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精选3篇)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篇1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丁德明

(通联:长沙市开福区双河路728号

邮政编码

410153)

摘要

介绍了石蛙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依据近几年的研究,报道了石蛙养殖过程中各种蛙池的建设、人工繁殖技术、蝌蚪、幼蛙、成蛙养殖的关键技术、以及运输、病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石蛙生物学特性

规模化

健康养殖 1.石蛙的经济价值及开发前景

石蛙的学名称棘胸蛙又名石坑,石鸡,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两牺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诸省的深山密林的山涧溪流中,长期以来处于野生状态,石蛙的人工驯养是一项新兴的养殖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1.1石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成蛙体重250~400克。高的可达500克以上,一般商品蛙150克即可上市。石蛙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据中科院和浙江大学等有关部门化验石蛙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谷氨酸含量高达12.46%,脯氨酸和丙氨酸含量也较高,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中国药用动物志也记载”有滋补强壮的功效,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弱虚等“。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之功效,其蝌蚪与乌发有关,其卵具有明目的功能,现代研究还发现蛙之皮肉中含有能使离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人民食用石蛙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它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人民称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1.2.开发利用石蛙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肉用蛙生产主要是饲养美国青蛙和古巴牛蛙,但其出肉率低,肉质和鲜味不及石蛙,目前上市石蛙基本上靠上山捕捉,野生蛙越来越少,市场价格不断上扬,长此以往将破坏石蛙资源和生态平衡,人工饲养石蛙,其目的在于利用野生资源,变野生为家养。使之尽快形成商品生产,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野生蛙类日益增长的需求。1.3、人工饲养石蛙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石蛙的主要食物为蚯蚓,昆虫,蝇蛆类等动物和藻类等绿色植物,不与人类争粮食,而且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不但能集约化生产,而且更适宜山区农民家养,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水源,排灌方便的场地,安静的环境,都可以建池养殖,每户若养2000只商品幼蛙,建池40平方米,需投资2600元左右,每只幼蛙当年生长到150克即能生产300公斤商品蛙,按每公斤120元计算,收入3.6万元,除去饲料和其他开支10800元,纯收入最少可达2.52万元以上,开发石蛙资源是山区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的新举措,是开发非粮食物的重要项目,是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一条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认识棘胸蛙主要的生物学特性

棘胸蛙体大肥硕,体形与青蛙基本相似;其皮肤粗糙,背部布满黑色刺疣,又与蟾蜍类同。雄性棘胸蛙背部的刺疣窄长,连接成行而呈不规则排列,且间有小圆疣,胸部布满分散的黑色大刺疣,腹面呈淡黄色;雌性棘胸蛙背部均为分散小圆疣,胸部无刺状棘突,腹部光滑而呈白色。棘胸蛙喜欢栖息在草木丛生、阴凉安静、清水长流的山涧、溪流的自然洞穴或石缝之中,典型的夜间觅食,以昆虫及幼体、蚯蚓、蝇蛆、小螺、小虾、小鱼等动物性活饵为主,不摄食死的或不活动的食物、棘胸蛙摄食活动受气候环境的影响甚大,不仅在温度降 至10℃以下要冬眠,而且当水温超过30℃时会出现夏眠,均不吃食,温度超过35℃时会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棘胸蛙的养殖生长过程为:卵→蝌蚪→幼蛙→成蛙,其养殖一般是指将蝌蚪培育成幼蛙(体重50-80g/只),然后将幼蛙养成至达到商品规格(体重150g/只以上)的成蛙;或直接放养幼蛙养成至成蛙。3.蛙池的建设

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源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人工驯养石蛙,有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要便于人工管理。3.1.养殖场地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蓬,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蛙良好的生活场所。3.2、蛙池的规格和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很少粗放养殖,精养规模可搞大,讲究经济效益,建池要注意规范化,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水草,食物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并且又便与饲养管理。

蛙池以砖,水泥结构,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内设限水位孔,可自由调节水位,排水孔在最底处,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潜逃和天敌侵袭。新建池不能立即使用,需长流水浸泡一个月以上。彻底除去碱性和消毒物质,方能使用。

通过多年的实践,改变了以往不同生长期蛙池不同规格的建法,统一建成规格长3米宽2米,高0.8米,池底倾斜度为5%的池子,使蛙池更整齐,更实用,更方便管理。池子用控制水位的方法分种蛙池,蝌蚪池,幼蛙池和孵化池。

