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记卡是什么

2022-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借记卡是什么

什么是语音?什么是字母?

什么是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什么是字母?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语音学就是根据语音的定义建立的,语音学只研究语音,也就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不研究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语音学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因此,语音学是通过物理学和生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语音并用字母来描述语音系统的构成。上述语音和字母的定义是西方人提出来的,语音学也是由西方人建立起来的。

语音的定义正确吗?字母的定义正确吗?西方人为什么这样研究语音呢?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讨论五个问题: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分析西方语音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

我认为这样定义语音是不正确的,不能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因为根据这个定义,语言还有一个精神内核,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两部分构成的,这样,语音就成了语言的一部分,语音和语言就成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实际上,语言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声音,人是通过语言的声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也就是说,没有语音就没有语言,二者不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另外,语言的声音是表达意义的声音,如果认为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构成的,这样,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就成了可以分开的两部分。而实际上,没有意义的声音不是语音,是语音就一定有意义,也就是说,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是二者共同构成了语言。

因为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所以从研究语言的角度来说,就不应孤立地研究语音。研究语言应该从听觉认知的角度研究语音是如何表达语义的,如果孤立地研究语音,也就是说,把语音和语义分开来研究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既然孤立地研究语音就不是研究语言了,那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

西方人是为了创造文字。西方的字母文字,如最早出现的腓尼基字母以及后来的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是西方人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通过分析语音,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一些不同的音素构成的,认为音素是独立存在的,于是就创造了一些不同的视觉图形来代表这些音素,这些视觉图形就是字母,如“A”“B”“C”“D”“E”等。但字母不表示意义,所以西方人并不是只孤立地分析语音,还分析语音是如何表示意义的。他们发现由几个音素拼合的语音片段表示一定的意义,于是就把几个代表音素的字母拼写在一起,从而就用字母创造出了表示意义的文字单位——词(英文叫word)。于是西方人就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字母代表音素,字母表示音素,用字母拼合的文字就是语音的符号,文字代表语音,文字表示语音,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他们的文字称为表音文字的原因。因为西方人认为他们的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代表语言单位,表示语言单位,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心境的符号,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而文字是用于书写的,既然字母是记录音素的,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是记录语言单位的,于是西方人就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是研究语言的材料,应通过书写的文字材料来认识语言。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也没有否定西方人对文字的传统看法,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文字表现语言”。也就是说,字母表现音素,文字表现语音,文字单位表现语言单位。根据索绪尔的“文字表语说”,字母就是音素,文字单位就是语言单位,文字也是语言,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表现口说语言,文法(gramnmr)就是语法。因此,索绪尔主张语言学只研究语言,不研究文字,因为文字只是研究语言的材料,文字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字是由语言决定的,是从属于语言的。也就是说,索绪尔把文字当作了语言。

因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西方人一直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音素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他们认为文字是由语音决定的,根据音素创造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而中国的文字不是根据音素创造的文字,因此,汉字被西方人认为是原始、落后的文字。于是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就用根据音素创造字母的方法来学习他们不懂的语言,还用这种方法帮助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来创造自己的文字或者用这种方法把非字母文字改造成像西方一样的字母文字,如现代越南文。

通过分析语音来创造文字的结果使西方人认为研究语音就是研究语言,研究语音就是分析语音的音素并用字母来描写语音的构成,也就是说,最初西方人把研究语音看作是研究语言的一部分。直到近代,西方各国学者才建立了以专门研究语音为对象的普通语音学。普通语音学采用现代研究声学的方法以及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因为语音是一种声音,从研究声音的角度说,各种声音都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所以语音也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从声音的物理属性,如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另外,人发出语音是人体器官运动的结果,因此,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还可以对人体器官的发音机理进行研究。为了便于学术交流,西方研究语音的学者于1886年成立了国际语音协会。为了把各种语言的音素精确地标注出来,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和公布了一个《国际音标》。

中国的普通语音学是从西方引进的,是根据西方人的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语音学的,中国的音韵学过去是为学习使用汉字服务的。中国古代是诗、文并重,诗词不仅要抒情达意,而且朗读出来还要合辙押韵,富有音乐美,于是中国历代学者为了写诗填词的方便就根据当时汉字的读音编写了大量的韵书。明清两代,西方人来到了中国,是高本汉等一些西方语言学家将西方人研究语音的原则和方法引进了中国,于是中国的不少学者也就开始把中国传统的文字学看成是语言学,也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就把中国的音韵学改造成了西方的语音学。他们利用中国古代的韵书和字书,开始了“古音重建”,开始用西方的字母来描写中国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根据语音学的理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字母是音素的符号,文字是语音的符号,中国的语音学家自然也认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因此,中国的语音学家是主张汉字拉丁化的,是在理论上支持中国进行文字改革的,认为“新的拼音文字方案必须在语音学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才会是科学的,完善的文字”,也就是说,汉字是不科学的,不完善的,于是中国的语音学家就根据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创造出了一个西方字母文字方案,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就是这个文字方案,创造这个文字方案的人是想用它来替代汉字的,目前是暂被用作辅助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工具。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我们知道西方人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基础上的,而“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基础上的,而“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基础上的。因此,研究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应从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研究起,一个是音素,一个是字母。音素是什么?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什么?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西方语音学家认为音素是构成语音的最小元素,也就是说,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

我认为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因为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语音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语流,人说话时是会出现停顿,也就是说,语流是一段一段连成的,但一段语流是不可以切分的,是不能从语流中切分出音素的。因为语流不是静止的,是流动的。认为语流可以切分,就像是认为水流可以切分一样可笑。另外,人在发出最小的语音片段时口腔的运动也不是几个割裂的动作,而是一个连贯的动作。

语音看不见,没有形象,人们使用电子仪器可以把语流转化成电流的脉冲信号图形。尽管这种图形不是语音的形象,但就是这样的图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也不是由一个一个有明显界限的小图形拼合的,而是一个整体的图形,由此也可以证明: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语音是一个整体,部分和整体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语流中的音素是分不开的,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实际上,音素是人们从语流中分析出来的,或者说,是人为分离出来的。

因为语流不能切分,但人的口腔却能单独发出最小的声音片段,人也可以听到这最小的声音片段,语音学家把这最小的声音片段称为音节。而音节的声音是有差异的,如/ba/和/m/,于是语音学家就根据这些差异认为音节是由比音节更小的元素构成的并把这最小的元素称为音素。也就是说,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有人会说,既然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那为什么人们可以把一个音节分成两部分,还能把每一部分单独发出来呢?如“ma”这个音节可以分成“m”“a”两个单音,而且人们也可以把这两个单音发出来,这单独发出的音不就是音素吗?

单独发出的音不是音素,或者说,也不是单音。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发出各种声音,如口技演员可以模仿火车和飞机以及各种鸟叫的声音,但发出的声音不都是语音。也就是说,人的发音器官可以把从语流中人为分离出来的声音发出来,但这些孤立的声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因为这些声音已经失去了和其他音素的联系。也就是说,“m”和“a”的发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打个比方说,心脏是人体中的一个器官,但人体的心脏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和人体的其他器官联系在一起而存在的。人体是个整体,人们可以把心脏从人体中切下来,但切下的心脏就不是人体的心脏了,而是一块死肉了,切下的心脏失去了和人体其他器官的联系,已经不具有心脏的功能了。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我认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因为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前提是符号所指的事物应该是独立存在的,而实际上,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符号所指的事物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字母就不能说是音素的符号。其实,西方字母文字中的很多现象可以证明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如英文中拼写“write”和“right”的字母是不同的,如果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话,这两个词的发音应该是不同的,但这两个词的发音是相同的。

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字母不代表音素,也不表示音素,那字母是什么呢?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文字也就不是语言的符号了,那文字是什么呢?

