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意象分类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古典诗词意象分类

浅析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翻译策略

摘要:在诗歌创作当中,语言无疑是整首诗歌的精华所在,而意象则是整首诗歌的灵魂所在。诗歌的意象传译是传达诗歌中“意美”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了东西方学者在诗歌意象翻译的成果,在中国传统的诗歌意象理论的基础之上,对中国诗词中的意象翻译步骤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诗歌 意象 翻译

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传统的诗歌翻译过程当中,翻译者主要是从诗歌的语言学途径、文化途径以及诗歌的诗学途径这三个主要途径进行翻译研究的。但是,在诗歌中蕴含有大量的独创的意象,这些意象是作者思想内涵的体现,是语言文化的精髓,对整个文学作品的成功表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要充分地结合古典诗歌的语言和文化来对诗歌作品进行翻译,特别要注重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过程当中的意象翻译部分。

一、诗歌意象翻译的主要原则

许渊冲在其所著的《谈唐诗的英译》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对唐诗的翻译要尽量保留诗歌的本来面貌,尽可能地保留诗歌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在诗歌的三美当中,最为重要的是诗歌的“意美”。因为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两种语言在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差异,很难达到诗歌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完全翻译。所以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想要充分地考虑到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尽可能完美地达到原诗的准确翻译。由于汉语与英语在发音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中文讲究抑扬顿挫,在中文中包含着四个声调,这四个声调基本上组成了中文的所有词组。而英文与中文的发声有着很大的差异,因为英语是多音节的词汇,所以英语单词在发音过程中有着上千个音节。在诗歌的格律押韵上,汉语诗歌的格律押韵主要为“平仄律”,而在英语诗歌的格律押韵主要是“轻重律”。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翻译人员如何用系统简洁的语言来实现诗歌的源态翻译,努力用不同的语言种类来展现诗歌原本所表达的“意美”和“诗境”。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音美”和“形美”都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是诗歌的“意美”所表达的是诗歌的深层次的意思,每个人对诗歌的“意美”都有其不同的理解。“意美”被人们称作语言背后的语言。所以,翻译人员需要对两种语言结构都要了解,对于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世界进行融合,寻求其中的共通之处,才真正能够达到诗歌的意象翻译。

在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比较讲究意境美,在这些文学作品当中最能够体现意境美的非诗歌和散文莫属。这些作品的意境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意象的表达具有极其强烈的表现力,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和思想进行物化,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融合到客观事物当中。意象是展现诗歌魅力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评价一个诗歌文学价值的主要评判标准,体现出诗人的主要风格特征。

二、古典诗词中意象的英译策略

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词汇具有超脱语法规则束缚的极大自由。这种特点使得中国古典诗歌可以呈现出必要的事物和意象,不用或者很少进行加注和注释。然而英语词汇则是抽象的字母构成的语言符号,严格的语法规则使得具有缜密细致、分析演绎的特点。因此,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的时候必然要受到英语语法规则的种种限制,比如名词和代词的数和格,动词的语态和时态等等。如果在古典诗歌的翻译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好以上的问题,那原诗中的意象就会损失大半,甚至是“味同嚼蜡”了。

(一)直译数字法

此种翻译策略主要适合诗歌中一些数字意象。由于安于古典诗词和英文诗歌中都有运用模糊数字来渲染气氛或者进行夸张,那么进行直译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比如: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Be sure to seize the night and day.

在例句中,“一万年”直接被翻译成“ten thousand years”。可以说在意、行、神三个方面都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但是,对于模糊数字的翻译并不是仅仅局限于直译,另外还可以采取省译、减译、增译、和改译等多种方法,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将模糊数字运用好。

(二)典故加注法

古典诗歌的翻译几乎很难做到完全对等,一方面是由于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另一方面是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古典诗词简约、委婉、含蓄的问题特征决定了典故、隐喻等修辞手法的广泛运用。由于对典故的理解有障碍和知识的空缺,翻译经常采取忽略的态度,然而谨慎的翻译工作者一般采取加注(加注和尾注)的方式加以说明:比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就被许渊冲翻译成为:

On the Merry—Making Plain

加脚注:

“The merry, — making plain,situated to the south of the capital (present--day Xi’an),was the site of the tombs of five emperors of the Han Dynasty”

说明“乐游原来是位于首都(现在的西安)东南面,是汉代五位皇帝的陵墓所在的地方。虽然并没有完全传达出原诗中的文化内涵(乐游原即是乐游苑,地方名,长安城的最高点。汉献帝曾经在此建立乐游庙。每年的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很多人都登楼赏玩。到了唐代,就变成为乐游原),并且翻译得很笼统,不像地名,,但是童谣表达了主要的含义——古代遗址,游玩之地。对于典故的加注,可以弥补原来意象的缺失,使译文读者对原文可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文化空缺转换法

对于古典诗词中隐喻和意象的翻译,很多译者都采取转换的办法。比如把“黄花”转换翻译成“chrysanthemums”,“红豆”翻译成“love seeds”。原因就在于:汉语中的黄花和红豆都属于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蕴涵词,汉语读者很容易发生联想,但是英语读者却很难从“yellow flower”与“ red beams”中获得丰富的想象。所以,对于意象的英译,有必要进行不同的转换办法,所以译者也会采取不同的转换策略。所以,这种顺应语境的转换翻译就会减少对原文的误解,加深读者对原诗的理解。

(四)意境释译法

一首令人称颂的诗歌,往往是意中有境,,情景交融,境中寓意,读者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刘禹锡曾经说过:“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和梅尧臣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都是在说明竟境是一种含蓄美、朦胧美和模糊美。译者和作者神思契合,译者之“我”与作者之“我”浑然一体,才能再现原文的“意”与“境”。不然,译者就会局限在原文的形式之中,译文也将会貌合神离,韵味全无。对于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原诗中作者通过“珠有泪”、“玉生烟”等意象来抒发自己的哀愁和纯洁,原文里的含义非常模糊,对诗文的解说更是历来众说纷纭。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意境,感染读者,给读者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空间。各种译本都采用了释义的翻译方法。

三、结束语

诗歌是中国古老的文学艺术,其中包含着众多的意境。对于诗歌的英译工作,我们要灵活运用,使译文能够更加生动传神地传达出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叶洪 论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对等,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1999,3

[2]谢天振 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王东风 文化差异与读者反应——评Nida的读者同等反应论[A].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谈《论语》理想人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工处刘文萍

摘要:通过深入研究《论语》可以发现,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实并不是后世儒者所称道的“圣人”,而是“君子”。“君子”,既是孔子《论语》中的主体,更是孔子《论语》的理想人格追求,这彰显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理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君子 实现价值

君子人格的理想构建,即基于对“礼”的合理性与“仁”的主体性的价值认同,通过道德的修养去完善人格,是人在思想和行动上达到对“礼”的自觉维护的一种预期。立足于现实生活实践,完成对君子人格的模式设计和对人的现实人格的价值提升,即是孔子《论语》思想的基本点和着力点,也是其所能够引领儒家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和民族精神前进方向的深层原因。《论语》的理想人格我们应该从中批判地继承,使之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一、对《论语》中的理想人格进行批判地继承

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一直都是占据主流地位的,一直以来儒家思想体系都是作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都通过它来作为思想教育的工具。《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而且可以看作是儒家的文化形态逻辑上的起点,其中有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与丰厚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其中在塑造人的理想人格,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李泽厚先生曾在《(论语今读)前言》中讲到:“我至今读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儒学在塑造、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在《论语》中,孔子理论的中心就是仁,通过仁提出了不同层次的人格修养的思想,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有恒者、善人、贤人、惠人、成人、士、君子、圣人。这些对当时的士阶层提供了立身行事的准则,同时也对儒家乃至中国文化人格理想思想的构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延伸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在《论语》中所强调的“君子”的理想人格已经在数千年历史下根植到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人施加影响,使其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下研究人格标准,进行批判性地继承变得非常有必要。

二、理想人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价值

(一)“君子”型理想人格内涵

孔子所塑造的“君子”型人格是一种能达到“修己以安人”人格,这种人格包含着两个层面:首先是圣人,圣人是孔子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圣人就是道德、智慧与功绩都至高无上的完美的人,其次是君子,君子是道德品质高尚,在精神上有着很高的境界,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两个层面之中,孔子最为极力倡导、推崇和不断追求的理想人格典范就是“君子”,因为“君子”是更符合现实的理想人格,而“圣人”则是人们对理想人格想象中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在《论语》中前后“君子”这个词汇出现过100次以上之多,通过《论语》中的一些对话,以及对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论语》对“君子”的一种理想人格勾勒,给我们呈现出君子的文质彬彬,君子的乐而忘忧,君子对仁义礼智信做到极致的一种修养,有仁爱的广阔胸怀,有中庸的处世准则,有严谨的礼仪规范。总之孔子倡导的“君子”的理想人格是一种由内部的思想意识到外部行为的表现。

