。

2、开具的《外管证》有误的,税管员应收回并缴销有误的《外管证》,重新进行外出经营登记,并打印新的《外管证》(外管证号不变)。

3、对有效期满仍未报验的外管证,税管员应收回并缴销过期的《外管证》,重新进行外出经营登记并打印新的《外管证》(重新录入生成新的外管证,外管证号码改变)。

四、审批时限要求

符合规定且资料齐全的,当场办理。

五、文书要求

纳税人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应提供以下资料:

1、税务登记证副本

2、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申请表)

3、承接工程合同书

4、中标通知书

5、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

6、经办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第三章

外来建安企业管理

一、业务描述

根据《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建筑业税收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外来建筑企业应当统一在进行生产经营前执《外管证》到厦门市地税局直征局办税大厅办理报验登记后,纳入日常管征。

二、业务前提

外来建安企业应当统一在进行生产经营前执《外管证》到厦门市地税局直征局办税大厅办理报验登记,办理报验登记后再分配到各管征区局。

外来报验户经营活动结束时应先办理工程项目注销,再办理注销报验登记。注销报验登记后,纳税人如需再次报验,按新报验户办理。

三、业务处理程序和要求

(一)外来报验登记

1、外来建安企业应当提交税务登记证件副本复印件、《外管证》及其他资料到厦门市地税局直征局办税大厅办理报验登记。

2、办税大厅人员将外来建安企业基本信息录入保存电脑,生成《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单立户表》,制作并打印《报验核准通知书》给纳税人。如果外来建安企业为省内企业,则调入省局系统外管证信息进行辅助录入,并录入报验时间和报验主管税务机关,报验立户后根据项目所在地分配管征区局。

3、由各管征区局将外来报验户分配到分局(科所)。

4、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人员对外来报验户进行建筑业纳税人认定,同时认定该报验户的建安税收申报方式为项目申报,工程项目登记由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人员录入,符合条件的报验户也可自行在网上办税大厅录入(详见项目登记管理)。如果该外来报验户承揽的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合同金额在30万以下且不存在分包的,报验时后不需进行工程项目登记和建筑业纳税人认定。

5、管理分局(科所)根据区局办税大厅传来的管户资料分配税管员。

(二)报验注销登记

1、纳税人提交《报验登记注销申请表》。

2、税管员根据申请表,结清发票和税款,制作《报验登记注销审批表》。

3、提交审批。

4、税管员接到审批意见后,注销执行并在《外管证》填写税款、发票等信息。

四、审批时限要求

符合规定且资料齐全的,当场办理。

五、文书要求

(一)外来报验登记

1、税务登记证件副本复印件

2、《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二)报验注销登记

1、《报验登记注销申请表》

2、《报验登记注销审批表》

第四章

建筑工程项目登记管理

一、业务描述

根据《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建筑业税收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建筑业纳税人无论是总包还是分包,都应按照规定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登记。

总包是指从工程发包方(建设单位、甲方,下面统称发包方)处直接承包建筑安装工程项目。重大工程是指合同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建筑安装工程;一般工程是指合同金额在30万元以上但在50万元以下的建筑安装工程;零星工程是指合同金额在30万元以下的建筑安装工程。

分包是指从工程总包方或分包处承接一部分建筑安装工程项目。

二、业务前提

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应当进行建安工程项目登记:

1、已完成建筑业纳税人认定;

2、单位或个人承揽的工程项目金额在30万元以上或承揽的工程项目金额在30万元以下但存在分包的。

三、业务处理程序和要求

(一)总包工程项目登记

1、总包工程项目登记

(1)本地建安企业总包工程项目登记 A重大工程项目登记

建筑业纳税人必须在工程项目中标后30日内,自行在网上办税大厅进行项目信息的预登记,同时填写《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信息报备表》,持相应资料到主管税务机关税管员处办理总包工程项目登记确认手续。

B一般工程项目登记

建筑业纳税人自行在网上办税大厅进行工程项目信息的登记,不需要税管员的审核。 (2)外来建安企业总包工程项目登记

外来建安企业办理税务登记或外来报验登记和建筑业纳税人认定手续后,应在工程项目中标后30日内填写《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信息报备表》至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办理工程项目报验登记手续,同时提交相应资料。办税大厅人员在审核资料后,录入工程项目信息,办理

流程和要求同上述本地企业。外来建安企业在网上办税大厅登记工程项目事项操作同上述本地企业。

外来建安企业需到办税大厅进行总包项目登记、分包项目登记和分包项目确认三项工作,以上工作均由办税大厅人员完成操作。

(3)个人承建工程项目的登记

个人承建单项工程金额30万元以上的,应持相关资料到工程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区局办税大厅办理临时税务登记(临时税务登记以区局为单位立户,一个人在一个区局只能办理一户临时税务登记)。管户分配到税管员后,个人临时户填写《建筑业纳税人基本信息登记表》和《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信息报备表》后由税管员办理建筑业纳税人认定和工程项目登记,视同本地建安企业进行管理。

个人承建单项工程金额在30万以下且不存在分包的,直接到项目所在地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进行按非登记项目申报和代开发票,不需要办理工程项目登记。

2、总包工程项目登记变更

建筑业纳税人在办理工程项目登记后,如果需要变更合同(预计)金额(变更后的合同金额超过原登记合同金额的120%)、项目经理、质式结构、建筑面积、开工日期、施工期限、甲供材料金额等工程项目内容的,应在实际变更后30日内在网上办税大厅或至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进行项目登记信息的变更。

如果登记的工程项目属重大工程的,建筑业纳税人还应同时填写《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信息报备表》,并提交《建筑安装合同》、补充协议等证明资料,由税管员或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审核后进行变更确认生效。

如果是一般工程变更上述内容的,由建筑业纳税人直接通过网上办税大厅变更或至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但工程项目变更后合同金额在30万元以下,或合同金额由在50万元以下变更到在50万元以上的,需由税管员审核后变更才能生效)。变更后的合同金额不得小于下一级分包工程的合计金额,也不得小于已经开具建安业发票的累计金额。

(二)分包工程项目登记

1、分包工程项目登记

(1)工程项目总包方应在本级工程项目登记信息生效立档后,再对二级分包项目信息进行预登记。二级分包单位核实确认总包单位所登记的本级工程项目登记信息后,该分包项目信息生效立档。如果分包单位的本级分包项目还存在下一级分包,则由分包单位继续添加下

一级分包项目信息再由下一级分包方核实确认;依次类推,不能越级操作。

(2)在总包与分包都是企业法人的前提下,工程项目如有分包的,无论金额大小,均应进行工程项目登记。

(3)特殊项目(发包方代扣项目)由项目总包方进行总包及各级分包项目登记。 合同金额50万元以下的特殊项目(发包方代扣项目)须由项目总包方携带相关资料至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总包及各级分包项目登记。

(4)分包项目登记和变更,无论金额大小,都不需要税管员审核确认。

(5)分包方如果是外来报验户或个人的,需要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分包工程项目信息确认。