我认为字母不是符号,而是符号的构件,字母只是西方人根据语音的差异创造出的一种视觉图形,西方人拼写这些视觉图形才创造出了大量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文字单位(word)。也就是说,西方人分析的是语音,但创造出的却是视觉表意符号。字母是“字”之“母”,是文字单位之母,而不是语音之母,A、B、C、D等西方人创造的字母就像是拼图游戏中的不规则的碎片,这些碎片本身什么也不表示,只有把它们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才知道这个图表示的是什么。拿英文的文字单位来说,book这个文字单位是由四个字母拼合成的,单个字母什么也不表示,只有拼合在一起才表示一定的意义。因此,文字不是语言的符号,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而是用来书写文章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因为文字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创造什么样的字形是由人决定的,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所以语言不决定文字,文字不是从属于语言的,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具有本质区别的、相对独立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语言是听懂的,是听觉符号,是以“音”示“义”,文字是看懂的,是视觉符号,是以“形”示“义”。因为西方文字是根据语音创造的,文字是要学习的,通过学习文字,字形和语音在大脑中建立了联系,所以文字可以读出音来。但是字音不是文字的本质,因为人只要知道字形所表示的意义,就是不读出字音(默读),或者读不出字音(聋哑人),也是可以看懂文章的,但即使能读出字音,却不知道字形表示的意义,也还是看不懂文章,所以文字的本质不是字音,而是字形,没有字形就没有文字。另外,语言可以写成文字,但写成的已经不是语言了,文字也可以读成语言,但读成的已经不是文字了,这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和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人的大脑和器官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区分语言和文字,不应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谈。

因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字母不代表音素,也不表示音素,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是表音文字,而是表意文字。因为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用独立的字母,就是用国际音标描写的也不是语言的语音系统。

因为字母是有形的,把字母和字母拼写在一起是拼形,不是拼音,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能叫拼音文字,而应叫拼形文字。也就是说,一切文字都是“拼形表意”。文字的本质是一样的,文字的字形都是由人创造的,是由人决定的,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拼形表意文字,只是中国人创造字形的方式与西方人不同,也就是说,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字形不是不科学的,不完善的,而是独特的。中国方言众多,说不同语言的人能使用同一种文字,几千年不衰,这是中国人创造文字的智慧。应该承认西方人通过分析语音创造字母文字也是一种智慧,但这种创造文字的方式使研究语言文字的西方学者犯了一个重大错误,这就是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把书写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了,而没认识到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虽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但他没有指出这两种符号系统有什么不同。因为他对符号认识有问题,把符号只看作是

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没有认识到符号的类型是由人的感官决定的,没有认识到符号必须是表示意义的,所以他没有认识到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因此,他才提出了“文字表现语言”的错误理论。其实,语言是无形的,是听觉符号,是看不见的;但是由人创造出的文字是有形的,是视觉符号,是看得见的,而有形的文字是不可能表现无形的语言的。实际上,索绪尔根据西方字母文字的现象也发现“文字表现语言”的提法有问题,他也指出“口说的词中没有一个音是用固有的符号表示的,这可连那语言的一点儿影子也没有了。”他也警告人们“文字遮掩了语言的面貌,文字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种假装。”总之,索绪尔始终没有走出“文字表现语言”的思维。其实,文字连语言的假装也不是,文字就是文字本身,文字是用本身的形体来表示意义的,因为人不仅有听觉认知能力,还有视觉认知能力。也就是说,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字母表现的不是音素,字母的拼合表现的也不是音节,文字单位表现的更不是语言单位,文字单位是用于书写文章的单位。因为索绪尔认为“文字表现语言”,把文字当成了语言,所以他就用文字材料来研究语言,于是就把文字单位当成了语言单位,把“文法”当成了“语法”。也就是说,索绪尔并没有真正地研究听觉的语言,他的所谓现代语言学理论也不是建立在真正研究语言的基础上的,还是建立在西方字母文字的基础上的。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所以西方人没有认识到语言是自然产生的,而文字是人为创造的,语言和文字的产生方式和社会功能是不同的,因此,西方人没有认识到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实,语言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要素,而文字的产生才使^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人类创造的能够超越时空的文字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比一发即逝的语言要大得多。试问如果中国没有汉字,中国会是今天的中国吗?如果世界没有文字,世界会是今天的世界吗?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所以西方人不区分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认为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相同的,认为写文章要“我笔写我口”。其实,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不同的,人听说语言的“语法”和读写文章的“文法”是不一样的,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所以也不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因此,西方人没有认识到人获得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实,世界各国都有文盲,文盲的现象说明人听说语言的能力自然可以获得,是不用教的,应该教的是读写文字的能力。因为人读写文字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才可以获得,也就是说,学校的基础教育应该是教儿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而不是教听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综上所述,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表现语言,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论是“符号说”,还是“表现说”都是错误的,而这些都是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也就是说,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是错误的,而中国的语音学和语言学都是从西方引进的,错误的理论导致错误的实践。中国发生的文字改革运动、中国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中国的教改屡遭诟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断裂以及与方言相关的地域文化的式微等诸多文化教育问题,从学术层面分析,都与引进西方语音学和语言学的错误理论密切相关。

语言和文字的教学理念源于语言和文字的基础理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所以源于西方语言学的教学理念也不区分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不仅认为教文字就是教语言;而且还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音素合成音节,音节合成词汇,词汇合成句子,也就是说,语言是合成的,而语言的合成论源于语音的合成论。

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语言是合成的吗?

我认为语音不是由音素合成的。如果是由音素合成的,就是认为音素产生在语音之前,是先有音素,后有语音,有了音素才能合成语音。而实际上,并不是先有音素,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人为分析出来的,我们不能根据人为可以分析出音素就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一棵大树可以分析出树干、树枝和树叶,能说大树是由树干、树枝和树叶合成的吗?显然不行。大树的树干、树枝和树叶是由种子生长成的,而不是合成的;人体也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器官,但人体也不是由器官合成的,而是受精卵在母体中由小到大生长成的。所以不能说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证明语音是不能合成的,语言也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的“合成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上的应用就是“合成法”。合成法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音素合成音节,音节合成词,词合成句子,合成法认为是先有砖头,后有房子,盖房子,要先准备好砖头,然后用砖头盖房子。因此,合成法的教学过程是先用字母教音素,然后用字母的拼合教音节和词汇,最后用词汇合成句子,也就是讲解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合成法的教学效果如何呢?具有教学经历的教师都会发现,学生可以准确地发出字母的读音,也可以准确地发出词的音,但一说话,也就是说一个句子,整个语流就是不像标准的语音。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语音不能合成,“合成法”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音的方法。另外,教了词汇,也讲解了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学生可以读懂文字,但是不会说话,成了“哑巴英语”。如果语言是合成的,为什么我们给了词汇和语法规则,学生却听不懂和说不出句子呢?语言是先有的砖头,后有的房子吗?“哑巴英语”的现象证明语言是先有的房子,不是先有的砖头,语言是不能合成的,“合成法”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言的方法。其实,教师并没有教“第二语言”(英语),教的是“第二文字”(英文),所以学生只获得了读写文字的能力,但没有获得听说语言的能力。

儿童自然获得语言的现象证明语言不是合成的,而是生成的。

儿童生活在说句子的语言环境中,儿童学语言是从听人说话开始的,儿童听到的不是音素,而是语流。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儿童听到的也不是孤立的词,而是一个一个表达意义的句子,儿童是先听懂的句子,所以儿童不是先发出音素,而是先发出语流,不是获得了词和语法规则后才把句子造出来的,而是先模仿句子,后仿造句子。儿童的认知是先整体后部分,也就是说,语言不是先有的砖头,后有的房子,而是先有的房子。儿童是在大量听说句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听说语言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语言能力不是由音素、词汇合成的,而是在语言环境的作用下,由人体的语言器官自然生成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区分母语和母文,还要区分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字,应该根据母语自然习得的规律来指导第二语言教学,根据母文的学习规律来指导第二文字教学。

母语和第二语言都是语言,母语是自然习得的,第二语言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来培养,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教学来获得,但是人工培养应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因为母语的听说能力不是合成

的,而是生成的,所以教第二语言不应采用合成法,而应采用生成法。语音是人听到和发出的表达意义的声音,所以教语音就是教学生获得听懂和发出表达意义的声音。也就是说,教语言就是教语音,不应把语言教学和语音教学截然分开,应在课堂中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学过程不应从教音素到教词汇,从教词汇到教句子,而应该从听句子人手,以句子为基本单位,从模仿句子到仿造句子,只有在大量的听说句子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第二语言的听说能力。

母文是通过教学获得的,第二文字也要通过教学获得,因此,第二文字教学应遵循母文教学的规律。因为母语是自然习得的,不需要教,而母文需要教,所以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母文教学。语言是当下现时的,人们只能说当下现时的语言,而文字是超时的,人们能学习历史上的经典古文,可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因此,文字的历史越长,母文的文献积累得越多,教师教授母文的经验就越丰富,教师也就越了解母文教学的规律。

自中国人的祖先创造了汉字,中国人就有了自己的母文教学——汉文教学,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三千多年的长期教学实践中,中国的教育家已经认识了汉文教学的规律,已经找到了使学生能快速获得汉文读写能力的捷径。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以及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之所以产生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什么是语音和什么是字母以及语音和字母之间的关系。

本节要讨论的是西方人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呢?为什么会认为语言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呢?为什么会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合成的呢?也就是说,西方人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的呢?