种蛙池:池底2/3有水。幼蛙池:池底1/3有水。

蝌蚪池:整池底有水,水深15—20厘米。孵化池:水深30厘米以上。4.石蛙人工繁殖技术 4.1.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选择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以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5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4.2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产卵,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石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1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蛙20~30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选留作种的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搞好种蛙的培育,除具备适宜的环境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蝇蛆,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摄食量减少,产卵后食量增大。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投喂量约为蛙体重的5~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适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为晚上6~7时,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4.3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在4月份,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10月底基本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8只,种蛙一般在夜间9小时后抱对,配种母蛙于凌晨4~7时排卵,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如果惊动或强光照射,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受精,因此,要人为制造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适宜配种产卵的环境,在日常的饲养操作中更应注意这些。

4.4 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2~3毫米,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呈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壁池上,未受精的卵三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整个孵化期是胚胎发育的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5—30度,pH值中性偏酸为宜。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实验观察,石蛙卵在产出后5—10分钟,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5~30度时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出,第十三天有76%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度时,孵化时间只需8天,孵化率达85.3%,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整体性,勿搞破,搞散,搞碎,取出的卵轻轻放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防止天敌侵害时,还应该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15~30度,水深15~20厘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氧气,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温度是孵化的主要生态条件之一,它比起牛蛙的孵化温度来说低了些,高温对其孵化很不利,温度过高,会使胚胎发育到某个阶段停止,最后坏死,其中尤以发育到神经胚这一段时期死亡率最高,这是因这个时期胚胎正处于神经管的形成,脑的分化,原始消化管形成及胚层的初步分化时期对外界不良环境反应特别敏感的缘故。5.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石蛙的幼蛙,是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

5.1.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可以孵化出蝌蚪。小蝌蚪孵化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长0.6~0.8厘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根据实验观察,蝌蚪生长发育要经历: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生长后期也叫蝌蚪变态期。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5、1、1.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3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中带来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并开始觅食,所食饵料以卵外角质膜和未受精的蛙卵为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度或高于30度,水中溶氧不足,水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长流,清新无污,水温保持在20~29度,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厘米为好,每1~2天换一次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栅下漫射光下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可长到1~1.5厘米长。5.1.2.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池内的卵外胶质膜已被食殆尽,蝌蚪开始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补料初期主要以高蛋白流汁饵料为主,如蛋黄,豆浆,并辅以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一次,但要定时,投饵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可投喂一只鸡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厘米,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水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厘米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5.1.3.生长中期(20~55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征,20日龄后蝌蚪可以停止投饲流汁饵料,投喂植物性饵料和藻类植物,如熟番茄,南瓜,米饭和鲜嫩水草之类,这一时期的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在饲养上要按时投给蝌蚪足够采食的饵料,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00-3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良,到65日龄有些蝌蚪长出后脚。水质好,管理细心,蝌蚪成活率可达95%以上。5.1.4.生长后期(55~75天),也叫蝌蚪变态期,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其间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5日龄左右,体长达4厘米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10天(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一长出,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蝌蚪就难以变态或在变态中,大量死亡,因此必须精心合理地饲养管理。在管理上要造就一个适合于蝌蚪变态的生态环境,做到:分级饲养,水质清新,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即在蝌蚪长出后肢时就要将蝌蚪放到变态池内饲养,变态池内水深不得超过10厘米,水的面积与陆地面积各半,并要创造变态蝌蚪易于登陆的条件,在上岸变态缩尾巴时,光线要阴暗,要保持环境的幽静,在达到以上饲养,管理及变态条件的情况下,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15天,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蝌蚪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一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好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

蝌蚪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其活动和摄食量逐渐减小,当池水水温降到10度以下时,就基本停止活动和觅食,趋于冬眠状态,当水池水温降到2度时,对蝌蚪就构成生命威胁,部分抵抗力差的蝌蚪就会被冻死,当外界气温降到0度以下,池水表面冻结时,在几小时内就可造成蝌蚪死亡。因此,石蛙蝌蚪进入越冬期后,就要将池水深升到20厘米以上,当气温降到0度以下时,要在池上加覆盖物,池内活水常流以防池水结冰。

