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共18篇)

初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 篇1

一、尽快适应环境,树立必胜信心。尽快适应环境,包括对新同学、新老师、新集体的适应。只有尽快适应环境,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且要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千万不能听别人说初一数学难就轻言放弃。数学其实是不难的,只是理论性较强,不要害怕,更不要太紧张。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喜欢学、愿意学。

二、转变学习观念,寻找科学方法。积极适应中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新方法。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要跟上老师的步伐。尤其是当老师的教学方法不称你心的时候,更要主动去适应老师,而不应该怨天尤人,甚至抵触。

三、抓细学习环节,培养良好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一般来说,凡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进入初中,科目增多,难度加大。所以,我们必须把预习当做每天的必修课。课前预习是大家首次独立接受新知识,对新知识容易产生兴趣。通过

预习可做到心中有数,明白哪些知识点一看便会,不必在这方面多下工夫;哪些知识点通过思考后才会;哪些知识点通过反复思考仍不明白,这就是你听课的侧重点。能带着问题听课,你听课的效率就可事半功倍。也只有这样,学习才能获得主动。

2、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源头。跟上老师授课的思路,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上课注意力越集中,“卡壳”现象就越少。若某个问题没有听懂,你一定要先记下来,等课后再和同学们交流或请教老师。一定不要不了了之。

3、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初中数学内容丰富,课堂容量大,为了系统学好数学,从初一开始就必须培养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但有一点切记,不要只顾“记”而影响“听”,只有“听懂”“记”才会有效果。

4、养成认真独立做作业的习惯。数学作业是巩固数学知识、训练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有些同学视作业为负担,课后只凭着课堂上的印象匆忙作答,往往解法单一;有的还字迹潦草、马虎粗心、格式不规范、甚至抄袭。这就错失了训练良机,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业阶段的偷工减料,必然带来知识上的千疮百孔,为日后的学习制造了层层障碍。一丝不苟地对待每次作业,养成良好做作业习惯,是一个优秀学生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

5、养成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习惯。“实践出真知”。在动手实践中,能把书上的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和理解,并且在动手实践中,手脑并用,对同学们各种能力的培养很有好处。“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要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时要“多说,敢说”,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害怕自己说错,要把课堂

当成自己的家,把同学当成合作的伙伴。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达到动脑、动口、激发思维、活跃气氛的作用,达到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好数学的效果。

四、做一定数量的题,做一定质量的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这是不妥当的。我认为: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所学知识、方法掌握得怎么样。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我们应该追求做题的效益。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然后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总之,初一是同学们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成绩分化的重要阶段,但是只要我们做到以上几点,学好初一数学就会成为轻松而顺理成章的事。

附:初一学生的心声

我的困惑:

★我刚上初一,刚学数学就学得头疼,怎么才能学好呀?

★我小学数学也很好,但到了初中数学直线下滑,谁能帮助我呀?

★我不喜欢数学,有好多的公式,脑子也绕不过来弯?到底怎么办才能让我主动的去学数学?

我的体会:

★我有切身体会啊,我是初一的。小学的时候我数学一直是全班前三的,毕业考也考得很好。但是到了初中之后,我的数学成绩也开始下降了,我觉得可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1、没有适应初中的环境(我刚进初中时,上课就一直发呆)

解决方法:让自己努力适应,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逼自己做到,因为中考考不好,就意味着上职高、技校,那样就没前途了。

2、上课没有认真听(我们班就有同学上课做作业,导致没有听课,成绩下降)解决方法:认真听讲,不做和课堂无关的事情,要学会控制自己,方法同1.3、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有时候我们老师讲题的时候会跳步骤,对于咱这种没数学天分的人来说,要跟上就很困难了)

解决方法:先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如果老师允许课上提问,就要提出来;如果课上不能问,你可以下课先自己琢磨,或请教同学,实在不行,可以课后问老师。

4、作业难度较大,老师讲了听不懂(我们的作业都不是基础题,都是提高题,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偏难,导致很多同学对数学失去信心)

解决方法:听不懂就问,做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题就要和同学讨论(注意,是讨论),这样会加深印象,做作业时,可以把学的东西大概想一遍,然后思考一下,怎么样逆用。这些就是我总结出来的了,在初一成绩差了之后自己分析了一下,所以这个学期我成绩上来了,这个学期数学考试基本上每次都是满分的。

★我也是初一的学生,我自以为数学学得还不错,我的经验有四点:

1、做好课堂笔记,还有笔记的记号也要做的分明,会的;不太懂;完全不懂; 还有就是重要的定理;公式;还有重要的题型;这些在你的笔记上要一目了然,这样找起来方便,不至于需要时一时找不到而产生烦躁情绪,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

2、我要讲的就是学习兴趣,想学好一样东西首先就是要培养兴趣,从而才会在自己解决难题时体会到其中的无限快乐与成就感。

3、课后不要盲目做题库,那是盲目乏味的,题库里大多数都是会的,总是做既浪费时间,又会让人产生厌倦情绪,所以要有选择性地做。还有就是要去思考,研究不懂的题,即使有点懂了也要经常去看去琢磨,到完全掌握。那时带来的是成就感。

4、多交流,不是什么题都可以靠自己琢磨就能搞定的,需要互相讨论才会有好的方法。

以上四点,我认为前两点是最主要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有兴趣你才会自觉去记笔记,而且记的也会很认真。而有了笔记你在做题时遇到问题,知识点能够很快得到解决,这样你才不会对数学失去兴趣。

初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 篇2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从上课的第一天起, 教师就要向学生提出阅读课本的要求, 并且逐步指导他们阅读的方法。首先, 要帮助学生读懂数学语言, 课本不加以解释的词语, 像输入数、输出数、程序、拉力、压力等等。又如与语法要求有出入的语言, 像“两数相乘, 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某数加上2再乘以3, 得12”等概念, 教师要加以解释, 使学生能够读得懂。其次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概念和公式。初一课本对于概念的建立, 一般都由具体事例引入, 学生阅读时, 首先要弄清楚每个具体事例。如有理数的意义中引入正数和负数所举的例子, 如“北京冬季某天最低温度是零下3摄氏度, 最高温度是3摄氏度”等, 在学生理解这些事例时, 需要举出一些学生熟悉的类似事例, 把新概念理解建立在学生熟悉的事例之上。

