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塑人生

2022-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化塑人生

以企业文化塑企业品牌的思考

[摘要] 品牌培育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如何把企业文化与品牌培育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品牌培育工作,以品牌培育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必须对品牌培育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国产品牌的竞争力。

[关键词] 品牌 企业文化 营销

塑造企业品牌及其品牌文化,要靠先进的企业文化。这是因为,品牌的精神力量是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经营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群体风格的外化体现,是以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为核心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企业形象。剖析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它们都有其特殊的、底蕴深厚的优秀文化。所以,努力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中国企业品牌经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企业文化、品牌的内涵及功能

1.企业文化的内涵、功能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市场营销环境,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接受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是企业为争取更大发展的一套非正式规则,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表明企业奉行什么样的经营哲学,以及企业通过完善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要达到的目标。企业文化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是现代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约束、导向、融合、凝聚、娱乐和辐射等作用。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渗透文化理念,全球企业竞争的革命,已由规模效益竞争转向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竞争。

放眼全球知名企业,麦当劳、可口可乐、海尔、联想等,无不把企业文化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并在为此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保持一致的步调。在今天专业化程度很高、分工复杂的环境中,做到这一点极为不易。

(2)企业文化能够在员工中营造出非同寻常的积极性,因为企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他们愿意为企业贡献力量。

(3)企业文化还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从而产生了一个合适的积极创造的压力水平。

2.品牌的内涵、功能

国际营销界最权威的机构——美国市场营销学会所给的定义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从营销实际来看,这个定义仅仅反映了品牌外在的一面。品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不只是一个商标或包装,也不是一个产品的普通的概念。品牌更重要的一面是覆盖在产品上的一种情感利益认同,它是产品对应群体的情感价值的满足。它一定是消费者认同的。这种被认同的价值是很多元素组合的结果,是需要时间的,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利益价值认同,而是别人的心理情感的价值认同。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及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正如美国Amazon公司总裁Jeff Bezos先生认为:“品牌就是指你与客户间的关系,说到底,起作用的不是你在广告或其他宣传中向他们许诺了什么,而是他们反馈了什么以及你又如何做出反应。对我们来说,口碑极其重要。简而言之,品牌就是人们私下里对你的评价。”从这个角度来看,品牌是企业与顾客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客户的信赖和支持,品牌就会失去价值和意义。

在产品营销中,品牌大战愈演愈烈,品牌的魔力何在?

(1)促进产品销售

品牌是产品的核心内容,品牌效应是其他营销手段所不及的,在发达国家市场,品牌识别业已取代产品识别,成为了市场选择的唯一要素。

(2)监督和保证产品价值

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包括产品质量、形象、技术、功能、效用等诸多内容。创造一个广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产品,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和长期的品质、价值保证。

(3)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品牌成长带动了企业产品价格上扬,需求增加,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增加规模经济收益。

(4)保证企业不断壮大和持续发展

许多跨国公司认为,成功品牌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们能够保证将来的收入,增加顾客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更在于企业出现危机时能给他们予以支持,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是品牌塑造的外在推动力

最近,我们很多企业都提出了要做”百年企业、百年品牌”的口号,而要做”百年企业、百年品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企业生存的价值,也就是企业能为社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与财富,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不是靠空喊几句口号、发表几句豪言壮语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具有推动企业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措施,不仅仅是物质动力,更需要精神动力,需要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而企业的精神、思想理念是企业的脊梁骨,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措施,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在企业的价值观中注入文化的内容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知名品牌都是由企业的内在文化,价值内涵所支撑着,否则品牌就是一空壳。文化与企业相结合,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空、很玄的概念,而实际上经营者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待人接物,无不打上了经营者所受文化教育及熏陶的烙印,而企业的品牌与文化可以通过企业的管理、决策、经营战略,产品的品质、服务质量、社会责任、营销策略等载体体现出来。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企业文化对品牌塑造的激励作用和推动作用比比皆是。被誉为商业“偶像”之一的现代快餐业——麦当劳,其金色拱形标对城市的装饰作用,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员工为公众提供的“容忍、耐心、理性”的服务模式,成为麦当劳固有的“家风”,在社会上树立了亲切、友善、助人的美好形象,使其品牌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国外来华投资的商人,往往由于有了麦当劳的存在,便感到有了自己文化上的一角属地,进而增进了信任度。“张小泉”可谓是国内刀剪中最知名的品牌。在德国“双立人”亨克斯公司与“张小泉”刀剪总店合资谈判中,德方要求合资后的企业只能全部使用德方的“双立人”品牌,而张小泉店总经理认为:“泉”字牌是老祖宗为我们子孙留下的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它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不能因眼前的一点利益而将这个民族的知名品牌断送在我们手上,因此他坚决拒绝了德方的要求而使谈判失败告终。合资虽然失败了,但“张小泉”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却得到了保护。

缺乏文化底蕴的品牌建设是苍白无力的,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去创品牌,就好比搭建空中楼阁,建设得越宏伟壮观越容易倒塌。尤其炒作出来的品牌是经不起市场经济的狂风巨浪的,因为内涵不足,企业的出发点或者说企业文化与社会的道德价值观有冲突。炒作品牌一时能够成功,但是不能持久,像当年的秦池、三株、巨人都是强势品牌,但是红极一时过后结局怎么样,一一化为泡影结束了品牌的生命。

三、培育企业文化,塑造知名品牌的建议

1.建立具有个性和文化魅力的文化理念

理念是企业文化长期的积淀和凝结,是在特有的企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是企业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虽然它是无形的,但却是能动的,时时刻刻渗透到企业经营行为的各个方面。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就应该有相应的文化理念作指导。这样可以让员工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让消费者了解企业的服务方向是什么。经验证明,那些在概念上追求个性特色和文化品位,追求时代感和民族底蕴并包含很强的文化内涵、人道和伦理的价值,并把战略目标同社会效益、人民大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立足于社会的文化理念,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赖。康达尔把“同创共有价值,共享丰盛人生”这种理念作为核心,以此增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因为它时时向社会感召着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

2.建立配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与品牌的关系已经十分明了:品牌与企业文化必须完全统一,融为一体。当企业文化与品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时,不利于企业成长;当企业文化与品牌之间存在尖锐冲突时,品牌和企业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业绩与成长。对于企业来讲,文化是它的大脑,品牌就是它的脸面,而制度则是企业的四肢。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是紧密相连的,制度本身是一个空壳,人的执行才使其具有了客观和实际的意义。而人在执行过程中的心理、态度、行为方式正是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没有文化的制度是僵化的,没有制度的文化也是不合实际的。完全脱离企业制度的要求去建设企业文化,最后的结果是企业文化自我创新能力的丧失和企业制度运行的低效率,文化与制度发生了内耗,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

3.倡导绿色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眷恋着一种清洁的环境,无论是绿色工程、绿色包装、绿色建筑、绿色食品还是绿色服装,都能引起人们的喜爱。这种追求无疑是一种现代的消费潮流。因此,企业在推出战略目标时,应该倡导绿色文化,以便适应人们的消费心理。康达尔的“海沃孚”品牌诉求紧扣21世纪“环保、生态平衡、绿化”的世界性主题。“海沃孚”的标志设计力求把大自然的意蕴融入其中:“海沃孚”HAIWOFU以白色字展现、洁白、洁净没有污染,意为100%纯天然。表达了康达尔人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态。白色汉语拼音HAIWOFU和蓝底两色搭配,清晰分明而和谐。蓝底为大海、蓝天,白色为洁白如玉,折射出康达尔“志在蓝天、大海,心有绿洲相随”的美好追求,又显示出康达尔健康产品在包装上的艺术风韵。海沃孚和汉语拼音HAIWOFU上下结构和孚字三个红点显示出蓝、白、红相间浑为一体的美术造型,是有很深的内涵与象征性美感。