(二)“君子”型理想人格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与“君子”型“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所追求的都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个体发展,其次是社会进步。所以从这两方面以批判性的态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君子”型理想人格的价值实现,继承有价值的根本精神。

第一,“君子” 型理想人格的个体价值体现。一是有助于激发人的精神动力。“君子” 型理想人格,希望人能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论语》中就有所体现: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些话都是在弘扬人的主动意识与进取意识,将这样一种积极的精神植入于人的思想中,对于激发人的精神动力还有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帮助人们战胜挫折。还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个体人格。

第二,“君子” 型理想人格的社会价值体现。一是政治价值,提供了丰富的治国安邦的政治伦理精神。“君子”型理想人格的特点是“内圣外王”,把自身心性的修养体会所得,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仁政礼治,行道于天下中。“以天下为己任”,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外作为君子,要重视德的完善,这样对以德治国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第三,“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局限性。由于孔子所处的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对社会和社会关系的认识水平有限,“君子”型的理想人格也受到影响,所以在今天不是完全能被适用。一是建立在道德理想状态的理想人格,只能是少数具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的理想人格,过多关注道德价值的合理性,而忽视外在的方式方法,价值理性突出但是工具理性不足,所以只具超越性,不具现实性,二是这种人格是建立在血缘亲情之上,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三是“君子” 的内在道德修养强调的是“私德”而缺少“公德”,在政治上更多强调“人治”,而不是“法治”,不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三)《论语》理想人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语》中关于“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塑造所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有很多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地方,尽管在当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粗糙,但是也有很多合理的地方,我们应该对合理的地方肯定并且发扬,提高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分析,对我们现如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如何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都有很大的帮助,以“君子” 型理想人格丰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用这种儒家的“君子”型理想人格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传统经典在整个民族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总结:

我们要以“君子” 型理想人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先进的意识形态对人们施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是真诚接受与自我改造,在这一点上,传统的儒家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行动及效果上都证明了这一点。强调人的自觉修养,正是孔子在塑造理想人格中对于君子的要求,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巩固思想政治的成果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赵行良 孔子的理想人格论及其当代价值[J]. 船山学刊, 1998,02

[2]杨谦 理想人格与成人之道——孔孟人格论再议[J]. 道德与文明, 2004,04

[3]吴威威 近年来国内关于公民道德的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 2005,03

[4]汪凤炎 郑红 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十三条标准[J]. 道德与文明, 2008,04

[5]李谟润 论孔子的君子观[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6]李建伟 李飞 胡凌燕 中国大学生理想中的“君子”人格结构探研——基于4982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作者:周秀苗 农雅琪

第2篇:中国古典诗词的月意象论析

摘   要:月亮从远古的神话传说走进文人的诗词作品,并逐渐成为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意象,它在中国传统诗词的创作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月亮在诗人的作品中被反复使用,衍生出极其丰富的涵义。这些涵义在代代相承中逐渐固化为月意象的特定象征意义,并具有了极强的符号性,其影响一直延伸至近现代文坛。

关键词:古典诗词;月意象;情感内涵;近现代文学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①]我国传统的诗词,都是由一个个不同的意象构成,而在这些五彩斑斓的意象中,月亮又是最为经典的。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清朗之月,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许多传统名家的诗词。在漫长的文化史和文学史中,月亮不仅仅只是作为诗词中的一个事物、概念而已,月意象早已成为一种原型和母题,不断地被吟咏和重塑,它身上凝聚的更是无数文人的情感和精神。

一、月意象的渊源探析

中国古代诗歌逐步发展,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意象群,纵观我国古典诗坛,诗人们貌似对“月亮”情有独钟。有学者统计,《全唐诗》中仅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月亮这个意象的竟然就高达400多首,其中直接描写“月”就有336次。月亮成为文人们精神的寄托,情感的代表,数千年来经过无数文人墨客共同描绘和和塑造,使之成为一种深深印刻在整个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中的价值认同。

(一)生殖崇拜的本能驱动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月”字的:“月,阙也。大阴之精。象形。凡月之属皆从月。”[②]意思是月乃虚阙,太阴的精华,象形字,大凡月的部属都从月。这其中就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月亮属阴,最初月亮被人们关注到就是因为它的大阴属性。而阴又是女性的代表,所以月亮崇拜自然就和生殖崇拜联系到了一起。女性是人类繁衍的源泉,所以出于对女性生育的崇拜,先民们对月亮也抱有不可触犯的信仰与敬畏。

(二)源远流长的原型意象

荣格在《集体无意识与原型》中说:“原始意象来源于人类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的经验。”[③]月意象就属于这种“原始意象”,因为月意象凝聚着中华民族远古先民的心理和命运的因素,是中华民族审美追求和文化心理在诗歌中的反映。

经过一代代文人的生发、重复,最初的月亮由生殖崇拜逐渐演化为特定的意象。

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月下怀人的情感内涵。《诗经·陈凤·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明显地体现出对月下之人的倾慕和思念。而月亮真正作为一种意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大约得追溯到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流传的名句“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句诗表达了一位闺中女子望夫归来的情感,这种忧愁便是由月亮引起的。魏晋时期,曹丕的《燕歌行》中“明月姣姣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阮籍《咏怀》的“薄帷鉴明月……忧思独伤心”等都展现了月亮离别相思的色彩。到唐代,伴随着诗歌创作的巅峰时代来临和名家辈出,月意象被无限丰富和发展,产生了思乡怀人、感慨歷史、向往爱情等一系列的情感内涵。入宋以后,宋人在唐诗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冷月”“斜月”“缺月”等意象,来表达哀伤的闺怨之词。

月意象的情感内涵

月亮本来是平凡无奇的,但经过人们思想的加工,便具有了不同的情感内涵,成了传递人们情思最好的中介物。

(一)怀乡思人的感伤心绪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向往阖家团圆的民族,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间的悲欢离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古人们便赋予了月这一意象怀乡思人的情结。与此同时,“乡思”与“相思”本身就带有怀乡思人之意,所想所思既有亲人,也有恋人。

这一母题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陈风·月出》篇,在如此古老的年代,月亮和情感就能完美融合,这和漫长、单调的农业社会有关。在古代,帝王一般会在春天祭日,在秋天祭月,《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④]只有在农闲的秋天,在夜晚,人们才有时间和心情抬头仰望那一弯明月,内心各种复杂的情感也逐一涌上心头。

(二)由月引发的人生思考

1.永恒与短暂的鲜明对比

明月,亘古不变,穿越时空,相对而言,个人的生命旅程何其短暂而渺小。在众多的古诗词中,月亮象征着飘逸灵动的神采,也成为了世事变化的永恒见证者。纵观历史,悠悠万世,人这一生的价值追求到底应该是什么呢?张若虚在 《春江花月夜》也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江畔何人初见月……青枫浦上不胜愁。[⑤]短短几句话,描绘出了一幅多么美丽的春江月夜景色图啊!