石蛙蝌蚪在养殖过程中,除严格掌握以上饲养管理技术以外,还必须做好防敌害工作,如鼠,蛇,鸟的危害,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养殖效益。5.2.石蛙幼蛙的饲养管理技术

刚变态的幼蛙体形小,体长不到1厘米,体重在2克左右,比原来的蝌蚪还小,采食量和消化力都不及变态前的蝌蚪,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运动性饲料。虽然,幼蛙尾巴开始缩掉就开始觅食,但觅食量很少,一般每二天采食一次,每次只能吃一条二日龄的小蝇蛆或小蚯蚓:饲料的投喂时间在傍晚天黑前,投料量视其采食量而定,一般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10天以后,幼蛙进入正常的活动和觅食状态,每只蛙每天可食一条4日龄的蝇蛆,幼蛙在一月龄之内喂蝇蛆为主,一个月以后可以投喂蚯蚓——日本大平2号蚯蚓,以后以蚯蚓为主料,一般不喂蝇蛆,到一个半月后,可以喂给本地小蚯蚓,随着幼蛙日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所投喂的蚯蚓也要不断的增粗,且喂量也要不断加大。到2月龄以后就可投如筷子粗细的蚯蚓。饲喂幼蛙在投饵方式上注意将或的饵料投放在池内食台上,不能直接投到池水中以免污染水质,并应掌握定位,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每日投饵在傍晚前后,按体重的5~7%进行投喂,同时也因个体大小,食欲,气候,气温,数量而酌情增减,饲料要求种类多样,新鲜富营养,足量,少次的进行投喂,以保证蛙营养全面,生长迅速,少犯疾病。

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周安静,光线暗,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池水深一般为10-15厘米,水质要求与蝌蚪期相同,禁用含氯自来水,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度时每天换水一次,气温超过37度时,水深保持10—20厘米,采取活水饲养,水池,饲料台应定期地进行消毒,特别是高温,蛙活动采食的旺季,更应做好消毒预防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幼蛙采用分级饲养,按蛙的个体大小的不同来分级,组合进行饲养,养殖密度一般掌握在100~300只/平方米,为防鼠害,蛙池上口加盖上纱窗盖,防止潜逃,同时做好防冻防暑工作,成蛙的饲养管理与幼蛙有类似之处。6.石蛙的安全越冬

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温低于10度时,蝌蚪即处于休眠状态,不吃不动,潜于水底石缝或草丛中,越冬时水深保持20厘米,并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如发生水表面结冰则应将冰面敲破,以使水体有一定的氧气交换,不至于使蝌蚪窒息死亡,幼蛙冬眠一般水深为15厘米左右,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也应有塑料薄膜加盖保温防冻措施,室外的池,晴天可掀开薄膜让阳光照射,晚上封盖,冬眠一般不需喂料,气温回升,蛙就会上来活动,并有摄食能力,此时应给少量饲料,以增强蛙的体质。越冬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各种气温或保温设备,如温室,热水管道等,或者利用温泉水,工厂余热水;来提高池水温度,蛙可不冬眠而继续活动,摄食;以利加快其生长,缩短养殖周期。

7.石蛙的运输

7.1.蝌蚪的运输:从蝌蚪孵化后20~25天至后肢开始长出这段时间内都可运输。可用木桶,塑料桶,帆布桶装运,桶内装一部分水,水面放些水草,途中每2~3小时加水一次,一天换水一次即可。换水量只换去三分之二的水,新老水温差不宜超过2度,装运密度为100~300只/升水。运输途中保持平稳,不可有较强的震荡,容器上口加透气的盖,以防日直射。远距离运输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既方便又安全。

7.2.幼蛙的运输:幼蛙运输宜在气温低于25度或雨天进行。装运工具以通气的箱,竹篓,平底容器为妥,淋湿,予先垫入湿水草或湿网袋,然后将蛙分别放在草上,再盖一层水草,或直接装入网袋中,放入容器,要求遮光,透气,装运密度以不拥挤为原则。如运输数量多,气温较低时,箱运可重叠2—3层,运输时要快装,快运,快下池,途中要注意淋水,以保持幼蛙皮肤湿润,换水或淋水不可用含氯的自来水。