我认为这与西方的哲学有关,西方的科学源于西方的哲学,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源于哲学的认识论。西方的传统哲学是一种认为整体可分为部分的哲学,为什么西方人一直热衷于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呢?因为西方人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可分的。所谓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也认为整体是可分为部分的,只不过对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看法与形而上学不一样。这与中国传统哲学是不同的。中国传统哲学是认为整体不可分为部分的哲学,是“阴阳观”。中国人认为“阴”与“阳”构成了一个整体,“阴”不能离开“阳”而单独存在,“阳”也不能离开“阴”而单独存在,中国人还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所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也就是说,物质世界和人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没有物质世界,哪儿来的精神世界呀!因此,用“阴阳观”观察万物的中国人不会提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种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截然分开的概念,也不会用这种认识论来认识语言和研究语言。

法国思想家笛卡儿被黑格尔称为西方“现代哲学之父”,也被西方科学界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因为他所倡导的科学方法论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笛卡儿哲学是二元对立的认识论,他倡导的科学方法论是还原论(reductionism)和合成论,还原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分析还原的。也就是说,事物的整体都可分为基础部分,整体是由基础部分构成的,部分代表整体,部分反映了事物的结构和属性,是部分合成了整体。因此,还原论认为不了解部分就不能认识整体,因此,有必要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单独地、分别地进行专门的研究。根据还原论来认识语言,西方人认为语言也是可以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根据合成论来研究语音,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音素的构成反映语音的结构和属性,是音素合成了语音,所以就认为人为分析出的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并用人造的视觉图形来代表它。结果,不仅用文字来描写语言,形成了错误的合成论的语言观,而且还把视觉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又形成了错误的文字观。也就是说,西方学者提出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一概念以及关于语言和文字等一系列错误理论是西方的传统哲学和笛卡儿所倡导的还原论和合成论在语言和文字研究上的反映。

近400年来,西方的近代科学是一个以还原论和合成论为主导的世界。其实,还原论和合成论是有局限性的,特别是自然产生的有机物是不能还原和合成的,如自然界的生命现象等。而且这种科学方法论导致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乃至文明的危机,如环境问题,这一点目前有些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了,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哲学,希望从中国哲学中获取智慧,以使全球走出危机。因为中国哲学是整体论哲学,认为整体是不能分割成部分的,整体存在于部分之中,部分是依赖于整体而存在的,部分不反映整体,不能代表整体,整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是研究任何事物,首先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从整体来认识和分析局部,否则,那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盲人摸象”,就是把象的局部摸得再清楚,也不可能得到对大象的整体认识,反而会对大象得出错误认识。中医理论就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不能分成部分的,人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而是自然生成的’。因此,注重“阴阳”关系的中国人自古就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用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来认识自然产生的语言,不会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分开进行单独的研究,也不会用还原论和合成论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和语言,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语言是由词汇合成的,当然更不会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把学习文字当成学习语言。

人的语言和人体一样不是合成的,是自然生成的。这一点,西方人从儿童自然获得母语能力的过程中已经观察到了。但他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没有转变,还继续相信还原论,而不是整体论,还继续使用合成论,而不是生成论,因此,还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表现语言,还使用西方的字母文字来建立所谓的“普遍语法”,我认为这是西方语言研究不能深入下去的主要原因。其实,儿童自然获得母语的现象已经证明还原论和合成论不是普遍真理。爱因斯坦曾对中国哲学中没有类似西方哲学中的那些概念,但却发展出那么发达的古代文明而感到困惑,觉得这是个迷。今天谜底已经揭开,这就是中国的整体论哲学。自西学东渐以来,我们中国不仅引进了西方的各种学科,而且还引进了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因此,现在不是继续思考我们如何与西方的学术接轨的问题,而是到了对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也就是说,研究语言,我们不仅要纠正西方人所提出的一系列错误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转向,应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从合成论转向生成论。怎么转向呢?首先要区分语言和文字,区分自然产生的语言和人为创造的文字,不能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

言。也就是说,不能把人造之物当成自然之物,应建立生成论的语言观和合成论的文字观,应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使自然的语言和人造的文字和谐相处,人类是要创造和使用文字,但不应以破坏自然的语言环境为代价,应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来保护自然的语言环境。另外,区分两种不同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自然产生的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系统,人为创造的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系统。符号都是由人的感官接收,由大脑认知的。所以我们要改变研究的方法,不应通过文字来研究语言;而应对语言和文字分别进行研究,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语言,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文字。也就是说,要区分语言的听觉材料和文字的视觉材料,不能把文料当作语料,不能把研究视觉的文字当作研究听觉的语言。其次是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人的语言能力是如何自然获得的,应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人的文字能力是如何学习获得的。另外,语言的听觉符号和文字的视觉符号都是存储在人脑中并由神经网络连接起来的,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通过人脑是可以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所以我们还要结合人脑的结构和机制来研究人听说语言的能力和读写文字的能力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自中国引进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以来,中国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就认为“为什么直到大约七八十年前,中国人的语言生活是这样一种畸形现象:嘴里说的是方言,笔底下写的是文言,两不相干?”于是他就主张消灭方言和废除文言文。这显然是用“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表现语言”等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来观察中国的语言文字现象,是要用西方的错误理论来改造中国。其实正相反,中国人的语言生活和使用文字的现象不是畸形的,而是正常的,中国人“说方言”和“书同文”不是两不相干,而是密切相关,因为只有这样,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才能和谐相处。

中国人研究和教授中国的文字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我们不能把中国古人研究和教授用汉字写的古文当作是研究和教授语言,不应废除古文教学,而应继承中国人研究和教授古文的传统,因为这些不是糟粕,而是精华。“文法”不是“语法”,“文法”是人类创造文字、传承文化之法,不是语言自然产生之法。“文法”是字形的构造和组合之法,不是语音的构造和组合之法。“文法”是学习读写文章之法,不是学习听说语言之法。

中国方言众多,方言的存在并不是中国发展的不利条件,而是国家宝贵的语言资源。语言是自然产生的,不同的语言是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研究语言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消灭方言,不是为创造西方的字母文字以利早日实现语言的统一。而是为保护中国人生活的自然语言环境免遭人为的破坏,是为正确认识方言(母语)和通用语(第二语言)的关系,为使方言和通用语和谐共存。因此,我们研究语言应由分析语言的构成元素转向对语言的生成环境和生成过程的研究,为需要学习通用语或第二语言的人给予理论的指导,为如何保护中国多方言的语言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

几百年后……如果方言消失了,中国人都说一种语言,那将是中国巨大的智力灾难!

注释

①②⑥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

③亚里士多德《范畴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59

④⑧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2

⑤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

⑦张朋朋《论文字的本质》,见《文字论》,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⑨张朋朋《语言和文字不属于同一类事物》,见《汉字文化》2008年第2期

⑩吕叔湘《奇文共欣赏》,见《文改之声》,1993年5月

作者:张朋朋

第2篇:“生活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

目前,“生活美学”已经成为全球美学发展的“最新路标”,这种最新的美学建构已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基本共识,2005年之后西方学界出版了关于“生活美学”的多本专著。国际上最重要的美学杂志《美学与艺术批评》(JAAC)的主编苏珊·费金(Susan Feagin),在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便前瞻说:“今天美学与艺术领域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美学与生活的重新结合。在我看来,这个发展趋势似乎更接近于东方传统,因为中国文化里面人们的审美趣味是与人生理解、日常生活结合一体的”。

由此可见,国际美学界不仅视“生活美学”为国际美学的最新主流,而且看到了从传统到当代的中国美学对“生活美学”已经与正在做出的贡献。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生活美学”却多有误解,甚至在不甚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这个新生长点做出了某些“过度的阐释”。在这些误读纷纷出现的时候,我们正是需要厘清:“生活美学”究竟“是什么”,又到底“不是什么”?

