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群众文化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化无论对国家还是民族而言,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文化对国家公民起着教育和熏陶的作用,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行为,对个人成长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梦群众文化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梦群众文化论文 篇1:

中国梦视角下的群众文化建设

摘 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必须同时得到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支持,尤其是文化的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的群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广泛的基础,因此,中国梦理念普及与践行必须将群众文化作为重要的载体。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梦视角下的群众文化建设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梦;群众文化建设;路径

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必须同时得到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支持。现阶段,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的特殊时期,因此,共同完成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更加不容怠慢。2012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的指示,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国的群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广泛的基础,它是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纽带,其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中国梦视角下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认同感是实现中国梦这一目标的强大激励力量。如果广大中国人民对中国梦这一理想不认同,没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那么中国梦就会难以实现。所谓中国梦认同感就是广大群众的价值选择被中国梦包含的强大理想信念充实与调整,社会制度与社会理想价值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同,广大群众的忠诚度与责任感会得到很大的增强,广大群众不断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政治体系的相关要求,转变自身的角色,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实现中国梦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群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具有比较特殊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中国梦理念的普及与践行可以通过建设群众文化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广大群众产生了强大的社会理想价值认同感,促使其具有强大的动力践行中国梦倡导的理念。

二、中国梦视角下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1.群众文化工作机制的健全,群众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就是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凝聚强大的动力以促使中国梦的实现,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健全的体制机制与完善的群众文化工作体制基础之上。换句话说,为了统筹群众的文化工作,必须要建立群众文化工作领导机制,此机制的特点是充满活力、开放性强、将领导、专家与群众有效的结合在一。为了提高群众文化的工作水平,保证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积极改革群众文化体制,采取措施发展民办文化社团、民办文化类非企业单位与一些文化经营户。除此之外,为了保证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还要加强建设基层群众文化队伍与基础文化设施的力度,保证文化队伍与基础设施的高标准、高起点。将更好的发展平台提供给群众文化,从而有利于实现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

2.融传统文化之精华,促进当代群众文化的发展

历史文化因素会对任何形态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获得发展,任何形态的文化,包括中国群众文化都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为自己所用,使自身内涵得到充实。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深厚的文化资源是优秀的群众文化资源。由于中国民族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国具备众多丰富且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的资源,这些资源为群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造力与活力。所以现阶段中国各个地域都可以大力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各地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挖掘当地的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使广大人员民众在进行文化建设工作中具有极强的参与感与主人翁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情操、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都得到提高,不断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中国梦的实现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3.遵循主流文化的主旋律,弘扬群众文化的鲜活性

社会主流文化的导向性决定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但是群众文化的鲜活性又决定了群众文化的生命力。为了使广大群众能够团结一致维护社会稳定与团结,必须塑造鲜活的群众文化,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民族梦、中国梦的信心与活力。草根性是群众文化的特质,在文化实践过程,具有不同地區文化特征的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文化创造的过程,因而形成了地域性非常明显的文化特色,这些群众文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凝聚力。此外,这些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可以形成当地的品牌形象,有利社会凝聚力增强,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文化品牌的特色性、人文性以及时代性是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各级党政部门站在民族复兴的立场上,强化人民群众弘扬历史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文化的品牌形象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使中国梦的实现得到丰富的群众文化的积极推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群众文化的建设情况,国家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以及影响力的增强可以通过建设群众文化来实现,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是群众文化的建设。我们必须要以宽广的胸怀与宽阔的视野,不断发展壮大群众文化建设事业,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社会创造力与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梦--我们的梦[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

[2]徐天天.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4,(09).

作者:吴鹏

中国梦群众文化论文 篇2:

中国梦视角下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摘要]文化无论对国家还是民族而言,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文化对国家公民起着教育和熏陶的作用,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行为,对个人成长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在城市取得一定成果,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是提升空间很大,因此群众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梦 群众文化 创新 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中国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文化,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梦的提出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对群众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因此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我国文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融合,群众文化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但可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还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一、群众文化创新的意义

(一)加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

自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一定矛盾,人们的思维、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无形中增加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立并不容易,在建立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干部行为腐败,社会仍然存在贫富差距,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立过于空洞化等等,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立将无从谈起。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立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只有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才能让群众真正的理解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涵,把它转化为群众的价值取向、自觉行为以及愿望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人民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共同的信念,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群众文化可以发挥其和谐的功能,也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重要决策,同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目标,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持,体现着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它以构建和谐精神为先导,借助和谐文化的引导及整合来完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对和谐社会的建立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这种阻碍不是随时都能消除,这时发挥建立群众文化的作用,群众文化参与人数众多,活动的范围不仅广泛,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再加上多元化的辐射层面,可以有效的推进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深入到群众中,得到群众的认可,使真善美的理念融入到群众的思想中,群众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群众文化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人民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物质保障之后,对精神文化提出了要求。在当今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开展对国家以及家庭都有重要作用,现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融合,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紧密联系,现在我们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即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如何更好的提高文化软实力,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怎样加强,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个挑战对我国发展而言是一个机遇。对于国家而言,群众文化和社会文明是一体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总是在强调提升综合国力,其实综合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因为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民族凝聚力有重要意义。在各种思想交相呼应的时代,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更能为群众树立健康的意识形态。

二、群众文化建设创新过程的现状

()缺乏人才支持

就发展程度而言,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再加上受到地域的限制,生活不便等原因,优秀的人才通常不愿意到农村发展,因此对于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主要依赖村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农村的发展有一定的潜力,但是和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并不重视,一般到重大的节日才会举行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是爱好文艺的群众、村委或者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织起来,通常政府和乡镇设有文化站,但是站里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有些人员的年龄偏大,缺乏创新的理念和动力。这些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在不了解群众需求的情况下,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创新工作。