指导学生阅读概念的过程, 可以通过课前布置的“阅读步骤和阅读提纲”来实施。如《同底数幂的乘法》:第一步, 公式引入的例子用了哪些已学过的知识;第二步, 举出一些自己熟悉的例子;第三步, 这些例子有什么共同之处;第四步, 怎样推导出公式am·an=am+n;第五步, 公式中的字母a、m、n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受什么限制;第六步, 怎么用汉语把这个公式表达出来;第七步, 怎样用同样的推导方法推出am·an·ap=am+n+p, 或用公式am·an=am+n推出上式 (即am·an·ap=am+n·ap=am+n+p) ;第八步, 公式的简单应用 (a、m、n各为一个数字或字母) ;第九步, 公式的变式应用 (a、m、n中的一个或两个为二次项式) 。

二、指导学生听课的方法

课前做好准备:按照教师的要求预读, 重温上次作业并更正做错的作业, 准备好课本、练习本、笔等, 还要在精神和思想上做好准备。

课上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领悟老师指导或讲解的内容。特别要重视预习中搞不懂的问题, 可把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加以比较, 加深认识。在不影响听讲的情况下, 可适当做些笔记。要开动脑筋想, 多问一个为什么。要勤动手练, 通过课上做练习题, 巩固当堂学习的知识。

三、指导学生对待作业的方法

作业前温习:回忆一下当天学习的内容, 把知识点弄清楚以后再着手做作业。

仔细审题:对于式题, 要看清楚每一项的字母、指数、系数和符号;对于应用题, 则要懂得每句话的意义, 弄清已知条件 (已知数量和数量间的关系) 及求解、要求、方法。

严格要求:解题要有步骤, 解法合乎规范, 书写工整, 完成后复查。

解题小结:要求学生不要为解题而解题, 每解一题都要进行小结, 使自己有所收获:解这一题用了哪些知识, 有几种解法, 哪一种解法较好, 为什么?解法的规律是什么, 得到什么启示或要注意什么, 这些是要明确的。

认真订正作业:不要怕做错作业, 但要找出做错的原因, 并自行及时订正。

四、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

思维的基础是已掌握的知识。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公式、方法等等基础知识, 并熟练掌握。要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如对几个乘法公式, 了解它们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并在此基础上牢记。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形式, 要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对于容易混淆的式子的读法, 如a>0和a≥0, (a+b) (c-d) 和a+b (c-d) , xy2和 (xy) 2, a2-b2和 (a-b) 2等等, 教师要加以指导。对教材中的公式, 要训练学生读出来, 如加法结合律 (a+b) +c=a+ (b+c) 可读作:“a与b的和加c等于a加b与c的和。”对于学生读错的地方, 要及时纠正, 如把代数式读为:“n乘n减1除以2。”这句话可译成代数式显然与前者不同, 它错在没有把先计算的括号内的两个数的差表达出来, 在对比之下, 指出这个代数式的读法是:“n乘以n与1的差再除以2。”

通过有针对性地指导, 要训练学生逐步形成比较与联想、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

指导和训练学生思维方法的同时, 还要注意训练他们思维的品质。如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当看到a时, 立刻能想到a>0, a=0或a<0的三种情况;看到|a|时, 能按上述的三种情况分别得出各自的绝对值;看到|a-3|时, 能从a-3>0, a-3=0, a-3<0三种情况分别求出绝对值。又如思维的灵活性和制约性, 计算 (1) 解时, (1) 中, 因为6是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先用 (-6) 乘括号内的各项后加、减是比较合理的算法; (2) 中, 因为5不是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则要按常规做法, 先计算括号内的数, 得出结果再乘以5。再如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课本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有不少好题目, 如《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中可加入下面的练习“下列各式的计算对不对, 如果不对, 应该怎样改正? (1) b5·b5=2b5; (2) x5+x5=x10; (3) c·c3=c3; (4) m3·n2=m5”等。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 篇3

【关键词】 高中 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21-01

一年一度的中考结束了,一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脱颖而出,他们升入高级中学继续深造学习。入学后,有一部分孩子很是苦恼:我初中的数学学得还可以,中考考得还不错,为何进了高中,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在某些学校,有相当多的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级分化,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习丧失了信心。究其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初中数学教材贴近生活,知识点少、浅、难度不大,而高中数学知识点多而杂,抽象性大,对学生的能力比如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要求更高一些。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学生不能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第二、高中数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老师上课的教学进度相应加快。他们不会像初中老师那样课上讲得慢又细,学生练习得多。而且老师在讲解时比较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解题时侧重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听课跟不上,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学习。

第三、高一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上课只满足听,没有记笔记的习惯;遇到难题不爱动脑筋,等着老师讲解或者对解题过程不求甚解;课后不能独立作业,一会儿翻书,一会儿问同学,甚至抄袭作业;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学习,缺乏自学能力;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总结,像完成任务似地匆匆完成作业,对不会的问题置之不理,得过且过。个别学生考上高中后,自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学习跟不上。如此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不能做到高中数学学科的有效学习。

那么能否在高一阶段学好数学,为以后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第一、及时调整状态,克服依赖心理。同学们要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弱,思维不够敏捷的同学来说,我们主张要课前预习,就是在课前先了解老师要讲的课的主要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结论,知识推导的过程,哪些例题,先理解后尝试自己动手做,做完后与书上的解法对照、比较、思考……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除了要认真听讲,还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适当的时候在笔记本上把难点和重点记下来,把重要题型的思路和方法记下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做个记号,留到课后去请教老师或同学;练习时,我们可以从一些比较容易的题目下手,逐渐找到解对题的感觉,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翁,才会以饱满的姿态去克服学习上的任何困难。