康达尔的目标是将“海沃孚”发展为一个全球家喻户晓的牌子,实现全球最成功的品牌。苦练内功,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实质,将传统的生活方式揉进品牌并长期不懈强化这样东西,以无与伦比的传播力度让这些东西从中国向全球渗透。康达尔将秉持中华民族仁爱之善本、弘扬中华民族勤奋之美德、汇集中华民族智慧之精髓。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牌子而不单是产品。 当一个牌子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的时候,它的传播、影响和销售是难以估价的,而且这个品牌就将与它所代表的文化共浮沉。

4.打造企业精神,加速文化渗透,维系企业文化长远发展

企业精神应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宗旨、经营机制、经营准则和激励机制,尤其要培养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的企业家精神,建立符合企业、市场与社会需求的企业价值观。通过全方位的渗透,最终实现对人的规范和支配作用。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成长与进步和他们密切相关。通过企业与员工共有的文化理念与企业精神维系企业文化,并使之稳步而长远地发展。

作者:涂以辉

第2篇:再塑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党和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进行卓有成效的紧密结合,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事业向前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深刻分析本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遵照我国发展实际,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我国发展的现实和较长远要求提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务必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行政管理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又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时代文化等文化形态在行政管理领域的综合表现,它是行政管理者的意识、理想、道德、心理、价值、习俗、观念、情感、原则、精神等因素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集中体现。行政管理文化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行政管理组织目标、价值取向、公众信任和行政管理者的行政行为、行政伦理、行政情感、行为模式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结合国情、世情、民情,再塑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更好地推动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学习型政府建设,全面指导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意义重大。

一、再塑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的理论依据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产物,是再塑行政管理文化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产物,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行政管理文化是在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行政管理意识形态,它包括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主客体之间所反映出的各种行政管理心理现象、道德现象、行为状态、精神状态等。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些卓有成效的行政管理皆源自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再塑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继续引领行政管理,是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的保证。

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行政管理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那就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再塑以发展为要义、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的行政管理文化引领行政管理实践。行政管理文化要集中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管理思想,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各部类和各区域、各方面,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当代与后代等都要统筹兼顾并以此作为行政管理的根本方法。

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是再塑行政管理文化的目标指向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它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积极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战略思想。行政管理文化正是要引导行政管理实践这一战略思想。再塑行政管理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就是行政管理文化再塑的目标指向。

二、再塑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的实践价值

1.有利于推进民主、高效、依法、廉洁行政

实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民主、高效、依法、廉洁的行政管理作保障。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建设既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顺应时代发展规律,同时还需要先进的行政管理文化作引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规律的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就是现阶段最先进的行政管理文化。十年的发展成就已经证明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推进器,是促进各级行政管理组织和行政管理者民主、高效、依法、廉洁行政的催化剂,是实现政府行政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及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发动机。

2.有利于加强行政管理组织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为各族人民的生活描绘了新的蓝图。新的美好蓝图不会自动生成,需要各级行政管理组织带领各族人民一道为之共同奋斗。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状况是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各级行政管理组织如何面对现实,攻坚克难,充分履职,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共奔小康?其答案就是各级行政管理组织要以转变职能为主题,以改革机构为抓手,不断推进行政管理组织建设。遵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着力组织机构的优化,机构设置的规范,运行机制的完善,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政管理组织的保障能力。以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为引领加强行政管理组织建设。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打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人民心理期待,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行政管理组织。

3.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全体人民意愿的战略性目标,也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是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的目标指向,二者具有完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更易于全国各族人民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自觉学习践行并用它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种一致性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协作,有利于凝神聚气,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全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种一致性更能发挥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有利于排除干扰,消除阻碍,净化氛围,更有利于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三、 再塑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的时代要求

1.无限权力向有限行政的文化转型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市场供给及资源配置均是按政府的计划分配来实行的。政府行政范围无所不包,大到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小到家庭的婚丧嫁娶及柴米油盐等生活品的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单一公有制格局被打破,市场供给与资源配置形式被更新,政府行政职能逐渐得到明确界定,行政管理逐步从传统的大包大揽及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政府职能确定为:宏观调控,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行政管理行为按不同层级划定的范围内依法行使。各级行政管理组织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变传统的行政管理组织的无限权力为有限行政。

2.封建专断向民主协商的文化转型

封建专断的行政管理组织文化在传统的行政管理组织内比较常见。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组织内部领导层与职员层缺少相互尊重,职员被动地接受来自领导层的决策和行动,职员对决策和行动的形成一无所知,对这样在封闭状态下作出的专断基本没有发言权,确实也难以找到几乎不存在的相关诉求途径。这种现象“是组织内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决策与行为,充满了压迫性的组织文化。”这种压迫性的组织文化还大量存在于行政管理组织之中。二是组织外部行政管理者对行政服务对象的隔离、专断与冷酷。现实的表现为行政管理者在行政过程中独断专行,搞形式主义,遇事不与群众商量。这种现象称之为疏远性的组织文化。我国政府是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者是人民的公仆,权力属于人民,没有个人的特权和利益。遇事与人民商量,听取人民的意见,办事结果向人民公开的良好民主协商的行政管理文化是时代所需。

3.慵懒低效向扁平高效的文化转型

慵懒低效是传统行政管理文化之糟粕,应当加以唾弃。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管理以正式官僚制和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为特征的时代正在迅速地消逝。”“公共部门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并且这种变革应成为一种新的典范。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任何人都能够觉察到所发生的变化。”聪明的行政管理者应打消“慵懒低效不犯法,组织拿我没办法”的念头,“有必要了解自己在整个政府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政府的适当范围相关的理论。”适应变革大潮,不被时代所淘汰。同时,在行政管理组织内建立规范、合理、科学、务实、公正的慵懒低效人员退出机制,改变机构繁杂,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工作效能,公开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手续,公布办事结果,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建设扁平高效的行政管理文化。

4.权责分离向权责一体的文化转型

权责一体的行政管理文化就是在行政管理组织内建立权力与责任对等,权力与责任密不可分并被组织成员广泛认同积极遵从的行政管理责任机制。它是实现行政管理组织目标的重要文化载体,它促使行政管理者常常对自己的行动和结果实现负责,并逐步放弃旧有的权责分离的行政管理组织文化而向更有效率更负责任的管理机制转变,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并更好地将责任机制与职责划分协调起来。使行政管理行为在权责一体的良好环境中运行。在任何情况下,一种完善的责任机制都不会被一种不完善的责任机制所取代;更可能的情况是,一种不完善的责任机制将被另一种不完善的责任机制所取代。

四、 再塑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的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行政管理者必须牢记于心的行政理念,这是我国的国家

性质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人员即行政管理者都是人民的公仆,并非特殊公民。正如泰瑞·L·库珀(Terry L.Cooper,1991)所言:公共管理者受雇于公民,代表公民的利益,执行和管理公民的事务。作为我们其中的一部分,公共管理者是公民和公共组织之间联系的主要桥梁。行政管理者应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了解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倾听人民的意见和批评,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廉洁自律,为人民服好务、尽好责、用好权。真正做到: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2.公平正义原则

公平正义既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又是行政管理行政的标准。国家实现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科学发展是根本,社会和谐是保障,公平正义是基础。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没有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要把培育公平正义的行政管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历史任务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对待和认真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在发展的过程中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尊重法治精神,敬重法律尊严,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法理、情理、公理、伦理“四理”融通,既科学公正又平等和谐。

3.集体主义原则

集体主义原则就是要求行政管理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处理好个人与组织、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集体利益是集体和组织生存、发展的需要,个人侵占集体利益势必损害集体的健康生存与良性发展。因此,每一位行政管理者在利益面前要正确理性地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不但做到不侵占不浪费集体利益而且要更加珍视和维护集体利益。自觉秉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以集体利益为重,优先考虑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彻底摒弃任何形式任何理由与集体主义不相适应的个人主义。