后来,李白与张若虚前后呼应,但李白在张若虚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找到了新的出路。他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⑥]这几句诗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需要世代共同思考的问题:人生如此有限,那么明月到底能存几时?作为一个一生追求浪漫、性格热烈奔放的诗人,他的人生应该是快乐和激情的。但看着这永恒无际的宇宙,他依然伤情于人生的短暂,于是他每天放歌纵酒来缓解焦虑的内心。他将这种慌乱流于笔端,在其作品中通过对人与月时间差异的对比来烘托人生的悲剧性和短暂性,同时提出了人生虽短,但坎坷无限、孤独永恒的道理。

2.月亮的圆缺与人生的变幻

凝望着月亮,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月亮时阴时晴、圆缺不定的自然变幻与人生的起起落落、沉浮跌宕颇为相似。无论是积极入世的政客,还是寄情山水的贤者,面对此情此景都忍不住会感慨一番。

“华月屡圆缺,君还浩无期。如何雨绝天,一去音问违。”[⑦](《拟古诗十二首》)这是对于前途未卜的迷茫。如果说韦应物的青年时期仕途还算顺遂,那么自安史之乱以后可以说是命途多舛,漂泊流离。政治上仕途失意,生活上饥寒交迫,恰逢秋天来临,风卷残叶,又与好友远隔千里,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不禁感慨这一轮“华月”都会随时变幻,更何况是人生呢,便写下了此诗。

同样具有豪放的激情的苏轼,也写了一首又一首对月的诗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⑧]在这首《水调歌头》中,作者恰逢中秋月夜,圆月当空,亲人、友朋相聚,多么难得的欢乐场景,作者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昔日的朝中好友,还有普天之下跟他有同样遭遇的人们,屡屡感到人生变幻无常,更是对人生提出了美好的祝愿。于是借月的阴晴圆缺抒发人世变幻无常的这一内涵便代代流传了下来。

在上述古典诗词的审美天地中,永恒的月亮是对人生最大的安慰。皎洁的月光横洒天地,照亮了人世,引发了诗人对岁月悠悠、宇宙无尽而人世有限的无奈叹息。

(三)清幽脱俗的超旷情怀

明月当空,举头仰望,只见银辉洒满人间,天地澄澈一片。在如此的意境中,失意的士大夫们似乎找到了一条逃避现实的出路——归隐。诗人们远离仕途,在山中或田园中隐居,个人的精神世界获得了极大的安慰。而飘逸的清风、洁白的月光,则在另外一种层面上成了士大夫理想人格的寄托,成为他们清幽脱俗的超旷情怀的写照。

王维无疑是这类诗人的代表,他笔下的月亮意象最具代表性。“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两句诗都营造了一种悠闲超然、安之若素的意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闲适安乐,不与世争的人生追求。在皎洁无暇的月光照射下,诗人的空灵心境和外在的清凉意境也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

从这些赞颂月光皎洁美丽的咏月诗词中,我们已经很明显地能看出月亮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自然事物,诗人将自己的风格、潇洒的性情与优雅的个性寄托于纯洁澄澈、永恒自然的月亮之上,去追求身心的释放与宁静,给人以激动神往的精神感动。

三、月意象的近代创作

月亮的文化意义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其原本的情感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意蕴,使其内涵变得丰富而深厚。当然,从后人的这些作品中我们仍能看到月亮那些不变的文化意蕴——团圆思亲、寄托哀思等。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月意象也产生了新的情感意蕴。这种丰富的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滋养着中外文学艺术的土壤,其根脉一直沉浸在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的心中。

(一)一脉相通:传统之上的继承

月亮从神话传说发端,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的月意象形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创新,逐渐成为了古今中外所有人的精神家园。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借助月亮或表达自己对于亲人、恋人的思念,或表现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无奈,或表现对于宇宙人生的超脱。这种情绪发展到现代社会,许多诗歌、小说、散文中也有这些情感。

作为著名抒情诗人的徐志摩有一首《两个月亮》:“我望见有两个月亮:一般的样,不同的相……一轮完美的明月,又况是永不残缺!只要我闭上这一双眼,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⑨]作者将自己对于心爱之人的思念寄托在月亮身上,这月亮又仿佛就是作者的心上人,虽然可望而不可即,却仍能体会到她的美好。华兹华斯也在《露西组诗》的第一首诗中用“月亮”的变化描写了诗人与心爱的姑娘从浪漫的约会到最后阴阳相隔的过程:“那时,我的情人容光焕发,像六月玫瑰的颜色;沐着晚间的月光,我策马走向她那座茅屋。”[⑩]可是后来“月亮正徐徐坠落,临近露西的屋顶……只见那一轮明月,蓦地沉落到茅屋后面”[11],表明露西永远的离开了他。诗人通过月亮表现了露西的美丽、多情以及自己对心爱之人的不舍、思念之情。

(二)推陈出新:传统之外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个崇拜自然甚至迷信自然的农业社会早已成为过去,商品经济、资本社会充斥着这个时代,“天人合一”的观念也被严谨的科学研究取代,所以相应的,月意象的内涵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郭建强在《病月亮》中这样说:“大峡中战事激烈。明与暗列阵对垒,但见中国灰尘其实徒做姿态,无意任何变化……我们本该用泪水迎迓鲜血浸润的月亮。”[12]在这里,月不再是皎洁女神的化身,而成为了衰亡、血泪的象征,作者试图通过用“被泪水浸润的月亮”来唤醒麻木的众人。

总之,古往今来,月意象以其丰富的内涵而备受历代文人的青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月意象不仅仅只是诗词中的一种事物,更以其皎洁、无瑕、纯净的光芒照射着世间万物,给人以灵魂的洗涤和精神的安慰。无论是何种情绪,都阻挡不了文人们浪漫的灵魂在诗词的海洋里徜徉、遨游,高尚的品格在美妙的词句间汩汩而出,创作出一篇又一篇流传百世的华丽篇章,这千古月色也随着文人们的创作变得更加灵动、美妙。

参考文献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2]袁珂校注.山海经[M].四川:巴蜀书社,1992.

[3]周振甫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左王佳.从“月”意象看古典诗歌意象的构成[J].北方文学(下旬),2017(04).

[5]吕效端.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

[6]程冬利.古诗词月意象初探[J].新西部(理论版),2014(17).

[①] 胡应麟:《诗薮》,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59页

[②]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37页

[③]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9页

[④] 刘侗:《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1页

[⑤] 于成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4页

[⑥] 葛景春:《李白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1页

[⑦] (清)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湖南:岳麓书社,2015年,第283页

[⑧] 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评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11页

[⑨] 徐志摩:《徐志摩诗歌精选》,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年,第188页

[⑩] 华兹华斯:《华兹华斯诗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第244页

[11] 华兹华斯:《华兹华斯诗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第244页

[12] 郭建强:《昆仑书·郭建强诗选》,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176页

作者简介:张彩虹(1998—),女,汉族,甘肃定西人,渤海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基础理论研究。联系电话:15566520843

作者:张彩虹

第3篇:意象分析在高校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审美意象构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本体,在高校古典文学诗词教学中,合理地运用鉴赏式审美意象分析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经历审美注意、审美体验、审美品味、审美领悟和审美净化五个阶段。最终完成这五个阶段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进而去发展美、创造美。

[关键词]审美意象 审美过程 古典诗词 课堂教学 审美能力

[作者简介]郭建平(1957- ),男,河南开封人,开封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诗学。(河南开封475000)

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在其诗学专著《诗薮》中明确指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①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总结了中国古典诗词在其审美呈现上的特征,也判定了意象构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本体。这是因为诗词中呈现的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体,是主体的内在生命(情意)与客体的外在生命(物象)的悠然心会、刹那融合的产物。我们只有通过对意象的审视和观照,才能真正理解古典诗词的本真。在高校古典文学诗词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鉴赏式审美意象分析,对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和教学的主体学生同步进入古典诗词的艺术精神世界,更好地理解其精妙绝伦的艺术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激励,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鉴赏式审美意象分析是一个审美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审美注意、审美体验、审美品味、审美领悟和审美净化。笔者依据审美过程的五个阶段,对鉴赏式审美意象分析进行逐段展示和阐发。

