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22-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临床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 一般均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属于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1]。采用该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将患者的疼痛缓解、改善其膝关节功能状态, 并对畸形关节具有矫正作用, 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据相关调查显示[3], 在我国, 糖尿病在成年人中的发病概率高达11.6%, 大部分关节炎患者合并糖尿病。由于糖尿病本身属于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的慢性疾病, 并发症较多且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 导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于2016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 将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并获得良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 共抽取22例。其中男性患者占3例, 女性患者占19例;年龄方面, 最小限值患者为59岁, 最大限值患者为86岁, 年龄平均值为 (73.26±6.25) 岁;住院时间为5~25 d, 平均住院时间为 (14.61±5.67) d。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接受常规饮食治疗、降糖药服用以及胰岛素治疗后, 均痊愈并平安出院。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具体干预内容如下: (1) 术前护理干预[4]: (1) 病情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以及用药史。对于存在的压疮、坠床、跌倒以及低血糖等护理风险应及时明确, 并给予相应的护理防范干预。 (2) 心理干预:受双重疾病影响, 加上活动受限, 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烦躁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 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以及康复。因此,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 耐心回答其问题, 并结合相关知识向其讲解疾病的治疗, 缓解其不良情绪, 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饮食干预: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 嘱咐其多食低糖、粗粮以及高纤维食物, 根据热量合理搭配, 保证营养摄入。 (4) 血糖水平控制:入院后, 定时对其空腹以及餐后2 h的血糖进行监测。分泌科医师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 将患者的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注射剂量进行调整。告知患者血糖控制对手术的重要性, 提高其依从性和配合度。 (2) 术后护理干预[5]: (1) 基础护理:手术结束后, 应持续监测患者心电, 并给予鼻导管吸氧, 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情况, 保证引流管固定妥善, 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等。 (2) 术后血糖水平的控制:经手术后, 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较强, 可导致血氧出现升高情况。因此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给予其降糖药以及胰岛素进行控制, 维持在7.8 mmol/L以下。嘱咐家属自备高糖食物, 避免其出现低血糖。 (3) 并发症护理干预:伤口感染预防:保证伤口敷料干燥和清洁, 定期更换。根据伤口渗液以及渗血情况,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术后, 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 将患肢抬高至25°, 减少膝关节过度弯曲情况。麻醉恢复后, 指导其进行踝泵锻炼。根据其患肢足趾的活动情况, 测量其是否存在肢体肿胀, 并给予药物预防或者相关物理预防。其中药物预防包括注射依诺肝素钠、口服抗凝药物等;物理预防包括使用抗血栓梯度压力带, 促进下肢静脉血流, 防止出现血液滞留。 (3) 术后功能锻炼[6]: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意义在于预防肌肉萎缩、消除肿胀、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改善膝关节功能等。手术当日于麻醉消除后, 即可进行踝泵训练。具体操作:将患者的踝部跖屈, 脚背伸直, 对小腿肌肉进行牵拉, 维持5~10 s, 每次坚持3min, 每天练习3次左右;术后第1天, 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尽可能将膝关节伸直, 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进行收缩, 维持该姿势保持5 s。每组进行10次, 每天练习4次左右;手术后第2天, 练习直腿抬高, 伸直膝关节, 将踝关节尽可能背屈。将整个下肢缓慢抬高至15 cm, 并维持5 s, 随后缓慢放下;术后第3天, 开始进行膝关节屈曲锻炼, 将脚靠近臀部, 屈曲膝关节, 最大限度屈曲膝关节, 并维持10 s左右, 随后将其伸直。锻炼以患者可承受范围为宜, 循序渐进。

1.3 观察指标

探究护理前后患者的VAS、Lysholm评分、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价疼痛程度, 0~10分, 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采用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 共8项, 各项分值5~25分, 共100分, 得分与之呈正相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核对数据,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干预前后的VAS、Lysholm评分

经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VAS、Lysholm评分明显较干预前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比较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

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护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围手术期护理的要求较高, 手术极易将糖尿病病情加重, 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预后较差[7]。由此可见, 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康复至关重要[8]。

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在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提高手术效果。该次研究中, 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通过术前病情评估, 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 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依从性。术后通过饮食干预、并发症预防干预以及功能锻炼, 可进一步控制血糖水平, 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结果中, 护理后患者的VAS为 (2.10±0.34) 分, 明显低于护理前, Lysholm评分为 (78.64±16.47) 分, 明显高于护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仅如此, 通过护理后, 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降低血糖, 减轻患者疼痛, 进而改善其膝关节功能, 临床应用效果可观。

综上所述,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 可推广。

摘要:目的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 于该院进行治疗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干预, 探究护理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 (VAS) 评分、关节功能 (Lysholm) 评分, 并将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较护理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科学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改善其血糖水平和关节功能, 可在今后推荐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聂文波, 龚俊.糖尿病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风险及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 2015, 26 (18) :2691-2694.

[2] 吴湘萍, 陈晓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 (12) :2123-2125.

[3] 田梅梅, 杨柳柳, 龚美芳, 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 (29) :4233-4237.

[4] 任小华.临床护理路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和功能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 (16) :132-135.

[5] 贺静, 魏威.护理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 (18) :206-207.

[6] 方红霞, 陆皓, 梁晓燕, 等.综合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 2016, 31 (2) :100-101.

[7] 洪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 (5) :861-863.

[8] 张伟, 刘继军, 武永刚, 等.围手术期高血糖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 20 (10) :1754-1756.

上一篇:浅析滥用微博的防范下一篇:财政局加强会计预算管理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