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点滴谈(精选8篇)
永丰中学班主任谭小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主任们:
大家下午好!
说句实在话,此时的我坐在这里,既惶恐又紧张。惶恐的是本人既无成功经验又无优秀事迹,距领导和学生们的要求甚远;紧张的是,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班级管理的行家里手,我的发言仅是班门弄斧。本着学习的原则 ,借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从思想和行动上再把所做的事情加以体味,求教方家,还请大家多多指导!
思想上 :
当班主任的,我想首先得拥有一颗平常心,要学会自得其乐,保持昂扬的情绪。班主任工作真是千头万绪,大部分工作都是一些琐碎而繁杂的细小事务的重复。这件事还没做完,那个任务就来了;教学工作才开始,政治任务刻不容缓,整天忙忙碌碌,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需要心态平和,少发牢骚少抱怨。事情总得一件件去完成,如果一味抱怨,不但没完成好任务,反而会影响到情绪,感染到学生。合理排解负面情绪,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也就水到渠成。
行动上: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力求做到“细”、“严”、“爱”.细:⑴细心观察,根据情况提出相应要求,制定班规,形成纪律。
新班开始或学期伊始,我不忙于制定条条框框,而是细心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利用课余时间多望望那么几眼,不定时地去教室中穿行几路,无规律不定点地出现在孩子们当中,依据观察到的情况,再制定相应的纪律来约束他们,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这样实用的纪律为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服务。
⑵科学分工,细化管理,班级工作有条不紊
“群雁飞得快,全靠头雁带”.我首先选拔好班干部,训练好班干部,让他们各尽其才,各尽其能,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为班级工作发挥主体作用。然后全班每人都承担一定的任务,根据各自特长,责任到人。管人、管电、管水、管卫生、管学习……都能准点到位,力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强了。
⑶于细微处赏识学生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赏识,学生更希望能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和赏识。我只要发现学生中好的现象就及时表扬。这样一来,被表扬的同学越来越有劲了,其他同学在榜样的作用下也跟着好起来了,班上的正气就兴起来了,形成良性循环。
严:俗语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我说,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
⑴ 严己,严以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我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班主任我坚决不为。以自己的示范言行取得学生的信任。事实上,学生近乎天然的向师心理使我们班主任的思想品质层面和行为层面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所以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身正,不令而行”,班级的各种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
繁花相伴,我不孤单
(2)严纪。班主任在严以律己的同时还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到“严”字当先。纪律制度一出台,就要严格管理,严格执行,落到实处。当然,严也要严而有格,把握尺度。“严”的背后往往和他们陈心曲,析利弊,讲道理,让他们感到你的威严又感到你的慈爱,然后由衷地信服你,滋生自觉接受严格管理的意识,主动摒弃不良习气。如:我班的罗同学,行为习惯不太好,且容易冲动,对他的管教,我真是“师公子掉到灞里了,尽本使法了”.有一次又因违纪,我奖他一个人美化公共区一次。午自习过半,二十二班的许老师生气地向我告状来了,刚才你班搞卫生的同学冲进他们教室对一学生拳打脚踢,不要查,我就知道是罗同学,当时我真是火冒三丈,想一个电话把家长叫来,交到政教处停学算了。可两秒钟内,我极力压住了心中的怒火,叫另一个学生把罗同学叫回办公室,当时他进办公室的样子还是盛气凌人的,歪着脖子,板着脸,冷望着墙角。我迫使自己冷静,语气缓和下来问他:“刚才听反映你不在公共区,去哪儿了?”“去打人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逗我耍。”“他们怎么逗你的?”“他们推开玻璃望着我,好像还在说,那里有一个人,指指点点的,在笑我。”“你怎么知道是哪个班的?”“我数清了层数,数清窗户了。”“他们是不是认识你,叫你名字喊你了?”“不认识。”这时我心里就有底了,这家伙心里有点自卑,且挑衅别人。我顺势站在他的位置,说假如是自己,当时也肯定生气,但绝不会去打人,并谈了自己的处理办法。这时他的态度缓和了许多,脖子正了,低下了头,脸上还时不时笑一下。此时,我再严厉地指出他四点:
1、不认真完成扫地任务,东张西望;
2、胸怀不宽广,随意揣测别人,惹起事端;
3、不尊重老师,不向老师反映情况,擅自行动;
4、遇事不成熟,做事不考虑后果。并且将心比心说到他平时的种种顽劣现象不就是逗老师耍吗,如以他的处理方式,那我把他打成肉饼也不解恨。到这个时候,他彻底认识到他的错误做法,并保证有事会第一时间向老师反映。就这样,既让他认识到了错误,又乐意接受处罚,明白老师的严格要求就是为他好。在真诚的感召下,终于唤起他向善的心灵,并落实在行动上。