2、分包工程项目的登记变更

分包工程项目的登记信息变更遵循谁登记谁变更原则。分包工程项目登记信息变更,应由上一级建筑业纳税人进行分包信息变更操作后,再由分包方进行变更确认。

(三)工程项目状态变更

1、工程项目状态。

工程项目登记的状态分为在建、停缓建、完工未结算、完工已结算和非结算注销等五种状态。

(1)在建状态是指工程项目处于正常建设状态。

(2)停缓建状态是指因建设单位或上级有关部门或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工程项目处于停缓建设状态。

(3)完工未结算状态是指工程项目业已完工但价款未完全结算或税收事项未清理完毕。 (4)完工已结算状态是指工程项目业已完工,所有涉税事项已清理完毕。 (5)非结算注销状态是指工程项目因特殊原因未结算而直接办理注销。

2、工程项目状态变更

工程项目登记后系统默认的项目状态为在建,工程项目状态如有变更的,由各级建筑业纳税人的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资料,视实际情况进行变更。

(1)需要将工程项目状态由“在建”变更为“停缓建”的,建筑业纳税人应在收到工程停缓建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税管员报送《工程项目状态变更申请审批表》并附送有关书面资料,税管员审核后结清该项目应纳税费和建筑业统一发票,在征管系统中变更工程项目登记状态为“停缓建”(停缓建的项目不能进行按登记项目申报税款和开具建安发票)。

已办理停缓建需要续建(即将工程项目状态由“停缓建”变更为“在建”)的,纳税人应在收到续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税管员提交书面说明并提供有关工程项目续建的书面资料,税管员审核后在系统中进行续建登记(将工程项目状态由“停缓建”变更为“在建”)。

(2)需要将工程项目状态由“在建”变更为“完工未结算”的,建筑业纳税人应在工程项目完工之日起90日内向税管员报送《工程项目状态变更申请审批表》并附送有关书面资料,税管员审核后在征管系统中变更工程项目登记状态为“完工未结算”(完工未结算的项目仍可进行按登记项目申报税费和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

(3)需要将工程项目状态由“在建”变更为“完工已结算”的,建筑业纳税人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税管员报送《工程项目状态变更申请审批表》并附送工程结算书、工程验收报告等有关书面资料,税管员审核后结清该项目应纳税费和建筑业统一发票,同时在征管系统中变更工程项目登记状态为“完工已结算”(完工已结算的项目不能进行按登记项目申报税费和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

(4)需要将工程项目状态由“在建”变更为“非结算注销”的,建筑业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税管员报送《工程项目状态变更申请审批表》并附送有关书面资料,税管员审核后结清该项目应纳税费和建筑业统一发票,同时在征管系统中变更工程项目登记状态为“非结算注销”(非结算注销的项目不能进行按登记项目申报税费和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

3、工程项目状态与税务登记注销

(1)工程项目状态为“完工已结算”和“非结算注销”时,方能注销税务登记。 (2)对于2009年5月1日前已办理注销的旧项目,如果总包方的项目状态为完工已结算、非结算注销的,分包方的项目状态由征管系统将其自动变更为与总包方相同的项目状态。

(3)总包方进行税务登记注销时,不关联到分包方的项目状态(即仅关联到由本级施工的所有项目的项目状态,不关联到由下级施工单位施工的项目的状态)。

四、审批时限要求

符合规定且资料齐全的,当场办理。

五、文书要求

(一)本地建安企业总包重大工程项目登记确认:

1、建筑安装合同

2、中标通知书

3、开工报告

4、《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信息报备表》

(二)外来建安企业总包工程项目登记确认:

1、建筑安装合同

2、中标通知书

3、开工报告

4、《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5、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

(三)个人承建单项工程金额3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登记确认:

1、建筑安装合同

2、中标通知书

3、开工报告

4、《建筑业纳税人基本信息登记表》

5、《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信息报备表》

(四)个人是分包方且该人员未在我局系统中登记过个人信息或办理过临时税务登记证的,应当先办理个人信息登记:

1、《个人信息登记表——个人办理》

2、身份证复印件

(五)工程项目状态变更:

1、《工程项目状态变更申请审批表》

2、工程结算书

3、工程验收报告

4、建筑安装合同

(六)修改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划:《建安项目行政区划变更申请审批表》

六、其他业务要求

(一)总包工程项目登记

1、如果个人是分包方且该人员未在我局系统中登记过个人信息或办理过临时税务登记证的,纳税人需持《个人信息登记表——个人办理》表格及身份证复印件到办税大厅先办理个人信息登记,总包再进行分包工程项目登记,个人最后到办税大厅确认分包工程项目登记。

2、总包工程项目登记时特殊发包方的规定

如果工程项目的发包方是部队、政府临时机构、外地单位或者未在我局采集信息的个人等在我局信息系统无记录的单位或个人,登记工程项目时“发包方名称”及“税务登记证号”字段填写各区局征管科设定的本区局建筑业公共户名称及税务登记号码。

3、“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域”字段的特殊规定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提供的建筑业劳务以及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税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因此,在项目登记时应当准确填写“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域”。

(1)2009年5月1日后登记的总包建安项目,该字段为必填项。

(2)2009年5月1日前登记的总包建安项目,如果该字段为空,允许建筑业纳税人对该字段进行修改,建筑业纳税人修改后一经提交,立即生效,不需经管理员确认。建筑业纳税人一旦提交生效,不得再修改。

(3)该字段不为空且需要变更的,“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域”不允许纳税人自行修改,应提交书面变更申请,由税管员受理后录入《建安项目行政区划变更申请审批表》。

(二)纳税人销售自建建筑物,缴纳建安营业税时需进行项目登记,项目登记时发包方和总包方均为纳税人本人。

(三)建筑业纳税人登记的工程项目信息与项目申报、发票开具等功能紧密关联,项目登记时信息必须准确无误。

(四)建筑业纳税人提供《建筑安装合同》原件经税务机关税管员审核后,建筑业纳税人提交盖章确认的《建筑安装合同》“关键页”的复印件。“关键页”应包括以下内容:施工单位名称、建设单位名称、工程项目名称、合同编码、合同金额、工程用途、建筑面积、合同工期、开工工期、是否包工包料、甲供材料金额。本规程所述《建筑安装合同》均按此原则处理。

第五章

建安纳税申报征收管理

一、业务描述

建安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建安营业税及附加税费、印花税和定率征收的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地税管征的企业所得税)。建筑业纳税人纳税申报一般按工程项目划分,分为按登记项目申报和按非登记项目申报。

二、业务前提

(一)按登记项目申报的条件

建筑业纳税人在进行建安纳税申报前必须办理建筑业纳税人认定以及工程项目登记。承揽的建安工程项目合同金额30万元以上的个人在纳税申报前必须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建筑业纳税人认定和工程项目登记。