7.3.成蛙的运输:成蛙运输方法和幼蛙运输相仿,但为了避免挤伤蛙体,可将箱内隔成小格,再将每只蛙放入纱绢小袋中,分别放入各小格中运输.8、.石蛙常见病害的防治

棘胸蛙在野外饲养时发病较少,目前发现有以下三种疾病:①红腿病。幼蛙期较多而成蛙期少见,主要是外伤细菌感染所致,可用抗菌素治疗。②烂皮病。蛙体皮肤腐烂,病因为饲料单一,缺乏营养和维生素或因体表操作而使细菌感染,防治方法:在饲料中加强营养,补充添加VA胶囊或鱼肝油,同时结合药物治疗。③肠胃炎。蝌蚪、幼蛙期、成蛙期都可发生,症状为胃肠鼓气,腹胀,病因为水质污染、食物不洁、细菌感染等,治疗方法:用抗菌素药浴蛙体,同时内服酵母片。

参考文献

〔1〕 高海拔山区庭院养殖石蛙试验 内陆水产-2002年1期 〔2〕棘胸蛙(石蛙)的饲养技术 科学养鱼-1997年1期

〔3〕棘胸蛙病害调查及药物敏感试验初报 内陆水产-2002年7期 〔4〕棘胸蛙病害因子的调查与分析 动物学杂志-1995年3期 〔5〕棘胸蛙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科学养鱼-2004年5期 〔6〕棘胸蛙的病害防治 渔致富指南-2001年15期 〔7〕棘胸蛙的苗种繁育 北京水产-2000年3期

〔8〕棘胸蛙的人工催产,卵子孵化及蝌蚪培育环境条件的初步研究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89年1期 〔9〕棘胸蛙的人工生态养殖技术 淡水渔业-2002年1期 〔10〕棘胸蛙封沟养殖新技术 中国水产-2004年8期

作者简介:丁德明(1964-),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特种水产繁养殖技术研究。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篇2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丝尾鳠隶属鲶形目鲿科鳠属, 本属在云南有3种, 分别是丝尾鳠、斑鳠、越鳠。丝尾鳠体色美观, 背部为青色, 体侧泛淡蓝色, 腹部为白色。体短或中等延长, 后部偏扁。腹部圆, 头中等大, 吻钝, 口端位或次下位, 横裂, 眼侧上位, 腹视不可见, 接近圆形, 位于头的前半部, 偶见无眼个体, 前后鼻孔远离。绒毛状齿带生于上颌和下颌, 颚骨齿带连续不中断, 须4对, 背鳍具1根硬刺和分执鳍条7根, 背鳍外缘凸出, 鳍条末端不达脂鳍起点。胸鳍具1根硬刺和分枝鳍条6~10根, 胸鳍水平伸展, 略呈三角形, 硬刺外缘光滑, 后缘具强锯齿。

腹鳍条6根, 腹鳍后伸达生殖孔。臀鳍条9~16根, 臀鳍外缘凸出, 鳍条后伸不及尾鳍基。尾鳍分叉或稍凹至圆形, 脂鳍基等于或长于臀鳍基, 后缘游离。尾鳍上叶延长呈丝状, 鳔1室。上颌须甚长, 可达臀鳍条末端, 长胡子鱼由此得名[1]。丝尾鳠外形见图1。

1.2 生活习性

丝尾鳠属温水性鱼类, 生活温度为15~37℃, 最适温度26~32℃, 低于15℃明显不适, 14℃时鱼体失去平衡。最适生活p H值范围为6.5~8.5, 对水中溶解氧要求不高。丝尾鳠属底层鱼类, 白天集群生活, 晚间才分散觅食, 较易起捕。野生条件下, 属于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幼鱼捕食浮游生物, 成鱼以小鱼、水生昆虫、水蚯蚓等为食。人工养殖以鲜鱼块和颗粒饲料为主。人工养殖条件下, 适应能力较强, 饲料来源广泛, 病害少, 起捕方便, 养殖效益高, 池塘主养产量可达15 t/hm2以上。

1.3 繁殖习性

丝尾鳠雄鱼性成熟在3~4龄, 雌鱼性成熟在2~3龄, 池塘养殖环境下, 成熟亲鱼不会自然产卵, 需人工催产。产卵季节在5—7月, 产卵水温为25~30℃。1年产卵1次, 怀卵量因鱼龄及个体差异不等, 一般为2万~5万粒。