一、审美注意:非诗状态向诗性状态的转换

审美注意是审美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鉴赏式审美意象分析的第一步。所谓审美注意是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面对审美对象时,被对象的某种美的特质所吸引,导致日常意识状态的中断,而专注于某种美的特质的意识活动。实现审美注意的关键是能够被对象的某种美的特质所吸引,由日常非诗的意识状态迅速转入诗性的意识状态。意象分析的目的首先要达到吸引学生进入诗的意象之中,完成非诗状态向诗性状态的转换。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说明通过意象分析完成审美过程的第一阶段。原诗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此诗当作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之前或就在是年暮春。李白28岁,风华正茂。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李白在湖北结识了比他大11岁的大诗人孟浩然。此时的孟浩然正在退隐饮酒作诗,自然流露出一派道骨仙风的林下风流。李白虽仗剑去国只有几年,流浪之中也体味到了“珠玉卖歌笑,糟糠养贤才”(李白《古风·十五》)的社会现实。两个人便在长江岸畔、黄鹤楼上一拍即合。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大诗人之间经过一番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就要各奔前程了,在恋恋不舍之中,李白忽然诗思飞扬,情溢长江,欣然提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便就此而诞生。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仙人子安曾从此跨鹤乘云而去;唐人吕纯阳也曾在此与仙鹤一起轻歌曼舞。广陵,又称维扬、扬州,吴王夫差、楚怀王、东晋桓温都曾在此地筑城,唐时已成为可吞吐大小楼船的国际贸易港口。李白此诗诗题的起点与终点便随孟浩然一起在两地之间徘徊。以上对此诗的背景介绍是为达到审美注意的目的,由非诗状态进入一种诗性存在,同时它也牵涉到此诗前两句的审美意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孟浩然向西辞别恋恋不舍的具有传奇色彩的黄鹤楼,在烟雾缭绕、繁花似锦的三月(可谓步步烟花、步步春天),又驶向了另一个充满幻想和美丽的大都市扬州。这是诗人李白为诗人孟浩然所建构的一个充溢着诗意,充溢着春天的浪漫之旅的意象。此意象洋溢着勃勃向上的情怀,一扫前人离别诗的忧伤——这是李白不同于其他诗人之处,也足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对其不同凡响的意象会产生一种内向的磁场和引力。结尾两句诗人忽然笔头一转,写出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结尾两句审美意象分析应是这样:在千帆竞发的长江上,诗人对其他船帆视而不见——都不能成为他心目中的船帆,诗人的心目中、情感里只有孟浩然那片船帆在鼓荡,同时诗人也体味到了孟浩然离开自己之后的孤独,故曰“孤帆”。因为诗人对孟浩然的离别有依依不舍的深情,所以说,他伫立江畔,由孤帆及远影,再由远影一直到它消融在碧蓝天空的尽头。诗人离别的深情就从对这一片孤帆的牵肠挂肚的关注,这空间方位上的移动乃至于时间的推移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深情扯在孤帆上,弥漫在天尽头。此时,好像形成了一种无声的空白——“尽”也。读者在这短暂的空白中还没有醒过神来,滚滚的长江水便从天边铺天盖地奔腾而来,汹涌澎湃,不可遏止——裹挟着青春李白,也裹挟着风流孟夫子依依惜别的深情,从天边奔腾而来,激荡了所有的读者。应该指出,在分析此诗第三句意象的时候,有意识地涉及了此句的“前意象”,以及此句在这个“前意象”下所产生的情感和视觉上的特殊美感效果。所谓“前意象”就是两位大诗人的离别在“烟花三月”。读者借此可以产生联想:经过一个没有颜色的沉寂冬天,终于迎来了这样一个烟雾缭绕、繁花似锦的三月,一切都开始忙碌起来,旱路水路人流之多可以想见。作为古代水路主航道的长江,绝对难以寂寞,所以说此时的长江可谓“千帆竞发”,可诗人为什么偏偏拈出“孤帆”这个与现实生活背景相悖谬的意象?这是因为诗人有意识地把孟浩然之帆从长江上千帆竞发的大背景下“孤离”出来,长江上的其他船帆对于诗人的送别都是无意味的,都不能构成情有独钟的对象。同时诗人在离别的孤独中更体味到了孟浩然的孤独,故曰“孤帆”。这里所说的“孤离”,也就是美学上所说的审美注意。教师在对类似诗词审美意象的分析中,就应该特别注意把最富有审美特质的意象“孤离”出来,讲尽说透,调动学生融入审美注意的气氛中。

二、审美体验:真正的艺术是体验的艺术

审美体验就是有了审美注意后,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特性的切身体会,也是审美对象带给审美主体的内心感受。从审美主体到审美对象的链接,再从审美对象到审美主体的返照,起中介和融合作用的恰恰是审美意象。这是因为审美意象是主体和对象、心与物、情与景相融相合的产物。审美意象具有两个层面上的转化:一个层面是对象的主体化。也就是说,一旦外在的客观物象成为诗人的审美对象,作为审美主体的思想感情(情)必然融入客观的外在物象(景)之中,客观的外在物象已不再是其纯粹性的自身,它已融合了审美主体的思想感情,达于情与景、对象与主体的和谐同一,转化为审美对象——意象。另一个层面是审美主体的对象化。客观的外在物象在向审美对象转化的过程,正是主体对象化的过程。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最初与审美主体互不关联的客观外在物象,已成为与审美主体情感水乳交融的统一体。审美主体已“移情”于审美对象之中。因此说,对审美意象的分析和欣赏也必然要经历或完成这两个层面的转化,更离不开审美体验这一阶段。正如德国美学家里普斯所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②也就是说,审美对象之所以成为“我”的对象,这是因为“我”在对象中找到了自己,有自己的切身体验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对古典诗词意象进行分析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融入审美体验这一阶段,充分调动学生曾有过的审美经历,借助联想和想象完成意象与意象之间的链接,最终成为对审美对象的整体的审美观照。例如对清代著名诗人郑燮(郑板桥)题画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象分析。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它们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显山露水的机会最多,成为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典型意象。首先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经历回顾竹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然后回到郑板桥此诗的一个个单个意象的链接上,最终归属到此诗整体意象的象征意义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形象地呈现出了竹的执著和坚韧的意象层面;“立根原在乱崖中”的竹,意象指向是在恶劣环境下,依旧毫不动摇,立根挺拔的形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传达出的是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打击和磨难,依旧不改变自己的执著追求和宁折不弯的性格。这首诗整体的意象象征是借助竹之象塑造了一个在恶劣的环境中,在种种磨难的打击下,依旧坚定信念,执著追求,决不向恶势力和命运低头的挺拔诗人形象。其实,学生在审美经历,甚至生活经历中都曾有过此诗意象象征意义或强或弱的诗化追求,教师通过意象分析、分组讨论、个别发言,结合自己的审美经历和生活经历与审美对象——意象所蕴涵的象征意义共鸣,真正进入审美体验,强化学生曾经有过的诗化追求,力争做一个诗中所呈现的人。德国著名美学家伽达默尔曾说:“艺术作品本身就被表明为审美经历的对象,这便得出了一个美学结论:所谓的体验艺术则是真正的艺术。”③因此,诗人在创造诗歌审美意象的时候,离不开审美体验,那么在分析审美意象的时候,也必须经历审美体验这一阶段,这才能真正理解“生命之完美的象征性再现”的艺术作品。

三、审美品位:对审美对象的回味和反思

审美品味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意味和深层内涵的审视、意会和反思。实质上审美品味是审美体验的深入和细化,也是对审美体验对象——意象的进一步探究,更多的是对审美意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蕴的回味和反思。审美品味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例如上面分析到的郑燮的《竹石》题画诗,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可能会体验到所蕴涵的象征意义,洞察到了一个坚韧挺拔而又倔强的诗人形象,那么在审美品味中是否能体味到此诗人形象中还飘逸出几多的洒脱和自信,无畏和刚强?又例如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意象的两次出现,读者是否能在审美品味中,体味到此时与彼时的“巴山夜雨”在情感指向和意象内蕴的细微差别?《列子·汤问》中有一则韩娥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审美品味很有指导意义。故事中说:“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④韩娥之歌的深远震撼不全在“鬻歌假食”之际的审美注意和审美体验,而在“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时的审美品味,有了“音乐的耳朵”和审美品味,才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回肠荡气和深层意蕴的把握。我们在进行意象分析的时候,有意识地进行类似的延伸和点拔,会更有益于审美品味阶段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审美领悟:悠然心会中的意象本真

审美领悟就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和品味之后,对审美对象深层意蕴的直接的、整体的把握和领会,达到主体与对象的融合。在审美领悟阶段,审美主体要经历对审美对象由相识到相知的认识飞跃过程,并能在这一过程中神会到艺术生命的本真,当然也包括人生的本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笔者认为审美领悟阶段是鉴赏式审美意象分析中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甚至教师较难通达的一个阶段。审美领悟不全靠知识的积累、理论的分析和精明的智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当这个世界不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当我们以自由人的身份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和观察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艺术和科学的领域。如果用逻辑的语言来描绘所见所闻的身心感受,那么我们所从事的就是科学。如果传达给我们的印象所假借的方式不能为理智所接受,而只能为直觉所领悟,那么我们所从事的便是艺术。”⑤可见审美领悟主要靠的是审美直觉。这就要求审美主体在以上各审美活动的渐进中,在审美对象——诗歌意象直接诉诸感官时所感知的感觉、知觉、表象,并在审美积淀的作用下,对审美意象深层意蕴的感性的直觉把握。在审美领悟中要真正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和谐统一、水乳交融,悠然心会艺术的本真和生命的本真。这也与中国古典美学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相一致。试以宋代文学家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为例,简单阐发在对其意象的感知解说中启发学生进入审美领悟阶段。晏殊《浣溪沙》词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此词开篇就呈现出新词旧景的表象,其实其意象指归却传达出时光迅捷的消息,今年填词饮酒的此时又恍惚如在日前的“去年天气旧亭台”的彼时,此时与彼时意象叠加同时呈现,更见出在不知不觉之中的时光流逝,自然引出“夕阳西下几时回”的追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分析“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一意象所指时引用中国古代哲人孔子在《论语》中的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和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来进行感性点拔,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和想象去领悟这一意象的内蕴。此词换头两句意象包蕴颇大,面对无可奈何之落花,似曾相识之归燕,词人不正是借助于意象传达出青春的易逝而不可挽回,归燕的陌生而万物之更新的意蕴吗?为此,晏殊在此词的结句中为读者留下了一个苦苦思索的探究的词人形象。此“小园香径独徘徊”的形象,可能更多留下是怎样面对飞速流逝的时间、青春难再的人生,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象,留下了有所指的想象联想的空间。在对时光流逝、青春难再、万物更新的感慨中,人们不更应该珍惜青春、珍惜时间、日新月异吗?同时审美领悟是个人的领悟,如佛家所喻“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⑥。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鉴赏式意象分析时,能对学生的审美领悟有所影响和启发也算是尽到了一个教育者的责任了。

