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学点滴谈

2023-0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优质教学点滴谈

语文创新教学经验点滴谈

创新在教学中很重要,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此,教育界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课改的基本理念。其特点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拓展学生思想,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新的世纪,改革旧的教育制度,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国家要振兴发达,民族要立于世界不败之林,就迫切需要大批创造性人才。

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以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品质为基础,以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为重心。现结合教改,谈几点语文创新教学中的经验。

一、舍得把课上时间还给学生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因此,教师在课上要少讲,而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看、去写、去练、去讲、去交流探讨。比如在讲《斑羚飞渡》一文时,我采取了课上讨论学习法。我首先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看课文,在小组内提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最后把本组内认为难以理解的地方或对于所提问题答案无法明确的内容写到黑板上,让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决,寻求正确答案,而我则在旁边只做一些引导、点拨、最后在做概括总结。课下,同学们都反映这种学习自读课文的方法比较好,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舍得课下下功夫

把课上时间还给学生,似乎教师轻松了,但实质上教师的工作强度在课下,在备课时,要想上好一节课,教师就必须在课下备课时,不仅要熟悉教材,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还要根据这些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来提出疑问,编出问题,尽可能多地把学生们所想的都要想到,推敲出圆满的答案。这样虽然课下花费了成倍的精力,但做到了“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效果定能提高。

三、舍得放开教材,超越教材

教材、教参均为一家之言,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受其拘束,引教材为己用,结合其他文学名家名著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和修养。比如我在讲到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便给学生多介绍了一些鲁迅先生的作品如《药》、《阿Q正传》等。通过这些作品介绍,激发了同学们阅读鲁迅先生文章的高潮,有的同学到图书馆去借阅,有几个同学甚至还买了几本鲁迅先生的作品集。另外,我还组织学生演讲名著故事,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通过对这些名家名作的阅读和故事讲解,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但得到了拓展,而且他们被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所吸引,更激发了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增强了对文学知识的渴求。

四、舍得放下架子,做学生的朋友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的确,一个知识渊博而面目呆板的教师,会使学生敬而远之;一个富有幽默感,而且知识面宽广的教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学生喜欢你、钦佩你,自然愿意亲近你,和你无话不谈。真正的爱学生就要真正的为他们着想,给他们以阳光般的温暖和雨露般的滋润,尊重他们,而不是把他们作为自己“挣分”的工具和机器。对待调皮生,如果“以恶治恶”,那么只能治其表而不能服其心,甚至会影响你在其他学生中树立的形象;如果“以善治恶”,对学生进行春风细雨般的感情教育,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改正自身缺點,追求上进。

五、勇于改革探索,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变

瑞伯雷斯曾说过“学生不是待装的瓶子,而是待燃的火”填鸭式的教学已不能适宜他们了,要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得勇于改革和探索,力求教学方法和引导方式新颖别致,教学手段灵活多变、富有新意。与此同时要注意坚持问题的多元化,答案的多维化。不要“标准答案”“正确结果”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磨灭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思想火花。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发现捕捉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是学生真正进入“创新”的新世界。

六、注重质疑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譬如以学生阅读课内外读物为主,并进行摘抄和讨论;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本、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等;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讨论、朗诵、办讲座等;依据教材、围绕如何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性活动;以语文教材或相关知识为基础,开展表演、竞赛、绘画、歌唱、外出采访、参观等活动。语文教学应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不同渠道(最好是选择教育信息化),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又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境下开展认知活动。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发展。

总之,创新教育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使语文课堂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的教学不再是让学生光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为他们的全面发展着想,为国家着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着想,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愿所有的语文了教师都能以“创新”为指导,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为己任,共同铸就语文教学辉煌的明天。

作者:冯妥

第2篇:一年级朗读教学点滴谈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对阅读教学提出“要重视朗读”的明确要求。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好朗读,发挥朗读的最大作用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培养读书的兴趣

现代教育观要求教师把民主带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使学生打消怕读错的顾虑,消除紧张的情绪,变得敢于读书、乐于读书。所以,学生开始读书时,教师可以微笑着亲切地说:“请小朋友把这一句(段)读一读,看谁读得最认真?”学生读的时候,教师不督促、不打断,耐心听;学生读得不好,加字丢字或读错字时,不批评,而是用肯定加建议的方式说:“你读得真棒!能不能再看清楚一点,把这句话(这个字)再读一遍,好吗?老师相信你会读得更好!”如《识字1》“百鸟争鸣”中“争”这个字不容易读准,朗读时,有的学生把“争”读成“zeng”,有的读成“zen”,还有的读成“zhen”。面对读错音的学生,我不斥责,而是不厌其烦地鼓励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学生呢,则—个个大胆地读,直到读正确为止。

另外,朗读教学时,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学生读书的伙伴,和学生一起读书。这样,学生置身于一种宽松自由、平等合作的读书环境中,才会喜欢读书,才会读得生动、读得愉悦。

