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硕士生(精选7篇)
华中科技大学于2010 年获得首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 于次年开始招生。2011 级录取20 人, 2012 级录取21 人, 2013 级录取20 人, 2014 级录取19 人。学生大多是全日制教学, 每年有近一半的新生是跨专业报考。
与新闻传播的本科教育不同, 华中科技大学的出版教育起点就是硕士, 这符合出版人才的需求特点, 但由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出版教育开始时间不长, 有很多教学问题急需探索和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在遵循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基本规范的同时, 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严格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 针对学校工科强势的特点, 积极思考如何将学校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出版教育优势, 研究强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教育文理交叉的特色, 旨在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理论教学、专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一) 确立合理的培养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培养的具体要求包括:第一,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出版职业伦理原则, 恪守出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 掌握出版编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具备从事出版工作所要求的社会科学和自然学科知识, 掌握编辑出版专业理论、编辑出版职业技术。第三, 能综合运用编辑出版和其他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出版传媒策划、编辑、运营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达到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新闻出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任职要求。第四,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第五, 身心健康。
(二) 设置全面的专业课程
根据全国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达的文件, 华中科技大学对出版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如下: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要求不少于42 个学分, 其中公共课4 个学分, 专业必修课12 个学分, 专业选修课6 个学分, 毕业论分10 个学分, 实践环节10 个学分。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出版学概论》《编辑原理与方法》等。课程设置涵盖编辑、发行、管理, 种类包括图书、期刊、网站、数字出版等方面, 理论课程与操作课程并进。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80%。考核办法可以灵活多样, 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 减少对机械性记忆的考核。
(三) 注重“双师制”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明确表示: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 (组) 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 (组) 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 并吸收出版传媒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特定领域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参加。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 聘请出版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学院聘请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等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物担任授课教师, 也兼任导师, 为学生提供很多业界帮助。这些业界导师有搞管理的, 也有搞业务的, 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丰富的业界经验与人脉资源, 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 推荐学生就业方面有着更侧重于实践性的作用, 与高校导师形成互补, 有效地优化学院导师队伍, 保证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全面性。
(四) 加强与业界的联系, 重视前沿信息
学校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 邀请出版业界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沙龙, 承办全国编辑出版年会, 及时介绍产业前沿信息。 学生对一系列前沿信息反映良好, 还经常吸引外院系学生参与。另外, 学校还鼓励学生报考出版职业资格考试, 让学生跨过这道出版界就业的门槛。
(五) 严格毕业论文审核
学位论文是对两年学习的实践总结, 也是对教学质量的考核。华中科技大学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应遵循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紧密结合出版实际问题, 面向出版应用, 分析研究要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 重点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出版实务问题的能力。论文应以出版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 具体有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等形式。学位论文完成后, 要有至少2 名副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修满学分,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出版硕士专业学位。
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的特色