五、审美净化:精神境界的升华

审美净化是审美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鉴赏式审美意象分析所追求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所谓审美净化是指审美主体经过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品味和领悟,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意象的和谐统一,起到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的效果,进而推动审美主体去发展美、创造美。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对中国古典诗词采用鉴赏式审美意象分析的过程,就是一种融入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审美对象都具有净化功能,审美活动的开展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净化。在运用鉴赏式审美意象分析过程中,如果能达到审美净化的效果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最后需要指出,鉴赏式审美意象分析既然是一个审美过程,那就必然要经历从审美注意、审美体验、审美品味、审美领悟到审美净化的各个阶段,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却是一项综合工程,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在论述的过程中,把审美过程的每一阶段分层分段的论述仅仅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和清晰而已。

[注释]

①陈良运.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722.

②(德)里普斯.论移情作用[A].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八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44.

③(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100.

④公木.历代寓言选(上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61.

⑤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谈人生(中译本)[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39.

⑥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作者:郭建平

第4篇: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

(一)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

这类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例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陆游《书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二)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

这类意象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秦观《踏莎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

(三)冰雪、松、菊、梅、竹

这类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例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陈亮《梅花》)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才高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

(四)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

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例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五)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

古代诗人多借这类意象抒发闲情雅致。例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当然,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以上我介绍的只是它们最常见的一种。我们在分析和欣赏诗歌时,还是应该整体考虑的。不过在熟知这些基本寓意的基础上,或许能更顺畅些。

8.古诗意象另外一类分析

动物类:

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鸦、杜鹃、猿、蝉。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

辛弃疾《永遇乐》:“可堪回首,狐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白居易《琵琶行》:“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

(杜鹃——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

鸿雁、青鸟、鱼(比目鱼)、鸳鸯、鹧鸪,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青鸟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等。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欧阳修《渔家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金志章《鹧鸪塘》:“忽听一声行不得,鹧鸪塘外鹧鸪啼。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马、乌鸦、沙鸥。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

行为类:

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捣衣(捣练)。捣衣(捣练)有时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衣(捣练),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又,妇女洗衣时以杵击衣,使其洁净,也称“捣衣(捣练)”。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煜《捣练子令》:“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9.古诗意象的具体分类

一、动物类

1、蝉

感身世,诉悲凉: 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别离,苦远游: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2、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3、杜鹃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

4、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5、黄莺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二、植物类

1、柳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梅

梅有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3、菊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莲 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5、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6、芳草

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

以芳草喻所思之人: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

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现象类

1、明月

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2、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3黄昏、夕照 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U庵只苹璧纳烁型贡硐衷诶氡稹⑾嗨肌⒐朐挂焕嗟母猩顺∶嬷校?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4、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四、时令节日类

1.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3、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清明

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等。

五、特定地点类

1、长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王实甫《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

2、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横塘》又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3、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有采菊东篱

10.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拾零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11.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

南唐词人李煜和南宋诗人陆游在各自的作品《虞美人》和《临安春雨初霁》(同时入选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中,都提到“小楼”一词,同为“小楼”,却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一、思念之楼

由南唐的末代皇帝,变为北宋王朝的阶下囚。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怎能不让词人伤感、惆怅,怎能不让词人思念过去的幸福时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时的小楼只能勾起人无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孤寂、凄凉、愁苦之情。又如李煜的另一词作《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词中“小楼”与“月亮”、“子规”三者共同构成一幅凄美之景,“小楼”本身也着上了悲情色彩,同“子规”一样抽象为悲情的象征之物,而不再仅仅是一种建筑物。李煜在《相见欢》中还曾写道:“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同样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

宋代词人秦观也曾凭借“小楼”这一意象,在其词作《浣溪沙》中把一个女子的春愁刻画得惟妙惟肖: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正是因为有了“轻寒的小楼”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才有了“晨起如秋”的烦躁,才有了“梦似飞花”的飘零,才有了“愁如丝雨”的感伤,才有了“闲挂银钩”的无聊。

当然,在众多的宋词中,“小楼”这一意象已不再局限于“小”字,出现了朱楼、红楼、高楼、危楼、画楼、青楼(古指富贵人家的住处。)、歌楼、楼台等词语,但其所蕴涵的思念、别离、愁苦、感伤之情却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晏殊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范仲淹认为“明月楼高休独倚”,否则,“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李清照为了等待夫君的归来,一直等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就连“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也“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看来,一旦遇见了“楼”字,定会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闲适之楼

“小楼”除了用于表达悲情之外,还可以用来表达闲适之情。如陆游写的《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们可以想像:绵绵的春雨带着春的问候,和着柔柔的夜风款款而来,此夜小楼不眠,诗人无眠。静下心来抛开一切烦恼、利禄、功名,细细谛听春雨的呢喃,小楼的私语。

这是一个诗意的夜晚:诗意的小楼、诗意的春雨。没有诗人的闲情逸致,没有诗人的浪漫情怀,哪会有诗意的想像和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一夜的春雨让诗人获得了暂时的精神解脱,可以说,诗人在这一夜的春雨和特定的小楼中所流露的情感是真实的、浪漫的、愉悦的、闲适的,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怎能不心驰神往?而“小楼听雨”便是这一闲适心境的代名词。就像文人们相聚饮酒、吟诗作画一样,它已成为古人闲适生活方式的一种。

辛弃疾在一首名为《临江仙》的词作中对这种闲适之境也有所表露,其中一句写道:“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作者梦醒后是否惆怅,其春雨幽梦应该说是甜蜜的、温馨的。

在古代诗词的乐章中,“小楼”有时是一首凄婉的歌,让人悲悯、怅惘,有时是一支清新的曲,让人欣喜、神往。不同的小楼承载着同样的情感,同样的小楼蕴涵着不同的情怀。借着古代诗词从小楼之窗投射出的光亮,我们似乎能瞥见小楼之中文学大师们或喜或悲的情感身影,想要与古人们对话,那就踏上小楼吧。

12.此物最相思——趣谈唐诗中的红豆

寄情于物是我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众多的表现相思之情的诗作中,流传最广、最为人喜爱的当推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此诗,宋人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是题作《相思子》,《全唐诗》中则题为《相思》一名。那么诗中的红豆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

红豆产于南方,主要分布在两广、云南、海南等地,属于藤本植物,春夏间开花,蝶形花冠,通常为红色或紫色,其果形体呈卵形,一端(约全体的四分之三)为鲜红色,一端(约全体的四分之一)为黑色,全体光泽如漆,令人喜爱。

关于红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不幸死一边地,悲伤不已,以至于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就称这种红豆为“相思子”,因此,诗中多用它来表现相思之情。

王维的这首诗本是送给好友李龟年的,据说天宝之乱之后,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这首诗,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落泪。但是现在我们却通常用这首诗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相恋相思之情。

在唐代,把红豆写入诗中的绝非王维一人,温庭筠也在自己的诗中不止一次地吟咏红豆。

如他的《锦城曲》中有两句就写到了红豆:“江头学种相思子,树成寄与望乡人。”这里的红豆成了诗人寄与远行之人作为纪念的礼物。还有一首《新添声杨柳枝词》,是这样写的: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是一首感人的男女爱恋的诗,诗中用红豆嵌在骰子中,比喻对对方入骨的相思之情。情深至此,也足以令人感叹不已了。

也许正是由于红豆所代表的那份朋友恋人间的相思恋之情,所以在唐代红豆还是众多富家闺秀们的闺中之物呢。真是:小小一颗相思豆,寄寓几多相思情!