第二、及时复习,独立高效地完成作业。听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首先闭上眼睛回忆老师课上讲的主要内容,哪些例题以及老师分析的思路方法,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书和笔记本一一对照,把没记清的部分再记一下,然后动手完成作业。做题时独立完成,先从简单的题目开始做,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看看会不会有因为粗心或失误做错的题目,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学习完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和小结,复习方法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然后完成相应的单元练习。

第三、建立每单元的错题集,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解题和应试的能力。把平时作业和试卷上容易错的题目分章节记载下来,对错误部分订正并分析原因:是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错误;这条错题给我什么样的启示。这是做完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吸取教训,以防再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学好数学需要一定量的练习和检测。光纸上谈兵,不去做一定量的题型是不行的。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有没有真正的掌握。做题时,无论是作业还是检测,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面。

最后,课外之余有能力的同学要自学、研究。课外自学研究的目的是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进一步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围绕所学内容看一些好的参考书和数学杂志,做一些较新鲜或难度较大的习题。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新颖而有价值的题目、一些好的思维方法与解题方法,记下来以便进一步学习掌握。对那些基础较好、分析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选一到两个选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把研究过程和结果写成论文,用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基础不太好、分析能力一般的同学,应经常和基础好、分析能力强的同学一起研究、探讨一些数学问题,从中学习他们好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法。

总之,有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有勤奋钻研的精神,我相信,每个高一学生都能学好数学。

新初一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篇4

数学在初中是很受同学们重视的。因为学好数学不仅能让学生在考试中提高成绩,更重要的是运用数学知识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而且学好数学可以使思维得到训练,从而学习其他知识更轻松、有效。

学好数学的关键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存在着差异。小学数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初中数学则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关系进行说理的能力。初中数学中有一些开放性的题,还有一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题目,而且很多题目需要分类讨论,建立数学思维的模式,这些刚刚升入中学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些不太适应。对此,学生们不要心急,这是个思维转变的过程,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积累和有效地训练就能调整过来。初一的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公式及定理这些知识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学生应该注意听老师的引入及形成知识的过程,或是自己寻找定理和公式,这样不但记得牢还用得活。

恐惧心理也是初一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共性问题。因为多数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有的学生见到数学就害怕,不喜欢数学。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喜欢学,愿意学。诚然,数学有它枯燥的一面,但更有它有趣的一面,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学生可以试着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一方面,进入初中学生不习惯的还有数学解题格式的规范,这可平时学生多看、模仿课本例题及老师的板书过程,久而久之,这也会锻炼我们思维的严谨性。

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初一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在上课时要“多说,敢说”,也就是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要勇于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不要害怕自己说错,对于回答错得问题课后要自己总结。

对于当天的练习、作业,要认真完成。每次做作业前,可翻开课本或笔记,对于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先进行回顾,对于同类型的题目,不要仅仅套公式,套步骤。做完以后,还要多反思,此题可否还有其他解法。

初一数学怎么学好 篇5

一、心态

刚上初中,部分同学会因为小学的印象觉得知识特别简单,自己都会,就不够认真对待,靠自己小聪明应付,但初中课程特别是数学,难度开始加深,偏重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要学好并不轻松。要清楚认识到:小学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要去了解这些不同,并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特别是关于计算题,同学们都觉得简单,做错的原因都归结于不小心,马虎了。其实马虎就是一种能力欠缺。在小学阶段,很多同学对计算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进入中学后应该踏实下来把计算练好。建议可以利用扑克牌中2-10的牌,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一些速算训练。两个人就可以玩,人多更好,也可以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在闲暇时多练几次。一人发牌,一次一张,练习者迅速口算发出来的牌的和,一直累加,一旦算错,从头再来,或换一个人继续。多玩几次,潜意识中,学生的数感会得到加强,计算中的“不小心”概率会大大减少。

二、课前预习

小升初的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有预习也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实际上,预习是项大本领,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一次升华。预习主要步骤有:1.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2.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一定要反复阅读、分析、思考,并进行必要的识记。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个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3.做,尝试完成课后的习题,不太理解或无法解决的做个重点标记,带着问题自己从课本中去找答案,若能解决,则对自己原来的预习阅读缺漏作出补充;如果仍然不太明白,留待课堂观察老师怎么处理该环节问题。这样既提高课堂听课的注意力,也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问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反思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为何无法独立解决,是哪个部分没能突破,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确定方向。做好课前预习,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听起课来就会觉得很轻松,老师的问题也能积极回应,增强听课的专注力和兴趣。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将使孩子们的后续学习轻松愉快。

三、准备

课前提前一分钟进入状态,课后再用一分钟简单整理,归纳。长期坚持下来,会有很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前提前准备好课本和学习用品,如黑、红两色0.5水笔。重点,易错处可用红笔做标记,0.5水笔是中考要求用笔,一开始就习惯,以后就用的顺手。课堂练习本,笔记本等都提前放课桌上,每节课坚持,养成习惯。一旦习惯养成了,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不但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能使他们终身受益。

四、作业

做作业是学生独立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基本要求是:态度认真、独立完成、步骤完整、书写整洁规范、认真订正。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为交作业而做作业的现象,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我建议应该先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在书写格式上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作业点评一定要用红笔做标记,便于复习时重难点突出。

五、建一个错题集,反思总结方法

最有效的学习是学自己不会的和易错的。做题有两个目的:一将所学到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二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其结果是做了很多本来已经会做的题目,而不会的或易错的题目仍然不会,这是一种低效率的学习。我的建议是:学习不是比谁做的题目多,而是要看谁的学习效果好,建一个“错题档案”将会事半功倍。

作为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如果能掌握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之贯穿于日常的学习当中,就一定能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朗文学校预祝同学们在新的学习阶段,掌握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轻轻松松拿到好成绩。

在初一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

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学好初一数学的四大好方法

1.读的方法。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易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地读数学书呢?平时应做到:

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及重、难点;

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以便求教);

三是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焦老师认为,读书,先求读懂,再求读透,才能使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

2.听的方法。“听”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识,而初一的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应在听课过程中做到: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

(3)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有疑问的知识点);

(4)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5)听好课后小结。

3.思考的方法。“思”指学生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于思考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于思考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初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的思维中,思维狭窄。因此在学习中要做到:

(1)敢于思考、勤于思考、随读随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考;

(2)善于思考。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

(3)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4.记笔记的方法。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用“记”代替“听”和“思”。

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故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有选择地记录;

(2)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自己有疑问的疑点、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

(3)记解题思路、思想方法;

初一学生应该怎么学好数学 篇6

其次,在形式上,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而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多研究字母表示数,方程及图形的变换,它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简单的证明,这与小学相比增加了难度。在小学,由于教学内容少,课时较充足。因此,课 容量少,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 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而到初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科目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大,进度快。这也使初一新生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利于更快的适应初数的学习。

再次,在学习方法上,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考试时,学生只要记 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的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初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讲细,只能讲一些具体有典型性的题目,因此,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教学思想方法,做 到举一反三。然而,对于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法,对于预习,复习及总结和自我调整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如何引导初一新生“会学”数学 篇7

初一新生进入中学后, 科目增加、知识深化 ( 渗透不少数学思想) , 课堂容量大幅度增加, 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 从数字发展到符号, 由静态发展到动态……要求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然而小学里绝大部分学生是“不授不会, 新题不会”. 也就是说, 当遇到的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或讲授得不全面的, 他们就不会做.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把学生放在数学学习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 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引导初一新生“会学”数学的策略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要教学生, 更要教会学生, 使学生不仅会做题, 更要懂得怎样学习. 因此, 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会学”数学. 这里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谈谈本人的认识与实践.

1.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看, 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 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 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 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事实证明, 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 就会学习热情高涨, 思维变得十分活跃. 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 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 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 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使学生放开思路, 勤于思考, 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 容易使学生疲累、生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2. 课堂上注重过程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中概念的建立, 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 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 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 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 应当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 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 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完整详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成为认知的主体, 增强求知欲,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 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这一课时, 由于学生运用之前已学的知识, 完全能解决这类方程, 可以先去括号进行解方程 ( 如 (10) /7x - (17 - 20x) /3= 1先变形成 (10) /7x - (17) /3+ (20x) /3= 1再计算) . 不少学习浮躁的学生就会觉得没有学习去分母的必要性, 这堂课很有可能就会上的很被动.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进行了如下的调整, 先让不去分母的学生上黑板板演, 出的就是上面那道例题. 应该说按照去括号的方法解题易出现符号问题, 另外用分数计算, 计算量比较大, 也容易出现错误, 在发现种种错误后及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进而探索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 引入到去分母, 达到化整的效果, 方便计算, 降低错误率. 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参与, 学生既认识了学习去分母的必要性, 还能克服学生对这堂课不感兴趣而导致课堂氛围无法活跃的问题, 学生的探索精神也势必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出来,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必然得到了提高.

3. 巧编变式习题及开放式题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上传统的习题, 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 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 改编教材上的习题, 使之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

设计开放题 ( 题目的条件不充分, 结论有多种性) . 例如, “比较大小: a +b与a - b”, 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 以上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 全方位观察思考, 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 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 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 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 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4. 让学生展示“能学”成果, 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学生自主学习还表现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 及时进行自我反馈, 并对学习行为做出调整. 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 做出自我评价.

章节结束, 适时地做好复习笔记, 包括全章的知识网络、归类整理易错点及分析错误原因、相关平行矫正、自己估测本章的重、难点及考点, 易考题型, 养成及时的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有时若时间允许, 还可由学生自己尝试出试卷, 从而自己逐步学会并重视平时的学习中把握重难点的重要性. 这些刚开始学生在操作时不是很完善, 可多以鼓励为主, 并展示优秀成果跟学生一起交流分享, 被展示和表扬的学生可逐步增多, 让学生增强“我能学”的信心, 最终形成“想学”、“会学”、“能学”融为一体的“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初一新生如何培养数学语言 篇8

【关键词】初一新生 数学语言 学习效果 教学质量

一、在教学中加强对数学语言的运用意识

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注重揭示解题方法和得出结果,同时也要从应用数学语言的角度去找原因。

二、增添课堂语言的趣味性,通俗性

数学语言中的术语,往往是抽象、难懂的,有时候只从数学的内容中作解释,并不能增加这些术语或概念在学生意识中的清晰度。数学语言中所蕴涵的思想,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有密切的联系,用生活中的例子作类比,会变抽象为形象,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数学课上学生的口语能力

数学的表达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说,即口语表达;二是写,即书面表达。一般情况下,书面表达会得到重视,并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得到培养。而口语表达的能力通常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因此,学生用数学语言说话的能力相对较弱。殊不知把一个问题用准确的语言,有条理的说出来,也是运用知识培养能力、锻炼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加快使用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步伐

从最简单的字母表示数开始,从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开始,不断向学生展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所具有的优越性。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做不同语言的互译练习,例如a是负数与a<0,a、b互为相反数与a+b=0之间的互译。

五、在概念、定理教学中揭示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数学中的每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制约其结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用词准确,叙述精炼,前后连贯,逻辑性强,避免用日常用语代替数学专门术语,也不要为了说话方便而以简略的形式代替完整的语句,结果遗漏了概念和定理的重要条件,从而造成学生印象模糊,不能很好领会教师所讲内容,甚至是错误理解。

六、在数学符号教学中揭示数学符号语言含义的深刻性

数学中每个数学符号都有深刻的含义,只有深刻揭示其含义,才能正确使用数学符号来解题。

七、在图形教学中培养学生图形语言的能力

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识别图形,包括几何体的形状、大小;几何体间的位置关系;几何体中各元素在平面上、空间中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相对于特定位置的排列顺序。其次要通过对图形的分割、补形、折叠、展开等直观处理来辅助解题,培养学生一定的图形处理能力。

八、在书面作业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书面表达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每年高考都有很多考生因书写不规范而影响得分,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通过教师解题表述规范的样板和学生严格的书面表达的长期训练来完成。在书面表达上,主要应做到思维清晰、叙述简洁、书写规范。例如在数形转化和设参换元问题上,严格要求学生在关键的转化步骤、图形的绘制、变量的限制范围等方面,做到严谨规范。