(二)按非登记项目申报的条件

该种申报方式适用于纳税人工程项目合同金额在30万元以下且不存在分包的纳税申报。

三、业务处理程序和要求

(一)按登记项目申报

1、按登记项目申报类型。

按登记项目申报类型分为建筑业纳税人自行按登记项目按月申报以及建筑业纳税人代开票时按登记项目按次正常申报(代开票是指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

2、按登记项目按月网上申报。

(1)建筑业纳税人按登记项目按月在网上办税大厅进行申报时,纳税人进入网上办税大厅选择要申报的项目直接进行网上申报。

(2)按登记项目按月网上申报时该项目“营业税应税收入”字段累计数应小于或等于该项目登记的合同金额数的1.2倍,否则系统将提示无法申报。如果“营业税应税收入”累计数确实大于合同金额数的1.2倍,应先进行项目登记信息――“合同金额”字段的变更,然后再进行纳税申报(当建筑业纳税人登记的工程项目为包工不包料时,系统计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累计数为该项目登记的“合同金额”与“甲供材料金额”合计数的1.2倍)。

(3)“可扣除金额”由系统根据下一级分包方(不含个人和个体工商户)的开票金额自动产生,纳税人可根据实际需要直接改写可扣除金额,但不可改大(纳税人最低改小金额为零),也可选择“查看可扣除金额明细”,选择需要扣除的下一级分包方开具的具体发票代码并填入相应的扣除金额。本次申报未使用完的可抵扣金额可累计到以后的纳税申报中使用。

3、按登记项目按次正常申报。

(1)建筑业纳税人按登记项目按次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申报时,应分工程项目分别填报《建安业项目税收纳税申报表》和《建安业项目印花税纳税申报表》,经办税大厅人员审核后受理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并打印税单。单个项目多缴税款的,纳税人可在该项目申报下

期税款时抵扣,但不得抵扣其他项目的应纳税款,也可申请退税。

(2)申报的项目“营业税应税收入”字段累计数应小于或等于该项目登记的合同金额数的1.2倍,否则系统将提示无法申报。如果“营业税应税收入”累计数确实大于合同金额数的1.2倍,应先进行项目登记信息――“合同金额”字段的变更,然后再进行纳税申报(当建筑业纳税人登记的工程项目为包工不包料时,系统计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累计数为项目登记的“合同金额”与“甲供材料金额”合计数的1.2倍)。

(3)办税大厅人员受理申报时,“录入建安业申报信息”表单中,“可扣除分别项目金额”表字段由系统根据分包方(不含个人和个体工商户)的开票金额自动产生,但该金额不可改大,可以改小,且可以录入负数(可抵扣金额“负数”申报仅适用于企业需开具红字发票或需作废发票时,为增加上级单位不够冲减的可抵扣金额而进行补税的情况)。

4、特殊项目申报。

特殊项目(发包方代扣项目)由发包方在网站进行发包方代扣申报,也可由发包方至办税大厅进行发包方代扣申报。

(二)按非登记项目申报

经认定为汇总申报方式、混合申报方式的建筑业纳税人以及未被认定为建筑业纳税人的纳税人,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按非登记项目申报。申报时,纳税人选择“建安非登记项目申报”进行申报。

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办理纳税人申报时,应提交《建筑安装合同》并填报《厦门市地方税收纳税申报表》。

四、审批时限要求

符合规定且资料齐全的,当场办理。

五、文书要求

1、建安业项目税收纳税申报表;

2、建安业项目印花税纳税申报表;

3、厦门市地方税收纳税申报表;

4、建筑安装合同。

六、其他业务要求

(一)建筑业纳税申报时设备扣除问题。

建筑业纳税人在2008年12月31日前已完成工程项目登记的,进行项目申报时工程项

目所用的设备金额填写在“其他减除项目金额”字段,以差额申报纳税。2009年1月1日后进行项目登记的,如果是补登记2008年12月31日前签定的合同,有设备金额需减除的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办理纳税申报;如果登记的是 2009 年 1 月 1 日及之后签定的合同的,设备金额不允许扣除。

第六章

建筑业发票管理

一、业务描述

自开票纳税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建筑业统一发票;代开票纳税人提供建筑安装劳务,必须申报纳税并确认税款入库后,才可到税务窗口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

二、业务前提

建筑业发票有建筑业统一发票(自开)和建筑业统一发票(代开)两种版本。

三、业务处理程序和要求

1、自开票纳税人建筑业发票管理

自开票纳税人是指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建筑业统一发票的纳税人。允许符合条件的外来报验户购买发票自开。

(1)建筑业统一发票的领购。征管系统对建筑业统一发票的购票方式固定为“验旧购新、验旧换新”,即建筑业纳税人在领购建筑业发票前必须对以前购买的发票进行验旧,不允许采用“批量供应”等方式。

(2)建筑业发票的开具。

自开票纳税人应如实、完整的填写发票信息,开具发票。开票信息一经保存,无论发票是否已打印,立即生效。

自开票纳税人建筑业统一发票的开具。按登记项目申报的自开票纳税人必须通过“网上办税大厅――建安管理――建安网上开票”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通过网上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时,先选择建筑业统一发票号码,再选择要开具发票的具体工程项目,录入开票金额后,填写相应的开票信息,保存即可。开票时,网站会根据项目登记信息默认付款方名称,但纳税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工程项目的发包方如果是部队、政府临时机构、外地公司或

者未在我局采集信息的个人等我局信息系统无记录的单位或个人,其开票时,付款方名称默认为各区局建安公共户名称,纳税人可视实际情况填写。

按非登记项目申报的自开票纳税人(认定为混合申报方式的建筑业纳税人)需通过“网上办税大厅――建安管理――建安网上开票”,选择“零星工程”(系统设定项目编码为0),录入开票金额后,填写相应的开票信息,保存即可。开票时,项目名称默认为零星工程,纳税人可根据实际项目名称录入项目名称后缀。

(3)建筑业统一发票的验旧。

自开票纳税人通过建安网上开票方式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后,无须进行网上发票验旧,开票后开票信息将实时转换成网上验旧信息存入系统。实物验旧的流程和控制要求与日常发票实务验旧操作相同,即纳税人应从网上打印《发票验旧情况明细表》,加盖公章(单位)或签章(个人),并携带发票存根联原件到税管员处办理发票实物验旧。

2、代开票纳税人建筑业统一发票管理

代开票纳税人是指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的纳税人。纳税人只能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

(1)无税单特殊代开

2009年5月1日新建安模块上线前,总包方已完成代扣代缴申报但分包方尚未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申请代开建筑业发票的,新模块上线后,纳税人应持税收完税凭证到办税大厅进行无税单代开。

(2)有税单代开

A按登记项目代开。代开票单位和个人(总包方)在办理完建筑业纳税人认定和工程项目登记后,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填写《建安业项目税收纳税申报表》、《建安业项目印花税纳税申报表》和《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申请审批表》按登记项目申报税款,申请代开发票。办税大厅人员在受理时,审核工程项目登记情况,先按办理纳税申报手续,再根据申报情况按登记项目代开发票。