4.改革创新原则

改革创新既是行政管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尖端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习俗受逐渐融合的世界文化的冲击不断加剧,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世界各国政府管理即行政管理都进行着改革创新,寻求更易管理、更有成效、更能让国民满意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还存在着一些行政道德失范,行政管理组织软弱涣散,行政管理者科学发展能力不强,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政缺位、奢侈腐败等现象。面对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创新,用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引领和修正,才能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五、结语

新时期新阶段,再塑科学发展的行政管理文化引领行政管理,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纯洁行政管理队伍,创新行政管理模式,优化行政管理组织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实现行政目标,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意义重大。限于篇幅,本文既没有对主客体行政管理文化进行甄别,又未能穷尽科学发展行政管理文化的全部内涵,只是从理论依据、实践价值、时代要求、基本原则等方面阐述了再塑科学发展行政管理文化之议题,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动态性、连续性等特点明显的行政管理文化因层级、条件不同会表现出形式相异、内容有别的形态。因此,科学发展行政管理文化再塑应还包括发挥公共传媒作用,强化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重视政策倾向、公众人物和核心群体的示范效应等途径。无论公共行政是否能够摆脱目前的困境,一种新的行政文化必将出现。未来的公共行政者必须适应以复杂性、重视法律、强调弹性等为特征的行政环境。他们必须是绩效导向的,具有良好公共服务道德,并能有效地规避冲突和化解冲突。

作者:薛瑞

第3篇:企业文化价值观建塑探究

[摘要] 把握企业文化价值观建塑的基本内容,是科学构建企业文化的前提。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文化价值观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企业文化价值观建设的重点应当是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全员共享的价值观。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价值观建塑

[

企业文化价值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理念,表达企业的基本责任和基本需求,是企业战略的指导思想。(张国有:《企业价值观的战略性》,《企业文化》2007年第1期)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已经把企业文化价值观建设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工作、现代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为我国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价值。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出现了多纬度交错的价值观空间,多元价值主体的存在促使企业文化价值观问题产生,不少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市场以及员工价值取向产生差异,导致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和企业内部整体导向的保障缺失。本文拟分析目前企业价值取向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塑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建议。

一、我国企业文化价值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中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企业文化价值观成果一经积淀,它必定具有权威性。但是,新价值观的认同总是在旧的价值观存在的背景下进行的。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顺应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念已经存在,但还很不健全。一些传统的,但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虽然已经被破坏,但还没有完全被铲除,从而产生了新旧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如传统强调追求利润为企业唯一目标的观念受到了社会责任型价值观念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念中强调企业利益的观念也受到了“以人为本”重视员工个性发展的观念的冲击等。

第二,市场取向价值观与计划取向价值观的冲突。市场取向意味着企业价值创造转移到市场的需求上,要求企业的经济价值观围绕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灵活而快速的反应。但是,由于我国企业是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发育起来的,与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相比,现有的价值取向支撑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如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的关系,传统价值观对于“未赢即输”的竞争取向导致的资源损耗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竞争环境的需要。因此,尽管行业已经市场化了,但旧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机构设置、办事方法和习惯难以改变。(雷任凤:《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不良企业文化》,《中国改革》2006年第12期)从而出现了部分企业重发展轻管理,重速度轻质量,重短期轻长期,重视股东价值甚于重视客户价值的现象。(陈显忠:《全面建设基于价值创造力的企业文化——对国内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反思》,《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11期)

第三,员工成长取向价值观与企业发展取向价值观的冲突。由于利益需求的不同,在企业中必然存在个体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的冲突,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企业自身发展和员工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企业的竞争要求企业提高对知识资本的重视,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员工的成长需要以及价值的实现。我国企业虽然对人才的重视已有体现,但是由于强调企业的集体利益在企业多年的发展中始终处于优先的位置,企业所推崇的是整体发展的利益高于个体的发展,导致管理相对粗放,激励方式单一。许多企业还以企业的发展为中心,把员工看作企业发展的手段,看成企业获取利润的工具。(孙淑芳:《企业人本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理论学习》2008年第4期)由于对员工仍然停留在“工具性”认识阶段,对价值的追求仍然停留在商品价值的实现,因而企业更多地强调员工要注重对集体的义务和责任,对大量个性化需求考虑较少,使人的社会特性被忽视,对员工发展的重视也多侧重于关注为了提高企业效率、获得更多利润的人才技能上的培养。

二、当前企业文化价值观建塑的探索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表现为企业对所期求的目标作出的价值选择,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认识,确定企业行为合理性原则以及指导企业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等。(陈高赞:《关于企业价值观及其塑造的思考》,《企业经济》1996年第11期)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外部制度环境的特点(李艳华:《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探析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导报》2008年第1期),必须选择适应社会与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才能够形成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一)确立“诚信为本”的道德准则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意识。

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以道德为基准的,而不能以道德沦丧为代价。(刘淑珍、陈龙杰:《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月中旬刊)企业作为赢利性组织,企业利润的创造必须遵循社会价值观的要求,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要求。因此,企业文化价值观建塑必须充分考虑社会道德准则与社会责任的存在,确立“诚信为本”的道德准则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理念。

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是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基础,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时代的进步要求企业“诚信为本”,在秉承传统意义讲究商品质量、货真价实的基础上,更加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与利润的同时,全方位地与客户、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中自觉遵守并履行承诺。

责任创造机会,机会创造成功。从企业价值观建塑的角度看,企业公共形象之所以能得到提升,必须体现社会责任的承担,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破冰:走上多元利益的平衡木》,《中国发展门户网》,2006-9-25)即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自身经营行为的道德约束,因此,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经营理念,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环境、社会的责任,积极适应社会并参与社会的发展。(潘思谕:《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商业研究》2006年第22期)

(二)树立应对市场变化的“创新意识”,建立与竞争对手“竞争合作”的经营意识。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性组织,在经济活动中获得利润是其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企业的动力所在。因此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必须依据市场价值取向设计相应的经营理念,必须确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结合的价值取向,树立应对市场变化的“创新意识”,以及建立与竞争对手“竞争合作”的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要全面贯彻“与时俱进”思想,突出强调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创新的思路和与时俱进的勇气冲破阻碍企业发展的传统思想、改变束缚企业发展的各项规定、铲除影响企业发展的体制弊端,通过各种创新环节推进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市场经济体现的基本特征是竞争,只有在反复的竞争与排斥中,企业与市场才能够维持其活力与发展。但是企业应突破传统的“未赢即输”的传统观念,向双赢的“竞争合作”理念转变,团结协作,资源优化才能够扩大市场、降低风险。

(三)建立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群体意识。

文化建设实践取得的共识是:人才已成为企业的制胜之本。一方面企业总体增长,有赖于每个员工的价值创造;另一方面,员工既依附于企业,又充实着企业。员工与企业都有不同的利益需要,为了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要求企业价值观建塑既要维护企业的利益与权威,又要实现员工的职业生涯与个性发展,以形成稳定的命运共同体,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企业价值观的建塑关注的重点应当从传统的单纯注重实现企业目标转变为既注重实现企业目标又兼顾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需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思想实际出发,把企业价值体系同员工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尊重员工意愿的多样性,关怀员工的需求,建立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理念,持续地向员工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使企业文化成为尊重和包容广大员工多样化文化品格的和谐文化。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责任编辑于朝霞

作者:孙 瑾 卢黎歌 宋晓平

第4篇:创先进文化,塑精彩人生

从来没想过文化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从来没想过要走进文化,也许因为我们从来就未离开过文化;从来没想过文化究竟是什么样子,从来没想过文化究竟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也许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文化。