爱:“爱心投入”是治班之本。有一教育家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不是神,但我们是被誉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的人。因此,我们得以十二分的真诚去爱我们的学生。
⑴ 关心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慈母。
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时时关注他们的情绪,嘘寒问暖。平时那些因身体不适而请假的同学,当他们返校时,我总要问一问:好些了吗?就餐时,为他们添上一勺饭菜;天气变化时,叮咛他们带雨具、添衣服等,让他们能体会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时刻关注他们,关心他们。
⑵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有时会萌生出许多念头。如:朦胧的异性情感问题、厌学问题、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等,我们要及时地发现问题,进行正面教育。甚至放下班主任的架子及威严,同他散步、晒太阳,让他愿意向你倾吐,我顺势加以引导,使他们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李同学平时爱打扮,经常照镜子修眉毛、涂口红,头发也变得几个花样。有一次晚自习放学后,我迟了十来分钟才出办公室,正好碰上她从空闲的六楼走下来,随后又走下来一个男生。我心头一紧,觉得不对劲,但当时只能叮咛他们早点回去。第二天,我单独找她了解情况,她说去上面照个镜子,梳一下头发,因为在下面做怕我批评。我顺势开导:爱美是件好事,可心灵美更重要。并夸赞她个子高,长相姣好,这都是天赐她的优势资源。现在多学点知识,多学学做人,修身养性,(w w w.f w s i r.c o m)做一个有内涵的人,将来在社会上能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她答应得较好,但据我的观察,她还是不能聚心。又有一次在校门口再次碰到她和一男孩从行政楼的幽暗处一前一后走出来,时间仍是在晚自习后。第二天午后,我搬条办公椅在走廊尽头处晒太阳,她正准备搞卫生,我把她叫住,也叫她搬条办公椅和我坐下来聊聊。我先从她喜欢的美容谈起,要她看看我的眉毛,看看老师身上的饰物,又说到那男生,问她是否真的喜欢他,要不要老师做媒算了,她很不好意思地否认了。这时我把她拉到身边,就像拉着自己孩子一样,跟她讲一些女孩子恋爱的故事,让她明白只有明智的人才能获得幸福!并且告诉她,以后还有很多的机会,现在要不断修炼自己,使自己的涵养提高了,才能在社会上找到好工作,找到一个使自己幸福的好对象。并跟她调侃,如果学美容,老师将成为她的顾客,为她做广告。()我还把办公室的两盆花草交由她打理,把整理办公室的卫生任务也交由给她。也许,她认为老师对她是真诚的,现在越来越乖巧了,不再到处乱跑了,心也收得拢了,还能体贴老师的忙不赢,主动请缨帮忙制电子稿、送交各种表册!更可喜的是,做人也学会低调起来。有一天,她妈妈来学校取钥匙,她在办公室还批评她妈妈戴着首饰来校为人不低调。各科任教师都为她的进步点赞。
不歧视潜能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班级工作中,我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在与潜能生的相处中,我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挖掘他们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能找到存在感;我更重视他们的心理动态,揣摩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关爱,让自己的付出能让孩子们的心田遇上一场及时雨。
在工作中,始终将爱融入其中,做到爱而有法,爱而不纵,爱不失衡,在“严”的一张一弛中进行,做到“严”与“爱”的和谐统一。
教育是一场相遇,教育的故事发生在每时每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还要经常反思,多作总结,叠加经验,让班主任工作增加厚度。
从教近30年,深深感觉:永丰中学是催人奋进,促人成长的大熔炉。感谢学校领导的信任,感谢同事们的无私帮助!我愿与大家一道,伴每一位孩子扬长补短,茁壮成长!
最后,祝大家快乐每天!幸福每时!谢谢大家!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词汇教学方法单一
(1)教师教学英语单词时多数以讲解单词、学生记背单词为主,然后一味的单词抄写、单词听写,这种单一、被动的教与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造成恶性循环。
(2)脱离句子和课文单一地教学单词。去兄弟学校听公开课的时候,很多老师没有单词教学部分,一问是整个Topic的单词已全部教完。
2.词汇记忆方法单一
(1) 教师导学方法不正确。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应该背得多、记得多,写得就多。所以每天重复听写单词,造成学生心生抱怨,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2)忽视单词的读音教学。教师觉得只要教会学生读新单词,那么剩下的就是学生自己背单词的问题了。英语读音是有规律的,一般情况下,a在开音节如Kate为∕ei∕,在闭音节如bag为∕覸∕ ,英语单词大部分读音都是符合读音规律的。
(3)没有及时单词复习和检测。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 :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二、学生学习记忆单词中存在的问题
1.读音和拼写的问题。有些学生的读音不够准确 ,甚至用中文注“土音”,经常闹的笑话就是bus,注为“爸死”。如果有意翻翻学生的书, 特别是后面的单词表, 就会发现学生的无数“发明”。
2.记 忆方法的问题 。 学生记忆单词时纯粹进行单词拼写 记忆、中文意思记忆。
3.心理上的问题。很多学生随年级增加 ,心里逐渐产生畏难情绪,他们觉得单词怎么越来越多啊,自己肯定背不了,导致他们对英语的恐惧,缺乏信心,丧失兴趣和动力。
所以良好词汇教学和单词的有效记忆对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和记忆单词时能高效“低碳”呢 ?