代开规则为:

a、如果工程项目总金额在30万元以上但未进行项目登记的,办税大厅人员不得为其代开发票。

b、代开发票的金额(指累计代开金额)不能超过项目登记的合同金额的1.2倍,如果超过,应先变更合同金额,再进行纳税申报和开具发票(当建筑业纳税人登记的工程项目为包

工不包料时,系统计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累计数为项目登记的“合同金额”与“甲供材料金额”合计数的1.2倍)。

c、同一项目的相同税款所属期的一张税票(营业税计税收入)可以将营业税计税收入分成多笔代开该项目的多张发票。

B按非登记项目代开。

纳税人申请代开发票的工程项目合同金额在30万元以下的,凭建筑安装合同、收款或付款方证明、税务登记副本并填报《厦门市地方税收纳税申报表》和《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申请审批表》到办税大厅办理纳税申报和代开发票。

(3)发包方代扣项目代开

特殊项目(发包方代扣项目)的总包及各级分包必须到发包方所属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申请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总包方应携《代扣代收税款凭证》、合同复印件和《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申请审批表》等书面材料到建设单位所属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中心申请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给建设单位。项目存在分包的,分包方应携《代扣代收税款凭证》复印件、《建安分(转)包工程项目代扣缴营业税情况报告单》、《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申请审批表》、合同复印件等书面材料到建设单位所属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中心申请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给上一级承包方。

(4)零申报项目代开

总包或上一级分包方申报的“营业税应税收入”≤取得下一级分包方开具发票的金额且总包或上一级分包方需要上门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的,办税大厅人员应在“零申报项目代开”类型中为其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

(5)其他有关发票开具的特殊规定

A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代开的发票受票方无法抵扣。

B非自开票的纳税人已完成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的,持税收完税凭证到办税大厅进行有税单代开发票。

3、作废和开具红字发票

(1)发票作废。自开票纳税人对于开票当月发现开票错误或者打印错误的应进行作废处理。作废发票时,进入“网上办税大厅――建安管理――建安网上开票”模块,选择需作废发票,选中并进行作废。代开票的纳税人需要作废发票的,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申请作废。

(2)开具红字发票。对于开票当月已进行实物验旧或开票跨月后发现开票错误、打印错误的应当开具红字发票。开具红字发票时,进入“网上办税大厅――建安管理――建安网上开票”模块,选择一张空白发票,再选择需红字发票,系统会自动将原发票的项目信息导入空白的红字发票的对应栏,红字发票所载金额以原发票所载金额的负数自动填列。

(3)纳税人作废或开具红字发票时,必需满足发票所对应的工程项目处于“在建”或“完工未结算”状态,否则无法进行操作。

(4)只有当所选择的要作废或需要开具红字的发票所对应工程项目的受票方的可抵扣金额大于或等于该发票的开票金额时,才允许进行作废或红字操作,同时冲减受票方的可抵扣金额。当作废或红字票面金额大于受票方的可抵扣金额时,受票方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大厅补足税款(即进行“可扣除金额”负数申报),开票方才可作废发票或开具红字发票。办税大厅受理补税申报时“营业税应税收入”字段填零,“可扣除金额”字段填入“负数金额”,该金额绝对数等于需补足税款对应的申报金额。

四、审批时限要求

符合规定且资料齐全的,当场办理。

五、文书要求

(一)建筑业统一发票的验旧:

1、发票验旧情况明细表

2、建筑业统一发票存根联原件

(二)有税单、零申报按登记项目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

1、建安业项目税收纳税申报表

2、建安业项目印花税纳税申报表

3、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申请审批表

(三)有税单按非登记项目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

1、建筑安装合同

2、收款或付款方证明

3、税务登记副本

4、厦门市地方税收纳税申报表

5、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申请审批表

(四)发包方代扣项目代开建筑业统一发票

1、建筑安装合同

2、《代扣代收税款凭证》

3、《建安分(转)包工程项目代扣缴营业税情况报告单》

4、《税务机关代开发票申请审批表》

第6篇: 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报销操作规程

为了加强医疗费用报销工作的管理,确保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基金的合理支付与安全运行,根据《厦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市政府108号令,市政府122号修正令)、《厦门市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厦府[2000]综126号)、《厦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厦府办[2006]281号)、《厦门市未成年人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厦府办[2006]282号)、等相关文件制定本规程。

一、报销范围

1、报销对象:参加厦门市医保的人员、及委托社保机构管理的各类人员(离休干部、5.12退休干部),上述人员均简称参保人。

2、支付范围:

(1)本规程中所指的医疗费用,是指参保人因病在国内(港、澳、台地区除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急诊除外)发生的、由参保人现金垫付的、且符合《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管理办法》、《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

(2)社保经办机构依照医保相关文件规定的诊疗项目最高限额支付标准,对参保人所提供的诊疗项目材料进行审核,本地和外地的诊疗项目费用,一律按照《厦门市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标准》结算支付。 (3)已由其他险种、第三方责任人赔付的,或慈善捐助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再予以支付。

3、报销类别: (1)异地就医的费用:

①已办转外就医、异地工作、异地安置或异地居住等手续的就医费用;省医保联网不能正常刷卡的费用; ②办理“异地报备”选定的药店购药的费用;

③外地出差、探亲、旅游期间的急诊(急性病)费用; ④异地安置、异地工作人员医保内体检的费用; ⑤异地分娩的医疗费用;

⑥属于《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未办转外就医(异地报备)手续异地医疗费处理的通知》的异地医疗费。 (2)本市就医的费用:

①社保计算机系统停机或故障期间、社会保障卡(原IC卡)挂失期间(含挂失前应急就诊时的当日费用,发票须经社保经办机构盖章确认)、社保制卡延迟期间、每月门诊超20次就诊限制的费用; ②参保人工作单位或身份变更后次月内续保暂停期间、地税托收延迟,到帐月1日起发生的费用;

③120院前急救(医药费部分)、急性病门诊当天费用;

④离休干部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因临床需要并经审批,由所在医疗机构提供的医保目录外药品、诊疗项目和特殊材料的费用; ⑤肾移植、骨髓移植等特定病种的参保人垫付费用;

⑥新生儿按规定及时投保,且是新出生三个月内垫付的医疗费用; ⑦在尚未开通刷卡的,按协议管理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中发生的参保人垫付的医疗费。 (3)其它医疗费用:

①参保人因交通事故,其本人承担责任部分的医疗费用(酒后开车或无证驾驶者等其它自我故意行为所致者除外); ②参保人交通事故本人无责,但肇事者逃逸无法追究责任,时间超过一年的;参保人受他人伤害、且伤害人无法追究(属本人参与斗殴或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者不能报销),时间超过一年的及其它另有特殊情况的,须经医疗费报销审核小组讨论审定,按审定结论处理。