二、交给学生读书的权利,激发“我会读”的内在愿望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把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读好课文。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我让学生轮流承担朗读第一遍课文的任务,调动班上每一个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帮助其树立读书的信心,相信“我会读”。读完课文后,我还让学生自己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哪里读得还不够,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如第二课《春雨的色彩》,上课前我就布置由第二组的学生负责在课堂上朗读第一遍课文。学生为了顺利地完成朗读任务,就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读,结果在课堂上,我听到了第二组学生最好的一次朗读。在评读中,大家都认为描写春雨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读得最好,因为学生用轻缓的语气朗读,让人好像真的听到了春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当我好奇地问学生:“你们为什么会这样读呢?”学生回答说:“春雨不是轻轻地落到地上吗?所以我们就用轻轻的语气读。”此时,我才真正地体会到当教师把学生定位为读书的小主人时,不待老师教,学生就会以读导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达到自读自悟、读中见悟的目的。

三、变换朗读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就要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导读等。但最能引起学生朗读兴趣、感受朗读乐趣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分角色朗读。即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如《春雨的色彩》一课,让学生戴上头饰,变成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各自朗读它们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语句。此时,学生已把自己当成是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所以读得人情入境。

2.表演式朗读。表演式朗读有两种:(1)分角色表演式朗读。即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演一演。学生走进课文,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春雨的色彩》、《美丽的小路》、 《夏夜多美》等生动有趣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2)动作表演式朗读。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的第三自然段,用连续的动词“挖”、“挑选”、“移”、“填”、“扶”把邓爷爷植树的过程描写得非常具体。为了加深对这一段的理解,特别是学生平时接触不多的“挖”和“填”这两个动作的理解,在朗读这一段时我安排让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在做做读读中深化了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3.竞赛式朗读。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我在班上开展了“谁是最佳朗读员”的活动,并贯穿于每一课的朗读教学中。竞赛式朗读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4.想象式朗读。根据课文内容,边朗读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如学生朗读《村居》这首诗时,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一群小孩在青草地上放风筝;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春天来了,小草绿了,黄莺飞,燕子舞;还有一个学生说,我好像看到四海公园池塘边柳树那长长的柳枝在飘来飘去……想象式朗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5.配乐朗读。朗读课文时,用合适的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种种途径,激发学生乐于读的内在愿望,培养朗读的兴趣,从而最终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作者:董春燕 徐艳

第3篇:小学数学教学点滴谈

摘  要:文章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研究教材,结合教学了解学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知识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根据学生学情不同,设计不同的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研究教材;因材施教;夯实基础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过程。《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拓展教材知识的宽度与广度;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练好基本功,为今后的学习夯实坚实的知识基础。

一、抓住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这块“阵地”取得效果,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首先,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是研究学生,从小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等,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教学中,因材、因人,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教给学生所学章节的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毫米的认识时,要抓住重点—-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研究教材,确定如何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结合具体的场景,借助实物感知进行突破。采用找一找,说一说,量一量来探索毫米的知识,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这样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实践,探究发现使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变成研究问题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过程中,教师表面上是“隐身”,实则强化了作为“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作用。

二、传授新方法,引导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生如何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更好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生学会用数学,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是调动原有知识的过程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教学时,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和有利于其主动探究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如;学习三位数退位减法时,让学生先同桌合作讨论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和方法,进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或同桌合作探究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方法。通过对比学习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算理,重视方法。通过尝试计算,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使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合作探究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主学习的信心。

三、练好基本功,夯实知识基础

小学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一身的发展。基础扎实,学习有信心,目标理想就远大。反之,学习无信心,目标、理想就短浅,甚至情绪低落,自暴自弃,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打好小学阶段的基础。

基础知识的训练,教师要常抓不懈,尤其是数学教材中一些让学生初步认识的知识。

如:时间、长度的认识,单位之间的互换等,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教师要采用卡片、课件、教学工具、小黑板等,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设计练习内容,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课堂练习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突出练习的应用性,用数学的观念去理解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把收集到的问题,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互补充,进而自觉舍弃自己繁杂的算法,是自己的思维水平不断提升,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提升到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维练习,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总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业务水平,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学习水平,培养学习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买志红

第4篇:古诗教学点滴谈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内容虽然不多,但却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点滴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认识和欣赏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继承我国优良的人文传统,毫无疑问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不可推卸的使命。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存在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的情况。“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应该如何改进古诗文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古诗文,深刻领会古诗文的精髓呢?