九、培养学生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互译能力,提高应用能力

应用问题要通过数学方法获得解决,首先必须将其中的非数学语言数学化,摒弃其中表面的具体叙述,抽象出其中的数学本质,形成数学模型。同学们要通过分析现实中的数学现象,对常见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语言描述,从而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最终提高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十、教师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初中生生模仿性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数学教师的语言是学生语言的表率,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产生良好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尽量利用儿童化的语言,清楚、简练、准确地表达,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实现正向迁移效应。为了使学生有锻炼的机会,在课堂数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能把自己的思维说出来,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这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对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很有好处。

十一、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进入班集体时,就已进入了一个特有的小社会,他们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吸取集体的帮助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通过小组学习,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语言中的交往能力。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忽视了数学语言的教学无异于买椟还珠。如果说数学是装载知识的船,那么数学语言就是水,水积的越深,托起的船就越大。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数学语言教学是为顺利展开数学教学磨兵利刃。因此,在初中阶段要自始至终把语言教学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为数学学习铺好路搭好桥。

总之,通过以上几个途径,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注重数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既能够正确理解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并能相互转换,又能够条理清晰、准确流畅地表述解题过程,还能从纯文字语言中捕捉信息,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语言是数学信息的载体,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数学语言这一载体,把书本上的数学信息传输给学生的过程。综上所述,我们既然了解了数学语言的特点,懂得了数学语言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性,并知道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我们就应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春杰.如何培养初一学生的数学语言[J].今日中国教研,2011(10)

[2]陈晨.如何规范农村中学初一新生的数学语言[J].大观周刊,2013(21)

高一新生入学如何学好地理 篇9

高中地理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与初中地理相比:深度增加,广度拓宽,跨度加大。这正是高一新生难以适应的重要原因。要想学好地理并不难,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信心是成功的保证

地理学科是集自然学科和人代学科于一体的一门综合学科.虽然难度较大但只要勇敢面对,你一定会学好地理的.因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显微镜”“望远镜”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变式地图)在地理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平时,如果你在百忙中抽出那么“一点”时间多看地图,多记地图,多画地图,尤其注意对各种变式地图的掌握,那么要想学不好地理也已经很难啦!

3.理想的起点在于课堂

课堂永远是地理学习的主战场.要注意老师归纳总结的原理,规律.并记清每章,每节课的重点,搞清难点.并及时记录书本上没有的内容.那么你的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4.练习是检验课堂效率的试金石

课堂效率的高低与否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得以检验.地理学科也同样如此.平时要加强基础知识题(即课本上对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阐述题)的练习.练习不仅要及时同时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加强联系生活实际.倘如此,你的地理成绩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地理之美美在它的位、地、气、水、生,美在它的资、农、工、交、城;美在它的自然之美,美在它的人代之美;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有人类代明的历史沉淀。

初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 篇10

孩子有孩子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绝大多数父母的观念中,儿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变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时候无法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甚至于存在着与童心世界相隔离的心理障碍,经常发生剥夺童心、童趣的事情。例如:不许弄湿鞋袜、不许玩泥沙、不许上树等,认为玩耍是浪费时光,强行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如加做家长的作业、练书法、学弹琴等,没有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然而不管家长认可与否,游戏是孩子抒发情感、认识世界的主导活动之一。也许孩子的许多言行、举止、乐趣和嗜好,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难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却是美妙的,是他们的天堂和乐园。孩子通过自由游戏获得感性知识,接触世界,观察世界,开发了智力和创造力。在自由游戏中,他们渐渐明白了人怎样和自然界打交道,劳动怎样改变世界,自己应怎样接触世界。不管是做什么,如搓泥巴、挖沙子、绘画、做玩具、过家家、垒房子等,孩子的双手灵巧性受到锻炼,四肢的运动促使了大脑最富创造性区域的开发。如果认为孩子会越玩越野而横加阻拦,试图缚其手脚,那么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浅议高一新生怎样学好数学 篇11

一、读好课本,学会研究

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课本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却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因此,同学们应从高一开始,增强自己从课本入手进行研究的意识。

二、记好笔记,注重课堂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好的听课习惯是很重要的。当然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有目的性地记好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

其次,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

再次,如果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那是一种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都会逐步提高。

最后,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很有价值的。

三、做好作业,讲究规范

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也很有必要。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必须独立完成。同时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10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

四、练好悟性,提升能力

浅谈指导高一新生学好数学之我见 篇12

一、学会预习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学会预习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的关键一步, 是高一新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提高学习效率。 (1) 明确意义是学会预习的前提。学会预习是现代高一新生的基本素质, 预习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觉学习, 掌握自学的方法,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预习有助于了解新课的知识点、难点, 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预习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预习时不懂的或模糊的问题, 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 容易将问题搞懂, 真正达到预习的目的。 (2) 学会预习的基本方法。“读”———先将教材精读一遍, 以领会教材大意。然后根据学科特点, 再反复细读。“画”———即画大意、画重点。将一节内容的重点、规律、概念等画下来分别标上记号, 以帮助上课听讲时记忆。“写”———即将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写在书边。“查”———即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合上书本思考刚才看的内容, 哪些一看懂, 哪些模糊不懂和做课后习题, 检查预习的效果。

二、记好笔记是学好数学的环节

学好高一数学在学习方法上要有所转变和改进, 而做好数学笔记无疑是非常有效的环节。善于做笔记, 是一个学生善于学习的反映。 (1) 记疑难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 便于课后请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 不会导致知识断层。 (2) 记思路方法。对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解题思路方法和分析思想及时记下来。课后加以消化, 如有疑问课后及时问老师或同学。 (3) 记归纳总结。记下老师的课堂小结, 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使学生容易掌握本堂课各知识点的联系便于记忆。 (4) 记错误反思。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聪明人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 记下自己所犯的错误, 并用红笔加以标注, 以警示自己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在反思中提高。

三、做好作业是学好数学的反馈

做好数学作业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运用和巩固。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也很有必要。在作业中不但做到整齐、清洁, 培养一种美感, 还要有条理, 这是培养逻辑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必须独立完成。同时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 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 不拖到半小时完成, 拖泥带水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 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