瞑目遐想,这或许就是文化伟大之所在,冥冥之中,以无形的、却俯视一切的力量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管这种改变我们有没有察觉,她都以亘古不变的情怀,似一股缓缓流动的温床,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杂乱的脚步得以清晰,寂寞的灵魂得以抚慰,干涸的生命得以滋润。她就是这样以自身巨大的吞噬力和包容性凭着支撑生命延续的内张力渗透于周边的一切,成为激发我们生命出彩的源泉。

尽管生活常常以琐碎的面容与我们耳鬓厮磨,我们可以不必追究这琐碎中到底含有多少文化,但是,却很在乎我们的行动中有多少文化的成分。事实上,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路走得不好,不是路太窄了,而是我们的目光太窄,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常常期盼着有一种力量,给我们以明示,就像昏暗悠长走廊尽头的一丝光亮,尽管微弱,却能牵引着我们走出黑暗,重现希望。 我们曾沉溺于近千年的税收文化史中,感受着税收文明的变迁带给我们社会的变化,尽管我们从未掂量过这其中文化的份量,但税文化延绵起迭的厚重历史却是支撑当今税收事业崛起的基石。我们愿、也应该将这种蕴藏在税中的文化挖掘、开发,并为其提供繁衍的土壤,因为我们已经感受到税文化带给税官们那逼人的锐气。我们不拘泥税文化存在的形式,不在乎税文化立足的空间,只是想让她厚重的思想占据我们年轻的灵魂,让她永恒的魂魄充斥我们多变的心灵,然后我们将她演绎为我们自身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并通过我们的思维转化为一件件让国税人骄傲,让社会人信服的行动。

地税人十年的精神拼搏,国税人十年的文化沉淀,国税人十年的自我完善,为税文化的诞生、繁衍铺路筑基。

我们自信,我们有这样的力量,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飞跃,是领导者至高的信念,也是国税人实现飞跃的基石。

我们沉静,我们的精神中已形成“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法律,忠诚纳税人”的价值取向,我们用笃诚和责任去构筑地税事业“小家”和“大家”的文明与进步。

我们自律,我们笃信“人人参与管理,人人自觉管理,人人接受管理”的管理理念,而我们的个人价值和人格尊重将在这种“外部和内在的约束统一体”中得到认同和关爱。

我们从容,我们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大度坦荡的胸怀,我们在和谐温馨,健康高雅的诚信氛围中传递国税人特有的文化精髓。

我们骄傲,我们有高扬税文化旗帜的榜样,我们中不是有冒着生命安全的威胁,依然将法律置于心中,将正义之灯高擎,坚决与偷税分子对峙到最后的精神巨人吗?

我们还有根植税文化的基础,我们中不乏少数者,每天奔波于山川、田间,为的是收齐几元钱的“小钱”,而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的成就感正是支撑他们日夜兼程的原动力。

我们有敢于挑战邪恶的勇者,面对着抗税者罪恶的屠刀,用忠于人民,忠于职守的坚韧信念,将其肆意颠狂税法的意念粉碎。

我们有侠骨柔肠的汉子,面对邪恶,铁骨铮铮,面对失学童子,却热泪在捧。

我们有体单力薄,却念如磬石的智者,任你金钱、美色、物欲横流,我均岿然不动,只因头顶国徽,双肩托起的是国人的脊梁。

我们自豪,我们有自己的精神信念。

我们期待,我们有自己的领域文化。

帮助我们实现跨越时空的追求,平慰我们浮躁空虚的心灵。

我们渴望,闲暇时她用柔情默默抚慰着我们饥渴的心田,工作时她用力量铸造我们最坚实的臂膀,面对恶者,她会把堆积多年的力量传递给我们,面对弱者,她会把心灵最柔软最娇嫩的柔情播酒。

是的,愿她囊括世界上的一切,超越我们思维的全部,在感觉她力量的同时,我们已经在变化其中。我们惊讶自己这样的变化,因为我们了解,一个先进的文化会造就几代人的辉煌,我们喜欢自己这样的变化,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已与文化同行!

第5篇:创三色文化,塑清廉人生

廉政,这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君不见,一代清吏包公、于廉、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这既是我们电力企业发展的挑战,也是机遇。在新形势下,我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因为我们有一支团结务实、积极进取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无私奉献、敢于拼搏的党员队伍,有一支扎实肯干、廉洁高效的职工队伍,还有华能二十多年来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底蕴做基础。

廉洁是一种责任,和谐是一种奉献。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厦,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莱电人正是在这种责任和奉献中体会着苦与乐。当其它人进入梦乡时,我们正披星戴月,丝毫不敢松懈的忙碌着;当其他人享受假日,与家人团聚时,我们正奋斗在生产的一线,为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而加班加点。虽然身处基层,但是基层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我们勤奋工作,廉洁从业,

恪尽职守。无论春夏秋冬,在我们朴实平和的面容后面,是我们跳动的心,是我们对电力事业忠贞不渝的热爱。

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廉洁是一盏灯,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廉洁更是一面镜子,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要抵住诱惑,撑住信念,守住清贫,耐住寂寞。

然而,随着社会的大踏步前进,尤其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有的人选择做人清清白白;有的人却选择了一条精神家园日益颓废的道路,在金钱和权利面前顶礼膜拜、俯首称臣。古往今来,贪腐者从不缺钱。他们缺的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缺的是坦坦荡荡,浩然正气。因此,他们将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那么一个贪字,它到底给人带来了什么呢?

贪,折断的是家庭团圆这根弦。从今往后,一头是冰冷铁窗,形单影只;另一头则是望眼欲穿,孤灯相伴;一头是千夫所指,众人唾弃;另一头则是众人背议,孤立无援。失去自由的人何谈团圆?

贪,毁掉的是事业前程这条路。从今往后,他将拐入人生的羊肠小道,丢失了昂扬的斗志、没有了同事的支持;丢失了进取的自信、没有了朋友的鼓励。失去自由的人何谈事业?

贪,剥夺的是人格尊严这个义。在各种机制不断完善,法律日趋成熟的今天,一个贪字就等同于一个囚犯的囚字,做人已全无尊严可言。失去自由的人何谈尊严?

沉痛的教训令我们深思,奋进的号角激励我们去构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廉洁文化,就是要倡导立足我国国情的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以不断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增强人们拒腐蚀的能力;就是要以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营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社会氛围为指向,以树立牢固的廉洁理念、构筑反腐倡廉的社会公众思想体系为根本任务,使廉洁意识内化为社会公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社会公众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廉洁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时代呼唤着廉洁,企业奉迎着廉洁。华能集团作为电力行业中的一员,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逐步确立了以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为核心的“三色”公司企业使命。“三色”公司理念,既是华能精神的高度概括,又是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立足于华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现代经营思想。作为一家大型国营企业,我们必须坚持廉洁文化理念,突显它的文化阵地堡垒,提高自身防腐能力,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为华能的每一步前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人说得好:“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 孙中山先生把终生为之奋斗的归宿,凝炼成“天下为公”四个大

字。“天下为公”是一份承诺,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坚定和执着,它是廉政勤政的标准,是执法为民的追求,是服务民生的期望,更是创建和谐,实现大同的呐喊。对照社会上的腐败大案,我们不敢懈怠;审视身边的廉洁环境,我们任重道远。如果说,过去的成绩归功于我们基层有一个良好的勤政廉政的环境,归功于我们有一支廉洁从业、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那么,未来繁重的发展任务,更加需要我们发挥无私奉献,勤政廉政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基层经济建设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如果说腐败是一种耻辱,那么它需要我们时刻铭记;如果说腐败是一种挑战,那么它需要我们勇敢去面对;如果说腐败是一种现状,那么它需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最后,我想用惠特曼的诗中的一句结束我的演讲:我相信我眼所见的是清澈透明的,我眼所未见得也和我眼所见得一样清澈透明!