2 丝尾鳠人工养殖技术

2.1 养鱼池的建造

仔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石砌或混凝土筑成, 成鱼池和亲鱼池土质、石砌或混凝土筑成均可。鱼池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刚孵化出的丝尾鳠苗种在孵化槽中培育, 孵化槽长3 m, 宽60 cm, 水深20 cm (图2) 。鱼苗培育池面积为100 m2, 水深70~80 cm, 鱼种培育池250 m2, 水深100~120 cm, 鱼池的高度应高出水面20~30 cm。鱼池的形状以长方形池为主, 长宽比为4∶1。鱼池必须保证水流畅通、排污方便、土地利用率高、造价合理等。同时由于丝尾鳠苗种喜夜间活动, 故仔鱼池和育苗池应建遮荫棚或者加盖遮阴网。每个鱼池都要设置进水口、排水口与排污口;根据鱼池面积、水流速等确定各水口大小, 并在进水口与排水口设置拦鱼栅。

2.2 人工繁殖

2.2.1 亲鱼培育。

培育健壮和繁殖力强的亲鱼, 有利于产卵、受精和孵化。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 年龄2~3龄的个体, 雌雄比1∶1。对准备用作次年产卵的亲鱼, 经选择后开始进行周年培育。2月水温升至20℃左右后开始投喂冰鲜罗非鱼鱼块, 按鱼体重的2%投喂, 并套养适口的鲤鱼、鲫鱼等, 混养花鲢、白鲢等调控水质, 适当加注新水, 保持水质清新。12月水温下降到20℃时停食。亲鱼培育应在开阔的鱼池进行, 面积一般为250~400 m2, 并保证水流畅通, 溶氧丰富, 水深100~120 cm。适时开增氧机, 保证亲鱼培育池溶氧充足。

2.2.2人工授精及孵化。

进入5月后, 亲鱼池应经常加注新水, 保持亲鱼池水质清新, 水体流动, 以促进性腺发育。中旬水温升至25℃以上时, 可检查丝尾鳠亲鱼的性成熟情况, 雌鱼应选择腹部膨大、后腹部生殖孔饱满、红润的个体作为亲本, 雄鱼应选择生殖孔红润但不过度充血的个体作为亲本, 雌雄配比为1∶1。人工催产时采用二次注射法, 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催产剂量为雌鱼第1次注射LRH-A23μg+DOM 2 mg/kg;第2次注射LRH-A210μg+DOM 4 mg+HCG1 000 IU/kg;雄鱼减半。水温26℃时, 第2次注射的间隔时间为12 h, 效应时间为10~11 h。采用剖雄鱼取精巢采集精液, 雌鱼人工挤卵的方法进行人工授精, 孵化槽流水孵化, 授精后受精卵在棕片上进行遮光孵化, 孵化时孵化槽水位保持在15 cm, 提供100倍/d以上的水体交换量。丝尾鳠受精卵为沉性, 扁圆形, 黏性较强, 水温26℃时, 人工授精后36 h开始出膜, 全部出膜时间为48~50 h[2,3]。

2.2.3 鱼苗培育及饲喂管理。

鱼苗孵出后, 3 d左右可开口。流水孵化槽培育密度为5 000~6 000尾/m2, 开口饲料采用丰年虫无节幼体, 日投喂3次, 其中晚上投喂日粮的50%。每次投喂时应停水, 投喂量以1 h后鱼苗腹部膨大, 鱼体变红为准, 并适时调整投喂量。培育到鱼体全长2 cm时开始使用破碎料拌合黄颡鱼饲料捏成团状诱导其集群摄食。体长达到3 cm后转入水泥池培育。水泥池的放养密度为350~500尾/m2, 使用漂浮料投喂, 日投喂3次, 苗种用饲料的营养成分为粗蛋白37.0%~40.6%、粗脂肪10%[4]。实际生产中使用天邦黄颡鱼0号料投喂, 日投喂3次。水泥池水体小, 水质易变坏, 育苗一般应加注微流水。剩料、粪便对水质污染大, 应及时清除, 一般每天排污换水1次, 排污换水量约为原池水的10%, 以保持水质清新。育苗期不间断充气增氧, 保持水中溶氧充足。