(一) 起点高、融合性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教育从本科开始, 而出版教育是从硕士研究生开始的, 这符合出版人才的需求特点。 对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专业硕士的招生, 重视学科的融合性, 跨专业背景的学生更受欢迎, 拥有专业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受欢迎, 旨在培养拥有多领域知识, 既“宽”又“专”的复合型人才。
(二) 文理交叉
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传统的工科强校,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奉行“文理交叉见长, 复合特色取胜”的宗旨, 希望培养既有扎实人文社科功底又能掌握现代化传播工具的复合型现代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学院在本科阶段就开设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微机原理等工科课程, 这在全国是首例。
因此, 不同于其他高校偏文科的课程设置, 华中科技大学将出版专业硕士教育与计算机技术、 数据库、全媒体平台等融合, 更具有学校特色, 在专业中设有“科技编辑”一方向, 更利于学生发挥自身所长, 鼓励拥有工科背景的学生报考学习, 成为集技术和理论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三) 重视职业道德与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注重对出版专业硕士职业道德与能力的培养。 职业伦理包括出版职业道德与执业规则;职业能力包括出版职业思维、职业语言、出版编辑知识、方法、职业技术五个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内容主要表现为:第一, 系统掌握编辑、出版以及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第二, 系统掌握读者调查、市场分析、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宣传推广的知识与方法;第三, 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的方针、政策与法规;第四, 了解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第五, 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视野以及跨文化出版能力。
以上内容都融入了各门课程之中, 并通过课程教学、实践、专题讲座与研究等形式来培养, 注重对这些技能的综合应用。
(四) 重视实践教学
华中科技大学注重省内外实习资源, 鼓励学生在业界实习, 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对行业的了解。在出版专业硕士实习方面, 学校和院系给予了大力支持, 学院设有导师专门负责专业硕士的教育工作, 并可以与实习基地进行联络、协调、推荐。出版专业硕士在完成第一年的学业之后, 在没有课程的情况下, 学校鼓励其去实习。学校还在不断扩展实习资源, 希望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此外, 在课程设置的42 个学分中, 实践环节占有10 个学分, 可以看出, 相对于其他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环节分以下五个:第一, 专业文书撰写。就编辑出版工作涉及的主要专业文书 (比如选题报告、编辑加工记录、编辑质量报告等) 进行写作训练, 由具有实务经验的教师或实务部门专家讲授。第二, 专业设计。根据培养目标, 结合课程教学, 进行图书、报纸、期刊、网页等方面的项目设计, 由任课教师或实务专家指导。第三, 专业实训。按专业方向提供实训, 按专业由教师组织, 由实务专家辅助指导。第四, 专业课程实习实践。结合所学的专业课程, 以课程作业或者课程论文形式完成, 有专题调研或个案研究两种类型, 由任课老师组织。第五, 专业实习实践报告。在出版传媒企业实习4 个月, 要求认真撰写实习日志、实习总结, 由实习单位填写实习鉴定, 并加盖实习单位公章;回校后, 提交实习总结材料和实习鉴定意见, 并经学院组织专家组考核。实践考核方式多样且务实, 能真正让学生学到东西。
(五) 重视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分
作为专业硕士, 出版硕士与编辑出版硕士存在差别。编辑出版学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运行规律并对出版实践给予指导的一门应用学科, 旨在培养具有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教学与科研的编辑出版学高级专业人才;出版硕士更倾向于培养从事出版技术业务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更倾向于实践性与融合性。目前, 我国高校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受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较大, 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要求, 还没有转换到突出职业能力的导向上来。
华中科技大学重视出版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分, 在奖学金的评定上, 学术硕士的标准是发表文章数量, 而专业硕士是实践作品。专业硕士必须进行3个月以上的实习, 这一要求突出了专业硕士的职业导向, 学生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 找准方向。
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专业硕士在读生、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认为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一) 资金投入与教学时间问题
出版专业硕士的教育起步晚, 发展必然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实习建设、专家教学、内部管理上资金的投入不足;一些业界的兼职教师面临着固定的教学时间与自身工作安排发生矛盾的情况, 要求我们在出版专业硕士的教学时间安排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二) 对软件技能、营销、管理方面的培养缺失
虽然设有出版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数字出版技术等课程, 但据调查显示, 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后都认为自己对出版营销、 出版工具与技术的掌握不够, 这方面课程设置过少, 应当加大比重。
(三) 课程内容陈旧、重复, 缺少教材, 体系不完整, 实务课程较少
出版业作为传媒产业, 在互联网时代以飞快的速度更新换代, 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难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理论性课程, 容易让学生感觉陈旧无趣、不符合实际。对于研究生教学, 教材难以统一, 导师大多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自编讲义授课, 以课题研究带动专业教学, 难以形成知识体系。此外, 实务课程设置偏少的情况依然存在。
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教育的未来发展