三、词汇教学之我见
1.词汇的整体教学。针对教师孤立单词教学现象 ,应把单词教学与课文重点联系起来, 在全面理解掌握文中重点的基础上,把重点词汇、学生易错词汇、容易混淆的词汇,归纳处理并联系加强。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所以教师要结合课文精心设计和选择练习。
2.直 观教学 。 《英语课程标准 》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单词教学课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等,既形象生动,又节约时间,同时可吸引学生注意力, 易学易记。在教学Topic1“I have a small nose.” (Unit2 BookⅠ)时 ,里面有很多身体部位的单词和四个形容词 (big,small,long,short),我首先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教学 ,学生看着老师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 觉得好笑又充满好奇和兴趣,学完之后让学生进pair work,课后布置学生画画并把相应身体部位标上去。这样实现单词的“音、形、义”三位一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大强化学生记忆的有效效果。
3.根据科学规律记忆单词。大纲要求 :“能熟练运用所学拼读规则拼写单词, 能根据所学构词法规律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词类。”词汇教学应贯彻这一要求,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训练他们的科学记忆和联想能力。如利用拼读规律和联想记忆单词;利用派生词、兼类词、合成词、同类词、缩略 词等 ,归纳、总结 词汇。如 学习 (T3 U1 Book V):bad (adj.)—badly (adv.),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此类词 :loud—loudly quick—quickly等 ,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 :adj.+ly→adv, 如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等等,从而教会学生联想记忆学习,达到高效记忆。
4.在“游戏”中学词汇。 教学游戏集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身,是组织课堂模拟实际活动的有效辅助手段,是实现多样化、趣味性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如学习身体部位后,我让学生做了Polly says的游戏,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增倍。
5.通过语境教词汇。词汇教学不宜脱离句和文 ,孤立地让学生读、译、背词汇表。新教材主张在语境中讲解新单词,讲解尽量用英语,培养直接用英语思维,力求生动形象,以助记忆。如look for和find:T:What are you doing,Tim?
Tim:I am looking for my eraser.But now I can’t find it.
6.词汇竞赛。初中学生好奇好胜心重 ,记忆单词时可让他们比赛,可以简单进行同桌之间的单词竞赛,课堂上的小组单词拼写、听写比赛,等等。通过写达到巩固单词的目的,也可以避免单词记忆的枯燥无味。
关键词:英语 规则 思想
在几年的教学时间里,虽然没有什么成绩,但还是有一些收获。现想最近几年英语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总结如下,望能给英语教师们一点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对于英语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很多迷惑。比如说,单词怎么背才能保持较长的记忆时间,句子怎么做,句子结构怎么分析,句子成分怎么划分,怎么做阅读理解等。而这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尤为突出。在本文中我就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谈谈我对英语学习的看法。
首先,谈谈单词的记忆吧。在全国中小学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是纯粹的死记硬背,这种记忆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重复次数多,持续时间短。其实,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是有很多方法和技巧的。而这些方法和技巧就是我们突破英语单词的手段。拼读——以国际音标为基础,可以突破英语单词朗读关;还有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构词法记忆法等等。再辅以例句记忆,听词记忆(别人记忆时专心听词音、词义),背单词的效果会明显增强,并在脑中保持较长时间,达到事半而功倍的目的。
其次,来谈谈如何做句子。多数同学存在的问题是:分不清句子结构,辨不清句子成分,不会使用人称代词。针对这种情况,在做句子的过程中,我给学生强调这样几条规则:先看语态;再看时态;接着看人称和数的搭配。同时,要符合这样三条规则:合法;合理;合情。合法指的就是要符合语法规则,时态、语态要正确;合理指的是人称和数一定要搭配;合情指的是一定要符合情理,能够在汉语中讲的通。比如说,“My mother is yellow.”这个句子合法合理,但是却不合情,所以是有问题的句子。
再谈谈考试中学生对于基础考查题的应对。这类题目主要包括单选题、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句子、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英汉互译、改错等。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平时对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记忆,这就关系到开始说过的单词和词组的记忆了,方法前面已经说了,不再重复。另外,还是要说一下应试方法和技巧。在做这类题目时,我教给了学生这样一些方法,排除法、比较法、筛选法、常识法、特例法等。我也总结了一下,以便于学生记忆这些方法:清楚的排除,明白的比较,模糊的筛选,知道的不记,特殊的必记,记特记规则。
接下来谈谈学生对于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学习,这类题目是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我给这种情况起了一个名字叫“完形阅读综合症”,其主要症状是:恐惧、烦躁、逃避、瞌睡、心慌等。由于学生基础薄弱,一看见全英文的卷面内容,就开始有意无意的放弃,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就会出现以上现象。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凡是学生不会的单词、词组,我都不会主动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相互讨论等方式,让他们自己得到答案,让他们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读懂一篇文章,建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成就感。另外,我还教给他们许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说上下文对照法、重点文段精读法、常识法、排除法、揣度法等,让他们能够在尽量少的时间内得到尽可能高的分数。然后在他们做练习时,我负责监督,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将近2/3的学生开始自己做阅读理解。
然后谈谈学生写作文的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不是学生不会写作文,而是学生弄不明白中文和英文的区别和联系,只是一味的拼凑,没有条理,思路混乱,“Chi-English”(汉语式英文)满篇。我觉得这和学生的中文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平时作范文时,我尽量使用最简单的句子和语法,让学生从学写句子开始。关于如何做句子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在赘述。