二、具体要求

1、参保人属转外就医的,须事前按《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转外就医管理暂行办法》办理“转外就医”审批手续(如

病情紧急,须转外入院7日内补办审批手续),就医终结后,凭附表中所列材

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审核结算;同次转外住院因病情确需延期的,须在期满之日起7天内携转入医院出具的病情近况治疗证明、到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办理延期手续。

2、参保人属异地安置、异地居住、异地工作的,须事前按《关于在异地工作、居住的医保参保人员实施报备工作的通知》办理“异地报备”审批手续;已办理异地报备的参保人需转外就医的,须由报备的三级医院出具转外建议书并加盖公章。

3、参保人外地出差、探亲、旅游期间因急性病产生的医疗费用,须提供单位或社区出具的证明并加盖公章。

4、在异地住院期间需进行所在医院以外的他院检查和治疗时,须经所在医院的科、院两级书面审批,此审批件作为报销凭据之一。

5、异地分娩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并提供单位产假证明。

6、灵活就业等个人参保人员因就业而长期居住外地:超过6个月的,由个人申请报备后按异地工作人员管理;若外出工作时限小于6个月的,仅限于急诊费用的报销和慢性病的门诊维持医疗,除需提供外地的工作证明材料外,后者还需提供平时在厦有关的医疗门诊病历。

7、未办转外就医(异地报备)手续的异地医疗费:

(1)属于恶性肿瘤病例治疗方案疗程内的化疗放疗及定期复查,申请报销时提供除简明表中所列的材料之外,还需提供原转外就医医院开具的后续化疗放疗治疗方案及疗程证明;

(2)在厦住院期间无人照顾,确需投靠直系亲属,并在当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的,申请报销时提供除简明表中所列的材料之外,还需提供当地居委会开具的直系亲属关系证明;

(3)在职人员外出学习、退休人员外出期间的慢性病的门诊维持医疗,申请报销时,须提供除简明表中所列的材料之外,前者提供外出学习通知书、后者还需提供平时在厦有关的医疗门诊病历; (4)参保人对政策不了解,其疾病又确需转外住院医疗,且是第一次未办转外就医手续的;

(5)虽已办转外就医手续,属于超转外医疗期限而无延期医疗证明的,申请报销时提供除简明表中所列的材料之外,还需提供原转外就医医院开具的延期治疗证明;

(6)参保人对政策不了解,转外医疗后自行转入当地其它同级或上级定点医疗机构医疗,又属第一次的; 属上述情况者,参保人在申请报销时,均须提交书面的申请报告和相关情况说明材料。

8、参保人属抢救的急诊、经确认属社保卡损坏或挂失期间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凭病历和费用清单报销。医保停机结算和医保计算机系统故障期间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须由院方备书证明并签章。

9、参保人因交通事故发生的先由个人垫付的医疗费用,至医疗终结后,持交警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凭简明表中“本地门诊”、“本地住院”所列材料,提交社保经办机构审核报销,医保基金支付比例以参保人责任比例为准。

10、参保人非本人责任而被他人伤害所发生的,或交通事故中本人无责,但肇事者(或伤害人)逃逸无法追究责任且时间超过一年的医疗费用,被伤害的参保人须写出申请报销的“情况说明”书,还须提交简明表中“本地住院”所列材料和公安机关的结案材料或证明材料由经办机构审核。

11、参保人员在本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当月就诊次数超20次的,须提供完整的门诊病历记录,次月起统一报销。

12、参保人员在本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期间,需要到本市其它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保范围内的检查、治疗和配药时,必须经所住医疗机构书面审批,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垫付,在出院结算时由所住院医疗机构报销,并纳入此次住院总医疗费用中。

13、参保人提供的票据必须符合财务票据管理规定,提供的材料须有相关的签章。

14、本市医保报销采用银行转帐支付方式,申报者需提供本地本市银联卡(所有信用卡及招商、中信银行所发的卡除外)。

15、委托他人代办医疗费用报销的,以被委托人出示委托人社保卡并提交完整报销所需材料为委托关系成立。被委托人还应出示其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银联卡的原件与复印件。(注:委托人的社保卡、被委托人的身份证、银联卡三张卡可一并复印在一张A4纸内)

三、办理机构

由厦门市、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负责办理医疗费审核报销。

四、报销时限

医保为每年7月1 日至次年6月30日。在外地发生的跨医保住院费用必须于该医保的6月30日预结,费用清单亦以6月30日为界分别打印。费用报销申报截止时间为次个医保的9月30日,逾期不予受理。

五、受理时间

经办机构受理医疗费用报销时间为每周一至五的正常上班时间内,如有特殊情况,由经办机构另行预约。

六、申报材料简明表

厦门市社保中心医疗费报销须知

附录1:医保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参保人员在6月30日前未出院的,须与医疗机构预结至6月30日的费用;在一个内发生的医疗费用必须在下一个开始后的3个月内(即9月30日前)报销完毕,除不可抗力因素外,逾期办理的,不予结算医疗费用。咨询电话:5369019,5369020 附录2:各区属参保人,单张发票报销金额,门诊小于1000元,住院小于4000元者,请到所属区社保中心报销。思明区社保中心:禾祥东路168号,联系电话5863095,58630077;湖里区社保中心:湖里区仙洞路1-3号,联系电话5635093;集美区社保中心:集美区滨海路898号3楼,联系电话6289981;海沧社保中心:滨湖北路9号,联系电话6051045;同安区社保中心:同安环城北路1号,联系电话7229192;翔安区社保中心:新店镇新兴街中段农行4楼,联系电话7889775

第7篇:南宁、成都、厦门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做法和经验

成都、南宁、厦门市始终以现代文明城市管理为标准,着力提高市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参与率、满意率,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成就了全国文明城市的新形象。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要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如下:

1、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成都、南宁、厦门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不是文字口号,而是用具体的行动作注解。成都市文明办喻副主任在交流领导重视时说,在去年“5?12”特大地震灾害面前,5月14日,市委书记、市长专门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决不松懈”的工作目标,统一了全市的思想;去年,市委书记、市长主持召开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项工作会议多达22次,在成都市各项工作中前所未有;市委书记、市长授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抓创建工作,在权力、政策上给予全力保障,创建工作常委会做到有求必应。南宁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设立了7个工作部及1个办公室,每个工作部由1位市级领导担任,各负其责,共同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任务。厦门市坚持“主官主责”,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凡文明委重要会议必亲自参加;认真落实“点评制度”,书记、市长、副书记每次“点评会”必有一人参加才组织召开,“点评会”主要是讲问题,落实整改。

2、明确创建工作目的,以行动感化市民。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要目的之一,如何提高市民文