李阳

三期项目管理处工程部

第6篇:“四个没有”塑人生

何红珍

国庆期间偶然看到中央电视台“圆梦行动”的一期节目:采访几位受“圆梦行动”资助得以完成学业的贫困大学生,主持人问体坛名将姚明资助的一名学生在接受姚明的资助时说了什么话,事后让姚明感觉受益非浅,这位学生满怀自信地微笑着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后来,一位现场特邀嘉宾在点评时又加上了一句:“没有比自我教育更好的大学。”看到这里,我心里一动,总觉得应该写点儿什么,因为这几句话,也因为今天的中国社会仍有许多贫困学生不仅需要经济上的资助,更需要精神上的扶贫。君不见,有人接受了好心人几年的资助,却心安理得地连一个问候电话也不打,一封只需“谢谢”二字的信也懒得写;有学生在自己的老师以房产抵押给他贷款求学后却逃之夭夭,把巨额的债务抛给已经退休而又重病缠身的老师;更有甚者竟因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阻止自己早恋而置老师一家多年的恩情而不顾,残忍地杀害了老师的妻子,刺伤了老师的女儿„„

当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和出身,有的人生于贫困,有的人却掉在福窝,有的人在贫困中奋发,有的人却在富贵中沉沦„„如果说出身于怎样的家庭是上天的安排,那么走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却完全可以由人类把握。如果一个人从小就不懂得“感恩”为何物,只知道一味地向别人索取而不知回报,他对“恩人”的帮助就会心安理和地“享受”,对别人的困难也会熟视无睹。相反,如果一个人从小就习惯了说“谢谢”,就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他一定会时时心怀感动,以“感恩的心”去接受别人的关怀和帮助,以善意和真诚去回赠别人。在我们市二职中的校园里有这们一位学生:她很卑微,因为她来自福利院,是个无父母的孤儿;她很高大,因为她面对不幸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校友,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积攒多时的50元零花钱,并请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别人。所以,她的班主任感慨地说:“也许正样的学生,遭遇过挫折,经历过苦难反而更能体会到别人的苦楚,才会感同身受,慷慨解囊。”这样的学生难道不是自我教育的典范吗?假如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坚持这样的自我教育,回报他人,回报社会,谁敢说她不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呢?很想认识这位学生,并真诚地送她一句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自我教育更好的大学,没有比掌握命运更美的人生!”

第7篇:文化塑企

发布时间:2011-11-18 09:04:37

□本报评论员 智 明

百年永驻、基业常青是每个企业矢志不渝的追求。但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企业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一年的企业靠打拼,十年的企业靠制度,百年的企业靠文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竞争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文化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认真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需求。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铁大桥局是一个有着近60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60年来,几代大桥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始终将“推动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赶超世界桥梁科技先进水平”作为神圣使命,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奋进、共发展,铸辉煌于历史,谱新篇于当代,谋发展于未来,在神州大地上树立了一座座堪称经典、彪炳史册的桥梁丰碑,传承了“建成学会、奋发图强、长东速度、质量宣言、挑战大海、展示一流”等企业优良传统,形成了“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培育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强烈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桥文化”,巩固了企业生存之基,强化了企业发展之本,构筑了企业经营之道,塑造了企业诚信之形,铸就了企业兴旺之魂,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为推动中国桥梁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今,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科学发展,要实现“企业兴旺、员工幸福、追求卓越、百年永驻”的理想,必须更加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其内涵更丰富、延伸更宽广、特点更鲜明、形式更活泼,在培育新型职工、塑造新型企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大力弘扬企业精神。“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的实质就是要勇于挑战??挑战困难,战胜困难,奋勇争先,不断创造新业绩;就是要善于创新??敢为人先,树立标杆,超越自我,实现企业科学跨越发展;就是要勇创一流??科技领先,永攀高峰,不断超越,始终引领桥梁事业发展。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认真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精益求精、持续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是集团公司总经理胡汉舟在汇聚集团领导团队和员工思想基础上提炼出来的集团全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它与企业精神内涵一脉相承,体现了集团历史与现实特点,是全体员工共同价值观的源泉,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为准则。

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是一次思想的凝炼,要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以制度管理为体,以文化管理为魂是公司现阶段的管理要求。要通过优化结构,完善制度管理,规范管理行业,形成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要求,体现先进管理理念的文化导向机制,确保我们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文化建设对于个人是一场精神的洗礼。规章制度的约束有形而有限,是规范我们行为的基本标准;精神理念的作用无形而无限,引领我们不断超越。大桥局的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立足大桥局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又要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营养,通过对“桥文化”理念的认同和实践,成为每一个大桥人的自觉行为,确保我们优秀人格的塑造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让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纯净我们的心灵世界,保持我们源源不断的工作和生活激情;让优秀的文化指导我们的行动,为我们提供永不衰竭的改革和发展力量;让优秀的文化引领企业迈上永续发展、基业长青的美好明天。

第8篇:再塑企业文化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除了它的产品与服务的竟争能力外,企业文化,如何塑建企业的整体士气与商品竟争精神,

一、现状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管理的老课题:论述其内容的文章数以千计。不管怎样讲,其基本原则还是那几条:以什么文化为基调? 以什么文化排除其他文化的干扰?以什么文化进行建立?以什么文化进行开发、并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天皇神权是大和民族的精神支住,伊斯兰教义是“圣战”的火举,“大同世界”理想曾鼓午万千志士仁人抛头颅、洒鲜血、浴血奋战。那时失败了,人就可以剖腹自杀,誓死不降,而今天还能不能收到那种奇效,确是个迷,

1、人本观。自我中心,人本价值,这是西方正在建立的伦理体系。它的核心是“自我设计与自我实现”,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2、金钱观。金钱万能,金钱至上。

4、价值观。为人类社会作贡献,为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奋斗, 死得其所与重比泰山的理论,今天没有多少人听了,特别是一些年青人。在他们的眼里,要出名就得有绝招,就得坚持“流芳百世” 与“遗臭万年”的等同原则

5、人生观。人生就是为了吃、喝、玩。

6、竟争观。竟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要生存,要发展, 就要竟争。竟争的实质,就是牺牲对手,发展自己。在竟争的词典里,永远找不到“好心”,“诚实”与“仁慈”。

7、文学观。文学艺术是陶冶人们情操的重要形式。应重视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搬上午台的毛泽东与周恩来,赢得人们的好评,不仅因为他们是胜利者,而且还因为他们是献身革命、鞠躬尽力、奋斗到最后一息的战士。今天,我们要发展商品经济,需要成千成万开拓型的企业家,午台上应树立他们高大的形象:顽强、灵活、不为失败所摧,不为胜利所骄,看准目标奋勇前进。这对创业者是一种感染与鼓午!但与此同时,淫秽片、凶杀片、打斗片大量上市。未成年人、青年人及一些不肖之徒的作恶犯罪,大多是从电影与电视上学习的。在文学艺术领域内,不能只讲求微观效益,还要讲求社会效益。

8、传统文化观。

9、宗教观。

10、丑陋论与写实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有美就有丑,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不可能只好不坏,也不可能只坏不好。必须一分为二,不能一点论;必须指出矛盾双方的主与 次,不能以偏代主,也不能以点代面。这就是唯物辩证法。

总之,虽然马列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市场经营意识与中华伦理还是大多企业文化的主体,但在上述思潮的浸蚀下,已呈现为千疮百孔、已无完肤好言了,其“肉”也被挖之殆尽。如果不用邓小平 的“根本指针”为指导,再塑中国企业文化,任其泛滥下去,不仅会严重地损害企业的市场形象与经营竟争能力,还会严重的损害中华社会美德,变为社会性灾难。这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二、原则