最后谈谈英语的运用。我给学生一直灌输的思想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穷则变”就是当学生在使用英语时,遇到能准确表达意思的单词或词组,但不确定怎么拼写或应用时,可以换用自己知道的近义词或词组;“变则通”,通过这种改变,就能清楚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了,也就可以通用无阻了;“通则达”,既然已经能够顺利的使用英语了,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在各个方面使用英语,所以灵活使用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庙沟门中学:温永平
本人从教中学语文六年多,每年都肩负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和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任务,谈到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头戏。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其列为语文教学任务之首,同时也是我的教学夺冠之宝。曾在一本语文报刊中看到这样一段关于对学生作文心理的调查,不喜欢写作的学生竟达85%,当然本人也相信这是事实,尤其在农村学校学生害怕作文的现象是很普遍的,造成这种令人吃惊的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本人的做法略谈点滴。
一、给学生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成功的环境。
1、更新对作文的评价观。
首先,教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长期以来,在作文评价中,存在着教师对学生尊重、理解不够的倾向:一是对学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够。总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二是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解、尊重不够。学生真实地书写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为幼稚、琐碎、不典型。如此这般,学生面对写作常常怀疑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价值,不敢写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好撇开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而编造生活,装腔作势,故作高深。其次,不去求全责备。在作文评改时,我们喜欢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把评改的着力点放在挑毛病上,有一点毛病就意味着作文的失败。事实上,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即便是经典之作。对于学生作文的评改,我不仅重在指出问题所在,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更注重发现、发掘学生在作文中的亮点,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等。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第三,要学会欣赏。在以往的作文评价中,教师缺乏欣赏的意识和心情,即使学生写出了在教师看来是“优秀”的作文,教师给予的往往是“表扬”而不是欣赏,更不是激赏。表扬是馈赠,是“我”与“他”的关系,而欣赏才是平等的交流,是“我们”的情感共鸣;表扬诉诸价值判断,而欣赏诉诸审美价值。所以我更注重欣赏,欣赏更易于通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乐。因而,对于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作文中的某一闪光点,最重要的不是堂而皇之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激赏。一次对学生作文发自内心的激赏,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作文态度和精神生活。第四,评语要恰入其分,富有个性。“文如其人”,况且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的心血,每一个少男少女都羡慕身边有文章发表的人,如果千辛万苦创作出来的作文,得到的是千篇一律、浮光掠影的评语,学生就会觉得劳而无功、无所适从,学生对写作的亲近感、热情 心就在一次次“外行人”的空洞指导下逐渐消失,甚至走向逆反。
2、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课堂是学生的主要阵地,他们的活动天地毕竟不宽广,他们的见闻和情感体验有限,因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就是教师的一大任务。我在课余时间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劳动等,指导学生成立各类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如科技制作、摄影、剪纸、音乐、书法等,让学生去观察四季的景色,洞察社会的变化,体验世间的嬉笑怒骂,让他们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深入到社会。“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次现场会”、“一场报告”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来源。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这样,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写作“干预生活”的能力。
3、给学生一个锻炼写作的广阔空间。
教师要努力更新作文教学观念,不能将写作局限于一种文体或特定的要求中。我经常让学生写一些应用性强的文字,如消息新闻、对联谜语、知识小品、故事新编、文章赏析等,这样做一者使学生有话可写,二者联系了生活,达到了作文的功利性目的。其次经常根据现实生活的需求,及时寻找让学生写作的机会。如本学期学校举行文体活动,我组织学生创作开幕词、闭幕词、出简报、写新闻报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十四岁”为话题写自我;另外,我还经常为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如:给学生写一封信,说出自己的心理话,然后启发学生写《老师一封信的感想》,并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展示佳作。同时拓宽学生写作的渠道,我们不能将作文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景中,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练笔的空间。如:让学生准备一个“随笔本”,随时进行作文练笔。随笔
本上的作文,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让学生将当天、本周、近段时间内自己感触较深的人或事写下来,并持之以恒,坚持写作。
二、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成绩的平台。
1、美句段欣赏。
学生的作文如果不是“做”成的或“凑”成的,而是认真写出来的,它都有习作者认为写得满意的句段,教师要认真分析,特别是起步作文或学困生的作文,教师更是要去找寻。在作文评讲课上,我每次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这些满意的句段,并阐述满意的理由,让全班同学欣赏。对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语,给予充分肯定,即使是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语只有一两句。这些妙语其价值往往会超出那些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四平八稳的整篇作文,况且那些名篇名著之所以“名”,有哪篇又少了妙语的功劳呢?