(二)缺乏经费支持

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经费不足是阻碍文化建设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有的乡镇在开展时,会拉赞助,政府等相关部门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助,但是这些都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保证文化建设的质量,也不能保证文化建设的次数,因此群众文化建设不能正常的进行。经费缺乏不仅不能为文化建设置办新设备,而且也不能维修旧设备,因此群众文化建设不能发展,更谈不上创新。

(三)设备落后

要想更好的开展文化建设,文化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缺少设备会影响文化活动的正常进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农村因为各种原因影响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因为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再加上有些地方的领导从思想上不重视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造,这极大的阻碍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文化设备在不断的更新,因此有些设备没有被纳入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范围内,在进行基础文化设备建设的时候有一定困难。有的地方有基础的文化设备,但是这些设备不仅不齐全,而且过于落后,这也是阻碍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因。

三、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一)建设特色群众文化

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这也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群众的参与,文化建设只是一句空言。因此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建设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开展文化建设的活动中,还可以设立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不仅可以鼓励群众的参与,也能增强他们对文化建设认同,在充分了解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在思想上充分重视文化建设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政府部门的文化人员来说,应该对农村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为农村品牌文化的建设打好基础,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加强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设施对于文化建设的创新以及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文化建设的发展是以文化设施为前提条件,在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很多因素有关,尤其是政府的重视程度,还有资金投入的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农村的文化设施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因此,乡村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对文化设备的建设,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前提下,要加大对文化设备的投资力度。可以采购一些群众容易接受的文化设备,有的乡村开始进行电影放映活动,有的乡村定期举行花鼓或者秧歌活动,这不仅能丰富群众的生活,也能拉近群众与政府以及村干部的距离,这种方式值得大范围推广。

(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

要想更好的进行群众文化建设,就要重视文化内容的创新,因为内容是文化的灵魂,对文化建设内容的创新要真正做到标新立异。我国每个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不同,可以有针对性的发展特色文化,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进行文化创新,在发展本地区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将地区的风土人情融入到文化建设的创新中去,使文化建设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最好能使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这样不仅可以传承本地区的文化,还能创新和发展本地区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群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增强群众间的关系有现实意义。

(四)文化建设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十分容易,这对于文化的发展以及创新有重要意义,群众文化的建设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广场文化和民俗文化是主要的文化发展形式,这时候需要建立网络文化系统对这些文化活动进行指导。网络文化系统的建立可以快速的传播文化建设的信息,也可以对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进行推广,同时也可以更好更快的组织群众的文化建设活动。网络文化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对群众身心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网络文化系统的建立可以更好的引导和控制文化建设活动的创新和发展,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导,使群众文化建设朝着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打开文化建设创新和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潘月群

中国梦群众文化论文 篇3:

试论中国梦认同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

摘 要: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途径,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在中国梦的践行工作当中,应该始终将群众文化作为主要载体,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充足的动力。因此,应该明确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建设方针。本文将从发挥群众文化特色、融合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和健全工作机制四个方面,对中国梦认同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梦认同;群众文化;建設对策

群众是群众文化形成与践行的主体,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趋势下,人们对于知识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作为一种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的内容是以文化娱乐为主。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在社会生产生活当中都有所体现,广泛性和民族性是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能够满足人们对娱乐、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其群体认同和团结稳定功能也不容忽视。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道路,在中国梦认同背景下,也应该通过先进群众文化的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内在驱动力。在国际形势变幻多端的当下,中国梦的实现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我国内部凝聚力,在共同文化价值理念的指引下,维护国家民族团结。

一、发挥群众文化特色

为了促进主流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应该重视群众文化特色的有效发挥。鲜活性是群众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其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的创造主体,因此也具备地域性的特点。为人民和社会服务,是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增强,维持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应该实现主流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在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践工作当中,应该对新时期的先进主流文化进行分析,增强群众的文化特质,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主流文化的价值内涵。充分发挥群众文化中的教育与娱乐价值,在实践活动当中陶冶情操与振奋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融合传统文化

我国历史发展优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当中,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工作开展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在不同地区中的文化资源类型也有所差异,这为群众文化建设的丰富性提供了保障。在社会发展与进步当中,也应该依靠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由于传统文化中既有落后的一面也有先进的一面,因此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甄别,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并根据新时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再创新,以适应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促进我国与国际化的接轨,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与思想政治素养。

三、传递社会正能量

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能够为群众文化建设打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引导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尤其是正能量的传播,是建设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和全球化趋势下,人民群众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可能受到不良文化信息的影响。而正能量的传播,能够使人民群众自觉鉴别和抵制腐朽思想,促进社会整体凝聚力的增强。在重视群众文化娱乐性的同时,应该促进其文化品位的提升,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充足动力。应该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潜移默化当中对人民群众产生正确引导。

四、健全工作机制

高效的群众文化工作机制,是提升工作效率与水平的关键前提。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丰富性要求越来越高,精神需求与文化发展之间存在不均衡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发展机制的滞后性引发的。在构建群众文化工作领导机制时,应该加强专家、群众和领导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社团等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该创新群众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容,使其满足当下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五、结语

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群众文化当中,群众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应该通过发挥群众文化特色、融合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和健全工作机制等途径,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社会创造活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友田,张瑜.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构的基本理路[J].山东社会科学,2018(10):132-138.

[2]司秀宏.以十九大精神指导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J].大众文艺,2018(06):2.

[3]何雅兰.关于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6):184-185.

[4]蔡雄杰.中国梦认同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路径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福州党校学报,2014(02):68-72.

作者:赵润

上一篇:应急管理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大学新生总结(精选2篇)