2.3 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池塘面积400 m2左右, 水深100~120 cm, 池底以沙质土为好。鱼体长达5 cm后, 丝尾鳠鱼苗可转入鱼苗培育池或者直接下塘培育, 此阶段投喂天邦黄颡鱼1号料, 5~10 cm苗种放养密度为80~120尾/m2, 池塘培育的1龄鱼种放养密度为5~8尾/m2, 并混养体鲢、鳙鱼30~40尾, 当年鱼种可生长到150 g/尾。每天投喂2次, 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 夜间投喂量占日投饵量的65%以上, 配合饲料日投喂量按鱼体重2%~4%投喂, 并视天气及鱼的摄食情况而适当增减, 饲料的投喂要遵守定质、定量、定时和定位的“四定”原则。1冬龄后, 丝尾鳠喜食沉性料, 可改喂沉性料和新鲜鱼块[5,6]。

丝尾鳠属热水性鱼类, 15℃时表现不适, 14℃时鱼体失去平衡, 并逐渐死亡。因此, 进入冬季放养密度要根据越冬池自然条件及鱼种大小确定, 条件较好的越冬池, 6~10 cm的鱼种放养密度为7~14尾/m2, 50~100 g的鱼种放养密度为10~14尾/m2。越冬期间适当加注新水和排污换水, 保持水质良好。每隔10~15 d泼溴氯海因1次, 视天气、水温情况适量投饲, 尽量避免剩料造成池水污染。越冬期保持水温不低于16℃。适时开增氧机, 保证越冬池溶氧充足。经常施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态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 保持水质嫩活肥爽。

2.4 鱼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丝尾鳠抗病力强, 成鱼养殖期很少发病, 但因水质恶化、运输起捕受伤、溶氧严重不足、饲喂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得病, 鱼病防治就是尽量避免以上因素的出现。丝尾鳠常见的疾病有出血性水肿、细菌性肠炎病、水霉病、体外寄生虫病等, 其中擦伤最为常见。在拉网和运输途中, 其硬棘易造成鱼体擦伤、裂鳍损伤等, 容易造成细菌或霉菌感染, 导致皮肤溃烂。因此, 应缩短出苗时暂养的时间, 选择合适的放养密度, 鱼种入池前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或2%氯化钠溶液浸洗消毒。发病后, 全池泼洒新鲜大蒜汁, 使浓度达8~10 g/m2, 同时使用溴氯海因进行常规消毒。

丝尾鳠出血性水肿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病鱼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 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 背鳍肿大, 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 鳍条溃烂, 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 解剖后胃苍白, 肠内充满黄色浓液, 肝脏土黄色, 脾脏坏死, 肾脏上有霉黑点。该病对丝尾鳠危害较大, 死亡率高达80%, 高温季节易发。为预防此病发生, 在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水中溶氧在5 mg/L以上。发病时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土霉素, 连续投喂3 d, 同时注意水体消毒[7,8,9]。

丝尾鳠肠炎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剖开鱼腹患病较轻的鱼体食道和前肠充血发炎, 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红色, 血脓充塞肠管;病鱼离群独游, 活动迟缓, 食欲减退。该病多发生在水温25~30℃时, 为预防此病, 应对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 并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土霉素, 连续投喂3 d。

丝尾鳠跑马病由斜管虫、车轮虫等寄生虫引起。鱼患此病后出现焦躁不安的症状, 镜检可见大量虫体寄生于鱼体的鳃丝和皮肤黏液上。主要危害5~10 cm苗种, 为预防此病, 应每15 d使用苦参末全池泼撒, 使浓度达0.3~0.5 g/m2, 保持水质清新, 并选择合适的放养密度。

针对各类鱼病, 应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主要预防措施:鱼种选择时注意选择体质健壮, 抗病能力强的优良鱼种;保证池水溶氧量, 保持水体清洁;饲料中添加鱼用复合多维, 提高鱼体抵抗力;使用中草药泼洒, 有效预防寄生虫;定期使用芽孢杆菌等益生菌, 有效预防细菌性疾病;保证鱼体入池前消毒, 鱼病多发季节定期进行水体消毒, 并适时投喂防病药饵;注意观察鱼群状态, 发现病情及时诊疗。

参考文献

[1]褚新洛, 陈银瑞.云南鱼类志 (下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2]刘孝华.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J].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 (4) :940-942.

[3]薛晨江, 田树魁, 李永明, 等.丝尾鳠的驯养及人工繁殖初报[J].水生生态学杂志, 2010, 3 (4) :142-144.