2、班内优秀习作展示。
我班级内的墙报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张贴,以便本班的师生阅读、欣赏。同时经常组织演讲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作文、锻炼演讲才能的机会;每期班级黑板报都要选用学生作文片段。
3、校内优秀习作展示。
对那些有一定水平、有较高欣赏价值的作文,我都及时推荐给学校广播站、校园板报等,甚至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作文展览活动,扩大习作者的影响,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4、作文获奖或发表。
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并且力争获奖,利用竞赛主办单位的权威性、竞赛活动的高等级性、竞赛舆论的社会性刺激学生写作的热情。由于网上发表作文比在报刊公开正式发表难度低,我经常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文章,达到“奇文共欣赏”。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真正调动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就必须给学生创设写作空间,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多写自己的感受认识;在作文讲评中以激赏为主,同时让学生的写作得到家庭、社会的激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把写字提升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确立了写字教学应有的地位。
一、激发兴趣,唤起小学生主动写字的愿望
1.故事引趣。孩子们爱听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比如王羲之 “临池学书 ”,清水池变 “墨池 ”,岳飞在沙上练字……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
2.竞赛激励。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
3.典范引导。(1)教师榜样。教师能写一手好字,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组织学生留心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好字,认真看,细揣摩,做到胸有成竹。(3)同学榜样。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品评比展览。
二、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理解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双驾马车之一,它与阅读教学一起拉动初中语文教学前进。因此,作文教学的地位是无法言喻的。传统意义上的作文教学,大体上遵循一条路子: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评改--教师讲评(阅读几篇优秀习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各行其职,双方的行为没有交叉,也不存在互动。因此,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个瓶颈,教师和学生都在黑暗中摸索,在寻找一条好的方法,教师能把自己关于写作的体会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在写作中感悟作文。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作文教学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对作文教学有所感受,并试图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以期对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传统的作文教学完全围绕着考试这个指挥棒转。首先教师对学生作文分数的定位是,不奢望高分,杜绝低分,以希求学生的作文成绩中等偏上。这种定位导致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遵循一条保守的作文教学方法,对学生作文要求以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为主,对一些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和创新型思维,避而不见,有时甚至抵制,导致学生习作均采取中庸之道,较难出现精品。其次,选题单一。在作文训练中教师选题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教师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对中考作文进行反复揣摩之后,在潜意识中进行押题,并以所押之题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造成作文在选题以及写作中的思维僵化。二是,教师根据单元课程的类型,参照各种教辅材料上给出的参考作文题,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这一选题,既没有渗入教师的经验和情感,也没能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造成学生视觉上的疲劳,更别指望学生在写作中有所创造。
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教师教法陈旧和学生生活经验缺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多缺乏灵性,缺乏生气,成为“八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作文表达的情感虚假。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结构中的独特地位,以及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输入的不通畅,造成学生作文过程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有过分拔高、不真实的感觉,或行文中缺乏仁爱精神,学生作文出现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缺乏人文精神的通病。二是,学生写作模式化。应试作文教学造成的大量死记硬背和极端模仿,造成学生的作文思维模式化,学生在写作时从审题到构思、从构思到安排结构呈现模式化,学生作文中的人物有脸谱化、遇到的事件有类型性的倾向,作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出现一致性,学生在作文布局上也呈现雷同性,甚至在语言表达上,学生语言也与课本、作文辅导书中的语言惊人的一致,使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丧失殆尽。
所以笔者在实践中,试图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现状中出现的这些弊端,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扭转和校正。笔者认为,初中作文教学,是在教与学中的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在中国这种正在走向成熟的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摸索。这种体验一方面重视学生个性的表达,生命力的张扬,用激扬文字、放飞想像、袒露心灵,来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同时,学生作文也应重视作文技巧的训练,使作文成为人类情感表达的方式,成为语言文字在篇章结构中的运用,讲求两者在行文中的浑然天成,而非一种形式上的呻吟,技巧上的八股。
笔者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经过摸索,认为突破作文教学瓶颈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在作文的教法上形成一个体系,一套独特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华,使全体学生在接受作文教学和训练时,能最大限度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这一体系的建立是个漫长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笔者试图从下列五个方面阐述这一体系的雏型。