初一新生暑期作业 数学答案 篇13

1.54(平方分米)

2.30

3.24(平方厘米)

4.18(平方厘米)

5.50(平方厘米)

6.72(平方分米)

7.16/5(平方厘米)

8.140(平方厘米)

9.8(平方厘米)

10.31.5(平方厘米)

11.112(平方米)

12.54(平方厘米)

13.25.2(平方分米)

14.196(平方厘米)

15.20(平方厘米)

16.1500(平方米)

17.140(平方米)

18.16-4∏≈3.44(平方分米)

19.100(平方厘米)

20.12(平方厘米)

21.25(平方厘米)

22.50(平方厘米)

23.9∏≈28.26(平方厘米)

24.51.75(平方厘米)

25.18(平方厘米)

26.6.25∏-13.5(平方厘米)

27.x=10

28.x=1.1

29.x=0.7

30.x=5.5

31.x=6.5

32.x=27

33.x=10

34.x=1.3

35.x=0.4

36.x=35/16

37.x=180

38.x=24/7

39.x=20

40.x=2/5

41.x=3/2

42.x=4

43.x=48

44.x=45

45.x=9/5

46.x=6/5

47.(3300-425)÷25=115(米)。答:略

48.360÷(23.5+21.5)=8(小时)。答:略

49.262.4÷(5.4+1)=41,41×5.4=221.4(元) 。答:略

50.418÷5.5-36=40(千米)。答:略

51.(216+58)÷2=137(辆)。答:略

52.(26×364+25×330)÷(26+25)≈347(个)。答:略

53.42-9×2÷4.5=38(千米/时),(38+42)×4.5=180(千米)。答:略

54.设可以做小孩衣服x套,根据题意得

150×5+3x=1200,解得x=150。

55.算术方法:150×12÷(12-2)=1800÷10=180(米)。

方程方法:设每天应修x米,根据题意得 (12-2)x=150×12,解得x=180。

答:略

56.算术方法:(29.64-10×1.3)÷8=2.08(元)。

方程方法:设练习本每本x元,根据题意得 8x+10×1.3=29.64, 解得x=2.08。

答:略

57.(34÷50-0.08)×45=27(万元)。答:略

58.0.06÷2.5×20=0.48克)。答:略

59.89.5+1.5×3=94(分)。答:略

60.(15×8)÷(1.5×0.09)≈889(块) 。答:略

61.(532-232)÷2.5-57=63(个) 。答:略

62.设乙桶没重x千克,则甲桶油重(2x-1)千克,根据题意得 x+2x-1=8,解得到x=3。答:略

63.够用。(800-40×5)÷(40+10)=12,12+5>16,所以够用。

64.50÷2+7=32(条),50÷2-7=18(条)。

答:毛毛家原有32条带鱼,冬冬家原有18条带鱼。

初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 篇14

1、上课重视听讲

我们学习数学绝大多数知识都是通过课堂上听讲得来的了,所以上课要重视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边听边思考下一个思路是什么,还有就是上课的时候那些问题不懂要及时的记下来,课后思考或者询问同学老师,这样上课的听课效率才会高。

2、题海要有质量

对于理科特别是数学光看书是不行的,必须要经常做题目,刷题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你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就是要帮你发现你的不足之处,而且刷题不是刷越多越好,还要有技巧,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题型可以少做点,对于自己还没掌握的要多刷一些,还有刷题的时候要总结思路和答题的方法技巧,这样你又能从题中得到收获。

3、合理的安排

浅议学好初一数学的几个习惯 篇15

【关键词】初一 数学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0-01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孩子。作为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性格变化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他们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关键一年里,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学生今后学好数学课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他们的信心。使其认识到,不管自己原来的数学学习底子怎么样,从现在开始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就会有很多的收获,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

一、关于看书习惯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学习不能离开阅读,尤其需要高质量的阅读。

(一)要培养认真细致的看书习惯。数学语言精练、语句严谨、符号多,所以,阅读时要求做到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

(二)要培养勤思多想的看书习惯。数学语言抽象、逻辑性强,前言后语联系强,具有“言必有据”的特点。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对材料的真正理解,形成知识结构。

(三)要培养读写结合的看书习惯。数学的许多概念、定理、公式等都要求记忆,而书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

二、关于上课习惯

(一)要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习惯的养成,就初一学生来说,是靠老师有意识的采取各种措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三)要养成边学边记的习惯。上课时,桌子上应准备好四样东西:课本、教学稿、练习本、笔。笔随时在自己的手里,用于记录老师或同学们讲得精彩的语言,或勾画你没有听明白的地方,在等别人发完言之后,再提出你的问题,让全班同学包括老师帮助解决你的问题;练习本用于随时做老师讲过新课举的例题,或随堂练习,或同学们上课时提出的问题。

(四)要养成边学边想的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学习方法,交流思想认识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其次,要为学生创设合作情境,给学生合作的机会;第三,给学生正确的合作交流引导。

(五)要养成勤于提问的习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既关联实际,又易于混淆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并适时地让学生争论,激发求知热情。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三、关于作业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是对上课内容进行扎实复习的重要方式,把握好这个环节对于巩固所学知识点非常重要。

(一)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是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的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表现教育的结果。

(二)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进行正确解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确保做题正确的前提。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解题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三)要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计算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一个从小就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行事的错误。所以,要训练孩子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

(四)要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习惯。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必须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归纳总结习惯,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所学知识进行总体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第二,对容易混淆的概念作对比理解;第三,每学完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规律化。这样运用起知识来就会左右逢源、思维活跃、得心应手。

如何学好初三数学 篇16

一、课本要“预、做、复”。

每堂新课之前,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定理、公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二、上课要“听、记、练”。

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练来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三、作业要“思、问、集”。

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 篇17

由于初中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使得数学成为很多中学生感到困难的课程之一。很多同学都没有重视起课本来,而是认为数学的学习就是一味的做练习题,认为做题多者得天下。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数学基础知识学习如何做到吃透每一个知识点

