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时两种不同持针柄法的效果比较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 也是广大患者较为担心的问题之一。笔者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中, 发现用不同于传统持针柄法进行静脉穿刺, 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穿刺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我科经由笔者本人操作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150例, 年龄24岁~45岁, 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改良组各75例。2组患者在身体状况、合作程度、皮肤血管及输注的药物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均使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穿刺针头为6.5号一次性输液器。

1.2 穿刺时持针柄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持针柄法, 即右手拇、食指分别持针柄上下两面, 以食指第一指关节为支点, 从血管上方或侧方进行静脉穿刺。

1.2.2 改良组

采用食、拇指持针柄前后侧面, 且牢固控制, 食指桡侧面与拇指尺侧面与针柄成一平面, 从血管上方或侧方, 拇指略将针柄后侧抬高, 进行静脉穿刺。

1.2.3 评判标准

(1) 疼痛评判标准:无痛或微痛, 患者接受静脉穿刺时面部表情无改变, 局部无痛感或有短暂的微痛感;疼痛, 出现皱眉、紧闭口唇或张口甚至呻吟, 上肢或下肢反射性回缩或抬高, 头部抬起, 患者诉穿刺点明显疼痛。 (2) 穿刺成功评判标准:一次穿刺成功为成功, 否则为失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疼痛发生情况见表1。

注:2组疼痛发生情况比较, χ2=20.29, P<0.05。

2.2 静脉穿刺成功情况见表2。

注:2组静脉穿刺成功情况比较, χ2=15.43, P<0.05。

表1、2显示:对照组静脉穿刺无痛或微痛22例且穿刺成功者51例, 穿刺疼痛53例且失败者24例, 疼痛发生率为70.67%, 穿刺成功率为68.00%;改良组静脉穿刺无痛或微痛且穿刺成功者70例, 穿刺疼痛且失败者5例, 疼痛发生率为6.67%, 穿刺成功率为93.33%。2组疼痛发生情况比较, χ2=20.29, P<0.05, 2组静脉穿刺成功情况比较, χ2=15.43, P<0.05, 均有统计意义,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果表明, 改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改良组穿刺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 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体会到传统的持针柄法行静脉穿刺有以下缺点:拇、食指持针柄上下两面, 由于针柄与进针部位间食指的位置, 进针时须克服食指的阻力, 以至进针力度较大, 影响了进针角度的控制, 易穿透血管壁, 致穿刺失败;其次, 针头进入血管内需沿血管方向平行送入少许, 由于针柄下面食指的位置, 在平送时, 加大了对穿刺点皮下组织的牵拉, 加大了对血管机械性损伤, 使患者痛感增强。而前后侧面持针柄法, 由于食指桡侧、拇指尺侧与针柄成一平面, 在行静脉穿刺时头皮针不受其他手指影响, 其进针角度、方向、深度、速度易受操作者灵活控制, 因而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再者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的角度 (约60°) 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注射, 针头斜面与皮肤接触的有效面积减少, 针头直接刺入血管而减少了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 减少了患者的疼痛, 前后侧持针柄法静脉穿刺可灵活控制进针角度完全可以做到无痛或微痛穿刺。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前后侧面持针柄法可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达到无痛或微痛穿刺, 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上下面持针柄法, 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上一篇:舒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下一篇:小儿误食毒物致急性中毒临床分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