我国传统的企业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已被商品经济的意识文化所革新,有些则遭到严重破坏,呈现为复杂状, 21世纪都不会改变。我们如何在这种多极文化中确立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主脉络,就是一个大课题。其基本原则应以中华伦理为基因,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市场经济意识为主脉络,建立多极文化体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年青人进行人生观与理想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其中道德是基础,应放到首位抓。周恩来说,他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共产党人。中华道德是中国人的立身之本。只有具备了中华美德,才能谈得上更高的政治信仰。没有道德,没有美德,就谈不上是合格的社会公民,更成不了真正的共产党人。所以,有道德, 这是最低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更高的要求,就是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或称之为“四有”。

对中华伦理的研究,已是世界性的研究热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首先是日本,其次是“四小龙”以及东盟各国,加上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中国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引起世界极大的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基因嫁接现代电子技术,以每年10%的高速递增向世界展示了一种非西方经济的发展模式。他不是以新教伦理为文化基因的原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是新型的后发现代化。这个论点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格中克龙提出来的。他在<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一书中,首先提出 “后发优势”的论点。东亚工业、特别是中华工业模式中的温和极权主义与自由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高速发展模式,既是向西方的“自由唯利”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也是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70年代后,有人提出“儒家动力论”,把东方地区工业发展的成功归为儒教文化的薰陶,认为儒家传统文化, 即关于伦理道德与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及其价值观念,是东亚工业高度发展精神动力。美国学者卡恩在<1979年及其以后的世界经济发 展>一书中提出“新儒教国家”的概念,把经济高速发展的东亚地区称为“亚洲伦理工业区”。他认为儒教伦理对人的培养,将促使新儒学社会比其他文化的社会具有更高的潜在增长率,能促使社会经济更加有效地增长。儒家动力论倡导文化多元化和民族文化的复兴,强调发挥传统社会的现代潜力。我国的台湾学者刘述先也写了本<儒家思想与现代化>,认为儒家思想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还应借助于儒家伦理。中国的发展,即独立自主,对等贸易,多出口,多储蓄导致经济高增长,减少了国民经济对外的依附性。 这不是“脱钩”,而是加入世界市场与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梯度进行转移,从依附向独立自主型转化。这是东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起飞的新模式。

管理学认为,管理的核心不是物,而是人;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如何正确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就成了管理人的关键所在。日本与“四小龙”认为,儒学思想确使他们减少了许多人际关系上的麻烦,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是儒学思想的发源地,更应借助儒家思想整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净化社会空气。这是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以爱国主义与最后共同富裕的目标熏陶他们,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基础工作更为重要,建议在中小学开设儒学课。

三、建设

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按照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这个大前堤来确定。它虽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却可以归为三大类,即中华伦理、 国家大法与商品经营,简称为儒、法、商。

法,包括政治信仰与国家大法,即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与国家的宪法、经济法等;商,包括产品制造与商品经营的知识,等。笔者仅就伦理作以说明。

伦理属于上层建筑,是国家法律的补充。但它的广延性、群众性与社会基础的深厚性,远非法律可比。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 其传统文化也源远流长,伦理的基础也极为复杂,其中的三大教一般被认为是中华伦理的主体。这就是佛、道、儒。佛教认为,生、老、 病、死、苦是人无法绕过的大关,是人无法逃避的现实。怎么办?遁世出家,逃出尘世,忍让为先,多积善行,死后升天。相信这种理论的人,今天只有佛教徒了。道教认为,天地以金、木、水、火、 土为本源,以阴阳相交促其变化,并按照自身规律而动。怎么办?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无为而待。这种无为哲学,今天也没有多少人热衷。唯有孔夫子的理论,今天还有其积极意义。它的大前堤就是人们都要生活在集体与社会中,每个人采用什么行为标准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才不致使集体与社会混乱,唯持集体与社会正常功能的发挥,维持其正常运转?他们提出五个字,就是仁、义、 礼、智、信。“仁”是其中的灵魂。

什么是“仁”?唐代韩愈的定义为:“博爱为仁”。后人就此认为仁即博爱,博爱即仁。这种理解过于狭隘,“仁”的含义远远不至于爱!“仁”的第一种含义是“核”。“核”是核心,正象桃核与 杏核;而这种核的核心,又是它们的仁。这种“仁”,是形体的根与源。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仁,就有什么样的形体,进而引申为人们的行为。“仁”是出发点,是本源,是根;从这点出发,会成为形形色色的“果”,会形成各种各样的人的行为。这些行为,以 “善”定性,以“善举”概之。基本框式是:修身齐家平天下。修身 是前堤,是基础,其核心是“正心、诚意”,“勇者不惧”,“匹夫不可夺志”。“志士仁人”,立志为仁;“杀身成仁”,为仁献身;“不成功便成仁”,成不了仁就死,等。在修身上,儒教强调 “智仁勇”。<礼记·中庸>有云:“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能成此,也即本来的“人”,也即还本面目的“人”。 这都是标准,如何才能达到?儒论强调教与学。诸如“因材施教”, “学问思辩”,“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特别强调“格物致知”,即穷尽事物而达到认与知。

“仁”的第二种含义,就是“形”。“形”,是指“仁”字的 结构,它是由“人”与“二”组成的。一个人就不存在人际关系, 两个人就有了人际关系,三个人就成了社会关系。如何处理这种人际关系,就是“仁”字的用途。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主要的标准就是四个字:义、礼、智、信。义薄云天,克已复礼,居敬穷理,诚开金石,就是这些标准的绝好说明。

儒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四次孔子研究热潮。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论语>的发行居世界十大名著的第二位。日本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将自已的经济起飞的一个原因,归为孔学思想的传播。孔学的生命力,不是采取排他方式确立的,而是在多极文化思想竟争中发展起来的。将儒论移植于 “仁”,移植于现代职工与经营者的心中,就会产生巨大的以诚感招、以诚开拓的社会效应,人们的欺诈与野蛮经商就会变为文明经商,社会风气也会为之诚朴与自然。

具体建议:

1、抓教肓。职工的思想阵地,永远不会“空白”,你不占他就会占,谁的力量大,谁就会“安家”。这种“家”,一旦安下,就很难被“赶走”,如果一旦被赶走,要重搬回来也很困难。所以, 就要在抡先“安家”上下功夫。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理论去占领他们的头脑。当着这些理论占据了他们的头脑,他们就会将其他思潮视作“异端”,视作“斜说”, 从而达到抵御的目的。这种扎根工作,应从幼儿园作起,而且尽可能全民化。

2、启发思维教育。启发思维,进而达到创造思维,这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基本方法。孩子放学回家,西方人多问孩子给老师提没有提问题,而我们中国人总是问孩子听没有听老师的话。西方教育侧重孩子思维,中国教育侧重孩子守规。守规教育过多,就不利孩子成长。大学也是老师讲,学生记,记的越多,背的越多,就能得高分,这能培养出开拓型的企业家?!如何进行启发思维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大课题。

3、挖天性。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形成的,是与生俱来的, 当然,后天影响也很大。例如,人的尊重欲与好胜欲,顺境者多则建,逆境者多则摧。强化人的好胜欲,激发人的求胜本能,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日本靠强化人的求胜欲,发展武士道精神,使日本自强不息,好争好胜,雄立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企业职工, 如果求胜欲得不到满足时,即企业经营失败时,就要自杀,那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保护好胜心,激发好胜欲,使小孩从小就养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这种顽强儿成为企业的职工,成为企业的经营者,企业就会大见成效。