13.“凭栏”与“倚楼”的意境美

古代文人墨客不管是壮山河之美,抒安邦之志,发思古之幽情;还是表闲愁遗恨,达相思之苦,大都“爱上层楼”。登高临远,天地悠悠,或喜或悲,自然一吐为快,从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声情并茂、动人心魄的诗词名句。而“凭栏”与“倚楼”也就成为诗人涉猎最多并且写得最有韵味的一种意境。这在词的芳草地里尤其茂盛。

一凭一倚,虽是两个细小的动作,但那动态、情态和心态委实是大相径庭,很值得品味的。凭则两手抚栏,直立远视,有慷慨悲凉之态,倚则身体重心全凭栏干依托,有娇弱无力之姿,词作家正是着眼于这两个动词,把“凭栏”与“倚楼”写得几乎是风情万种,仪态万端。 唐五代至宋初,因受题材和形式方面的制约,词多以婉约为主,“倚楼”就写得多了。如: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州。

——(唐)温庭筠《梦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唐)白居易《长相思》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南唐)李煜《拟破浣溪沙》。

这三种“倚楼”,都是以思妇为题材,但依楼的时间、心境却不同,抒情也各有韵味。《梦江南》把早起“独倚望江楼”的切迫企盼与“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失望构成强烈反差,又以落日流水的静寂来反衬,肠断之痛令人不堪,以至后人称这首词为《花间集》之冠。《长相思》是晚来依楼,曲折的水流把绵长的愁思延成缠绵的情韵,月光又映衬出相思女子的哀怨忧伤,虽着眼于“愁”、“恨”、“思”,写的却是“爱”,言简意丰,词浅味深。《浣溪沙》则深夜“倚楼”,把边塞细雨、凄清的笙乐和“倚楼”人的泪珠交融起来,充满了感伤和哀怨,因无人倾诉,无人会意,只好“倚栏干”,结尾这三字有“说不尽之意”,把人物的凄苦、孤独、盼望与忧怨都包容进去了。

其实,这个时期南唐的冯延已“托儿女之辞,写君臣之事”,融合多种手法和自己的真实观察与体验,把倚楼人的情感写得别有一番风味,很受人们的推崇。如《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栏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以起兴入笔,写满怀心事的女子,无意于斗鸭取乐的热闹,独倚栏干,头发也懒得梳理,玉簪子歪斜欲坠,整日盼着“不至”的恋人,愁苦之态,哀怨之情,栩栩如生。但“举头闻鹊喜”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俗语云:“喜鹊叫,佳人到”,该是“君”将至了吧。意境如此清丽含蓄,以至于冯延已的主子南唐中主李璟也生了妒意,发出话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又如《清平乐》:“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用江南春景反衬人物内心的孤寂:那楼头新月,砌下落花,怎能不勾起独倚朱栏者的相思之情呢?最后一句更是“雅丽含蓄”,韵味无穷。 再如《鹊踏枝》:“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独自依楼,独自流泪,自言自语,已是无法排遣的愁苦,偏又有“双燕飞来”,更反衬出的内心孤苦无依,自然春愁如絮,随风而舞。如此清新的语言,高妙的写法,缠绵的情感,同时又暗藏“君臣之事”,使他的词余味无穷。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在许多写离别伤怀的漫词里更有不少“倚楼”的描写。如《八声苦州》:“想佳人„„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都写得痴情回荡,又缠绵悱恻,着实动人。

也许因为太多词人的渲染,写“闲情”、“春愁”;“思妇”、“离人”,总要凭栏倚楼,连虚怀若谷的政治家寇准,闲来弄笔,居然也变得儿女心肠,柔情似水了。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踏莎行》(菱花:指镜子,慵:懒)

约会已是遥遥无期,相思更是缠绵不断,哪来的心思去梳妆打扮呢?倚楼远眺,芳草连天,愁思如海。末一句的烘托渲染,更显婉丽凄恻。“无情末必真豪杰”,至高至远的胸怀,总是少不了至细至柔的情怀。

而宋代两位大文豪把“倚楼”写得更是愁思如海,九曲回肠。“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背井离乡之愁,贬谪去国之恨,通过动人月色的反衬,更增添了客愁的深长,无怪后人惊叹“铁石心肠之人亦出此销魂语”。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情景交融,清丽缠绵,写得“极切极婉”、“极柔极厚”(唐生璋《唐宋词简释》)。

与“倚楼”的柔婉不同,“凭栏”则显慷慨激越之气,陈悲凉壮阔之情,这无论在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里都有所表现。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五代)李煜《浪淘沙》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宋)王禹偁《点绛唇》

在奢靡中做了亡国奴的南唐后主李煜,终于有了为时已晚的悔意,面对无限江山易主,自己作阶下囚,寄人篱下,自然感伤万分。一句“莫凭栏”,实则时时“凭栏”,只是无力回天,徒留悲壮之气,空洒悲凉之泪。而王禹偁作为宋初诗文改革的先锋,胸怀大志,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怀才不遇,面对长空翱翔的鸿雁,感慨万端,有谁能会意自己的心志呢?一个“凭栏”既写出了壮怀激烈之心,又表现了无奈伤怀之意。

最能体现“凭栏”的慷慨壮烈之气的,还是岳飞的《满江红》和辛弃疾的《水龙吟》: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满江红》(节选)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节选)

这里作者把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以及自己的渴盼充分融入词里,一个“冲冠凭栏”,一个“栏干拍遍”,尽显豪迈洒脱之态,慷慨悲凉之气,读来荡气回肠。

随着南宋王朝的日渐衰落,许多词人多发无奈之叹,“凭栏”都显伤怀悲凉。如“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杨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怀古伤今,感慨万分,词境显得空灵而悲凉。再如:“问苍天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栏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愁与云平。(吴文英《八声甘州》)如此“凭栏”,只剩下借酒浇愁,自我麻醉的份儿了。

总之,“凭栏”与“依楼”的意境汇集了深广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人物情感,交织着多样化的艺术手法,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总让人百读不厌,回味不倦。

第5篇:古典诗词主题意象

一.探索古典诗词的渊源

1.什么是古典诗词,什么是意象?以及意象的起源和发展史: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果从《诗经》算起的话,中国诗歌发展的历 史已经有3000多年了,所以说,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发展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果从《诗经》算起的话,中国诗歌发展的历 史已经有3000多年了,所以说,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发展的历史。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也正因为诗歌在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长期发展的进程当中,中国古典诗词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作品,那富有民族性精华的古典诗词,在今天仍然有着无可比拟的美感教育作用,大量的古典诗词依然被人们所喜爱,这也就是古典诗词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意象的基本含义

象,指客观的具体的事物;意,是作者的心意体验、思想情感。有一份独特的感受,通过内心的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呈现出鲜明的形象,称为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我国古代诗人根据不同的生活感受和审美追求,构筑出不同的意象,真可谓丰富多彩气象万千。

.二.典型意象归类

下面是我们研究的常见意象及分析。

1、柳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描述的就是唐人灞陵上折柳送别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所以,诗词中的“折柳”就有“惜别怀远”之意了。

2、 菊花

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它坚强、清高。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其凌寒的品格尤受到文人赞赏。

屈原的《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他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菊花本是“花之隐逸者”。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正是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

3、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又要兼济天下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4、月亮

在古典诗歌里,“月亮”最突出的意象是思乡,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们可以看出望月与思乡怀人的联系。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胜地不常,盛筵难再。这些感喟最易从月圆月缺中引发出来。

张若虚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叹,苏东坡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引发出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喟叹。月亮在这里又体现出阔大深长的历史意味。

5、松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其二):“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表现了“霜凌劲节难摧抑,石缠危根任屈盘”的铮铮铁骨。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杜寻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寄寓了怀才不遇之慨。却又坚信必将“乔干凌云直”。正是“大贤虎变愚不识,当年颇似寻常人”。

5、鸿雁

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此外,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如: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听雨》) “拣尽寒枝不肯粞,飘渺孤鸿影。”(苏轼)

以上是我们对常见意象的分析,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分析意象不能脱离全诗的意境,才能真正品味古典诗词的韵味。 .三.通过意象鉴赏