其实所有科目的学习往往都离不开一个根本,这就是基础。

基础说起来比较抽象,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需要大家重视我们的课本学习。

其实考试的所有内容,课外老师帮助你拓展的知识点,全部是来源于我们的课本。

课本是我们的基础,也是我们的核心。

很多同学都没有重视起课本来,而是认为数学的学习就是一味的`做练习题,认为做题多者得天下。

其实不然,如果基础概念都不扎实的话,那么你做题一定是费力不讨好的。

所以课本当中的例题和知识点一定要弄明白,搞清楚。

同学们在寒假剩下的时间里在家学习一定要重视课本,无论是课外老师给你讲授基础知识,或者是自学基础知识的时,一定要注意,一定将知识点做到烂熟于心。

不过很多同学会陷入一个误区。

认为数学的预习,仅仅是把课本看一遍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我们一定要在看本书的基础上,将课本上的章节练习题,做到完全解决,这样才是真正的预习完成。

因此东方优播初中数学宋子娟老师建议在春季的学习当中,同学们要对题目进行综合梳理,同时要开始提升解题技巧。

可以多找一些对应的中考练习题来帮助自己快速提升。

利用自己寒假所学的基础知识,在春季的学习当中将自己的能力转化为高分。

这个过程中也一定不要忽视课本的学习,反复巩固,反复熟悉,做到真正的理解。

二、错题本整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数学学习的问题

初中数学的学习注定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出现问题,找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如果这些错误一错再错,一直没有得到纠正,就真的很可怕了。

寒假仅剩一点时间,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找到自身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不过很多同学认为,错题只要在旁边改正一下就可以了。

其实这样的方法不能够真正解决根本问题,很有可能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题目还会出错。

所以出现错题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用红笔在旁边标注错误的原因。

如果有辅导老师,可以让辅导老师帮助大家找问题。

找到问题之后,一定要整理成错题本,时时关注,时时整理。

如果家长的时间相对比较宽裕,也可以由家长将孩子每天的错题整理在一个本子上,让孩子每一段时间拿出来重新练习一遍,反复找问题,反复纠正,效果会特别好。

三、如何做好归纳总结让数学学习更高效

寒假过后开始进入春季学习,那提前学习完春季的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如何将预习的数学知识有效地转化到春季的学习当中,尤为重要。

很多孩子知道总结归纳的重要性,可是却不知道该如何总结归纳。

在这里东方优播初中数学宋子娟老师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1、总结归纳寒假所学过的知识的框架结构。

如果是寒假集体授课,那么老师会给大家总结出来整个数学学习的知识体系。

大家要利用这个知识体系,对比春季学习当中的知识点,归纳复习寒假完成的知识点,明确春季学习的知识难点。

2、根据错题本的整理,明确自身知识薄弱部分。

因为这就是学习中的知识漏洞。

针对相对薄弱的部分,在春季的学习当中大量的练习和补充。

如果是某种能力相对薄弱,就需要个性化的针对自己的薄弱部分进行大量的练习与思考。

3、要想取得好成绩,一定知道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

寒假走在别人前面,春季快速提升技巧,才能够真正实现高分。

如何学好高三数学 篇18

一、兴趣仍然是学习的助推几剂

高三一年的学习很必要也非常重要。很多同学面对茫茫题海,心里的感受怎一个愁字了得——“书海茫茫,题海无边,怎生长风破浪,力斩群题,愁煞读书人是也。”很多高三的学子都会这样想。诚然,高三一年确实很苦、很累、很黑暗、很没人性,压力、考试、卷子、材料接踵而至。但与其杞人忧天,何不现实一点儿,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呢?当一个个疑问,一道道难题经不起大脑的推敲,纷纷水落石出,你是不是会有一种在三国战场上力战群敌,笑傲题场的感觉呢?你是不是会有一种胜利后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呢?倘有最好,那说明你对数学有无比的热情;若无,何不陶醉一下,激起满腔的热情,继续向前,把学问做深做透做精做细。其实,自我陶醉的过程便是培养兴趣的过程,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他会支撑着你走过高三。

二、基础很重要

其实,高考没有什么神秘的,它只不过是一场考试,走进考场深吸一口气,深呼一口气,响铃收卷,深呼一口气,走出考场仅此而已。它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智慧,也不需要你有多强的手腕,只要把基本的做会做熟,就成功了一半。是故,基础一定要牢而且要扎实。因此,课本一定要而且务必要放在非常重要的角度上。有的人不屑于看课本,认为高三了再看课本那是对智商的侮辱。诚然,课本上的题目是简单,就三两步的事,但是切记:数学的真谛并不在于具体的题目,而是在于其思想(idea),只有思想基础扎实,理论知识过硬,才可能经得起题目的考验,进而御数如风,游刃有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高三了,一切知识都学完了,题目的类型也见得差不多了,这时你从一个过来人的视角重温课本,那一字字,一行行,一道道例题,一种种方法,合书闭目,细细体会顿悟:万变不离其宗。课本是一切材料的祖宗,一切都讲得那么条理,那么明白,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时读课本,仿佛读美文,确实是一种享受。

三、把简单的事情做上百遍都不出错,就不简单

这句话是我那时的班主任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高考80%考的都是最基本的题目,最基本的方法与套路。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这最基本的15080%=120分拿到。why?关键还是在于一个“练”字。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因为练的不只是题目本身,而且涉及你的人为品质,因为题目越是简单,要求你的心态越要放平,不以简单为喜,不以题难而忧,思维不容马虎,要全面,要认真,要细心,还要有耐心,看你是否面对一道道类似的题目失去了新鲜感之后,还一如既往,坚持不懈,继续练得更快更准等等,这些不都是我们为人的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吗?难怪有人说,不经历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其中的道理也许就在于此吧!应对高考的过程其实也是提升我们自身素质,培养形成优良品质的过程。