(一) 明确培养定位
华中科技大学希望将学校特色优势变为人才教育优势, 将提高专业硕士教学质量、转变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当作重中之重, 在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 突出“应用性”, 实施专业化、学术化、职业化的教育。要求对出版管理、出版营销、编辑出版、数字出版等方向进行成体系的学习, 对学科的前沿要及时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引导研究生对实践应用大胆思考、充分创新, 提升想象力,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二) 明确专业方向, 发展文理特色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分为:大众编辑出版, 专业及科技编辑出版, 新媒体与数字出版, 出版经营管理, 出版营销, 出版国际化与跨文化出版。
由于学校出版硕士教育刚起步, 虽设立了不同的专业方向, 但在教学、划分方面还不尽完善。在今后的发展中, 应当设立多元发展目标, 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 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指导, 真正做到学生的“术业有专攻”。
结合工科院校特色, 着重发展新媒体、数字出版技术方向与科技编辑方向的教育。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概况、理论教育的空壳, 而是真正掌握前沿技术, 做到工科知识技能与人文社科素养的完美结合。
(三) 优化课程设置、与时俱进, 加大实践力度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具体形式, 也是人才培养的实质性要素。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出版硕士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也体现着学校教育特色与教学质量。
在出版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上, 首先, 要打好理论基础, 也为跨专业的同学提供学习空间。其次, 增加应用性、实务性课程, 掌握扎实的出版技术, 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再次, 要注重知识的更新, 不能一味讲授陈旧、过时的理论知识, 要注重产业的最新动态。
(四) 加强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的交流
出版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虽然属于不同的类型, 但学科内容上拥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应当鼓励两种类型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学术硕士的课程侧重于理论研究, 专业硕士的课程侧重于应用, 两者具有互补性。若将两种类型的课程融会贯通,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 培养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 这样才能让学生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建伟, 张锦华.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2]李文邦.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综述[J].出版与印刷, 2008, (2) .
[3]赵欣.出版硕士人才培养之我见[J].科技与出版, 2013, (11) .
宋洪昌,1945年4月出生于江苏溧阳,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1986年在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为该校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固体推进剂燃烧理论和超细粉体加工技术及表面改性等,同时承担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
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二),1997年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历年来还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4项,获发明专利多项,2004年9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他在教学中坚持知识与方法并重,科技与人文交融。1998年后,开始钻研汉字,另辟思路,方法独到,自创四言解字。已发表论文多篇。
诗歌作品
在乎他
(一)
貝至半豐當盡責,富在家中半之福
但看禍起乃過邊,窮富共河貴知足
卜准卜錯無所謂,只須自舟化之卓
道行萬歲天有意,德聚千秋在乎他
(二)
目中兩橫為之何,是他是吾共之和
人知吾他開天目,他吾同享乃共河
禹子啟私開了口,私獅同聲開獅口
帝易一巾入八口,商傷近音是為何
一卦一口入之腹,蒼天心傷淚如流
和墨化字書于帛,夏過之後是商秋
商丘相鄰開了封,商後周周凍裂鍋
五霸七雄留春禾,春光不久又夏荷
二十四人合一心,字是德也蜀漢劉
禮尚往來心相印,難用金銀買一和
儒學興時面目異,禮是境界無先後
天曲大同自自謙,神申遠去開新河
即使災星過了河,築舟行遠袁掌舵
且看簡字字之形,無元空卡莫入舸
幣弊同聲為之何,商傷近音問問我
五千年前造漢字,大學大問吉頁哥
辛卯十月十九日晨
③有效期内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1份(原件复试检查);
④本人详细简历1份(包括学习和科研情况);
⑤国家英语水平考试四、六级成绩单或证书复印件1份(原件复试检查);
⑥本科三学年成绩单及年级(或专业)排名,要求必须加盖教务处公章;
⑦其它材料:在校期间若有发表的论文或文章、科研成果、获奖证书等材料复印件1份(原件复试检查)。
3.资格审查
我校研招办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查,确定复试名单,并通知考生参加复试。
三。复试
1.复试时间(10月中旬,具体时间见网站通知);
2.复试内容包括:
①英语口语、听力测试;
②专业课考试(各专业复试科目见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③综合面试;
④体检。
四、录取
根据复试成绩分学科择优录取,拟录取名单在研究生部网站上公示。
公示结果无异议且体检合格者,学校将发同意接收函。收到拟接收函的学生,必须凭就读学校相关部门发放的.校验码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网上报名,并按要求到当地省市招办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网上报名完成后必须将经省市招办盖章的《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于2010年11月10日之前交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寄以邮戳为准),否则不予录取。
地址: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400065
五。录取奖励政策