其一,题目的虚化。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最传统的作文题目是一件小事、一个人物,对写作的要求大多是人、事的崇高之处对作者的感动和激励。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这类题目进而演化为最让我感动(伤心……)的××、我熟悉的××在一定程度上,这类题目贴近了新课标的要求,但细细推敲,这类题目是一件小事、一位人物的翻版。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在一件小事、一位人物的作文训练中麻木。在教学中,作文教学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求教师将命题淡化,由学生自拟题目,写某种体验、感受、人物和事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可以使学生的触角伸展得很广,想象力得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也增浓,同时,也能激发教师评改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
其二,构思多样化。在习作中,大多数学生一般只喜欢根据教师或作文题目的要求,拼凑成文,以应付作业或考试,很少在构思上下功夫。其实,一篇优秀的作文,总是在构思上闪烁着迷人光芒,所以作文教学体系的建立关键要教会学生在构思上下功夫。构思通常有逆向式、象征式和发散式三种构思方法。
逆向构思是构思出新的一种常用方法。逆向构思就是在作文中反弹琵琶,反其意而用之。强调逆向构思,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分析,从超出一般常理的角度来确定文章的主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如“灯蛾扑火,自取灭亡”,常被用来喻指一切恶势力的可耻下场,而赞美革命者的壮举,其喻义又成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内涵。同样“,春蚕到死丝方尽”是褒赞“;作茧自缚”是贬斥。逆向构思在不违反时代精神,不违背科学常识的前提下,是对思维定势“的逆转”,它在辩证法原则的指导下,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开拓起着重要作用。
象征式构思是指在构思时,从题目的象征意义出发,挖掘出话题的深层含义。如在构“思桥“”、路“”、网”等文章时,“桥”不仅可以指实物桥,也可指心灵的纽带,感情之桥“;路”既可指实物路,又可指人生之路、求学之路、竞争之路、改革之路等“;网”既可指实物渔网,又可指无形的互联网,还可指交际网、人情网、心网等。象征式构思的最大功用在于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原本丰富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发散式构思,要求学生排除已有的习惯性认识,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各个方向,无拘无束地进行多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多途径、多阶段地分析、思考,从而提炼出鲜明、新颖的主题来。如“写海”,通常我们提到海时,常感叹其博大的胸襟,用发散式构思进行思考,我们可以考虑到海的综合资源利用、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破坏、以及与海有关的各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等等,学生在多方位地考虑“了海”之后,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的话题进行写作。发散式构思训练学生从常规这一原点出发,经过各类变异,向四周发散,提升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
此外,构思的多样化还可与文体的多样化结合起来,通过故事新编、寓言等多种文体来进行与众不同的构思,使作文更富新颖性。
其三,选材以情见长。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材料,才能给文章输送新鲜的血液,文章才会充满生机活力。选材要以情见长,并不是要求学生在作文时一味地拔高情感或伪造情感,无病呻吟,只有真情,才能打动读者。
选材要以情见长,首先要教会学生善于在平常的材料上挖掘出人物的深厚情感。在平常的作文中,我们要立足于一些平时貌似普通的小人物、小事情,从中发现他(她)们身上或事件中与众不同的地方,哪怕只是一点点闪光的地方,变换思维角度,拓宽思维空间,把它放大,从而使材料中渗透着作者的深厚情感。如,写母爱的文章举不胜举,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是,近年来,在网络流行的一篇美文《疯娘》却将母爱的伟大推向鼎峰,母亲是疯子,无人能尊重她,儿子也觉得她丢了自己的脸,为了摘几个儿子认为甜的野山桃,母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平常对疯子的感觉是厌恶的,但一篇《疯娘》却让我们看出即使他们身上也有着动人的`故事,教会学生从平常的材料中挖掘真情,可以消除学生长期积淀的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使其意识到平凡人物、平凡事件本身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其次,所选的材料要体现作者的真实情感。学生与作文之间的关系如同十月怀胎,学生笔端流露的情感应该是其在生活中长期积淀的反映,而不是为了作文而胡编乱造的文字。因此所选的材料中要渗透着作者的真情,这样的材料即使用平常的文字表现出来,也会字字透露着真情,从而成为一篇好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背影》,通篇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却因为文中表现的深厚的父子之情,从而成为一篇至今仍然脍炙人口的美文。所以大凡一篇优秀之作,其中必定洋溢着真情。
其四,文体要出新。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说过“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将出新意识处处贯穿在写作中,在作文形式上进行独特的创造,才能实现作文内容与形式的全面创新。作文形式的出新多以文体出新为主。
在初中阶段,作文的常用文体一般是记叙文、散文和议论文。为了应试的需要,教师一般不鼓励学生采用其他标新立异的文体,学生也很少被训练其他文体。但如今的社会提倡“眼球”经济,一件质量好的商品需要一个好的包装,一本精彩的书需要一个好的封面,对于作文也同样如此,一篇好的作文也需要适合的文体来表现。除了记叙文、散文和议论文外,教师可以根据文章要求,引导学生尝试多种多样的文体,在同样的主题与选材中进行出新,如日记、书信、寓言、童话和科幻、戏剧影视、荒诞幽默、传奇演义以及杂文等各种文体,都能给学生学习作文带来兴趣,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作文的需要进行大量训练,以期在作文教学中能够新意无穷。
其五,语言富有生命力。古人认为“: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宜不能传神也。”古人尚且认识到语言表达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文章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强调语言要富有生命力,贫乏苍白的语言不能表达丰富多彩和深刻的思想,一篇洋溢着优秀词汇的文章,可以使这篇文章处处闪烁着亮点,因此作文语言要象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赏心悦目。
首先要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中国文学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字、词的数量多,含义也多,每个字词有着自己独特的功用,字词是文章的基石。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同时,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各类字词,为学生掌握和运用大量的字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文字。