一、“审美观”的变化与“实用美学”

第一种对“生活美学”的误解,就是仅仅把它当做“实用美学”。以某本名为《生活美学》的专著为例,这本书所说的生活化的美学,从分类上就包括人体美学、服装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和旅游美学。然而,这种以“生活学”为核心的生活美学,其实就是一种“生活实用美学”,这是将传统审美观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产物。因为,“人的艺术追求并不以产生个别的艺术作品为满足,而是要力图渗透到我们全部的生活(Dasein),我们的住宅,我们的服装,我们的道德,我们的交通,我们的举止,我们的语言,我们都要追求一种美的形式”。有趣的是,这里所用的“生活”之德文“Dasein”就是海德格尔的核心术语“此在”,生活美学即使从实用的根基上说也是“此生”的美学。

这类的实用美学尽管意识到了审美泛化并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并没有根本认识到:生活论美学的首要变化就来自于“审美观”之变。这样的实用美学只是将“生活美学”看做是“门类美学”而非“本体论美学”。传统的审美观被认定是“非功利的”与“无目的性”的,然而,这种古典审美观念斩断了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只是雅俗分赏的“文化神圣化”时代的产物。上世纪60年代,“审美经验的神话”在世界美学主流中就已得到解构,所谓“非功利”、“审美距离”、“不及物”等一系列的传统审美话语被给予了最后一击。当代文化艺术的彻底转变,却再度聚焦于审美与生活的本然关联首先,“审美非功利性”被“生活实用的审美化”所驱逐了,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其次,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被“有目的的无目的性”所取代了,这是艺术文化的“产业化”所带来的;再次,“审美经验的孤立主义”被“日常生活经验的连续性”所代替了,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所带来的。所以说,“生活美学”首先就是一种“审美观”得以彻底转变的美学。

二、“生活观”的流变与“日常美学”

在“生活美学”当中得以转变的不仅是“审美观”,而且还有“生活观”。第二种误解就在于将生活美学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美学”。日常生活美学的确是最新兴起的一种思潮,它是直面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而产生的,将重点放在大众文化转向的“视觉图像”与回归感性愉悦的“本能释放”方面,从而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然而,“生活美学”尽管与生活美化是直接相关的,但“当代审美泛化”的语境转化——当代文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艺术的“审美日常生活化”——对生活美学而言仅仅是背景而已。

“生活美学”更是一种“作为哲学”的美学新构,而非仅仅是文化研究与社会学意义上的话语构建。这意味着,生活美学尽管是“民生”的美学,却并非只是大众文化的通俗美学。但是,日常生活美学却成为了只为大众生活审美化的“合法性”做论证的美学。在理论上,它往往将美感等同于快感,从而流于粗鄙的“日常经验主义”;在实践上,又常常成为“中产阶层”文化趣味的代理人,从而易被诘问“究竟是谁的生活审美化”:究竟它本质上是“食利者”的美学,还是表征了审美“民主化”的趋向?更何况,“生活美学”具有更广阔的文化历史语境,随着当代中国文化的“三分天下”格局的出场,“政治生活美学”、“精英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都应该成为“生活美学”中的应有之义。这三种由历史流变而来的独特的生活美学形态,恰恰也说明了“本土化”的生活美学在中国本土始终占据着主导。

三、“艺术观”的转变与“艺术美学”

第三种误解在于,“生活美学”的兴起就会驱逐“艺术美学”的存在,生活化与艺术论的美学似乎是势不两立的。在欧美的美学界看来,“分析美学”的主流传统曾只聚焦于艺术本身,而超出了“艺术哲学”的研究之外的两个主要对象:就是作为日常美学的“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与“人类生活美学”(the aesthetics of human life)。从这种视角看来,关于艺术与关于生活的美学理应是彼此绝缘的两个领域。然而,“生活美学”却试图更开放性地看待艺术。生活美学之所以包容“艺术美学”,就是因为,它将艺术本身视为一种“生活的形式”。对于艺术的理解与反思,恰恰是应该“在生活之中”而非超出生活之外的。

所以,“生活美学”有个“互看”的原则:一方面,我们是从生活美学来“观照”艺术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从艺术来“看待”美学生活的。同时还要看到,“艺术观”只是西学东渐的产物,“美的艺术”也只是欧洲现代性的产物。“艺术自律论”仅仅囿于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西方人用这个视角审视了文艺复兴以前的“前艺术”文化,从而形成了艺术史的基本脉络;而且还将这种视角拉伸到非西方的文化当中,从而将东方艺术纳入其中。这突出表现在,在时间上旧石器时代物品的艺术化,在空间上非洲物品的被艺术化,在19世纪的欧洲就曾有一段将人类学博物馆当中的物品搬到美术馆当中的热潮。当欧洲“艺术观”舶来的时候,如“美术”这个来自日本的新造词ぃじゅつ)(英译为bijutsu),移植到中国本土之时就逐渐缩小了疆界,从原本所指的“大艺术”聚焦于以绘画为主的造型艺术,这也说明了西方艺术观对中国文化的塑造作用。然而,从中国古典文化的角度来看,“生活美学”的深厚传统却从未中断,“艺”与“术”的传统也是深深地植根于本土生活当中的。其中至少有两个传统至今绵延未绝:一个是以“书法”为代表的“文人生活美学”传统,另一个则是以“民艺”为代表的“民间生活美学”传统,它们都使我们回到艺术与生活的亲和关联,来重新定位艺术与生活。

四、“环境观”的改变与“环境美学”

将生活美学当做“环境美学”的分支,还是把环境美学作为“生活美学”的分支,这也关系到对“生活美学”的误解。当代欧美环境美学家更多地把生活

美学作为是环境美学的当代发展环节。这里面引导出来的问题就是:生活是从环境里面延伸而出的,还是环境是围绕生活而生成的?按照环境主义论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认定环境就是围绕着主体生成的,那么,这种思想本身就蕴涵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意味。

但是,环境毕竟还是针对人类而言的,没有人类也许就无所谓环境的存在与否,可以说,环境总是“属人”的环境,无论针对每个个体还是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如此。尽管环境与每个人的亲疏关系是千差万别甚至相差甚远的(如从家居环境到地球大气层的距离那么遥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人类万年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化之后的改造自然活动的全面展开,整个地球很难说还有尚未被“人化”的部分,整个地球的环境都是“人化”的环境。实际上,环境与生活就是密不可分与交互规定的,环境更应该被视为是“生活化”的环境,它具体就包括“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和“文化环境”三个部分。活生生的“人”及其生活的环境的互动关联,恰恰是“环境美学”融入“生活美学”的必然通途。

五、“哲学观”的变动与“美善之学”

关于“生活美学”还有一种误解,觉得“生活美学”既然主旨在于提升生活经验的审美品格,进而达到“以美促善”、“化美为善”、“以善为美”,那么就可以将生活美学视为伦理学的分支,从而成为一种“美善之学”。这是部分正确的,因为从历史渊源上看,“生活美学”恰恰反击的也是自“感性学”建基以来的将审美纯化的趋势,它一方面是对于古希腊“美善”合一观念的某种回应,另一方面亦是回到了本土儒家的“美善相乐”的圆融思想。

然而,生活美学却不仅仅是“伦理美学”,从本体论上说,“生活美学”理应成为真善美的合体之学。这是由于,“生活美学”所正面反思的是现代性所造成的“认知一工具”(cognitive-instrumental)、“道德一实践”(moral-practical)与“审美-表现”(aesthetic-expressive)的割裂,这是启蒙时代的产物,也是启蒙思想的缺失。既然美本身所呈现的是人类基本的经验世界,而真善美在这一世界中也是未经分化的,没有概念化与制度化的分隔,那么也就可以说,真善美恰恰是统一于美的活动的。在美的“本真生活”的状态之中,真善美是本属一体的,它们的差异的绝对化,只是在西方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下发展起来的。超脱西方形而上学藩篱就可以看到,本真生活的意义是不能得以概念化区分的,而是只能是被现象性的直观的,它同时是真,是善,亦是美。所以说,“生活美学”就本体论而言就是“真美善合一”之学,它并不赞同现代性带来的“客观的科学”、“普遍的道德和法律”与“自律性的艺术”的裂变,从而以“美是生活真理的直观显现”与“美学是未来的生活伦理学”两个基本命题来整合真美善。

质言之,我们试图为生活美学的“开放性”进行积极的辩护,而反对对之进行“封闭化”的理解和“过度化”的阐发。通过“审美观”的变化,可以看到,生活美学绝非只是“实用美学”;通过“生活观”的流变,可以看到,生活美学不仅仅就是“日常美学”,通过“艺术观”的转变,可以看到,生活美学兼容而不能驱逐“艺术美学”;通过“环境观”的改变,可以看到,生活美学吸纳与融会了“环境美学”;通过“哲学观”的变动,可以看到,生活美学并非只为“美善之学”。“生活美学”就是一种回到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美学”,它所持的是崭新的“审美观”、“生活观”、“艺术观”、“环境观”和“哲学观”。