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传统的教师一般多停留在字面讲读上,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而要实现课堂教学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几年的古诗文教学以及观摩一些古诗文优质课,我认为古诗文课堂可以从激趣入手,诵读诗文,明确诗意,引领入境这几方面进行教学。

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兴趣是主动学习最好的催化剂。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文教学,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会对学生学习古诗文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在教学古诗《嫦娥》时,可以从学生喜爱的神话故事入手,通过讲述嫦娥偷取灵药,飞向月宫的传说,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再范读诗句,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嫦娥飞仙的诗境,此时,无需教师再做提点,学生已能做到书声朗朗了。

再如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画面、聆听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也是很好的激趣方式,更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在教学《伯牙绝弦》时,配上高山流水的古琴乐曲,传达出知音相惜的情感,这样对理解文意能起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老师再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容易进入古诗的学习。

2、诵读诗文,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

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小学生所要求掌握的古诗文语言十分简洁,五言绝句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读古诗文最基本是读准字音,明晓句读。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音上的障碍,特别是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读音,教学反思《古诗教学点滴谈》。 如《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而不读“jiàn”。《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读“jì”不读“qí”。此外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如《鹿柴(zhài)》、单(chán)于等要读准确。

开始教学时,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让学生在琅琅上口、优美动听的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从而引起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古诗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3、明确诗意,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明确诗意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是一个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在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在整体上把握全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比如教《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我从课题入手,先让学生说说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学生通过字面了解到是写乡村生活。再抓住重点句,让学生对照文中插图,自己提出问题:“他们在说些什么?什么让他们如此陶醉……” 学生在自己读诗句时思考并解答,再通过对照文后注释,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确了整首词的含义。这种通过自己读诗句提问题来弄明白诗句含义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地训练和提高。

比如在《送元二使安西》教学中,抓住“西出阳关无故人”提问学生:“是谁西出阳关?故人又是指谁?”学生马上意识到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诗人王维送别朋友元二时依依不舍的情景。学生由此切入,在古诗文简明、深邃的语言中感受惜别之情。

4、引领入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古诗文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文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文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诗情画意地学古文。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再现意境是关键。

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我采用了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我让学生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学生通过画,仿佛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领会。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培养了审美的情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让学生先理解“绿”的本义是“绿色”。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用吹、到、入、满等词呢?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绿”字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此诗句中“绿”是“春天来到,万物生机勃勃。”的意思。引领学生欣赏诗的意境。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

创设诗中意境也能够引领学生入境。曾听一位教师教学的观摩课《乞巧》,诗中讲述了古代女子在七夕节展示绣艺以许愿的故事,老师创设了七夕节的情景,使得每位学生成为了七夕节的一员,无论是“才子”,还是“佳人”,均融入诗的意境之中。

总之,古诗文教学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迈入古诗文的神圣殿堂,使学生领悟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第5篇:教学随笔点滴谈

————面对学生不愿作文的思考

汉语是母语,作为中华民族的学生对语文的热爱非一日之功,但我们的学生对语文,尤其是作文,一听要写作文头都要炸了。作为语文老师有必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下面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作文教学引导随笔。

(一)、“晨景”引出的反思

清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在前往学校的柏油马路上,正当我感叹杨巨源的 “诗家新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为匀”时,猛一抬头,就被那东方刚刚升起的太阳所吸引,一路走来一路看,由于背景不同,我是越看越着迷,情不自禁提笔写了一篇《晨景》。这样美的景致一大早便围绕在你的身旁,若让它从身边溜走,实乃一大遗憾,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也欣赏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

曾记得在一本杂志上,记不清是哪位作家曾说过一句:一年365天,每天的日落各有特色,景致也各有风采。有着同感的我,此时不禁感叹:不仅日落如此,日出也一样。

当我提出要学生也同享这一胜景时,可是我的孩子们一个个唉声叹气,一问原因,才知道他们不愿观赏的原因不是不想去观察,而是实在是发愁写作文。这可咋办呀?语文既是生活,没有观赏和感悟,怎能写出好文章,怎能以情感人?但我有不能强按牛头去吃草,于是,我给孩子们摆出三点理由:

一则早起能锻炼人坚强的意志。成大事者必具有坚强的意志呀!

二则让你关注生活,不仅对语文学习有益,而且终身受益。

三则可以延年益寿,增强身体免疫能力。有规律的生活,免疫能力可增强。 三点理由一经摆出,懂事的孩子们也不再吱声了。

一周后,学生交回他们的作品,不再是无话可谈,而是有了细节,不仅如此,真情实感流露文中。由此看来,学生在作文时若出现怠慢情况,此时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二)、“一杯水”的启示

我们是农村学校,对于老师、学生的喝水问题不象城市方便,有人专门负责烧开水,我们一般得自己烧水。尤其是前几年,学校还是瓦房就更是如此了。曾

记得那是2004年夏天下午的一节语文课上。

“叮铃铃——”上课了,由于嗓子发炎,医生告诉我必须多喝水。那天,我拎着能容100毫升的水杯走进教室,一样与我口干舌燥,急需喝水的孩子们眼直盯着桌上的水杯,其中一个活泼而不惹人讨厌的甲同学开口了:“老师又带水了。”另一个坐在前排的乙同学眨巴着眼睛,试探的问道:“老师,我们喝点,可以吗?”“当然可以了!”我随口答出。只听丙同学又开口了:“人家老师好不容易带点水,让老师喝吧!”有些同学不依不挠,也许是口干,也许是师生关系融洽,虽然嗓子直冒烟,但我还是面带笑容,来了句:“喝吧!”