明素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市民满意率、参与率、知晓率,对创建工作满意了,市民就会参与到工作中来,满意了市民就会主动去了解创建知识,自觉的在行动上规范自己行为,最大限度的维护文明城市的形象。成都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工作平台,服务于民才是创建的根本”,按照这种工作思路,成都市创建工作狠抓“惠民工程”,着力解决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基层群众解决困难,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市民真正感受到创建工作不再是做形式,是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形成老百姓与政府的联动,2008年年初市城调队在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市民满意度调查中市民满意率仅有百分之六十几,经过几个月扎实工作,在国家暗访组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到达90%以上。南宁市组织开展“我为创建献一策”活动,广泛听取民情、民意,共收集建议、意见9万多条,通过解决市民的意见、建议,让市民感受到创建就是为了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和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把“要我创”变成了“我要创”。厦门市作为2届全国文明城市,“为民创建、创建惠民”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的创建理念,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小区的作用,为群众办事、服务市民,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各项惠民政策、服务制度落实非常到位,市民对市委、市政府工作满意率非常高,国家暗访组测评满意率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

3、措施有力,监督到位,工作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责任分解全国各城市基本一致,但工作落实情况大相径庭,从三个城市的工作方法上可见一斑。成都市成立了测评组、综合组、督查组、宣传组,测评组由市城调队负责,按照合同完成测评工作,明确要求测评结果不得高于国

家暗访组测评分数,并将测评结果和问题提供给综合组和督查组,督查组抽调全市各部门共80多名骨干组成,对测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未整改的进行摄像,将问题整理汇总到综合组,综合组将未解决的问题整理上报市委常委会研究解决,如责任单位、责任人未尽责的将被问责,宣传组围绕工作情况进行正面宣传报道和问题曝光,同时健全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南宁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增强职能部门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厦门市成立了9个工作组,按照宣传文化组、政法组、卫生组等各大系统为一组,市领导担任组长,负责本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的落实,人大、政协、媒体负责监督,发现的问题汇总到文明办,由文明办负责策划点评会,常年坚持“点评会”制度,凡是存在的问题在点评会上被指出,各组长按照责任分工整改,到时间未进行整改的将上报市委常委会,职能部门主管在常委会上书面汇报未整改原因,通过这些措施极大的调动各职能部门工作的积极性,拉开各城市间创建工作差距。

4、着力打造亮点工程,增强城市创建竞争力。全国各城市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均完成了大量的工作任务,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内容,不少城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城市的工作比命名的全国文明城市完成的许多指标更加出色,但被命名的这些城市却能脱颖而出,得益于在打造亮点工程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从成都、南宁、厦门市的情况看,它们都获得国际、国内多项先进城市荣誉称号,如联合国人居奖、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成都市在宣传“抗震救

灾”精神上,影响深远,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为国家示范地区。南宁市“城乡清洁工程”经验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推广,“能帮就帮”的南宁城市精神,被南宁市望州南社区用行动诠释后,在中央、省、市被充分肯定和全国推广,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成功建设,被联合国推广为亚洲更安全城市范例。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安居房建设的样板,社区“除癣队”、厦门大学教授在国际马拉松赛道上常年发现并解决问题事迹,一直被市委、市政府广泛宣传,大小亮点工作为这些全国文明城市注入了生动的内涵。

5、统筹兼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成都、南宁、厦门市都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平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一是注重协调发展,围绕综合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强劲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二注重可持续发展,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提升市民素质上抓宣传教育武装人,抓道德规范塑造人,抓社区建设温暖人。成都市的统筹城乡发展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在环境建设上,南宁在“中国绿城”的基础上,又将建设“中国水城”。厦门市正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工程。总体而言,三个城市都是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内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创建工作,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许多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加以学习和借鉴。

第8篇:厦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之20条标准问答

1、 厦门市哪一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答:2005年。

2、 文明城市的概念是什么?

答: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发展和谐的城市。

3、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四德建设”指什么?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4、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社会公德包括的主要规范是什么?

答: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6、职业道德包括的主要规范是什么?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7、家庭美德包括的主要规范是什么?

答: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8、近两年,我市围绕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开展哪些主题活动?

答:“共倡文明礼仪,同迎中外宾客”,“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荣辱在心中,文明在厦门”、“文明重在行动,喜迎盛会佳节”,等活动。

9、2007年9月,我市表彰的首批道德模范有哪些?

答:助人为乐模范:黄仲咸、林圣雪、黄美德、郑金达、王大雪;见义勇为模范:吕志华、吴东亮、陈明嘉;诚实守信模范:张春楼、孙吉龙、黄文传;敬业奉献模范:冯鸿昌、汪星、郑小瑛、彭军、郑聪明、苏玉荣、叶章旺;孝老爱亲模范:林静端、陈亚凤。其中林静端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10、厦门市的特区精神指什么?答:开明、守信、开拓、竞争、奉献。

11、近年来,厦门市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我市率先在全国大规模推出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把占城镇人口50%低中收入人群纳入了住房的保障范围,首批近300户已经拿到钥匙。

12、近年来,厦门市各单位和社区组织开展的慈善捐助活动主要有哪些? 答:万人献爱心、慈善一日捐,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全市广大党、团员带头参与,全市干部群众广泛参与。

13、市政府部门在处理食品中毒、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答: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体系和应急预案,加强管理,有效防患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

14、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育部门规定要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多少?答:至少一个小时。

15、厦门市为丰富社区、农村、企业干部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了哪些活动? 答:坚持开展“三下乡”、“七进社区”、“激情广场”、“温馨厦门”、社区文化艺术节、企业文化节等活动。

16、近年来,我市各单位和社区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及公益性活动主要有哪些?答:①“八荣八耻”荣辱观、诚实守信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②“温馨厦门”、“和谐 2

社区”等各种形式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 ③种植、保护花草树木等绿化活动; ④扶贫济困,帮助孤、老、残、弱等人群的活动; ⑤“和谐邻里节”活动等。

17、我市各新闻媒体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的做法是什么?

答:主要是开辟专栏,如电视台的“十分关注”、“特区新闻广场”,厦门日报的“我帮你说”,厦门晚报的“我要说”等。

18、厦门市在就业方面重视维护男女平等主要体现在哪里? 答:就业机会上体现男女平等,工资待遇上体现同工同酬。

19、厦门市各级政府注重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主要体现在哪里?答:一方面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在公共图书借阅、公园免费开放、公益性文艺演出、举办公益性展览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20、厦门市如何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答:一方面严厉打击制作、传播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文化产品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不断丰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厦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 2007年12月

第9篇:新加坡城市管理经验对厦门的启示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 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 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全面发展,注重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的原则,中共厦门市委党校在“ 十一五” 第一期中青年干部班实施常规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全班学员分设“ 城市管理” 、 “ 行政效能” 、 “ 土地管理与住房制度” 、 “ 港口物流” 四个课题组,分别由中共厦门市委党校指派专业骨干老师指导。 四个课题组成员,先在厦门作了深入调研,2006年 11 月 5 日至 12 日赴新加坡公共事务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和考察,学习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四个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集大家智慧形成了四个调研报告。为了充分发挥这批成果的作用,本刊在这一期加以刊登。