凡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第一年享受二等(7000元)及以上研究生奖学金,其中复试笔试成绩排名前30%且综合面试成绩为优者,第一年享受一等研究生奖学金(10000元)。在此基础上,对来源于“985工程”、“211工程”大学以及以电子信息行业为背景的电子信息类大学的推免生被我校录取后一次性再奖励3000元。
六。其他
1、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允许再参加全国统考,否则将取消推荐免试资格。
2、在开学报到时,我校将进行资格复审,若发生下列情况将取消录取资格:
①取得初取资格后,受到纪律处分或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未通过;
②入学前未取得学士学位或本科毕业证书者。
③不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或因身体缺陷、疾病而不能继续学习者。
3、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双向选择”进行就业,否则视为本人违约。
单位代码: 10617
单位地址: 重庆。南岸。重庆邮电大学
邮政编码: 400065
联系部门: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 系 人: 章甫
联系电话: 023-62460038
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一)推荐免试科学学位硕士生 1.基本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者,须参加推荐复试,方可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简称推免资格):
(1)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2)无违法记录,能达到学士学位授位条件;
(3)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或获得四级证书(外语为小语种的申请者必须达到同等水平);
(4)在读期间必修课平均成绩排名居于本专业前30%且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排名居于本专业前40%,并具有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2.直推条件
达到基本条件(1)至(3)及必修课平均成绩和大学生综合测评均居于专业前60%,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直接获得推免资格:(1)被评为学校优秀学生标兵;
(2)以第一作者在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者;(3)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含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国家奖励,一等奖排名前三,二等奖排名前二,三等奖排名前一。3.破格条件
达到基本条件(1)至(3)及必修课平均成绩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均居于本专业前60%,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破格申请推免资格:
(1)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或以第二作者在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获得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含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国家奖励一等奖的四、五名,二等奖的三、四名,三等奖的二、三名;省(部)级奖励特等奖排名前三,一等奖排名前二,二等奖排名第一;(3)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者;
(4)参加全国一级专业学会或省(部)级以上政府组织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等专业比赛,获得三等奖以上者;(5)在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方面有突出特长者。
4.被推荐免试科学学位硕士生一般应纳为学术型研究生类别培养。
(二)推荐免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
1.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2.无违法记录,能顺利获得学士学位。
3.在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方面有突出特长者优先。
(三)接受校外推荐免试硕士生
1.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2.取得了本科就读学校的推免资格。
(四)免试推荐到校外攻读硕士生
学校将按照教育部规定要求,推荐一定数量获得我校推免资格的同学到校外攻读硕士生。
专业名称
报名人数
录取总数
其中:公费生人数
一、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设计) 的指导思想
(一) 以“少而精、高质量、有特色”为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设计) 的宗旨
以培养适合于现代公共卫生体系, 特别是大都市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涉及的动物医疗、动物检疫、动物保护、兽医执法与管理等部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兽医技术、执法与管理的人才为目的。确定了培养宽基础、多交叉、重实用的兽医硕士专业培养思想和理念, 积极探索和构建不同于传统农业院校、不同于全日制硕士、体现综合性大学的兽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设计) 模式。
(二) 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优势进行学位论文相关课程和教材建设
充分利用上海交通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 依托生、农、医、药学科大平台, 依靠学科交叉优势。课程建设上突出把握前瞻性、侧重实用性、服务大都市的特色;教材内容安排上适当引入其他学科内容, 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 将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渗透到各教材内容中, 每门教材都增加概论内容, 完整地表达本课程应包含的知识, 广泛涵盖学科相关领域理论知识和发展动态及发展规律[2]。
(三) 结合学生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确定论文研究方向、内容和管理措施
