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5036例临床分析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 正常活产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1‰~3‰, 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的生率高达2%~4%[1]。早期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婴幼儿语言、智力及心理发育。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并可以给予及时干预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总体目标, 降低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 新生儿听力筛查已被卫生部纳入常规检查项目[2]。为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 该院2010年11月—2012年10月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TEOAE) 共筛查新生儿5 036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分娩或剖宫产的新生儿6 781例, 其中男3 698例, 女3 473例;共筛查新生儿5 036例, 其中男2 806例, 女2 230例, 2例单侧外耳道畸形。正常足月儿4 033例, 高危儿1 003例, 其中足月窒息儿 (包括宫内、出生时、出生后窒息儿) 439例、早产儿336例、高胆红素血症186例、其他42例。初筛日龄为3~14d, 复筛日龄为42~90 d。

1.2 方法

1.2.1 筛查仪器

自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耳声发射筛查仪 (TEOAE) 。1.2.2测试方法与步骤清洁外耳道, 受检儿安静状态, 测试环境需相对安静, 噪音<45 dB。良好的房间通风环境, 分别测试两耳, 仪器自动分析显示结果, 判断外周听力正常为有肯定的耳声发射反应, 显示“pass”为通过, 如显示“refer”为未通过, 则需重复2~3次测试选择最后结果。

1.2.3 筛查程序和时间实行两阶段筛查

大部分初筛在出生3~7 d时进行, 初筛以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TEOAE) 筛查, 高危新生儿对双耳进行初筛一般在病情稳定后或出院前, 30~42 d内对初筛没有通过者采取TEOAE复筛, 仍未通过者建议家长及时到上级医院耳鼻喉科采取相应的诊断治疗。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完成,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初筛结果

初筛新生儿5 036例, 初筛率74.3%, 初筛通过率89.5%, 高危儿通过率比正常足月儿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注:χ2=95.5, P<0.05。

2.2 复筛结果

新生儿528例初筛未通过, 占总筛查数11.5% (其中正常足月儿338例未通过, 高危儿190例未通过) , 需在出生后42~90 d内复筛, 实际进行复筛的婴儿246例 (其中正常足月儿125例, 高危儿121例) , 复筛率46.6%;133例复筛仍未通过, 未通过率54%, 高危儿未通过率较正常足月儿高,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经过筛查程序第2阶段检查并进行跟踪随访目前已确诊高危儿听力障碍9例, 占总筛查新生儿1.8%。

注:χ2=92.5, P<0.05。

3 讨论

婴幼儿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3], 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卫生部规定的必行项目。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TEOAE) 是以短暂声刺激诱发的耳声发射, 是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可靠、有效、快速、简便、无创伤的好方法[4]。该院应用TEOAE仪器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初筛通过率89.5%;复筛通过率46%, 与有关报道一致[5,6]。该组统计结果发现高危儿初筛通过率低 (81.0%) , 复筛未通过率高达85.1%, 与正常足月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高危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高危儿中, 窒息儿、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其听力障碍发生率较之正常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高更显著, 原因分析与这些高危儿的病理因素密切相关, 新生儿窒息缺氧影响了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及声音的传导;早产儿内耳发育还没有成熟, 也和缺氧性耳蜗核和脑干损伤有关[7];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胆红素在听觉旁路特别是耳蜗核的沉积, 导致细胞膜破坏, 从而损伤神经细胞。因此, 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需告知家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结合听性行为观察法, 3年内每6月随访1次, 在随访过程中假若发现听力障碍应及早干预。

该院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复筛率过低, 只有46.6%, 与上海发达地区复筛率92.64%有较大差距[8], 分析发现复筛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交通不便;留守产妇多;家长感觉小儿听力尚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未引起家属足够重视。因此对家属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 (UNHS) 科普知识的宣教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必须告知家长筛查的重要性在筛查前, 筛查后对于听力筛查通过者需避免家长产生麻痹思想, 对于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告知他们按时接受随访的重要性。根据该地的特点, 制订合理的工作方案和流程, 如允许复筛时间延长到3个月等措施, 是当前基层医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有效途径。

摘要: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 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 减少听力语音障碍的发生;通过本地特征分析, 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方法 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TEOAE) 对在该院出生的503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 初筛未通过者于42~90d后接受听力复查, 仍未通过者建议家长及时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结果 筛查新生儿5036例, 初筛率74.3%, 初筛通过率89.5%, 高危儿初筛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复筛率46.6%, 复筛通过率46%, 高危儿未通过率比正常足月儿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新生儿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等高危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实施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是可行的, 但复筛率有待提高, 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听力筛查模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障碍,筛查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秋菊.新生儿聋病基因筛查一悄然的革命[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8, 16 (6) :83-8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 (2010年版) [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0.

[3] 黄丽辉, 韩德民.婴幼儿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46 (3) :186-189.

[4] 李家荔, 孔维佳.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听力学检查技术和各国运用现状[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2l (19) :909-912.

[5] 亓贝尔, 黄丽辉, 程晓华, 等.北京城乡结合部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 18 (1) :14-16.

[6] 余江萍, 秦琴.新生儿听力筛查118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2) :97.

[7] 查秀珠.641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12) :163-164.

[8] 谢锦红.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3) :25-26.

上一篇:中小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下一篇:煤粉厂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