其次要追求作文语言的个性化。学生应当通过大量阅读的启迪,对各种体验进行感悟,然后用充满生命质感和美感的语言来升华这种种积累,使学生的灵感在这字里行间跳跃。这样的语言才能体现学生的情感、心灵、生命及其生命存在的独特性。如长时期引发语文界讨论的孩子语“言水很活泼”这句话,就是富有个性的语言。在行文中,有时正是这一个或几个词的出现使整篇文章焕然一新,所以我们应当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再次作文语言要富于文采和生动形象。所谓文采,就是要避免文字叙述干涩单调,枯燥无味,力争做“到平字见秀,常字见奇,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这要求学生在行文时,语言丰富,组合清新,含义深远,对字词句运用自如,给人以行云流水的感觉。语言的生动形象,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使用各种表达方式,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灵活多变的句式、形象贴切的修辞,渲染出各种美妙的意境诉诸感官,倾诉出各种感情沁人心脾,令人产生清馨扑鼻的审美愉悦。如在中国文学史上,赋的地位和功用不可抹杀,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学生作文中如能自由地使用这样的语言风格,将从整体上提升作文的质量。
主要观点: (1) 作者及背景介绍服务于课文教学,少而精勿繁琐。 (2) 备课前先用自己的心脑解读文本,往往能有新见解新思路,然后再学他人之长。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两点体会:
一、背景少而精,不必太繁琐
古人说:“读其文,不知其人,可乎?”我们讲学一篇文章,不少离不开作者背景介绍之类。要想更透彻更全面的了解所学之文,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下作者及背景是很必要的,如果没有适当的背景作铺垫,学生很难解读好文本。比如学鲁迅的《雪》,读解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等。有些文章离开作者和背景介绍好多读不懂读不透甚至误解,比如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有些有了背景和作者介绍,文章就不需讲多少了,学生也能读懂,如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结合背景只需给学生点播点比喻之类修辞,接着直接可进行思想情感等文本的其他环节的教学。
然而,相对于所学之文诸多知识点而言,了解作者及背景这方面的知识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不可少但也不可太多,我的意见是:少而精。我见过一位青年教师在讲文天祥的《过零仃洋》诗前,光向学生介绍背景和作者就用了三个幻灯片,我感觉好像在学文天祥传记或者听了半节宋史。课后大家评课时,我说,背景太长,实际有几句就行了:文天祥是科考取官,做到南宋副宰相,其时南宋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中,他聚兵勤王抗元,不幸被俘,此诗写于他被押送途中。至于作者哪一年考上进士,在哪哪打了几丈,每次仗打得怎么样,皇帝如何提拔任用他,等等,我觉得作为辅助学习《过零仃洋》一诗的材料根本没必要。至于详细了解文天祥,那是另一种学习,那得看他的传记及宋史。出现作者背景介绍太长太琐碎源于:舍不得割舍或没用心割舍,太懒散囫囵吞枣网络式方便饭。作者及背景介绍用与不用,用的多少全看学生学习之需要,要知道这些介绍是服务于课文教学的,决不能代替课文学习。我们知道,学习课文要掌握主题,写作技巧,遣词造句特色,情感道德价值观等多个知识点。背景作者站时间太多,重难点难突出,解读不透彻,往往导致捻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少老师讲课后评价遗憾地说:“开始背景用时太多,该讲重难点时,没时间了!”我想,实在不舍得精简,就采取对重点背景句加色处理,在放幻灯片时,给学生强调一下。作为课堂主持的老师,我们对背景的价值取舍在于它怎样更好地服务于我们所教的特定内容,拿捏好时间分配,更科学有效地把握教学活动。
二、吃透文本有自见,分析起来才顺手
《教学勇气》一书说:“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善。”我不知别的同事在教一篇课文前是怎样准备课的,我多年的教学语文形成了一个习惯:第一步,反复看文本,读文本,琢磨文本。同时,有心得有见解随时批注甚至辅以佐证,不断补充修改批注。待把课文看读得很熟了,批注得也差不多了,在脑中形成一套自己的解读逻辑,然后自己设计一些问题自己来解答,尽量考虑周全,当觉得自己解读得差不多时再进行下一步。第二步,去看看人家是怎样解读的。自己没独自解读前绝不看别人的,哪怕自己理解错了也坚持。第一步做完后,我再去看教参,上网浏览,总要看上三两家教学案,再比较再完善。最后敲定我的教学案。这是很有趣很有益的备课活动,我有意去挑战别人,更重在挑战自己。这一活动的坚持,不断养成我谦虚细心的习惯,也养成我严谨的学风教风,在挑战中进步在挑战中成熟在挑战中老练。
同一篇文章,有时见仁见智。出入大的有,几近相同的有,解读相反的也有,都很正常。
特高兴的时候,是自己的见解更好更透彻,哪怕是文字表述更精炼也好。比如教《雪》,我看文本时发现:鲁迅写暖国雪用的笔墨多,而写朔方雪用的笔墨少。但,写南方雪写得轻忪华美,表达的感情是喜爱向往惋惜。而写朔方雪写得深沉凝重勇猛,更像在写人,表达的情感是崇敬和赞美。可见作者所表达的重点有时不一定在文字的多寡上,更在文字表达情理的厚重上。在某种程度上讲,鲁迅之雪,前者在颂扬物质的美,你看那“冬花开在雪野里”一词就足以叫人憧憬不尽,何况作者实写了多种花草的鲜明色彩,还嫌不足,又虚写几笔蜂蝶的忙碌,又使人遐想了,至于那塑雪罗汉,谁没有一段这样的童年?不是作者在向往,我们都在向往那逝去的美好童年了!后者是在颂扬精神的美精神的力,你看那“包藏火焰的大雾”多么神秘,“是雨的精魂”就更见用词的厚重了。这就是我独读《雪》之感,也和学生分享。结合当时的背景,先生的处境和不屈不饶精神就不言而喻了。藉此不难看出,《雪》的写作手法就不那么隐晦了,文章的主题就好理解了,讲学起来也容易多了。还比如2011年我在洛阳市上优质课我抽签讲冰心的散文《谈生命》。抽签回来,我不去看参考书浏览网上什么的,先找到这篇课文,晚上,静静地看了五遍,每一遍都是边看边随手批注,累积自己的理解想法。待到实在想不出时,转过来看自己的批注,觉得有了眉目把握时才开始编教案。按我的理解讲:《谈生命》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依据课文确立了“状生命→悟生命→乐生命”的思路。作者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文章一开始就定了话题:“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向读者展示一棵树、一条河的生命的生动历程:描摹生命中的悲喜交织、顺境和逆境的叠现、得与失的辩证。让读者明白生命的历程是福祸相依之状之情的。正如作者所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谈生命》的智慧价值不在状生命,也不只在悟生命,而是在智慧地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尚不美丽?”,反问启人深思。比赛时,我没注意仪表,评委们以为我是哪县哪乡的呢,那么土气,无精打采地听,后来发现我讲得不错,都坐直了,并翻看册子看我是哪学校的。市语文教研员康老师说我讲得很有新意,对教材有独到见解,评委们没有异议的给评了一等奖。现在,我很喜欢独自去阅读理解我们的语文教材,独读独思有独得,说给青年同事们参考。
我备《敬畏自然》,把中国古代有关人与自然的哲学观点与本文相较,来解读课文。实际本文观点古已有之:人定胜天和天人合一。其实我们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天人合一观念占主导地位,就连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都必举行祭天祭地活动仪式,天坛地坛就为此活动而建。古老的《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谈的是天启示人要强健而不是人胜天。我们的哲学医学理论都源于自然的启示。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谁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敬畏天地之心溢于言表,当我把这些哲理和本文对照时,一切都明白了。人定胜天古已有之,但始终不占主流。事实上,当人类自诩了不起时,大自然一场洪水一场地震一场暴雪,就不知所措了,谈什么人定胜天?本文易解,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尊重自然和她和谐相处。学习时,结合现实中人违背自然规律所受到的惩罚,以及我们民族的自然思想史,广泛展开讨论,不仅把文本学活学透了,还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我们备课前先用自己的心脑来读解文本,往往能有新见解新思路,然后再学他人之长,师生都会收益多多。
摘要:我们教师教学, 要教教想想, 想想教教, 在教想过程中, 不断地改变改进, 无论是业务素质还是思想水平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阅读 能动性 质疑 词汇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阅读实践活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一、强化预读