4、推行“倍增计划”分配原则。它的基本原则是:⑴、硬指标。 目标一旦确定下来,绝不随意变动,达不到目标,即是差一点,同样不给回报;达到目标,即是没有超,同样给回报。这样,就将全体职工的注意力引向“企业的目标值”。⑵、发展型。企业的发展, 不充许有“山峰”与“山谷”之分,只能有“高速”与“低速”之 分。这就要求企业的计划指标不能低于历史最好水平,达不到,就要采取断然措施,包括处理暂时用不上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并进行裁员。⑶、达到目标后就兑现,绝不许空头愿,使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步化。英国二次大战后,要求职工“勒紧裤腰带恢复战争创伤”,得不到国人的合作,最后以失败告终;而日本则推行“倍增计划分配”,就获得成功。今天,大讲延安精神,同样得不到职工的支持。

5、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些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如古代的一些管理思想,领导与用人艺术,特别是儒教处理人际关系的理论,等。这种教育,不仅仅是继承,更重要的是在于了解,激发其爱国心与广博知识。进行传播教育时,不要单打一,而应将各个流派的观点都摆出来,让他们进行比较选择。同样,讲马克思主义时,也应将其他“主义”拿出来共尝,以增强其识别力。这种比较、鉴别的教学法,远比强输法好。

总之,伦理,习俗,道德,观念,主导原则,自我形象的塑造,自我市场行为的展现等企业文化,是在学习中生,在制度中定,在舆论中长, 在奖惩中果。关键就看我们如何培育。

第9篇: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申报报告--创艺术教育特色 塑智慧幸福人生

创艺术教育特色

塑智慧幸福人生

——2017学年阳东广雅小学申报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材料

一、学校基本概况

阳东广雅小学坐落在阳江市阳东区美丽的那龙河畔。学校定位雅正,环境优美。于2008年9月,由广州振丰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由中国百年名校广东广雅中学主办并按照省一级标准兴建的一所民办寄宿制小学。校园建筑融园林艺术与岭南风格于一体,古朴、庄重、典雅,文化底蕴深厚。园内花鸟映趣,生机盎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鲜明的校园文化艺术交相辉映。校园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

建校九年多来,学校坚持百年广雅“务本求实”的办学思想,努力实现“魅力广雅·理想学校”的办学愿景,坚持以“先进的校园文化,高质量学科教学,多元化课程设置,个性化教育选择,可持续发展潜力”为学校办学特色,立足两个永恒关注(关注现在、关注未来),实施三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推行四大质量体系(学科教学质量、德育教育质量、特色教育质量、学校服务质量),提高五项核心素养(健康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交往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优秀的学习品质、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独立的生活能力、高雅的艺术兴趣和鲜明的艺术特长、健康的锻炼习惯和优秀的体育技能),积极开展家校特色亲子活动,开展“最美学生”系列评比、“最美班级”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培育会智慧生活的幸福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1 九年多来,阳东广雅小学力求在打造“魅力广雅·理想学校”“创建广雅艺术教育特色”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和“人人发展,发展人人”等方面努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愿景,在培育“全面兼具特长”、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优质人才上,为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办学九年多来,随着学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学校现有教学班53个,在校学生1871人。教职员工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23人。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112人,大专学历28人;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助理讲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47人,小学一级教师51人。党员教师2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我校还结合学生养成教育的发展需求及其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成立了家长学校。在选拔艺术教育工作师资人才方面,学校面向全国各地招聘艺术教育教学优秀骨干和重点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重视艺术教师的专业特长,同时,注意选拔“一技多能”的优秀人才组成一支专业成绩优良、师资素养较高,一技多能,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年轻化教师队伍。

校园布局合理,分为四个功能主体,分别是生活区、办公区、教学区、体育运动区。两栋教学楼宽敞明亮,都安装了安全疏散指示灯。并拥有两间不同规格的室内体育场,使得体育教学风雨不误。教学楼内各项设施齐全,共有教室60间,根据生源飙升趋势,现已启用教室53间,启用办公

2 室20间,大小功能室共30间。配备有计算机室、自然科学实验室、钢琴室、美术室、陶艺室、民乐室、合唱室、音乐室、舞蹈室、武术室、跆拳道活动室、综合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师生图书阅览室、各类器材仪器室、少先队活动室、荣誉室等。如此优越的硬件设施,使得阳东广雅小学成为粤西地区一块名牌。

为不断提高阳东广雅小学的办学质量,九年多来,学校每年都组织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省内外参观学习,参加国、省、市、区大型教学观摩活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和业务能力的迅猛攀升。

九年多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深入课堂了解艺术教育教学情况,积极组织和参与艺术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及时解决问题。

在开展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中,我们一直坚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通过一帮

一、以老带新、集备教研、新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观摩课、生本教育研究、教学赛讲、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说评讲课一条龙、“一师一优课”、艺术作品竞赛或展演、艺术教学开放日、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学校校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教研力量日趋强势,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们观念的转变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九年多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优质民办学校、全国民办十佳美育学校、全国名优学校、全国红领巾数字图书馆示范学校、全国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新课标作文示范学校、全国英

3 语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阳江市一级学校、阳江市德育示范学校、阳江市安全文明校园、阳江市金牌小记者工作站、国家级课题实验学校、教育部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等荣誉称号。

学校艺术教育也突显成绩:器乐演奏《金蛇狂舞》获广东省一等奖、《欢乐的泼水节》获广东省银奖、《洗衣歌》获广东省二等奖;舞蹈《小蚂蚁》在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至今,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共获得市以上级奖项三百多次,涵盖体音美德以及各个学科。2015年9月,我校周堪德老师代表阳江市参加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蝉联四项一等奖,并荣获全省小学组全能“二等奖”;2015年12月,我校参加阳江市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参演的管乐演奏《西班牙斗牛士曲》《对手》和歌舞表演《中华民谣》《狼图腾》《我相信》分别荣获

一、

二、三等奖;2015年12月,曹桂花老师指导的管乐演奏《对手》获得广东省艺术展演二等奖;2016年3月,李琴、肖江平、李昌勇等五位教师的美术(书法)作品均荣获市

一、二等奖;2016年5月,我校参加阳东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赛荣获优秀组织奖,魏杨、彭云龙、黄俊明老师均荣获阳东区校园足球赛优秀教练员,我校学生均荣获小学甲组、乙组第一名;2017年1月,我校参加阳东区2017年元旦中小学生文艺汇演,荣获小学组一等奖;2017年6月荣获阳江市中小学生班际合唱大赛小学甲组一等奖。

4

二、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我校召开了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文件精神,逐项落实,制定计划和方案,组织实施开展。

(一)完善机构,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了艺术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耀明(校长)

副组长:李昌勇(副校长)

聂晨光(副校长) 成

员:夏菊芬 (办公室主任) 魏杨(德育处主任) 王中华(教导处主任)

陈震 (教导处副主任)

邱伟穆(综合科组长)

各年级组长 梁丽蕾 (档案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长分别由各年级组长担任

(二)制定方案,明确意义。

学校领导小组从学期及全年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艺术教育工作特点,研究制定了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方案,制定了各学期各项艺术教育专业队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工作日程,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市区有关艺术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根据艺术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使教职工明确抓好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三)确立原则,明确目的

5 我们经过认真讨论研究,确立了阳东广雅小学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总体原则,分级分组逐条进行学习研究,明确抓好艺术教育工作的原则。

工作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推动学校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足开齐上好艺术类课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广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建立具有阳东广雅小学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

明确目的:

我们通过开展艺术教育特色工作,让每位教职工“人人参与,个个重视”。同时,各尽所长,各司其能,发现我校艺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扬长补短,推动我校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我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水平,为打造“魅力广雅·理想学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积极努力。

(四)落实任务,认真履职

为保证我校艺术教育工作质量,我们逐级落实了相应任务,制定了工作职责,将艺术教育工作质量与成效和教职工绩效考核挂钩,促使教师予以重视,并认真履职。

1、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及省市区关于艺术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在市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到人人