四、一二轮期间,最好广泛的涉猎材料

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必然要访世界之名城,观四海之列观,然后绝妙之建筑方才跃然纸上;一个优秀的画家,必然要在观马生活之习性,究肌肉之纹理之后,才有一只只马儿栩栩如生。是故,不要羡慕一个人出口成章,且问他读了多少书;不要羡慕一个人数学题做得有多快,得分有多高,且问他看了多少书做了多少题,所以,要想真正驾驭好数学,要有相当大的吞吐量。一轮二轮的时间正是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学校里或班里肯定会有集体订的材料,当然一般这些集体的材料都是老师百里挑十、十里选一而来的,都是比较好的。但是好的材料有很多,而且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方法,所以你不妨让老师或同学推荐几本好的材料,如果不想买的话可以在其他时间向同学或老师借阅一下。首先,集体的材料一定要精读精做,研究透彻,无微不至,原因自不必多说,完了之后,在翻阅其他的材料,当然重复的、太简单的可以不看,专挑那些看上去比较陌生或解法比较新颖、方法比较巧妙、总结的比较好、错误分析比较到位、步骤比较规范、思路导入比较自然的部分,这样厚书薄读,有所侧重,提高效率。如果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感兴趣的话,可以做一下全国数学竞赛的联赛一试试题,因为一试部分基本上考察的是高中所学的内容,题目具有创新性,提升一下难度,锻炼一下思维,培养一下兴趣,但点到为止,不可强求,不可花费太多时间搞难题,以致偏颇。如果说自己实在对这个数学玩不了,那就专注一点,忠心于集体的材料即可。

五、复习期间一定要注意对方法的积累

如果能力不是超强的话,一般地,每个人都会碰到不会做的题目,有的也许是你根本没有思路,看了答案以后才知道怎么做;?有的也许你走了弯路,历经曲曲折折,终于攻克,却又惊叹于答案的精简与巧妙;有的也许你绞尽脑汁,终得一法,而答案却有N种解法……你不妨将这些题目都记录在一个特定的笔记本上,美其名曰:“精题本”。精题本上记录的并不一定都是大题,很多选择填空都有精妙的解法,都可以记录下来,经常翻翻看看,这样遇到相似的题目就不会无从下手了。熟了之后,还可以自己进行总结归纳,如恒成立的题目放一块,求值域的题目放一块,涉及不等式放缩技巧的放一块,抽象函数的放一块,三个二次(即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的放一块,求轨迹方程的放一块……其实,一般的二轮材料上都有相应的模块,一般归纳的都比较好,自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填充,集百家材料之所长,吸收其精髓,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除此之外,最好还要有错题本,关键点处最好用红笔标注,如集合中告诉你A属于B,你是否讨论了A等于空集的情况,一元二次函数二次项前如果有参数,你是否讨论了其等于零的情况,求值的题目你是否做好了舍取工作,在还原的时候是否标注了新元的取值范围,直线的设出你是否考虑了斜率不存在的情况,题目或函数本身的约束你是否注意(如对数函数中的X本身要大于零等)……不要对这些小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应对高考,你就要在细节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哪怕是小错误也不能原谅自己,追求完美,不要为自己错误找理由,错了就是错了,不要刻意为自己辩护,要重视错误,不断反省,深刻反省,人不怕犯错误就怕犯同样的错误。做人做事,其理亦然,不是吗?有了错题本之后,不要当做摆设,充分利用起来,经常翻阅一下,尤其是考试之前,它会让你在小分上受益无穷。

六、效率优先,兼顾质量

细究起来,效率的躯体里也流着质量的血,他应该是速度与质量的合成。首先,是课堂的效率。在数学的世界里,不需要重视的老黄牛,永远被老师牵着走。这样的听课效率很容易趋于零。思维要尽量的想在老师的前面,当老师提到某知识点或忆往昔讲过的某一道题时,要快速反应,如果反应不出或没听明白应快速记下来,可见积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每个优良的习惯都为成功奠基。课堂上思维还要发散一点儿,不局限于老师只所讲,能联想多少就联想多少,天马行空也未尝不可。但不要走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才是效率的基本保障。其次,是做题的效率。在这一点上,老师们可能不止一次的强调——“审题要慢,做题要快”。慢审题的过程就是把已知条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寻找思路的过程。表面上慢,其实大脑也在高速运转。因此这就需要你注意力高度集中,消除一切杂念,摒弃一切干扰,两耳不闻周边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做题要快”的快,不是所谓的写的快,而是要想得快,因为学数学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脑力活动,关键之处在于大脑,只要思维不滑坡,写得慢也无妨。做题还要有自己的想法(idea),万题不要以答案为尊,一定要经过独立的思考,有时候答案的方法并不一定最好的,而你探索出来的方法确实最适合自己的,不是吗?也不要题目一感觉不会,就忍不住去看答案,一定要试图自己动手,因为难题恰恰是锻炼思维的最好工具,而一旦你自制力太差,形成答案依赖综合症,百害而无一益。另外,生活上也要注意效率,吃饭、洗刷……能尽快解决就应尽快解决,自不必多说。

七、前期反复练,后期要有针对性

之前的复习要尽量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不要特立独行,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这样做的结果无异于玩火自焚,自取灭亡。虽时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你还是相信经验的存在吧。但是,也不要纯粹的跟着老师走。毕竟老师的方案是基于整体之上的,而恰恰每个同学的方法、习惯存在差异。是故,大锅饭要吃好,自己也要有所补给。在这个阶段还有一个口号,也是那时我们班主任经常讲的——反复练,练反复。也就是先把题目做会,再把题目做熟,进而熟而不错,力求满分。高考不仅考察你会不会,还考察你对知识点掌握熟不熟,所以,平时一定要在练字上下功夫。如果说高考只是一瓢水,而你需要练就的就要是一缸水,唯有如此,才有胜利的底气,自信进场,沉着答卷。而高三的后期就要多做综合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对知识融会贯通,任题百变而不怕,我自笑傲题海中。这时高考一天天临近了,这时课下的自我复习就要有针对性了。时间紧迫,不可能和一二轮一样面面俱到,这就要视自己情况而定,什么不会练什么,什么不熟做什么,什么忘了看什么……

上一篇:关于加强城市客运行业车容车貌下一篇:酒店销售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