[4]邓君明, 毕保良, 张曦, 等.一种丝尾鳠幼鱼配合饲料:中国, 201310300189.1[P].2013-07-17.

[5]薛晨江, 李晓双.丝尾鳠苗种培育技术[J].科学养鱼, 2012 (4) :7.

[6]陈国权, 林显道.丝尾鳠的生物学特性和苗种培育技术[J].中国水产, 2001 (1) :47.

[7]陈国权, 林显道.丝尾鳠的饲养与人工繁殖技术[J].渔业科技产业, 2004, 3 (1) :17-18.

[8]程维立.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集约化培育技术[J].动物科学, 2012 (16) :294-296.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篇3

关键词:江西樟树,青凤蝶,生物学特性,人工饲养,研究

青凤蝶 (Graphium sarpedon) 为鳞翅目凤蝶科昆虫, 有“樟青凤蝶、青条凤蝶、青带樟凤蝶、蓝带青凤蝶或者青带凤蝶”之别名, 本地一般叫“樟青凤蝶或青条凤蝶”, 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西藏、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海南。该蝶成虫前后翅中央贯穿l列略呈方形的蓝绿色斑, 极具观赏性和收藏性。笔者从2011~2012年在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校园内对捕捉的青凤蝶人工饲养和繁殖进行了研究。

1青凤蝶的形态特征

1.1成虫翅展70~85 mm, 翅黑色或浅黑色。前翅有1列青蓝色的方斑, 从顶角内侧开始斜向后缘中部, 从前缘向后缘逐斑递增, 近前缘的1斑最小, 后缘的1斑变窄。后翅前缘中部到后缘中部有3个斑, 其中近前缘的1个斑白色或淡青白色;外缘区有1列新月形青蓝色斑纹;外缘波状, 无尾突。雄蝶后翅有内缘褶, 其中密布灰白色的发香鳞。前翅反面除色淡外, 其余与正面相似。后翅反面的基部有1条红色短线, 中后区有数条红色斑纹, 其他与正面相似。有春型、夏型之分, 春型稍小, 翅面青蓝色斑列稍宽。 (见图1)

1.2幼虫初龄幼虫头部与身体均呈暗褐色, 但末端白色。其后随幼虫的成长而色彩渐淡, 至4龄时全体底色已转为绿色。胸部每节各有1对圆锥形突, 初龄时淡褐色;2龄时呈蓝黑色而有金属光泽;到末龄时中胸的突起变小而后胸的突起变为肉瘤, 中央出现淡褐色纹, 体上出现1条黄色横线与之相连;气门淡褐色;嗅角淡黄色。即将化蛹时体色为淡绿色半透明。 (见图2)

1.3蛹体色依附着场所不同而有绿、褐两型。蛹中胸中央有1前伸的剑状突;背部有纵向棱线, 由头顶的剑状突起向后延伸分为3支, 2支向体侧呈弧形到达尾端, 另1支向背中央伸至后胸前缘时又二分, 呈弧形走向尾端。绿色型蛹的棱线呈黄色, 使蛹体似樟树的叶片。体长约33 mm。 (见图3)

1.4羽化及产卵成虫大多在夜间羽化。数日后交配产卵, 卵都产在嫩叶顶端。初孵幼虫啃食叶肉, 随着虫龄的增长, 以5龄幼虫食量最大, 多则1日可取食2张叶左右。老熟幼虫喜在隐蔽的小枝背面, 用丝固定住尾部2~3日化蛹。 (见图4)

1.5青凤蝶生活史其整个生活周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 在自然条件下1年发生4代, 以蛹越冬。在江西樟树一带一般越冬代成虫翌年4月下旬~5月下旬陆续羽化。卵期一般5日, 幼虫期30日左右, 越冬代、第1代、第2代、第3代蛹期平均分别为92日、12日、10日、12日。11月下旬开始进入越冬状态。

2青凤蝶饲养方法

2.1野外采集樟树上幼虫这种方法是把野外自然的青凤蝶幼虫采回, 在具备控制温湿度条件的植保实验室室内进行人工饲养到化蛹, 然后羽化为蝶。其好处是集中饲养幼虫, 使幼虫期和蛹期避免了天敌危害, 从而提高了出蝶率, 又能获得新鲜、完整的蝴蝶标本。