预读是阅读教学中的准备阶段。学生预读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对课文很陌生,读得不熟练,语文课上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纠正学生读书中的错误,所以必须强化预读。预读时提出要求:一是至少要读5-10遍;二是要发音准确,力争达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
预读的情况如何,课堂老师要注意检查。检查读的方式为指导读,可指引不同水平的学生轮读,这样能及时发现预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共同的问题,教师要示范读。读得好的,要及时表扬,尤其对原来朗读能力差的同学,看到进步要给予鼓励与肯定,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预习中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
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教师以引导为主,“引”是方法,“导”是应采取的态度和过程。提倡个性,发扬个性,是现代学生的普遍心理。他们渴望运用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来审视文学作品,从而表现自己的评价与思索。语文教学顺应这一心理,阅读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会得到调动。
三、要引导学生质疑
“读书能自辩,疑难能自决。”虽然有这样的名言,但学生在自学中决不会没有困难,发现困难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化。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展开思维、反复琢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质疑。教师还要及时给学生释疑、点拨,但不能代替。学生在质疑时,开始往往提不出问题,或只是提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当给予提示。如:第一步可指导学生在字词方面质疑,第二步指导学生在文字方面质疑,第三步在篇章、修辞方面质疑。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阅读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四、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习惯
在平时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文中写得好的字、词、片段随时动手摘抄下来,并加以归类,从而使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也可以把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情感语言、独到见解随笔写下来。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語言文字,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达到阅读写作的目的。
五、正确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要求阅读教学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有助于学生写作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点:
1.改进字词教学。语言是文章的建筑材料,阅读教学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构造文章的材料。因此,教学中不仅仅是一般性地解释字义、词义、研究文法修辞,或让学生记诵文句,最紧要的还要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词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词的好习惯,下笔不至于有误失。
2.加强篇章结构的教学。篇章结构是作者思想脉络发展的外在表现,组材成文的方法。文章纵然有充实的内容,有准确生动的词汇,但篇章结构不当也不会是一篇好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人家建构文章的方法。
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课文的结构,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识决定了在部分理解过程中的思维方向、思维方式和思维的准确度。这是阅读的起点,也是一种近乎直觉感知的体验,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得、知得、悟得。为此,我把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七、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的加工能力
语言的加工能力是在大量积累词汇的基础上产生的。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基础阶段阅读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只有当学生的心理词库中储存有足够的词汇时,阅读才会有成效,缺少词汇的阅读只能是无米之炊。所以基础阶段阅读课的一个基本的教学内容是要培养学生掌握扩大词汇的各种方法。
八、加强阅读训练,让学生真正会阅读
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到质不断积累的过程。就学生个体来说,由于先天智力、后天知识基础的差异,阅读能力的形成有快慢高低的差别。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以承认差别为前提,采取适当的训练方法,使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具体做法是:1.分层推进阅读训练。对语文基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确立高低不同的训练目标。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会使用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能较通顺地朗读课文,能大致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2.梯式渐进式训练。对语文基础一般或偏差的学生,虽然起点目标定得较低,但不能总是用低标准去要求他们,对他们的训练目标要从低到高逐渐提高。3.以点带面辐射训练。实践证明,充分发挥那些语文素质较高、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小先生”作用,对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有不可估量的效果。4.限时强化训练。教师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读完指定的作品,并写出笔记和作业。
总之,通过不同的途径,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项长期的复杂活动过程,只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强化训练阅读不同的文章,在阅读中不断使学生思维活跃,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达秀兰.阅读教学中“尝试练习”设计例谈[J].教育革新,2012(04)
2.张和贵.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02)
3.寇子轩.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之我见[J].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3(02)
4.黄绍良.阅读教学,我是这样还原的[J].新课程(上),2015(11)
【我的教学点滴谈】推荐阅读:
语文古诗教学心得点滴09-25
一年级英语教学点滴07-19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点滴06-15
小学数学课改教学的点滴体会07-05
浅谈对写字教学的点滴认识09-08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点滴体会06-29
教好初中数学教学的点滴漫谈07-22
农村小学低段班级管理点滴谈07-13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点滴心得11-02
随笔点滴录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