责任编辑:李雷

作者:刘悦笛

第3篇:中国“生活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

主讲人: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时间:2019年3月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

目前,生活美学已经成为全球美学发展的“最新路标”,这种最新的美学建构已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基本共识,2005年之后西方学界出版了关于“生活美学”的多本专著。其中,2014年由我筹划主编、英国剑桥学者出版社出版的《日常生活美学:东方与西方》(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East andWest),就是以国际化语言向西方昭示:“生活美学”并不只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的美学新潮与主潮,更是东方特别是中国美学的原生形态。

作为东西方美学家当下的共同事业,“生活美学”由此趋成一种“全球生活美学”成为可能。在斯坦福哲学百科(Stanford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当中最近新增“生活美学”词条,美学杂志《美学与艺术批评》(JAAC)的主编苏珊·费金(SusanFeagin),在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说:“今天美学与艺术领域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美学与生活的重新结合。在我看来,这个发展趋势似乎更接近于东方传统,因为中国文化里面人们的审美趣味是与人生理解、日常生活结合一体的。”

由此可见,国际美学界不仅视“生活美学”为国际美学的最新主流,而且看到了从传统到当代的中国美学对“生活美学”已经与正在作出的贡献。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生活美学”却多有误解,甚至在不甚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这个新生长点做出了某些“过度的阐释”。在这些误读纷纷出现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厘清:“生活美学”究竟是什么,又到底不是什么?

审美观的变化与实用美学

第一种对“生活美学”的误解,就是仅仅把它当作“实用美学”。以某本名为《生活美学》的专著为例,这本书所说的生活化的美学,从分类上就包括人体美学、服装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和旅游美学。然而,这种以“生活学”为核心的生活美学,其实就是一种“生活实用美学”,这是将传统审美观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产物。因为,“人的艺术追求并不以产生个别的艺术作品为满足,而是要力图渗透到我们全部的生活(Dasein),我们的住宅,我们的服装,我们的道德,我们的交通,我们的举止,我们的语言,我们都要追求一种美的形式”。有趣的是,这里所用的“生活”之德文“Dasein”就是海德格尔的核心术语“此在”,生活美学即使从实用的根基上说也是“此生”的美学。

这类的实用美学尽管意识到了审美泛化并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并没有根本认识到:生活美学的首要变化就来自于审美观之变。这样的实用美学只是将“生活美学”看作是门类美学而非本体论美学。传统的审美观被认定是“非功利的”与“无目的性的”,然而,这种古典审美观念斩断了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只是雅俗分赏的“文化神圣化”时代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审美经验的神话”在世界美学主流中就已得到解构,所谓“非功利”“审美距离”“不及物”等一系列的传统审美话语被给予了最后一击。当代文化艺术的彻底转变,却再度聚焦于审美与生活的本然关联:首先,“审美非功利性”被“生活实用的审美化”所驱逐了,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其次,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被“有目的的无目的性”所取代了,这是艺术文化的“产业化”所带来的;再次,“审美经验的孤立主义”被“日常生活经验的连续性”所代替了,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所带来的。所以说,“生活美学”首先就是一种审美观得以彻底转变的美学。

生活观的流变与“日常美学”

在“生活美学”当中得以转变的不仅是审美观,而且还有生活观。第二种误解就在于将生活美学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美学”。日常生活美学的确是最新兴起的一种思潮,它是直面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而产生的,将重点放在大众文化转向的“视觉图像”与回归感性愉悦的“本能释放”方面,从而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然而,“生活美学”尽管与生活美化是直接相关的,但“当代审美泛化”的语境转化——当代文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艺术的“审美日常生活化”—对生活美学而言仅仅是背景而已。

“生活美学”更是一种作为“哲学”的美学新构,而非仅仅是文化研究与社会学意义上的话语构建。这意味着,生活美学尽管是“民生”的美学,却并非只是大众文化的通俗美学。但是,日常生活美学却成为了只为大众生活审美化的“合法性”做论证的美学。在理论上,它往往将美感等同于快感,从而流于粗鄙的“日常经验主义”;在实践上,又常常成为中产阶层文化趣味的代理人,从而易被诘问“究竟是谁的生活审美化”:究竟它本质上是“食利者”的美学,还是表征了审美“民主化”的趋向?更何况,“牛活美学”具有更广阔的文化历史语境,随着当代中国文化的“三分天下”格局的出场,“政治生活美学”“精英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都应该成为“生活美学”中的应有之义。这三种由历史流变而来的独特的生活美学形态,恰恰也说明了本土化的生活美学在中国本土始终占据着主导。

艺术观的转变与“艺术美学”

第三种误解在于,“生活美學”的兴起就会驱逐“艺术美学”的存在,生活化与艺术论的美学似乎是势不两立的。在欧美的美学界看来,‘分析美学”的主流传统曾只聚焦于艺术本身,而超出了“艺术哲学”的研究之外的两个主要对象,就是作为日常美学的“流行文化”(popularculture)与“人类生活美学”(the aesthetics of human life)。从这种视角看来,关于艺术与关于生活的美学理应是彼此绝缘的两个领域。然而,“生活美学”却试图更开放性地看待艺术。生活美学之所以包容“艺术美学”,就是因为,它将艺术本身视为一种“生活的形式”。对于艺术的理解与反思,恰恰是应该“在生活之中”而非超出生活之外的。

所以,“生活美学”有个“互看”的原则:一方面,我们是从生活美学来“观照”艺术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从艺术来“看待”美学生活的。同时还要看到,“艺术观”只是西学东渐的产物,“美的艺术”也只是欧洲现代性的产物。“艺术自律论”仅仅囿于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西方人用这个视角审视了文艺复兴以前的“前艺术”文化,从而形成了艺术史的基本脉络;而且还将这种视角拉伸到非西方的文化当中,从而将东方艺术纳入其中。这突出表现在,在时间上旧石器时代物品的艺术化,在空间上非洲物品的被艺术化,在19世纪的欧洲就曾有一段将人类学博物馆当中的物品搬到美术馆当中的热潮。当欧洲“艺术观”舶来的时候,如“美术”这个来自日本的新造词(英译为bijutsu),移植到中国本土之时就逐渐缩小了疆界,从原本所指的“大艺术”聚焦于以绘画为主的造型艺术,这也说明了西方艺术观对中国文化的塑造作用。然而,从中国古典文化的角度来看,“生活美学”的深厚传统却从未中断,“艺”与“术”的传统也是深深地植根于本土生活当中的。其中至少有两个传统至今绵延未绝:一个是以“书法”为代表的“文人生活美学”传统,另一个则是以“民艺”为代表的“民间生活美学”传统,它们都使我们回到艺术与生活的亲和关联,来重新定位艺术与生活。

环境观的改变与“环境美学”

将生活美学当作“环境美学”的分支,还是把环境美学作为“生活美学”的分支,这也关系到对“生活美学”的误解。当代欧美环境美学家更多地把生活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当代发展环节。这里面引导出来的问题就是:生活是从环境里面延伸而出的,还是环境是围绕生活而生成的?按照环境主义论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认定环境就是围绕着主体生成的,那么,这种思想本身就蕴涵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意味。

但是,环境毕竟还是针对人类而言的,没有人类也许就无所谓环境的存在与否,可以说,环境总是“属人”的环境,无论针对每个个体还是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如此。尽管环境与每个人的亲疏关系是千差万别甚至相差甚远的(如从家居环境到地球大气层的距离那么遥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人类万年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化之后的改造自然活动的全面展开,整个地球很难说还有尚未被“人化”的部分,整个地球的环境都是“人化”的环境。实际上,环境与生活就是密不可分与交互规定的,环境更应该被视为“生活化”的环境,它具体包括“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和“文化环境”三个部分。活生生的“人”及其生活的环境的互动关联,恰恰是“环境美学”融入“生活美学”的必然通途。

哲学观的变动与“美善之学”