6 明确工作责任,保证落实到位,做到工作任务清楚,下级对上级必须认真负责。按时、保质、高效完成好艺术教育工作。

2、我们要求艺术学科教师收集整理好日常艺术教育工作相关资料,包括计划、方案、规划、图片、会议(活动)记录、音像资料、各项表彰、总结活动等原始材料,档案人员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3、举办大型艺术教育活动后,及时进行开展活动的总结和表彰,找出开展活动中发现的亮点,找到尚需改进和加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使活动的开展有始有终,为今后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做好预案和预想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五)开展活动,形成特色

学校领导小组十分重视研究解决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每单周均召开关于艺术教育工作的行政人员(含年级组长、学科组长)联席会议,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之中,下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划和工作安排,讨论具体实施思路及方法,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有组织、有落实,安全有效地开展各项艺术教育活动。

如今,抓好艺术教育已成为我校办学特色之一。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功能、地位以及在新时期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上都有正确、全面的认识,都能够认真贯彻有关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妥善安排好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使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工作得到协调发展。

7 首先,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并上好艺术类课程。根据本校的特点,我们在努力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民族特色的校本艺术课程上下功夫,用精力。我们开设了芭蕾舞特色实验班,把民间舞、少儿中国舞请进校园,组建了各项艺术专业队进行特色训练。我们成立了民乐队,让古筝、琵琶、笛子、萧、管、鼓、大阮、中阮、二胡、葫芦丝等乐器的美妙韵律丰富广雅艺术时空,各种民族音乐使校园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气息,丰厚了广雅的底蕴。我们还把西洋乐器引进广雅校本课程,让萨克斯、黑管、号、钢琴、电钢琴、吉他、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钹、架子鼓、三角铁、沙槌、钟琴、木琴、排钟等乐器韵律汇奏广雅文化艺术,让艺术陶醉了孩子们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激起了孩子们向往美好,净化心灵。

我们还注重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注重中西结合,弘扬祖国的文化艺术教育。我们开设了各种兴趣选修班,在每周一至周四下午的第

二、三节课时间,让孩子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

一、两个课程参加选修课程的学习。舞蹈艺术类课程:芭蕾舞、拉丁舞、儿童舞、民族民间舞、少儿中国舞等;语言艺术类课程:朗诵与演讲、讲故事、课本剧、小主持人、小记者等;声乐类课程:小歌手、合唱等;美术类课程:创意绘画、国画、陶艺、手工制作、剪纸艺术、毛笔书法、电脑绘画、摄影等;器乐类课程:钢琴、小提琴、古筝、民谣吉他、管乐铜管、电声乐、口风琴、葫芦丝等。体育艺术类课程:中华武术、跆拳道、网球、足球、篮球、乒乓球、轮滑等;还有中国象棋、编程机器人(小创客系列)、用GOC编程

8 绘图、3D打印(小创客系列)等。学校还根据学生特长组建了各种专业队,如:足球队、篮球队、网球队、西洋乐队等等,利用早上6:30至7:30和晚修后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较好地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美术或艺术课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当地艺术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获得生动的艺术体验。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做到学生100%参与到课外艺术活动中,并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我校的课外艺术活动均有老师专门辅导,有计划、有制度、有活动场所,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活动。学校自2008年9月开办至今,每年都举办大型校园文化艺术节,并邀请省、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局主要领导和社会各界嘉宾光临现场,予以指导。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艺术展演比赛活动。至今,我校成功举办了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还举办了阳江市“迎亚运”广雅学校——“鼍城广雅钟灵秀·歌舞青春闹元宵”大型专场文艺晚会;我校学生表演的合唱《牛背上的孩子》、《祖国像妈妈一样》、音乐表演《狼图腾》、英语童话剧《丑小鸭》、钢琴演奏《拉德斯基进行曲》、乐器演奏《西班牙斗牛

9 曲》《对手》等艺术节目均获省市

一、二等奖。办学以来,学校分别编辑出版了阳东广雅小学校刊《雅园新蕾》、《广雅小学校报》,师生书法书画作品集《雅苑》。

我们把校园文化艺术环境的建设落实到年级组,落实到班级师生,形成家校共建,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还通过校园微信群、校园网站、校园广播,LED显示屏、校园文化主题画廊、文化艺术橱窗、教室与班级文化建设等环境布置,引导师生关注艺术教育,增强艺术教育思想,提升艺术品味。形成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同时,我们明确提出校园内不推销任何文化艺术产品。

按照课程计划开设艺术课的要求,我校配足配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兼职艺术教育教师。我校现有专职美术教师6人、音乐6人、体育教师10人,其学历均为大学本科,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等组成合理,师资队伍稳定、年轻化,富有朝气。评选先进、评聘职称时,艺术教师享有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艺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合理(工作量包括艺术课和课外艺术活动辅导等)。

这些艺术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教学态度端正,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辅导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力,能较好地完成各项艺术教育工作。

艺术教师坚持观摩其他优秀艺术教师的示范课,开展艺术学科的教学研究。每一位教师都积极撰写经验论文,制作作品,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区的各类比赛,近三年,我校艺术教师撰写的经验论文和教学设计、创作

10 的艺术作品以及所指导的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有一百多篇分别获得国家和省市区的奖励。

学校领导分工明确,实施层级管理和学科管理制度。校长和分管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专门负责艺术学科的教学管理,建立了艺术教育工作议事制度;艺术教育列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系列。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成立艺术教研备课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成艺术教育科研和教改的良好风气。

学校成立艺术活动的管理组织,负责指导全校艺术教育活动;能较好地发挥少先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参加校外艺术比赛或艺术活动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备案。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及有关规定,我校建有规范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并配齐配足艺术教育器材。有宽敞完善的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艺术教育专用教室(活动场地)。现有音乐舞蹈合唱室共6间,形体舞蹈室2间,钢琴室12间,美术专用功能室活动室共5间。我们还根据进行艺术特长生培养与训练的需求配备了8台钢琴和40台电钢琴。对消耗性器材,我们及时进行检查、维护、更新和补充,全力达到艺术教育和特长生培养的需要。同时,各个艺术教室和功能室都配备了管理员,落实管理责任制,定期检查评定,将艺术教育设施配备使用情况列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我们还建立了比较完备、规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资料档案,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艺术教育工作的音像资料和图片,分类装订归档,以备查找和记载。

11 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在艺术教育工作上的经费投入。每年都投入二十多万资金用于艺术设施建设、器材设备采购,以及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上,确保艺术教育活动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各类艺术活动、艺术教学、艺术教研、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不断改善艺术教师的待遇,激发了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三、努力进取,再接再厉

1、提高认识,提升水平。虽然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总体水平优良,但是,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停滞不前。我们还要增强团队精神,提高对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统一思想,团结协作,凝心聚力,积极进取,创新艺术教育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我校艺术教育工作水平。

2、完善硬件,健全设施。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化设备的更新可谓日新月异。我校艺术设施器材配备虽然在区域性还算比较领先,但还需要与当今科技时代设备的飞速更新升级与时俱进。我们还要努力争取,逐渐更新升级到采用更先进、更具有时代感的新设施、新设备,力求做到合理、先进、科学、高效、实用,以更好地满足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抓好细节,科学管理。我们要在把握大局的同时,继续抓好抓细艺术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力求规范、细致。各部办、各年级组严格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科学管理力度,扎实细致地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切实解决各种问题。

12

4、查缺补漏,开拓进取。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一所学校师生综合素养、筑建幸福人生的重要依据。我们必当高度重视,正确对待,结合我校实际,查缺补漏,强化落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筑建广雅艺术教育工作的丰盈盛韵,营造广雅人智慧生活的幸福人生,为推进艺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关注心灵补养、关注学生成长质量,不断创新特色,不断提升品位,不断开拓进取,促进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升高水平!(撰稿人:阳东广雅小学校办 夏菊芬)

阳东广雅小学

2017年11月14日

13

上一篇:bdmild096链接下一篇:借记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