(虞美人)又到清秋 作者:冯志亮

凌花剪暮藤枝老, 春去秋来扰。

西园依旧尘倾盏, 浊雾琴箫染。

亦曾凝望被寒霜催落的片片花瓣把夕阳的余光剪断,树枝和青藤都已干枯,又是一个秋天到了。我昔日的容颜就像秋雨一样越发萧条憔悴,又开始和从前一样叹息这阵阵凉风把树上仅有的几片孤独的叶子也给吹落了。

庭院还是当时你在的样子丝毫没有改变,只是尘埃已经落满了酒杯,当年的琴和箫都已显得陈旧。此时此刻你也和我一样在深夜凝视着凄凉不圆的月亮么?你可知道我每到此时都在这里落下思念的泪水期盼你的归来么?月幽弯, 可晓伊人垂泪盼君还? 四.带有意象的诗文归纳: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五.高考诗浓情如何化得开

【1】、鉴赏策略

复习时应该训练怎样将“意会”到的东西“言传”出来。应该梳理整合,归纳一些常见的赏析角度,掌握一些常见的赏析术语,积一定的古诗词鉴赏常识和要领,将“意会”到的“浓情”一一化开。

1、鉴赏诗歌形象

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

A、借助诗歌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意象的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等,可以是愉悦、欢快、激动、有赞美之情、仰慕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孤寂凄凉、消极颓唐等,可以是沉痛、悲愤、哀伤、有惜别之情、依恋之情等。

诗歌的意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发生联系,也就是跟情感载体物有关,中华民族的情感有约定俗成的承载物:杜鹃也即子规、鹧鸪都是悲愁的意象,还有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要特别注意。

B、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意境。 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风格常见的有:清新自然、静谧美好、恬淡闲适、华美壮阔、雄奇悲壮、明快刚健、苍凉沉郁、幽静孤寂、清俊飘逸、缠绵凄美等。

C、借助诗歌形象,体会诗歌主题。

诗歌形象中常常蕴涵着诗歌的主题,重要的主题有怀才不遇、寄情山水、惜春悲秋、忆友怀旧、相知相思、离愁别恨、忧国忧民、蔑视权贵、壮志难酬等。

评价主旨常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回味、言简意丰、言外之意、含蓄慰藉等。

【2】、鉴赏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特色是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它富有表现力。诗歌语言的鉴赏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但不止于理解,要通过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式,领悟其中的妙处,理解作者炼字、炼句的技巧。

A、品味诗中的语言尤其要重视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要兼顾到数词和副词。它们往往就是诗中的“诗眼”。

诗贵含蓄,诗歌的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意性等,分析时应该加以注意。如: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点评]“碧草”“春色”“黄鹂”该是暗示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点出了碧草无人欣赏,一个“空”字点出了黄鹂徒然歌唱,两个字尽现凄凉孤寂之情,这两个字就是诗中的诗眼。

B、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不同的诗人他们的语言风格不同,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有助于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要积累些品味诗词语言风格常用的术语如:清新、质朴、平淡、自然、明快、洗练、工丽、绮丽、隽永、委婉、含蓄、清幽、雄奇、奔放、沉郁等。

C、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要结合诗歌的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技巧来立体分析,综合地考虑,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特殊的表达效果所营造出的一定的意境,从而理解诗歌语言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精神世界。

3、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考查艺术技巧常见的分析角度有: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特点、意境风格流派等。

A、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烘托渲染、以小见大、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想象联想、虚实相生、明贬实褒、借古讽今、正侧面结合等。

B、表达方式:常见的有记叙、议论、抒情,但重点掌握白描和抒情,区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特别是托物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C、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语、双关、象征、用典、比兴等。

D、诗中的风格流派:有的质朴平淡,有的典雅庄重,有的雄浑悲壮,比如李白的清俊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刘禹锡的寄意遥深,陆游的激昂悲壮,陶渊明的平和冲淡等等。

4、牢记赏析诗歌要领

A、充分运用已有的信息。标题、作者、注释都应该成为解题中不可忽视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很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定会对我们理解诗歌有利,有的还可能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标题,一般能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揭示思想内容,甚至是哪类诗等;作者,能向读者揭示诗歌的背景,作者的风格倾向等;注释,除了帮助理解内容外,还可能暗含着答题的内容。

B、要从诗体本身出发,就诗论诗。

古代诗歌或叙事、或写景、或咏物、或阐发道理,有时化用前人的诗句,有时选用具有特定表意效果的意象,有时暗引典故等等只有从诗本身的事、景、物、典故等出发,就诗论诗,不做无依据的联想,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

C、迅速准确把握诗歌内容的五步骤。

第一研读标题。读标题常常能抓住诗歌的关键内容。

第二分析意象。从意象去分析诗的情趣、基调以及社会意义等。

第三品析意境。在读诗时充分调动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

第四评析技法。在深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体会诗歌的特征和思想感情。

第五联系作者(背景)。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作风格,才能知人论世。

D、准确规范的解答。

读懂诗歌内容是关键,但规范表达也十分重要。要认真审题,有针对性地解答,是赏析全篇还是某一个词句,是分析手法还是评价思想感情,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解答;答题要点要齐全,阅卷一般是采点给分,因此要注意表达文字的切入点;用语要规范,力求表达流畅,用语准确、规范。

掌握诗歌鉴赏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技巧,写出了(意象)(某某)特点,突出了(表现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特别提示:关注一般以借景或托物抒情而且淡化写作背景的绝句外,还要关注律诗和词曲,特别要关注两首绝句或两首词的比较鉴赏。

二、试题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滕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年水足望年丰。

[注] 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是一首咏叹农民劳动生活的词作,第一道题是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以及揣摩诗歌的情感。解答这个问题不仅要关注题干句,还要顾及全诗的内容和情感。

六.考情总结

(1)从时代来看,唐宋为主,兼及其他。9套课标试卷共选用了9首诗歌,其中唐代作品3首,宋代作品4首,元代作品2首。从作者来看,重视非名家非名作。

(2)从体裁上看,律诗、七绝、小令为首选。9首诗歌中,诗作5首,其中七绝1首,律诗4首;词4首,其中小令3首。律诗、七绝和小令依然为首选体裁。

(3)从题材上看,写景、抒怀、咏物、羁旅、边塞、哲理为选材重点。 (4)从题型上看,主观题、单篇鉴赏题为主流。9套课标试卷都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

(5)围绕“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三个方面设计题目。“写什么”侧重于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内容等,涉及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以及意象和意境等。“怎么写”侧重于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涉及表达技巧、修辞方法、抒情方式等多个方面。“为何写”侧重于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主旨等。 2.备考建议

(1)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否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判断考生是否读懂和理解整首诗歌的重要考量标准。从古诗词的教学来看,“读懂”最直接的尺度就是看考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因而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就成了命题者命题时的常规思考,成为考查重点。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几乎是每年每卷必考的考点,相信2011年高考也不例外,因为“读懂”是要求,而理解和体会作者的艺术匠心则能区别出考生的鉴赏能力。表现手法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概念,从表达技巧上看,有象征、对比、烘托、白描、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从修辞手法上看,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对比、借代等;从描写角度上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景物的角度上看,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从抒情方式上看,有直抒胸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

(3)鉴赏诗歌的形象。一般而言,诗歌是通过形象来抒发感情的,因而把握了形象往往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旨。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二是景,即诗歌中描写的景色;三是物,即诗歌中描写的物,如松、竹、梅等。

第6篇:古典诗词意象的总结

古典诗词意象

一、 树木类: 1.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2.竹:气节 积极向上

3.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4.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5.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高洁的品质。

6、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二、 花草类: 1.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2.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3.杨花:离情 4.兰:高洁

5.牡丹:富贵 美好

6.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7.梅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8.菊:隐逸 高洁 脱俗

9.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10.芳草——离恨

11.芭蕉——孤独与忧愁 12.羌笛——凄切之声

三、动物类

1.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2.鸿鸽::理想 追求 3.鱼:自由 惬意

4.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5.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6.(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7.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8.沙鸥:飘零 伤感 9.鸟:象征自由

10、鹧鸪

A、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B、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 11.秋蝉——高洁,悲凉 12.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13、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又名杜宇、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A、因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B、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14.(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5.燕子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浣溪沙》。 (4)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四、风霜雨雪水云类: 1.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2.海浪:人生的起伏

3.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 4.月——思乡,怀人

各类诗表达的情感

(一)边塞诗

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写边塞征战,特点多豪迈奔放,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 A、 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表现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苦。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B、 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范仲淹《渔家傲》。