关于“生活美学”还有一种误解,觉得“生活美学”既然主旨在于提升生活经验的审美品格,进而达到“以美促善”“化美为善”“以善为美”,那么就可以将生活美学视为伦理学的分支,从而成为一种“美善之学”。这是部分正确的,因为从历史渊源上看,“生活美学”恰恰反击的也是自“感性学”奠基以来的将审美纯化的趋势,它一方面是对于古希腊“美善”合一观念的某种回应,另一方面亦是回到了本土儒家的“美善相乐”的圆融思想。

然而,“生活美学”却不仅仅是“伦理美学”,从本体论上说,“生活美学”理应成为真善美的合体之学。这是由于,“生活美学”所正面反思的是现代性所造成的“认知工具”(cognitive-instrumental)、“道德实践”(motal-practical)与“审美表现”(aesthetic-expressive)的割裂,这是启蒙时代的产物,也是启蒙思想的缺失。既然美本身所呈现的是人类基本的经验世界,而真善美在这一世界中也是未经分化的,没有概念化与制度化的分隔,那么也就可以说,真善美恰恰是统一于美的活动的。在美的“本真生活”的状态之中,真善美是本属一体的,它们差异的绝对化,只是在西方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下发展起来的。超脱西方形而上学藩篱就可以看到,本真生活的意义是不能得以概念化区分的,而是只能被现象性地直观的,它同时是真,是善,亦是美。所以说,“生活美学”就本体论而言就是“真美善合一”之学,它并不赞同现代性带来的“客观的科学”“普遍的道德和法律”与“自律性的艺术”的裂变,从而以“美是生活真理的直观显现”与“美学是未来的生活伦理学”两个基本命题来整合真美善。

质言之,我们试图为生活美学的“开放性”进行积极的辩护,而反对对之进行“封闭化”的理解和“过度化”的阐发。通过审美观的变化,可以看到,生活美学绝非只是“实用美学”;通过生活观的流变,可以看到,生活美学不仅仅就是“日常美学”;通过艺术观的转变,可以看到,生活美学兼容而不能驱逐“艺术美学”;通过环境观的改变,可以看到,生活美学吸纳与融会了“环境美学”;通过哲学观的变动,可以看到,生活美学并非只为“美善之学”。生活美学就是一种回到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美学”,它所持的是崭新的审美观、生活观、艺术观、环境观和哲学观。

在2010年举办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上,生活美学成为了国内外美学家们热议的话题,这也说明,“回归生活世界”来重构美学已经成为全球美学的新生长点。在中文的专题会议上,特设了“日常生活美学”与“传统与当代:生活美学复兴”两个会场,以推介中国学界的生活美学的最新思潮;在英文的专题会议上,“环境美学”“美学与新媒体”“当代中国艺术”专场都不同程度上涉及了生活美学的话题,走向生活的美学与美学走向生活,正在东西方美学家们那里形成某种基本的共识。只不过,中国本土出现生活美学是为了摆脱实践美学的传统,而欧美大陆出现生活美学则是为了超越分析美学的窠臼,但是,在他们开始转向了生活的时候,卻都强调了

我们要依靠生活美学来观照艺术,与此同时,我们又要依赖艺术来看待生活的美学。

为什么生活美学会成为中外美学家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这首先是由于,当代文化和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皆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活美学的兴起就是对这种最新动向的一种直接的应对。真正使得生活美学得以出场的历史要素,不仅在于当代文化的各个层级在逐渐审美化,这是审美要素向文化与社会的蔓延和普泛,同时,更在于当代艺术家们突破了审美的藩篱,从而致力于在“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进行拓展的工作。

面对这种新的历史境遇,新兴的生活美学就要面对传统美学的两个基本观念进行“解构”:一个就是“审美非功利”观,另一个则是“艺术自律”论。二者几乎成就了古典美学观念与艺术理念的内在定性。在古典时代人们所身处的“文化神圣化”的语境里,建构起以非功利为首要契机的审美判断力体系自有其合理性,那种雅俗分赏的传统等级社会,使得艺术为少数人所垄断而不可能得到撒播。

由此所造成的后果便是,艺术和审美不再与日常生活发生直接的关联,而在当代社会和文化当中,这些传统的历史条件都被新的语境所刷新了,从而出现了三种观念的交锋:“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生活实用的审美化”对“审美非功利性”;艺术和文化的“产业化”所带来的“有目的的无目的性”对“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审美日常生活化”所带来的“日常生活经验的连续体”对“审美经验的孤立主义”,而且后者已经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当代审美所面临的历史境遇居然具有了某种“反审美”的性质,审美理论在“后康德时代”要得以重新审视。

与此同时,“艺术自律”论也只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特定产物。西方的艺术文化呈现出“沙漏结构”,也就是中间细、两端呈双漏斗的结构。在欧洲文化史上,从“美的艺术”的形成直到当代艺术之前的阶段,就是这沙漏的中间部分。在这个中间部分之前,“前艺术”阶段的人造物逐渐被规约到美的艺术体系当中,比如對原始时代物品的“博物馆化”与对非洲地区物品的“现代艺术化”。

从东方的视角看,艺术的产生只是现代性的产物,而在欧美现代性之前(时间性的)与之外(空间性的),都没有凸现出现代意义上的艺术问题。在此,时间性的“在先”,指的是欧洲文化中唯美的艺术观念产生之前的时段;空间性的“在外”,则指的是在欧洲文化之外那些“后发”地获得艺术视角的文化空间。

更具体地说,在以欧洲为主导的现代性这段历史展开“之前”与“之外”,现代性意义上的艺术都没有产生出来,自律的艺术观念只是欧洲文化的产物而后才得以全球播撒。在“沙漏结构”的后半部,当代艺术又出现了突破艺术边界的倾向,极力在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缘地带进行创造,从而使得艺术走向了更加开放的空间,这正是我们所面临的当代艺术发展的最新阶段。

所以说,生活美学在目前之所以已成为“走向全球美学新构”的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因为,它既可以用来反击“艺术自律化”与“审美纯粹化”的传统观念,也可以将中国美学奠基在本土的深厚根基之上。

追本溯源,中国古典美学其实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中国古典审美者的人生就是一种“有情的人生”,我们当代的生活美学建构不能脱离传统而空创,而要形成一种古与今之间的“视界融合”。

以儒家美学为例,儒家美学就可以被定位为一种生活美学,以情为本的生活美学,这是来自于郭店楚简的启示。对于儒家美学的哲学化解读,往往尽着欧洲哲学研究的色彩,如以“仁学”作为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之类。从“生活儒学”的角度来解读儒学,似乎更能回到原初的语境来言说问题,“礼”及其与“乐”的合一更能代表儒家美学思想的基本特质。在孔子时代,“礼”“乐”相济才是儒家美学的主导,然而随着“乐”的衰微,这种统一便转化为“礼”与“情”的合一,而且“乐”对于人而言的内在规定就在于“性感于物而生情”之“情”。所以,我们主张从生活美学与“情之本体”的角度来重思儒家美学的基本定位。

而且,儒道两家生活美学的同体化的互补,恰恰构成了“忧乐圆融”的相生境界。用“忧乐圆融”来描述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架构亦非常贴切,因为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的生活美学,都是“通天下之忧乐”的。同样,正如禅宗生活美学虽起于出世之忧,但“禅悦”却如此亲和于现世生活一样,儒、道、禅之“乐”都是归属于生活并始终未超离于生活的。

将生活美学视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原色与底色,这是就逻辑与历史的双重意义来说的。一方面,所谓“原色”就逻辑而言,生活美学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根本生成范式”,所以谓之“原”。

“儒家生活美学”与“道家生活美学”便形成了两种基本原色,并与后兴的“禅宗生活美学”共同构成中国美学的“三原色”。另一方面,所谓“底色”则就历史而言,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古典美学的奠基者那里开始,中国美学就已经走上了生活美学的道路,所以才谓之“底”。但无论是作为“原”色还是“底”色,中国美学从本根上就具有“生活化”的取向。

从先秦、魏晋到明清形成了生活美学的三次高潮,这是不同于欧洲美学传统的最深层的差异,也是我们重新阐释中国古典美学的最新的路径。因此,我们也要回到中国古人的生活世界来把握儒道两家的美学,从而为阐释中国古典美学探索出一条“回归生活”的新路。在这种视界当中的儒道两家美学,已经基本摆脱了依于“仁”与志于“道”的老路,这恰恰是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然结果。

生活美学,正是未来美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但这种发展并不是囿于中国本土的独创,而已经成为了国际美学界的共同的发展趋向,同时,也折射出这样两种趋势:一个是当代全球美学的“文化问性”转向,东方与西方、西方与西方、东方与东方之间的美学交流日益频繁;另一个则是中国美学已经融入到了全球对话当中,并将在其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而生活美学正是中国本土美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途。

作者:韩少玄

第4篇:什么是贷记卡?