坚持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与学生所从事专业结合、论文内容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论文实施与学生工作相结合的选题原则, 我们认真研究了上海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对兽医专业硕士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全面把握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的知识结构和实际需要, 认真了解国内各高校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设计) 的成功经验和我校百年来积累的优秀教学传统, 明确了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设计) 主要研究和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兽医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二、论文设计方案的实施
(一) 构建符合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设计) 新模式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充分发挥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的优势, 建设的课程具有鲜明的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特点, 体现共性与个性结合、宽广与精深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 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研究生知识结构, 有利于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 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开展创新性研究[3]。
1. 课程体系建设。
在制订培养方案时, 我们在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 力求和现代公共卫生安全发展和上海大都市发展相结合, 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内容, 突出了涉及公共和食品卫生安全领域课程的比重;充分利用上海交大学科交叉优势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丰厚的人文积淀, 除设置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公共课以及本专业发展规律专业领域课以及专业课程外, 顺应上海大都市对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 设立宠物疫病诊疗学、人兽共患病与公共卫生安全等课程, 利用建立的兽医生物技术论坛机制,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讲授学科发展前沿趋势, 使学员始终掌握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同时, 设置动物性食品安全、兽医法规、经济动物观赏、动物保护、模式生物学等方面的相关课程作为选修课, 以突出本专业把握前瞻性、侧重实用性、服务大都市的特色。
我校兽医硕士专业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类[4]。所选的学位课和非学位课都是必修课, 都必须列入培养计划, 且满足规定的学分要求。为拓宽知识面设置的其他课程为任意选修课, 不列入培养计划。本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任意选修课科目比较多, 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大,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体现了交大整体办学思想和理念。
2. 建设新的教材体系。
从全国范围来讲,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开设相对较晚, 由于其和全日制兽医硕士有明显区别, 二者教材不能互用。从该学科的发展趋势看, 国内越来越多的院校都开始开设兽医硕士专业, 国内尚没有适合于兽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完整教材体系, 至于综合性大学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的教材则更是短缺。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点是上海交通大学新设的, 由学校办学定位所决定,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课也有较大差别。所以我们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用的都是自编教材。为了适应这种形式的需要, 我们编写自编教材, 力求适应综合性大学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 在教材内容安排上进行新的探索, 适当引入其他学科内容, 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 力求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将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渗透到各教材内容中, 力求保持教材的新颖性;每门教材都增加概论内容, 力求能完整地表达本课程应包含的知识, 广泛涵盖学科相关领域理论知识和发展动态, 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
(二) 论文 (设计)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是兽医硕士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兽医硕士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我们坚持创新性与实用型相结合、学位论文选题与学生所从事专业结合、论文内容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论文研究实施与学生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突出专业学位论文特点及其与全日制硕士论文的区别[5]。探索出一个适合于现代公共卫生安全事业发展的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模式。
1. 论文的选题。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当地生产实际, 和学生所从事的技术和管理工作相关, 应是当地兽医领域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包括针对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应用背景的问题, 应有先进性和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保证学位论文必须由攻读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者独立完成, 能体现其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论文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水平标准的界定。
坚持创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能体现创新性, 又要和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有区别[6], 突出专业学位硕士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界定的标准是在研究性质上不搞基础研究, 而注重应用研究;在研究手段上不要求高、精、尖, 而提倡成熟实用的技术;在研究内容上不要求追踪前沿, 而一定要和实际问题关联。