一、新加坡城市管理中值得厦门市借鉴的先进经验

新加坡城市与厦门城市有共同的属性,诸如:( 1)新加坡与厦门均为海岛或滨海城市,地理等自然情况有类似之处;( 2)新加坡为城市国家,厦门市城市化率也非常高,城市管理有其共性的一面;( 3)新加坡人口为 410 余万、 外来流动人口 80 余万,厦门市人口为 220 余万元、其中外来流动人口为 80余万,外来人口组成相差不大,其管理方式也有共同的要求;( 4)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且保持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厦门市在保持经济、 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方面也取得较好成效,城市发展思路有其一致性;( 5)新加坡的人文历史具有中华文化的渊源,其城市建筑也有闽南特色,新加坡与厦门的城市管理文化有相通之处等。新加坡与厦门两地的城市共性,决定了两个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相互借鉴的可能,实践中两地已有相互借鉴的先例,特别是厦门市近几年来在城市管理方面借鉴新加坡有关经验也取得了成效。

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新加坡与厦门两个城市之间也各有其特质。厦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了特殊的经济、 社会和城市问题;厦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自己的进程和特殊性;厦门市行政管理体制及法制环境、基层社区制度等方面有其不同点。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学习新加坡城市管理经验必须紧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抄,而是力求在借鉴中有所取舍、 有所创新,务求实效。为此,从比较研究出发,我们总结出新加坡城市管理中可以值得厦门市借鉴的经验,主要是: (一)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成为世界闻名的“ 花园城市” ,为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树立了现代都市发展的典范。新加坡城市管理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与其树立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它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法治保障。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将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作为城市规划、 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目标,不断完善、 不断超越“ 花园城市” 建设。新加坡城市规划分概念规划和总体规划两个层面。概念规划主要制定土地和交通的规划蓝图,更多的是对城市发展框架的研究。总体规划是在概念规划基础上,整合 55 个分区的控制性规划编制而成,为法定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城市管理发挥法律作用。

其次,强调服务优先。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愈凸显的大背景下,新加坡政府转变传统管制思维,树立亲商思维、 服务理念,政府行为要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再次,加强法治保障。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家,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特权,法律之上没有权威。新加坡城市管理在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了长效管理。

(二)具有科学的城市管理体制

新加坡城市管理体制的特点在于: ( 1) 城市管理部门职责明确。在新加坡城市管理中,国家发展部等行政部门之间职责是法定的,特别是有关部门下属的多个法定机构,均由议会授权设立。( 2)城市管理协调有力。新加坡城市管理涉及诸多相关部门职责,有些管理也存在衔接、 配合等问题,为了增加管理合力,成立了 “ 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 ,这个跨部门的委员会在拟定政策、 综合协调有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建立严格的考评监督制度。建立一套完备的、操作性强的考评体系是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一个有效方法。其考评项目非常体系化,对每项指标都有十分具体的评分标准,这就减少了考评中的人为主观评判程度,硬化了考评工作。( 4)社区自治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加坡政府在城市管理上很有特色的一点就是社会和公民角色的确立,并使其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新加坡将城市划分为 5 个社区,并设立社区发展理事会,在推动社区自治和参与城市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具有健全的法制环境

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家,城市管理的法制化水平较高。新加坡建立了一整套严格、 具体、 周密、切合实际、 操作性强、 没有回旋余地的法律体系,可谓是“ 管得严” 。一是立法严明、 严密;二是执法严实、 严正。

二、 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分析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作现状,并与新加坡城市管理相比较,从中看到厦门市城市管理中的合理因素,有利于传承城市管理体制中先进做法;从中发现厦门市城市管理中的不足,有利于明确改革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重点。 (一)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中的合理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环保城市、 国家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奖、 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等殊荣,这充分表明厦门市城市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表明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运作良好。

一是基本建立了“ 两级政府、 三级管理” 的城市管理体制。

目前,市政府成立了城市规划、 土地管理以及城市管理等决策机构和协调机构,实行市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和管理;区政府实行地域管辖,具体负责城市管理相关工作;有关城市管理行政许可权和行政执法权等事项由市、区政府部门分工负责,且事权管理中心不断下移,诸多管理事项由街道具体实施,居民小区配合落实。这种管理体制,其特点是: 突出宏观决策和调控,加强城市目标管理;突出协调,保障管理有序;突出层级管理,调动各级积极性;突出群众参与,动员居民、 单位参与管理。

二是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和省政府的 2002 年批复,厦门市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试点。从此,厦门市多年来运作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市城监支队行使综合执法权)转变为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2004 年厦门市人大常委制定出台了 《 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规定》 ,标志厦门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是城市管理法制体系基本建立。

多年来,厦门市重视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先后出台了《 厦门市城市规划条例》等几十部城市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将城市管理各个领域均纳入法律调整范围。 (二)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诚然,厦门市城市管理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不容忽视其中存在的不足。随着厦门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管理难度加大,问题增多,情况越来越复杂,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出现了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城市管理理念上尚存在一定偏差。在城市急剧扩张中,人们愈来愈重视城市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强调城市管理的效率,有时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得到全面坚持,城市管理服务意识没有得到明显增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反映在城市管理体制中,有时重行政权力的运作,管理中存在利益驱动。结果是对部门有利的事抢着管、 对群众服务的或难以管理的事推诿扯皮,没有很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反而损伤了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影响城市管理的效果。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协调力度不够的问题。为了加强城市管理,市政府设立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市容考评及城市管理等决策与协调机构,有的还下设办公室分别挂靠在规划、 土地、 市政、 建设等行政部门,这些决策与协调机构之间也存在有时衔接不够的问题,有关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 机构可以进一步精简。同时,城市管理部门之间、 上下级管理之间、 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之间的协调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是城市管理体制中存在职责不清的问题。一方面,从横向结构而言,厦门市城市管理涉及诸多部门,部门之间的职责存在界面不清现象。这次调研中,有关城市管理部门反映最多的是城市管理中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缺乏合力。例如停车场管理,涉及交警、 市政、 建设、 规划、 城管、 交通、 财政、 物价等多部门管理以及市、 区、 街多级管理,结果是至今厦门市尚未明确一个主管部门,各唱各的调,停车场管理的混乱就可想而知了。实践中往往是对某一件事情多个部门都可以管、也可以都不管。另一方面,从纵向结构而言,城市管理事权下放尚待进一步规范。在城市管理权限下放过程中,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临时性。有的事权下放还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尤其是街道管理事项增多,有的事项管时不合法、 不管时又导致相关管理职责不落实;有的是市级下放,有的是区级再下放,到了各区、 各街道,做法不尽一致,各有各的做法,从而引起城市管理体制上纵向职责分工不清的问题。