什么是贷记卡?有什么功能?跟借记卡和信用卡相比,有什么特点,优势? 满意回答

银行卡的种类

(1)银行卡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

信用卡又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

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

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先按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借记卡按功能不同分为转账卡、专用卡、储值卡。借记卡不能透支。

转账卡具有转账、存取现金和消费功能。

专用卡是在特定区域、专用用途(是指百货、餐饮、娱乐行业以外的用途)使用的借记卡,具有转账、存取现金的功能。

储值卡是银行根据持卡人要求将资金转至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款的预付钱包式借记卡。

(2)银行卡的其他分类

银行卡按发行对象不同分为单位卡和个人卡;按币种不同分为人民币卡和外币卡;按信息载体不同分为磁条卡和芯片卡。

2.银行卡申领

个人申领银行卡须提供公安部门规定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单位申领要出具人民银行核发的开立基本账户的许可证。

持卡人可向发卡银行索取银行卡章程,明确银行卡的种类、使用限制、计息收费标准和双方的权力义务等内容。

3.银行卡的使用

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 根据银行卡的种类,持卡人可享受以下服务:

(1)消费

持卡人可根据发卡银行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在特约商户购物或支付劳务费,通常出示银行卡并输入预留密码,或出示身份证件,就可代替现金支付。

(2)存取款、汇兑

持卡人可利用银行卡办理存款、取款(包括异地、跨行取款)和汇款业务。

(3)透支

信用卡持卡人还可申请一定额度的信用透支。

(4)单位卡使用

单位卡不得存取现金,单位卡内的资金一律从基本账户转账存入。单位卡可以办理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但不得透支。

4.银行卡的计息和收费

银行对贷记卡和储值卡内的存款是不支付利息的。

对准贷记卡和借记卡(不含储值卡)内的存款按人民银行规定支付利息。

贷记卡非现金交易透支可享受免息还款期,免息还款期最长为60日,在免息还款期内持卡人还清银行资金,则无须支付非现金交易的透支利息。但持卡人透支超过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或选择最低还款额待遇(贷记卡持卡人在免息期内无法全额还款,而选择按照发卡银行规定的最低还款额度还款),不再享受免息待遇。

贷记卡人支取现金、准贷记卡透支,不享受免息还款期和最低还款额待遇,按日利息万分之五支付透支利息。

贷记卡透支超过银行的信用额度和无法归还最低还款额,银行就超过的透支额度和最低还款额未归还部分收取5%的超限费和滞纳金。

5.银行卡挂失

持卡人丢失银行卡可通过24小时挂失服务电话和书面挂失两种形式办理挂失,挂失的责任在发卡行的银行卡章程和有关协议中应明确规定。

6.银行卡联网通用 银行卡联网通用是指经营银行卡业务的机构利用自身的网络系统、终端机具、特约商户及技术服务手段,与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系统相连,实现银行卡跨行通用。

联网银行卡持卡人可以在任何一家联网银行的ATM机上跨行取款,可以在任何一台联网的POS机上消费,还可以跨地区取款、消费。

目前银行卡用户可以跨行提取现金和消费,到外地,只要当地银行张贴“银联”标志,持卡人就可以跨地区取现和消费。

持卡人同城或异地跨行取款,银行收取不超过2元钱的手续费(不包括异地取款的跨地区取款手续费)。

第5篇:什么是承销?什么是代销?什么是包销?

当一家发行人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时,就要聘请证券经营机构来帮助它销售证券。证券经营机构惜助自己在证券市场上的信誉和营业网点,在规定的发行有效期限内将证券销售出去,这一过程称为承销。它是证券经营机构的基本职能之一。根据证券经营机构在承销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的不同,承销又可分为代销和包销两种形式。

代销是指证券发行人委托承担承销业务的证券经营机构(又称为承销机构或承销商)代为向投资者销售证券。承销商按照规定的发行条件。在约定的期限内尽力推销,到销售截止日期,证券如果没有全部售出、那么未侍出部分退还给发行人,承销商不承担任何发行风险。在代销过程中,承销机构与发行人之间是代理委托关系,承销机构不承扣销售风险,因此代销佣金很低,代销发行比较适合于那些信誉好、知名度高的大中型企业。它们的证券容易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用代销方式可以降低发行成本。

包销是指发行人与承销机构签订合同,由承销机构买下全部或销侍剩余部分的证券,承担全部销售风险。对发行人来说,包销不必承担证券销售不出去的风险、而且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因而适用于那些资金需求量大、社会知名度低而且缺乏证券发行经验的企业。与代销相比,包销的成本也相从较高。包销在实际操作中有全额包销和余额包销之分。全额包销是指发行人与承销机构签订承购合同,由承销机构按一定价格买下全部证券,并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将价款一次付给发行公司、然后承销机构以略高的价格向社会公众出售。在全额包销过程中,承销机构与证券发行人并非委托代理关系,而是买卖关系,即承销机构将证券低价买进然后高价卖出,赚取中间的差额。对发行人来说,采用全额包销方式既能保证如期得到所需要的资金,又元须承担发行过程中价格变动的风险,因此全额包销是西方成熟证券市场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方式。

余额包销是指发行人委托承销机构在约定期限内发行证券,到销售截止日期,未售出的余额由承销商按协议价格认购。余额包销实际上是先代理发行,后全额包销,是代销和全额包销的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由依法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承销,签订承销协议。承销包括包销和代销两种方式,承销协议中应当载明承销方式。承销朗满,尚未售出的股票按照承销阶议约定的包销或盲代销方式分别处理。

第6篇:什么是老公什么是老婆

1,抱起来很温暖,罗嗦起来很烦,在身边讨厌,看不见又很想念的人。 2,你吃了一半的面不想吃了他会说浪费,接过去帮你吃完的人。 3,大冰脚贴在他肚子上,即使很冷,也不会把你脚踢开的人。 4,一起去商场购物,他提了全部的东西,还要空出手牵你的人。 5,你生大病,他却比你还要辛苦的人。

6,做错事吵完架,还会厚脸皮跑来牵你手的人。

7,最喜欢看你开心的大笑,然后也对你傻笑的人。

8,漏接你电话,就会打爆你手机的人。

9,最害怕听到你啜泣,只要听到你哭,会不辞千里飞奔到你身边的人。 10,偷偷的为你做了很多好事,却从来不邀功的人。

11,胆敢会和你抢遥控器,最后却只能陪你看连续剧的人。

12,你的大姨妈来了,抓到你偷吃红豆冰,会很生气骂你的人。 13,认为自己的手臂是你枕头,肩膀是你依靠的人。

14,你在他qq上有唯一的分组,电话薄里有对你特别称呼的人。 15,为了你哭,为了你笑,为人你去伤别人心的人。

16,有了你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海誓山盟,天长地久的人。

什么是老婆?

1,是那个为了省钱帮你买一份中意的礼物,却宣称是在节食的“傻瓜女人” 2,是那个为了爱你,放弃整片森林,一心想陪着你慢慢到老的“庸俗女人” 3,就是那个不许看别的女人,提到别的女人,赞美别的女人的“小气女人” 4,就是那个保存你发给她的每一条甜蜜信息,时常翻看着乐的“花痴女人” 5,就是那个总是嚷嚷要宰你一顿,请她吃饭,却说自己不锇的“可爱女人” 6,是那个不在你身边,她无比想念,天天对着手机望眼欲穿的“可怜女人” 7,就是那个在你打游戏,睡觉时,打电话发信息来说我想你的“可恨女人” 8,是那个只要有你在身后鼓励支持,就敢奋勇向前毫无畏惧的“白痴女人” 9,看到脏衣服都觉恶心,却将你黑臭袜子洗的雪白毫无怨言的“笨蛋女人”. 10,就是每每听到别人说你哪儿不好,就据理力争誓死捍卫的“泼辣女人“ 11,就是那个很坚强,很有自尊心,但在你面前却很任性赖皮的“小女人” 12,就是那个让你有了她,而再也不会想其他女人只想念她的“霸道女人” 13,就是那个让一向吝啬的你,舍得在她身上大把花钱竟然不心痛的女人” 14,就是那个让你懂责任担当,只要家人幸福,再辛苦也变得值得的女人” 15,就是那个让你每个空闲时间都希望有她陪伴,哪怕只是不说话的女人” 16,就是那个让你因为她生病紧张,看到她多吃一些而开怀大笑的女人” 17,就是那个让你撑起一把伞,挡住她头上乌云的女人”

第7篇:什么是函授专科?函授本科是什么意思?函授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函授专科?函授本科是什么意思?