3. 论文 (设计) 的管理制度。
本论文设计模式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制定了适合于论文 (设计) 新模式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并使之制度化, 以保证该模式的顺利实施, 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 建立导师组制度。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小组集体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我们实行的是双导师制, 即成立导师小组。为了保证论文研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我们规定第一导师为本校教师, 第二导师是学生工作所在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确定导师的时间也比较早, 一般不晚于第二学期, 可以尽早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也有利于提高论文研究的质量。 (2) 坚持与学生工作相结合进行论文研究的实施。尽量把研究的实验工作安排在有实验条件的学生所在单位的实验室。没有研究条件的学生则实地采样后到第一导师所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这样既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也能提高研究工作效率, 保证研究工作质量, 同时也能使科研成果为所在单位的生产实际服务。 (3) 重视论文开题环节。规定学生于第二学期末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 并在第三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进行可行性论证, 经认可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为了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我们很重视开题环节, 开题报告委员会主要由校外专家组成, 有利于严把开题关, 为论文研究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 严把论文的中期考核关。规定学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的半年左右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时兽医硕士专业学生应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阐述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包括所完成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以及所获得的结论, 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需继续完成的研究内容进行论证。和论文开题管理一样, 为了保证论文顺利进行, 中期考核委员会也主由校外专家组成, 有利于严把考核关, 为论文研究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5) 设立校内自审环节, 增加论文审核比例。设立校内自审环节, 设定论文完成的截止日期, 给论文审核留够时间, 自审时严格把关, 决不护短, 这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自审后还要进行预答辩, 对于还没有达到要求的论文, 坚决延期;充分利用论文的盲审环节, 尽量增加盲审论文的比例, 这样可以使学生重视起来, 提高自觉性。
三、讨论
结合上海交大的办学定位, 我们认真研究了上海兽医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对兽医专业硕士人才能力和素质的需要, 确定了培养宽基础、多交叉、重实用的社会建设人才的论文设计思想和理念, 以此进行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设计) 模式探索。
建立服务于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设计) 模式新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上海交大理工科教学优势, 突出为国际化大都市公共卫生安全服务的特色, 在专业基础课上增加兽医生物技术比重, 增加和相关理工科内容的交叉, 专业课注重人兽共患病和公共卫生安全、宠物诊疗学等内容、增设兽医法规课程及预防兽医前沿内容。经过几年的运行, 我们编写的成套讲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而且已经得到国内同行认可, 许多院校向我们索求《人兽共患病和公共卫生安全》等讲义。
坚持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学生所从事专业结合、论文内容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论文研究与学生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初步形成了包括指导思想和理念、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论文选题原则以及研究内容界定标准和管理制度在内的、适合于现代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综合性大学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设计) 模式。
从2005年开始, 至今已招收七届学生, 而且招生数量呈上升趋势, 已毕业四届学生。同时我们也和兄弟院校进行了广泛交流, 听取多方意见, 力求进一步完善论文 (设计) 模式。该论文设计模式经几个教学周期运行后, 学生普遍反映良好。2005届、2007届毕业的学生论文各有一篇被评为全国兽医专业硕士学位优秀论文 (2006届没有评) , 随后各届毕业的学生中, 在加大盲审比例的情况下, 所有经校外专家盲审的论文均顺利通过并取得较好成绩。这说明我们初步探索建立的兽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设计) 及管理模式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欧百钢, 罗英姿, 伍红军, 李占华.我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5) :33-38.
[2]李海生, 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7) :59-63.
[3]张乐平, 罗丹.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主体的若干结构特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7) :28-31.
[4]张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思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 :52-53.
[5]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10) :1-7.