四是城市综合执法体制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就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范围而言,目前厦门市两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使的处罚权的法定依据是 《 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规定》 ,其中缺陷在于有的城市管理执法事项应当集中授予城市管理执法局行使,但未能得到法定授权。同时各区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使的职责范围也不一致,其中主要问题是有的区或部门自行委托或授权城市管理执法局执法,有的没有法定依据,属违法执法。就厦门市市区两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分工而言,也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市级对区级执法监督和指导不力的问题。在执法过程中,城市管理执法局集中行使处罚权后,特别是执法权下放到基层之后,受到行政干预越来越多,围绕所在政府的工作重点开展运动执法、 突击执法的多,而日常执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群众关注的执法活动少,执法不严、 执法不公、 有法不依和暴力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 完善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的对策

理论界比较认同的城市管理体制的概念,是指关于城市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 地位、 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及其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总和。城市管理

体制是确保城市管理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载体和保证,也是支撑城市管理系统的骨架支柱。城市管理体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 城市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体制、 领导体制、 市区街道的层级管理体制等,其核心是各机构间的职、 权、 责的配置问题。从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现状分析,不难发现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主要问题包括: 创新管理理念、 重构管理模式、 理顺管理职责、完善执法体制等。

(一)创新城市管理理念

在城市管理理念创新上,要借鉴新加的先进经验,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一是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思维转变。城市管理不能一味管人、管事、 管物,而是要日益重视城市管理在改善人的生存、 人的发展环境中的作用。为此,要强化城市管理体制中宏观调控职能,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城市发展目标。二是从以效率至上向服务至上的思维转变。城市管理不是为了形象工程,而是为了服务大众,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要强化城市管理体制中协调职能,增强行政管理服务意识,实现城市和谐管理。三是从以人治为主向以法治为主的思维转变。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是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的必然途径。为此,要强化城市管理体制中监督职能,不断推进法治城市建设。 (二)重构城市管理模式

从有关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及其运作协调机制来分析,主要的城市管理模式有:( 1)主管型政府管理模式;( 2)协调型模式;( 3)数字化型模式。当前厦门市城市管理模式主要是协调型,主要特点是各部门行使管理职责,城管办负责协调。虽然目前存在各部门职责不清而协调又不力的缺陷,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协调型城市管理模式还是符合本市城市管理实际的,不必推倒重来,而是应对症下药,在理顺职责的同时,强化协调的力度。为此,有必要研究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机构的问题。国家一个建设部,而到了厦门就有了建设局、 市政园林局、 规划局、 房产管理局等,城市管理还涉及交通、 公安、 环保、 工商等多个部门,多个部门之间职责界定不清,同时多部门工作需要进行必要的衔接,这都需要有一个综合机构进行协调和综合管理;同时城市管理需要建立长效的机制,要实施长远规划和宏观调控也需要一个综合机构牵头运作;城市管理的统一监督与考评工作也需要一个综合机构来开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城市综合管理机构。

这个综合管理机构应是: ( 1)综合机构。直接隶属市政府,将城市规划、 土地、 市容考评等委员会的办公室进行整合,相关职责交由这个综合机构统一实施;( 2)协调机构。牵头厘清城市管理体制中横向、 纵向部门的管理职责,指导和协调各部门、 各区的城市管理以及执法工作,实现城市管理的合力;( 3)监督机构。仅有协调没有监督是难以保证力度的,监督与考评有关城市管理工作,有利于有关方面严格依法办事,实现城市管理目标的实现。( 4)法定机构。通过立法明确该机构的法律地位及其职责,实行依法决策、 依法协调、 依法监督。在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机构时,还要注意这个机构不应是对外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职能部门,不属于增设一个行政部门,特别是要避免代替有关行政部门行使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 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行为,其职责主要应界定在宏观决策及行政部门之间协调和监督。 (三)理清城市管理职责

对城市管理中涉及的有关部门职责必须进行梳理,对市、 区两级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进行必要的厘清,还要对部门与部门的关系、 职能管理与行业管理的关系、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及市场调节的关系需要理顺。在理清管理职责时,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职责法定性,二是合理适当性,三是管理数字化。

具体而言,对厦门市市、 区、 街三级之间城市管理职责分工应当予以进一步规范。首先在授权主体上,应由市政府统一实施(可由前述的市城市管理综合机构行使) ,改变市直部门及各区自行擅自授权的做法。其次,在授权方式上,应依法办事。对其中有些管理职责属于法定分级管理或者法定并不明确的情况,市政府可以直接明确上下级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对其中有关职责法定市级或区级部门行使的,需要再下放的应当通过法定程序进行,不可以违法授权。再次,在授权范围方面,全市城市管理纵向层级管理权限分工应尽量统一,不能对各区、 各街授权有不同做法,同时各区有关城市管理部门设置及其职责分工也应尽量全市统一,还要兼顾上下部门职责划分的科学性、 合法性,以有利于理顺本市管理体制中层级管理关系。最后,授权管理应充分考虑发挥社区自治的作用。 (四)完善城市管理执法体制

一是进一步扩大集中行政处罚范围;二是市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执法职责分工,应注意相关管理权限层级分工要求,既考虑管理与执法的实际需要,又要兼顾执法效率和效果;三是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可在街道、 社区设立分支机构;四是综合执法问题,不能视管理相对人为“ 敌人” ,动不动就用几个“ 大盖帽” 去管一个“ 破草帽” ,要纠正野蛮执法、无理执法、 滥用联合执法等倾向。

四、 关于完善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的几点工作建议

总的来说,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是符合城市管理发展需要的,但也存在不和谐之音,需要不断改革与完善。近期,可以就完善厦门市城市管理体制开展如下几项工作: (一)抓紧组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

在目前市城市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进行充实调整,整合本市有关规划、 土地、 市容等方面的协调机构办公室的职责,由市政府设立城市综合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编制全市城市管理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综合组织协调、 监督检查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负责城市管理考核及投诉处理工作,指导各区城市管理工作,指导城市管理执法局执法工作,负责城市管理数字化管理与应急处理等。相关组建工作可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相关工作方案,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二)开展城市管理职责清理工作

目前厦门市正在进行行政执法依据梳理,该项清理工作需要进一步总结,特别是对各部门之间、 上下级之间的职责“ 结合部” 、 需要再清理,明确其职责界限。有些职责还需要经过法定程序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制度

厦门市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制度以来,需要进行适时总结。建议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牵头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对厦门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行政处罚权范围的界定工作方案,对实践中有的自行扩大处罚权的做法进行清理,对需要扩大处罚权的,应当通过立法程序、 法定委托或者报省政府批准等方式予以解决;二是拟定市、 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之间职责分工的具体办法,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三是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监督制度,切实解决有法有依、 执法不严等问题,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 (四)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

在城市管理立法方面,建议对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法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为重点,做好立、 改、 废的衔接,及时拟定一个近期立法规划和计划,以利于城市管理法制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近期需要抓紧开展《 厦门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的立法前期工作,构建厦门市城市综合管理模式。

在城市管理执法方面,重点加强执法责任制工作。建议由市政府组织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执法情况进行一次大检查,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监督措施,推进法治城市建设进程。

上一篇:走出留学法国的误区下一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