函授是什么意思?

目录:

1、为什么要读函授?

2、函授本科有用吗?

3、函授生上课有哪些形式

(1)、夜大

(2)、脱产

(3)、函授

4、函授是什么意思

5、函授招生专业

6、成考函授报名条件

7、成考函授报名注意事项

8、成考函授考试时间

9、成考函授入学考试科目

10、参考资料

一、为什么要读函授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文凭的要求度也越来越高;

2、如果在各种国民教育文凭中比个高低的话,应该说,普通全日制的含金量最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次之,然后就是成考、湖大函授文凭;

3、虽然说普通全日制文凭的含金量最高,但因其局限性,对于许多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员,及因成绩不好而落榜与全日制学习失之交臂的学生而言,是不现实的,而且全日制学费太过高昂,所以也让一些家庭穷困的学生望尘莫及。

4、所以自考和成考文凭越来越受大众的亲眜,不仅因其入学门楷低,无论是社会人士还是刚毕业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更因其费用比较低,适合大众。而在自考、成考、函授之间,函授似乎更受亲眜,主要是因为其难度相对较小,对于许多已经参加工作又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来学习,但却急需文凭的社会人士来说,更便捷,而且近年来,函授文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函授本科有用吗?

1、成考、函授文凭是国家社会普遍认可的,

2、但因其报考学校的不同,而文凭认可度也有相应的变化,像现在社会上比较普遍的一些二级院校,一般文凭认可度都不是很高, 就比如:如果您是公司老板,有两位同等学历但一个是一级院校报考的函授生,一个是二级院校报考的函授生来面试,而且能力也相差不大,那您会怎么选呢?当然 是选一级院校报考的学生,这似乎是一种惯性行为。所以,考生在报考院校时,尽量选比较有知名度的学校,不要被一些二级院校忽悠。

三、函授生上课有哪些形式

夜大:它与成人高校教学要求与目标相似,夜大一般在院校驻地招收学生,安排夜晚或双休日上课。所以,适合在职考生报考。

脱产:脱产学习就是在校内进行全日制学习方式,其管理方式与普通高校一样,对学生有正常的、相对固定的授课教室、管理要求,有稳定的寒暑假期安排。年龄较小或者想进入大学校门体验大学生活的考生可选择脱产的形式。

函授:函授教学主要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自学为主,并组织系统的集中面授,函授教学的主要环节有:辅导答疑、作业、试 验、实习、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答辩。每学年安排3次左右为期10天或半个月的集中面授。面向教师招生的院校,面授时间一般为寒暑假。该种学习形式 也适合上班族人,业余时间少的考生。

四、函授是什么意思

1、函授的概念

成人高等教育分为脱产、业余、函授三种学习形式,函授只是学生通过成人高考被高校录取后的一种学习形式。也就是说函授是通过国家统一的成人高考,达到高校分数线后,被高校录取后,在三年左右时间内有计划的开设对应专业,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形式。

2、函授的学习形式

函授教育是相对于面授教育而提出的,函授教育主要对象为离不开工作学习岗位的在职人员工或者在校生。教学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学员通过信函报名,学校将教材及其他辅导资料邮寄给学员,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通过信函完成,使学员在不耽误工作学习的情况下完成学业。

3、函授的特点

函授只有两种学历,分别是函授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

函授学历就是成人高等教育学历,符合招考院校的条件可以考研。

函授学历与脱产、业余学历一样,都属于成人高等教育学历,其含金量相等。

4、函授与脱产、业余学习形式的区别

脱产的学习形式是周一到周五全天上课,和正常大学生一样。业余的学习形式是周末、节假日或者晚上上课。

5、函授的考试形式

函授期末考试每学期在面授前进行,在校期间每门课程共有三次考试机会。

期末考试。

不及格可以参加补考。

补考不及格,在最后一学期给予一次毕业前补考机会。

学生也可随下一年级重修。

五、函授招生专业

会计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财政学,新闻学,法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 视编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 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学。

六、函授报名条件

1、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证书的人员。

7、函授报名注意事项

1、报名时带1寸或2寸蓝底照片各一张,本人身份证,大专毕业证。

2、报考人员来学校填报报名表,并确认信息,办理缴费手续。

3、报名时须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2份,蓝底一寸照片2张,二寸照片2张。报考专升本者需提供专科毕业证复印件2份。

8、函授考试时间

具体考试时间需等湖南省考试院通知。

9、函授入学考试科目

理工类(政治、英语、高数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学

经管类(政治、英语、高数

(二):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行政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财政学

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新闻学

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法学

参考资料:湖南大学自考网

第8篇:什么是溢价发行?什么是乎价发行?什么是折价发行?

什么是溢价发行?什么是乎价发行?什么是折价发行?.txt2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什么是溢价发行?什么是乎价发行?什么是折价发行? 股票有许多不同的价值表现形式,票面面额和发行价格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票面面额是印刷在股票票向上的金额,表示每一单位股份所代表的资本额;发行价格则是公司发行股票时向投资者收取的价格。股票的发行价格与票面面额通常是不相等的。发行价格的制定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发行人业绩增长性、股票的股利分配、市场利率以及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等。根据发行价格和票面面额的关系,可以将证券发行分为溢价发行、平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形式。

平价发行也称为等额发行或面额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票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如某公司股票面额为1元,若采用平价发行方式,那么该公司发行股票时的售价也是1元。由于股票上市后的交易价格通常要高于面额,面额发行能使投资者得到交易价幅高于发行价格时所产生的额外收益,因此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乐于认购。平价发行方式较为简单易行,但其主要缺陷是发行人筹集资金量较少

。目前,面额发行在发达证券市场中用得很少,多在证券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采用。我国最初发行股票时,就曾采用过面额发行。如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发行股票时,每股面额为20元,发行价也为每股20元。

溢价发行是指发行人按高于面额的价格发行股票,因此可使公司用较少的股份筹集到较多的资金,同时还可降低筹资成本。溢价发行又可分为时价发行和中间价发行两种方式。则价发行也称市价发行,是指以同种或同关股票的流通价格为基准来确定股票发行价格,股票公开发行通常采用这种形式。在发达的证券中场中,当一家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通常会根据同类公司(产业相同,经营状况相似)股票在流通中场上的价格表现来确定自己的发行价格;而当一家公司增发新股时,则会按已发行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水平来确定发行价格。中间价发行是指以介于面额和时价之间的价格米发行股票。我国股份公司对老股东配股时。基本上都采用中间价发行。

折价发行是借以低了面额的价格出售新股,即按囱额打一定折扣后发行股票,折扣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业绩和承销商的能力。如某种股票的面额为1元,如果发行公司与承销商之间达成的协议折扣率为5%,那么该股票的发行价格为每股0.95元。目前,西方国家的股份公司很少有按折价

发行股票的。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一条明确规定,“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以超过票面金额为股票发行价格的,须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

TOP

第9篇:龋齿是什么龋齿是什么意思

龋齿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疑惑,龋齿也是我们所称的虫牙,蛀牙的意思。这样说相信大家就知道是什么了,但可能还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龋齿的具体,引起虫牙的原因,都能答对的人几乎少之又少。龋齿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口腔问题,我们都不容轻视,在这里洁灵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龋齿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引起龋齿的病因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这种获得性膜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1.细菌

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2.口腔环境

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唾液。

(1)食物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黏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

(2)唾液 在正常情况下,唾液有以下几种作用:①机械清洗作用;②抑菌作用;③抗酸作用;④抗溶作用。

唾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唾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龋牙;另一方面,当唾液中乳酸量增加,也有利于龋的发生。 3.宿主

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 4.时间

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

说了那么多你也了解到龋齿可怕之处了吧?注重口腔卫生才是根本,一款好的牙膏是那么的重要。洁灵预防龋齿(虫牙)问题牙膏,防护牙釉质受损、轻微蛀斑修护、强健牙本质,减少你对龋齿问题的忧虑。龋齿是什么,龋齿虫牙的病因是什么,洁灵已为你详细解答。

推荐阅读:

上一篇:文化塑人生下一篇:中小学科普知识竞赛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