就这一句,纯真朴实可爱的孩子们拿着自备的水杯走上讲台,你一点,我一点,他一点,不到三分钟,水位下降到20毫升就停止了。

此时再瞧孩子们正在下面你一口,我一口津津有味地品着,喝着他们杯中不多的,仅仅10毫升的水,那些没喝到水、想把水留给老师但嗓子也同样冒烟的孩子将不满都写在了脸上,为了使在座的四五十个孩子都能得到心灵上的安慰,于是乎,一趟人生教育课开始了:

“同学们,你们认为刚才哪一种人应当表扬、肯定呢?”同学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我认为想喝水又真喝了水的同学该肯定,值得表扬。”话音刚落,在座的没喝到水的,尤其是想把水留给老师喝的同学感到很委屈,他们一个个噘着小嘴、嘟囔着,我便接着又说:“他们值得表扬是因为他们实在,他们想喝就喝,直来直去,坦率。”喝到水的同学脸上更是大放光芒,没喝到水的越发委屈,看着一阴一晴的两种脸我又说道:“但那些没和到水的同学也该褒奖!”话语一出,教室里由喧哗变为寂静,最后是个个惊讶,很想听到下文。

此时此刻,教室里静的连一根针掉到地上也能听见。顿了顿,我提高嗓音说道:“他们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别人着想,当然该褒奖了。”别看九年级了,学生很单纯,你一赏识他们,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得意而满意的笑容。见同学们个个满脸堆笑,我又开口了:“同学们,明年6月份毕业后,同学们要走上社会,社会是复杂的,这样一件小小的喝水事件,那关键看拎水者的想法,如是真心真意想让你喝,你喝了我高兴,不喝我反而不高兴;反之,如我虚让,你喝了我当然恼火了。“同学们,人生如战场呀!知己知彼,人生道路才能

越走越稳呀!”

孩子们在下面听着,有的仰头,有的低头,有的托着下巴,还有的眯着眼睛频频点头,一个个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之后,我让学生就今天的喝水一事写一篇小练笔,要求:有事情,有细节,要写自己的感悟。

因为有了课堂上的引导与教育,学生这次作文不再象过去一样叫苦连天,都悄悄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交回的作品90%得了85分以上。当时,我就想:学生思维的打开需教师一步一步的点拨才可有收效。

(三)、“雕鹰”的教育

九年级了,学生学习虽谈不上“灯光+汗水”,最起码紧迫感该有点吧!然而我们的学生也许是成绩太一般,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不,上课铃已经打响足有三分钟了,教室里还是安静不下来,有说有笑的,有听录音机的,还有偷吃东西的,更有的干脆无所事事的爬在桌子上,一副懒洋洋的姿态。

做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我,此时我很理解我的孩子们,成绩平平,前途渺茫,动力不足吗!于是乎,我没有批评孩子们,更没有大声呵斥,而是不动声色的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关于亚马孙平原上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的雕鹰历练的故事。

起初,孩子们漫不经心地听着,当我讲到雕鹰为了雏鹰能在九万里高空自由自在的飞翔,一次次残忍地把幼鹰从悬崖上推下时,孩子们低着的头已经抬起了70%。故事继续着,当我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讲到高潮——雕鹰将幼鹰的翅膀折断从悬崖推下时,剩下30%的同学们的头也抬起来了,脸上的表情也“正规”了许多,或咧嘴或眯眼,或咬牙,总之,思绪 紧紧追随着站在讲台上的我!

教育的契机来了,趁热打铁,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此时正是水到渠成,学生听得进,老师也引导的得心应手。、

“同学们,把目标定成天上的星星即使射不到也远远比把目标定位树梢强得多”

一个真实的来自大自然的故事,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话震惊了睡梦中的孩子们,沉闷了几分钟的课堂又开始活跃了。

一个感人的故事,一句富含哲理的名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更主要的是学生

在日记、作文中能引用,这样使干巴巴的作文变得丰满起来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变得的开始收集名言警句。作文因为有了点睛之笔,得分相应的就比过去高多了。

(四)、“愁”作文“不愁”了

夜幕降临了,天上的星光闪闪,地上的街灯也闪烁,刚刚搬上新教学楼的孩子们站在四层教学楼上,观望着这前所未见过的乡村夜景,阵阵感叹声不禁脱口而出。

如此开阔的境界,如此尽收眼底的乡村美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是第一次所见:周围没有高楼大厦的阻挡,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有的只是看的真切的一排排高低不齐,远近各异的杨树、柳树,给人一种自然之美。

更有甚者,就是春天来临时,站在四层教学楼上,放眼向东南方向望去,尽收眼底的是:一大片一大片满地的梨花,要知道,这可是只有农村才能见到的美景啊!到了冬天,天降雪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别有情趣。

等到农民下地,还可看到农民如何劳作的如此等等。真的是为同学们提供了新的写作素材。作为语文老师就有必要交会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有了作文素材,于是,选定一个时间故弄玄虚的把学生留下来,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孩子们时,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我们不看了!”“老师,一看,你就又让写作文。别写了,可以吗?”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反抗声此起彼伏,是啊!作文可是学生学语文的大难呀,同时更是老师们的头痛之事,但对此情景,作为老师的我若退缩,那今后训练就更难了,但写吧,又如何消除学生的抵抗情绪呢?