(二)怀古咏史诗

或凭吊历史遗迹,或写历史人物,或写历史事件,作者的胸襟怀抱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表现出来,这类作品多用典故。

A、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如《山坡羊〃潼关怀古》。

B、自比自况。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牧的《赤壁》。

C、称颂、仰慕英雄,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如苏轼的《江城子》。

(三)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较多地通过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的描写,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A、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其语言风格多平淡质朴,清新自然。 如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王维的《终南别业》。

B、抒发对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陆游的《游山西村》、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辛弃疾的《西江月》。 C、惜春、伤春。如晏殊的《浣溪沙》。

(四)离别诗

诗人出行大体是因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 、征戎、归隐等。诗人背井离乡,思乡、思亲之难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

表达的情感:

A、 表达别后对家、国、亲人的思念。如李煜的《虞美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B、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在依依惜别之时,或坦陈心志,或情深意长的勉励。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白雪歌为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C、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天净沙》

(五)咏怀诗:

大都是感物兴怀之作。此类作品多用比兴,风格沉郁顿挫。

A、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C、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牧《泊秦淮》 D、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春望》

E、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诉衷情》

第7篇:诗歌意象分类诠释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行行热泪。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此外,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4.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5. 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6. 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表明自己的襟怀坦白和光明磊落。草木类的例子更多,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杜甫《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2.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3.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 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5.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 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 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以上介绍的只是意象的最常见寓意。其实,不少意象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如: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的“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的“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而寒蝉则是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三国人曹植的 “寒蝉鸣我侧”(《赠白马王彪》)诗句也表达同样的情思。

第8篇:常见诗歌意象分类

意象是诗歌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是赋有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现对其分类问题做个小结:

一 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臵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行行热泪。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此外,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 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 菊花。菊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高的美誉,被称为“清中君子”。晋陶渊明酷爱菊花,归隐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流传至今。宋代的周敦颐在《爱莲说》里写道:“菊,花之隐逸者也。”将菊花的君子之风与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之意联系起来,由此“菊隐”成为田归的代名词。清朝的蒲松龄大概也是个爱菊花的,所以他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黄英》,叙述马子才好菊花、种菊花而遇佳人黄英(菊花幻化)姐弟的故事,菊香氤氲,雅致非常。

2.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4.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5. 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6.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2.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3.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 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5.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臵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 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 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其实,不少意象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如: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的“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的“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而寒蝉则是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三国人曹植的 “寒蝉鸣我侧”(《赠白马王彪》)诗句也表达同样的情思。

一、送别类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 长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3. 南浦。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4. 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鸿雁: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 双鲤。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4. 捣衣。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5. 芳草

三、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 芭蕉。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3. 流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 猿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5. 杜鹃鸟。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6.斜阳(夕阳、落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7. 黍离。 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四、抒怀类 (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 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

风中” 2. 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 松柏。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4. 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5. 冰雪。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 白云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 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2. 莲。“怜”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 连理枝、比翼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秋水

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 投笔。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 长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 楼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柳营。指军营。 纪律严明的军营。 5. 请缨。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 羌笛。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山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七、隐居(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 五柳。 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 东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 三径。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4.渔樵 帝乡明日近,犹自梦渔樵. 5.山林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鹦鹉洲 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第9篇:古典诗词中的水意象

文学院

13文41

130014087

王泊淇

古典诗词当中的水意象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世界上众多灿烂的文明也是逐水而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五行视为天地万物的构成要素,而水便是其中之一,由此,古人对于水的重视可见一斑。黄河水催生了历经五千年而不朽的华夏文明,中华文化也因此与水结下了不解的渊源。那么,作为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也理所当然少不了对于水的描写。古典诗词的历史长河中,对于水的观照比比皆是,而在历时的描写当中,水,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意象象征,这些意象内涵有的比较灵活,可以随语境的转换而传达不同的心境,比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等,表达了诗人悠闲、淡薄的心境。而有些含义则因为使用频率之高而逐渐具有了约定性的含义,本文主要对于水意象所具有的两个约定性的含义进行简单分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当中的这句话,虽不是诗词,却具有诗性美与哲思美。我们也可以由此发现,千年之前,先哲们便把奔流不息之水与一去不复返的时光联系了起来,经过历朝历代文人的书写,水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约定性的意象含义——时间意象。

对于时间的珍视是所有朝代的永恒主题。屈原在《离骚》当中早已发出了慨叹:“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匆匆的时光一如滔滔的江水,时刻不停,一去不再。面对着险恶的环境,满腔的抱负却不得实现,只有无可奈何地任时间流逝。屈原以江水喻时间,既表达了对于时光飞逝的感慨,也呼喊除了内心的隐忧与不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的黑暗,斗争的残酷,战乱的频繁,饥荒灾害的折磨,人们对于时间的体悟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永嘉太守谢灵运以山水诗著称。“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贬谪异地,政治失意,于是乎于山水间寻求短暂的精神安憩。然而,如此做法也只可求得短暂的解脱。孤身一人面对那逝去的湍流,时光流走,欲留而不得,内心怎不感伤。鲍照亦将对于空空流逝时光的感伤寄寓于逝水之中,他在《登黄鹤矶》中写到:“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在诗人眼中,滔滔江水便是悠悠岁月,面对着茫茫大江,诗人将一腔愁绪倾吐而出。即使在唐宋繁华之世,迁客骚人

1 文学院

13文41

130014087

王泊淇 亦免不了慨叹如梭光阴。“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论徂川,亦或长江水,都负载着诗人对于时光的独特体悟。

逝水,作为时间意象,自然就会与无限、永恒联系起来。在咏史类的诗歌中,水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人们慨叹:流水无情,不因汉家箫鼓而喜,也不因绿珠坠楼而悲。它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朝代,在它的淘洗下,任何权威、富贵,都是短暂的,易逝的。时间、历史正像流水,在它的面前,荣华只能炫耀一时,任何权威都有尽头。无论过往何等荣耀,如今已是烟消云散,只有曾经见证了、目睹了一切悲欢离合的流水依旧奔腾不息。张九龄在《登荆州城望江》中更是将他的沉思上升到哲理层面:滔滔大江水,天地相始终。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东望何悠悠,西来昼夜流。岁月既如此,为心那不愁。宇宙永恒与人世短暂,面对着无法抗拒的岁月,又有谁不会叹息呢。

除了作为时间意象,水的另一个约定性意象便是情感意象了。以流水悠长喻情致久远;以流水浓密喻情思浓烈。人们寄情流水,期冀它负载着真情,送至远方。诗人们以流水为媒,传达出心灵深处的情感、情思。《诗经》当中对于水的描写的诗句十分丰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为了找寻思念的伊人,他不畏霜露,久久徘徊,绵绵的思念如那秋水一般,没有尽头。《汉广》中主人公对于意中人的钟情,绵绵情丝,无终无尽。尽数融于汉水之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受到《诗经》的影响,后人以水传情的诗歌不胜枚举。屈原在《湘夫人》中写到: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人以洞庭水烘托出一种哀愁的气氛,以此表达出心中的愁绪。后人对于寄情于水的表达的创新更是别出心裁。情绪情思乃是无形之物,若是直接道出,难免让人捉摸不透,无法体会其中滋味,也就难以引起共鸣。诗人们创造性地化抽象为具象。“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何逊《野夕答孙郎擢诗》)

2 文学院

13文41

130014087

王泊淇 对于友人的思念如流水般绵长。“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李白的想象更是瑰丽奇特。流水被他赋予了人的意识,具有了别离感伤的情思。试想,流水都已经倾诉别离之苦,对人而言,这种痛苦更是不堪忍受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面对着国破家亡的惨烈现实,李煜肝肠寸断。满腔愁苦化为一江春水,无穷无尽却又无法排遣。故国沦亡,悲到极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李清照更进一步,赋予愁思重量,让后人在共鸣之余,更感怀于她心灵深处的苦痛,哀恸。诗人以流水之无穷无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内心情感的浓郁、强烈。

逝水,无止无休,在时光中尽览人世繁华,于情意里阅遍万物沧桑。它离我们那么近,也让我们感受那么真切。无论作为时间意象亦或情感意象,它的悠长、邈远的含意和浓郁、缠绵的内涵,都让我们体悟到一种幽幽的美感,置身于一种幽美的意境之中。

上一篇:中国梦报告会讲话稿下一篇:小学阳光体育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