采用此方法从2011~2012年开始饲养青凤蝶, 具体饲养时间是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句~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和10月上旬~11月下旬, 以2~3年树龄樟树幼虫发生量多, 定期在目标地进行幼虫采集。采集选择1~2龄幼虫, 将幼虫连同寄主植物叶片一同装入塑料袋中。根据虫体的大小, 低龄每盒30头、高龄每盒l0头饲养。先将盒内放入樟树嫩枝叶 (叶柄用湿的脱脂棉包住) , 之后放入幼虫, 余下的叶片放入塑料袋内在冰箱里冷藏保存。饲养中, 定期更换新鲜的叶片, 并及时清理吃剩的叶片, 虫粪及脱下的皮, 保持饲养笼内清洁的环境。饲养温度23~27℃, 湿度45%~60%, 自然光照条件下为宜。

2.2蛹体的饲养法野外采集到的青凤蝶蛹连同树枝取回植保实验室内, 放入有利于观察的有机玻璃养虫笼中。室内饲养幼虫进入预蛹期, 要及时放入几根寄主树枝, 以利于它们化蛹。经过10日左右羽化为成虫。羽化时注意不要让人随便移动和接触蛹体, 以使其顺利羽化。

2.3成虫的饲养法将羽化后的青凤蝶成虫放入室外挂在香樟树上的饲养笼内饲养, 笼内要有栽培蜜源植物, 经常保持鲜花盛开, 同时注意按一定比例添加蜂蜜、糖水、清水和橙汁液。成虫羽化时从胸背部位开裂, 头和足依次伸出, 然后胸腹部随之而出。整个羽化过程身体不停地蠕动。此时不可随意触及蛹与成虫, 否则可导致虫体的残疾或羽化失败。成虫钻出蛹壳的过程约20min, 则自行悬挂在树枝上2~3h, 不久, 由肛门排出蛹便, 便可振翅飞翔, 羽化后的成虫经过一段时间飞行觅食后完成交尾、产卵。选择完整的成虫 (即可展翅) 利用展翅板工具制成观赏性极强的教学标本。

3青凤蝶饲养注意事项

青凤蝶一生有4个虫态。每个虫态都可能遭受到自然界的天敌危害而制约了它们大量繁殖。人工饲养青凤蝶就是为了让它一生4个虫态避免自然界天敌的侵害, 从而使青凤蝶保持最大的繁殖能力, 并顺利地通过各个虫态, 获得最多、最完整的蝴蝶。在青凤蝶饲养中应注意:①人工室内饲养应使养虫室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室内要保持清洁。饲养器皿最好要消毒。不具备消毒设备的, 需用开水烫5min擦干后再用。②室外放养幼虫时, 应注意防止鸟类的侵害, 消除蜘蛛等捕食性天敌。

4生物学特性

查阅文献资料,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可知:樟青凤蝶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太平洋国家。在江西樟树城郊一年发生4代, 3月到10月都有成虫出现。末代蛹在树枝上越冬。在热带几乎长年都能见到成虫。幼虫主要以樟叶为食料。有时也吃楠、月桂、肉桂等植物。幼虫胸节和臀节有棘刺, 但随着龄期长大会慢慢消失。雌蝶常在樟树顶上飞舞, 寻找嫩叶产卵。不像雄的容易发现。雄蝶有时会像香港邮票上所画的那样, 飞临地面吸水。不但容易见到, 而且常常被人捕捉。

5结语

樟青凤蝶在江西樟树市城郊一带长期出现和生存绝不是偶然的, 从地名就可以看出:樟树一带自古以来就盛产大面积的香樟等樟科植物, 丰富、完备的樟树野生植物资源使得至今在一些乡村小道及深山老林里还可以寻找到樟科植物几百年、上千年树龄的踪影;近年来在本地城市绿化中, 行道树、小区风景林、城市森林公园溪流中, 无不处处体现出青凤蝶赖以生存的以香樟等樟科植物为主体的回归自然的人文气息。如何开发利用好本地香樟等樟科野生植物资源, 实现人工规模化繁殖樟青凤蝶等蝶类昆虫, 成了蝴蝶养殖户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尧.中国蝶类志[J].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63。

[2]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799-801。

上一篇:单位运动会报道稿下一篇:新项目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