思前想后,觉得不能强按牛头吃草。得引导„„对!同学们不是愁吗!何不来个写“愁”作文片断练习呢?如今作文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这不就是一个绝好的素材吗?孩子们现在愁,对愁是最有感触了,若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不仅练了笔,同时还让学生将心中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还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简直是一举多得!

想好之后,便将想法告诉了孩子们,话语一落,孩子们还真“动”上手了,限定十分钟,字数100字,结果有些同学一气呵成200字还收不了尾,交的作文

句句真情,再加上及时的点评,一句“文学就是将看不见得东西用形象的语言表示出来。”同学们刚才愁,现在将“愁”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读者就明白了,这就是文学。既然同学们“愁”作文都不发愁了,那么“乡村夜景”、“我美丽的故乡”、“故乡的冬天”等等作文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也不那么反对了!相反,因为有了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学生也有话可说了,“愁”作文也就“不愁”了。语文即生活,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首先自身必须热爱生活,以积极的心态,赏识的语言去启迪每个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写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感悟,是不愁写不好作文的!同时我更相信:我们健全而健康的孩子们都会似周婷婷(一个聋哑女)甚至胜周婷婷出类拔萃的。

2010年12月14日

第6篇:拼音教学点滴谈

谈拼音教学点滴体会

陈颖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而正确读写汉语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呢?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是:

一、从表象入手,直观感知

低年级儿童自控能力较弱,思维也带着很大的具体性,无意注意占据优势。如何利用这种无意注意,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

1、采用插图启示法,选择一些接近生活,寓于情趣的插图,利用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掌握字母。例如:韵母教学可让学生模仿图中检查嗓子的小女孩发出的ɑ音,并启发学生观察女孩梳小辫的头与字母ɑ的形体相似,来教学ɑ的读写。

2、通过实物演示,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发准字音,让住字形。教学声母f和t时,我拿一把拐杖做教具进行直观演示。拐杖朝下“tt”, 拐杖朝上“f f”。然后在问答中揭示f和t的读音及写法,再通过实物演示来检验发音的方法是否正确。在区分b和p,d和t,g k和h发音是否送气,我拿一张薄纸放在嘴边,有意识地发出不同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情境,让拼音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

1.编故事:教“ɑ”的四声时,可将“四声”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学习。例如:森林里只有小熊开了家商店,东西非常好卖,这不,小熊今天又该去城里进货了。开车行驶在平坦的大道上,想着商店红火的生意,小熊高兴地唱起了歌:“āāā”。不一会,前方出现了一个斜坡,为了爬上这道坡,小熊加大了油门,汽车在坡上吃力地行驶着,小熊嘴里哼的歌也变成了“ááá”。好不容易爬完了这道斜坡,低头一看,眼前的路又让小熊吃了一惊: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唉,又是一段难走的路!小熊是乐观的,尽管眼前的路不好走,汽车上下颠簸着前进,但它仍然没有忘记唱歌,不过此时的歌已变成了“ǎǎǎ”。走完了这段难走的路后,前方又出现了一大段向下的斜坡,站在坡顶,已能看见城里了。小熊高兴得不得了,大声叫着“ààà,进城啦!”汽车飞快地下了坡,小熊为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又进了很多货物。 同学们在听上述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ɑ”的四个声调的读法及四种声调符号。 另外,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我也是编故事穿插。如:“小i的妈妈是大y,它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i yi yi”,“小u的爸爸是大w,他们住在屋子里,整体认读音节wu wu wu”,“小ü弟弟没有爸爸妈妈,它可伤心了。

你看,小ü弟弟的脸上还挂着两滴眼泪呢。小i的妈妈大Y看见小ü弟弟哭得这么伤心,急忙走过来帮助他。小ü弟弟看到大y妈妈来帮助他,心里可高兴了。他连忙把眼泪擦掉,露出了笑脸。于是大Y和小ü站在一起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 yu yu。”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新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2、演一演:如教b和d的分辨,可让两个学生各戴b、d的头饰背靠背地坐在一起,扮演d的学生说:“我是d。”扮演b的学生说:“我是b。”然后两人一起说:“大家说我们像,我可从没见过他。”全班齐问:“为什么?”两人一齐回答:“因为我们是背靠背地坐着,谁也看不见谁。”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教q和p。

3、变魔术:课前用绳子变魔术,变出学过的一些字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完新字母后,让学生自己用绳子玩变魔术的游戏,变出今天学过的字母。如教z、c、s时,可用绳子变出字母b、p、d、q,学完z、c、s后,让学生自己变出z、c、s。这样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记住了字母,而且亲自体验过不容易忘记。

三、编儿歌,加强记忆

如教学如何对六个单韵母进行标调时,可以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标调歌: ɑ、o、e、i、u、ü,从大到小六兄弟,标调时要注意,大哥在家找大哥,大哥不在找二哥,二哥不在找三哥,三哥不在找

四、五,

四、五并列标在后,都不在家找小弟,先后次序要牢记。学完声母后可编出:bpmf真淘气,去找dtnl做游戏; gkh和jqx,吵着闹着也要去。zcs,听见了,背上椅子追上去, r在后面大声喊:

“zh、ch、sh,慢点走,翘舌音还有我小r,我再去叫y和w,声母成员都到齐。”

四、多样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利用外部的影响,以经常变换练习形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结合插图练习。第一册第三课有幅猪八戒图,教师问学生:此图与音节bɑ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后回答:“猪八戒的名字中有一个八字。”“猪八戒的身边有一张‘8’字的卡片。”这样,就练习了bɑ的发音。

(2)、看图拼音。出示图片,让学生读准音节后,把音节填在相应的图片下。

(3)、拼读寓有情趣的句子。如“小河流水哗哗”“爷爷给小丽吃梨”。

(4)、扇形图或双扇形图练习拼音。

2、通过做游戏的形式,进行复习、巩固、练习,使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达到最活跃的状态,牢记所学的知识。

(1)、闯关:用三个纸盒分别装上学过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卡片,放在讲台上。学生一个一个上来,从第一个纸盒里抽出两张卡片念发音,念对了,就闯过第一关。以同样的方式闯第

二、第三关。谁能闯过三关,就奖励一颗星。

(2)、猜字母:教师说出谜语,让学生猜。如:马蹄印子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一竖像水往下流,右上半圆像个什么声母等等。

(3)、摘苹果:一棵苹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大苹果,苹果上面写着音节,谁拼出音节,这个苹果就送给他了。当时,全班小朋友都跑上来摘。苹果有限,摘到的学生开心,没有摘到的学生叹气。于是,我对摘到苹果的小朋友说:“让我们把苹果给没有摘到的小朋友尝一口,好不好?”这时,学生前后、左右争相递苹果,边传边拼读音节。刚才的沮丧转变为快活,个个脸上洋溢着笑。人人参与,个个有机会,既巩固了音节,也体现了同学间的友情,效果自然也达到了。

(4)、打“拼音牌”。

这种牌可以四个人打,也可以两个人打。将“牌”分发到每个参与者手中后,一方先出一张“牌”,口里还要念“我出„„(如我出‘b’)”,然后该对方出牌,所出的“牌”要能与对方的“牌”相拼,(如出“ɑ”,出牌者还要念“我出ɑ,b—ɑ——bɑ,尾巴的巴”),拼对了对方的牌就被你赢过来了,最后看谁赢的牌多。在开心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还复习了字母,训练了拼读,学生们玩得可开心了!

总之,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努力营造有趣的教学氛围,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学好拼音,让拼音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学生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类别:语文

题目:谈拼音教学点滴体会

姓名:陈 颖

单位:横县石塘镇大料小学

联系电话:13768606167

第7篇:汉语拼音教学点滴谈

江苏大丰大桥镇中心小学

夏月芹

内容提要:心得体会

一、拼音教学,“实”字为先。

二、拼音教学,读而不厌。

三、拼音教学,儿歌识记。

四、拼音教学,温故知新。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汉语拼音又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和工具。我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多年,伴随着新课程不断地成长,近10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在拼音教学中的一点心德和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一、 拼音教学,“实”字为先

如果把一个人的知识比喻成一个“金字塔”,那么汉语拼音就是这座知识“金字塔”的最底层。要想这座“金字塔”能建高建牢就必须夯实拼音这个基础。在每个声母、韵母和整个认读音节新授时,我都会让每一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如果发现问题,立即纠正,这样单个的字母学生就掌握得就比较好。在指导书写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写好拼音,我在刚开始时每个学生都到他跟前指导,不符合要求的统统擦掉重写,在别人眼里这也许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我确实是这样做的,经过这次劳师动众的练写,以后的作业都会工整漂亮了,你会发现这次的辛苦值!在拼读时,我教给学生方法后,常请读得好的学生读。比赛读,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当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学起来就容易多了,我常忍不住夸奖他们真聪明。当然不排除同学个体差异,也有学得不够好的,这时我就需要有相当的耐心,把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一个个到我这里背,默过关。这三张表是汉语拼音的全部基础,只有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掌握识字的工具,为以后的学语文作好准备。

二、 拼音教学,“读”而不厌

- 1音节的声母、韵母,是什么音节,要提醒大家注意是什么音?这样在识字的过程中既复习了拼音又让学生体会了利用汉语拼音这种工具识字的乐趣。在平时,我还让他们帮自己的名字加拼音,帮同学的名字加拼音,下课时常听到学生在拼其他同学的名字,听了我觉得很有趣,这也是一种学有所用的体现吧!另外,鼓励学生读一些带有拼音的古诗及课外书,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拼读能力,复习了拼音的知识,而且增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一举两得。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很多人认为烦,如果你能静下心来,不厌其烦,你会发现有许多乐趣在其中。

注:本文2007年12月获大丰市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 3 -

第8篇:新课程识字教学点滴谈

郭海鹏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的识字教学要求是“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目的是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多地识字,以便及早进入阅读阶段,培养阅读能力,积累阅读知识。如何让学生在40分钟里尽可能识记所要求的生字呢?下面的一些粗浅建议,或许能给诸位同行提供丁点儿借鉴:

一、创设情境,搭建识字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指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展现生活情境,再现活动场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把识字与学生生活、识字与认识事物、识字与学习语言紧密结合起来,就能使静态的、零碎的汉字拥有了灵性。这样,架设了教材与生活的桥梁,拓展了识字的时间和空间,很好地为识字教学搭建了平台。

比如在教学反映时代生活的《自选商场》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事先都准备好一种商品。在课前,把学生带来的所有商品放置在课堂内的一角,创设了一个关于“自选商场”的情境。在具体教学中,充分地利用了这些“商品”以及这个“自选商场”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如临其境,边感受商场购物的热闹场面,边学习生字新词,边认识事物边进行语言训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识字。还有比如反映家庭生活的《在家里》、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等等,都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调动学习情绪,调节课堂气氛,增强识字效果。

二、重视复现,提高识字效率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多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要想取得理想的识字效果,就必须注重复现。

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读的训练,内容上,有借助拼音和去掉拼音读,有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等;形式上,有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小组读、领读、对读,有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赛读等等。在多样化的朗读中多次复现,不断强化字音和字形,有利于汉字的识记,而且培养了语感。其次可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游戏来复现巩固生字。如“你演我猜”、“我演你猜”、“我拿你说”、“我说你拿”、“词语分类”等等。也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创设,如教学《荷叶圆圆》时可创设“采荷叶”游戏;教学《失物招领》时可设计“认东西”游戏;教学《松鼠和松果》时可创设“摘松果”游戏;教学《小小的船》时可设计“摘星星”游戏;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时可创设“收白菜”游戏„„再次要根据儿童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及时进行复习巩固。对于刚认识的字一定要在以后两三天中及时复习,如教学生字时可复习学过的字还有哪些带有这种偏旁或部首?与此字字形十分相似的有哪个?读音相同的有哪些?„„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在口头组词造句中、在生活各种场合中,留意生字的复现,做巩固生字的有心人。

三、巧设游戏,增强识字兴趣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这势必要求教师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方式去组织识字教学,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习汉字。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有目的地掺入“玩”的因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巧妙地创设快乐的游戏活动,增强识字兴趣。如字、图对号“贴膏药”、组字游戏“补补丁”、改错游戏“找地雷”、复习巩固“打扑克”等等。有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好巨大的田字格,按正确的笔画顺序,请几个同学合作(一人写一个笔画)把生字写出来。若是用彩色粉笔写,那么按同学们的话说,这个字就好像一个穿着鲜艳衣裳的漂亮女孩。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游戏,如教学《自选商场》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词卡和商品包装袋以小组为单位堆放,学生分别当顾客、营业员,进行模拟购买商品游戏。“顾客”提着篮子挑选商品时,“营业员”收款时要说出每种商品的名称。

当然,游戏只是一种形式,但在这有趣的形式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快乐的学习态度。可以说,我们追求的是“工作着是美丽的”,那么,我们的学生应该是“学习着是快乐的!”

四、渗透学法,培养识字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在识字教学中,要想提高识字效果,必须渗透识字方法,进而培养识字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下面试列举几种方法谈一谈:

1、直观演示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在识字教学中,要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代表的意义,尽可能用直观演示法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模仿,记忆,触类旁通。对于表示事物的名词、数量词等,可用实物、图片、模型、投影等来直观说明;对于动词、形容词和方位词等可通过手势、动作、表情来演示。如教学“笔”字,教师出示毛笔,上竹下毛,形象直观;教学“看”字,教师手搭凉棚,生动有趣。

2、组词造句法。这是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字义的常用的简便方法。它既可以积累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学某个生字,可让学生给生字宝宝找朋友(组词),再口头说句子。

3、利用规律法。古人用“六书”造字,的确是一大创举。我们可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记。象形字可抓住字形与实物相似的特点,如“山”、“石”、“水”、“火”等;会意字可从分析字形各部分意义入手理解,如“三人为众”、“不正为歪”、“小土为尘”等;形声字可根据形旁来领会,如“有水方说清,用言去邀请,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更浓,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我们还可根据汉字的组合规律,通过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换一换等方法记住生字。如教“眺”时,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逃、桃、跳、挑”等字让学生去思考——“逃”是要用脚的,所以是“走之儿”,“桃”为果树,故是“木”旁,依此类推,“眺”是双目远望,所以是“目”字旁。

4、儿歌字谜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造规律编一些口诀、儿歌、顺口溜、字谜进行识记生字,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学得快,记得牢。如: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爱;两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坐;九横和六竖,孔明想三日——晶;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就发愁——哭;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碧;我是一只鸟,走路摇啊摇——鹅;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思;一堵大围墙,墙外水汪汪,大水从左来,冲坏右边墙——汇;草头下面有一横,口字藏在北字中,下边还有四点底,春天一到飞千里——燕;一条渔船两杆桅,九只燕子绕船飞,六只落在桅杆上,一只落在船舱里,还有两只无处落,船头船尾各徘徊——悲。„„