今年34岁的李强,拥有青岛大学文学硕士学历,曾在江苏一家报社做过记者,目前定居在青岛。7月30日,他读研期间的导师徐鹏绪教授带着他从青岛,乘坐近6个小时的大巴车来到莱芜技师学院报到。他即将在这里开始两年的焊工技术学习。
工作不满意,为生计频转行
李强是山东博兴人,农村家庭出身。1998年考入滨州师专中文专业,然后自学升本。“本科毕业后四处闯荡,找了几份工作都不太满意,就决定考研试试。”李强说,2002年第一次考研,但是由于知识基础薄弱又没有太多的学习精力,考研失败了。随后他又尝试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找工作,都不如意。后来他来到青岛求职,但道路同样不顺利,2005年他再次考研,成为青岛大学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
三年一晃而过,2008年毕业的李强再次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毕业之初,导师给他推荐了胶南一家房地产公司文案策划的工作。没多久,李强看到江苏一家报社招聘记者并报名参加,2008年9月份李强成为一名记者。“当时我爱人的工作一直调动不了,考虑到家庭因素,我主动辞职离开了报社。”不到半年,李强又回到了青岛。但之后他的工作也一直稳定不下来,3年多的时间里李强又先后做过一家民办学院领导秘书、个体企业行政专员等工作。
“虽然这些年工作一直没间断过,但我总觉得自己一直在漂泊,没有方向感。”李强说,他越来越感觉自己不适合文秘、行政等白领工作,而且每个月三四千元的工资让结婚生子的他在青岛难以安居乐业。于是,他与导师徐鹏绪商量着要转行,跳出“白领”这个让他感到苍白无力的工作圈。
不做“苍白领”,要做“金蓝领”
硕士毕业之后,李强一直与导师徐鹏绪教授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他“落魄”的状况也被导师看在眼里。“现在学术人才很多,像李强这样的学历继续做学术的话路更不好走,还不如转变观念去学一门技术。”徐鹏绪说,一件生活小事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有一次他家里水管坏了,找来个技术工人半小时就修好了,给了300元的维修费。
这让徐鹏绪联想到了李强。“现在的孩子有点学历的都挤破脑门地想去当白领,殊不知人多了以后这个白领的价码就变得苍白无力了,连一点气度和个性也没有了。当个技术工人有什么不好,照样能坐在咖啡厅里谈文化。”
两三年来,他与李强一直商量着转行计划。期间他们也考察过木工、电工、汽修等行业,最终觉得焊工比较有发展前景。李强甚至透露,这些年来,凡是能赚钱的项目他都考察过,包括倒卖西瓜、摆地摊、卖凉皮等。李强说,这些年的生活经历已经把他刚毕业时对于生活的理想主义都磨掉了,开始他也难以转变观念去做蓝领,但迫于生活的重压,他渐渐接受了转行的大胆构想。“在青岛,蓝领的工资要比白领高得多。”
导师牵线,来学焊工
远在青岛的李强为何千里迢迢来到莱芜拜师学艺?莱芜技师学院副院长陈明光给记者讲述了这段师生缘。7月份,他到青岛大学参加培训学习,在校园无意中结识了徐鹏绪,两人谈得十分投机。当徐鹏绪了解到陈明光是莱芜技师学院的副院长后,且从网络上查询得知该院的电焊专业省内有名,就把李强介绍给了陈明光。
“我们得知李强的基本情况后,感觉一个研究生愿意放下学历,重新进行开始一个新的行业,非常有勇气,我们愿意帮助他。”陈明光说。
“李强来到莱芜技师学院学习焊工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先例,这是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一次‘焊接’。但是我相信在三年五年以后,会有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进入到这个行列。”徐鹏绪说。
“这次转行绝对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李强说,通过在莱芜技师学院学习焊工技术拿到高级技工证后,希望能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技术移民的梦想。“能出国最好,不行的话就在国内找家企业,脚踏实地干活,争取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报名第一天,李强就到实习车间跟电焊专业讲师石峰学习焊条的夹持方法。
(三湘都市报 04 美编12)
【厦门大学硕士生】推荐阅读:
厦门大学硕士毕业论文11-13
厦门大学医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11-17
985大学--厦门大学11-18
厦门大学09-13
厦门大学管理学原理06-08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06-29
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07-11
厦门大学考研分数线09-09
厦门大学汉硕真题10-24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