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生物资源初中生物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泸沽湖摩梭民俗文化中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案设计

摘要:泸沽湖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母系文化承载之地,以“和谐、包容、开放”的文化特色吸引着世人的关注。随着外来主流文化的传入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摩梭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如今,新一代的摩梭青少年对传统文化逐渐陌生,传统文化技艺的维护与延续已经岌岌可危。本研究基于对摩梭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注,挖掘摩梭民俗文化中与生物科学知识相关的内容作为课程资源。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教学实践法,挖掘整理出摩梭民俗文化中与初中生物学科相关的内容作为生物课程资源,并将其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调查结果显示,摩梭和非摩梭学生对于摩梭民俗文化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素养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将摩梭民俗文化与生物课程相结合方面,摩梭学生和非摩梭学生都表示希望能将民俗文化带进生物课堂。通过挖掘摩梭民俗文化,一共整理出可运用于生物课程资源的民俗文化共7类16项,包括摩梭宗教礼俗、传统技艺、民间医药以及与其生活环境相关的泸沽湖本地的特色动植物等,将这些民俗文化与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物课程资源。将形成的课程资源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种子的萌发”三节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将民俗课程资源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加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促进对于摩梭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树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关键词:摩梭民俗;民俗文化;生物学;课程资源

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民族教育的国家政策导向

二、民族教育的发展

三、民族教育与生物学课程的改革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传承摩梭优秀民俗文化

三、保护特色生物资源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五、增进教育公平的实施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田野工作法和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三、课堂实践法和对照实验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资源

二、民俗与民俗文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认知学习理论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泸沽湖地区摩梭民俗中生物学知识的挖掘整理

第一节 地域环境类

第二节 植物类

一、珍稀植物与生物学知识

二、药用植物与生物学知识

第三节 动物类

一、鱼类与生物学知识

二、鸟类与生物学知识

三、哺乳动物类与生物学知识

第四节 宗教礼俗类

一、宗教信仰与生物学知识

二、转湖节与生物学知识

三、人生礼仪与生物学知识

第五节 传统技艺类

一、摩梭服饰技艺与生物学知识

二、花花糖制作技艺与生物学知识

三、苏里玛酒酿造技艺与生物学知识

四、青娜油加工技艺与生物学知识

五、猪膘肉制作技艺与生物学知识

第六节 民间医药类

第七节 传统农作物类

第四章 泸沽湖地区摩梭民俗资源及当地特色生物资源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初中学生摩梭民俗文化及当地特色生物资源了解程度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节 摩梭民俗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情况访谈

一、访谈对象

二、访谈内容

三、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节 摩梭民俗资源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效果评价

五、实验结果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增加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广泛、深入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摩梭民俗文化的传承

二、开发摩梭民俗中的生物学课程资源方面

第三节 对策建议

一、政府和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保护和延续摩梭民俗文化

二、多方联合开发摩梭民俗中的生物学课程资源

第四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致谢

上一篇:地籍与房产测量论文提纲下一篇:泵站工程质量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