总之,在教学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策略,想方设法拓宽识字途径,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第9篇:小学美术教学点滴谈

美术教育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化人类的情感,使人们从繁琐臃肿的现实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释放激情、传播动力,为人生增彩。肩负如此重任的美术教育好比是一座金字塔,而小学美术教育便是这座巍峨金字塔的坚实基底。它肩负着发展小学生整体素质服务,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使命。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并终身受益。

一、教学中渗透实践活动

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境,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学生的情感。如对《小船在水里游》一课的绘画讲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彩纸折叠的方法制作出各种小船的形状。教师先出示小船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制作欲望。再让学生分析小船的外型及制作的材料,学生说出了小船的种类及性能。运用教师教的几种方法制作出多种小船。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船放飞愿望的活动,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二、联想绘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一节绘画课上,同学都开心地在画画。一个小男孩却拿着笔不敢画,我走到他旁边,用手轻抚着他的头:“小朋友,你怎么不画画?”我问。他说:“我不知道画什么。”“你会画圆形吗?”我边鼓励边引导,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形,我问他这个圆形像什么?他说像太阳。

我启发他:“太阳在天空中生活,天空中还有哪些事物?”在我的耐心启发下,他在天空中添上了白云、小鸟。我又问他:“你看,天气多么晴朗啊!小鸟却匆匆忙忙的,它们要做什么事呢?”他用极快的速度在太阳的下面画了一棵大树,在树上画了一个鸟巢,鸟巢里有几只雏鸟。同时,在飞翔的小鸟嘴里添上一条小虫。我又笑道:“这棵树一定很孤单,你能为他找来小伙伴吗?”小男孩一听,很快把大树变成了一位老爷爷的形象。在大树下添加了在做游戏的小朋友等等。画面内容很快就丰富了起来。当我给予他“你画得真棒”的赞扬时,小男孩露出了开心的微笑。我告诉我的学生,当你觉得不知道画什么的时候,你就通过联想,用画画语言来回答,什么人(主体物)在什么地点(背景),什么时间,和谁一起,在做什么。这样你画的内容就会丰富起来,生动起来。

三、音乐情景,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它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如我在上绘画课《月亮弯弯》时,讲到通过联想你能想到天空中除了月亮,还有谁的时候。

同学们开始七口八舌。

“云彩!”“外星人!”“太空飞船!”“星星!”等等。

说到星星,立刻有几个学生先唱起来:“小星星,亮晶晶,一闪一闪眨眼睛!”接着,我打着节拍,全班同学一起唱了起来。同学们在愉快的音乐气氛中,感受到了月亮的文静幽谧,小星星的活泼调皮,天空的丰富多彩。绘画有了内容,有了节奏。

四、电脑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在进步,电脑应用在绘画中已是屡见不鲜。教会学生使用简单的制图软件。学生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分割组合,能成功地完成美术作品。也可以修改美化自己的照片,为学习生活增加趣味。

如果美术课上丰富多彩的内容,多种多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爱生活,美术课也就成功完成了本身的目标。

五、关爱学生,认真聆听

“哈哈!瞧她画的蜗牛!大的这么大!小的又那么小!”当我像往常一样请学生上台分组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时,教室里响起这样的声音,听声音我就知道是晓川。听到同学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小洁的脸通红,默默地低头将画面朝向自己。我拿过她的作业本,仔细一瞧:她画的是一群蜗牛,只是画面最左边的那只很大,占了小半张纸,而其它的六七只都很小。这样,整个画面看起来很不均衡,的确不太美观。我明白晓川的意思,他是觉得构图不好看,反差大了些。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向学生强调构图要饱满、均衡,看这意思,我的话还是起了作用的,学生们对此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小洁的这幅画显然不符合我的教学意图和审美主张。可我知道,这是个生性胆小的女孩子。于是,我一面示意其他同学继续练习,一面温和地安慰她。

“老师知道,小洁是不小心的,对吧?”

她没有说话,只是不住地摇头。

“那你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要这么画吗?难道它是蜗牛王?”我问道。

她抬起眼睛小声地说:“不!它是老师,后面的是它的学生。它们在排队!”

带队的蜗牛老师,排队的蜗牛学生,就像我们学校放学一样。很明显,以她的逻辑,她并没有错。

“老师也没有那么大吧?”晓川依然有些不服气。

“蜗牛老师就像蜗牛的妈妈一样。”小洁看着我,依然很小声地说。

那一刻,孩子的眼神和话语令我有一种无可名状的震撼。孩子在用图画表达对我的赞美和爱,而我却险些错过了这可贵的“心灵的交流”。也就在那一刻,这个生性胆小的女孩子让我懂得,教育人这件事情可能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此后的美术课上,我更加注意用心地去聆听,聆听孩子们对图画的解读,聆听他们鲜活敏感的内心。我发现,孩子们表现的不仅是他们眼中的世界,更多的是他们心中的世界以及那份珍藏在他们内心的真自我和真性情。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市亳州师专附属小学)

上一篇:三年级学生个案分析下一篇:企业文化建设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